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2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如果把学校的教材学好,能否考上好大学?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如果把学校的教材学好,能否考上好大学?

我个人认为完全可以,发现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很少看教材。.

TOP

发现现在的学生都不怎么看教材,所以基础知识很不扎实,很忧虑他们学习上的后劲。数学表现的比较明显。基本的概念、定律、公式最所有的基础,不仅要知道,而否定要理解,这样才能以不变就万变。要看得出考察的是那个知识点。

如果不看教材,其实花费的功夫和力气更大,未必能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效果。.

TOP

而数学又是学习其他理科知识的基础,比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用到了现在七年级教材中的十字相乘法。所以语文是最最基础的,而数学也是基础性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oo-goo 于 2011-12-19 10:50 发表
找个例子,我们交中快班(数理化都要提前1年学完的)在学数学6年级下册了,因为书买不到,老师就说不用书了,就那本世纪同步精炼上面所有公式都整理好了,每天就2张卷子发下来回家做,因为还有很多书上没有的拓展;而 ...
教材能够买到的。我周六刚购买了六下七上下八下的数学,别的我两年前就购买好了。数学教材没有变。.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nbow123 于 2011-12-19 14:53 发表
可以的。 但必须吃透。
赞同。当年我们的高三数学老师课本要讲上三遍以上,用各种不同的解法讲解。还有我觉得如果一道题目不会,自己琢磨出来,会更好,看似乎要花费很多时间,其实不是这样的,远比囫囵吞枣来的有效。我现在看到题目还想做呢。还有就是要有好的做题目习惯,思路要清晰,步骤要全,即使不要求把原理写出来,自己也要明白用的是什么原理。有很多人考八十多分,但是很难考九十多分,关键点就在这。.

TOP

引用:
原帖由 yoyopapa 于 2011-12-19 16:11 发表
学好或吃透不是那么容易,通常要靠大量做题达到。像我们小时候学的平面几何,公理、定理、推论就那么几条,可是题目可以非常难,只能通过多做题,做出经验,才解得出来。
做题目有个度的问题,不能不做,但是做的太多,也未必好。什么才是好题目,并不是难的题目就是好题目,而是能够非常巧妙的利用原理,一环扣一环的题目比较好。平时,比如初三、高三以前要把所讲的知识点把握好,这样才能在总复习做综合性的题目时得心应手,才能在大考中取得好成绩。

现在发现做题目应付的比较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现在很多孩子已经陷入题海战术,原来的对数学的兴趣也被消磨怠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1-12-16 14:42 发表
你的跨度有点大了。

因为你在小学板块发帖,应该是问:“如果把学校的教材学好,能否考上好初中?”
然后是考高中,最后才是考大学呢。也许你的孩子只学好学校的教材是不可能进入好高中的,那么要想考进好的大学 ...
归根结蒂,最终是要考大学的。前面的都是过程。而初中在上海本身是规定不要考的。(当然现实是很多人考的)这种情况下,暗箱操作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无法讨论。
祼考考上好大学的情况是否还存在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Tiger999 于 2011-12-16 15:05 发表
还是要先定义一下“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具体是指哪类学校,否则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
只定义好大学,比如北大、清华,比如交大、复旦,比如武大等等就是重点大学。国外的不在讨论之列。.

TOP

引用:
原帖由 悠优 于 2011-12-20 08:46 发表
你,看过教材以后再说。
我一直在看教材啊,所以才有这个想法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1-12-20 09:21 发表
哎,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只有50%左右的孩子能考入重点高中吗?如果不能进入重点高中,那么考入大学的几率会有多少呢?

不要告诉我普通职高也有孩子考入大学的,我知道这是事实,只是我更担心那样的环境对孩子不好方面 ...
60%左右的孩子能进高中,重点高中的比例更低。
农村孩子的比例更低。.

TOP

提前学的太快了,很多孩子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很多是题海战术,弄得孩子一点兴趣也没有.其实数学是很讲究体系的,有循序渐进的规律的,不理解概念的话,其实做不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也不能对自己所做的做到胸有成竹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1-11 23:34 发表
只会依葫芦画瓢的话,看啥书都so so。同样的书,同样的老师讲课,做同样的练习,偏有那么几个成绩好的。所以,看什么书,重要,能不能做深层次的思考,更重要。

心中有佛,见佛则喜。心中无佛,那不过是一堆泥土。 ...
是的,会看书的人自然会看出门道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huqing556 于 2012-1-11 18:53 发表
我好朋友的儿子今年高一。他儿子回来说数学题目不会做。老妈想我们当初如果老师教了不会就自学教材,然后就会了。她准备给儿子示范,结果打开书傻了,说高中数学课本书印得很好看,内容简单而且少,都是代公式一步就 ...
如果单独看某一册教材,自然看不出体系的。建议这位妈妈从初中看起,或者从小学看起,那自然就大大的不同了。
很多的奥数题目都在教材上有迹可循的。只不过教材上是一块块的,而那些奥数题目综合起来而已。现在的孩子零星的掌握了很多东西,但是不能串起来,不知道什么地方用什么或者说用在什么地方。.

TOP

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应该有自学教材的能力,不过发现现在的孩子没有这个时间,也很少有人掌握了有效的方法。.

TOP

越来越体会到,很多孩子并不是学习能力方面有问题,而是对学习的兴趣方面有问题。如果不做通这个工作,我想很多就是学的还不错的孩子,学的也是相当的痛苦。.

TOP

不看教材的影响会慢慢体现出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不园 于 2012-4-27 21:40 发表
是的,一间很有名的理科大学的物理老师,还摇着头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把中学里对答案的坏习惯直接带到了大学里,不愿意费力气想问题。”
因为现在很多人把上大学当成了终极目标,当然最主要的是上大学后能够有能够进入某个阶层的的学历的敲门砖。所以学习上是实用主义,要考的才学,在大纲内的才学,却不明白知识其实都是相通的,所谓的范围也需要在融会贯通的状态下才能透彻的理解。
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孩子的身上,整个社会风气使然,现在的家长能够容忍脚踏实地的老师吗?也没有多少老师敢来冒天下之大不违不迎合整个社会的大潮流。浮躁的风气是一切的源头。.

TOP

引用:
原帖由 tequila_qq 于 2012-4-28 08:30 发表


非常同意. 错的地方还很多
想了解错的地方,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2-4-27 12:00 发表
现在的教材编得那么差。。
想读好书,没有教材也可以读好。
不要读的,把教材背出来也没用。
同意决定性的因素并不在一套二套甚至三五套教材,而在于使用教材的人如何使用教材。.

TOP

三线八角,问问初中一年级及以上的孩子,可能够回答出来吗.

TOP

外甥今年九月份就要上高三了,在他回来的十天呢,我重点讲了英语给他。以他的教材为主,他只带回来了一本教材。我告诉他,回去后,要把他的语数外教材反复再看看,肯定会受益匪浅的。
本来他已经开学了,因为天气太热的原因,就再放假十天,我打电话的时候告诉他说,一旦进入到高三的节奏中就很难再按自己的想法去学了,所以正好这十天也是自己安排自己时间的好机会。与其做很多难题,不如自己好好看教材,并进行总结归纳,重复做题并不太好。.

TOP

理发的时候,老板娘的儿子今年高考,考了个二本。我问她书怎么处理的,她说一考完就撕掉了,卖掉了。这种情况似乎非常多。为何我们的孩子如此痛恨学习?.

TOP

引用:
原帖由 牛仔面包 于 2012-7-30 18:19 发表
我有一个疑问请教大家,就是研究教材不是应该是老师和孩子的事情吗?为什么妈妈要把教材研究一遍啊?孩子有不会的问题,不是应该去问老师吗?要是课堂上学的不够,那就去外面继续学,要是课堂上掌握得不好,那就把课本上的内 ...
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因为我看过教材,我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不看教材,我的想法至少在我看来是没有依据。你可以不相信我的说法,可是怀疑的理由是因为我是位母亲,这个我不能苟同的。其实我并不在意别人如何看的。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近期几十个孩子接触下来,更加加深了我这种想法。让孩子对事物充满新鲜、好奇,让她们体会到所做的事情的乐趣,不仅仅指的是学习,这样的孩子是阳光的、心态积极的。现在的孩子智商都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态度如何培养的问题。没有正确的态度,越聪明的孩子危险越大。厌学的孩子为什么会厌学?这更是一个更好的话题值得想。.

TOP

教材其实只是工具书而已,最终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融会贯通。就象前几年,有很多学校学习外语,牛津、剑桥以及其他的同时学几种,一定有意思吗?现在看来,没有多大的意思。如果学英语只是记背一些东西,那孩子会学习的多痛苦啊!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比如学习新概念,很多人就让孩子背,当然适当的记忆是需要的,如果不理解的、被迫的、囫囵吞枣的没有目的记忆,效果自然可以看得出来了。这与新概念教材本身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而在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问题。
我比较强调看教材,就是因为这是根本中的根本,基础中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去拓展,就会事半功倍。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好?是因为他善于总结、善于提出问题,触类旁通。会把新看到的东西和已有的东西比较归纳并进行吸收,进而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看好教材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博览群书,这是第二步;如果只看教材的话,水源还不够,对教材的理解也不会深刻。也做不到深刻理解教材,活学活用。.

TOP

我从孩子的学校练习和作业上的题目中总结出的结论,从教材上找到出处和雏形,效果好。.

TOP

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TOP

近期又碰到这样的例子,不看教材,事倍功半。.

TOP

引用:
原帖由 ipad 于 2014-4-24 13:05 发表
想问一下中考的数学试卷有奥数题吗?奥数题多吗?
可以看到历年试卷的,没看到有奥数.

TOP

引用:
原帖由 ipad 于 2014-4-17 13:00 发表
沪教版小学的数学和语文教材编写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大概编写教材的老师水平太差,这可能是大家忽略教材的一个因素,如果是人教版或者苏教版教材的参考意义可能更大!上海要是也用人教版就好拉,这是多少专家经过反复 ...
我看沪版多,大同小异吧,关键看的人会不会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ipad 于 2014-4-17 13:00 发表
沪教版小学的数学和语文教材编写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大概编写教材的老师水平太差,这可能是大家忽略教材的一个因素,如果是人教版或者苏教版教材的参考意义可能更大!上海要是也用人教版就好拉,这是多少专家经过反复 ...
语文靠课内不行的,不解释.

TOP

引用:
原帖由 奕妈 于 2014-4-25 18:01 发表
通篇都是看教材的必要性,大道理谁不懂呢,可是你的孩子跟你一样吗,都是你在研究教材、你梳理归纳知识点、从而你更深层次触类旁通,你不累吗,你不用工作吗,家务事不用操心吗?!建议你把研究教材的精力用于如何培 ...
感谢你的关心,我家女儿的学习尽管不是名列前茅,可是基本上是靠她自己的。我也没有打算让女儿特别优秀,她喜欢学习就OKB .这个回复可以回答你的疑问吧。
至于你认可不认可我的观点,是由你自己决定,你大可以一笑置之。你席不席耳恭不恭听,也是你自己决定的,与我何干呢?

我不用工作,家务也不用我超心,女儿也放养的多,真心的谢谢你的关心。;因为我考虑到有天我不能够在她身边的时候,她要独自面对的,所以我不能代劳太多。我还是解释的太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ipad 于 2014-4-17 12:52 发表
在初中,除拉书本,学校还布置试卷吗?试卷中有拔高的题目吗?把试卷的题目弄懂够吗?中考的题目和日常的卷子的题目一致吗?中考经常会考到奥数题目吗?
学校肯定布置试卷的,试卷中肯定有拨高题目的,把试卷的题目弄懂够的。中考的题目其实比日常的卷子的题目难度要小,要科学些。中考不太会考到奥数题目。
题外话:这两天在装订两位去年毕业的学生送给我的资料,厚厚的一摞摞的试卷,每科都这样的,唉,孩子们真心的不容易。.

TOP

引用:
原帖由 1111云中漫步 于 2014-4-16 14:48 发表
数学书很简单,题目很难。小学2年级给我的感觉,高中的话,更是了。
小学数学我看过杭州的现代小学数学(新数学读本),当时觉得特好,现在也觉得不错的。因为外地大多数是六年级小学毕业的,所以可以看到小升初的时候,看起来上海的简单,可是并不是如此,六年级的教材上的内容,很多会做为拓展学的,比如整除等。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上海的容易。
最近我看到了上海实验的那套教材,的确不错,好归好,学生如果用不上也是没有用的。听说上实系的有些学校也发这套教材,只是教不下去,又改为沪版的了。如果能把上实版的数学教材掌握好了,数学的水平肯定相当的高。也不用左一套教辅,左一套教辅了,比市北那套,比市面上的奥数,都要有难度,都要系统的。我经常给一个初三上实的男孩说,他是入得宝山(上实数学教材),终空手而归。因为他不看教材的。
其实我的着眼点是看好教材的好字,所谓的好,其实是指有没有自己看教材的能力,有没有梳理、总结、归纳能力。数理化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都做不对,何谈外面的呢?
经常会有人说一种怪现象,简单的不会做,难的会做,这种现象值得思考。
我曾经相当困惑过教材的问题,当初与你的想法一样的。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会明白了,其实当初我也觉得数学教材简单,无从下嘴讲给女儿(入学时她被数学吓坏了,只知道十个数字),摸索了几年地慢慢地明白,她上到四五年级的时候,自己语文阅读的多,理解能力也强的,所以好了很多的。当时计算仍旧是拦路虎。现在数学至少她认为自己有能力自己学了,自己可以订正,也能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也能讲清楚。最后一题会扣点分,有时候是表达的格式问题,比如学好整式的时候,后面的拓展部分写出展开式,她不理解展开式是什么,只写出了系数,在我看来,无所谓的,拿到拿不到,关系不大的,高三的二项式定理学了就会了。
说起高中教材,我目前也在不断的看,学习好初中的,自然高中的就轻松些。专注于教材,分数自然提升20分,达到校均分左右。学校里面会有试卷的,程度好的可以再向外面拓展,程度一般的,就完成学校的即可了。
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掌握住了,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分数拿到了。其余的分数也有拿到的基础能力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