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载] 中国男孩大衰退:比日本矮得多 比女孩还脆弱 [打印本页]

作者: ououmama    时间: 2010-1-14 23:21     标题: 中国男孩大衰退:比日本矮得多 比女孩还脆弱

来源:北京科技报
http://msn.china.ynet.com/view.jsp?oid=62712285&pageno=1

“在所有的动物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和对付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如是说。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在头疼男孩调皮捣蛋的同时,更为他们趋向于阴柔、懦弱等方面的转变担忧。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通过历时1年半的数据搜集与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中国0至18岁的男孩正面临着学业、体质、心理、社会适应力等各种危机。
  孙云晓说:“1999年~2008年,全国高考状元的统计数据表明,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女生比例则相应由33.8%上升至60.3%。其中,通常被认为是男生‘优势领域’的理科考试,也逐渐被女生占领。”
  经过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属高校统计表明,2006~2007年度,大学男女获奖人数的总体比例为1∶2.35,北京地区高达1∶2.73;2007~2008年度,男女大学生获奖比例为1∶2.32,北京地区为1∶2.51。
  男孩体质下降成为举国性的危机 
 比日本男孩矮多了:不光是学习成绩,同样参与此次调查的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讲师李文道告诉记者,全国性的权威调查数据表明,男孩体质下降也成为举国性的危机。“我们知道,中国人一代比一代高。但《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指出,中国中小城市男生在11~14岁、15~18岁时分别比日本男生矮0.9厘米和0.5厘米;较富裕农村的男生在这两个年龄段,分别比日本男生矮了3.6厘米和2.3厘米;较贫困农村的男生则相应出现3.9厘米和3.3厘米的差距。鉴于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发现,7~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人矮了2.54厘米。”
  胖子飙升 肺活量大降:与此同时,“胖无力”也盯上了中国男孩。李文道说,他们制作了1985~2005年中国男孩体质变化状况表。20年间,城市男孩的肥胖比例由1985年的0.19%飙升到2005年的11.39%;乡村男生则从0.88%升至5.07%;相反,20年间城市男孩的肺活量累计降低304毫升,乡村男孩累计降低312毫升。“一个个数字,是一次次不断拉响的警报!”
  男孩集体“心灵危机” 比女孩还脆弱  心理疾病发病率是女孩两倍:体质频亮红灯以外,心灵危机也没有放过“男孩”群体。李文道告诉记者,北京儿童医院对7 年间19196例病例的临床分析诊断表明,男性患儿所占比例高达69.19%,其中6~11岁男孩的心理疾病发病率是女孩的两倍。“其实男孩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坚强,相反,他们在情绪、感情上比女孩更加脆弱。”  孙云晓解释说,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个月大的男婴和女婴进行过压力情境反应测试。他们发现,当母亲板着阴沉的脸停止与婴儿亲密交流时,男婴哭泣和烦躁的次数更多。2007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
男孩“女性化”状况严重:在研究过程中,孙云晓也不断听到“男孩不男”、“男孩女性化”等来自社会的种种议论。“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女孩说,我们学校有些男生很讨厌,衣服飘飘的,头上抹摩丝,说话阴阳怪气;还有一位初三女生告诉我,他们班有几个男生都随身带着小镜子、小梳子。”
  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的罪魁祸首 
 “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男孩走了样?”孙云晓说“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的罪魁祸首。他告诉记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家郑新蓉等人曾对全国10个省市的3737名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过调查。调查表明,男孩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女孩则更倾向于文字及语言类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上,女孩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在对待反感的课程时,她们的忍耐能力也更强。
  “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中心,内容多是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讲课也多是单纯的语言灌输。这基本上就在与男孩的天性作对。”孙云晓说。
  “当爸的”不称职是重要原因  
此外,“不称职的父亲”也是诱发男孩危机的原因之一。孙云晓告诉记者,网上2009年有关父爱的调查表明,在1988名被调查者中,60.7%的人认为“现在的孩子缺乏父爱”,26.3%觉得“不好说”,仅有13%认为“父爱并不缺失”。
  “父亲和男性教师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尤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应该大于母亲。但由于很多父亲更注重物质给予,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儿童教育中所要扮演的角色。”李文道表示,中国社会所推崇的“坚强果断”、“宽容大度”等男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父子关系的传承。当父亲脱离了“榜样”角色,男孩会一直生长在“女性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情结,更有可能成为一种“中性”形象。
  美国的父道组织用一组调查数据证实,父教缺失与男孩犯罪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在美国,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来自无父家庭。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告诉记者,增加父亲的投入角色是拯救男孩危机的必要之举。在中国,很多现代家庭结构依旧受着儒家文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妈妈肩负孩子的成长教育。“从心理学上,我们急需打破原有的父母分工,让中国爸爸回归家庭。比如近些年,上海开始推广‘家庭教育课’,宣扬用‘家庭陪伴’替代‘工作应酬’。通过讲解,上海市50%的父亲都已经回归到家庭教育的队伍中。”
拯救“中国男孩” 专家建议“出狠招” 
 此外,孙云晓认为提高中小学男教师的比例,同样可以拯救男孩危机。他解释说,例如科技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设计一艘船。男孩多半会设计一艘装有枪管和烟囱的简单船只,而女孩则会精细地把船装饰一番,配置厨房和卧室等。如果是男老师,他可能更喜欢男孩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如果是女老师,则可能欣赏女孩的细腻。因此,同样的答案,结果可能因为教师性别的差异而相距甚远。男孩更需要在教育机制里,得到一种鼓励。
  其实,我国政府已经采取相关措施来调整“女重男轻”的教师队伍。孙云晓说,“2005年,北京东城区教委启动了‘阳刚计划’,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提高该区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男性教师的比例,由目前的13%提高到50%。”
  “除去调整教师队伍中的男女比例,解决‘男孩危机’还可以尝试改变具有‘记忆性特征’的应试教育。目前上海很多学校开始关闭体育课,拆除施展男孩天性的玩耍平台,这等于遮蔽他们好斗的天性,逼着他们进入安静的学习状态。”杨雄告诉记者,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乖乖男”的诞生。
  “2004年,我对中法儿童进行过比较调查。中国男孩普遍选择的游乐方式就是游戏机、电脑等静止玩物;而法国男孩则大多选择滑板、球类运动等。从调查中,我发现中国男孩的天性正在扭曲。”杨雄说。
  “此外,英国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世界信息化的后工业文明时代,男女在运用电脑的工作表现中,实力相当。男生的‘体力优势’也在逐渐退化。”因此从男女发展梯度考虑,杨雄最后给“男孩危机”下了一贴“猛药”。“在14岁以前,男孩的生理成熟度始终迟缓女孩2年。我建议在中国的中考和高考录取过程中,给男孩降低20~30分的入学标准。站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角度,等待男孩的‘后劲儿’,而不是一味扼杀男孩成长发育中的天性,留给他们一些鼓励的掌声。”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0-1-14 23:23 编辑 ].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1-15 08:46

日本人现在确实长高了,特别是男的。中国男孩小胖子太多,一直坐着功课没有运动,独生子女又宝贝,想吃什么就给他吃,不胖才怪。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5 08:48 编辑 ].
作者: redsun    时间: 2010-1-15 09:48     标题: 回复 2#不二周助 的帖子

胖了以后,脑子就被油堵住了,所以笨了。
而女孩很早就知道减肥,脑子从来不被堵住,越来越聪明了。.
作者: 爱猫猫的乐乐兔    时间: 2010-1-15 10:00     标题: 感谢计划生育政策!

只能生一个,父母总是用心培养。女孩也可以享受到奶奶辈所不能得到的社会资源。.
作者: clucyhy    时间: 2010-1-15 10:20

说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我们当初上学的时候,也是应试教育,中考拼命上重点,高考独木桥,比现在的录取率可低了很多,也没有什么出国的机会,那时的男孩生龙活虎,那些男孩们现在很多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之所以出现现在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一个宝贝男孩,可是单传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给他的爱太多太多,抱着捧着,怕摔怕碰,什么都不用动手动脑,并且和母亲关系太亲密,这样出来的男孩,怎么会聪明,怎么会有出息,怎么会不成娘娘腔?

[ 本帖最后由 clucyhy 于 2010-1-15 10:21 编辑 ].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10-1-15 10:41

引用:
原帖由 redsun 于 2010-1-15 09:48 发表
胖了以后,脑子就被油堵住了,所以笨了。
而女孩很早就知道减肥,脑子从来不被堵住,越来越聪明了。
有道理 .
作者: 城市的风    时间: 2010-1-15 10:45

体育课不晓得都在干啥
我经常听到是天气稍有变化,就看电影.
作者: 城市的风    时间: 2010-1-15 10:48

多吃冷的东西(不是冰的东西)对肠胃有锻炼作用,对人种改良大概也有好处
日本在二战失败后,一方面美军进驻有很大影响,一方面他们自己也总结教训,从饮食结构上就进行了调整
现在日式餐厅,色拉就很普通,很多西方冷食变成套餐的一部分。

还有,他们曾经很鼓励“国际结婚”,特别是与“外人”(特指欧美外国人)结婚,以改善人种。
看看现在的明星就知道,很多是“HALF”--混血儿.
作者: gongwuji    时间: 2010-1-15 11:02

强烈支持,整个学校就3个男老师,还都不教课的,现在连体育老师都是女老师了,我都要崩溃了。.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15 11:11

降低20-30分,给2年时间长大。天大的笑话!要是他们还是不长大呢?
看看情感板块里的那些LG,孩子都那么大了,自己还没长大呢,动不动叛逆的象青春期男孩,要么就是外面勾三搭四的没有男人的责任感,到老到西都不长大呢?让社会买单,让女人们买单?既然这个社会男人们这么没担当,那么还是恢复母系社会算了。.
作者: 笑面虎爸爸    时间: 2010-1-15 11:22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Billy兔妈妈    时间: 2010-1-15 11:36

我觉得除了功课太重,缺少体育锻炼时间外,还因为我们国家的食物喔,那是全球皆知的,除了提高我们的抗毒药性外,估计营养是极低的,当然胖了,当然矮了。.
作者: seawind    时间: 2010-1-15 11:43     标题: 感谢计划生育和教育改革政策!

感谢计划生育和教育改革政策!
小孩想关在动物园里的大熊猫!.
作者: 迪大迪姆妈    时间: 2010-1-15 11:44

连上体育课的老师也是女老师,体育课上垫上运动,三四年级的男生连乒乓、排球、篮球也没打过,这样的教学还不把男孩阴柔化了。.
作者: lenovour    时间: 2010-1-15 11:55

关键还是提高教师的待遇,钱多了才能吸引更多男性老师和高素质的老师从事教育工作.
降20-30分?错,应该让男生晚读书两年,然后和小两岁的女生同台竞技,而且,这样在和女生相处的过程中,总不可能让小自己两岁的女生照顾自己吧.也就有责任感照顾女生了。.
作者: 天天向上    时间: 2010-1-15 12:38     标题: 回复 15#lenovour 的帖子

顶,呵呵!.
作者: 蛋汤妈妈    时间: 2010-1-15 12:56

顶楼上
对哦,特别是上海,小学才上五年,对晚开窍的男孩更不利.
作者: shumi1    时间: 2010-1-15 13:03     标题: 回复 1#ououmama 的帖子

男生晚一年上学会好很多。.
作者: 纯子妈咪    时间: 2010-1-15 13:06     标题: 回复 2#不二周助 的帖子

小男孩肥胖坏处太多了
会影响发育影响小JJ.
作者: 子元妈    时间: 2010-1-15 14:36

引用:
原帖由 shumi1 于 2010-1-15 13:03 发表
男生晚一年上学会好很多。
非常同意!这个更有操作性.
作者: apple313    时间: 2010-1-15 14:45

引用:
原帖由 shumi1 于 2010-1-15 13:03 发表
男生晚一年上学会好很多。
YES .
作者: charliehaohao    时间: 2010-1-15 14:59

顶顶顶,太好了. .
作者: 一缕阳光08    时间: 2010-1-15 15:15     标题: 回复 10#千零 的帖子

同意母系社会!.
作者: lenovour    时间: 2010-1-15 15:16

不是有好多爸爸妈妈设法让孩子早点出来好早一年上学吗?.
作者: tantanle    时间: 2010-1-15 15:33

小学里男老师太少了
男孩子从小就是妈妈,阿姨,幼儿园女老师等围着,对男孩的成长很不利。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让很多爸爸没时间陪孩子,爸爸们也有很多无奈的。
我看老公有时间就让他陪儿子玩,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告诉儿子要多跟男孩子玩。平时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我们也会听他的建议和意见。让他踢足球,轮滑等,多参加体育锻炼。希望儿子长大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作者: 钊元妈妈    时间: 2010-1-15 15:50

女孩再优秀, 将来还是要嫁人的呀。 而且一般都要找比自己更优秀的, 剩女问题就要出现了, 咋办呢。
一般般的女孩反而成家立业早.
作者: cicici    时间: 2010-1-15 15:51     标题: 回复 8#城市的风 的帖子

关于冷食,的确没有那么可怕,对肠胃的确有好处。这和我原来的观念完全不同。食物最重要的是净洁和新鲜,而不是冷热。.
作者: cicici    时间: 2010-1-15 15:52     标题: 回复 7#城市的风 的帖子

在日本,很冷的天穿短裤在外面跑。.
作者: lenovour    时间: 2010-1-15 15:54

在美国的时候看到很多爸爸单独带着大大小小的孩子在玩, 有的爸爸单独推着婴儿车.回来好好把老公教育了一番.
还给他灌迷魂汤,说虽然大多数的孩子是妈妈管的,但为数不多的爸爸管的孩子都很优秀.他现在管孩子很起劲的.管不住的时候就给钱贿赂,我晕..
作者: dadapai    时间: 2010-1-15 16:10

孩子们缺少体育活动,很多家庭对男生呵护得超过女孩。男孩肥胖胆小的不在少数。
但说到教学方式对女生的偏袒,也未必。女生就一定记忆超好或喜欢手工编制么?她就不能稍微发育迟缓一些、喜欢运动或迷恋理科?
如果单纯对男生“降低录取分数”,又是一个所谓专家的莫名其妙损招!

不如增加体育课程,增加社团活动,无论男生女生,都应该给予更广阔、更自由(幸亏不是百度,要不然这两个字肯定被审核、拦截了)的空间去活动和体验,我不相信我们大家的孩子基因不好,家庭教育不好,我们小时候,父母根本不管,学校也没那么严格,周围的男生一样富有活力和责任心,为什么呢?是我们的教育管理方的规划和引导太差了。剥夺了孩子们的上课和业余时间,他们想动都没时间动。没地方动。如果父母再加压,孩子就更可怜更衰退了。管得不得法,不如不管呢。
教育也跟吃东西一样,借用上面妈妈之说,不在于表面冷热,在于实质上的干净和营养。

[ 本帖最后由 dadapai 于 2010-1-15 16:13 编辑 ].
作者: 城市的风    时间: 2010-1-15 16:20

引用:
原帖由 cicici 于 2010-1-15 15:52 发表
在日本,很冷的天穿短裤在外面跑。
他们小孩子户外运动很多,其量之大,不可比拟。.
作者: tracy2006    时间: 2010-1-15 16:21     标题: 回复 26#钊元妈妈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lenovour    时间: 2010-1-15 16:30

还有现在的舆论环境,那电视上的男明星都有若不禁风的身体和宛若桃花一样的面容,流行的男装越来越女性化,女装倒越来越男性化.也是,现在的都市男生不用砍柴,不用挑水,只要有张漂亮面孔给人看就可以了.哎..
作者: xyc18    时间: 2010-1-15 17:22     标题: 回复 33#lenovour 的帖子

现在的社会娱乐导向也有问题,各种选秀娱乐节目的男孩子太娘了,一个娘男不怕,怕的是一群娘,以娘为美,娘为主导。女生越来越强悍 ,男生越来越娇柔,搞不好将来是新娘抱着新郎入洞房。

[ 本帖最后由 xyc18 于 2010-1-15 17:27 编辑 ].
作者: 钊元妈妈    时间: 2010-1-15 17:29

引用:
原帖由 xyc18 于 2010-1-15 17:22 发表
现在的社会娱乐导向也有问题,各种选秀娱乐节目的男孩子太娘了,一个娘男不怕,怕的是一群娘,以娘为美,娘为主导。女生越来越强悍 ,男生越来越娇柔,搞不好将来是新娘抱着新郎入洞房。
.
作者: sanya2007    时间: 2010-1-15 20:45     标题: 楼上的楼上——经典

“搞不好将来是新娘抱着新郎入洞房。”

儿子已经小二了,今天下午放学,儿子的好朋友非要和我儿子晚上出去玩,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行,和他解释了半天不行,他的妈妈一直好脾气哄着,小男孩是一哭二闹外带跳脚,路人均侧目视之,我只好再三解释,并且赶紧撤离,现在看了帖子再想想当时男孩的泪珠串串,唉。.
作者: 报喜妈    时间: 2010-1-15 21:19     标题: 回复 26#钊元妈妈 的帖子

找不到本国的,找外国的。.
作者: 家有龙女    时间: 2010-1-16 10:11

一、课间休息改为15分钟,只要气象因素许可,坚决开放操场。
二、每周至少三节名副其实的社团课或者兴趣课。
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即使其他营养、家庭、教师等等问题都未能解决,情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当然,其他因素配合更好。.
作者: mygirl    时间: 2010-1-16 10:11

长子一般被全家(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倾力爱护着照顾着,容易养成依赖、脆弱、胆怯的性格。排行老二的因为少了许多束缚和过度的教育,一般比较有个性、锐气和魄力。而现有的独生子女政策让一般家庭基本没老二了,那好多孩子看上去温顺、孱弱也就不奇怪了。.
作者: 宝龙儿妈妈    时间: 2010-1-16 10:21

怪不得儿子在日本体验入学时,发现他们的担任老师都是男的,办公室里的感觉好像男老师多一些.
作者: hongjiMM    时间: 2010-1-16 10:42

是的。同意楼上。男老师比例比上海大多了,儿子读到三年级回上海(爸爸的工作关系)。那里一个老师担当几乎所有课程(小学阶段)。
体锻时间比较多,饮食也比较丰富。。。。。。。.
作者: harry2186    时间: 2010-1-16 11:01

我当初小升初时(80年代初),我所报考的本市某市重点中学的分数线就是男女有别,男比女低5分。

[ 本帖最后由 harry2186 于 2010-1-16 11:10 编辑 ].
作者: 蓝色香水瓶    时间: 2010-1-16 11:04     标题: 回复 42#harry2186 的帖子

应该不是上海市吧.
作者: harry2186    时间: 2010-1-16 11:09     标题: 回复 43#蓝色香水瓶 的帖子

是在上海中心地带的某个名校.
作者: almading    时间: 2010-1-16 11:21

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教育的责任,我们无力改变社会学校现状,那就从家庭教育做起!尽最大可能给孩子(男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作者: JUNMA_POWER    时间: 2010-1-16 13:26

还有和计划生育也有关系.
作者: andygongyb    时间: 2010-1-16 15:37

以上是男人学师洋女人学春哥的必然结果。现在都人不人鬼不鬼男不男女不女的…….
作者: 不会飞    时间: 2010-1-16 17:09     标题: 回复 30#dadapai 的帖子

好久不见。.
作者: 不会飞    时间: 2010-1-16 17:17

其实全国性的独生子女是原因之一,虽然我明白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实在是太大,不控制不行,但随之而来的养育方式就成问题了。孩子在过多的关注之下长大,自由度太小,加上普遍价值观“读书考试一条路”,再不焦虑的父母也会“学”着焦虑起来。.
作者: daisy2006    时间: 2010-1-16 18:07

引用:
原帖由 clucyhy 于 2010-1-15 10:20 发表
说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我们当初上学的时候,也是应试教育,中考拼命上重点,高考独木桥,比现在的录取率可低了很多,也没有什么出国的机会,那时的男孩生龙活虎,那些男孩们现在很多都是各个行业的 ... 一个宝贝男孩,可是单传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给他的爱太多太多,抱着捧着,怕摔怕碰,什么都不用动手动脑,并且和母亲关系太亲密,这样出来的男孩,怎么会聪明,怎么会有出息,怎么会不成娘娘腔?
和母亲的关系太亲密就会娘娘腔?这个说法哪里来达?.
作者: babyk    时间: 2010-1-16 18:22

饮食结构有很大区别,中国有什么东西能够放心吃?国家应该声明,食物造假有毒污染全部枪毙!
社会强调和谐,男子气概和谐掉了.
作者: 瑜瑜妈    时间: 2010-1-16 20:34

.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1-16 20:38

一直笑日本人矮,结果现在男人都比他们矮,怎么搞的?.
作者: SisterV    时间: 2010-1-16 20:42

比日本矮得多?这点我还是不同意的,中国大城市的独生子女都是一代比一代高的,日本矮子多了去了,.
作者: 不不园    时间: 2010-1-17 00:08     标题: 回复 30#dadapai 的帖子

说得在理。现在除了那些高档小区有相对大的儿童乐园,寻常人家要给孩子找个安全的,能蹦能跳的地方,谈何容易。弄堂里停满汽车,外面车水马龙,公共绿地的草地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小孩到哪里才能放心地野?

和人家比高矮有什么意思呢,关键看体魄是否强壮,性格是否坚毅。毕竟身高这东西,遗传也有影响。你看看欧洲的荷兰人,几乎个个都在一米八以上,法国人相对就矮些,也没听见人家法国人急得跳脚(也许有,我不懂法语,不知道人家法国的新闻媒体关注小孩的哪方面).
作者: xyc18    时间: 2010-1-17 09:13     标题: 回复 55#不不园 的帖子

估计也是介意的,要不萨科奇也不会穿着高跟鞋垫着板凳演讲了。.
作者: 水之形    时间: 2010-1-17 15:41     标题: 回复 56#xyc18 的帖子

法国人有高跟鞋情结撒,高跟鞋就是法王路易X发明的。.
作者: 初一妈妈    时间: 2010-1-17 16:27

这种论调以前也在美国人写的书上看到过,所谓男孩子的种种问题。
    看起来,问题是有,不过夸张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倒不必。大家如果都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自然是应该孩子们越来越优秀才对。我没有感觉到中国的男孩子们就怎么差了。每一代所处的环境不同,自然有每一代的压力和问题。
     原来也总听到一些论调说80后怎样怎样,现在的80后不是都过得挺好,素质不差,也没有垮掉么?.
作者: ououmama    时间: 2010-1-20 09:52

2006年8月,在新生录取工作结束不久,清华大学校内BBS上出现了一个帖子,列出1991年至2006年清华新生中的男女生比例变化。比如1991年,2032名新生中男生1643人,女生389人,男女比例为422.37:100。随着女生比例大幅度上升,到2006年清华3313名新生中,男女比例为194.23:100。.
作者: ououmama    时间: 2010-1-20 11:19

 日本从14世纪开始到19世纪下半叶,男子的平均身高都在157厘米,400余年几乎没有变化,而从明治维新以来一个半世纪,却达到170.7厘米(据1993年统计),增幅超过14厘米,增长率几乎和高头大马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一样。而据2000年统计数据,中国成人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
  如果再细看就会发现,最近100余年来,日本男子身高发展幅度最大的时期是在1955年至1995年的40年间,差不多长了9厘米。笔者认为,这40年的9厘米才真正蕴藏着日本青少年身高成长的“秘密”。
  两大秘密武器
  根据科学家的考察,在地理、气候条件大致不变,也没有大量与外族通婚的情况下,影响身高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遗传因素大约制约影响25%的身高发展,生活习惯(如运动)也大约可以左右1/4发展趋势,而食物结构是影响身高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以为,遗传基因规定了身高发展的幅度,在这个基本幅度内,如营养不良和缺乏运动,会严重影响生长荷尔蒙的分泌,从而导致青少年时期发育不良,限制身高发展;反之,发育期内的营养平衡、运动适度,就能最大限度地调摄生长荷尔蒙分泌,达到遗传基因所设定的最大身高幅度。
  明治22年(1888),山形县鹤冈市一座寺庙的主持和尚,开始给当地小学的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一善举很快在民间得到响应。昭和7年(1932),日本政府动用国库,向全国学校的贫困在校生提供“给食”。这就是日本中小学的“给食制度”。战后,1954年,日本政府通过并颁布了共4章14条的《学校给食法》及其“施行规则”,将“给食”提到“食育”的高度,立法规定其为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给食法》其后经过14次修改,实施至今。如今日本每个地区,都有“给食中心”,专门制作学校的饭菜。每所中小学,至少有一名持有国家考试“营养士”执照的“营养教谕”(专职营养师),负责配置管理学生的营养摄入。记得笔者的女儿就读日本学校时,每个月末都会带回一纸“一月献立表”,写明下个月每天的食谱,除了必有的牛奶、蔬菜色拉之外,每日的主食都有变化,如面包、米饭和各类菜肴。“立”是所立计划(菜单)的意思,“献”就是向家长“献上”的意思,这显然是个让家长非常“窝心”的和式词汇。
  给食制度具有很多优点,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在校摄入配置平衡的营养,有利于健康地发育成长。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2004年17岁到20岁的男性学生,平均身高171厘米,平均体重65公斤,正好达到BMI(BodyMassIndex身体质量指数)的最适标准22(标准范围:18.5-25),所以在日本学校很少见到肥胖的孩子。日本学生吃同样的饭食,穿同样的校服,多少摆脱了家庭贫富所带来的自卑感或优越感,较早养成日本人所特有“集团意识”。给食制度确定以来的40年,恰是日本17-20岁年龄层身高增速最快的40年,这大概不是“巧合”吧?因此,笔者据此断言其为日本人长高的“秘密”之一,大概不为“过言”吧?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立志改善国民体质,作为强国运动的根本部分,注重普及体育设施,使体育馆成为每所学校的基本构成。如今,无论是喧嚣的都市,还是僻远的乡村,只要是公立学校,就一定会有一座体育馆,连带游泳池的学校体育馆也随处可见。究其原因,除了食物结构改变之外,最大的恐怕是体育运动的普及了。而体育运动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共体育设施的普及。据介绍,日本每250人就拥有一个如学校、体育馆、公民馆之类的公共设施可进行体育锻炼。
  以笔者女儿为例,她旅居日本6年余,从小学四年级到读完初中,正好经历了主要身体发育期。她参加了学校和地区的篮球队、排球队,隔天训练,经常参与各类比赛,结果身高170厘米,远远超过她母亲,差不多能和笔者比肩,笔者将其归因为“大多来自运动的结果”。由于体育设施在日本中小学校的普及,笔者女儿的经历大概并不属于罕见的个例。日本学校具有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以及对体育活动的制度性重视,可以说是100余年来日本青少年身高大幅成长的另一“秘密”。
  不过,从表1的最后两栏可以看到,最近13年间,17-20岁年龄层的身高不但毫无增长,反而还有微幅下降,为此,日本很多专家十分烦恼,试图解析个中原因。据笔者浅见,那恐怕是因为之前的身高增长已接近遗传基因所规定的“极限”,除非基因在近期面临“突变”,否则增幅大概十分“有限”了吧?(作者为日本大阪常磐会学园大学教授).
作者: ououmama    时间: 2010-1-20 11:31     标题: 身高比较有感!

日本的男人的平均身高大于中国人,的确令人震惊!这事情发生在1955-1995的40年间,期间,日本男人平均身高增长了9厘米。
注重营养、加强锻炼是日本国民身高及身体素质提高的两个主因。
中国目前的义务教育是不管午饭的,短期内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也无此奢望。但孩子上课期间感觉饿了,却因为学校禁止带食物进校,不得不忍饥挨饿,却是可以改变的规矩。强烈呼吁取消不合理的条令。
至于体育课及体育设施的落后,确应引起教育主管们的注意了。.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20 11:46

去年在日本尤其是在东京的时候,感觉自己是色女一枚,特别喜好看日本男人,尤其是站台上那些上下班的白领,都是又高又帅的。
中国孩子,就连我们这些在上海的,唯一的一顿午饭都不能做好,还指望能做好什么,看看给孩子吃的是什么。
食物+运动=身高,绝对是正解。放学后接孩子的时候要吃的绝对是正食,而不能是什么饼干零食,以此来补一顿午饭。.
作者: ououmama    时间: 2010-1-20 11:55

2008-6-1报道
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今天公布
北京学生肥胖率超英赶美
    北京孩子的肥胖问题已经居全国之首,儿童肥胖率甚至超过很多发达国家,平均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小胖子”。
    今天上午,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公布了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的结果,此次调查是继1985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委共同组织的第五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本次调查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调研6至22岁学生38万余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但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指标进一步下降。肥胖和近视仍然是中国孩子两个致命弱点。
    北京孩子肥胖率超过20%
    调查显示,我国学生肥胖检出率和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继续攀升。7至22岁城市男生,2005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比2000年上升了1.4和2.7个百分点;7至22岁城市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也分别上升了0.7和0.9个百分点,达到8.72%和5.01%。最严重的肥胖流行状况出现在北京,北京城区男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达到27%和15.9%(男女平均21.7%)比多数西欧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严重。小学男生的肥胖率已经接近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白人儿童的高水平。
    初中生近视率增幅最大
    2005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各学段城乡学生近视率为:小学31.67%,比2000年上升8.5个百分点;初中58.07%,比2000年增加8.7个百分点;高中76.02%,比上次普查增加3.5个百分点;大学生82.68%,比2000年增加1.1%。
    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
    在肥胖和视力不良不断攀升的同时,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调查显示,与2000年相比,7至18岁汉族学生肺活量平均下降了303至259毫升;19至22岁的学生肺活量平均下降238至160毫升。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2005年学生50米跑成绩,87%的年龄组出现下降。立定跳远成绩全面下降,7至18岁学生成绩平均下降了3.2至4.1厘米;19至22岁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平均下降了3.6至5.2厘米。此外,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的成绩也普遍下降。长跑项目成绩下降更加明显,男生1000米跑成绩平均多用时9.7至13.8秒;女生800米跑平均多用时9.2至12.6秒。专家建议,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科学评价体系,调动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作者: ououmama    时间: 2010-1-20 12:01

常有国人把日本称为“小日本”,如果这个“小”指的是国土狭小,那么明治以来日本的国土结构并没有多少变化,比起中国来,依然还是“小日本(国)”。但如果是指其身高的话,晚清中国男人的身高确实比日本人平均高过10厘米,称其为“小日本(人)”不算过,但如今状况已发生逆转——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已超过中国成年男性1厘米。这一变化令人沮丧,却不得不给他们摘掉“小”的帽子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营养 加锻炼,而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的弊端也须要国人认真反思。.
作者: 波纳妈妈    时间: 2010-1-20 12:36     标题: 回复 5#clucyhy 的帖子

.
作者: 平常的心    时间: 2010-1-20 13:50     标题: 男女分校

小学和初中可以存在男女同校,男子学校、女子学校三种,让家长可以选择。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是要有些不一样的,天性使然。现在的教育氛围的确适合女孩子。.
作者: burninglife    时间: 2010-1-20 15:03     标题: 回复 1#ououmama 的帖子

这是因为男孩学BB,女孩学MM。

从WW就可以看出,BB要是不听话,MM是很不高兴的。所以家庭格局就是强势MM,弱势BB。 儿女就是父母的镜子。.
作者: shumi1    时间: 2010-1-20 15:27     标题: 回复 60#ououmama 的帖子

营养午饭 + 运动 = 健康
大部分中国学生这二点都缺乏。.
作者: mingchenjing    时间: 2010-1-20 16:31

建议回复时说一下,你家是个女孩还是男孩:-).
作者: cuteyf    时间: 2010-1-20 17:17

我们家的小男生,在四年级前下课老师都不让出教室的,怕他们闯祸..
作者: cuteyf    时间: 2010-1-20 17:17

我们家的小男生,在四年级前下课老师都不让出教室的,怕他们闯祸..
作者: 快乐土豆    时间: 2010-1-20 17:37

………….
作者: sunnyy    时间: 2010-1-20 18:11     标题: 回复 69#mingchenjing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cihyxy    时间: 2010-1-21 10:19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10-1-15 11:11 发表
降低20-30分,给2年时间长大。天大的笑话!要是他们还是不长大呢?
看看情感板块里的那些LG,孩子都那么大了,自己还没长大呢,动不动叛逆的象青春期男孩,要么就是外面勾三搭四的没有男人的责任感,到老到西都不长 ...
我也觉得是现在的男人太不像男人,没有责任感。工作忙是借口,有的真忙,有的假忙,孩子都是妈妈带的多,自然阴柔一点;虽然现在快赶上以前的旧社会了,但妈妈在家庭中承担的更多了。.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21 10:55     标题: 回复 74#cihyxy 的帖子

女人现在的状况比旧社会还不如。旧社会只忙家里,现在是职场家里都要忙。.
作者: 一星妈    时间: 2010-1-21 11:29

引用:
原帖由 lenovour 于 2010-1-15 11:55 发表
关键还是提高教师的待遇,钱多了才能吸引更多男性老师和高素质的老师从事教育工作.
降20-30分?错,应该让男生晚读书两年,然后和小两岁的女生同台竞技,而且,这样在和女生相处的过程中,总不可能让小自己两岁的女生照顾自 ...

2点提的都很有道理。.
作者: 十月爸妈    时间: 2010-1-21 13:53

我觉得应试教育和男孩教养过程中女性的过多参与,确实对于男孩人格的健全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作者: 成绩是汗    时间: 2010-1-21 14:31     标题: 回复 18#shumi1 的帖子

同班同学就会出现姐弟恋了.
作者: shumi1    时间: 2010-1-21 14:40     标题: 回复 78#成绩是汗 的帖子

看帖要仔细
我写的是“男生晚一年上学会好很多。”班上的男生比女生长一岁,怎么会成姐弟恋? .
作者: relyace    时间: 2010-1-21 17:03     标题: 回复 5#clucyhy 的帖子

是这样的。
前几天在环球金融中心登高,有个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对年轻夫妻,带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排队时,小男孩向前冲,不小心滑到了,结果除了那对年轻夫妻(大概是孩子饿叔叔婶婶)另外四个人一起冲上去抱孩子,其实,那么光滑的地面,穿的那么厚,滑个跟头一点不会痛的,但是看那家4个大人一起互相埋怨,又紧张的样子,那个孩子还真的就很疼一样的哭个没完,我当时就想,这样的男孩子长大以后能指望他顶天立地?笑话啊!.
作者: 成绩是汗    时间: 2010-1-22 09:32     标题: 回复 79#shumi1 的帖子

不好意识,正好看了一个姐弟恋的贴,计算错了.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321ww.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