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实践] 如何让孩子坚持练琴? [打印本页]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8-1 08:58     标题: 如何让孩子坚持练琴?

理论的东西说了不少了,我们来探讨一个实际问题吧。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如何让孩子坚持练琴?
都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和做法。.
作者: 今夕何夕    时间: 2010-8-1 09:54

威,逼,利,诱


主要是我家丫头吃这一套。.
作者: 牙医叔叔    时间: 2010-8-1 09:58     标题: 回复 1#旺旺她爸 的帖子

为了考试,为了拿证,为了……
估计很难
为了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那种美,
应该就容易了
那么首先就是要让孩子去感悟到其中的美妙
这是我的思考!
我今后想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作者: anncpb    时间: 2010-8-1 09:58

威逼为主利诱为辅
谁说鼓励就行的,我这边脸色稍许和缓些,那边就蹬鼻子上脸。练了好几年,说放弃就放弃我是做不到的,我知道我很俗
希望能看到更好的办法!极度烦闷中~~.
作者: anncpb    时间: 2010-8-1 10:07

引用:
原帖由 牙医叔叔 于 2010-8-1 09:58 发表
为了考试,为了拿证,为了……
估计很难
为了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那种美,
应该就容易了
那么首先就是要让孩子去感悟到其中的美妙
这是我的思考!
我今后想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这个方向是对的,我家的弹小天鹅、致爱丽丝这些都蛮起劲的,但是绝大多数是她不熟悉、不喜欢的,尤其是音阶与琶音,不练又不行,唉!.
作者: 牙医叔叔    时间: 2010-8-1 10:10

引用:
原帖由 anncpb 于 2010-8-1 10:07 发表

这个方向是对的,我家的弹小天鹅、致爱丽丝这些都蛮起劲的,但是绝大多数是她不熟悉、不喜欢的,尤其是音阶与琶音,不练又不行,唉!
关键就是要有个引导
难还难在自己不会!对于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我今后也是个难题!.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8-1 10:16

洗脑子

幼儿园的时候,对孩子要求不高,觉得弹得蛮好呀,进步很快呀,等等。

可能也和老师有关系。那时候的老师虽然很严厉,弹不好就狠狠地批评,但是弹得好马上表扬,奖励小贴纸……我们那时候蛮吃这一套的。

小学后换了个老师,这个老师虽然不会很严厉的批评,但是也从不表扬,所以也感觉不到他在进步。

于是我也和其他家长一样开始急躁,开始大吼,开始动手……

后来自己也觉得这样没意思了,孩子很可怜,而且我意识到越是逼着他做什么事,越是适得其反。

本来他弹琴是很有兴趣的,慢慢的变得敷衍,变得应付,逼迫非但没有让他进步,反而让他的兴趣迅速后退。

于是只好我“撤退”,而且孩子也大了,应该让他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既然不是培养音乐家,既然只是为了音乐的熏陶,那为什么不是以兴趣为重而以练习为重呢。.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0-8-1 11:13     标题: 回复 7#m宝贝 的帖子

小学后换了个老师,这个老师虽然不会很严厉的批评,但是也从不表扬,所以也感觉不到他在进步。

没有得到“及时反馈”。这个老师请得不合算。.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8-1 11:35     标题: 回复 8#ccpaging 的帖子

哎,请老师也是很麻烦的事.
作者: 猪小弟721    时间: 2010-8-1 11:57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小猫宝宝    时间: 2010-8-1 12:09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1 08:58 发表
理论的东西说了不少了,我们来探讨一个实际问题吧。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如何让孩子坚持练琴?
都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和做法。
问题是,什么是坚持?
每天练习是一种坚持
考出10级后,还在继续学习,那是一种坚持
你需要孩子怎么样的坚持?
是爱好?还是意志力的坚持?还是守信?
当初你买琴时候的愿望与几年后你的抱怨比较一下,你会觉得自己已经迷失了偏离了很多很多

几乎每个家长都对我说:我只是在培养孩子的爱好,气质,我又不要培养个音乐家出来.....那么我要问,既然是爱好,那你为什么要对他发火?动手?你自己说话不算数嘛!再则,谁的进步是一根直线直上云天哒?你自己做得到吗?你作为家长都做不到却要求小小孩子做到,难道不残酷啊?好啦,允许他们波浪式前进吧,允许他们从感性出发,感悟理性道理,最后还于音乐感性之美吧~.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8-1 12:18     标题: 回复 11#小猫宝宝 的帖子

送花,再顶一下。你是钢琴老师吧,也欢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别做广告哦。.
作者: 猪小弟721    时间: 2010-8-1 12:25     标题: 回复 11#小猫宝宝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魅力人生    时间: 2010-8-1 12:36

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不要有压力,不要有考试,每天练习,顺其自然

多听音乐会,平时多听音乐

===================================

我们学琴的时候很失败,因为忙着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老师以考级为目标

学的时候,孩子太小,领会不了音乐的魅力

很失败

不过,孩子的乐感,节奏感还是不错,可能协调性,开发智力还是有帮助的

虽然早就放弃了,有些可惜.
作者: shgood10    时间: 2010-8-1 12:43     标题: 回复 13#猪小弟721 的帖子

想起了猫和老鼠里Tom弹琴的那段,我们钢琴老师说,他弹得都对的,画面与音乐是合拍的,我有一段时间一直拿这个刺激女儿,Tom 的手型都比你好!.
作者: -cc-    时间: 2010-8-1 13:43

我们练长笛的,读书日一天只有15到20分钟练习时间,因为她功课做得超慢。
每天只有那么一点时间也就没有什么坚持不了的,需要帮她把一周的练习的曲目分配到每天,督促她把尽量力气花在刀口上,挑难点攻,否则功课交不出。
不过这的确是她喜欢和擅长的东东,我能听得出只要她练,就是一遍比一遍好,她很少原地踏步。学了一阵子老师跟我说,这个小孩给我很多惊喜,不管布置什么作业她都能交,有时候是存心难难她,她也都交出来,她一个礼拜的功课通常相当于别人一个月的量,我们都吃一惊。
假期里练习的时间也相应多些,一到两个小时,她喜欢拉我陪练,给她意见,我有时候不陪练,边做家务边听她练,听到她吹得焕散,混时间,或没练基本功的时候,我会窜过去,友情提示一下。
等到开学了,时间又要少了,又要争分夺秒了。但学琴是细水长流的事,也没什么可急的。.
作者: 小猫宝宝    时间: 2010-8-1 13:53     标题: 回复 12#旺旺她爸 的帖子

不能因为我写过一篇钢琴的演奏之道,你就武断地说我是钢琴老师吧.我教我孩子绘画,你怎么不说我是美术老师呀,
音乐也好美术也好,都是人的修养,我在小时候都学过,不仅我,我的家族中的兄弟姐妹都学的,我父母那一辈也是,我父亲就会2门乐器,但他是建筑师,我表妹钢琴弹得极好,但她港大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我堂弟钢琴好,油画更棒,但他是IT业的从业人员.  我在大学以及后来读研学的东西都无关于音乐美术,但它们是我的爱好,也是乐趣.
学琴也好,学语数外也罢,我是觉得,孩子们不缺乏你的教训,而渴望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对头了,自然事半功倍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好了,我们说钢琴演奏技法中的换指,通常在三指或四指后换指来弹奏高音或低音,由拇指下转向高音,或由三或四指上转下低音区域,是不是这样?有没有人小指后转接转指?肯定没有,作曲家也是人,再六指琴魔的里斯特都不会违背生理结构为难自己的手指头,当孩子出现这样奇怪做法时候,你只要将这个简单道理讲给他听听,他就明白了,明白了便更好地进步了,有了成就感,你想他是多么乐意秀自己的才能啊,才不需要你粗嗓门或没风度地举起你的玉手去揍他呢!.
作者: 小猫宝宝    时间: 2010-8-1 13:56     标题: 回复 13#猪小弟721 的帖子

猪小弟,你那只猫正在勤奋工作呢!.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8-1 14:59     标题: 回复 13#猪小弟721 的帖子

这图片太可爱了!.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8-1 15:01     标题: 回复 16#cc_jill 的帖子

我觉得老师的鼓励很重要。小孩子都是骨头轻,喜欢听表扬的类型,越是多的训斥,越是让他们有自暴自弃的感觉,越是表扬,尤其是老师的表扬,孩子才会越来越有自信.
作者: 和你在一起    时间: 2010-8-1 16:14     标题: 关键还是看孩子是否喜欢

如果不喜欢,真的没有必要坚持。
有的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抗拒,那就应该停手。

如果介于不讨厌和不喜欢之间,可以尝试培养兴趣。
精神鼓励,表扬孩子的进步。
但这里有个悖论:孩子不喜欢,不主动练琴,没啥可表扬的时候,你去虚伪地表扬她吗?
我是做不到的。但孩子真有进步的时候,我从不会吝啬表扬。我想,没有家长会吝啬。
关键是,家长要关心孩子练习的状态。
孩子磨洋工、不认真,其实她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时候虚伪的表扬,我认为没有任何好处。
反过来,如果孩子尽力做了,但是做不好,那一定不能随意批评。我认为这是非常伤害孩子自尊心的。

物质奖励。
孩子的奶奶为了鼓励孩子弹琴,竟然偷偷地给孩子5毛钱作奖励。
我知道后差不多要昏倒。
可是奶奶已经悄悄地实施了好几星期了。
我告诉她儿子,这个人民教师,竟然用金钱利诱孩子。
她儿子严厉地阻止了他妈妈的不当行为。

不过后来想想,这实际上可能是我的洁癖。
我们大人拿到专利、发表论文还有科研奖金呢。
为什么我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如此痛恨和不能接受与“利诱”挂钩呢?
其中的道理我还没有想清楚,反正是不能接受赤裸裸的金钱奖励。

但其实物质奖励还是有的。
每次弹完一本乐谱,我们总是要外出吃一顿正餐,满足孩子一个愿望。
从4岁以来,一直如此。
我们真心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而用一个具体的方式告诉她,父母为她的坚持感到骄傲。

9岁的小琴童,已经可以在音乐里感到乐趣。
她经常在钢琴上即兴弹一些自己创作的小曲子,尝试不同的节奏和音程组合。
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如果孩子不喜欢,她是无法忍受学习中的困难和枯燥的。
如果不喜欢,真的没有必要让他们继续。
学学唱歌也很好,一样可以学习音乐。.
作者: 和你在一起    时间: 2010-8-1 16:20     标题: 合适的老师也非常重要

技术上
为孩子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理解孩子困难的实质,有效帮助孩子解决。
艺术上
能够提供足够丰富的解释,和相应的示范。而不是机械弹奏。

不过能同时做到以上两点的老师不多,甚至有很多老师技术上也不行。真是误人子弟。.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0-8-1 16:49

引用:
原帖由 小猫宝宝 于 2010-8-1 13:53 发表
学琴也好,学语数外也罢,我是觉得,孩子们不缺乏你的教训,而渴望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对头了,自然事半功倍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好了,我们说钢琴演奏技法中的换指,通常在三指或四指后换指来弹奏高音或低音,由拇指下转向高音,或由三或四指上转下低音区域,是不是这样?有没有人小指后转接转指?肯定没有,作曲家也是人,再六指琴魔的里斯特都不会违背生理结构为难自己的手指头,当孩子出现这样奇怪做法时候,你只要将这个简单道理讲给他听听,他就明白了,明白了便更好地进步了,有了成就感,你想他是多么乐意秀自己的才能啊,才不需要你粗嗓门或没风度地举起你的玉手去揍他呢! ...
非常赞同这一段。在学习中一定要顺其自然,一是学习本身有自然的道理,二是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自然发展,这是一个适用于所有学习的道理。学乐器,学体育技能,学数理化,学语言,都有一个符合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的问题。老师和BBMM的教授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学就是一件美事,如果同学本身又有兴趣,根本就不存在坚持、逼迫的问题。

换言之,当BBMM发现要刻意坚持和逼迫孩子才能做某一件事,是否可以及时反省检查,问题出来哪里?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8-1 16:50 编辑 ].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8-1 17:36

我妹就是国外的钢琴老师,她本人是高中就在国外读的,专业就是音乐,她的教法和国内完全不同。她的读研同学有的去奥地利或欧洲其他国家读音乐教育的,也是和她一样的方法。外国人认为孩子在还没有开始认读字母之前是没有一定必要教五线谱的,但是很有必要不断地练耳,做很多很多的音乐小游戏,增加音乐的感觉和节奏,具体有很多方法,都是不枯燥的,也有很多教具。他们有考级,但不操之过急。他们经常开音乐会,经常开Master课,让学音乐的孩子有交流。开音乐会时,老师会用文字记录学生的每个弹奏部分的评语。除了钢琴课,还同时开乐理课,乐理课上有很多书面练习。
她有一个高中同学不是学音乐的,却将音乐进行到底,从小每周上课一直上到现在30多岁还在上。
她有一个高龄学生,在美国的老太,每周一次越洋电话让她授课,几年了基本不请假。
所以我觉得兴趣是最重要的,喜欢了才能坚持,而兴趣是靠培养的,好老师和方法也很重要。虽然在这方面我自己也很失败,但我知道为什么不行。只是目前精力有限。每次我女儿见到她阿姨,阿姨要让她弹琴,她就说弹不好不肯弹。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8-1 18:13 编辑 ].
作者: -cc-    时间: 2010-8-1 18:01     标题: 回复 20#m宝贝 的帖子

老师的鼓励绝对不是最重要答,老师一周只见学生一次,每次一小时而已,而且也不可能从年头鼓励到年尾,而练习是每天进行的,练习中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而对该乐器或音乐越有兴趣的孩子对困难的耐受度也越高,一个方法得当而理智的陪练能支持孩子把这条路走下去。有多少方法去陪,是因人而异,每个孩子的特性都不一样,但绝对不应对练习中的孩子吼叫,既让孩子怀着一颗委屈又愤怒的心,又要他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这是不可能的。.
作者: 神兜兜*萌妈    时间: 2010-8-1 19:22     标题: 回复 25#cc_jill 的帖子

我们考试之前都不肯练的.我是希望她坚持下去,荒废了多可惜呀!学了几年了还是没兴趣,不管怎么样还是每星期送到老师那去练习练习,我是在等待,等到她自己想要了.
作者: -cc-    时间: 2010-8-1 19:31     标题: 回复 26#神兜兜*敏妈 的帖子

让她听一些或模仿一些好听的长笛曲。平时吹的曲子最好广泛一些。.
作者: 妖怪妈妈    时间: 2010-8-1 20:42     标题: 回复 13#猪小弟721 的帖子

老滑稽的!阿拉女儿欢喜死了!.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8-1 20:48

引用:
原帖由 cc_jill 于 2010-8-1 18:01 发表
既让孩子怀着一颗委屈又愤怒的心,又要他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这是不可能的。
.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8-1 20:50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0-8-1 16:14 发表
我告诉她儿子,这个人民教师,竟然用金钱利诱孩子。
说的真好玩,哈哈.
作者: 猪小弟721    时间: 2010-8-1 21:30     标题: 回复 28#妖怪妈妈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8-1 21:33     标题: 回复 31#猪小弟721 的帖子

请保持主题,减少灌水,谢谢合作。.
作者: lincoin00    时间: 2010-8-1 21:45

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

我们学琴5年了吧。。。一开始时他自己要学琴的, 他耳朵很好, 学琴时完全靠听的, 不太会识五线谱。。。问题是跟的那个老师是一个很老的老师, 据说有很有名的弟子。。。但是他对孩子不太引导, 每次上课都是让他旧曲回课, 然后自己弹新曲,他因为不会看五线谱,就很suffer。。。而且我家儿子非常不喜欢练琴, 尤其是哈弄, 音阶等。。。所以有段时间我和他都很痛苦, 打也打过了。。。

后来找了钢琴陪练, 一周两次, 除了陪练来的时候, 平时基本不练。。。但是,这么着也就坚持下来了。。。他其实还是非常有音乐细胞的, 所以虽然练琴痛苦, 但从来没有说放弃。。。

去年换了老师, 比较有耐心,他也还就这么混着。。。一周总计弹3个小时琴, 算不多的。。。

基本上有陪练的时候, 家里就比较平静。。。如果是我陪的话, 很少有很太平的时候, 因为我不太耐心。。。。

所以我觉得老师和陪练很重要, 我们对他要求不高, 能混就混着。。。如果是我一直陪他, 我估计也坚持不下来,最主要不是他自己,而是我太痛苦了。。。

我们家小子说不上最喜欢钢琴, 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 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体育节目。。。但是就这么混着, 我觉得也还可以吧。。

他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没有琴谱也能自己编着在钢琴上演奏,我自己觉得挺不错的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lincoin00 于 2010-8-1 21:46 编辑 ].
作者: longmother    时间: 2010-8-2 00:31

小孩喜欢音乐的,也喜欢钢琴,但要花力气练就不喜欢了,比这有趣的多了去了.楼下姐姐弹得好,经常会留下他的脚步,静静地听,你要他反复练,克服难度,就不请愿了.谁没惰性呢,所以,只能压着弹,也只能是2楼的办法了..
作者: 我是乐乐妈    时间: 2010-8-2 01:01

引用:
原帖由 小猫宝宝 于 2010-8-1 13:53 发表
不能因为我写过一篇钢琴的演奏之道,你就武断地说我是钢琴老师吧.我教我孩子绘画,你怎么不说我是美术老师呀,
音乐也好美术也好,都是人的修养,我在小时候都学过,不仅我,我的家族中的兄弟姐妹都学的,我父母那一辈也是, ...
说得真好!
其实孩子天生爱美,且看在幼儿园,他们对会弹钢琴的老师多么崇拜,他们都愿意自己能演奏这个乐器。
但是很多人说,包括钢琴系的学生都说,只要练琴一周,很少会有孩子喜欢练琴了。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钢琴了?
辛苦的练习,最主要的是学习中的困难,让孩子畏惧,退缩。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会让孩子坚持。
克服困难,这是比学会某个技巧更重要的收获。
如何帮助孩子有效的克服困难?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长(陪练者)的引导非常重要。
如果家长能做到和孩子一起练习,也许能更有效地指导。
至少可以帮助孩子分解困难,获得成就感。
有了成就感,孩子更容易坚持。
这也是一些钢琴系的学生说的:他们也有过很多怨恨,但对专业始终是热爱的。

乐乐快五周岁时,练琴第一周,天天催我们“快把琴卖了吧!”
三四周后,情况改变了。我们逗他要卖琴,他不肯卖了。
现在学习了四个月,仍旧要催促有时逼迫他练琴。
我观察的结果,他喜欢弹琴,老师没有布置的曲子,他自己看看VCD,就练好了。
不喜欢的是比较难的练习曲。每次练到难的曲子,就开始“磨洋工”,找各种理由不想进行下去。
这时候,我就要做两件事:一是帮助他分解难度,精炼难的部分,各个击破。二是“威逼利诱”,使他完成降低难度的任务。
完成以后,他会特别开心。
有一次练完琴,喝口水,特别美的说:“我发现练好琴喝水特别甜!”咦,他尝到了先苦后甜的滋味:)

还有一招也有点用:欲擒故纵。
故意告诉他:你不相练就别练了,让妈妈先练习。
他一定飞快的抢先坐到琴凳上。
或者说:“今天就到这儿,别练了”
他会要求再自己“瞎弹”一会儿。
就是完全不管,让他自由发挥,乱弹琴。
我就有意考虑一下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他。
这时候他是真正的再享受弹琴的乐趣。

逼迫或者引导,是手段,目的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作者: 牙医叔叔    时间: 2010-8-2 07:42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8-1 15:01 发表
我觉得老师的鼓励很重要。小孩子都是骨头轻,喜欢听表扬的类型,越是多的训斥,越是让他们有自暴自弃的感觉,越是表扬,尤其是老师的表扬,孩子才会越来越有自信
关键还有个问题,老师的出发点是什么?
如果老师也为了帮孩子陶冶情操的指导,效果不一样
如果老师为了孩子考试,为了自己教的孩子考得好,有更多的人趋之若鹜,那就麻烦了!.
作者: 桃之夭夭也    时间: 2010-8-2 09:58

我们刚学了1年,还谈不上坚持。
不过我觉得弹琴和做任何事一样,兴趣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原动力,但是坚持下去光靠兴趣却是不够的,有很多人开始充满激情,等狂热劲过了也基本玩完了。重要的是面对困难的态度,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的作用非常大,当孩子成功跨越一个又一个坎,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从而能接受更高的挑战。.
作者: hance    时间: 2010-8-2 10:09

如果让孩子学琴是为了考级,考出十级就万事大吉,那我看您家孩子不会好好练琴滴,从咱家孩子学琴看来,要考级,突击两三个月低级别是肯定能轻松拿下滴。所以孩子如果智商正常很快会感受到练不练没大碍,你督促他练也是白讲。单从应试考级而言,只要平时一周在琴前坐三四小时,到考级突击不成问题,所以不要唠唠叨叨啦。当然如果你想让孩子成名成家,朗朗孔祥东许忠,那你得天天陪着,威逼利诱才行。

如果您想让孩子自觉练琴,那你得找个好老师,按孩子喜欢选曲练习,循序渐进,可以考级,考级只当强心针+自我肯定。这样基本在孩子懂事,顿悟并对音乐有一定理解以后会自觉练琴。咱家这事发生在十岁以后。三年级某天,人家写作文说:钢琴是她的朋友,钢琴可以分享她的喜怒哀乐。之后,人家练琴就灰常自觉啦。老大您就慢慢来吧。

[ 本帖最后由 hance 于 2010-8-2 14:18 编辑 ].
作者: lhwhqn    时间: 2010-8-2 10:29

我女儿小时,我尝试过骗、哄、吓、最后到打 但偶尔次请了陪练,那段时间一发不可收了, 小姑娘一周要请3-4次陪练,最夸张的是有一年的考级,居然天天请 ,但效果是显见的。我觉得小孩子学琴有个过程,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和学琴的等级,自然而然不需要陪练了。还有老大你让孩子学琴的出发点,如不是为了考级,相信你的孩子学琴的压力就会小些,但“偶”的前提还是让女儿跟着考级的进度学琴,所以我的女儿是时还是有些不情愿,她喜欢弹些世界名曲,不爱多练基本功。.
作者: JUDY'S妈妈    时间: 2010-8-2 10:44

我让女儿学琴,从没想过要考到几级,只是为了让她了解音乐接触下。身边很多孩子考得级数高,问起我到几级了,我说,只要她的五个手指头会放就行了,没啥要求。所以她学了几年后,确定自己不喜欢弹琴,想改学其他乐器时,我同意了。现在至少会三门乐器了,不过都是入门级。
我们学过的课外兴趣班也不少了,数数也满十个手指了。都是她想学就学,不想学就放弃,全凭她自己喜爱,决不施压(主课除外)。我也知道她是个没啥耐心的家伙,所以只要她玩得开心就好,不要长大后怨我这么当妈的没给她创造条件。.
作者: rong163    时间: 2010-8-2 10:50

我觉得考级是很能刺激孩子坚持学琴的,我们开始学琴的4年,都没有去考级,没有目标,加上孩子本身也不是特别喜爱.所以进步不快,几乎要坚持不下来了,结果第4年开始考级,一考级就坚持下来了,可能是小孩子觉得有荣誉感就更加自觉了,他根本不觉得考级是压力,完全是非常愿意考级,
也有可能刚学的几年,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很难坚持,现在大了,好像每天弹琴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和吃饭一样正常了,希望能保持这个习惯到他长大.不管是打算走专业路线,还是业余的,一旦去开始学了,给孩子一个目标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8-2 11:05

我外甥钢琴考出十级后,再也没碰过钢琴,那时他已经到了青春叛逆期,你逼他也没用。这成为我表哥心中的痛。其实他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他的兴趣爱好,锻炼坚持的品质之类。
我外甥现在已经读研究生了。希望哪一天他可以重拾这一兴趣,否则太可惜了。.
作者: loveneverdies    时间: 2010-8-2 12:19     标题: 关键看学琴的目的

我们学琴是不以考级为目的的, 所以进展上与同龄孩子比算比较慢的, 手型也不好看。

我们的目的是给孩子一个有音乐熏陶的机会。 开始练需要妈妈陪着,最近几周除了不懂的,不会的,基本可以自己练习了。 有时候也需要提醒一下,或者逼一逼,但我们的原则是他自己主动。

话说回来,我们也不是没有压力,一方面来自老师的, 老师总想加快速度,也想让孩子练习多些,多些她带的优秀苗子,也算是业绩了。

另外一方面的压力来自其他练习多、进步快的孩子, 从放假开始,我们楼上的小姑娘,大约是四五年级的样子,每天练琴不下四、五个小时,感觉整天她都在练习。

[ 本帖最后由 loveneverdies 于 2010-8-2 12:37 编辑 ].
作者: JSCMM    时间: 2010-8-2 13:11

我家也是正在为考级做准备,其实我心里很纠结,如果不考级,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是考完后呢?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我答应她考好级就不弹了,但是真要放弃也不容易的,唉,希望女儿自己能开窍就好了,现在的老师不考级,他都不教的,考级才能提高收费啊!不高级他没有收费标准了。很难再找到为了开发孩子音乐兴趣的老师了。.
作者: de0222    时间: 2010-8-2 13:16

怎么坚持实在也说不好,只是数年的学琴生涯,练琴已经是一种习惯,就像每天要做作业一样,练琴也是一项作业。
和学校老师很重要一样,钢琴老师也很重要,要轻轻批评,重重表扬,要体谅学生其实很辛苦,要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好奇心,并觉得这种好奇心很可贵。同时能让学生体会乐曲之美。
每年的考级是刺激,让孩子有荣誉感很重要,每年一张的成绩优良的证书是对她一年辛苦的奖赏。让她看到自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断进步。
多欣赏孩子的琴声,觉得好听时大声说出来,是对宝贝最大的支持。.
作者: marry1125    时间: 2010-8-2 14:15

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学琴的时候是喜欢,可是自打要求天天练琴开始她就不再喜欢弹琴了。
为了这,一开始是骂,到最后是打,LG问我:“你让她学琴到底是为什么,如果是培养兴趣和情操的话,整天的打骂起到的是什么作用?”
其实道理人人明白,只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却无法释怀。为了避免每日的争吵,我给她请了陪练,效果是好了,至少再也没有打骂声了,她每天能按时弹琴了,心也能静下来了。可是却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依赖”。后来为了培养她的独立能力,我们还是决定不再请陪练了。
上小学之后,由于学校的作业多,有时没有时间练琴,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到周末回琴时能凑合就行了。(当然这期间没少挨老师的批评)
至于考级,只有这几个曲子,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突击是没有问题的。这不前两天我还看她弹得格里格楞的,被老师训过之后一下子突飞猛进。小家伙这几天,天天在家练琴呢!所以我也就不再训她了。她知道考级考不出,自己之前的功夫都要白花了。其实孩子不傻,贪玩怕苦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我们大人不也一样吗?有的时候,会问她还喜欢弹琴吗?回答是肯定的:“苦是苦了点,只要你不是每天发火、骂我、打我,我还是愿意练琴的”。所以现在开始我也悠着点了。我的一个亲戚的孩子,10级考出后就再也没有碰过琴,那么学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仔细想想,大多数的家长不就是希望能培养孩子的一点兴趣外带那几张证书吗?很多都没有想过将来要吃这口饭,那么天天练琴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作者: hongjiMM    时间: 2010-8-2 14:39

孩子兴趣第一;
老师鼓励表扬第二;
家长监督配合第三。
这是我们家的从4岁到现在13岁还在弹的理由
因人而异。。。。。。.
作者: 小猴子她妈    时间: 2010-8-2 15:42

我对女儿说,愿意去阳台晒太阳还是愿意在空调里练琴?
很爽快,几乎没有思考,自愿回答后者..
作者: 小猴子她妈    时间: 2010-8-2 15:49

引用:
原帖由 小猫宝宝 于 2010-8-1 12:09 发表

问题是,什么是坚持?
每天练习是一种坚持
考出10级后,还在继续学习,那是一种坚持
你需要孩子怎么样的坚持?
是爱好?还是意志力的坚持?还是守信?
当初你买琴时候的愿望与几年后你的抱怨比较一下,你会觉得自己已经 ...
哈哈,大多数同意.
只是想说,我也是陪练妈妈,但是很多像我这样的陪练妈妈发火,并不是因为对孩子的要求高,而是因为孩子的不耐心,脾气暴躁,不认真,经过多次耐心劝导,还那样. .. 才会河东狮吼的..
作者: 假居士的跟班    时间: 2010-8-2 16:26

关于练琴,我个人最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http://violinstudy.net/bbs/viewt ... mp;from=recommend_f

.
作者: redsun    时间: 2010-8-2 17:13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1 08:58 发表
理论的东西说了不少了,我们来探讨一个实际问题吧。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如何让孩子坚持练琴?
都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和做法。
家长坚持了,孩子就坚持了。
因为学习的念头一般起源于家长,孩子只是应从家长的意愿。父母叫做,那么就做,至于能不能做好,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孩子的能力,做家长的要能看清,不然就很难坚持了。家长能坚持下来的,孩子必能坚持下来。家长坚持的理由就是相信孩子能够做到某种程度。
现实中,看到孩子在琴房听老师的指导,家长在门外徘徊或是兜一圈再来接,这样的情况一般难以坚持。只有和孩子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坚持下来。.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0-8-2 17:28     标题: 交钱练琴之前,你敢提“反建议”吗?

儿子不练琴,画素描。
每次我交素描课的学费之前,都会给儿子一个“反建议”:“磨铅笔没意思,咱不玩儿了吧?”
如果儿子坚持要继续“磨”,且找出继续的理由来说服我,我就交钱。
如果儿子就坡下驴,或者说最近比较累要暂时停一段时间,我就省钱了。
如此,儿子已经画了3年素描了,中间只停过2-3个月。现在开始学“染布”了--水彩画。.
作者: 小宇儿妈妈    时间: 2010-8-2 18:58

关键还是在家长,孩子都是玩心大的,家长定时定量的话孩子看看没花头了,也只能习惯成自然了,呵呵1.
作者: lincoin00    时间: 2010-8-2 20:08     标题: 回复 53#ccpaging 的帖子

我提过, 其实是变相的“威胁”, 每次他都抹不开面子, 只能继续学下去。。。

呵呵, 年龄上去了, 他也要面子了。。。不好意思半途而废了。。。

而且我觉得适当的考级和参加一些表演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比如少年宫每年都有表演等等。。。

他会很有面子,而且在这种表演过程中,他会觉得自己弹得不错, 自然而然的要学下去了.
作者: 一滴清水    时间: 2010-8-2 20:26

一句话,首先你家长能坚持多久?(财力,精力,耐心很多东西都需要在某长时期内都需要坚持)还有是什么琴? 不同琴区别还是有的。而且不同孩子同一种琴也会有很大差别。这个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坚持的结果和目标就是人琴合一,从最初的坚持到最后的‘不用’坚持。.
作者: -cc-    时间: 2010-8-2 20:59

我自己是从孩子的第一节课开始就一直旁听,初级阶段是跟着孩子一起学,包括看谱,节奏等等等等基本知识,尽量保证她在平时的练习中不重复练习错误的东西,同时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回课的质量等等。到后面就是学习乐曲的表达,技巧的专门训练等方方面面,充分地参与到孩子的练习中去。我甚至还自己练习过她的乐器,请她当我的陪练,这样我知道哪些意见和提法是非常有效的,容易被接受的,而哪些根本就是不宜重复引人烦燥的废话,这样在自己陪练的时候就可以加以注意,自己练过就深刻知道孩子练习的不易,我曾经每天练习五个小时却不能达到孩子当时的进度,我有什么资格向她发火。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每练一首作品,都到网络上去找好的演奏版本陪她一起欣赏,一起感受,在练习时与她一起探讨想要表达的感觉。
而且我不同意坚持陪练就是让孩子有依赖感,陪练的一个最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做孩子的听众,给予适当的反馈,孩子学习的是乐器,但不管学习的是哪一种乐器门类,本质上都是在学习演奏,是借助乐器去表达,而不是为了弹奏而弹奏,一个热情而灵敏的听众能充分地激发孩子的演奏欲望。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当一个孤独的演奏者。
孩子如果在学琴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家长要承担一半,甚至更多的责任。.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8-2 21:06     标题: 回复 57#cc_jill 的帖子

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父母如果真的对孩子有要求,就应该自己先尝试一下。.
作者: hance    时间: 2010-8-2 21:30     标题: 回复 58#旺旺她爸 的帖子

老大您无意中犯了印度电影流浪者同样的错误,要是父母碰巧没那个天才,孩子不是就没机会接触新生事物啦,不就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啦。要是这样那咱们的新中国怎么建立起来呀,大家都是农民的孩子咯。.
作者: lincoin00    时间: 2010-8-2 21:50     标题: 回复 58#旺旺她爸 的帖子

至少我是做不到这点的。。。

不管是在弹琴, 还是其他学习上面。。。

家长不可能成为”全家“, 比如说学数学, 虽然我以前数学不错, 但是让我教儿子数学就不可能。。。但是他还是要学啊。。。再比如, 体育运动上我也是个“残废”, 但是对他有利的运动,我还是鼓励他去学习, 这时候激发他的兴趣和找对好的老师就很重要。。。

当然, 我同意要和孩子“同感受”,要能体会孩子的辛苦, 所以才有前面同学说的“威逼利诱”。。。。呵呵。。。.
作者: -cc-    时间: 2010-8-2 22:57     标题: 回复 58#旺旺她爸 的帖子

是啊,反正乐器家里现成有,家长去尝试一下也不会有损失。
有一种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就是当家长的接受能力超过孩子,比如孩子只有四岁,手比家长小几倍,力气也没有,而家长是心智成熟的大人,接受能力会强过小孩,这时候也要考虑现实的情况。
在我们家是孩子强我N多倍。
还是要宜人而异,因地制宜。

[ 本帖最后由 cc_jill 于 2010-8-2 23:05 编辑 ].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8-2 23:05     标题: 回复 59#hance 的帖子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父母一定要有多大的水准,而是说父母参与学习会大大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作者: 和你在一起    时间: 2010-8-3 00:52     标题: 回复 57#cc_jill 的帖子

我赞同您的观点。

兴趣爱好的培养,除非孩子自发要求,必须是生活的延续。
如果一个家庭,本身没有“音乐”,其他家庭成员也无此爱好,单让一个孩子学,能学好才不自然。

试想,一个生活在纽约的孩子,父母完全不懂京剧、不识中文,也从不欣赏京剧,却要孩子学唱京剧,这该是多么滑稽的事情。孩子不想继续,父母还强制,这简直可笑了。.
作者: jasmine_lhq    时间: 2010-8-3 02:43

我觉得在让孩子坚持练琴这件事上,我是真正做到了非常非常地有耐心(与其他语数类相比),努力地陪伴他、理解他、赞扬他、鼓励他和欣赏他。

也许是因为自己不会的缘故,所以儿子弹琴、不管弹得出弹不出,是好是坏我都一律觉得不容易、真好听。
真正是蹲下来,把自己放到比孩子还低的位置陪伴他倾听他。

比如现在练音协6级的考级曲《E大调练习曲》,弹奏速度是极快的,他手指转不过来或因为手小跨度不够,不管怎么努力速度一上去总还是会出错,他自己也会很急,我就安慰他,对他说能弹到这么流利已经很了不起了,听他讲他的苦恼、与他一起分析原因,技巧上按钢琴老师的指法建议,以及在弹奏之前先在脑子里想好速度呀节奏呀身体手臂等做好准备呀等等

要他平时坚持练、则是思想上给他洗脑。
比如说他不是喜欢周杰伦嘛,就拿周说事,从女孩子的角度去看,觉得男孩子像周杰伦那样会弹钢琴真是好帅哦、十个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翻飞舞蹈、美妙的音乐流淌出来。。。
和他一起看《钢琴师》的电影,在边上说:即便是在那样残酷的现实情况下,会弹钢琴依然可以找到体面的工作,即使是敌对方的德国军官,也还是会欣赏有才华的人。。。
还跟他说:你练好了钢琴,假如将来哪一天你出国去留学,就不用去餐厅饭店洗盘子打工了,可以去当钢琴陪练、当家教、去餐厅酒吧演奏。。。

行动上,练琴的时候尽量坐在他身旁,尽管不会弹也看不懂,可是用耳朵去听他,去反馈他,他觉得难的时候、在一边体谅他理解他并且鼓励他动脑琢磨思考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反复练习去逾越拦路虎;当他弹出了美妙的旋律时就以极大的喜悦与欣赏心去赞扬他。。。
偶尔也弹几下,激起他当老师的欲望、来指点妈妈,他就更有满足感成就感,也更愿意练琴了.
作者: fruit    时间: 2010-8-3 08:45

我想问一句,这里的家长有没有学琴的经历???
一首新的曲子,在刚摸索弹奏的时候,一遍遍的是需要点毅力的。
当学琴学到,看着谱子,马上能在琴键上基本弹完整,或者听到一段音乐,马上能在琴上弹出来的境界的时候,你会真的喜欢上弹琴了!
而要达到这个结果之间的过程,那还是比较辛苦的。表扬也好,赞美也好,孩子的心里不会真的就愿意那样一遍又一遍,多少有点无奈。所以坚持的是家长。
我觉得学琴,除了练习,赞扬、奖励……还需要带孩子去音乐厅、甚至美术馆等,去感受一切和艺术有关的东西!和美有关的东西。
应该忽略的是考级!

[ 本帖最后由 fruit 于 2010-8-3 08:46 编辑 ].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8-3 08:49     标题: 回复 65#fruit 的帖子

我倒发现,对孩子来说,摸索的困难反而是次要的,难度在于会弹到熟练这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没有成就感的。
很多孩子觉得会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让他重复个不停,所以才会心生厌烦。.
作者: fruit    时间: 2010-8-3 09:02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3 08:49 发表
我倒发现,对孩子来说,摸索的困难反而是次要的,难度在于会弹到熟练这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没有成就感的。
很多孩子觉得会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让他重复个不停,所以才会心生厌烦。
对啊!但是琴学到一定的程度,一首曲子来啦,马上可以弹出来的呀!这个时候孩子才会真的喜欢弹琴!
反复练习就是没有到这个程度,慢慢地在琴键上摸出完整的曲子,反反复复将它练熟。大人自己试试看,真的很痛苦!这个过程我觉得叫做“做生活”和画画中的被动的涂色加线条花纹来完整画面是一样的。叫做“做生活”因为大多数孩子觉得弹出来,或者将心里的想法画出来,他的创作过程完成了,要完美,那就需要“做生活”重复简单的劳动,所以他们没有兴趣。

如果我们能将这个过程重新激发起孩子的创作,那么就不会生厌了!但是老师不会一直陪在身边用语言等激发你呀,那么家长有没有这个能力做这件事情呢??大部分家长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作者: fruit    时间: 2010-8-3 09:11

另外再说一句!
很多家长鼓励的话说了两句就没有耐心了!不要说这个反反复复的鼓励的话孩子听了还是不是有用,说的家长也已经没有耐心了!
所以当一个好的教育者是劳心又劳力的!
看看只是坐在钢琴边轻轻地说,优雅的教!
学琴这样,学画这样,学每个科目也这样,做一个好老师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怪孩子前,先想想自己心态调整好了吗?自己已经够格了吗?
对自己的孩子宽松点。不要太纠结了.
作者: 假居士的跟班    时间: 2010-8-3 09:44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3 08:49 发表
我倒发现,对孩子来说,摸索的困难反而是次要的,难度在于会弹到熟练这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没有成就感的。
很多孩子觉得会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让他重复个不停,所以才会心生厌烦。
这个阶段只能交给老师。好的老师会把难点、音乐表达用演示和手把手的方式带着孩子尽可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对老师自身的演奏能力和音乐内涵的表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谓的音乐熏陶也更多体现在老师这个阶段的演示和讲解。.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8-3 09:50     标题: 回复 69#假居士的跟班 的帖子

不可能的,老师基本上只有每周一次的课,最多只能还琴和教新的,哪里来世界带着孩子练习。
要么另找陪练。.
作者: 叮叮爱妈    时间: 2010-8-3 09:58

因为我喜欢,所以,孩子在3岁时就开始弹琴,我经常放着古典音乐来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妙,我想这样的影响也是有必要的,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父母是第一个老师。我一直是个认真的陪练“老师”,钢琴老师也一直在孩子面前称赞我,这样,孩子在练琴时就不会随便乱弹应付我。我觉得,早期练琴,大人的陪伴和坚持是非常关键的
当然,任何一门技艺的学习都会遇到瓶颈口,我也心急、打骂,甚至为此和老公发生极大的矛盾,但坚持是关键,挺过去后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孩子不仅获得了成绩,更是心灵获得许多愉悦的感受,现在我们继续上课,让老师教些他喜欢的曲子,他自己说要去考演奏级。我会一直支持他,因为他喜欢。.
作者: 小美女妈    时间: 2010-8-3 09:58     标题: 回复 70#旺旺她爸 的帖子

这个其实要看你们家长的,如果你们不想考级的话,可以和老师讲清楚,这些东西完全可以不用弹到熟练的,如果还是要想考级的,那还是听老师的吧.
作者: 假居士的跟班    时间: 2010-8-3 09:58     标题: 回复 70#旺旺她爸 的帖子

如果老师这点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到,无非2种可能:1、学习进度还在锻炼手指的阶段,2、老师本身忽略或者没有能力做到。

以我陪练小提琴的体会,我一个连五线谱都看不懂的音盲教孩子考出2、3级应该没有啥问题的。但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没法和学音乐扯上啥关系。 .
作者: 小猴子她妈    时间: 2010-8-3 10:29

陪练的经验告诉我:摸索新曲子的时候倒不难,因为女儿有新鲜感,恰恰是弹熟练了以后,再精雕细琢,这部分在我现在看来,倒是有难度了.一直以为识谱是难的,弹熟练也是难点,现在看来,完全颠覆了.
我感觉陪练的父母,态度很重要.我自己心里面很明白.我耐心点,态度好点,孩子就少了很多烦躁,配合度就提高不少..
作者: hongjiMM    时间: 2010-8-3 10:30

大家都说了这么多,我还是坚持每个孩子、老师、家长情况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学法。。。
我们家:家长是音盲,五线谱认识我们,我们不认识它的
孩子自己提出来要学弹钢琴(幼儿园时),作为家长满足他,开始是电子琴入手,实在不知道他能学多久。。。
两年后换了正式的钢琴,老师也换成音乐学院出生的。。。
开始时,新老师对他也很严格,基本功反复练。。。
中途孩子有过抵触,是老师的开导,家长的哄、骗、带吓唬(还小,6岁时)成功地跨过了这一关。。。(那时候在日本)
回上海后,同样找了个音乐学院在教的老师,要求更严格。。。
但孩子大了,知道要不要学下去。。。刚回来考过级(检验他的程度)中间停了。。。
今年又来考级,是我们家长的要求,目的是检验老师教到现在,孩子的程度在哪里。。。
因为已上中学,平日里只有15分钟的模一下琴而已的程度。。。
所以这次考级老师和我们沟通,背谱、左右手协调演奏都没问题,主要是平日练太少,就像运动员缺少锻炼,力度上不够。。
要求7月份的练习,一天2小时,8月份考之前一天3小时。。。在坚持中。。。。。(真的很欣慰)
所以我的观点还是孩子自己要不要,是第一,老师第二,家长第三。。。。。。
和楼上的一些家长比,发觉自己是非常不合格的。。。 .
作者: 小猴子她妈    时间: 2010-8-3 10:32

引用:
原帖由 fruit 于 2010-8-3 09:11 发表
另外再说一句!
很多家长鼓励的话说了两句就没有耐心了!不要说这个反反复复的鼓励的话孩子听了还是不是有用,说的家长也已经没有耐心了!
所以当一个好的教育者是劳心又劳力的!
看看只是坐在钢琴边轻轻地说,优 ...
是的,完全理解.呵呵,要当个好陪练,不是那么容易的..
作者: 小猴子她妈    时间: 2010-8-3 10:34

引用:
原帖由 hongjiMM 于 2010-8-3 10:30 发表
大家都说了这么多,我还是坚持每个孩子、老师、家长情况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学法。。。
我们家:家长是音盲,五线谱认识我们,我们不认识它的
孩子自己提出来要学弹钢琴(幼儿园时),作为家长满足他,开始是电 ...
你的一.二.三,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孩子要不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和老师.我们的钢琴老师说过,孩子,家长,老师三者是等边三角形,缺一不可..
作者: fruit    时间: 2010-8-3 10:42

周围的孩子都在学琴,周围的学琴的妈妈都在抱怨!
说说容易做做难啊!
回忆以前学琴的路,想想现在的孩子虽然家长化了更多的钱,其实创设的环境和我当初是不能比的。社会的大环境完全完全变掉了!
所以孩子真可怜,妈妈们真可怜!.
作者: hongjiMM    时间: 2010-8-3 10:43

引用:
原帖由 小猴子她妈 于 2010-8-3 10:34 发表

你的一.二.三,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孩子要不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和老师.我们的钢琴老师说过,孩子,家长,老师三者是等边三角形,缺一不可.
我们钢琴老师没提过这点。。。
刚开始送过去,我还在琴房陪着。。。老师看出来我是实在不懂的。。。很委婉地说,妈妈可以去忙别的事。。。
从此我开始了,送到后,瞎逛马路等那40分钟。。。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
要说我们的付出、坚持,也就这个方面吧。。。
不过从今年9号线开通了,他自己去。
再也不接送了。。。算彻底解放,我又得.
作者: mandy    时间: 2010-8-3 10:50

我们学了2年,从5岁开始,刚开始我也跟着弹,慢慢到后来就觉得指法跟不上了,只能学理论,继续陪练。
个人感觉,弹琴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孩子小的时候,手指力量小,手掌小,弹琴其实挺吃力的,所以我很佩服那些4,5岁就考级的孩子。
我们一直没有考级的目标,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所以在这个阶段,坚持就是最大的成就了。我也很希望有一天,孩子能达到“拿到一张曲谱,就能够轻松流畅地弹奏出来”的境界。
寒假的时候,在老师的建议下,练过一阵上音的考级曲,练了2,3个月,连我都觉得很枯燥。虽然知道坚持练下去,肯定能考出来,老师说按他的进度,5年级考出10级没问题。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因为这已经背离了我的初衷。
现在每周按老师布置的练习弹,不规定时间,但每周要完成既定的目标。每次弹新曲子的时候,也有点畏缩的情绪,不过一旦上手,就能渐入佳境。刚开始上手的时候需要我陪着,鼓励一下,指导一下,后面基本能自己独立练习了。感觉现在比以前陪练的任务已经轻松很多了,能不能坚持,就在于孩子的心态了。.
作者: 欢蹦小蛇妈    时间: 2010-8-3 10:57

引用:
原帖由 hongjiMM 于 2010-8-2 14:39 发表
孩子兴趣第一;
老师鼓励表扬第二;
家长监督配合第三。
这是我们家的从4岁到现在13岁还在弹的理由
因人而异。。。。。。
==============================
非常同意这位家长的说法。

从幼儿园学琴开始,到了小学,看到原来身边弹琴的小朋友一个个退了出来,
好多是因为学业紧张,无力为继,这是事实。
经过多年的思索,发现孩子真是各有特质,学有余力的,当然可以并且应当继续。
而有些学琴学得实在太累:老师教不会,觉得有负家长的投资,累;
学生已经为作业堆里打滚,还要弹琴,累;(弹琴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不知家长们可有体会?)
家长化了大量时间、金钱与精力,如果看不到实效,难免心态坏,打骂也就成了常事,累!
如果三方都累的话,坚持,也就没了意义。

常和老师与家长沟通,发现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弹琴,就如同奥数,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一样。
只是好多家长不承认这点罢了。.
作者: 欢蹦小蛇妈    时间: 2010-8-3 11:03

[quote]
我觉得学琴,除了练习,赞扬、奖励……还需要带孩子去音乐厅、甚至美术馆等,去感受一切和艺术有关的东西!和美有关的东西。
应该忽略的是考级!

================================

非常赞成第一句话。
但对第二句话有不同看法。考级也看怎么考,如果水到渠成,考一下,三个曲子当精练,也无妨的。
就像学语文,也有精读、泛读之分。各有作用嘛。
家长有良好的心态对待考级,孩子在符合自己水平的程度上参考,大家都以平常心待之,
不一味迎合,也不一味排斥,考级也能成为一种提升各方面素质的手段。.
作者: redsun    时间: 2010-8-3 11:04     标题: 回复 66#旺旺她爸 的帖子 回复 74#小猴子她妈 的帖子

这个说到了点子上!
弹新曲子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弹新曲子的同时将老曲子弹的完美,而这才是要真正做到的。
新曲子弹不好很正常,多多练习就会渐渐好起来。老曲子要弹好确实不容易,因为已经熟练了,就会有新的要求,而要满足新要求,就要不断地重复练习直到达到要求。而这中间是最磨人的。.
作者: 老萌妈妈    时间: 2010-8-3 11:05

说个实际点的问题吧,如果学琴费用不是这么昂贵,估计也就没有什么威逼利诱,家长也不会对孩子又是动手又是吼叫,说是说只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素质情操,可是一旦付出了那么多精力时间和金钱,没有人想放弃,也舍不得,不甘心,所以最后成了家长的坚持。孩子练琴确实很枯燥,真正让他们喜欢上练琴是非常难的,主要还是家长的引导和鼓励,表扬还有耐心,不能挫折教育。这是我从女儿身上得到的经验。前段时间女儿对弹琴有畏难情绪还有厌恶的情绪,我开始的教育方式也是不耐烦,对她又是打又是骂的,总是让女儿流着眼泪上琴,看着她也是蛮可怜的,但是让她放弃,她说:不要!后来我停了两个星期的课,让女儿放松,我自己也调整了心态,尽量克制自己不大声对她说话,不批评,而且一定要微笑着对她重复说:没关系,错了再来,你已经弹得很好了,比前一遍有进步,你真棒!..........这些鼓励表扬的话,对女儿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让她愿意弹琴,也不会闹情绪,主要还是家长要保持平衡的心态,不给孩子压力,我只让老师每节课布置三到四个曲子的练习,尽量放慢速度,让孩子不会觉得太快或太难跟不上而着急,多给孩子一个喘气的空间。.
作者: 欢蹦小蛇妈    时间: 2010-8-3 11:09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3 08:49 发表
我倒发现,对孩子来说,摸索的困难反而是次要的,难度在于会弹到熟练这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没有成就感的。
很多孩子觉得会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让他重复个不停,所以才会心生厌烦。
==================================
旺爸,这就又牵涉到人各有异这个问题了。
有些孩子,最喜欢弹新曲,
但很多很多孩子,地弹一串熟练的旧曲,特有成就感呢!
好多钢琴家,为了练好一个曲子,常常化上几个月;
有画家,为画好一样东西,化上几年时间。
虽然外行看上去,东西都差不多,但真正专研于此的,会发现此时与彼时的差距。
我曾看朗朗与一外国钢琴家演奏四手联弹的某曲子:军队进行曲。
不由大吃一惊,因为小儿曾在五岁时练习过。
后来才想明白:弹琴,重要的不是会弹,而是弹得好听!
这也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曲子难度不高,却能红遍全球的一个原因吧。.
作者: 欢蹦小蛇妈    时间: 2010-8-3 11:17

前些天读到一文:《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
其中就说到:

“中国人,赶时间。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
  可以快,就决不能慢。有了比较,加上重复、单调、复杂、呆板、逼仄、拖延、消耗、超出理解范围、失控和不公平等经常性的情境,中国人急不可耐,又因欲求未满而耐心等待,焦躁不安又心安理得。
  急的心态带来了什么?欲速则不达。“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克尔凯郭尔语)我们迎来了更多的灾难和意外,更低的效率和更坏的结果。
  就这样,在“急之国”,我们快速地消耗着自己。等我们真正明白快慢、张弛、紧疏、得失、成败、忙闲的人生之道时,可能一切都晚了。”

========================================
深有感触!
因为联想起育儿中,中国,特别是上海的家长,越来越急,越来越赶早,
完全忘了“欲速则不达”之古讯。
如果学琴的孩子能慢慢地打基础、练习;家长能容忍孩子慢慢地打基础、练习;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急着问别家的何时考出几级,然后回家对自己孩子定标准,
情况会有很大不同吧?.
作者: 桃之夭夭也    时间: 2010-8-3 11:48     标题: 回复 57#cc_jill 的帖子

我是学过琴的,所以也同意你的说法。

我觉得在孩子开始学琴的时候我这段经历还是很有帮助的,首先是不用请什么陪练,但最大的好处是我特别能和她产生共鸣,某些错误我当年也犯过,而且是屡犯,所以很能理解,也很宽容。结果就是我从来也不会吼叫,更不可能去打了。
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孩子练琴很自觉,我自然也很轻松。.
作者: -cc-    时间: 2010-8-3 11:57     标题: 回复 87#桃之夭夭也 的帖子

是的,后来我练了一阵子后就放弃了,因为我狂练一星期的进度还不如女儿一刻钟,所以学琴不适何每个人是真的。但这点学习的经历还是很有启发,和你说的一样,能产生共鸣,能更多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会粗暴地对待孩子。
我停止练习的时候我孩子笑话我,说我不坚持,我说不是我不坚持,是我不能够把精力花在我不行的事情上,在乐器这回事上,你比我强大得多。我还是继续去练习我自己喜欢的东东。.
作者: xiaochouyu    时间: 2010-8-3 12:06

引用:
原帖由 欢蹦小蛇妈 于 2010-8-3 10:57 发表


==============================
非常同意这位家长的说法。

从幼儿园学琴开始,到了小学,看到原来身边弹琴的小朋友一个个退了出来,
好多是因为学业紧张,无力为继,这是事实。
经过多年的思索,发现孩子 ...
赞同,孩子本身兴趣,天赋和家长老师的引导都很重要。.
作者: 举杯邀明月    时间: 2010-8-3 16:57

我跟孩子说咱花那么多钱学琴不是要你哭哭啼啼的,是要找乐子。
帮孩子组了个小乐队,几个学鼓的学琴的弹吉他的唱歌的小朋友每周合练一次,小朋友兴奋得很,回家穷练。.
作者: 我是乐乐妈    时间: 2010-8-3 17:04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3 08:49 发表
我倒发现,对孩子来说,摸索的困难反而是次要的,难度在于会弹到熟练这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没有成就感的。
很多孩子觉得会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让他重复个不停,所以才会心生厌烦。
孩子和孩子真是不一样的。
我发现乐乐对于开始熟悉起来的曲子,是愿意多练几遍的。
弹到熟练时,他会很开心。
对于新开始的曲子,尤其是一曲中的难点,有明显的畏难情绪。

也许这也和家长的引导有关。
是否你自己练习的时候也觉得这是枯燥的,而不是享受的?
或者暗示孩子了?
其实练习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理解和享受音乐的过程。
至少我很享受反复的练习。
当然,孩子不一定这么想。
那么可以强调熟练的重要。(貌似这个涉及“洗脑”了哈。不过似乎没有哪一种教育是不给人“洗脑”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们家练习的时候,儿子和妈妈轮流做老师和学生,爸爸做裁判,看谁更熟练。

当然,以上所说仅限于刚开始学琴的幼童。
大一些的孩子,或者程度更深的时候,情况如何?我不知道的。

[ 本帖最后由 我是乐乐妈 于 2010-8-3 17:19 编辑 ].
作者: H爸    时间: 2010-8-3 17:08

开始肯定是要我练,不够投入; 后来会慢慢喜欢音乐的,变成我要弹。.
作者: 任意飞扬    时间: 2010-8-3 18:57

上个月我出差在外,女儿放假后来跟我一起住了2个星期,于是在当地找了家钢琴学校,租琴房练琴,每小时人民币43元。

回家后上钢琴课,老师觉得成果不错,问女儿原因,女儿说因为是租琴房练琴的,不舍得浪费租金,所以每次练足了1小时。

现在在家又回到每天最多半小时的练习时间,而且是要反复提醒“可以练琴啦”。.
作者: 小渔FISH    时间: 2010-8-3 20:04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练琴、学习,工作,任何一件事情在做的过程中不外乎有这几种情绪,一开始的喜欢、兴奋、中间的厌烦、枯燥,再后来的极度烦躁,接着又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又喜欢、欣赏了。瓶颈在任何事中都会遇到,怎样去克服、解决,为了更好的坚持下去。做一行,爱一行,坚持到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经历过风雨才会见彩虹,这是我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当孩子想放弃时,我总说,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学琴是孩子与父母共同的事,只有我们共同坚持了,结果也会朝好的方向发展。成功就是你比别人多努力了一点,多坚持了一点。.
作者: 小龙鱼    时间: 2010-8-3 21:46

给学琴的孩子、父母们推荐一部记录片《音乐人生》,里面那位音乐老师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她这么说:"音乐是荣耀神的!”这部片子是获香港金像奖的,只在六月份电影节上放过。原本想一家人去看,但没买到票。网上也只有预告片,可惜!俄国有名钢琴家名字忘了,据说斯大林猝死前听着她的钢琴曲,她也说:“音乐是亲近上帝最好的方式”我们坚持弹琴,就是神带领着。我们家的钢琴老师就是教堂的琴师,她手上有考完十级的孩子也在为神工作。祝福所有学琴的孩子,家长们坚持下去!感谢上帝能一直带领我们。.
作者: -cc-    时间: 2010-8-4 00:13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3 08:49 发表
我倒发现,对孩子来说,摸索的困难反而是次要的,难度在于会弹到熟练这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没有成就感的。
很多孩子觉得会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让他重复个不停,所以才会心生厌烦。
弹琴不是以熟练为终极目标的,熟练只是起点站而已,因为你熟练了,才能开始表达了。
举两个小的例子,有一次老师叫小兔视奏一遍《卖花姑娘》,多简单的曲子呀,才几句呀,小兔三下五除二一下吹完了,老师停了一会儿问:吹好啦?小兔说:吹好了。老师说:那你看到我哭了没有啊?小兔说:没有啊。老师说我没哭你算什么吹好啦?你知道卖花姑娘是个啥状况啊?然后他把曲子的背景跟小兔介绍了一下,并且跟她讲这曲子要表达的情绪,最后说任何曲子都是有情绪的,要表达出来,这才叫学乐器。。。所以说任何曲子都是有练头的。
还有一次,小兔学乐器后的第一个寒假,她吭吃吭吃地啃下一部协奏曲,她人生中的第一部大作品,三个乐章统统啃下,交完功课老师说,你天才的,你把这曲子啃完了不容易。还没等丫头得意完,他说:不过这曲子好好地回去给我练,要一辈子都练。于是小兔子每隔一阵子都会把它翻出来重新练一下,而每过一个阶段,随着她日常练习的程度和技巧的提高,她能越来越轻松地把它吹下来,这种提高令她很受鼓舞。但是听过兰波的,帕胡德的版本,她自己也知道什么叫练无止境了,服服贴贴的,练吧。
如果忽略表达,那么乐器便沦为高档打字机,手指飞舞但完全没有感情。这不是学习乐器的目的。而技术也是随着练习而逐渐变精的,没有止境。
这里首先老师要有正确的音乐教育的理念,教孩子一些表达的技艺,而孩子和家长都应更多去欣赏作品,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所以有时候经常要把她练习的曲子的好的演奏版本找出来听,家长和孩子一起听。我自己也不是很懂音乐,不过我能听出一些简单的区别,比如说一个快的作品,把它吹得快和吹得很着急是两回事,我有时候会跟她打趣,这曲子被你吹得怎么好象是一个老太太急吼吼掂去菜场抢菜一样,小兔自己立马觉得喔。。。陪练这时候的主要任务就变成:督促孩子有意识地去练习,而不是只当熟练工,当熟练工就是混时间。.
作者: 假居士的跟班    时间: 2010-8-4 08:55

引用:
原帖由 cc_jill 于 2010-8-4 00:13 发表

弹琴不是以熟练为终极目标的,熟练只是起点站而已,因为你熟练了,才能开始表达了。
举两个小的例子,有一次老师叫小兔视奏一遍《卖花姑娘》,多简单的曲子呀,才几句呀,小兔三下五除二一下吹完了,老师停了一会 ...
说的好 ,学习了.
作者: 小猫宝宝    时间: 2010-8-5 12:16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2 23:05 发表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父母一定要有多大的水准,而是说父母参与学习会大大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赞一下这样的家长喏,尤其是做爸爸的,他的参与、支持、认同、鼓励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啊!
许多时候,真的不需要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学到同等的技术水平,那挺过分的,是孩子自己学,又不是家长孩子是同学萝~
但,爸爸妈妈参与一下,问他们:这个怎么会这样哒?问题可以提得I一点,就是不要那么高明,于是孩子们便把他们学来的知识立即批发给家长,那认真劲真是太可爱了!
每个人都需要一点成就感,小孩子更需要了,一旦他们觉得自己很行,就激发继续学下去,学更多更好。
当然了,小朋友也有坚持不了的时候,比如累了,困了,遇到难题了,这个时候,平时参与多的家长的优势也体现出来了喏,因为这样的爸爸妈妈更体谅孩子的困难,会缓解一下紧张,放手一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培养爱好,又不为升学,为面子。。。面子是别人的,自己快乐才是实在的么。
旺爸爸这样的态度,实在很难得,是个好爸爸 .
作者: 小猫宝宝    时间: 2010-8-5 12:19     标题: 回复 96#cc_jill 的帖子

说得很有道理啊.
作者: qjmdyq    时间: 2010-8-5 14:19

对小孩来说,弹出曲子不算很难,难的是弹得完美,一个曲子练得多,就容易没耐心,只好鼓励,再鼓励。没有勉强过小人弹琴,弹琴是他自己的要求,事先说过,学任何本领,都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收获。.
作者: caijunwei    时间: 2010-8-5 17:46

女儿从4岁学钢琴,学了6年,那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最终放弃了。去年初三 ,说要学吉他,我给她报名付钱后,什么也不管了,学了一个教程后倒是能弹几首曲子,现在要求再学下去。她说每天练琴就是放松的时候。练的时候手指都磨出泡了,还不肯放弃。这是主动地学。.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321ww.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