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学会和孩子一起看书

回复 8#richard 的帖子

个人认为不算,有的孩子天生对事实就更为敏感和执着。个人观点。

至于王子和公主对于现代的孩子,本来 就没有什么概念啊,很难理解的。说实话,我自己小时候也不喜欢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关于豌豆公主,我一直有些疑惑,真的可以隔那么多层的鸭绒床垫感觉到一颗小小的豌豆吗?.

TOP

回复 15#yuyan7381 的帖子

我的意思就别培养了。人无完人,扬长避短就是了!更何况,这样的孩子不一定情感不丰富啊!

再说,yuyan7381总是喜欢提前忧虑啊,你以前担心的阅读不是迎刃而解?这个问题也可能只是时候未到而已。等哪天孩子艺术化的时候你又要感慨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向上 于 2009-3-9 11:17 编辑 ].

TOP

回复 19#yuyan7381 的帖子

既然知道结果就更加不要担心了。担心,是因为两可之间,这样或那样没有定下来才有担心一说,既然结果如此肯定,就不是担心咯。呵呵

顺便问一下老兄(是老兄吗?),艺术化考虑问题好吗?什么是艺术化考虑问题?很多精通科学的人,同样具备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我真有些不明白这个艺术化是什么?夸张?比喻?通感?还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按照前面说的这些,我想你是担心孩子过于拘泥于事实,没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吧?这个,我就不知道怎么说了,人总有一定的倾向性,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力。钱钟书和鲁迅肯定不同,费曼和海德堡也迥异,不要苛求啦!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向上 于 2009-3-9 13:09 编辑 ].

TOP

回复 21#yuyan7381 的帖子

不好意思,大概是老妹啦。
不用太担心啦,作文也只会一种作文比较差——抒情散文。第一,真正抒情散文写的动人的本来就不多 ;第二,生活中常用的基本不是抒情散文。议论问、说明文、记叙文都不会太差的。有感而发的时候,任何文体都会很动人的。.

TOP

回复 25#pm_simple 的帖子

呵呵,谢谢还记得我。

其实,钱钟书的东西,隐喻就是很多!我觉得文字的感染力,最重要的还是思想本身。至于表现的方法各有不同。文采这个东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周作人的文章我觉得感人,但是,也可能有人觉得平淡如水啊!.

TOP

回复 27#ououmama 的帖子

哦,学习了,找来看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