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老人]

颇有同感,lz来看看我的经历

背景:我和老公是中学同班同学,后来lg读到博士,我读到硕士。当年两口子读书助学贷款2.9万,借我父母1万。两人都毕业后刚刚全部还清。肚子里又有了宝宝,然后硬等到大肚子8个月时买上房子(二手房),首付不够,借我娘家10万。当时又欠了房贷47万,欠娘家10万,每天为还贷款忧虑的觉都睡不着。以上各种事情均未要gp家出钱,也不想要。

gp在老家原有一套60平的房子(我父母在老家住47平房子),我们买房两年后,尚欠房贷40万左右,儿子两岁左右。gp来电话通知我们他们要买新房子,110平,20万,烂尾楼,办不下产证。问lg我们有多少钱,lg说8万,答曰:全拿来!lg曰:8万离20万还差很多,怎么办?答曰:借,你们以后慢慢还。

我们夫妻从中学同学开始,感情一直很好,为这事很伤感情。我不反对他们在老家买房,但觉得适可而止就行了,
为什么不考虑二手房呢?gp曰:二手房不好!!!
为什么不买个60或70平的呢?答曰:太小!!!
为什么不考虑买个产权清晰的商品房呢?答曰:途径可靠!!!该房至今仍无产证。
goupi!其实就是为了虚荣心,为了让别人说儿子发财了!挣钱了!

气哇?当时真的气得天天睡不着觉!真的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为了钱!!!真的不仅仅为还不上贷款!

现在我们在上海在自己家附近又贷款买了一套房子,gp住在里面!!!老家那大房子呢?空置(无产权)!也许是理亏吧,他们有点怕我,眼不见心不烦,我也不想找事,但真的不想见他们!!!

[ 本帖最后由 尼克 于 2009-7-2 01:25 编辑 ].

TOP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欺就欺吧,这事儿已经过去了,我非常理解lg。我们现在过得还是挺好的。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事,说不清谁对谁错。从道理上讲是一回事,从感情上讲又是另一回事了。

gp当然也并非坏人,只是生活观念、想法、习惯、态度、沟通等跟我实在相差太大,无法融合而已。
我能理解他们一部分,但仅仅一小部分而已,家庭气氛和环境相差太大,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全部。
我和gp现在并无矛盾,只是尽量不来往而已。我觉得这样很好,眼不见,心不烦,合则来,不合则去,少见面少惹事,何必非要往一起凑?

我非常理解lg。lg愚孝谈不上,委屈自己是有的。如果不满足gp的需要,lg家里会有情绪的,不会太平的。lg对他自己的父母有清醒的认识,也很无奈。父母儿女这样的至亲其实自己是无法选择的。不顾我的需要满足gp的不恰当需求,只是不想家里生事端闹心而已。
他从小过于压抑。品学兼优,好学生,好职员,人很好,对我非常好,对孩子爱如心肝,对我父母也很好。lg遇到任何事都是委屈自己,满足周围亲人的一切需要。过于压抑。

我们认识20年,结婚10年,遇到任何事都能沟通,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俩是一类人,都是过于压抑,像蜗牛一样,从不奢侈浪费,往上爬从不放松,胆小壳子又重。老人=大山,我们心甘情愿的背,还觉得挺光荣。是不是受封建思想遗毒太重了?

我并不反对给gp买房,其实一开始我们就计划将来有一天有能力时要在上海买三处房,gp一处,我父母一处,我们小三口一处。但房子是用来住的,适合居住就行了。他们在老家买房的种种,更多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处理方式和过程的问题,跟我的习惯难以很好的配合。最后的结果就是lg受了半年夹板气,后来我就气顺了,唯一改变的是:自此我跟gp本来就不近的距离更加疏远了。不过这样很好,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安全感。.

TOP

情是一回事,理是另一回事

房子问题上有太多感情因素在里面,不是所有人都能理性的从合适居住与否,理性与否,是否有收益等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对那些千辛万苦养出凤凰儿女的父母来说,往往是别的都不管,心理就是一个念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啥也别说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要是再敢多嘴,几十年来的血泪史就要从光屁股的时候开始配音配乐诗朗诵了。,,,,,,
为人儿女者就多从情的角度出发平衡平衡吧,权当作心理治疗的钱,该放手时即放手,心顺万事顺。否则,家里三长两短的,再配合上高血压哮喘发作,再配合个把亲戚掺和进来等等,这个交响乐保证能激动人心得受不了!

[ 本帖最后由 尼克 于 2009-7-8 11:2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