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aging:看了你的这个回帖,我有一种深深地感动。这感动既来自于你自己的文字,也来自于你摘录的文字。
“莫雷尔,我们必须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这句话几乎让我落泪。在一年半之前,我曾经写过一段关于人生的文字。很奇怪,虽然我从少女时代开始,经受了十几年关于死亡的拷问,所有的思虑结成的文字,都不过存在于我私人的世界里。一年半之前,我突然想写一篇短文,谈谈生死。但是就在我写完那篇文章不到三个月,我得知父亲得了绝症。再一个月,我经历了一次死别。在那篇短文里,我写道:“追问到生命的尽头,是绵延的虚无。恰是这如无边黑暗的虚无,衬出此生此刻的光彩,一如深邃的夜空中璀璨的星子。”经历了至亲的离去,更加坚定我对生的看法:我们除了好好地、依照自己心意去活着,别无选择。
当看到你引用的大仲马的那段话,当一个异域的人在几百年前写下我心中的话,这种穿越时空的相知令我落泪。真是奇怪啊,《基督山伯爵》这个故事,从电影、小画书到原著,我都看过。也许是年岁轻浅,当时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你引用的这段话。岁月会拨开书本的重重面纱,引领我们去和作者赤诚相见。
最初看这个帖子,被007关于清明的看法所吸引。我一直想写一点我的清明,那种冰炭置肠的感觉,写一点至亲离别之时对于我的冲击,但是总不能静下心来整理思绪。如果有一天我写了,或许会放在这个帖子里。
再谈谈数学,我很感谢你对我的理解
。我的孩子不是三岁,已经四岁了。如果才三岁,我还要当她的贴身翻译,翻译她那些含糊的不完整的话语,是不会有空坐在这里回帖的。
在她一岁半多学会了数数,用自己发明的古怪而含糊的音节固定地对应某一个数的时候,我亦喜亦忧。我清楚早慧带来的压力,带来的扭曲。一个孩子,如果较早地呈现出数字的敏感性,会给自己造成很不利的成长环境。一下子就会拔高周围人的期望。但是孩子数学方面未必会一路提前发育,如果发育减缓,压力就劈头盖脑地来了。有些孩子,会比较好胜,为了维护“神童”这个身份而努力挣扎着成长。有的孩子,则会形成严重的自我认识障碍。
我的女儿,她无意识做的一件事,给自己设下了成长的障碍。亲朋好友认为她就该依照这个速度发育,但是人生不是线性的呀,人生是不能用数学归纳法来推演的呀!我爱人总拿她跟我小时候比,认为不能输于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曾经跟我谈过如果我女儿不够出色,那就是我玩忽职守。但是我认为我的孩子有选择读书成绩一般的权力,凭啥数数早就一定读书好呢?所以,她幼童时期的数学,我是不管的。我相信她的天赋中敏锐的一面,能够自我成长出来;我也接受她天赋中迟缓的一面,我愿意等待它慢慢地长出来。我愿意看到我女儿能够长成她应该长成的样子。慢一点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孩子要觉得数学是很美妙的一门学科。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4-21 21: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