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求助] 风华中考成绩 [打印本页]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8-13 19:29     标题: 风华中考成绩

有谁知道就发一下.
作者: 鲁且愚    时间: 2010-9-10 16:26

只知道第一名603分.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13 19:23

谢谢!更想知道详细情况..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7 09:28

据说今年平行班10几名也能上风华高,可惜不知道各个高中录取的具体情况!.
作者: 嘟嘟她妈    时间: 2010-9-27 09:55

引用:
原帖由 yl他妈 于 2010-9-27 09:28 发表
据说今年平行班10几名也能上风华高,可惜不知道各个高中录取的具体情况!
我也想知道,这个“今年”,是指2010年的中考吗?.
作者: 家有老虎    时间: 2010-9-27 10:38

我也想知道啊?达人请进!!!.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7 15:02

是想知道2010年的,为了展望未来!据说民办青中今年有考入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的。汉啊!去年公办第一的风华怎么没声音?给点劲啊!难道....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8 08:37

青中的圈子好冷清
开个头,汇报下9月17日,今年预初家长会,朱校长汇报的2010中考升学比例:
1、重点高中    75% ——80%  (不知道这个重点高中具体有哪几所?)
2、高中        90%
3、四大名校    3?——4?位
青中成绩出来了,风华为何如此神秘?.
作者: 嘟嘟她妈    时间: 2010-9-28 10:28

听说,今年闸北中考排名,杨波第一,新和还是九隆排第二第三,风华第四。.
作者: 渺渺眯眯    时间: 2010-9-28 10:43     标题: 回复 9#嘟嘟她妈 的帖子

当中还有谁啊?
市北,风范,田家炳什么的呢?.
作者: 嘟嘟她妈    时间: 2010-9-28 11:29

二、三名就是这两个,如果九隆第二那么新和就是第三.
作者: 全泉妈    时间: 2010-9-28 11:56     标题: 回复 8#yl他妈 的帖子

公办风华今年比民办青中好啊?往年青中排第四名左右。
青中,重点高中比例,包括市,区重点和试验中学的,六十中学也算的。想知道今年进市北的人数和比例。我们今年初三,可家长会还没开。.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8 14:44

是的.我最想知道上四校和市北的人数!.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8 14:45

一般年级前多少名可以进市北?哪位知道吗?.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8 15:01

新和年年叫拆,年年升学率不低.大概也要炒作!我们也把风华吵炒!.
作者: YYF96    时间: 2010-9-28 15:36     标题: 回复 14#yl他妈 的帖子

前50名.
作者: 家有老虎    时间: 2010-9-28 15:48

LS请详细些,莫嫌我罗嗦啊!谢谢啊!


一共几个班级,多少人进四校,多少人推优,多少人去了外区重点,多少人进风华高?.
作者: YYF96    时间: 2010-9-28 15:57

今年毕业的共8个班级,每班40人左右,市北提前招生时预入取10+人,2~3人没有签约,同事女儿班上有3人进市北,8人进风华高。前50名是开家长会时说的。其余不太清楚。.
作者: 家有老虎    时间: 2010-9-28 16:12

谢谢,YYF96。.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8 16:33

感谢啦!斗胆问一句:YYF96( 同事女儿班上) 这个班是普通班还是特色班?.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9 08:23

中考闵行状元
热烈祝贺盛景超同学以615.5分摘取2010年闵行区中考状元

热烈祝贺我校盛景超同学以615.5分摘取2010年闵行区中考状元!
另,我校顾亦滢同学(614分)、赵佳曦同学(610分)、郑梦婷同学(609分)、李季恩同学(606分)也以高分进入今年全区中考总分前10名。.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9 08:24

闸北没消息?.
作者: YYF96    时间: 2010-9-29 09:31     标题: 回复 20#yl他妈 的帖子

普通班.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9 09:51

说明风华水平不差,谢谢!.
作者: happyjan    时间: 2010-9-29 15:09

谢谢YYF96的信息,看到这个能给我们家长一点信心了..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9-29 15:12

但每年情况不同,据说今年风华高中理科班班长只读了二本,不知消息可靠吗?.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8 21:46

今天七年级开家长会了!2010年风华中考16名考入外区(包括四大名校),全区第五,公办第一.130名进区重点以上,占40%多.今年初三有几个班?语文第7,数学第6,英语第6,理化第3..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8 21:48

还有更详细的消息吗?.
作者: 孟母爱子    时间: 2010-10-8 22:21

引用:
原帖由 嘟嘟她妈 于 2010-9-28 10:28 发表
听说,今年闸北中考排名,杨波第一,新和还是九隆排第二第三,风华第四。
据我打听下来,闸北今年的中考排名的确这样, 田家炳每年到小学里招生时把自己说得花好稻好,那个招生老师吹牛,把自己说得是排名前三的, 其实这个学校从来没有排到过前三, 我从内部消息得知, 闸北的确只有杨波,九隆,新和排前三的, 这几年这个名次没有改变过.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9 08:12

不知市北进了几个?新中几个?风华几个?.
作者: sandyx    时间: 2010-10-9 16:05

有人能说说风范中学的情况吗,马上要面临了,谢谢大家。.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9 16:54

.
作者: happyjan    时间: 2010-10-11 12:32

那我到想问一下今年中考公办风华排第一,那市北排第几?有好多人都说公办市北比风华好,他的理科班和双语班的重点录取率应该很高的.有谁知道告诉大家一下好吗?风华中考公办中取得第一,这也是给我们下几届家长增加信心了..
作者: Edelweiss她妈    时间: 2010-10-11 13:11

据我所知,市北的理科班是全市招生,所以不能算在这个范围内。因为风华中学全部是对口小学直升中学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没有可比性。.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1 13:59

据了解,市北理科班也算在这个范围内.中考讲的是平均分.风华确实是公办第一!但今后就不知道了.从去年起,市北招了两个理科班.一个面向全市,一个面向全区.还有两个综合班.听说实力不亚于理科班..
作者: crystal妈妈    时间: 2010-10-11 15:43     标题: 回复 35#yl他妈 的帖子

请问下: 风华初中的 理科班 是全区小学生都可以投挡的呢 ?    还是只有对口实小才能进?(如何考核的)?.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1 19:49

按户口以及对口实小.
作者: peng    时间: 2010-10-11 21:12

市北在闸北,公办里边,算什么排位呀?有人知道吗?.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2 08:27

理科班肯定是最强的,甚至是全上海.现在的综合班也不差!普通班不好说.原来理科班的中等水平也能进四校..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2 08:40

欢迎各位BBMM借这个窗口将风华的中考情况话题展开去!涉及闸北区...上海市.让我们开拓视野,早做准备!.
作者: victoria0909    时间: 2010-10-12 12:49

顶LZ.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2 13:53

.
作者: 君彦妈妈    时间: 2010-10-12 21:47     标题: 回复 42#yl他妈 的帖子

风华的提高班是否就是那2个指理科班吗? 那风华的2个英文班属于何种档次呢? 算平行班吗?.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3 08:28

风华各有两个英语班和理科班,其中一个强一点的,大概四个全算提高班吧!今年全上物理了..
作者: 君彦妈妈    时间: 2010-10-13 20:30

谢谢回复!.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4 09:44

多交流!互惠互利!.
作者: 君彦妈妈    时间: 2010-10-14 21:46     标题: 回复 46#yl他妈 的帖子

我们明年小升初,现在开始多多了解各个学校的信息,准备明年的攻坚战.风华也是目标之一.
说实在,心理很是怕怕.
所以现在多多请教各位前辈!.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5 11:17

风华属公办.实小直升.建议闸北攻扬波,外区进华\华育等..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18 08:15

关于中考,有什么新政策,好经验.欢迎大家交流!.
作者: shellyli    时间: 2010-10-19 14:12

引用:
原帖由 君彦妈妈 于 2010-10-14 21:46 发表
我们明年小升初,现在开始多多了解各个学校的信息,准备明年的攻坚战.风华也是目标之一.
说实在,心理很是怕怕.
所以现在多多请教各位前辈!
请问风华能自己报考啊,不是都说是实小对口的?.
作者: crystal妈妈    时间: 2010-10-19 19:22

引用:
原帖由 shellyli 于 2010-10-19 14:12 发表

请问风华能自己报考啊,不是都说是实小对口的?
也想了解,帮顶!.
作者: 君彦妈妈    时间: 2010-10-19 19:55     标题: 回复 50#shellyli 的帖子

听说理科班可以去报名考试的,仅仅只是"传说",等明年去实战.
作者: 呆子妈    时间: 2010-10-19 21:24     标题: 回复 35#yl他妈 的帖子

想请问您说的市北初中的俩个仅次于理科班的综合班是否就是奥英班,不知好不好或好到什么程度。是否就是往年的双语班,还是有所区别?.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20 08:27

只知道实小对口,但每年对外也招特长班,也有户口对口.还有其它途径吧.......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20 14:35

风华出了哪些名人?欢迎大家交流.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26 08:42

狼性教育--家庭教育新理念:让孩子成为主宰命运地强者
狼道精神 狼性教育   
    在《狼性教育》的封面写着这样两句话:“培养强者的最强音,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强者不是宠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长,在历练中成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书中介绍到,狼是陆地动物的强者,草原上的霸主。狼之所以成为狼,是因为它一生下来就强烈地意识到“我要吃肉”,并倾尽全力去吃肉,从而磨砺出了锋利的牙齿,练就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它们在险恶中抗争,在竞争中成长,在它们自信的眼神里永远洋溢着舍我其谁的霸气。真正的强者应该像狼那样具备在任何艰难环境下独立生存的能力、顽强的拼搏精神、承受挫折考验的能力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应该像狼那样坚持“我要吃肉”,而不是像羊一样安于现状,满足于“吃草”。
    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狼”这种动物却不够友好,什么“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狼,他们对狼的粗暴态度,源自于儒家思想文化对狼的丑化。狼并不像我们想像的,或者像某些人丑化渲染的那么凶猛可怕。狼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人类研究和学习。狼性品质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们的桀骜不训,正因为桀骜不训,它们才会把尊严和自由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它们对自由的渴望,对尊严的捍卫,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强烈的责任心、严明的纪律性、紧密的团队精神、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任何强悍对手的气质,共同铸就了它们强者风范。草原牧民称狼为“战神”,尊狼为民族的精神“图腾”,他们与狼共舞,共同创造了草原帝国的神话。
    反观我们的孩子,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成为“六大人争宠”的对象。他们在顺境中成长,遇事以自我为中心,无衣食之忧,无世事艰辛之体验。虽然很多人都取得了令父辈们羡慕的学历,但不少人并没有能成为父母期望的强者。所谓“大学生的学历、中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心态、幼儿的受挫能力”,正在成为当今新生一代的真实写照。许多已经取得高学历的毕业生一走上求职路,就接连遭遇惨败,自信心荡然无存,他们不敢面对社会,害怕竞争,不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却待在家里“傍老”,靠父母养活自己。年迈的父母不得不为了心爱的儿女继续发挥余热。由此可见,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正陷入严重的误区。
    因此“狼性教育”应时而生。书中提出了向狼学习的十八个方面:
 
   1、鼓励孩子成为强者    
     心态决定命运,狼之所以成为动物界的强者,是因为它一出生就强烈地意识到“我要吃肉”。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像羊一样“听话”、安于现状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的,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未来生活的强者,首先要让他们具有强者的心态,高标准严要求,像狼那样坚持“我要吃肉”,绝不吃草。
  2、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在小狼刚有独立能力的时候,母狼就会坚决让它独自去执行任务,“狠心”地让它们去面对凶险的环境,在实践中磨练狼应该具有的意志品质。狼认为,要成为一只真正的狼,就必须具备独立处理一切突发事件的能力,否则只能是一只等待宰割的羊。  
      但我们的许多父母却喜欢做“鸡妈妈”,一味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着了,累着了,饿着了,冻着了贩贩贩处处越俎代庖,事事包办代替。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安乐窝里成长,怎么经受得住人生和社会风雨的考验?
 3、让孩子永葆好奇心      
      狼是世界上最好奇的动物之一。它们永远不会漠视周围的一切,一根骨头、一只鹿角、一块野牛皮、一颗小松果,甚至野外露营者遗留的登山背包,狼都会细心地把玩。只要是它们感兴趣的东西,都会反复摆弄,仔细琢磨,直到琢磨出“道道”才罢休。好奇是铸就成功和杰出的最重要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因为无数次好奇:无数次因好奇而探索,并在探索中发现奥秘,从而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人在幼儿时代,也像狼一样处处充满了好奇,对什么事都想弄个明白。而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孩子的考试分数压倒一切。父母往往会压制孩子对分数以外的好奇心,这样会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兴趣和创造能力,甚至埋没天才。著名教育家卢勤认为,孩子能不能成功关键就在他的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能不能被父母所注意、所重视。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孩子的能力,兴趣才是孩子提高能力的动力,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4、鼓励孩子竞争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时刻准备竞争的人,同时机遇也常常伴随着风险。狼的危机意识强烈,时刻保持着竞争势态、战斗状态,时刻准备着应付危机。结果,它们处理危机、应付风险的能力非常强,经常化险为夷,战胜对手。父母要培育孩子的竞争意识,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广泛学习,增强实力,以竞争的心态时刻准备着接受各种挑战,像狼一样成为强者。
  5、让孩子学会尊重  
     只有尊重对手,才能充分了解对手。狼尊重对手,所以从不打无把握的仗,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总能战胜强大的对手。真正的强者是尊重对手的,因为只有对手才能证明强者存在的价值。
    父母也要学会尊重孩子。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个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选择,只要是正常的,当父母的都应该予以尊重。同样,孩子在学校也应该受到尊重。
  6、让孩子自由成长  
     自由的天地是强者生存的土壤,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生活的强者,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孩子处在年少好动的阶段,渴望自由是他们的天性使然,父母无论把他们看管得多紧,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去冲破种种藩篱和桎梏的,就像笼子里的狼,不管你给它什么好吃的,它们永远都会处于不安分状态,不愿享受“被限制自由的富贵”。
    7、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 
      狼是非常有纪律的 
     在狼家族里,任何一只狼违反了纪律,都有可能被彻底赶出狼家族。因为崇尚纪律,狼群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步调一致,形成群体的战斗能力。遵守纪律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应该是一种思想观念,有了这种观念,才能在任何场合把遵守纪律转变为自觉行动。孩子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不仅可以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给自己提供人   身安全的保护符。
  8、让孩子诚信地生活  
     狼的生活环境异常复杂,它们不仅要面临着猎物缺乏的考验,在捕猎中面临着强大对手的拼死抵抗,还有落入人类陷阱的危险。但在这种复杂而恶劣的环境里,狼仍然一如既往地向后代灌输诚信观念。而人类却并非都能如此。不少家长理直气壮地说,现代社会这么复杂,孩子太老实,容易上当受骗。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之所以默许孩子不诚信,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实,避免自己受伤害的方法不是撒谎,也不是刻意回避,而是培养自己自我保护的能力。以牺牲诚信为代价躲避社会上可能出现的“危机”,无异于抱薪救火,让大家互不诚信,互设陷阱,结果人人自危,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9、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人类的误解远远要比狼多,但有不少人并不重视彼此之间的沟通。父母不妨学学狼的做法,经常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相信两代人之间的误会或矛盾会很快消除。
  10、鼓励孩子向狼学习团结合作  
     狼在自然界里本身并不是最厉害的动物,单打独斗,老虎、狮子、豹子、野猪、野牛都比它厉害,但若是群体作战,即使老虎碰到了狼群也要退避三舍。几只分散的狼,一旦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团队。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都要学习和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都应该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尽一份责任,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父母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一点。
  11、培养孩子狼一样的责任心  
     狼为了狼群的生存,会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狼家族里,每一只狼都能意识到自己对狼群的重要性,每一位成员都必须对自己的群族负责。它们在同伴遇到险情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上前营救。对于狼来说,履行责任就是它们的天职。
  功劳和责任总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承担大责任才有可能建立大功劳。“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父母要尽量少为孩子包办代替,让他们多动手,多动脑,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社会和家庭负责,并有所作为。
  12、鼓励孩子像狼一样关注细节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忽视细节容易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孩子智力开发与艺术素质培养固然重要,但生活习惯的教养也绝不能忽视,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
  父母培养孩子关注细节,应该从日常生活着手,让孩子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功夫。事实上,许多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着手的。
  13、教育孩子像狼一样不拖拉  
    效率是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拖拉导致我们不仅仅是拖延时间的制造者,而且还是受害者。拖拉不仅影响效率,而且是谎言和借口诞生的温床,是滋生懒惰的温床。父母培养孩子,必须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习惯,绝不让孩子因拖拉而变得懒惰,因懒惰而变得碌碌无为。
  14、培养孩子狼一样的耐性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从很大程度上讲,孩子们比拼的是耐性。或许许多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也非常聪明,或许不少考上了大学的孩子智力平平,但是由于彼此的耐性不同,其最终结果也迥然相异。成就最钟情于那些能够持之以恒做好某件事情的人,无论学习、工作、生活,都是这样。父母教育孩子,必须培育孩子良好的耐性。
  15、训练孩子狼一般的受挫能力  
    父母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仅要教他们学会正确面对,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甚至可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和增强孩子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16、让孩子懂得感恩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分爱。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缺乏感恩意识的孩子,无论他的能力多么出色,是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的。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强者,必须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感恩每一个人。
  17、让孩子向狼学习珍惜  
       让孩子学会尊重财富,珍惜金钱,教育孩子学会花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18、榜样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任老师,父母要争取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强者的教育,如果每一位父母真的用心去做,坚持不懈地做,把孩子培养成生活的强者绝不是不可能的事。
   
      狼的精神
      勇敢、团结、残酷......这就是狼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对,没有错。只用成功。没有正义,没有罪恶只有一个目的....生存......
     狼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即使肉体与灵魂将要分离,同样从容,生不为之乐,死亦不为之惧......
狼亦温情,狼对幼仔的关爱和特殊的教育方式,非大多人类所能及,残酷的狼式培养,使狼成为强者,狼族中很少有懦夫...
     狼是一夫一妻制,公狼很有责任感,母狼很有爱心,并且从一而终,坚贞不喻,生死与共这点让天天喊背叛爱情的人为“狼心狗肺”的我们汗颜....
     狼不仅抚养自己的孩子,碰到失去母狼的小狼,同样会抚养长大,这使狼能在恶劣的环境里得一延续生存...
     狼有着森严的等级关系和超强的团结协作能力,捕食时体现的勇气和团队精神以被越来越多的借鉴到各个领域.......
     狼道中,没有道义只有成败,输与赢、生与死是狼所信奉的唯一结果,狼很少会去做以卵击石的傻事,当对手强大时,必群起攻之.....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29 08:36

凡事代劳,孩子变成草莓族
凡事代劳,孩子变成草莓族 (新加坡)

林弘谕 (2010-10-26)

     30多岁的年轻男性,从小被母亲呵护,是母鸡翅膀下的小鸡。他有个当律师的姐姐,读书时,他喜欢文科,但是父亲希望他读工科,为了讨好父亲,他只好顺从,在理工学院选修工程专科。

  一年后,读不出成绩,要换科系,父亲反对,母亲赞成,两人吵架,最后母亲赢,这个男生选择物理治疗科,不到一年,又想放弃,在母亲坚持下,总算毕业。服兵役时,也时常回家哭诉被上司和同僚欺负,母亲经常到军营兴师问罪。后来,还因为伤人而被关进军牢。

  完成兵役后,他到疗养院工作。三个月后辞职不干,因为每天跟老人家按摩治疗,他觉得很低贱,感到委屈,母亲无奈答应。之后,赋闲在家半年,当“伸手族”,向父母要钱度日。偶尔打散工,但是觉得自己像哈巴狗,被人呼来喝去,又不干了。

  他要做生意,母亲跟亲友借几万元给他开泡泡茶店,没多久也关门。最后,再硬着头皮打工,却嫌每天从东部到西部工作,路途太远,经常无故不上班,最后给老板炒鱿鱼。

  他也交过女友,却常向对方要钱,最后女方提出分手,他闹了自杀几次。.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0-29 08:39

资深辅导员袁凤珠说,个案中的男生,属于典型的草莓族个性。他心里有许多假想敌,总是觉得别人欺负他,常以受害者自居。

  现今的“草莓族”,多用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即如今二三十岁的一代,说的是他们像草莓一样,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但稍一施压就整个抵抗不住变成一团稀泥,承受不了挫折,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

  她说,追根究底,上述男生的错,母亲得负起大部分责任。“这个母亲也承认自己害了儿子,最后妥协把管教孩子的主权交给父亲。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自己是草莓族,慢慢从脆弱中走出来,刚强地面对社会与人事。”

  草莓族非一天形成,如果父母总是做“空降部队”,子女一有压力立刻接管,他们自然丧失抗压力。另外一个极端,是父母给了子女很多超过能力所及的期望,不但无法激发出潜能,反倒刺激他们自我放逐,也就更失去了抗压力。
  袁凤珠说:“例如孩子驾车出事犯了交通法,却用父母的驾驶执照顶罪,凡事父母出面解决。一旦这些草莓族踏入社会,别人不是父母,不可能样样为你着想,因此一搓即破。”

  如果成年子女对工作挑三拣四之外,动不动就换工作,寻找无压力的职场,恶性循环的结果,职场竞争力也将每况愈下,这是草莓族引发的危机效应。在这种情形之下,父母不可能继续为孩子清除压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不断鼓励他积极的面对一切挑战。

  当孩子遇到挫折或是想逃避压力的时候,父母要用冷静的态度协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处境,而不是用情绪化的字眼指责他们。草莓族的智商高,情商(EQ)和逆商(AQ)较差,父母发现孩子是草莓族时,心态必须调整,让孩子自己成长。

  袁凤珠说,草莓族的孩子,一些是从小被父母责骂长大的,严重自卑,自尊心受损,情绪按钮被别人一点即破,以为别人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从来不懂得肯定与欣赏自己。

  她说,草莓族多属于听觉型,希望被肯定,一听到旁人说不好的话,就会疑神疑鬼,对自己产生质疑。草莓族本身有个错误的思想,自我中心强,以为世界为他个人而转。她说:“我会帮助点醒这些人,你要当一辈子草莓族,让父母受苦吗?父母年老后,你们怎么办,让草莓族看到危机。另外,也协助他们抹掉过去的伤痕,例如老师的数落、父母的伤害等等,并且找出他们的特长,加以鼓励与支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学生越来越多是草莓族,每天承受着学校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课业的压力、家长期望过高的压力,加上无法疏通心情的郁闷,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压力,把孩子压得透不过气来。孩子经常被迫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放弃自己所钟爱的。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手中放开,去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这有多郁闷!

  学生没有笑容,失去快乐的学习,学校像一所监狱,虽然没有门,也没有监狱长,但是一间间教室,已经狠狠地将孩子想飞的心给牢牢地囚禁着。一逼再逼,一旦抗压力瓦解时,许多年轻人选择结束生命作为无力的抗辩。甚至,一些人是没有机会说,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1 08:44

关注儿童阅读,推荐好文一篇
儿童分级阅读被曲解 研究成果促进标准建立

发布时间:2010-09-17 08:31:00    阅读次数:10  
  
  被曲解的儿童分级阅读

  近年来,儿童分级阅读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学校也越来越热心购买儿童读物。自去年接力出版社牵手北师大等单位召开第一届分级阅读研讨会之后,书店里的分级阅读读物似雨后春笋。看到这样的景象,许多出版商或者有能力的单位也纷纷涉足分级阅读这块本应是纯洁、高尚的高地。

  现象之一: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一些出版商涉足分级阅读。一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戏称自己是分级阅读的受益者:一年前,一家出版商想重新出版他的作品。这位作家说,这些作品许多出版社已经出了,你们是赚不了钱的。出版方笑着问,你不想在这个海滨城市有一套房子?作家说,我不想,也没有可能。出版方坚持说,请你把电子文档传给我们,我们重新编排。后来,出版商以分级阅读的名义,整合编排了6本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发行了30万册,并拿到了丰厚的利润。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也很有感触,去年召开第一届分级阅读研讨会之后,最大的成果是书店里面多了很多有分级阅读标记的图书。这些书有浑水摸鱼之嫌,有人以“反正分级阅读是复杂的,我怎么标都有道理”的理由,大肆制造分级读物,目的只有一个:商业利益。

  现象之二,儿童阅读成了识字教育。一位儿童早期阅读专家说,他去年收到4800多封教师请教儿童阅读问题的来信,从农村到城市的教师都有。但是,他们都把识字当成了阅读的主要内容。她感叹,这是中国当前儿童阅读面临的最大问题。儿童阅读不是识字教育,儿童最初的阅读是由兴趣引发的,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敲开了儿童情感与智慧、学习与探索的心灵之门。而识字就要枯燥得多了。许多无知的家长和老师用美好而愚蠢的愿望,有些残忍地教育儿童去识字,反而使孩子的阅读兴趣萎缩熄灭了。

  阅读是悦读,悦读的孩子对文字符号产生了好奇心,并在潜移默化中开始认字,再加上恰当的阅读技巧和策略——重复、突出重点的字词,环境文字的设置,押韵和节奏手段等,就像学习说话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字词、句子就被孩子掌握了。应该说,是成人的无知和功利心戕害了孩子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厌学是大人之过!

  现象之三,父母置身于儿童阅读之外。有专家指出,所有的学习最终都取决于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儿童获得间接经验最多、最广泛、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阅读作为人尤其是儿童的基本素养,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但是,我们的父母喜欢花钱买书,却不愿意花时间进行亲子阅读,这样怎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阅读?

  分级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方便家长、老师对儿童阅读的引导和帮助,尤其是低幼年龄段孩子的阅读。为什么图书会有文图差异,为什么图画书、桥梁书、文字书会有文本区别?并不是有了这些图书的差异和层次,家长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家长要参与孩子的阅读,学会引导和帮助他们。

  亲子共读作为儿童阅读的重要环节,在西方发达国家备受重视,在美国、英国等国的幼儿园,阅读占到课程的80%以上。父母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担负着重要责任,这种责任是:其一,建立一个充满阅读氛围的环境;其二,父母既要关注孩子阅读的兴趣,不要用成人的兴ご替了儿童的兴趣,又要防止儿童的兴趣跑偏;其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四,给孩子恰当的阅读指导,帮助孩子逐渐学会自主阅读?/P>

  旨在探讨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理论进展和实践经验的第二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寻找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本土理论支点”。主办方之一、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表示,寻找支点就是在寻找理论的落脚点,寻找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发展基础和必要环节,而不能让分级阅读成为沙滩上的美丽楼阁。

  专家们指出,中国儿童的分级阅读本土理论应该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基点上,认清中国儿童阅读的环境,如国家民族特点、文化氛围、教育发展等因素,要汲取外来的分级阅读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更要探讨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分解阅读的思想基础。符合中国的实际,是寻找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本土理论支点的重要出路。

  不少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启动和推进应该成为国家战略。据介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儿童阅读的相关国家战略或计划,并且分级阅读的标准研究和实践已经进行了几十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分级阅读标准的制订应建立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儿童文学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之上

  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介绍,儿童处在迅速的发展阶段,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幼儿期,在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高中阶段,脑神经、心理因素差别非常大,这主要体现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得知的结论。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是21世纪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和重点,这一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用于阅读、学习的大脑认识很少。过去人们对大脑的神经、心理活动研究是分离的,我们很难解释孩子很多的阅读现象、阅读能力等。随着近20年一系列脑成像技术的巨大进步,对阅读现象的研究成为可能。

  分级阅读的研究和实践,应该有儿童的参与,尤其是在研制标准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儿童参与进来。理论与实践证明,孩子有巨大的潜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司项目官员张亚丽风趣地说,鞋子穿上舒不舒服,只有穿鞋子的人才知道,孩子们应该成为分级阅读研究与实践的主动参与者。北师大教授王泉根则指出,分级阅读应遵循“儿童本位”的原则,即分级阅读的定位与目标要以儿童为中心,一切以现实的儿童出发,而不是从成年人的想法出发。

  儿童分级阅读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了的环境应纳入分级阅读的影响因素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了整个媒介环境的改变,由此也改变了每个人知识获取的方式、媒介的接触习惯。也因此给整个出版界、给人们的阅读习惯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需要深思的问题。但是他强调,纸质阅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儿童的阅读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分级阅读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儿童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阅读在改变着儿童,另一方面儿童也在改变阅读,改变书本,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香港著名阅读推广人李超伦则用自身的推广实践来说明,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其一,电纸书、手机阅读、电脑阅读、电视阅读等数字化阅读的方式越来越多;其二,互联网使这些阅读在动态中不断变换、丰富。其三,数字技术诞生了大量的工具,包括词典、字典和沟通工具,对阅读有很大的扶持作用。其四,数字技术使阅读变成社群化,读者之间、师生之间可以互动,这非常有利于阅读的巩固。其五,数字化技术非常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为每个孩子建立个性化的分级阅读档案,以有效地促进儿童阅读。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阅读在分级阅读中究竟应该占多大分量?动漫、游戏是否应该算作另一种阅读?各种冲击力极强甚至有暴力和情色倾向的网络阅读内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怎样控制才不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危害?这些问题都需要慎重思考和对待。

  关键阅读技能培养是分级阅读的重要关注点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副教授王文静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童英语阅读研究,其研究成果之一就是“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打造出我国儿童英语分级阅读的读物。

  王文静分析指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汉语儿童阅读有什么阶段特征?有什么独特的规律?中国儿童学英语和学汉语有哪些规律是相通的,又有哪些规律是相区别的?我们阅读训练的重点首先要符合中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使孩子通过使用关键阅读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图画书能够减轻儿童的认知负担,降低孩子们的阅读门槛,让他产生自信;通过篇章强化技术,强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通过环境文字的设置,营造一种环境阅读氛围;通过有创意的节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运用节奏手段,使读物易于诵读;恰当的重复造成儿童深刻的阅读印象,等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洛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提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规律,他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若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9年中获得的。而8岁之前的儿童阅读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成长中会出现“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性格、素养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基础上的。

  上海市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合强调学前分级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观察,她认为学前分级阅读跟儿童早期认知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早期的阅读倾向,在幼儿园或家庭的阅读角就能够轻松地形成。所有的学习最终都取决于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儿童获得“间接经验”最多、最广泛、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事实证明,学龄前就具备较好自主阅读能力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能力普遍较强。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学习主要表现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的感受力,为以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建设应成为中国推动分级阅读的中坚力量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长时间以来,中小学生难以踏足图书馆。而社区图书馆更是儿童阅读的空白区域,堂堂大都市的社区图书馆都非常稀少,更不要谈二三线城市了。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表示,图书馆对儿童阅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图书馆人应该是职业的阅读推广人。对于分级阅读,她认为图书馆应该做6件事。一是图书馆界应该更快地加入到分级阅读中来。二是图书馆需要与学校、各种机构牵手合作。三是图书馆需要培养专业的儿童阅读辅导馆员。四是从图书馆的角度寻找儿童阅读的支点。五是要跟分级阅读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六是可以在图书馆建立儿童阅读试验田。

  对父母和教师进行培训是推进分级阅读的重要基础

  相当多的父母对儿童阅读不负责任,董奇不无忧虑地指出,父母的阅读观念存在问题,很多父母喜欢花钱买书,但是不愿意花时间进行亲子阅读,这样怎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阅读?更不消说,中国孩子的阅读起步比较晚,而欧美国家的孩子在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了。如此看来,30年前的父母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也就罢了,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儿童的阅读的重要性是作为父母应该了解的,因此对父母进行培训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而教师也是如此,相当多的教师谈到阅读就认为是识字,有专家称这已经成为了目前中国儿童阅读最大的问题。还有很多教师过分解读图画、文字背后的东西,把阅读神秘化,追索所谓的微言大义。这很不利于儿童的阅读。而要想有效地推进儿童的阅读,就应该告诉父母、教师阅读应该以怎样的原则进行。

  同时,儿童分级阅读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风趣地介绍说,在冰岛,搞分级阅读非常简单,全国人口不过26万人,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城市里,没有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之分,孩子们都接受着同样的教育,所以差异不会太大。请几个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可以很容易地编制阅读大纲、阅读计划、阅读目录。美国学校的水平是差不多的,法国的巴黎与南部乡村的教育差不多是在同一个层面上。在中国怎么能够拿出一个既适合城市又适合农村,既适合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又适合西北边陲小镇孩子的阅读目录?一个统一的分级阅读计划一定是在这个国家教育水平相对均等的前提下制定的,而中国是发展十分不均衡的国家之一,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学校水平差异也非常大。期望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指导全国的儿童分级阅读,和现实有很大的距离。这种不平衡要求从区域指导、因地制宜的角度推进分级阅读这一工程。

  分级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让儿童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学会终身学习。儿童时代是养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尤其是学前时期和小学时期,由于中国的教育习惯等问题,到了初中培养阅读习惯已经有些晚了。而分级阅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和方式,中国自古也讲究循序渐进的阅读:从“三字经”一直到“四书五经”,但这只是一个极其狭隘的观念,今天我们应该以宏大的视野看待和推进儿童阅读。(郭铭)

据中国教育报.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1 08:47

全球成长最快的教育体系--华德福教育
主张「慢学」的华德福教育,看似「很跟不上时代」,却是全球成长最快的独立教育体系。华德福教育提供了主流教育的什么样的省思?

    在全球学校多元化的浪潮下,为改革公立学校,许多非主流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被引进,作为改革参考。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就像慢食、慢活,带领我们重新思索生活意义。而主张「慢学」的华德福教育,也刺激主流教育界重新思索教育的意义与方式。


    与现今社会学得越多,学得越早越好的想法相比,华德福走的是一条很不一样的道路。走进华德福的幼儿园,只见小朋友在色调柔美、由自然素材布置的教室里,歌唱、画图游戏、听故事、作律动,不学计算机、不学写字、也不学算数。华德福要求家长不要让小孩看电视,学校也到中学阶段才介绍计算机。


    这个看似「很跟不上时代」的教育方式,却是全球成长最快的独立教育体系。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千所华德福学校及一千四百所华德福幼儿园分布在83个国家,并持续增加中。亚洲第一所华德福小学,就位于宜兰冬山乡的慈心华德福教育实验学校,属于公办民营。连比尔盖兹的基金会最近也捐助美国加州沙加缅度成立华德福学校。而同时,欧美有愈来愈多的公立学校老师接受华德福教育的在职训练,希望将华德福特殊的教育方式引进自己的课堂。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2005年发表一份研究报告,其中建议公立学校可向华德福教育学习:及早引进及学习外国语的方法;统整的教学法;重视口语发展;强调节奏,课程步调良好;所有课程设计都依据孩童发展;艺术与创意的教学法。
   丰富孩子的美感体验
    华德福教育理念源自于「人智学」(Anthroposophy),人智学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身心灵全面发展,成为真正自由的人。1919年人智学创立者史丹纳( Rudolf Steiner)应一位德国工业家之邀,为他在司图卡特华德福工厂的员工子女创办一所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也为社会开启了一道很不同的教育视野。


    点燃每个小孩与生俱有的学习热情,并终生持续,是华德福老师的一个基本任务。「当学习与小孩的经验相连结,他们就会产生兴趣并变得主动积极,所学的就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华德福学校就是要培养这样的学习。」北美德福学校联盟前主席巴那斯表示。
为了丰富孩子的感官体验,让他们的手脑心能均衡发展,并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华德福学校有大量的美术、音乐、戏剧、手工艺等艺术课程,而且所有学科如自然、数学、语文、地理、历史等,都是统整教学,并尽量启发孩子的美感经验。


    华德福学校没有考试、不打分数,每个学生自己纪录下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并与大家分享。这让孩子了解,学习是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与别人比较。


    华德福学校的课程设计,是配合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循序渐进,特别注重打好基础,绝不求孩子学得快。例如华德福小学一年级还没开始学写字,只是听大量故事并朗诵大量诗歌;学会写字后,到三年级才开始学阅读。「我们是在重复人类学习书写的过程,」资深华德福教师、现在美国加州从事师资培训工作的史瓦兹解释,「先是口语传述、故事,然后是洞穴图画或神庙图画,那是图像。接着是象形或表意文字,最后才是字母的发展。」有许多华德福家长回忆,自己小孩一开始时似乎落后于他们就读其它学校的朋友,但到三、四年级时就赶上了,而且变得超爱阅读。


    这是因为在教阅读之前,华德福老师努力建构让孩子喜爱语言的基础。美国约翰摩斯小学老师华伦,两年前将华德福教学法引进她四年级班上。「一开始我并没有让他们读的更多,我开始讲故事、朗诵诗词。他们从倾听而非阅读中学习。他们变得很会聆听。」现在她班上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标准的人数从45%跳升到85%

   避免学生过早接触计算机
    为了避免孩童过早接触计算机,会被剥夺许多对这世界「活生生」的体验,华德福学校要到中学阶段才有计算机课程。在介绍计算机之前,学生已学了电力与磁力,也学了为什么在电子环境里二进制数系统运作得最好。


    此外,他们也认识了那些使计算机成为可能的伟大科学家与数学家,如巴贝其、维纳、爱因斯坦、帕斯卡尔等。之后在课堂上,老师也会跟他们讨论计算机带来的改变与影响。所以计算机课不是教学生如何用计算机而已,是让学生学习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
   不重升学但能力更好
    虽然华德福教育完全不以升学为目的,也不注重学业成绩。但当学生具有了学习的能力,也热爱学习,各方面表现都不会是问题。澳洲一项比较大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发现,华德福毕业的学生无论在人文或科学上的表现都优于非华德福毕业生。而美国华德福学生的SAT成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德国华德福毕业生通过大学入学测验比例是公立中学的二至三倍。


    培养学生责任感是华德福教育很重视的一环。英国麦克候学校老师罗拉认为,「在华德福教育下,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个人对群体、对大自然负有责任。」在加拿大一项对学生道德判断所做的测试里,华德福学生得分远高于公立高中与教会学校。


    「华德福教育一直激励我努力做个更好的人,」挪威总理史多腾博格是华德福校友,两个小孩也就读华德福,他的经验之谈正是华德福教育最好的脚注。.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2 08:15

听说中考制度要改,议议了!.
作者: qingyumama    时间: 2010-11-2 11:23

怎么改?.
作者: 嘟嘟她妈    时间: 2010-11-2 11:29

同问.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2 14:55

听说会取消?.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2 14:55

取消中考.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5 14:12

华师大二附中现惨剧 尖子生未被清华录取跳楼身亡
http://hot.online.sh.cn/content/2010-11/03/content_4169391.htm.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9 15:21

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要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
  第一招  引导孩子宣泄不满情绪
  第二招  让孩子有自选课题的权利
  第三招  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
  第四招  把顾客的角色换成孩子
  第五招  别让工作忙成为你的借口
  第六招  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
  第七招  以退为进说服教育
  第八招  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处理任性态度
  第九招  注意引导孩子的从众心理
  第十招  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12 13:52

钱文忠即兴演讲:对当下教育的真实看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63ce90100md1o.html

钱文忠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演讲的部分内容
2010年10月31日  梦里江河根据视频整理
   我们今天在讲快乐教育,我们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我们的童年快乐吗?各位老师?(下面回答:快--乐)快乐啊?你就骗自己吧,对不对?我一点都不快乐。我从小时候的环境不会比在座99%的老师差,我从来就没有感觉到快乐。
    回忆都是快乐的,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我们不是一路考试考过来的?我们不是一路考试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不也留那么多作业,我们小时候还吃不饱饭呢,我们小时候还要被老师揍呢。我们快乐?
    我有个同学,最近写了一本小说,讲他的初恋情人,描绘的爱情之美好啊,看得我都想流泪。这本小说还得奖了。可我知道当年天天吵架。所以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里边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边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百分之百的。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鼓励,惩戒呢?教育就没有惩戒手段啦?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啊?打死我也不相信,我不相信天下有这种教育。
    刚才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校长说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看孩子的日记,凭什么不让看啦?我就没想明白。我从小的日记我父母就看,怎么了?也没把我看傻了。我的老祖父钱锺书先生,在大学里与杨绛先生通信,钱基博先生还看呢,拆开来看,直接写信给杨绛呢。怎么了?
   今天看那些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北大同学的在写回忆录,我看一半是假的,要不疯子要不骗子。说,哎呀,北大有很多教授,像冯友兰先生、朱光潜先生、张岱年先生,讲课都滔滔不绝。扯什么呢,这三个教授都是结巴。为什么是结巴呀,打的从小,简单吗?钱玄同先生,那也是我家族的长辈,钱三强先生的父亲,严重的口吃,对不对,从小打呀。
    我不知道这里边可能还有教育部的领导,我说错了,千万放过我啊,我现在还在教育部的管辖范围之内啊。听说前一段教育部发过一个文件,叫赋予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啊。这么荒唐的文件都发出来了,这种文件教育部发得出来!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要赋予?何况什么时候剥夺过?没有剥夺收回什么啊?逻辑都不通的,对不对?
    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感受不了。我小时候我的老师打过我,我们的感情很好。所以我们的教育这样下去什么都不行,现在孩子都表扬,惩戒呢。
    我们讲跟国际接轨,接轨了吗?我们“接了个鬼”倒是。
   我们讲英国的教育,英国的教育是培养Gentlemen的。我是在德国留学,欧洲留学的,我们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样,大家去看哪,各位老师。英国的一些好学校规矩到底严到什么地步。英国一个议院通过一条法规,叫“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揍啊。
    大家都说新加坡教育好,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哪个后面没有一把戒尺啊。孩子不行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允许执行。
    我觉得教育不能再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不要迎合社会上似是而非的一种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什么话啊?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怎么能分呢。
    社会都是不公平的,美国也不公平,中国也不公平。我不说中国比美国更不公平,反正中国也不公平。现在这个社会唯一一条公平线就是高考了。我在复旦管过自主招生的,如果说素质教育,不讲分数,我告诉大家,各位老师,中国的平民子弟就别想进北大清华,信不信?
    你如果一个孩子连公平竞争都竞争不过人家,你跟我说:我素质很高啊。见你的鬼去吧,你知道什么叫素质啊?你有素质,你就要公平竞争竞争过人家,这是最基本的素质啊。现在讲素质,素质有什么用?我们对孩子负不负责任啊?所以不要迎合社会上有些所谓的专家的话。
   我现在提倡恢复全国高考统考,而且完全裸考。我刚才听说王强同志是那届内蒙古高考的第二名,我那届高考还是全国的第二名呢,我们都是这么考到北大的。如果高考制度不能改,我们的教育就不能改,很简单的道理,对不对?都是跟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而且高考制度真的不能改,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好制度,更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它是最不坏的制度。
   我们看自己的孩子,他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问题是,我们面临的矛盾我们心里都清楚啊。我这句话,敏洪学长,我向你汇报,今天我是第一次公开讲。我以前没有讲过,历经记者拷问,打死我也不说的。
    他们问我,说钱老师你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你觉得最大的难处在哪里?推广三字经、推广弟子规最大的难处在哪里?我一般的说法是希望教育部的领导同志多支持,对外是这么说的。今天对诸位老师我跟大家说实话,这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按照四中的标准,按照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这些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
     我倒是赞成对孩子真的要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都是大师级的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永远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事情去学。我们得要告诉孩子,学习就是一种痛苦的事情,而且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要让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份的啊。你这样教育孩子,将来孩子到了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摧毁他,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这社会是残酷的,这社会你将要受很多委屈的,要告诉他。
    如果我的孩子比如在四中、在郑州外国语学校,如果校长惩戒他,甚至揍他一顿我会感谢老师。新东方本来就了不起教育界的奇迹,我倒是觉得这个论坛要发出一点真实的声音,要告诉这个社会教育不是这样。不要这么说了,快乐学习、快乐教育、成功教育。都成功还了得啊。这个社会大家都成功了,我们干嘛去呀。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最真实的事情,不是说去揣摩家长的意思,去揣摩孩子的意思,不停的对孩子让步。
    到今天我对中国教育还是四个字:“我不相信”。为什么接下来的话不能说了,因为有一个最大的前提。现在讨论问题只能讨论到这里,比如一个楼有九层,讨论到第七层就不要讨论了。所以咱们从底下开始讨论比较好,底下就是这么回事。
   我觉得我现在非常羡慕我的父母,他们敢教育孩子,敢骂孩子,急了还敢揍孩子,但是我们依然爱他们,这一代父母是成功的。今天的孩子骂不得、打不得,哪怕一个眼神,没准明天把你杀了。所以我们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没有一些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的话,我们的教育不是对的。
    我们讲宪法所规定的教育,实际上不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跟社会“对着唱的”。是社会在教育教育呢,还是教育在教育社会呢?应该是教育在教育社会。我们这个民族原来给教育赋予那么高的地位和价值,在今天实际上都已经乱了。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我们不要轻易向社会让步,我们也不要轻易向我们的孩子让步,也不要轻易向家长让步。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赋予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但是也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
   我这里边没有一句假话,全是真话。当然真话没有全说。这是季先生教我的,叫做“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19 16:09

走过中考——一位考生心语
走过中考——一位考生心语
    那么多天之后,我终于以600分的成绩进入了华二。
    可我却不高兴。曾经,华二是我的梦,我以为只要接到那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一切都会结束。只是我现在才发现,不堪的社会正在将我推向另一个深渊。
    我在想,4年,堆得高高的课外题和满手的茧子是为了什么。
    放假后,我很少再拼命读书了。经历现实的风吹雨打之后,我早已不对中国教育抱任何期待。我只想为自己活着,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而不是为那张破碎不堪的名校录取通知书。
    如果仅仅为了那张纸,那么,我是虚荣的。而现实是,当我知道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一半时,我并不快乐。就算真的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文科班,我的心也不会有任何波澜。我想,我长大了。
    看到网上很多家长在说中国教育的腐败,读书再好又怎样等等之类的言语,我明白各位的痛苦。我说过我不再会为那张纸拼命,但我会为了成绩努力,因为这是我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应试教育仅仅只为了那张纸,没有那张文凭一切高谈阔论只是空谈。看着千万人像走独木桥般挤破头去争取那零星的大学、高中名额,或许很多人会不屑——读书无用,比尔盖茨,一个辍学生照样缔造了微软帝国。
    可是,你忘记了,第一,比尔盖茨是美国人,社会背景不一样。第二,他辍学的学校是世界第一的harvard,能进入这样的学府,足以证明他超高的智商,这样的智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只看到那些没有过人文凭仍然俯瞰众生的人,却没有看到那些上不了学温饱都成问题的人。这个世界,站起来一个比尔盖茨,却倒下了999个民工,你能保证你会是那0.1%吗?
    是的,我不敢保证,所以我选择在应试教育面前低头,不是代表臣服,而是为了我的梦想做出的让步。
    我想告诉每一位对中国应试教育不满而觉得读书无用的考生和家长,是的,我承认这种教育害人不浅,但是请记住,你可以不拼命读书,但是要努力。其中的区别就是拼命是生命中只有读书,努力是在读书之余还会驻足欣赏人生沿岸其他美丽风景。
    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读高中,好吧,我先祝福那些孩子,你们要为有这样优秀和深爱你们的父母感恩。
    但我不会这么做,不是家里没条件,凑钱让我去加拿大这样的国度还是绰绰有余。但加拿大不是我要的。我的目标,只有可以和常青藤齐名的一流学府。其他的,我想,我宁愿在这个不堪的社会中继续碌碌无为,也不会浪费我的青春年华在纽约大学这样的二流学府,顺带花光我父母一生的积蓄。
    对那些高中已经出国的同学,我不嫉妒。美国高中3年的费用是天文数字,我不能让为了我早已白了头发的父母再来承担——仅仅是因为我的赌气。他们没有责任和义务去满足我荒唐的无理取闹。是,有本事,不花家里一分钱去实现名校梦。再说,我实在找不出哪个国家的高中会比中国更优秀。
    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交流生名额,当你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花家里钱在国外上大学时,你可以自信的面对那些花着父母钱安然在国外上着不入流高中,大学的人——我,和你们不一样,你可以这么对自己说。
    我想告诉那些已经有出国打算的学生,好好珍惜父母对你的爱,你是上帝的宠儿,请好好在国外深造,不要辜负你父母的白发和皱纹。对于那些有实力没背景的学生,我想说,努力吧,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这条路,你要自己走,就算最后不能如愿以偿,你也要知道,你在这条路上收获到的不是那些只知晓为清华北大而奋笔疾书的人能够得到的,更是那些出生在良好家庭而拥有人生康庄大道的人望尘莫及的。
    我为推优自荐的后门悲哀过,中考前一个月几乎没上过学,颓废了,绝望了,我再也受不了这个社会的暗箱操作,这种制度背后的黑暗腐败,学校,是浓缩的社会啊。加分的仅仅因为上一代的关系,推优自荐仅仅因为自己生在好人家。
    我曾经那么憧憬,但社会给了我什么?难道真的要一辈子这样下去吗?所以,我选择过自杀(好孩子不要学),我无力偿还我的父母为我的付出。父母三番五次的阻止,最后,我终于走出了中考考场。
    那一刻,我发现我不会这么傻了。或许有很多人因为考试失利选择这条不归路来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愤慨,可是,谁会在乎呢?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方式不会结束什么,那么多鲜血的例子摆在眼前,中国的应试教育却进行的更好,这些人,只是炮灰,地球没有他们一样转,痛苦的只有你们的亲人。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所谓公平,只属于那些成功的人。一旦你成功,你才知道什么叫公平。想要世界还你一个公平吗?那么,振作起来,获得成功,没有人会同情败者,只有成功,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公平。
    我想告诉那些因为愤慨世界的不公而只会怨天尤人的考生、家长,我是最好的例子,纵使我进了华二,仍然会遇到许多不公平。人生那么长,何必在乎中考这么一个小小中转站,今天你们在哭,那些有后门有黑幕的人在笑,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振作起来,勇敢面对不公平,不久的将来,我相信,你们才是王者!
    我知道这篇文章很长,很多人不一定会看完,但我不在乎,这只是我在经历中考洗礼之后的感悟而已。或许有很多人不一定赞同,没有关系,我只是以一个有过惨痛经历经受过风雨的考生的身份给诸位一些建议,希望会对各位有用,也希望各位进入心仪学校的学生在未来大展宏图,那些与梦想失之交臂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很不错的一篇文章!.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1-29 14:28

色戒女主角/汤唯 在英国的日子 (值得教育孩子)
《色戒》女主角 汤唯口述:被封杀后我在英国街头卖艺

    口述:汤唯 / 整理:李 唐
   
    很多人觉得我是花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力。

    我有自己的底子,而这些底子长久以来被大多数人忽略了。我凭借自己的实力考进中戏导演系,刚入学就做了职业模特;大学期间,还学了表演、播音、美术,获得了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我演过电视剧、话剧,做过话剧编导;我拿过很多奖,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大奖,但这些奖项印证着我一步步的脚印。

    《色戒》在成就我的同时,也轻易将我此前的成绩轻轻抹去。我的过往无人提及,仿佛我是一个空降兵,直接落到了金马奖的颁奖台上。送给我的形容词都是幸运、机遇……这些与自身努力无关的字眼———我的确很希望成名,但不是以否定自己的付出为代价。

    然后,我被封杀了。我很冷静地盘点大红大黑后的收成:金马奖最佳新人奖、某化妆品广告代言、花瓶、一脱成名、过火表演、对青少年有不利影响……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

    我选择出国一段时间,不是逃避什么,只是不想总有人喋喋不休地追问我未来的计划。在我看来,未来,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我去了英国,带着全部身家:《色戒》片酬50万,广告代言费80万。签合同时说好代言费600万,可新广告没播几次就被叫停,虽然我可以坦然将这 600 万税后的480万据为己有,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最终退还了400万。

    出去之前,我不知道要在国外待多久,也不知道这笔钱能用多久。但我不发愁,我觉得,我一定能让自己过得很好。

    我本打算找个学校读书,去了才发现很不现实。首先,英国的艺术院校,对学生的基础要求很高,雅思成绩要在6.5分以上,托福至少要在1550分以上。我的英语水平远达不到可以被录取的要求。其次,英国学费高,哪怕是伦敦艺术大学这样的公立高校,对于正规录取的学生收费也在每年1万英镑,对于我这样的自费生,则是3万~4万英镑。

    我掂量了一下钱袋,打消了自费就读的念头。接下来我找了个语言培训班,专攻英语。我的目标是以好成绩争取到全额奖学金。我打听得很清楚:伦敦艺术大学的最高等级奖学金是每年1.8万英镑———有了它,不仅可以免费上学,还能从中赚到所有生活开支。

    之后,我开始考虑经济问题。手里的钱在国内可以买一套房子外加一辆车,可在英国,不过是一个白领的年薪水平。而我,还不知何时才有赚钱的机会,所以,我不想动用这点老本。而我知道,只要一个人肯开动脑筋,就肯定会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在大学学的两样东西派上了大用场———美术、羽毛球。在英国,街头艺人是一份很有“钱途”的职业,只要有一技之长,且可以在街头展现出来,就能获得回报。

    我的第一次“卖艺”是做街头另类时装秀,我用旧报纸撕出大概的衣服样子,再用大头针别在身上。我穿着纸衣服,站在街边,面前摆个帽子,就算开始营业了。为了配合时装的色系,我扑了厚厚的粉,画了个类似日本艺伎的妆。看我造型奇特,创意新鲜,不一会儿路人就开始热情地投硬币纸币。我腰里别着MP3,塞着耳机听英文歌,姿势摆累了就换一种。在路边站了两小时后,我有了26英镑55便士的收入。

    在英国人眼里,任何与创作有关的行为,都被视为艺术。我用油彩在脸上画出京剧脸谱,有钱收;拎一桶水,用海绵做的毛笔在人行道上写书法,有钱收;搬一张椅子,替路过的人画肖像,也有钱收……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琢磨个点子,总能有几十镑收入。这些钱足够我每日开销,这些钱也让我在英国的日子渐渐不那么拮据。

    除了“卖艺”,我还“卖身”。打羽毛球给我带来了更高收入。在英国,人工费非常昂贵。我找了一家俱乐部,跟驻场教练打了一场球,再跟老板谈谈,就成了俱乐部的兼职陪练。每小时80镑,老板收取20镑的管理费,我自己凈赚60镑。每周大概陪练15小时,收入900镑———正好承担了房租和上语言班的费用。

    就这样,到伦敦一个月后,我就从吃老本变成了自给自足。这种自给自足,不仅给了我安定的生活,还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来到伦敦4个月后,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韦恩斯坦兄弟电影公司总裁Bey Logan 打来的,说想初步接触一下,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一个星期后,当我正裹着一次性桌布改造的“时装”在街边表演行为艺术时,Bey Logan 笑瞇瞇地出现在我面前。他称赞我极具创意和美感,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简单的交流。让我最开心的不是他的夸赞,而是我可以很流利地用英语与他沟通。我们聊了一刻钟,然后Bey Logan 邀请我一起吃晚餐。约好晚餐的时间地点后,他离开时,在我的帽子里搁了一张100欧元的纸币。他说,作为合作伙伴,他请我吃晚餐;作为路人,他为我的行为艺术买单。

    做街头艺人和羽毛球陪练终归是赚小钱,我觉得我的才干不止于此,所以,我将目光瞄准了我的老本行———专业模特。

    因为有Bey Logan 的引荐,我认识了英国本土的影视界资深人士,通过他们结识了一批在英国有名的化妆师、形象设计师,最终联系上了每年都与“伦敦时装设计周”有固定合作的服装设计师加雷。我告诉加雷,我曾是专业模特,有丰富的舞台经验,而且我有着他麾下别的模特不具备的东方神韵与气质。我把自己的写真带给他看,我相信那种侧面特写、嘴唇鲜红的老上海风韵足以打动任何设计师。

    我成功了,2008年的“伦敦时装设计周”上,我成了加雷的“御用模特”。我穿着他最新设计的歌特式面罩时装,走上了时装发布会的T台。我没有经纪人,价码是我跟加雷亲自敲定的。我做了一周的模特,拿到的薪水是2万欧元。加雷对我非常满意,在他的帮助下,我先后认识了众多国际一线品牌的设计师。可以这么说,只要我愿意在英国时装界发展,我相信我会在短时间内成长为最受关注的时装模特。
   
    正当我为前途做着乐观规划时,我接到了来自香港的电话,因为“优才”计划,我获得了香港居民身份证,港方邀请我前去发展。

    在香港迎接我的,是与张学友合作新片《月满轩尼诗》的合约。准备出演新片时,我不得不再次去补语言课,因为我的粤语很烂。我觉得,在一个新环境,要想获得良好发展,与人沟通必不可少。身边的人都讲粤语,我改变不了这个环境,就只能去适应环境。

    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适者生存,人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走得更远。在这竞争的环境中,如何脱颖而出,全看自己的心态,因为无时无刻都在比较 ,每个人都在打分数,观众看着您,经纪人看着您,朋友看着您,同事看着您,小孩看着您,父母看着您,最重要的是您怎么看自己,若是自己总是活在象牙塔里自哀自怜,不肯认清事实,努力改善自己的缺点,补自己的不足,终将被淘汰。
附件
U2389P28T3D2916299F326DT20100401112349.jpg (21.23 KB)
2010-11-26 14:53.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7 10:48

我选择富养孩子
我选择的孩子教育,应该是富养的,不是金钱上的富养,而是精神世界的富养。

富养的孩子应该:
1)认真读书 -- 学会认真和专注的态度;建立基本的知识结构;掌握生存基本技能;
2)开阔视野 -- 不为升学而升学,学习广泛的知识;对世界、人生、未来充满好奇和信心;
3)健全人格 -- 应该善良、正直、负责,也应该自信和坚强。
4)融入社会 -- 善于与人交往;自我保护和保护她人的能力
5)能力提升 -- 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应急事宜的能力;生存的能力
6)享受生活 -- 会享用美食、会旅游、会享受优质产品带来的快乐。.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7 10:51

国国民体质连降10年青少年运动能力输日本(部分)
http://www.infzm.com/content/52935

...我国国民体质10年来却不断下降,有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均高居前列。

...我们的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的国民体质10年间不断下降。在2000年完成的一次监测中,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其中,反映耐力素质的长跑下降更为明显。13-18岁中学男生女生的1000米、800米跑的平均水平下降9.6秒、12.6秒,大学男女生分别下降20秒和15.1秒。

而今年初公布的一组最新的国民体质报告显示,较之 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国民体质再次下降,其中,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青少年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

在2007年公布的一项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荷兰、丹麦和德国排在世界前三,韩国排在第24位,亚 洲第一。日本排在第29位,亚洲第二。中国排在第32位,亚洲第三。

援引《南风窗》杂志20日报道,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蒋效愚比较我国学生与日本学生体质体能之间的差距指出:2000年,大、中、小学生的握力和50米跑成绩,我国学生均低于日本学生。报道指出,中国学生的体育活动不足是主要因素。

《中国青年报》早前曾报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键博士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因城市化的发展,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上网聊天和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实际上,在升学和考试压力下,我国近70%的毕业班学生在休息日和节假日要参加课外辅导,而平时将近70%的学生在上课日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超过两小时,近70%的学生放学回家后就不允许出去运动。

而据上述《长江日报》的报道,日本中小学生的运动量普遍多于中国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中国学生仅为6.3%;每天锻炼3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而中国学生仅为1.3%。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

...据《羊城晚报》日前报道,中国奥委会前秘书长、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认为,群众体育最基本的是学校,而现在学校体育不归体育部门管,归教育部门管,这就产生了不协调。教育部门提出“德、智、体”, “体”放在第三。对于“体”,教育部门没有硬性指标,投入自然不会太大。对教育部门来说,升学率是硬性的考核,学校体育成为盲点;对体育部门来讲,竞技是衡量的标准,学校体育不归他们管。因此,最大的一块群众体育阵地——学校被忽略了。

上述《南风窗》的文章中引用了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已故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先生的名言:“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不懂体育的,不应当当校长.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7 11:05

有所为有所不为 杰出父母教育孩子只做三件事
http://edu.sina.com.cn/zxx/2010-12-03/1749277450.shtml

 本文选自《宝贝》的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积分
17903
爱心
10  
警告
0  
邀请能力
9  
宝宝信息

查看详细资料
引.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7 13:44

大家探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欢迎!.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8 09:33

转载---经合组织:上海中学生教育水平世界第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上海中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三方面的教育水平名列世界第一。

这是上海首次单独参加OECD每三年进行一次的考评。

周二(12月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按国家排名,韩国和芬兰在文化水平测试中仍然占据榜首。

不过,单独参加考评的上海在上述三个领域都处于领先位置。

文化程度排名第二的是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新西兰和日本。

这个报告每三年公布一次,数据来自经合组织对较发达地区近70个国家的约50万名15岁学生的考核测验。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

OECD说,上海有25%以上的学生展示出运用复杂的数学思维解答难题的能力,而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是3%。

但是,报告没有说明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自什么学校。

芬兰过去10年一直占据着PISA排行榜的榜首,这次仍然是欧洲国家里表现最好的。

芬兰的综合表现和数学教育都排名第三,科学教育排名第二。

韩国的综合表现排第二,数学排第四,科学排第六。

参加调查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的表现都名列前茅。

比利时、爱沙尼亚、冰岛、荷兰、挪威、波兰和瑞士这七个欧洲国家的成绩高于OECD平均水平。

OECD指出,调查结果证明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跟它的国民收入水平仍有关系,但两个经济发达程度相似的国家教育成绩不一定相似。

根据这次的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成绩好的学校更愿意给教师付高工资,而不是减少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
作者: 阳芸妈    时间: 2010-12-9 09:46     标题: 说说我了解的闸北的初中

家有小升初儿女,因此早就留意各初中的情况,YB原来无疑是闸北最好的民办初中,但自与DD合并后老师调换的很多,现在和DD是一块牌子两套班子,对外一个排名,对内还是各归各排名,SB理科班不是我等孩子能进的,全市的牛孩都来的,中考80%四大名校,而且公办补课不收费,奥英班也不错,两个同事的女儿都是这个班今年中考都进SB高中不过是择校生(差半分出点钱的那种),但要进奥英班也不是很容易的,要关系,还要孩子学习好,没有过硬的证书至少在小学班级里是前几名,成长手册全优的,FH理科班也一样,很多不是实小的孩子也进的,闸北孩子多好学校少,本人就打算去外区读民办的初中,就算进SB高中,也是市重点中三流的,同事的儿子读该校,平时学习挺好(中考全校第一进的SB高)今年高考只进二本,同班一半以上都进的二本,学风近年不是很好(二个理科班例外)。对于我门这种没有门路,孩子学习感觉还有些潜能的闸北的选择余地很小,因此只能出走闯闯。.
作者: Angela囧    时间: 2010-12-9 12:08     标题: 回复 76#阳芸妈 的帖子

今年闸北高考不灵,好象是全市倒数的。.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9 15:48

有谁知道市北高中普通班与风华高中哪个好?.
作者: 小米奇china    时间: 2010-12-9 19:27

今年闸北高考考的一塌糊涂,问搞教育的朋友怎么办?他们说一届不好,不能说明什么。是啊,对他们来说一届不好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但对孩子来说就是一辈子。回想十多年前闸北好的老师留不住,好的学生也留不住。是一个专抓教育的升为区长,然后狠抓教育,出了市北理科班,出了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让闸北的教育整体有了大幅提高。。。。。。唉!真怕又回到“解放前”。.
作者: 阳芸妈    时间: 2010-12-10 08:21     标题: 回复79#

是的,我也是这样听说的,这个区长现在好象调走了,因此闸北的教育质量下来了,好老师出走的很多,但也有留下的,SB理科班在全市还是响当当的,不过要进对于我们太难了。.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10 09:00

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闸北奋斗下去了!如果在此干下去,各位有什么好建议吗?.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13 11:04

现行的教育体制摧残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现行的教育体制摧残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小孩今年上高一了,每天晚上做作业一般都要做到深夜十一点,作业不仅题量多,难度也大,我这个当过老师的人也无法解答。看着台灯下小孩清瘦的背影,心中真不是滋味。现在的小孩子真不容易啊!!!离开幼儿园就意味着告别了开心快乐的日子,走进小学就宣告小孩进了“大炼钢铁的窑炉”。家庭作业、补课、书法、乐器、舞蹈等,占据了孩子们全部的课余时间。当兴趣转变成为定时定量的任务时,乐趣已在填压式的教育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现在中国的中小学生给人普遍的印象是手脚越来越瘦了,背越来越驼了,眼睛越来越近了,大脑越来越累了,风吹就要倒了。根源在哪?-------在那决定命运筱关的高考,这一本来解放了几代人命运到如今却变得越来越死板的制度。正是这一命运的指挥棒,因为它指向的考题越来越深,越来越多,教材不得不越深、越多,孩子们的辅导资料不得不越多,占居孩子们业余时间的作业就越多,正常的体育课也常常被主课挤占。孩子们对体育的兴趣变得索然,有兴趣的也没时间兴趣了。孩子们从小学开始,背上的书包越来越沉,越来越大。家长的期望、未来的命运和书籍一起超负荷地把稚嫩的脊梁压弯。郑州市对在校的2000名青少年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反映自己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厌倦学习。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学习,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的学生占30%;40%的学生希望自己成为别人交往的对象,却又不能或不愿主动与人交往;15%的学生在人格上以自我为中心;28%的学生适应环境能力不强,害怕走出校门,不能适应社会。心理承载脆弱,敏感多虑,偏执敌对,强烈的逆反心理,情感自闭,情绪容易趋于极端。身体上体质单薄,四肢乏力。这就是被当代教育体制管制下造成的新世纪中国青少年形象的写照。

    我常扪心自问:我们的中小学有没有必要这么早学习这么深奥的知识?微积分!?左旋定律!?三氧化二铁!?我参加“革命”几十年了,数理化真的用到了多少???!!!数学,购物算钱用得最多,其中还有大部分时间是计算器帮忙。物理,偶尔检修家用电器,明白其中的道理。化学,知道为什么铁会生锈了。等等,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识。我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如何用最佳的语言、最好的状态去与人沟通,用互联网与工作和生活中的朋友去交流信息,用坚定的信念和承担责任的勇气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历史知识的积淀还能让我在与朋友闲暇时谈今论古,增添几分文化人的厚重。既然日常工作和生活不需要这么多深奥的知识,为什么要让人白白辛苦“寒窗十年”学那么多无用的东西呢?我认为那些深奥的理论知识应该是让社会上那些搞专业研究的人在大学里学习研究才对啊,为什么要让我们这些充满活力、正在发育成长的中小学生承受这么重的学习任务,以致于耽误身心发育所需要的知识、时间和活动,让年幼的孩子们从小就感到生活是如此充满压力和乏味呢?

    我强烈呼吁改革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改革高考制度。不能以一次考试定终身,可以采取国家统一大学资格证制,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完成规定学课的积分就可以取得升入大学学习的资格,在学课分数上,尤其要加重体育的得分比例,其他科目考试内容注重一般性基础知识。其次,要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要让各高校在全国常规性学课考试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特点,自主出题考试,择优选择录取适合本校专业特点的学生,同时,同类高校考试的时间错开,让考生有更多选择学校的机会,也让学校有更多选择学生的机会。废除学生录取区域比例制,打破“北大”“清华”成为北京人的“北大”“清华”这种格局。第三,改期现在中小学教学内容,把体育中的体能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促进孩子们加强身体锻炼,同时,让孩子们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

   我们强烈呼吁:救救我们的孩子吧!!!.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30 13:52

做男孩的父母的路很长(转)
近段时间,无论是在QQ群里与家长交流中,还是在与家长面对面的互动中,我发现一个问题:男孩的家长咨询的问题比较多,比如:上课做小动作、说话、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字写的差、背课文难,喜欢看漫画书,爱看电视,爱上网玩游戏等等。老师和家长都采取了各种严厉的措施,但都是收效甚微。有的家长说孩子的这些行为怎么就在我们的严格教育下反而更严重了呢?有一个家长给对我讲:她的儿子上课违反纪律,老师就叫家长,回到家爸爸就骂他或者打他。这个孩子不但没有改正错误的行为,在课堂上更是大声说话,戳戳这个同学,动动那个同学,搞的他周边的同学都受影响。老师就再叫家长,儿子就再次挨打。有一次,爸爸又要打他的时候,儿子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要砍他爸爸。这个孩子只有8岁。

我看到一篇帖子,是这样说的“第一名是女孩子,班长是女孩子,团支书是女孩子,学委是女孩子,语文与英语科代表是女孩子,乖巧听话的是女孩子,懂事体贴的是女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是女孩子,课后认真作业的是女孩子,试卷干净整洁的是女孩子,计算准确无误的是女孩子,单词默写全对的是女孩子,英语发音清晰的是女孩子,作文被老师拿出来诵读的是女孩子,阅读理解透彻的是女孩子,暗暗较劲互拼成绩的是女孩子。
  
  成绩倒数的是男孩子,不屑做班干部的是男子,上课趴着睡觉东倒西歪的是男孩子,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却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是男孩子,老师出错大声质疑不给老师一点面子的是男孩子,单词默写全错的是男孩子,口语训练沉默是金的是男孩子,作文分低的是男孩子,做阅读不看文章提笔就做的是男孩子,计算频频出错的是男孩子,拿着相互喜欢的游戏与球队较劲的是男孩子。” 充分表现了目前学校“阴盛阳衰”的现象。(梁启超:“少年强则中国强”中的少年仔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当是以男孩为主的,男孩是否强大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我们女孩子的切身利益呀,我们那么多优秀的女孩到了婚嫁的年龄都在感叹“我心目中的男子汉到哪里去了,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剧吗?)

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的男孩究竟怎么了?因为我也是一个男孩的家长,老师也经常反映儿子在上课的时候喜欢做小动作,说他的手,一会摸摸书,一会摸摸笔。屁股上像长了牙齿,坐在凳子上动来动去。我也采取过一些纠正的措施,但没有什么作用。我就想:这是为什么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就学习研究这个问题,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呀!原来这是由于我们不了解我们的男孩,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一,科学研究证明:男孩女孩是不一样的


近30年来,一门全新的科学------性别科学正在崭露头角,对性别如何影响男孩女孩的问题,包括美国、 英国、 加拿大、德国等35个发达国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男孩与女孩的大脑之间差别至少有100多处。我总结了和我们家长经常问的问题有关的以下几项:


(一)、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流经小脑的血量更多,(多巴胺可增加冲动和冒险行为的概率。而小脑是控制行为和身体行动的。流经小脑的血流量多,小脑就比较活跃,所以男孩就爱动。)这些因素是导致男孩在静坐和久坐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总体上不如女孩。男孩更有可能从肢体运动中学习。


(二)、男孩的胼胝(pian zhi)体(连接两个半球的纤(xian)维素束)与女孩的体积不同,女孩的胼胝体能容许两个大脑半球间进行更多的交叉信息处理,可以同时同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而男孩同时只能做一件事。比如:男孩在玩的时候或者做别的事情的时候,老师、家长叫他,他就像没有长耳朵似。很多男孩为此遭到老师和家长的训斥。我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我经常是大吼一声:“你听到没有?你没有长耳朵呀?”心情不好的时候给他一脚或一巴掌。儿子经常被吓的一机灵。现在我已经把儿子训练成:我一叫他,他赶快回答:“妈妈我知道了,”但是一个很惨痛的代价是:我打扰了儿子,破坏了他注意力的形成。


(三)、女孩在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连接,促进了更多复杂的感知记忆的存储,以及更好的听力,所以女孩对声音的语调特别敏感。而男孩则较少听到回响在耳畔的声音,特别是当声音以语言的形式出现时更是如此。所以用听课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时候,男孩就没有女孩的效果好。男孩需要更多的触觉型的体验,以便激发大脑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那种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方式就比较适合男孩。


(四)、男孩与女孩大脑中的海马(大脑中的一个记忆存储区)的工作方式也不同。男孩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记住课堂上讲的内容,特别是写出来的文字内容。这就是背课文对男孩是件困难的事一个原因。(我儿子有背的作业时,要背好长时间,很困难啊。给他想了很多办法,效果也不是太好。后来,我就让他在动中背诵,他走着背,躺倒地上打着滚儿背,反正你愿意怎么动就怎么动,完全不必要老老实实地坐着背,效果就好了许多)。但是,因为男孩的海马更偏爱序列,在记忆大量序列和层次分类(如:要点、子要点、子子要点等)的信息时就非常成功!如,我就发现我儿子写作文,经常是:一什么什么,二是什么什么,三怎么样怎么样。。。。。。跟写总结似的。我想这就是男孩的特点。


(五)、男孩的额叶没有女孩活跃也没有女孩发育的早,所以,男孩容易作出冲动的决定。这种冲动,会使男孩在进行户外独立学习时效果更好。而我们是让很多孩子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固定在座位上学习,男孩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六)、女孩大脑中主要的语言中心,发育得更早更发达。女孩还拥有更多的雌激素和后叶催产素(这些化学物质直接影响语言的使用)。男孩则具有更多的睾丸激素(一种与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的激素)与后叶加压素(与地盘性和等级制度相关)。由于血液中的后叶催产素含量较少,大脑对语言的重视度不高,导致男孩在静坐或谈话时的学习效果不佳,这种学习方式自然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的脑中学习那个键,常常通过行为反应、等级竞争和攻击性培养起来的。)


(七)、在完成任务的休息时间,男孩的大脑会进入一种“睡眠状态”,使自己恢复、补充能量后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做好准备。这种对男性大脑的活动至关重要的睡眠状态很可能在教室里酿成大祸。大部分未完成作业、在课堂上停止做笔记或睡觉,或者以摆弄铅笔(做小动作)或坐立不安等方式进行自我刺激的学生都是男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清醒以便继续学习。看来我们都错怪了我们的男孩,总以为他们是故意违纪的。


(八)、男孩的大脑处理血流的总量较女孩少15%,这种结构不利于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学习。因此男孩在长时间专注于单一任务时成绩很好,此时深度学习在发挥作用。如果非常频繁地变换任务,他们的表现就不佳。大脑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过度刺激的主要反应是挫折感,因此,男孩在课堂上容易发生更多的违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学校的教育有深度学习的时间吗?有深度学习的方法吗?


(九)、男孩主要的荷尔蒙是睾(-)丸激素,它在中学和高中期间达到很高的水平。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每天通过大脑接受5—7次该种激素的刺激。睾丸激素可以提高男孩空间—运动知觉的发育和右侧大脑中心的应用。男孩拥有的睾丸激素比女孩高20倍。所以毫无疑问,处于青春期的男孩的大脑和女孩是不同的。此时女孩的荷尔蒙雌性激素和后叶催产素正不断提高左额叶的语言发展,而男孩荷尔蒙正推动男性大脑的攻击性行为、空间—机械和肌肉运动知觉的身体体验。(我的邻居家的儿子,到上高中的时候,突然特别喜欢打篮球。家长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上高中了,要考大学,每一分钟都要用在学习上。结果和儿子爆发了激烈的****。有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听到家长和儿子吵架的声音。)家长不了解,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多进行体育锻炼,让男孩有机会发泄掉由于荷尔蒙激素给他带来的烦躁。哈佛医学院教授约翰.J.莱特伊说:“体育锻炼本身不能使你更聪明,但它能是使你的大脑处于最有利于学习的状态。”


(十)、女孩在阅读和写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1.5年,而这一距离从童年早期开始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很多男孩的大脑天生不能很好地适应那些强调阅读、写作、复杂的组词造句的教学方式,尽管这些技能是所有文化不可缺的。与男孩相比,女孩大脑中有更多范围的区域专门负责语言功能、感知记忆、静坐、倾听、语调和神经交叉串话,因而复杂的阅读和写作对她们而言显得比较容易。但对男孩而言就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情。


(十一)、从人类历史的遗传来看,由于男性主要从事狩猎活动,因而他们需要培养出一种更具空间—运动知觉能力的大脑,他们需要良好的视觉,但又不需要像负责生儿育女的女性那样具有特别精细敏感的感知能力。男孩的大脑是及其兴奋的。与女孩大脑相比,血液更多地流过脑干。因此更适合身体运动,但不适合语言的导入与输出。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男性通过狩猎等空间---机械运动原理、经济和贸易上的数字往来、发明与创造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进行有机的自我发展。男孩的大脑是一个美丽的连接迷宫,正等待着连接数字、距离、大小、方位和方向。男孩的思维充满好奇,富于创造力。(想一想,这么好的大脑,教育来教育去,我们中国的男孩怎么就落个没有创造力的名声呢?)


也正是由于男孩的大脑趋向于空间---机械游戏和学习,和女孩的大脑相比,它总是要“占有更多的空间”。当男孩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时,男孩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般坐立不安,感到困惑和焦虑,随之便会出现许多违纪问题。(包括男孩需要的桌子都要比女孩更大的桌子空间。男孩的大脑时常喜欢把东西铺开,这是男孩大脑常见的学习方法之一。这就是为什么男孩为什么学习的时候把书啊本子啊搞一桌子的原因)。男孩喜欢把东西展开或拆开,然后再重新组合或重建。这也是男孩为什么喜欢搞破坏的原因。


有的家长问“为什么我家儿子不喜欢老师或家长给他推荐的书,喜欢看那些漫画,科学呀有关的书呢?”这是男孩的荷尔蒙、神经性、心理特点和他们空间----机械的大脑所决定的,他们只喜欢他们感兴趣的书,大多数男孩喜欢读:
1充满空间----运动知觉活动的书:如:恐怖电影、科幻小说、体育传记,还有那种令人兴奋、神秘、充满阴谋和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最终决一死战的内容的书。
2技术或机械类的书,如科技类的书。
3图解或视觉类的书,如漫画书。
只有当男孩进入大学时,他们的大脑发育趋于完成,这种现象才会消失。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儿子喜欢读书,就不要把你开的书单强加给你的儿子。
总之,男孩们在一时冲动惹出麻烦或做错事的过程中学习,成长为男子汉,成为律师、医生、运动员、飞行员、公司经理人等等,推动人类社会的改革与创新。


研究得出结论:不是男孩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男孩天性中许多关键要素不适合目前的传统教育。研究人员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继续努力改变我们的男孩,还是应当改变现行的教育体系?”他们可以这样问,我们这样问似乎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这样说:“是继续改变我们的男孩,还是改变我们的家庭教育?”


二,目前男孩在学校的现状


我们通常说的性别歧视是指女性在职场和社会所受到的歧视。但在进入大学前,是男孩在受到性别歧视。虽然现在进行了新课改,一再强调要进行素质教育,但学校仍然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继续着应试教育之实,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有利于女孩优势的发挥,而男孩的优势相对容易被压抑。学校的教育重记忆,轻分析,重灌输,轻方法,纸上谈兵多,动手操作少。所以尽管男孩到初中阶段,逻辑思维、空间想像、动手动脑能力都明显优于女孩,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男孩不仅“缺少用武之地”,还被认为“问题多的学生”,受到的批评多,打击多。(有的老师还打学生,挨打的大部分是男孩)。男孩的特性在学校得不到发展,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困惑。爱因斯坦说:“对我而言,最糟糕的事是学校主要通过恐吓、强制和虚假的权威来维持运作。这些做法损害了学生的健康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及他们的自信。”“来自无知和自私老师的羞辱和思想压力对年轻的心灵造成极大伤害。这些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其恶劣影响甚至将伴随受害者终身”。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我们的教育,就是给所有的学生穿上一样的鞋,然后让他们走不同的路。”他的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我们教育的特点,就是试图将孩子统一培养成“听话”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可能对女孩不会带来困惑,但对男孩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上海科学育儿基地曾对前来咨询的4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统计,其中男孩有问题的竟然占到70%以上。(我儿子的班级,有二十八、九个男孩,平时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学习好的男孩就2、3个,其他的男孩是很少得到表扬的。)然而,这些“问题”真的是问题吗?他们真的应该当做问题来处理吗?对此,孙云晓说:“当一个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8个小时的课。”从生物学角度看,男孩每天大约需要4次课外活动,而在我们的教育中,男孩能一天有一次就算不错了。前几天,有一个家长给我说,她儿子下课10分钟,都舍不得上厕所,儿子说上厕所回来就不能玩了。


在学校里,男孩的天性没有得到承认,他们被迫放弃自己的视觉和空间技能、运动技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男孩们变的“安分守纪”了,但他们的特殊天赋也终于被钝化或扼杀了。很多男孩由于淘气、违纪和学习原因被勒令“请家长”,而家长呢,回家后就气急败坏地把儿子“修理”一顿,谁都没有意识到男孩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原因,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正在伤害着我们的男孩。我想问大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


三、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


(一)给男孩成长的空间


男孩需要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学习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我们家长要给儿子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给男孩“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如果能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


长沙有个叫张微伟的男孩,他的成长经历就很能说明这些。
张微伟刚上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看漫画书,爸爸就鼓励他给小朋友讲漫画故事,讲着讲着,张微伟就搞出了一部《校园水浒传》的漫画书。有段时间,微伟喜欢看卡通片,妈妈不愿意,说这太影响学习,要对他采取强制措施。爸爸就陪着儿子看了一集卡通片,对妈妈说:“这些卡通片都是益智的,是儿子自己买的,我们不能制止他,因为他学会了自己选择,而且选择的还很对,这一点难能可贵。”上二年级的时候,张微伟特别想要一台电脑,妈妈担心儿子玩游戏影响学习,坚决不答应。爸爸说:“儿子虽小,但电脑知识是要掌握的,再说他想用就有他的道理,我们不要阻止他。”执意给儿子买了电脑。为此妈妈和爸爸大吵一架。用上电脑后,张微伟居然发明了7款风靡校园的纸上游戏,成为学校知名的“儿童游戏专家。”看到这些,爸爸对妈妈说:“知道我为什么要给儿子充分的自由吗?因为在自由的天地里,更有利用培养儿子的自主意识。有了自主意识,他才有创造力。”
高中一年级时,张微伟发疯似的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如:主持人培训,戏剧社的排练,做学校广播站的主持人,做校刊的美术编辑等等。结果期末考试倒数第三。张微伟哭了,他对爸爸说:“爸爸,你骂我吧,我没有好好学习,把学习搞的一塌糊涂,得不偿失”。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说:“傻孩子,这不叫得不偿失,这叫顾此失彼。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学习虽然没有搞上去,但你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既然你现在应该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就在这方面努力吧,反正时间来得及,老爸相信你。”张微伟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把重心放在学习上,每天玩命地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张微伟对爸爸说:“原来我考试一塌糊涂时,我还担心你会狠狠地骂我一顿呢,没有想到你对我这么宽容,你的宽容让我重建了自信,我需要你的宽容!”
后来,张微伟给自己定下目标:向清华、北大冲刺。爸爸不但不给他压力,还再三宽慰他:“考什么大学都无所谓,你不要太计较。即使考不上,在我眼里你也是最优秀的。今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我会给你极端的自由。”张微伟暗暗下定决心:“冲着爸爸的良苦用心,我一定要考上好大学。”
2006年9月的一天,张微伟在校长的办公桌上看到美国哈佛大学的介绍,深深地被吸引了。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我要上美国的大学,美国的大学太诱人了,您支持我的决定吗?”爸爸吓了一跳,这孩子的标准怎么又提高了?这个爸爸可不是个有钱的爸爸,他也是个普通人,但他没有多想,就对儿子说:“儿子,爸爸早就说过,你的决定只要是对的,爸爸就永远支持你,你就放心地去考吧,爸爸是你的坚强后盾。”
2007年4月,张微伟考过了托福,考过了美国的高考,而且成绩都远远超过录取分数线。美国的大学不是高分就能录取你的,别忘了,张微伟曾经有过的那些小作品,小发明,还有高中时的那些社会活动,特别是2007年,他先后参加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和“2007年全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活动,主办方给他高度的评价:“你具备的外交家素质,远远超出了主席团的想象,我们希望将来在真正的联合国会议上能看到你的名字。”这些都给他加了分。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他选择了奖学金最高的耶鲁大学。
2007年11月,张微伟到北京面试,又以出色的表现,给主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2008年2月,他收到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时给他提供了20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从这个案例中您有什么启示呢?如果你想把你的儿子培养成参天大树,你就要给他成长的空间,否则,你只能制作出一棵扭曲的小“盆景”。


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在《怎样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中说:“什么样的家庭更适合孩子的发展呢?最理想状态就是家长本身不墨守成规,家庭内部就有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如果家长本身没有创新精神,也应该凡事想的开,心胸宽广,不过分管束孩子。如果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束孩子,那就从客观上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未来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很可能就出自这样的家庭。”


(二)成就欲是促进男孩的充分发展潜能的主要动力。


消极的评价对男孩的伤害很大,它可以毁掉男孩的自信、乐观,会变的懦弱和自卑。一个对自己丧失自信的孩子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所以对男孩进行适时的肯定是很重要的。大多数情况下,男孩受到的表扬越多,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越努力,这种表扬和肯定会使男孩确认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惊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会更有信心,当成就欲一步一步地得到提升,男孩的潜力就逐步地被挖掘出来。所以说,表扬和肯定对于男孩就是给他提供了最大的机会。男孩通过父母的眼光看待自己,父母的爱、理解、鼓励是男孩的强心针,特别在男孩遇到挫折的时候更是如此。当男孩受到挫折时,家长应该给他们正向的回馈,帮助他们总结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加以鼓励。这需要我们家长处理好两个问题:


1、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怎么办?
这里讲两个案例,看看智慧的家长怎么做的。
有个男孩因为考试不好挨老师罚了,一直站到中午近1点才让回家。一进门,妈妈特别着急地问:“怎么这么晚才回家?”他如实向妈妈说明原因。心里想:“大人都是和老师一条心的,今天,妈妈肯定要对我发火了。”但他听到的是:“你们老师也不能不让孩子吃饭呀!儿子快吃饭吧,要不耽误下午上课了。”吃着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儿子忍不住地流泪了,妈妈拿出纸巾给儿子擦着眼泪说:“没有什么大事,别哭了,吃饭吧。”后来,儿子在作文里写道:“我哭是因为我看到妈妈心疼我的样子,我不愿意让妈妈为我伤心和担心,我应当让妈妈高兴。”家庭对孩子来说应该是最温暖的地方。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最好的做法是体贴和安慰,很多时候不一定非要分出个是非对错来。
有一个高考状元的男孩讲述了他爸爸的做法:刚上小学时,我一直是老师眼中的“问题男孩”,妈妈和外婆都被老师叫去训怕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去学校了,于是就改成爸爸频繁地被老师“请”了。有一次,班主任老师打电话叫爸爸去,把一堆字条摊在桌子上说:“看看你儿子写的,都是骂同学的。”老爸拿起字条一看,上面是些“某某是小乌龟”、“我是某某某的爸爸”。等幼稚可笑的话。爸爸禁不住笑了:“骂人也没有水平,满纸的错别字。”老师满脸惊愕,生气地说:“我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家长,这么放纵孩子,会毁掉孩子的。”爸爸连忙说:“老师说的对,回家后我一定好好批评教育他。”
回家后,我提心吊胆地等着狂风暴雨的来临。没有想到爸爸根本没有提这件事。我有点沉不住气了:“爸,老师是不是找过你了?”爸爸正在看电视,只是“啊”了一声。“我还以为你会骂我打我呢。”爸爸问:“你是不是觉得好玩才这么做?”我赶紧点头。老爸接下来说的话让我吃惊的一辈子难忘。他说:“你这纸条上的错别字太多了,这很丢人,你这些骂人的话也太没有水平了”他从兜里掏出纸条,逐字逐句地纠正我的错别字,哪些句子不通顺,哪些用词不当。爸爸说:“其实骂人不一定用脏话,可以写的艺术些,如你懒得像只兔子,你胖的像只企鹅。”
那两年,爸爸每次从学校挨训回来,都没有再接再厉地批评和训斥我。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样做是为了不想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避免孩子产生自卑感和逆反心理而破罐破摔。老爸这种教育方式还是比较成功的,后来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爸爸,在孩子没有对自己形成特别的客观认识之前,他避免了过多的负面评价对孩子的不利影响,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可是,我们的大多数父母是怎么做的呢?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到家后,说的话大部分都是“你怎么这么笨?”;“这都是你不听话的后果,活该!”;“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真给我丢脸”;“我怎么有你这么个儿子”;“我再也不想见你到了”;“要你这个笨蛋有什么用”;“再考这么点分,你就别回家了!”……。等等恶毒的语言,像剑一样刺伤儿子心。有的家长对孩子甚至拳打脚踢。这样的做法大大地加剧了男孩失败的情感体验,沉重地打击了男孩的成就欲。慢慢地,一个问题男孩就诞生了。当你想挽救一个意志濒临崩溃的男人的时候要比你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男孩困难的多的多。(跟踪案例)


2、要正确对待儿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本身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在许多家长的眼里,学习成绩被当做追求的第一目标,张口闭口都是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考试好---奖励,考试不好---惩罚,甚至打骂。很多孩子一听到学习就紧张,甚至产生了厌烦、恐惧、逆反心理反应。孩子们没有快乐的童年,不能看动画片,不能上网,不能玩耍,不能游戏。(我家儿子班里有几个同学,最喜欢到我家来玩,因为我家里能看电视,能上网,回家给家长说:我到何佰潼家看书了或做手工了。有时我想:我们的孩子真是过着苦行僧(seng)的生活,还比不上人家和尚呢,少林寺的和尚都能看电视,上网)。过去出现厌学情况一般到青春期,在小学高年级或升入中学后,而现在有些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就开始厌学了。这些情况,男孩发生的比例要比女孩多。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的儿子很多次地给她说:“妈妈,我最多活到20岁,说不定活不到20岁,就被学习累死了。”我的儿子也多次给我说他好想快点长大,长大就不用上学了。我问过儿子的几个同学“喜欢上学吗?”没有一个说喜欢的。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啊!


是的,现在应试教育在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要孩子们从分数和名次的压力中摆脱出来还是有难度的。但是,我们家长要端正观念,采取正确的方法来面对这个问题,孩子的压力就小一点,孩子的成长空间就大一点。
美国著名的学能专家梅尔.列文教授在《破茧而出,发现孩子的先天优势》中说:“一个孩子在小学赢得众多的表彰,绝不能保证他在23岁时事业顺畅。而有时某些让你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备受困惑的特征,到他成年后却可能转化成他的骄傲。语文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爱做白日梦,是注意力不足的缺陷,但也许是创造性思维的早期表现,令他将来有望成为作家或音乐制作人。某个孩子理解语言有困难,这迫使他很少用话语思考,而促成他的视觉思维和空间思维,注定他20年后成为设计核工厂的工程师。所以尽管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兴许预示着他未来的事业与众不同。因为成人生活为不同思维提供机会比孩童生活多。”


近年来,有国内以“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有关研究进展说明:90%左右的家长培养孩子是失败的。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弄清孩子的遗传天赋,我们基本上是按照大人的心愿去培养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的。最后花了很多钱,收效却甚微,甚至培养失败。最可怕的是浪费了孩子的本应有的天赋,这不只是学校教育的损失,也更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家长首先要坦然地接受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都是爱孩子的,那我们就要无条件的爱他,不管考的成绩好还是不好,我们首先要以坦然平和的心态接受他,这样我们就会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孩子,会理解孩子考试不好的心情,会实事求是地善待孩子,就会自觉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然后,我们要独具慧眼发现和发展儿子的特长。梅尔.列文告诉我们说:“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宝藏,来引发他隐藏的才能。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成功是能够实践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被强迫去做适合别人的事。”人的能力存在类型差异,有的孩子学习不好,但却有某种特殊的能力,人总是有强项和弱项的,于其担心孩子的缺点不如发挥孩子特长,在孩子的特长上下功夫培养,使孩子的强项得到长足的发展,孩子就有望成才!


大画家毕加索在学校里数学常常不及格,成为老师批评、同学嘲笑的对象,同学们常跑到他面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呀?”然而他的父亲没有责备他,而是耐心地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爸爸发现孩子喜欢随手画东西,于是他开始教毕加索剪纸、绘画,并鼓励孩子:“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毫无能力,你是个绘画天才,你可以去绘画。”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毫不费力就能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最终成为画坛巨匠。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语言迟钝,三岁才开口,呐呐不成句,九岁还说不流畅,还有诵读困难。小学经常考试不及格,被老师直接视为低能,校长曾劝家人放弃希望:“不必操心,反正他甚么也做不成!”但是,父亲发现他很喜欢数学和物理,就让他身为工程师的雅各布叔叔和犹太大学生泰米尔对他进行教育引导,最终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死后科学家对爱公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他的左脑部主导数学──空间推理功能的部位面积大,挤压了毗邻的语言区,造成语言能力迟钝,但这却造成了超常思维功能。
菲尔普斯小时被诊断为“多动症”,老师说他“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在学校别人的嘲笑成了他的噩梦,但他酷爱游泳,因此,他忍受“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游泳运动员所经受的都要更‘魔鬼’的训练”,在7年的训练中,他只有5天没有下水,他说:“我还在呆在水里比较舒服,那里才是我的家。”在2008年奥运会上,一人囊括8枚金牌,成为“奥运王子”。
前段时间,我在中央电视台十套“人物”节目中,看到一个叫梁子庚的人,他是个退伍军人,没有上个过大学,但他精通厨艺,并且善于创新,对传统菜系进行创新、改造、包装,使多家频临倒闭的饭店起死回生、生意兴隆。成为上海滩年薪最高的厨师长,他的年薪是百万元以上。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尊重男孩的大脑,尊重男孩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的意愿,我们的男孩就一定能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0-12-30 16:17

南京学生谈美国消费:学费很贵,而且年年在涨
南京学生谈美国消费:学费很贵,而且年年在涨
扬子晚报报道


    “在美国,最大的感觉是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比很合理,钱很‘耐’花。 ”小强(化名)是去年考入位于美国芝加哥的刘易斯大学的南京学生,谈起在美国的消费水平,小强很有感触。

    “举个例子来说,在美国买一个肯德基汉堡需要2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元不到15块钱。美国学校一位清洁工每周的薪水大约是400美元,那么她一个月的收入就有1600美元,买一个汉堡对她来说大约是一个月收入的千分之一。而在国内,即使清洁员月薪能拿到1600元人民币,但一个汉堡要12块钱,大概相当于她月薪的千分之七。 ”

    小强告诉记者,在美国确实有的东西比国内便宜很多,但有的东西也比国内贵。“便宜的,就拿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苹果ipad来说,一般在500美元左右,赶上疯狂打折时甚至250美元就能买到。还有耐克一款夏天穿很透气的运动服,在国内要600多块,在美国折合成人民币只要300多。但说到出行,美国人很少坐公交,都开私家车。但美国的汽油很贵,烧得会很心疼。 ”

    小强留学每年有2.3万美元的奖学金,包括学费和在校的吃住费用。但即使这样,也需要家里每年贴补几千美元。 “美国大学的学费很贵,而且还在涨。如果没有一点奖学金,对中国的父母来说,供孩子到美国读一年大学要花30万人民币,这对拿‘中国工资’到美国花的家长来说压力是很大的。”

    小强也有很开心的事:“在美国,很多家庭都要求大一些的孩子打工挣零花钱,一方面锻炼独立性,另一方面也减轻家庭负担。而在美国打工工资还蛮高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7.25美元,相当于中国一个白领的‘价格’了。 ”.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12 09:14

中国学生家长的“痛”ZT
——熊飞骏

特色中国是一个没有思想和逻辑的国家。

思想的贫乏和逻辑的混乱是标准答案应试教育结出的恶之花。

一个奉行标准答案应试教育的国家,那些率先清醒过来的学生家长心灵好痛好痛。

一、 如果培养孩子做一个“好学生”顺利考上重点大学,孩子的脑袋就会被“成功格式化”,完全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难造就成真正的“人才”,更不可能“成龙”;成为“奴才”或“偏执狂”的概率到是特别高。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可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在全世界倒数第一,标准答案应试教育的对孩子的毒害非语言所能形容,并且这种毒害多数是不可逆的。

二、 如果你想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得拒绝让孩子接受标准答案应试教育,选择让孩子远离学堂。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孩子被排斥在中国主流社会之外,所有的“机会”都会远离他,长大后连就业都困难,更不用说找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面职业了。中国“成才”的标准是“被奴化”程度的高低,绝大多数机会和体面职业都是为“奴才”准备的,就象皇宫里的职位只向“太监”开放一样。

也许有人会拿韩寒说事,拒绝读完中学的韩寒不就找到体面职业出人头地了吗?怎么你的孩子就不能呢?

韩寒是一个百万里挑一的特例,他的“幸运道路”不可复制。80后中学没念完的学生少说也有上百万,有几人成为韩寒?

三、 如果想让孩子接受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现代教育,你就只有从小就把孩子送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去。英、美、法、德等国虽然被我们的主流媒体唱衰成“寄生、腐朽、没落”,但教育质量却是无法否认的,否则何以赢得人类世界的绝大多数科学发明和诺贝尔奖?“无比优越”的中国今天使用的电灯、电脑、电视等现代科技成果哪一样不是他们发明的?我国的高官显贵何以争先恐后把孩子送往这些国家受教育?

遗憾的是,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根本没有条件从小就把孩子送往西方接受现代教育,只有不到万分之一的家庭能做到这一点。这个万分之一的极少数基本上都是达官显贵。

四、 如此反人性反文明的教育体制确然有紧急“彻底变革”的必要;可掌握变革权力的特权阶层却认为现行教育体制有维持并发扬光大的必要?居然高呼“绝不”和“坚决抵御”?他们的子孙多送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培养成“人才”去了;平民百姓的子孙只有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被“格式化”成“奴才”和“偏执狂”,才能确保他们家族的智能优势,千世万世当大官和统治者。那位在祖国西南大搞“唱红”的大官就把儿子从小送到英国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去了;反过来强迫教导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声嘶力竭地高唱“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像雷锋那样》

…………

我国很多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父母,为了把子女造就成“人才”,多采用“中西嫁接方式”,选择让孩子在国内念完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然后让子女报考西方的研究生,去万恶资本主义国家留学深造。

这种“中西嫁接方式”就算成功,也只能挽救孩子很小的一部分想象力创造力;大部分想象力创造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被扼杀了。

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主要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错过了这个阶段就很难补救。今天的多数中国留学生在西方的拙劣表现,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他们当初所受的伤害有多么深重。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计划的,他那位“神童”儿子今年顺利念完了国内重点大学。当他劝说儿子继续努力报考美国研究生时,儿子的回答居然是破口大骂美国的霸权主义和企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说什么伟大领袖金正日应该“硬起腰杆”对南朝鲜同胞施放原子弹?还发誓要当“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朝鲜的金家王朝?就象一位大家闺秀发誓要用“身体”保卫在大街上追逐良家妇女的流氓恶少一样?

听完儿子的豪言壮语,我朋友的反应是长久呆座在椅子上,连生气的力量都没有。看到曾经智商一流的儿子被折腾成那幅熊样,他的心像刀割一样疼痛。

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健康人格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准确背诵马列理论和万有引力定律?

台湾教育法是这样定义“教育”的:

“教育之目的以培养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之尊重、生态环境之保护及对不同国家、族群、性别、宗教、文化之了解与关怀,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

所以任何妨碍孩子想象力的教案都违反了“教育”的初衷,都应该受到谴责和制止。

美国最高法院保存着一份“幼儿家长诉幼师案”的卷宗。主要内容是某母亲发现上幼儿园的孩子看到“OPEN”后,居然念出了字母“O”的发音,一问才得知幼师在教孩子拼音和识字。该母亲马上向法院起诉,说幼师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理由是此前孩子看到字母“O”时首先想到的是“苹果”、“鸡蛋”和其它近似圆形的东西,不会首先想到字母“O”……幼师都认为这个家长神经出了毛病,当然拒不认错,更不想因此改变幼教方式。官司最后打到最高法院,最终判决结果居然是幼儿母亲胜诉。最高法院还因此下达了一条法案:任何幼教机构都不能剥夺幼儿“玩”的权利……

当今中国的独立思想者多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三十年来最优秀的一代大学生则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不愿被正视的原因就是这批人的基础教育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所有的学堂都停课或半停课,没机会在课堂系统接受正规的中小学教育,大脑没有被成功格式化。我们的小学和初中连教科书都没有,全靠抄报纸完成“识字课程”,数学则是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算简单的四则运算题。初中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代数”什么是“几何”,初中毕业时我连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都解不了,aX=b,X=?我不知道。那时在学校主要是“玩”和“体力劳动”,根本不用担心考试会不及格。这样的“学校”虽然不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但起码不会“完全格式化”学生的大脑,不会彻底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就好比一块荒原,虽然没能改造成良田花园;但也没有折腾成无法清理的垃圾场。在荒原上建童话屋比在垃圾场容易百倍。等到进入高中大学教育“正规”化,学生的大脑就不那么容易被成功格式化了。

西方的中小学教育主要也是启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绝不会迫使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教条。如果讲授到“万有引力定律”,教师会重点讲授当初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然后会讲到这个定律的局限性,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质疑权威的能力。至于学生能否准确背诵“万有引力定律”,能否熟练运用此定律计算物理试题则无关紧要。

我国学生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只会死记硬背公式,同时用题海战术训练运用此公式解析物理试题的能力。

所以当碰到苹果自动从树上落到地下时,中国人只会想到那是一只熟透的“苹果”,绝不会因此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我国现行奴化应试教育体制主要体现在“标准答案”、“谎言教材”和“官僚主义”三个层面。

“标准答案”格式化学生的大脑;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谎言教材”灌输毒化学生品格价值观的有害原材料。

“官僚主义”则把学生引入“官本位”歧途。学生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智慧、真理;而是升官发财黄金屋颜如玉。

我国中小学的文史哲教科书多数都是谎言,对学生的人生起不到任何正面引导作用。数理化教科书虽然不是谎言,但机械刻板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印刻在学生大脑里的数理化知识不过是一大堆远离生活远离科学的抽象符号,根本不可能利用学到的这类知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发明都与中国无缘。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数理化知识就算学得再好,在生活中的应用往往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文史哲知识才是与多数学生的人生密切相关的,可教科书上的这类知识多是谎言和毒品?

…………

我们成年人经常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能力太差,这难道是大学生的过错吗?所有的过错难道不是我们这代父母造成的吗?各位冷静观察一下,我们的应试教育把下一代折腾成什么样子?做父母的心中能不“痛”吗?

中国的学生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救救孩子…….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12 09:17

优秀学生的得失心
优秀学生的得失心


(发表时间:2010-12-23 20:55:29)

彭薇

    近来采访时,听到一个故事:某名牌高中一位班主任将班级第三、四名学生的成绩算错,前三名直升某高校,名单全校公示。名单公 布后,很快发现错误,原本保送高校的第三名学生被取消资格。学校为了补偿这个孩子,承诺给她另一所名校的直升名额,哪知懂事的孩子反过来安慰老师和校方: 直升机会原本就不属于我,更不想因为这件事占用别人的指标。孩子这份坦然的得失心,让人佩服。

    在中学采访时,常听老师感叹:优秀 学生之间的竞争太激烈了,很多学生甚至表现得“不依不饶”。有学生成绩排名第一,竞争班长失败,冲到办公室质问老师;还有一些成绩拔尖的学生,没有通过名 牌高校的面试,向老师表示“非进不可”,否则离家出走。一些在竞争中失败的学生,还会对获胜方充满敌意,不再和对方交朋友,甚至怂恿别的同学孤立他。这些 优秀孩子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是因为他们的得失心太重,没有正确对待竞争。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作为学生,与同 学之间的竞争,应该抱着积极的态度,重在参与。竞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锻炼,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寻找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成熟。作为家长,更不能 得失心太重,把“第一”当成竞争的唯一目的,以免自己无意的语言和行为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不躲避竞争又能正确对待输赢,培养他们在参与 过程中的坚韧性格,如冷静、宽容、豁达等,这些品质比“第一”重要得多。

    优秀学生不妨向那个拒绝直升机会的同龄人学习,保持一份淡定,学会理性看待得失。有了健康的竞争意识,也就意味着心理素质达到一定水平,更能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对今后的人生路有很大帮助。.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12 09:18

我选择富养孩子
我选择的孩子教育,应该是富养的,不是金钱上的富养,而是精神世界的富养。

富养的孩子应该:
1)认真读书 -- 学会认真和专注的态度;建立基本的知识结构;掌握生存基本技能;
2)开阔视野 -- 不为升学而升学,学习广泛的知识;对世界、人生、未来充满好奇和信心;
3)健全人格 -- 应该善良、正直、负责,也应该自信和坚强。
4)融入社会 -- 善于与人交往;自我保护和保护她人的能力
5)能力提升 -- 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应急事宜的能力;生存的能力
6)享受生活 -- 会享用美食、会旅游、会享受优质产品带来的快乐。

这是我们在培养兔子时,逐步考虑到的,也是在慢慢实习的。
大家拍拍砖吧.
作者: 渺渺眯眯    时间: 2011-1-12 14:31     标题: 回复 87#yl他妈 的帖子

1-5赞同,6持保留意见.
总觉得享受应该是建立在孩子自己能力的基础上..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12 15:41

本人对于现代教育很迷茫,所以发了这许多文,想与各位有见解BBMM交流\探讨..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14 12:33

为什么英语教学专家提倡背诵《新概念英语》?
一.《新概念英语》在读者心目中具有怎样的影响力?

  《新概念英语》是英国著名学者路易·乔治·亚历山大先生专为非本族的中学和成人学习者编写的教材,自1967年由朗文公司出版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学习者的普遍欢迎。这套教材进入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版本之多,影响力之广泛在我国英语教学史上是罕见的。1997年亚历山
大先生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何其辛教授合作对教材做了修订,更换了一部分内容略显陈旧的课文,这个版本成为近年最通行的《新概念英语》版本。

  与现在通行的许多教材不同,《新概念英语》四册书全部出自亚历山大先生一人之手,保证了编写风格的延续性和学术水平的一致性。关于这套教材的诸多优点,比如由浅入深、方便自学;四会并重,注重实际运用能力;语言活泼,内容趣味性强:对这些广大英语学习者的评价可以说是众口一词的。其余如联系适量而实用,插图生动、幽默,朗读标准、流畅,人们也有广泛的共识。

  二.为什么课文是《新概念英语》整套教材的精华?

  亚历山大先生在课文的甄选和编排上表现出了深湛的功力和慧眼卓识。这些课文文思兼优、雅俗共赏,难度由浅入深,篇幅由短到长,层层递进,有条不紊。比如,第二册中重要的语法点在每个单元中都次第出现一轮,而下一轮的用法都是对上一轮用法的巩固和深化。《新概念英语》选文的题材相当广泛,而同一单元的课文长度大体相当,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读者初学《新概念英语》二、三册的时候,常常感觉课文过于简易,但仔细研读、揣摩之后,便会叹服于作者用词的精当和写作技巧的纯熟老到。《新概念英语》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往往永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常用词准确二传神递表达了丰富的意象。用“雅俗共赏”来形容是再适合不过了。

  第二、三两册的课文,一般认为以幽默故事为主,适应了不同专业、爱好的学习者的阅读口味。实际上,这些课文的题材是相当广泛的,还涉及了社会、政治、人物、艺术、考古、科技和自然等方方面面。各篇课文的语言风格大体一致,即便是科技类文章行文也是活泼生动的,没有多少刻板的学究气。这些课文不仅宜于阅读,还可以作为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本。第四册的课文大多选自英文原著,语言难度加深,题材更加多样,其中包括了罗素和邱吉尔等名家的作品。学完了第四册,读者便可以将精读的学习告一段落,直接进入阅读原著、名著的阶段了。

  《新概念英语》中许多篇章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如第三册第29课“Funny or Not”的作者指出幽默感于民族特性存在的关系,而某些滑稽故事对不同国家的人都能产生吸引力。这一点是文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第50课“New Year Resolutions”以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我”早锻炼和读书两项计划中途夭折的经历,揭示了人性中的惰性、缺乏恒心的弱点,读此文时想必多数人都会报之以会心的一笑。第19课“A Very Dear Cat”中的老太太为她被绑架的宠物猫偿付了1000英镑的赎金,故事看似轻松,却凸显出西方国家孤寡老人寂寞无依的社会现实。第四册第20课“Man,the Unknown”和第46课“The Menance of Urban Explosion”评述了现代城市人口爆炸、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的问题。第7课“The Sporting Spirit”的作者认为竞技性的现代体育运动并不利于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有时甚至会激发最野蛮的争强斗胜的天性。

  三.学习《新概念英语》需不需要背诵课文?

  这里引用一个网上广泛流传的故事:

  北京新东方学校曾经有一个参加培训的学员,他现在已经从美国DUKE大学毕业了。他也和许多英语学习者一样背诵《新概念英语》课文。他从高一开始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他高考考进了北京大学。进入北大后,他本来不想再背了。但当他背给同学听的时候,其他同学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于是,为了这种虚荣心,他就坚持背《新概念英语》第四册。他把第三、四册都背得滚瓜烂熟,熟到什么地步呢?如果有人把其中任何一句说出来,他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连接下去,而且语音非常标准,因为他是模仿着磁带来背的。后来他去了美国DUKE大学,他给自己的英文教师写信,老师不敢回,因为老师对他的英文有畏惧感,他的英文学得太好,只能给他回中文信,并告诉他老师不是不会写英文,而是想让他温习温习中文,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

  这位学员到美国的第一个星期按照教授的要求写文章。后来教授把他叫过去说他的文章是剽窃的,因为文章写得太好了。教授说:“你这个论文是剽窃的,因为我从事了20年的教学,从来没有看到中国学生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你有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是你自己写的?”这个学员说,我没有办法证明为什么我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能背108篇文章,而且背得非常熟练,你想不想听。于是他就开始背。结果,他还没有背完两篇,教授就哭了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个教授没想到在遥远的中国的一个角落里居然有人能把那么难、那么优美的文章,背得这么炉火纯青,真让人很感动。而他自己教了20年英语了,居然一篇文章也没有背过,而中国学生却做的如此出色,所以他为自己感到很难过……

  可能很多学习者都会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首先,这个北大学生仅仅第三册就背了三年,可见他在课本上下了相当深的功夫,而且是循序渐进、细水长流的。对课文语言的妙处他肯定是字斟句酌过的。曾经有人花了三个月时间把《新概念英语》三四册108篇课文全背下来了,一天背十二个小时。这位同学的刻苦精神值得钦佩,但做法决不可取。这样的学习方法缺乏乐趣,非常枯燥,而且他肯定没有心境细细品味课文语言的韵味和思想文化的内涵。背下来只是个形式,关键在能不能学深吃透。

  其次,这位北大学生是根据磁带逐字逐句模仿背诵的,发音非常标准,这说明他是按亚历山大先生的建议,把《新概念英语》同时当作听说教材来学的,这样他就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背书肯定是有用的,但背书不止是记住就完了,学课文学到精、熟才是关键。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关键就在于熟。读是要朗声吟诵,诵出韵味来,体会到文章的意境。古人读书要背诵的,一般的读书人四书五经二十多万字都能背诵,背三百首唐诗当然不在话下。熟读唐诗三百首,肯定都背会了。为什么说“熟读”而不是“背会”呢?问题是在质量不在形式。

  成年人机械记忆力远远不如儿童,因此,机械背诵不必强调得太厉害。经常朗诵,有口无心地读最好。读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好文章不论是中文还是英语,都是有很强得音乐感得,必须靠大声背诵才能体会。同时,大声朗诵还能使我们大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学英语为什么要选新概念

  理由一: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新概念英语》正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新概念进入中国30多年,被无数英语学习者奉为英语学习的宝典,而且为一代代的英语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从英语入门到全面提高英语水平的最好途径。

  理由二:权威
亚历山大(L.G.Alexander):是世界著名的英语教学权威,曾任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委员会理事,其著作为交际教学法奠定基础,其中一些如NCE和Follow Me已成经典教材。
何其莘博士: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英美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理由三:正规
在铺天盖地的英语学习材料中《新概念英语》未必是最时髦的,但绝对是最正规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语言最基本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新概念正是这样一个由地道的英国人编写的,最能体见英语文化的正统的英语学习教材。

  理由四:系统
《新概念英语》全套共分为四册,科学地融合了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技能,能有效地把你从一个"英文盲"引导成为一个"英文通"。我们打个比方:《新概念》好似一座豪华的大楼,一册打下了英语口语及语法的稳固基石;二册则以其经典实用的句型及短文搭起了"英语大厦"的框架;三册更是从一个崭新的语法、句法和写作的高度上为大厦添砖加瓦;四册则当然是大厦精美的"内装修"--让你的英语综合技能(包括阅读与词汇)方面趋于完善,使你的英语素质与实用能力达到真正完美的统一,无论是交流还是应试,你都能游刃有余。.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19 12:52

真真想知道每年风华初具体多少名上市北的?.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19 13:05

中美妈咪战
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蔡美儿(Amy Chua)8日为「全球妈咪战争」开了第一炮,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母亲何以更优越」一文,表示「中国父母可以命令孩子功课全部拿A,西方父母只能要求孩子尽力」。
这篇文章摘自蔡美儿11日出版的新书「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iger Mother)。她在文中试图说明中国家庭何以能够教养出这么多数学、小提琴或钢琴奇才,顺利进入长春藤或其他顶尖名校。
这篇文章很快就成为「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大热门,到10日已吸引超过1770篇评论,还有8万5000人把它与脸书连结。
文中指出中国父母得以「成功」的三大特质: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
文中说,中国父母可能做出西方人无法想像的事情。例如,蔡美儿就不准两个女儿外宿、和朋友出去玩、看电视或玩电动游戏、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有任何功课拿不到A、学习钢琴或小提琴以外的乐器等等。
这篇文章让西方读者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以为这是讽刺文章。但是,许多人对文中的许多观点感受深刻,尤其是美国华人。
有个来自大陆的华人说:「我看过很多对子女非常严厉的父母。像我自己,如果有功课没拿到A,会被母亲罚跪或赏以『爆栗子』(用指关节敲脑袋)。」
蔡美儿写道:「中国父母要求孩子拿满分,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所谓的平庸或失败并不存在,除非孩子是故意的。
另一个华人说:「我只记得青少年时期整天提心吊胆,怕母亲发现我迷上一个男孩,怕考试考不好,怕她发现我撒谎。」
蔡美儿描述的中国父母的三大特质,或许造就出一些成功人物,可是也有许多人表示不以为然。
原在美国一家大公司服务的Ping Mong,曾协助从台湾招募人才。这些人大多来自最好的大学,很会读书做研究,可是要他们从事团队计画却有问题。他说:「他们只会读书,缺少当众做报告、谈判和人际关系技巧。」
他表示教育当然很重要,可是也不能忽略完整的人性发展。许多人认为这正是中国式教养的缺点。
在中国社会,尤其是老一辈,父母很少表露感情。但是,在一见面就互相拥抱的美国社会成长,很快就会注意到父母从不抱你或亲吻你。在注重积极鼓励的社会成长,也可能令人怀疑父母为什么只注意你的缺点和功课不够好。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说,犹太母亲与中国母亲一样,对孩子期望很高,也一样注重功课,不过犹太社会至少接受心理治疗。
接受心理治疗就像失败一样,被许多华人视为见不得人的弱点,经常导致不幸后果。卫生福利部说,在各族群中,美国15岁到24岁的亚裔妇女自杀率最高,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求功课好的压力太大。
事实上,蔡美儿未必表示她教养子女的方式比较好。文中说,本文理应是谈论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优于西方父母,其实这是关于苦涩的文化冲突。
许多人认为中西教养方式不必对立,父母大可集两者之优点。
(来源:世界日报).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20 12:06

我们如何教育孩子,看《聚会中的孩子》有感
                                                                                                              聚会中的孩子
                                                                                                                  戴文妍
    在澳洲,有一天,媳妇小宋的同事们来家中聚会,十多个大客人,其中有一对夫妇,带着三个月大的婴儿,和已经三岁的姐姐安婕莉。安婕莉的父亲是马来西亚人,母亲是印尼人,母亲曾经是印尼国家队的羽毛球运动员,现在家里相夫教子。   
    安婕莉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我的关注。她的妈妈此时正挎着睡篮,往里走,睡篮里躺着她的小弟弟。安婕莉东张西望,忽然跑到我面前,跟我说话,因为说英语,我只听懂一句:你好。就有些无奈地看着她。安婕莉拉住我的手,把我领到睡篮前,又对着我说了一通。小宋就翻译给我听,安婕莉说,这是她的小弟弟,多可爱啊,我应该向她的小弟弟问好。她的妈妈蹲在睡篮边,笑眯眯地看着她,眼里满是赞许的目光。后来我发现,凡是才来的客人,她都会跟着去开门,向人家问好,遂领到睡篮前,要人家问候她的小弟弟。多有趣的事情啊,这么小的小人儿,会这么爱护小弟弟。   
    这时,她的爸爸从包包里拿出一叠卡片,他们就席地而坐,旁边有叔叔阿姨,有蹲着有站着,一起看安婕莉玩卡片。安婕莉要在几十张卡片中,找出两张相同的画面,叔叔阿姨们静静地看着,不会有人插嘴,指手画脚。在安婕莉找出来时,大家就轻声地欢呼起来,好像还说了赞美她的话。小弟弟睡着时,她的妈妈就来陪安婕莉玩,讲一只小青蛙的故事,那本卡通书,是一个阿姨刚送给她的。   
    安婕莉不会去每个房间里玩,也不动放在周边的东西。吃饭的时候,她妈妈为她夹了几样菜,她就在桌边自己吃,感觉妈妈好像鼓励她吃什么。   
    他们一家是最先回去的,她的妈妈挎着睡篮,已经走出去了,只见她对爸爸说着什么,爸爸就把妈妈叫回来,妈妈将睡篮放在房门口,小宋告诉我,安婕莉说,大家还没有和小弟弟说再见呢。这个时候,叔叔阿姨们纷纷和睡篮里的小弟弟告别,安婕莉这才微笑着和我们说再见。   
    这件事真的令我惊讶,孩子的爱心被这样精心地呵护着,安婕莉长得不算漂亮,可她的父母却让她变得那么可爱。

   
    前不久,在上海一个朋友家聚会。一位女子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孩刚进来,朋友们正欲赞美那个孩子,女孩倒钻到女子的身后,再也不肯出来,最终被她妈妈拖出来,却紧咬着嘴唇,就不叫人。女子说,伊就是不肯叫人。这事儿就过去了。   
    女孩坐到桌边,算算术给妈妈看,女子说,阿拉囡囡老聪明的,两位数的加减法都会算。女孩就把头别过去,再昂起来,谁也不睬,谁也不看。一会儿,女孩要看电视,女子就让她坐在沙发上看,自己过来和我们聊天。我回头看那女孩,没两分钟的工夫,女孩就坐不住了,将身子从沙发上一点点滑下来,一直滑到整个身子躺在地下。累了,她要玩捉迷藏,她妈妈就站到门口,蒙着眼数数。女孩将人家的房门打开,钻进去,又跑出来,再打开一间房门,只见她满屋子乱窜,她的妈妈满屋子乱追……   
    到了吃饭时间,女子舀了鸡汤,一口饭,一口汤,喂女孩吃。女孩手里玩着游戏机,嘴里含着饭,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去。女子对着我们说,阿拉囡囡嘴巴老刁的,你要把菜拌在饭里,伊是不吃的。女孩就将身子扭来扭去,把嘴里的东西一口吐出来,女子说,哎呀,你怎么一点菜也不吃。   
    对女孩这样的表现,我们有些司空见惯。我们还会在马路上,在商场里,看到因为要买什么东西,躺倒在地上,嚎啕大哭的,这时,他们的父母会说,我们不要你了,遂假装弃他而去。  
  
    没有比较,我们会习以为常。.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24 08:52

孩子记住,面对暴力,不要害怕---转自陈平博客
有一天,儿子回家,小脸蛋上有块红肿,还泛着青紫,眼睛也有红丝。

    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 这是被萨拉打的,用雪球。要知道,雪球已经冻了冰,非常坚硬,打起人来,很疼。孩子说。



    我知道,儿子班上有个叫萨拉的女孩子,人高马大,是个非常粗暴并且喜欢动手的女孩子,跟孩子们玩的时候喜欢打人,喜欢动手,班上几乎人人被萨拉得手。



    我问儿子,那么你还还手了吗?你感觉她是在跟你闹着玩还是真的在打人?



    儿子说,两者都有,但这种玩耍我不喜欢,她打疼了我。可是我是个男孩子,我不能还手啊。

    我问他  你告诉她,你不喜欢这个游戏了或者你不喜欢这种玩法了吗?



    儿子说,妈妈她打我倒没什么,因为她谁都打,但是最让我生气的是,她说我是愚蠢的中国人,这让我很生气。



    我继续问儿子,你跟老师谈了吗?

    儿子说   没有,她是女孩子,如果跟老师谈,萨拉就会说我先欺负她,老师也许会相信的,老师总是觉得女孩子是比男孩子弱小的。

    不对,孩子,你知道,有的女孩子是非常坏非常狠毒的。不是每个孩子都善良都友好。你需要坚持你的立场,告诉她你的态度,你不是怕她,而是不想跟她一般见识对吗?

    他说,是的。



    我问儿子,你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帮助吗?需要我跟她妈妈谈谈吗?

    他想了想问我,妈妈你认为有必要吗?

    我说十分有必要,因为我必须选择让暴力提前扼杀在它即将开始的时候。

    儿子虽然不是很清楚我的含义,但他同意了我给萨拉的母亲打电话。



    要知道,我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



    我的女儿,在三年级的时候曾经遭受到来自于班级里女生的侮辱和欺负,孩子曾经一忍再忍,始终没有告诉我,直到她忍无可忍的时候,事态已经很晚了,孩子的幼小心灵已经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这是她一生中最早的一段伤害。

    住在不远处的一个女孩子劳拉,看上去天使一样,金发碧眼,甜美的声音和姿态,完美无缺。一度使我女儿以为这是个无邪的可以信赖的玩伴。女儿刚从中国上了一年级回到了德国,她极其渴望有小朋友,况且两人可以一起去上学校。

    可惜,劳拉的心地却跟外形十分不般配,这个还孩子过于被父母骄纵,过度宠爱,为人不讲道理,生活能力低下,嫉妒心理极强,挑拨离间,骄傲,蛮横,甚至撒谎,很多坏的习性都集中在这个孩子身上。如果劳拉没有兴趣上学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旷课,而妈妈也选择对老师撒谎。

   

    由于女儿一再忍让,一再选择原谅,使得劳拉变本加厉,因为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女儿一直被劳拉欺负着。



    原来,每天放学,我女儿都必须替劳拉把书包背回家来,如果女儿不同意,第二天在班上劳拉就不再理睬我女儿,还要拉上其他同学孤立我的女儿,要知道,一个书包将近5公斤,我的8岁的小女儿要每天背两个书包走回家,这是10公斤的书包啊。难怪孩子老说她肩膀很疼。

    这一切,我却一直不知道。我小小的女儿居然都忍了。



    劳拉擅长挑拨离间,拨弄是非,而且横加嫉妒。

    女儿穿的新衣服和新皮鞋去学校,居然被劳拉用泥巴糊上去,弄脏它,甚至撕坏孩子的发卡,劳拉不许我女儿的成绩比她好,也不许女儿穿的比她漂亮,不许跟更多的孩子玩耍,否则就以断绝友谊相威胁,女儿带的面包和香肠必须先贡献给劳拉,每天要从家里带橡皮糖去学校,否则就是小气和不够朋友。

    班级去郊游的时候,劳拉竟然伙同其他孩子欺负我女儿,让她睡在门边上,当卫兵守护大家。而我那小小的女儿比他们还要小一岁,只是因为她长的跟头大而已。狂欢节的宴会上,我给女儿新买的仙女长裙子被劳拉撕了一个大大的口子,因为劳拉说我女儿只能打扮成巫婆,只有她才能扮演仙女。

    而这一切老师居然也不知道。



    直到有一天,暴怒的劳拉竟然抓了我女儿的头发,并狠狠地揪下来几根儿,原因是她太恨我女儿拥有的长长的栗子色的瀑布一样的长发,她命令我女儿回家剪成短发,还威胁孩子,如果不剪短头发,第二天她还会揪孩子的头发。  

    这次,我的女儿忍不下去了,回到家哭着告诉了我将近半年多发生的事情,我才明白了真相,我这颗妈妈的心才像刀子切割了一样,我愤怒至极。



    我想起了美国人常说的那句寓言,千万不要惹怒正在打盹的老虎。



    于是,我立刻做出反应,我先给劳拉的母亲打电话。可惜我把事情叙述之后,却得到了劳拉的母亲不屑一顾的回答,她说我的女儿是天使,她绝不可能这么做的。我不会对我女儿做任何事情的。

    这个德国小镇里即不会开车也不会骑自行车,丈夫不在家,就无法出门的主妇,一共养了三个孩子,现在个个都在镇上的普通中学里晃来晃去,像无业的游民一样。我跟邻居尤塔说起这事,尤塔大叫起来,你怎么跟这个女人讲得清道理,因为她儿子跟我女儿在学校的一个小矛盾,她居然打过我一个嘴巴。我差点把她送警察局去。

    啊?这么个泼妇吗?



    正巧第二天,我遇到了劳拉的父亲,一个腆着啤酒肚子的长途运输司机的意大利男人,我告诉他,请你告诫自己的女儿要学会友好和善良。

    劳拉的父亲卷着大舌头以意大利式的手势结束了他的回答,他耸耸肩一脸无所谓地说,女人们的事情我不管,你找我太太去说吧。



    我和先生先去找了班主任。女儿那时候的班主任,年轻的像一个木偶剧种的提线小丑。一张瘦小的脸庞,硕大的鼻子上带着巨大的近视眼睛,令人联想到爱说谎的匹诺曹。



    当他听完了我们的叙述,表示十分惊讶。他说Helen从来没有跟我说起过她的不幸,为什么她不主动跟我说呢?

    我说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没有信赖感,没有援助。

    班主任答应马上解决问题。他很快编了一个剧情戏,让孩子来表演,劳拉演一只四面楚歌的小羊羔,其他孩子是狼群,Helen扮演牧羊人,在狼群的围攻下,来解救劳拉。演完之后,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理和感受。他指望孩子们能从这个戏里学到点什么。

    可是,情景戏演完了,孩子们的变化并不大,劳拉的行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我只好去找即将退休的校长。

    我说  校长先生,出于对您的学校的信任,我们把孩子送到了这里,接受教育,可是她没有得到应该有的保护,却受到了欺负和侮辱。您怎么看待自己的校园?

    校长看上去十分惊讶和气愤。在我们的学校里会有这样的事情,这不可以容忍。

    他叫来了班主任,商量如何保护我女儿的办法,请家长来座谈什么的。

    我在一旁冷冷地听着,非常失望,真觉得是秀才的想法,不切实际。



    我决定自己动手帮助我的女儿走出泥潭,因为看来谁也指望不上了。而劳拉的父母和劳拉是不可能自我觉醒的反省自己的过失的,再说,如果我不动手,我的孩子就会一天天蒙受伤害和侮辱。



    第二天,我亲自送我的女儿去学校,女儿照样路过劳拉家,去接她,我陪着女儿等。



    劳拉见到我,立刻显得有几分不自在。

    我跟着她们一起往学校走。

    我温和地问劳拉,劳拉,你家也是天主教对吗?

    劳拉说是的。

    我说,你知道天主教的教义是什么吗?它告诉你应该欺负别人还是友好地对待别人?

    劳拉说  友好对待别人。

    我说,是的,所以你要做个好人,因为做了坏事的人,是要下地狱的。天主不允许撒谎,你不要对我撒谎好吗?

    劳拉点点头。

    我问她,你欺负过我的女儿吗?

    劳拉马上摇头,说没有。

    我说  你看,劳拉你在撒谎,你如果一直这样,继续这样下去你就会下地狱的。

    劳拉有点惊慌。



    我继续说,听好了劳拉,从今天开始,你如果再敢动我女儿一根儿头发,我就会让你变成秃子。你如果动我女儿一根指头,我就会让你的指头也消失。还有,如果你继续让我的女儿给你背书包回家,我就立马送你到警察局去。

    你再敢对我女儿说一句愚蠢的中国人,我女儿就会对你说,你是德国纳粹和意大利的黑手党的女儿。你听明白了吗?

    你听说过中国功夫和李小龙吧?我的先生练了很多年中国功夫,一个拳头下去,你爸爸的鼻子就再也长不出来了,长途汽车也就开不了了。

    最后,关于我们两个今天的对话,你可以选择告诉你的母亲,也可以选择闭上嘴巴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不记住我的警告,就请你永远不要单独走路,否则你会遇到麻烦。

    劳拉,听是你爸爸是西西里人,那里有黑手党是吗?我们中国大部分人都会练功夫,你知道什么叫功夫吧?就是用两根细细筷子,直接把一只正在空中飞翔的蚊子给夹死。

  

    从此,劳拉闭上了嘴巴,再也没敢动过我女儿一次。



    两年后,我的女儿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进了一所很好的纹理中学,而这个金发碧眼的像天使一样美像蝎子一样狠毒的女孩子,却去了镇上的最低档学校,从此她见了我都是悄悄地绕着走开。

   

    我跟女儿说,孩子记住,你可以不去伤害别人,但别人来伤害你的时候,你不能选择忍耐,你要学会对抗暴力。

    通过这个事件,我女儿学会了对抗暴力的方法,也更加同情弱小的孩子,后来班里来了新的孩子,她都去主动保护她们,尤其是对待外国孩子,更加同情。他们班上转来一个马其顿的女孩,因为肥胖,不会说德语,全本同学都不愿搭理这个孩子,我女儿勇敢地去保护她,她说妈妈我不愿看着塞尔玛伤心,因为我知道这个滋味很难过。



    女儿的遭遇,使我意识到,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纯洁的美好的,丑陋和暴力早就在大人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种植好了。



    记得将近20年前,我跟同学在小西天中国电影资料管里看过一部前苏联电影《丑八怪》,这是一部反应儿童生活的电影,剧情曾经令我十分震惊。它让我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的世界,居然也可以这么恶毒和丑陋。

   

     《丑八怪》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子列那的遭遇。

     为照顾祖父,长得又瘦又小,穿着寒碜的12岁的列娜·别斯索里采娃离开莫斯科,成了古城六年级二班的插班生。列娜长得不是不好看,但同学仍然嘲笑她为“丑八怪”。同班同学吉玛在列娜遭到欺负时经常护着她,自然地成了她心中的英雄。吉玛向老师透露全班逃课看电影,使同学们秋游的安排被取消,列娜为吉玛承担叛徒的罪名,被同学孤立。由于自私和胆怯,吉玛始终不敢说实话,甚至加入了对列娜的凌辱和迫害。

    令莲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后她将遭受无情和无休止的迫害,而季玛这次却没有再帮她。俄罗斯人擅于狩猎,连孩子都是。

     在寒冷的冬天,他们把列那当猎物一样追逐,踢打。一张张辱骂的小嘴,一双双硬头小皮鞋,都丝毫不留余地。他们甚至抢了莲娜的衣裙扔来扔去,扔到季玛手里时,莲娜满怀希望,她以为季玛会把东西还她。可是,在莲娜一人和全班同学之间,懦弱的季玛屈从了后者,他一样扔掉了莲娜的衣裙,在那一刻,莲娜的世界彻底崩溃……还没完,衣裙被套在了稻草人上,他们举着它,然后像当年法国人焚烧圣女贞德一样点燃了稻草人。莲娜想救那个稻草人,仿佛是救自己,最后,连她美丽的金发都被烧了。
    善良被当成软弱,天真被当成愚蠢,友好被排斥,初恋遭背叛。

    面对这一切,那些孩子丝毫没有罪恶感,他们能轻描淡写--“我们是闹着玩”。   

    但是从此莲娜却改变了,她不能总是忍让,天使在必要时要变得比恶魔还要魔。

    她剃了光头,如乞丐般出现在昔日那个小白马王子的生日派对上,她像疯子一样又唱又跳。是的,爱是付出,但绝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无休止的,更不是任人宰割与伤害的。我爱你,但我有自尊!大家似乎被震摄住了。季玛,你还觉得自己是英雄吗?你连男人都不是。
    真相大白了,孩子们挽留她,也许他们此刻已不再嫌弃她的“丑”,还因她的心灵“美”而动容。“丑八怪,对不起!”可莲娜还是走了,她冷冷地坐上汽船远去。去你的迟到的歉意,去你的迟到的忏悔!谁会重新回到这样一群人中间去?他们曾经焚烧她童年的梦想、她挚爱的美丽、她诚恳的友善。


    从女儿和列那的故事中,我也学到了经验和教训。



    所以,当我儿子告诉我萨拉的行为后,我马上选择早点动手,把暴力遏制在摇篮里。



    我立刻给萨拉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



    您好,萨拉的母亲吗?我是kevin的母亲,抱歉我需要打扰你占用一点你的时间,我想谈谈孩子们的事情。

    您知道,小孩子们之间打打闹闹,分分合合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的孩子性格粗暴一些,喜欢动手打人,偶尔打闹没什么,但是一直是有意地打别人,多少有点出格,要知道,我们都是母亲,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打,对吗?

    我的儿子也很强壮,如果他选择还击,我想您的女儿是会被打疼的,但我儿子没有这么做,作为母亲我也不同意他这么做,况且孩子们还有两年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他们需要了解和尊重彼此。对吗?

    所以我希望,萨拉以后不要再冲我儿子动手了。

    另外,我想问一下,您的女儿从哪里听来的这样的话?是从您的家里的饭桌上吗?我不希望如此,因为她常常对我儿子说,愚蠢的中国人!请问您对种族有看法吗?我从来没有对我的儿子说起德国人和希特勒的事。我认为这样做不好。您怎么考虑?



   电话中,萨拉的母亲张口结舌。

   她答应说,我会跟萨拉谈谈的,很多事情我不是很清楚。

   接着,我把我女儿的遭遇简单叙述了一下,我说,我不想让我的儿子再受到同样的遭遇。

   萨拉的母亲赶忙说,不会的,萨拉没有那么坏。

   我说  谢谢您的理解,耽误您的午饭时间,希望我们有空一起坐坐。



    第二天,我儿子回到家,告诉我说妈妈,萨拉给我道歉了,她保证今后再也不说愚蠢的中国人了。

  

    好的,记住了,儿子,记住了女儿,你们永远不要选择暴力去对待别人,但是,当别人的暴力已经面对你的时候,你要学会握紧拳头,迎接暴力。而且,你们要知道如何对待暴力。



    你们要勇敢。要敢于说出你的立场,坚持你的态度,学会对他们说出那个 不!字来。因为未来,妈妈不能永远跟着你们到任何地方去,你们要自己学会对待坏人的回答和方式。那就是不怯懦,不害怕,不接受,也不忍耐太久。

   

    所以,我的孩子们想跟着爸爸学点中国功夫,我早就同意了。身体强壮是基础,意志强大时条件。

    就算不会飞檐走壁,学会几下子中国功夫,最起码还能强身健体。再说,龙行天下,不会点功夫怎么能行?要不很多洋人怎么都对满身功夫的李小龙崇拜的五体投地呢?



    其实,功夫不功夫,最主要的是,我们必须教会孩子一个有效地,面对暴力的办法和态度!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最后,告诉天下的妈妈和爸爸们,尽管我们提倡孩子之间的事情,大人们尽可能不参与,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但是,如果一旦是暴力出现了,那么,你一定早点要从梦中醒来,告诉你的孩子,别怕,爸爸妈妈就在这里。你想象一下,当一只小小的飞蛾被蜘蛛网粘住的时候,它奋力的挣扎却无法脱身,只能等待被蜘蛛吃掉。有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就像是这个小小的飞蛾,在暴力和恶势力面前无法脱身,我们就必须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险境。孩子要长大,你不能天天陪着他,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太平,暴力和丑恶也无处不在,所以,教会孩子抵抗暴力,是必要的。



    以我的经验,告诉你帮助孩子对待暴力的几个步骤

    一,先分清楚,孩子之间的问题是因为玩耍而引起的争执还是真的存在单方的暴力?如果是单方暴力,那么家长可以采取大人跟大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对方家长能阻止并且主动配合解决问题,那么处理孩子的暴力行为是比较理想的。所谓各自回家管教孩子。

   二,发现暴力,必须很快跟孩子所处的环境中的监护人进行沟通,比如幼儿园的老师,学校的老师或者校长,组织中的领导者,你要尽快告诉老师,自己的孩子已经在危险中,请学校出面配合帮助和阻止暴力继续扩大。

   三,在进行以上行为的时候,立刻告诉孩子本人,不要害怕暴力,虽然不是以恶制恶,但至少要让孩子了解,他必须学会自己面对暴力,同时握紧拳头,坚持立场,勇敢对恶势力说出不!字,也勇敢学会拒绝暴力的恐吓。最后,要告诉孩子,如果为了自卫,处于正当防卫,那么即使是动手打了人,爸爸妈妈是可以理解并且支持的。

   但前提是,告诉孩子不要主动无端动手打人。

   最后,如果连学校,家长,街道,甚至警察都不起作用,那么你就做一只被惊醒的正在打盹的老虎吧。尽你的可能去保护你的孩子。.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26 10:34

2010年中国教育关键字
http://edu.ifeng.com/news/special/2010guanjianci/
2010即将被尘封,我们将走入2011。重温2010,这是决定中国教育未来走向的一年,重温过这些教育事件,它们是教育前行的动力,是进步的力量。这些,给我们期待,我们将带着希望和期待,共同走进2011。

给力:2010年最流行也最让人鼓舞的词汇莫过于“给力”,这个词代表了一种积蓄已久的能量、一种适时而出的希望。在2010年的教育领域,给力的是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等一系列关乎中国教育走向的措施和事件相继出台和发生,我们不能不说:政府很给力。

公平:在教育领域“公平”是一块最厚重的基石。“公平”这个词在每年的中国教育界是最被频繁提起的一个词,然而2010年用在教育上的次数尤显得突出,分量也更是加重了不少,上到中南海,下至一个普通的幼儿园,都在强调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和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也有不少具体的措施在频频诠释公平的含义,让我们在“公平”的光辉下期待未来的进步。

诚信:在中国的教育传统当中,“诚信”一直是立人之本。教育是是每个人理解和遵守诚信的开始,然而,2010年的中国教育界也因为一个人的存在重新引发了关于“诚信”的思考,当然,这不是教育一个领域的事情,是整个社会值得反思的事情,可因为“唐骏学历门”、“野鸡大学”等这些词汇,让这件有违“诚信”的事情附带了更强的教育标签。

竞争力:我们处在了一个“竞争力”的时代,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但凡与市场有关系的人,凡事都会谈及“核心竞争力”。2010年的中国民办教育领域也着实在市场上火了一把,下半年,相继有三家民办教育机构在美国上市,将“竞争力”带入了教育领域,也为“竞争力”这个词注入了更多的教育元素,我们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是一个良性的表率作用,在为中国民办教育领域强化“竞争力”的同时,也为那些真正需要民办教育的人带来更多的实惠。

探索:“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波普尔的名言为我们最好的诠释了“探索”的意义,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进步和突破的,2010年的中国教育领域也是用实践来付诸“探索”,清华、北大、同济等大学先后建立和扩大了高考自主招生联考联盟,舆论纷纷给予了或正面或反面的评价,但这就是“探索”的代价,我们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拭目以待,但愿“探索”能带来更多积极的意义。

生存: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创新高;2011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60万,再创新高。就业压力之于大学生,不断升温。12月15日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社会蓝皮书》,称就业形势较金融危机时有所好转,但是劳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还是同时并存,大学生就业仍是难题。就业难,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从曾经对理想的追寻,变成为了生存的挣扎。生存,成了这些象牙塔中的学生们,一出塔门便不可回避面临的残酷考验.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1-31 12:20

林语堂的“幼教理念”
社会是个大课堂,根本不要上大学
——林语堂

林语堂初到美国的时候,曾给陶亢德写过一封信。

很多朋友可能不了解陶亢德(1908——1983)其人其事,这里要简短作一介绍,其人字哲庵,浙江绍兴人,早年出身贫寒,后自学成才,号称与“邹韬奋、赵家璧、孙伏园齐名的编辑家。”他先是在邹韬奋的《生活》周刊任职,以后与林语堂合作,将林语堂创办的几个刊物如《论语》、《宇宙风》、《人间世》弄得风生水起,销量节节攀高,颇受读者欢迎。据说三十年代成为与《生活》周刊、商务的《东方杂志》鼎足而三的大刊物,位居当时的文学刊物之冠。

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与林语堂有了隔阂,于是两人分家各搞各的,似乎关系还是颇能维持,而这封信,似乎写于陶亢德独力当家的那一年的秋天,主要在拉闲扯散之余,谈谈自己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其实这也是喜读且善读《庄子》的林语堂的一贯态度,好比林氏非常推崇也同样喜爱《庄子》与陶诗的苏东坡的论文心得,所谓“行云流水”是也,行于不得不行,止于不得不止,任其自然,不加桎梏的逍遥游思想,就成了林语堂这篇“教育心得”兼“育儿大纲”的一个源头吧。

林语堂之所以赴美定居一段日子,主要是因为他的《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很受追捧,可谓一炮而红。于是应赛珍珠之邀来到了他总的来说非常喜欢的国度,他是很多方面既爱且憎,比如他曾说自己“最爱中央公园的花岗石”,因为“它们那种峥嵘的韵调,跟崇山峻岩上所见的同样美丽”,又比如他还喜欢“吃热狗,可是不喜欢跟我一起吃它的那一种人•••喝番茄汁,可是最恨在那周围是一瓶瓶的消化药水••••听无线电,可是我对•••···壮丽的美国菊花,可是我最恨许多花球的编扎法••••”

这样从公园里不怕尘污的小孩子以及新英格兰可爱少女的微笑,一直聊到他对“美国的民主政体和信仰自由感到尊敬。”并对“美国报纸批评他们的官吏那种自由感到欣悦,同时对美国官吏以良好的幽默意识来对待舆论的批评又感到万分钦佩。”聊到最后,以对诸如电视机、电器冰箱、真空扫尘器还有对美国人的房屋观感而作结。

言归正传,在这封写给陶亢德的信里,也是先谈了一些初到纽约的愉悦心情,最后转到“诸儿”入学问题上时,开始把文章重心陡地一转,转到了教育子女方面。

这位素来开通的父亲首先认为应该教儿女多读书,读什么倒不要紧,“要在如何读法”,怎么读呢?“只好和他们读”——也就是父女们一起学习读书的意思,这样就可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吸收字句”,如何“细揣字义”,如何“随便删略不读”,如何“检阅字典”等等。但是重要的是,不叫她们死记硬背,如果女儿们问他成吉思汗何时入主中原或拿破仑死于何年这些问题,林语堂“都说不知道”,因为他说自己不是一本百科全书。但是他只需知道如何让大家去找就行了。因为拿破仑到底死于一八一二或一八一五都不要紧,“大概他十八世纪末叶大闹欧洲,这要弄清楚。”

这是学习的方法,但学习的内容也就是“教什么呢?笑话的很,一点没有定规。今天英文,明天中文,今天唐诗,明天聊斋——今古奇观,宇宙风,冰莹自传,沈从文自传,当天报纸!忽讲历史,忽讲美国大选总统,忽讲书法,都没一定。她们各人带来学校规定课本。几种给我束之高阁。一本薄薄的地理,叫她们地图看清楚,余者我担保,回国临时要考时,念两天可及格;此刻念,那时也必忘掉,省出多少时间来念有用的书。而且看电影上各地风景就是念地理。••••••”

林语堂似乎对自己的这种方法很满意,越说越来劲,简直口若悬河起来,他觉得他应该每天拿出一小时和她们讲学问,要“瞎讲”与“乱讲”,元曲也念一点,琵琶行也已经念过,李白的诗还要按天抄写几首——大概因为合符林语堂萧散的个性与优雅的文风吧——虽然有人觉得油滑到哼哼卿卿(某年《中华读书报》),所以他跟着补充道,“她们喜欢读就读,不喜欢就拉到——但是如果喜欢,就是真正的喜欢,这个喜欢,这个‘好学’之‘好’,就是将来一切学问的泉源。”所以,一贯提倡自由兼自主教育的林语堂说,“下半天是自由读书,随她们去看小说,宇宙风,西风。”

并且,编过英语字典的林语堂还自嘲他是“落伍”的,教她们选读“五种遗规”,“内中如程畏斋《读书分年日程》,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陆放翁《过林黄中食柑子有感》,朱子《治家格言》都亲切有味,文字易明。做人道理也在里头,把做人与读书混为一谈。”(慕春按:这个“混”不是“混杂淆乱”的“混”,而是“浑然一气”的“混”)林语堂还说连《教女遗规》也教的,因为这样“她们才知古代对女子的态度是如何。好,坏,都可尽量批评。”

林语堂还自认自己是“下流”的(慕春按:这个“下流”我想不用疏通了),因为他把庄子与西厢同样看待,韩文与宇宙风也可以等量齐观,当然,“宁可少读韩文,不可少读现代通行文章。”毕竟小孩子嘛,过于深奥是不便于幼儿发蒙时期的成长的,而且读通行杂志文进步易,读古文进步难。

对待英文的态度上也是“下流”的,那些名家作品也许还是有待来日吧,先把晚报上“下流”且“平凡”的比如“罗斯福总统夫人每日记录”念熟了再说。对于英文的学习是以“融会贯通”注重整体理解为标尺,重在理解全句读到顺口为限,但不以分数为限,所以没有“甲乙丙丁”的衡评,“余者出门,走路,看戏,也乱看乱学,文学乎?不文学也。她们所学的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所取材之人生。不把读书时间与不读书时间分开,也是我的目的。宇宙就是一本大书,让她们去念。”

就连作文的题目,也是下流的。那些什么“救国论”啊,什么“资本制裁”啊,什么“自强不息”啊,一概摒弃。林语堂只喜欢让女儿们写写日记,一日一篇,范围绝对自由——叙事,游记,议论,私见,回忆,抒情,描写会话,刻绘人物,都可包入,都无限制。“奇怪!成绩比学校教的好。何以故?‘真’字而已。”

这还是因为林语堂秉承他一贯的“教育理念”,那些陈腐的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林语堂简直深恶痛疾,什么是教科书?“教科书是大人写假小儿语来给真小孩读的,所以真小孩只好学大人的假小儿语,整个抄到文章里去。”

写至此林语堂对陶亢德说“读者”一定以为他发痴了,或者以为他喜欢发些怪论,一国之中那么多教育专家,教育官长还有专门委员,“积多年之经验,与专科之知识”,才定出这样的学制来,他居然要独排众议!“不是教育专家发疯,便是林某发疯”了。不过林语堂觉得自己疯不疯或无从断定,但发现恩斯坦(即爱因斯坦)的意见与他一致,“而乐与恩斯坦同跻疯人之列。”因为恩斯坦说过:

——人生及学校工作之最要动机在于工作之快乐,及知道这个工作在社会之价值。依我看来,学校最主要的工作,在于启发巩固青年这种灵机。

——这种学校对于老师期望他是此业中的一位艺术家。

——我要反对一种观念,说学校须直接教学生将来应用的知识及各种艺能。应世不是那么简单,可以由学校的专科训练学得来的。

•••••••所最要的目标,不是学得专科知识,而是明辨是非及独立思想的普通能力。

林语堂末了还不忘借着爱因斯坦的话把纽约的《泰晤士报》一句话拿来调侃,“教育者,学校所以尽数送还先生之余剩也”

但是我们不免最后要问,林语堂这样自由放纵的方法能够起到效果吗?至少在发蒙的初期,这样的散漫会不会对于日后的“高等教育”埋下不好的伏笔?且慢担心,他的三个女儿林如斯林太乙还有林相如都可谓不负所望,个个在自己的领域里都有不凡成就:作过英文翻译的林如斯颇有才情,曾为林氏的《京华烟云》写过述评,识见不俗;林相如后来成为科学家,据说“偏爱理科”;就中尤以林太乙最为聪慧机敏,任过《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兼耶鲁大学中文教授,并著有《林语堂传》等名作。很多人认为是最能继承林语堂本人衣钵的人,也被评为最具“林家的艺术家的气质和不可救药的乐观”精神。

看来,至少在“幼教”这一块,林语堂既不是痴,也更加没有疯,倒是正常得很
积分
5769
爱心
24  
警告
0  
动力
9  
宝宝信息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举报 投诉 TOP


2#DXMOM 0 0 DXMOM (。。。。。。) 发表于 2011-1-31 11:12  只看此人 短信 关注 忽略  备注  
拜读!
积分
874
爱心
10  
警告
0  
动力
8  
宝宝信息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举报 投诉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2-10 08:17

养成好的习惯
我家孩子在6岁以前养成了3个好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6岁以后读书没有感觉很累,遇到问题不是马上叫上父母,而是具有自己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次看到孩子自己一个人又是翻字典,又是找寻书中学过的地方,觉得很可爱,我曾提出是不是需要我们帮助,碰到的回答总是让我自己来,我能行。
所以家长先不要着急,慢慢着手培养好的习惯,这样孩子就会轻松地应付自己的生活和学业了。.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2-10 08:20

美国名高中的文科主课
我不时收到中国留美中学生的来信,有的学生用他们痛苦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当初千方百计打入美国著名高中,可是到了这里才发现,由于语言水平相差太大,选修美国著名高中的“主课”很困难,很多学校不允许他们选修很多成绩可以加权的高学分的课,例如AP和荣誉课程那样的高级课程。其实即使允许,常常也无法拿到可与本土美国学生竞争的好成绩,造成他们很大的心理落差。有的学生甚至对我说,早知如此,还不如回国来,回到原来的高中,拿到学校的好成绩,好好准备考好托福、SAT成绩,反而有更高的希望考入美国名牌大学。美国的著名精英中学,有非常优异的教育资源,把孩子送到那里去,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个人综合素质获得很大的提高。不过,从考名校这一功利目的来讲并不一定合适,她们虽然是美国学生的长春藤“输送器”,其实并不适合大多数中国学生。
-----------------.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2-11 11:02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解答为什么孩子做事慢吞吞等
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
  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
  但是,在严重失衡的关系中,弱势一方不敢表达愤怒,更不敢还击,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分裂,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愤怒。
  但是,愤怒一旦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宣泄的出口的。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从意识上看,他们绝对不敢违背强势一方的要求,绝对不敢挑战强势一方的意志,在强势方的强大攻击下,他们唯唯诺诺,乖得不得了。
  然而,他们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总之,他们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
  当暴跳如雷时,强势一方看上去仿佛是遭到了严重侵犯似的。
  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也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方式最终达到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心理机制,叫做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
  隐形攻击最出没的地方,是家庭。
  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以及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最容易失去平衡,而父母也最容易一方面以爱的名义攻击孩子,同时又绝对限制孩子的还击。
  然而,不管攻击时借用的名义多么伟大,被攻击的孩子都有愤怒产生,他们都得找到宣泄愤怒和还击的方式。

  前不久,参加一个聚会,一位年轻的妈妈问我:“为什么,我儿子总是慢腾腾的?我怎么训他,他都改不了。”
  说这话的时候,她一脸焦灼。显然,她是一个性格有点急躁的女子。
  “因为你太快,所以他慢。”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
  “真是这样吗?我几个朋友也这样说,他们说这是性格互补。”她半信半疑地说。
  她十来岁的儿子就在旁边不远处,我观察了一会儿,但一点都没发现,他慢在哪里。他正和小伙伴们玩耍,动作、说话和其他反应一点都不慢。
  “他只和你一起才慢吧?”我问她。
  她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好像是这样,和她在一起时,儿子和她在一起时的确和比与别人在一起时更慢。她举例说,最令她恼火的是早上,她得送儿子去上学,每次等她收拾好东西后,就要等慢腾腾的儿子。这时候,他特别慢,而她特别焦虑。
  “你是怎么等的?”我问她,“安静地等,还是一边等一边斥责他?”
  “我怎么可能安静地等,我的心里都急死了,我会一直斥责他、训他,要他快、快、快!但令我非常恼火的是,他就是那么慢!”她说。
  “但是,你催他的时候,他从来都说,自己会快,自己正努力,他从来都没有反驳过你。当你对他发脾气时,他从不会还击。并且,在你的家庭中,孩子不能对父母发脾气。是这样吗?”我继续问。
  “是啊!我都是为了他好,他凭什么发脾气?”她反问我说。

用慢表达对妈妈的愤怒
  “任何人被攻击,都会生气。”我说,“如果他不能用主动的方式还击,就会用被动的方式还击。他的慢,就是对你的还击。”
  听我这么说,她沉默下来。我让她设想,刚刚,我狠狠地训斥了她一顿,斥责她不会教育儿子,我说的话很难听,那么,她会有什么情绪。
  “不高兴,愤怒,会想,你凭什么训我!”她接着又说,“这不一样,他是孩子,我又全是为了他着想,况且他看上去从不生气。”
  这是大人最常犯的错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而认为只要自己的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不必太讲究方式。但是,孩子和大人一样,不管父母借用的名义是什么,只要得到了父母粗暴的对待,他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
  假若父母不允许孩子表达愤怒,那么孩子会不敢生气,因为他们担心一旦生气会失去父母的爱与认可。父母的爱与认可,是他们最在乎的,为了维持这一点,他们可以做一切事情,譬如压抑愤怒。
  只是,愤怒一旦产生,就要寻找宣泄的出口。这位年轻的妈妈,用呵斥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愤怒,而儿子则用慢来表达对快节奏的妈妈的不满。
  给她讲了这番道理后,我建议她说:“你少训他,或者平等地和他沟通,允许他表达对你的不满,那么他会快起来,因为他没必要继续用慢来还击了。”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我认识的多名心理医生说,他们都遇到过同样的案例:性情急躁的父母,偏偏有了一个慢腾腾的孩子。当咨询进行到深处时,那个孩子一定会在心理医生面前表达出对父母经常呵斥他们的愤怒。

馊饭是她对暴力的还击
  被动攻击极其常见,在我们这个不习惯表达情绪的社会中,这种隐形攻击几乎无处不在。
  我所见过的最经典的案例,是我老家农村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男人都非常暴力,经常暴打妻子和儿女。并且,他们实施暴力时,很变态地要求对方不能哭不能出声,一旦对方哭或有其他声响,他们会朝死里打。这样,就更谈不上什么还击了。
  这个家族有兄弟四个,他们小时都曾遭受过自己老爸的暴打。等长大了,他们都变得和自己老爸一样暴力,经常失去控制地暴打妻子和儿女。
  他们不允许太太反抗。但是,和前面提到的故事一样,她们一样会找到还击的办法。并且,她们还击的办法也是慢。干活慢,收拾家务慢,做饭尤其慢。好像是遗传一样,这四个男人的妈妈做饭就出了名的慢,而他们的四位太太,一样也是出奇的慢。经常,她们会做饭做到晚上12时。平时也就罢了,做农活的时候,男人是主力,是非常劳累的,饿着肚子到12时,那种滋味很不好受,那些男人因此常常被激惹得暴跳如雷。
  有趣的是,他们把这个当成了“命”,怎么老婆和妈妈一样慢,而且找到一个慢的也就罢了,怎么四个都慢,这肯定是“命”了。因此,他们很少因为妻子的慢而大打出手。
  何止是慢,而且她们做的饭也非常难吃。他们的妈妈做饭很不卫生,饭里常出现一把把的老鼠屎。现在,他们的老婆和婆婆一样,做饭很不讲究。
  这四兄弟中,老二的太太是教师,文静秀气,看上去很干净。但是,丈夫打起她来,一样是朝死里打,而且一样是不能哭不能吭声。他的太太做的饭比较干净一些,但做饭的方式经常令旁观者咋舌。
  老家人常做面疙瘩,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水均匀地滴在面粉上,一边滴一边搅,搅成一粒粒的,然后倒在热水里煮就可以了。一家四五口人的话,用上一碗面粉就足可以了。一次,我的一个邻居去这个家族的老二家,却发现,他的教师太太正用一大盆面粉搅疙瘩,那一盆面粉,足可以吃好几顿了。后来,我这个邻居特意问了这家的孩子,知道他们家一连吃了几天的疙瘩汤,最后,饭几乎都要馊了。然而,绝对不能倒掉,因为这家的太太特别节俭。
  我这个邻居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他实在不明白,既然节俭,为什么不每次只用一碗面粉,那样,就算接连吃几天疙瘩汤,起码每次也可以吃到新鲜的。
  我也不能对这个邻居讲什么“隐形攻击”,只是很简单地反问他:“一个整天被打的太太,她可能会好好做饭吗?”
  是的,她不可能。她不仅挨打,而且还绝对不能还击。但她总能找到还击的办法,馊饭和节俭就是她的办法。作为一个经常被折磨的人,她必须找到自己还击的方法,否则她郁积的愤怒只能针对自己,那样她就会自杀。

被动攻击是弱者的武器
  当然,这个例子和前面的例子是不同的。这个例子中,这一家族的男人们当实施暴力时,显然绝对错误,这一点不容置疑,他们打妻子甚至都不找借口。前面的例子中,那位年轻的妈妈对孩子是抱以极大的爱心的,她认为,自己使劲呵斥孩子是为了他好。
  然而,不管关系多么亲近多么特殊,当你对另一个人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攻击性时,对方在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许多人长大后认同了父母的粗暴的教育方式,为父母辩护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我好。”然而,假若你请他们做一个简单的工作——描述一次一个被暴打的经历,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心中仍存着强烈的愤怒。
  也就是说,不管借用什么样的名义,我们粗暴地攻击另一个人,那个人产生的一样是愤怒。
  从这一点而言,民主的家庭营造的氛围,就远好于专制的家庭。并非说,民主的家庭没有攻击与被攻击。其实,任何家庭都和社会一样,家庭成员很容易会侵犯彼此的空间,而愤怒也由此产生,这一点是不可阻止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攻击与被攻击,而在于攻击产生以后。
  在民主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均衡的,没有明显的强势方,也没有明显的弱势方。这样一来,愤怒一旦产生,他们就可以进行表达,并且,因为他们可以很好地沟通,这种表达轻易不会发展到摧毁性的地步。由此,因为心中没有郁积愤怒,这样的家庭也就不会有多少“隐形攻击”。
  家庭中如此,社会中也如此。所以,一个民主氛围重的公司,人们相对比较积极主动。相反,一个专制的公司,人们势必会发展出许多被动攻击的方式,于是大家经常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级错误,譬如懒散、遗忘、拖沓与失约……这些所谓的马虎大意其实常常就是被动攻击。
  尽管专制的父母、配偶或老板常压制对方表达情绪。然而,他们自己常会被激怒,因为他们发现,“无能”的孩子、配偶或下属常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这些错误让他们暴跳如雷。
  其实,这正是对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我不能直接攻击你,但我有办法令你恼怒,这和直接攻击你也没什么两样。”
  甚至,被动攻击造成的伤害反而更大。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她说,她最喜欢雷厉风行,没想到儿子却如此慢腾腾,这令她很受伤。既然如此,她就不如少斥责孩子,并且允许孩子向她表达不满,而不要把这当成大逆不道。
  被动攻击非常普遍,并不是只有严重失衡的关系才会产生被动攻击,实际上一般失衡的关系一样也会如此。在一般的亲密关系中,被动攻击也是常见的调节机制。瑞士女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著作《怒气与攻击》中描绘说:
  (关系的)一方占有优势而另一方处于劣势,优势的一方对劣势的一方心存顾忌,从而不得不作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而劣势的一方对优势的一方则感到某种畏惧,必须表现出反抗才能使对方作出让步……(双方)进而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双方便会发生冲突。此时,若强势的一方采取攻击行动,弱势一方大多会以被动攻击,如沉默不语、躲避、哭泣、离家出走等等,来进行自卫。这时,强势的一方将感到自己被忽视、被冷落、被蔑视而生气。
  与此同时,他也会为自己的攻击行动所带来的后果感到懊悔,从而采取某种弥补措施,并作出让步,使双方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因此,在配偶关系中,被动攻击有时会起到调节机制的作用。

解决之道:学会愤怒
  被攻击,会愤怒。作为一种基本情绪,愤怒是调解关系远近的重要武器。并且,有了愤怒,一定会想办法表达。意识不想,潜意识也会做这个工作。不攻击别人,就会攻击自己。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他的著作《灵魂的黑夜》中写道: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因为,看似不会表达愤怒的人,其实也在用他的独特方式来回击你,而最常见的就是被动攻击。
  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
  并且,因为被动攻击如此隐蔽,你好像没资格实施回击。如果回击的话,也像是一拳打在棉花套上,不能发力。
  此外,你还很容易内疚。毕竟,被动攻击者看上去是很无辜的。
  不过,我们不能轻易责怪被动攻击者,因为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几乎必然是他的愤怒被一些重要人物给严重压制了。譬如,孩子愤怒的资格被父母剥夺了,妻子愤怒的权力被丈夫给劫掠了。他们在这些重要的关系中形成了被动攻击这种消极的自我保护方式,然后将它带到了生活中各个地方。
  但同时,我们每个人应该反省一下,我是不是喜欢使用被动攻击。正如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中所建议: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一问自己:你是否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等伤害过别人,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如果你经常这样做而自己并未意识到,那么,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现了偏差,你同别人的关系有哪些不正常。

————————————————————
被动攻击范例
  1)你和某个人在一起,他不断地打哈欠。你问他,是否累了或病了。他回答说不是,他很好。这时,你再看到他打哈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和我在一起,你觉得是这么乏味和无聊吗?”
  于是,你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可是,对方看上去会很真诚地对你说,他喜欢和你在一起。然而,他还是不断打哈欠。他哪个信息是真诚的?你无从判定,也无法还击。继续和他在一起,你不情愿,但离开他,好像你又有内疚感。
  2)你的同事很健忘,他总是耽误重要的事情。你请他起草一份重要文件,他向你保证没问题。然而,第二天你向他索要文件时,他却说:“实在对不起,我把这件事完全忘了!我现在马上去办。”
  他看上去是真诚的,他现在满怀歉意地去补办,但是,你的事情还是被耽搁了。
  重要的是,他一再这样做。
  3)一个14岁的女孩,有一个小她6岁的弟弟。自从弟弟出生后,父母原本对她的爱几乎全部转移到弟弟身上了,对她非常忽略。她渴望父母的爱,但她不敢表达,因为父母对她很不耐烦。因此,她心中很不高兴,但她不敢表达对父母的怨气,因为她担心一旦表达了,可能连目前的爱都得不到了。
  于是,她争着做家务,争着照顾她无比嫉妒的弟弟。然而,她总是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洗衣服时,她不是把各色衣服混到一起令它们相互染色,就是忘了晾衣服。做饭时,常把饭菜烧糊,还很容易摔碎碗碟。照顾弟弟时,她刻意对弟弟好,弟弟就是不愿意和她在一起。总之,她非常尽力地去做各种事情,但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其实,她的这一切“无心之失”都可能是被动攻击。.
作者: yl他妈    时间: 2011-2-11 11:06

女孩要美貌还是要学识?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27877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蒂姆•哈福德

我15岁的女儿不愿为拿到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而努力学习,称自己把时间花在穿着打扮上更有意义,为的是与她那个讨人喜欢、勤奋、上私立学校的有钱男友约会。她坚称,花在美甲和染发等方面的钱是一种投资,在男友迎娶自己时就会获得更多的回报。她是在欺骗自己吗?

一位好奇的母亲

亲爱的好奇母亲:

尽管在二十一世纪这种情况可能会非常令人吃惊,但你女儿的策略并不罕见。经济学家米谢勒•贝洛(Michèle Belot)和马尔科•弗兰切斯科尼(Marco Francesconi)收集的有关闪电约会的证据表明,女性受到有钱男性的吸引,而男性更关注女性的容貌。另一位经济学家莱娜•埃德隆德(Lena Edlund)发现,在其祖国瑞典最富有男士生活的地区,处于最佳适婚年龄的女性比例过高。


不过,你的女儿只有15岁;在埃德隆德看来,“最佳适婚年龄”是25岁至44岁。你的女儿要么必须及早把这家伙弄到手,要么就必须设法让他保持激情再等上10年——那需要大量的美甲。

她放弃自身教育的结果是,不仅她的投资仅集中于单一的资产,而且甚至可能会让她的主要目标更加难以实现。贝洛和弗兰切斯科尼发现,存在一种强烈的“选型交配”社交趋势,即尽管受过教育的成功男士对与有钱女士结婚不感兴趣,但他们确实喜欢受过教育的成功女士,而不是指甲闪亮的浅薄女子。

你的女儿应该学会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这不仅能帮她提前实现当前的目标,而且——遗憾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都会让她受益无穷。.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321ww.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