发新话题
打印【有8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逸夫小学附属逸夫幼儿园怎么样?

我所知道的逸夫园

真是很巧,我的孩子在逸夫园读了两年书了,下半年升中班。这两年间,我体会的逸夫园是一个负责任的学校,根本不是老师毫无教

学思路、家长只知道送礼这等不堪。我们小班的其他家长看到了这个帖子,感觉跟逸夫园根本对不上号,妈妈们都很气愤。作为逸夫的一个普

通家长,非家委会成员,来谈谈我眼中的逸夫园、老师、家委会。

逸夫园从园长到老师、从门卫到食堂师傅都是认真勤勉的,以事实来说话。

每位老师,不论是否直接教授孩子,见到孩子都会主动跟孩子问好。老师的以身做则,创造了文明礼貌的氛围,这本身就是教育,是环境的教

育,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哪怕在校外,老师碰到不是自己班的孩子,都会问好。记得以前有个教体育的泡泡老师,一个小伙子,在校外碰到我女儿,连忙摘下耳机,主动跟我女儿问好,只是因为看到我女儿穿着校服,是逸夫园的孩子。还有一次,我女儿在地铁里碰到高年级的一位老师。那位老师主动跟我和我女儿打招呼,也是因为看到我女儿穿着校服,一路上跟我女儿耐心交谈。我女儿班级里的老师更是耐心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每天都会很响亮地跟孩子打招呼。我女儿非常内向,她们班主任范老师蹲下来笑眯眯地跟我女儿说:“老师在跟你问好,如果你喜欢老师,也跟老师问声好。”每天早晨上学、放学,园长、老师和门卫都会跟小朋友、家长问好或者道别。只是现在因为校园保安加强,接送孩子的时候没空道别了。

就是这样的春风化雨,女儿以及她身边的小伙伴都很有礼貌,容易和其他孩子交朋友。这些内在的修养,也许在升学的时候不如分数管用,但

是走上社会后能让孩子受益无穷。

老师对孩子生活方面照顾也是很尽心。逸夫园对于托班的孩子是杜绝尿布的。当时我们担心孩子话说不清,尿裤子会给老师添麻烦。可是逸夫

园为了让孩子早日进行户外活动,杜绝尿布。宁可老师洗,也不给戴尿布。生活老师周老师每天都很辛苦,不知道要洗多少屎尿裤子、床单,

到冬天手都疼。就是这样,孩子很快解决了对尿布的依赖,进托班不久就可以象大孩子一样无牵无挂地活动。

逸夫园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抓得很紧,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吃饭慢,老师除了跟家长沟通之外,对于个别的孩子,一直坚持喂

完饭。我有时中午去接孩子,总看到班上几位老师在喂饭。老师一直是温和地坚持,不发脾气,但一定会喂完,有时园长也会去帮忙。此外老

师还会在生活习惯教育方面打一些提前量。家长会以及平时网上沟通,我们班的老师会陈述清楚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之后,跟家长强调生活习

惯的养成,比如健康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自己动手穿衣服等等。对于不同的家长,老师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对于进展比较快的孩子,老师

会打一点提前量,比如会穿裤子的孩子,让家长配合学校让孩子在家里练习自己穿袜子。对于某一方面进展慢的孩子,老师也会给家长中肯的意见,谈谈家庭教育中的习惯养成。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一个生活习惯良好的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比较容易。逸夫低年级着重生活习惯的培养,以便衔接高年级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个思路清晰而正确,怎么能说没有教育思路呢?.

TOP

先谈这些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的教育,有空了再谈谈逸夫的文化教育。.

TOP

逸夫的文化课的安排,循序渐进,安排紧凑。由于我们只读了两年,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没有系统地接触,思维方面说不出所以然。但是中文和英文方面的学习还是可以说个一二。

中文方面的学习,老师从入园开始就强调。在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就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提醒家长每天坚持半小时中文阅读。在后续的每一次家长会老师都会把阅读作为重点来强调。此外,强调家长让孩子早日摆脱宝宝语,学会说完整的、复杂的语句。平时学校里也安排一些浅显的阅读材料、早晨区角活动也有图书角。到了小班下学期,老师力邀孩子早起,到学校进行自由的区角活动。只是规定先必须经历读书区角,再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区角玩耍。这和大班的早读习惯的培养是一脉相承的。这样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日后不但容易顺接小学的学习,更是种下了爱书的种子。即使是在托班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没有爱撕书的。午饭后,午觉前,老师有时会带孩子去图书室一起阅读。我有时中午去接孩子的时候,在不适合户外运动的日子里,有时看到胡老师带着先吃饭饭的孩子们在图书室阅读。孩子们也不很吵闹,一堆一堆地坐在那边看书。

到了小班,幼儿园在展开对父母意见的调查之后开始了认字教育。选用的识字课本是逸夫小学老师选定的。这套教材不错,老师每星期都教一课,周五复习,周一抽查。由于孩子的发育程度不一,老师多次跟孩子、家长强调要回家复习。我们孩子每天回家自己复习,不过三、五分钟的事情。即使我们做父母的不再另炒一遍冷饭,也基本上能跟上老师进度。暑假还没放,老师就跟孩子们强调暑假要复习小班学过的本领,以便为中班的学习打下基础。个人感觉逸夫园的教育是在一点一滴地把逸夫小学的那种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学习习惯渗透下去。

英文方面的教育个人非常认可。选用的教材是新节奏。我对逸夫园选用的外教老师都比较满意。外教并不一定要标准口音,但必须是 a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因为语言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学习英式思维。我们经历过两个外教,一男一女。我感觉外教课堂充满激情。我的孩子在去逸夫之前因为中文话都说不清,我没有给她讲过一句英文。但是就在老师的教授下,她在托班第二学期已经跟着外教一起疯了。最让我满意的是外教课天天有。语言这个东西,一个星期出去上一两次课外班,效果远不如天天跟外教接触半个小时。选用的新节奏课本,从儿歌开始,教授一点rhyme,从小班就开始phonics的教学。我从公开课情况来看,班上绝大部分孩子都学得很有激情,跟外教有很好的互动。由于phonics的学习应当结合一定的英文阅读,今年上半年,逸夫园跟英文教学机构沟通之后,在小、中、大班尝试开展英文的原版阅读教学,由外教给孩子们讲授英文原版绘本。托班的时候,家长提意见说全外教,孩子听不懂,逸夫园还找了个精通中文的老外来每周给孩子做总结。多聘一个老师,园方也没有找我们多收费用。

思维的教学,小班还没有系统地开始,但是已经开始着手做铺垫。时不时看到女儿带回来一些涂色、贴纸的训练思维的单张纸头。老师也在家长会上跟我们谈及在生活中积累数学思维的感性认识,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逸夫园的教材尤其是英文教材个人感觉是不浅的,也基本是按照母语的学习步骤来安排。如果家长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配合老师的教学进度以及重视家庭时间的阅读习惯的培养的话,会给孩子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并不需要课外赶场子去读一大堆学习班。

[ 本帖最后由 windpalace 于 2010-7-3 09:37 编辑 ].

TOP

今天谈到这里,下次谈谈送礼、收礼事宜。.

TOP

回复 38#xuxiuye 的帖子

谢谢支持。

关于我的注册时间短的疑问,我没有异议。我本来是不发言的,只是我们班其他几个妈妈看到这样的评论都很气愤。她们让我看了这个帖子之后,我才决定注册帐号谈谈她们的也是我的看法。

我不觉得特意注册帐号来谈实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今天我就把剩下的关于送礼、家委会以及募集玩具的问题谈完。.

TOP

逸夫园对于老师收礼这件事是管得很严的。每年开学,就是教师节。小朋友拿些自己做的卡片、花和小礼物送给老师,这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每年教师节我也会和孩子选一些表心意的小礼物,让孩子光明正大地送给老师,从而培养孩子体贴老师、尊敬老师的习惯。刚上托班的时候,有些朋友就给我打预防针,要我去送贵重一点的东西。我反复想过,觉得这样不妥,我认为这其实是对老师品格的不信任,也是对师道尊严的践踏。后来,选取了一些能够表达心意的小礼物。有些家长大概扛不住外面的风气,送了一些现金卡之类的东西。但是在第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就公开谈论这件事。她把所有的卡、现金都退回去了,我至今还记得她说的话:“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范老师不想有负担,我想轻装上阵。我对每一个孩子都会尽心,请你们相信我。”我们送去的小礼物倒是没有被退回来。女儿班上的老师再三跟女儿说喜欢她的小礼物,谢谢她。老师的态度就是一种教育,一种礼节的教育。我非常满意园方的态度。哪怕时间过去了很久,园长偶尔还会跟我谈及她喜欢我们写的卡片,她记得卡片上的话。我始终相信,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礼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相互猜忌的社会,真诚的理解和尊重更显稀缺。

逸夫园的老师来家访,水果是不吃的,水都很少喝。坐下来就谈孩子,谈教育。我们以前也上过一个私立的幼儿园,老师来家访间直就像查户口。到家里先看看有几个房间,父母干啥,家境如何,此外还话里有话,就是感觉不到关心孩子。逸夫园的老师到家里,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谈的都是正事。连我那位做了几十年小学校长的挑剔老妈都说:“老师就象个老师样子!”有比较才觉得逸夫的老师做成这样很不容易,跟老师个人的素养以及学校的管理都有关系。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不送礼,或者送不到位,自己孩子会吃亏。这种情况,我在逸夫园没有碰到。我对老师的期望就是给予我的孩子正常的关注,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目前看来可谓求仁得仁,我心无憾。.

TOP

最后谈谈家委会和募集玩具。我们班的家委会从来没有跟我们谈过要凑分子去巴结老师,讨好学校。但是我们班的家委会为老师也就是为小朋友做了不少义务劳动。老师要举行赛车比赛了,家委会印制赛车跑道。老师要给孩子准备区角活动,家委会提供硬纸板。在逸夫两年,每个家长统共交给家委会100元钱,平时印成长手册的照片。在家长会上征得家长同意之后,还在这一百元钱里面买了点小玩具放在区角里供孩子们玩。就这笔钱,现在还有余额。我倒是想不出家委会怎么会挤钱出来巴结老师。我也问过一些今年毕业的大班的家长,她们对自己班级的家委会也是正面评价,是为班级做了不少事情。

至于募集玩具这件事,园方从来没有强求过家长,都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每次家长会,老师讲出一些教育目标,然后让家长带一些相关的书或者玩具等等。小朋友和家长都是很愿意共享的。个人感觉这没有什么不妥,国外的学校也讲究这种募集和共享的。而且老师会把小朋友带去的东西都记上名字,一个主题活动结束之后发还。我女儿在托班的时候把芭比娃娃带到学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过了一阵子老师要发还,我说不用了,继续放在学校玩。到学期结束,老师一定要发还,我说我平时也没有为班级做什么事情,老是享受别人的奉献,不好意思,这个芭比就送给班级好了。可是老师还是坚持发还,说下次需要的时候再说。对于这种玩具、书本的共享,我个人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是应当提倡的。

一个集体的成长,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努力,不能因为个别问题的存在而否定一切。教师和医生一样,是良心职业。教师的职责可大可小,大可以废寝忘食做不完,小可以朝九晚五混时间。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的付出是无法用工资来衡量的,逸夫园的老师经常为了孩子节日的活动而加班加点,也没有领过加班费。在目前的社会,守住教师的良心,坚持自己的操守,并非易事。我们做家长的经常说有时老师不当的一句话会很深地伤害到孩子,那么有没有想过家长的一句话,尤其是公开论坛上的一句话,也会很深地伤害到老师呢?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也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共同努力和珍惜。家长对老师信任和尊重,最终的受益者是孩子;反之,亦然。.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