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载] 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ZT [打印本页]

作者: 千与千寻    时间: 2009-10-9 15:55     标题: 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ZT

转载没别的意思,主要是给我这个当的不够好的家长找借口,最近工作忙起来了,想把教孩子读书的事撂一撂,让孩子自己解决.

前几天孩子听说有个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后来考大学考砸了,孩子说,这哥哥真害羞,这么大了还考那么低的分.应该年龄越大,分数就越高.

我突然觉得孩子的想法很好.和郑的想法不谋而合,特转载如下.大家手下留情.
===============================================================================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来源:郑渊洁博客  http://622008599.qzone.qq.com.
作者: 家有小数点    时间: 2009-10-9 16:10

说得很有道理!可是自认为还不具有大智慧,所以一直纠结--进所谓好的小学还是一般的小学才是对孩子有利的?没法检验。。。.
作者: 爱德妈妈    时间: 2009-10-9 16:14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
这句话说得有些太绝对。文章中其他的部分我很赞同。

我现在时时用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话作为指导。他认为: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绸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
作者: Tico妈    时间: 2009-10-9 16:40

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

这句话有道理:).
作者: 龙宝virginia    时间: 2009-10-9 16:52

顶!能看透的才是“大智慧”,所以说成功只属于少数人,绝大多数都在忙于生产“标准件”。我也在时时反复之中,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呀,共勉共勉.
作者: 小水的妈妈    时间: 2009-10-9 16:56

看文章的时候感慨万千,非常赞同,等回家一看儿子的分数,就坐不住了。这真是太难了。.
作者: 金虎妈    时间: 2009-10-9 17:22

引用:
原帖由 千与千寻 于 2009-10-9 15:55 发表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 ...
老郑讲的是中科大少年班吧,只可惜老郑在写文章前没做认真的调查统计。
中科大少年班至今办了三十年,一共毕业1000多人,到去年为止的统计情况:
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人,已毕业1027人,其中 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590人,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约20%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有93人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国外终身教职,许多人已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家;有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其中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约35%。
在国内,少年班毕业生集中分布在大学、科研机构和IT、金融等领域,在北大、清华、中国科大、复旦大学担任教授的就有近20人。少年班毕业生中已知有18人在西方一流大学以教授身份任教。
发明原子陷阱追踪分析法的卢征天、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碳管的秦禄昌、世界上第一位认知学博士张家杰等国际知名的杰出人才都曾在中科大少年班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一般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要到40多岁才会成名。爱因斯坦20多岁提出相对论,到40-50岁才成名,少年班毕业的学生最大的也就40多岁。
另外,少年班中后来工作不如意的估计连10%都不到。有每届少年班学生适都有1-3人适应不了学校的生活,在学习阶段就被劝退了。少年班的学习生活是比较枯燥的,前面两年半时间要学习所有理科系的基础课程,每周课时都在40节左右。.
作者: KEWEN妈    时间: 2009-10-9 17:28

引用:
原帖由 Tico妈 于 2009-10-9 16:40 发表
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

这句话有道理:)
有理.
作者: 金虎妈    时间: 2009-10-9 17:41     标题: 回复 8#KEWEN妈 的帖子

这篇文章中最有道理的就是这句,妈妈们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都好强。
输在起跑线上的将来学习兴趣会越来越大吗?看过不少输在起跑线的学生,尤以去年遇到一个进了预备班还搞不清26个字母的学生为最强(能按顺序写出26个字母,如果老师抽默字母有一半写不出),不知将来他对学习会不会越来越有兴趣。.
作者: 千与千寻    时间: 2009-10-9 17:57

其实作为成人我们都会理解郑所指的"输"的真正含义,大家就不必对特殊情况下的"输"去辩了,如真的是弱智,性格怪癖的,行为异常的等等..
作者: Marry妈妈    时间: 2009-10-9 18:39

顶.
作者: hxy007    时间: 2009-10-9 18:48

引用:
原帖由 金虎妈 于 2009-10-9 17:41 发表
看过不少输在起跑线的学生,尤以去年遇到一个进了预备班还搞不清26个字母的学生为最强(能按顺序写出26个字母,如果老师抽默字母有一半写不出),不知将来他对学习会不会越来越有兴趣。
  我我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不会念不会写26个英语字母,甚至不知道世界上有英语。我输了!.
作者: 我的玛雅    时间: 2009-10-9 18:57     标题: 哦哦哦



[ 本帖最后由 我的玛雅 于 2009-10-11 20:07 编辑 ].
作者: 水百合    时间: 2009-10-9 18:57     标题: 回复 7#金虎妈 的帖子

DING.
虽然我们自知没有这个天赋。最重要的是看每个孩子的天赋。我还是相信有天赋的。让孩子能学到他们想学的东西。快乐地自信的完成自己的马拉松。胜不骄败不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和刘翔比跨栏,如果孩子适合打乒乓。少科班的孩子出来应该比较适合搞科研,可能他们在科研系统比较成功的多,而我们听到的,接触最多的名人,可能更多的是商界领袖,能赚多少钱的,所以,在现在很多人眼里就变得不成功了。你说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作者: 金虎妈    时间: 2009-10-9 18:57     标题: 回复 12#hxy007 的帖子

你能和这个孩子比吗?我小学毕业也不会,我是从初一开始学的,这个孩子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的,经过了上海普通小学的三年英语学习,你认为这样的情况正常吗?

[ 本帖最后由 金虎妈 于 2009-10-9 19:31 编辑 ].
作者: 水百合    时间: 2009-10-9 19:01

其实再想想,什么是成功?订好了目标,再来看我们今天要求孩子的。.
作者: 金虎妈    时间: 2009-10-9 19:11     标题: 回复 16#水百合 的帖子

很好的问题,什么是成功?当新的一天到来的时候能有所展望,能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时常能有一些小小的收获,走过一段路后,回头看一看,能有所进步,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学习不是为了成绩,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兴趣、能力---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无须如老郑般视成绩为粪土。.
作者: 请问而天宇    时间: 2009-10-9 19:16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作者: 水百合    时间: 2009-10-9 19:16     标题: 回复 17#金虎妈 的帖子

金虎妈很厉害,哪里弄来的少科班毕业生现状。.
作者: 金虎妈    时间: 2009-10-9 19:18     标题: 回复 19#水百合 的帖子

转的别人的,未经核实。.
作者: 福赛妈妈    时间: 2009-10-9 19:30     标题: 回复 17#金虎妈 的帖子

也看过少年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不是坊间传闻的所谓“全军覆没”,而是培养出很多英才。
前段时间收集了很多HOMESCHOOL的资料,国外也是很多孩子十几岁就考进常春藤。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一贯的按部就班,一贯的刻板,孩子缺乏个性教育的机会,当然也就丧失了多跑几步的机会。
郑作家对孩子的培养也不过是个别案例,是homeschooling的产物,homeschool讲究的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能力去培养。如果这个孩子有余力,混在同龄孩子中搞分数,不残忍吗?
所谓阅历和生活体验,怎知人家神童的生活就不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孩子真是奇妙,孩子的生活和经历是无法复制的。
活在当下,了解孩子,理解他们,并接收他们的现在,才是大智慧。.
作者: 金虎妈    时间: 2009-10-9 19:33

引用:
原帖由 福赛妈妈 于 2009-10-9 19:30 发表
活在当下,了解孩子,理解他们,并接收他们的现在,才是大智慧
讲的太好了.
作者: tubaobaodd    时间: 2009-10-9 19:42

学习技能知识可以输在起跑线,品德,意志力的培养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误子一轮,等于误子一生。.
作者: 水百合    时间: 2009-10-9 19:54     标题: 回复 23#tubaobaodd 的帖子

起跑线被提前到哪里啦?.
作者: 钱小鱼妈妈    时间: 2009-10-9 20:04

太好了.
作者: crabtree    时间: 2009-10-9 20:48

引用:
原帖由 福赛妈妈 于 2009-10-9 19:30 发表
也看过少年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不是坊间传闻的所谓“全军覆没”,而是培养出很多英才。
前段时间收集了很多HOMESCHOOL的资料,国外也是很多孩子十几岁就考进常春藤。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一贯的按部就班,一贯的刻板, ...
福妈说的太好了,有条件的在家homeschool打造精品,没有条件的送去学校接受大批量生产的教育模式。各人有各人的成才之路。.
作者: hxy007    时间: 2009-10-9 21:00

引用:
原帖由 金虎妈 于 2009-10-9 18:57 发表
你能和这个孩子比吗?我小学毕业也不会,我是从初一开始学的,这个孩子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的,经过了上海普通小学的三年英语学习,你认为这样的情况正常吗?
  007现在虽然口语听力不行,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还行,估计阁下的英语比007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阁下和在下一样是从初一开始学英语的,你凭什么断言一个初一未读就知道26个字母的孩子就一定会输呢?
  本来小学英语(作为非母语)就应该限于听说,不应该过早识写,那个孩子英语上的学习困难是我们犯下的愚蠢错误造成的,而且是可以通过中学的努力弥补的。
  我甚至认为,那个孩子即使不学那狗屎英语,他的人生也不会因此而输掉。.
作者: 金虎妈    时间: 2009-10-9 21:14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10-9 21:00 发表
你凭什么断言一个初一未读就知道26个字母的孩子就一定会输呢?
   ...
看不懂你这句话,汗,能力较差,什么叫一个初一未读就知道26个字母的孩子?是小学读了三年英语仍认不全26个字母的孩子。
我没有断言小学学了三年英语的孩子写不出英语字母的孩子一定会输。
到底什么是输,学习上不成功未必就是输。
但我了解这个孩子(包括家庭更多)所以我能断言在学习上肯定不成功。
没时间耗在这里和不了解的人争辩。撤退。

[ 本帖最后由 金虎妈 于 2009-10-9 21:18 编辑 ].
作者: tubaobaodd    时间: 2009-10-9 21:18     标题: 回复 24#水百合 的帖子

当然是越早越好啦,就我个人来说,从胎教开始,至少不说粗口,不损人利己,从孩子出生开始严格地言传身教,孩子的爸爸也是极力配合,总之,父慈子孝,尊敬长辈,爱护幼小这些都是越早越好的,女儿2岁半的时候就自己知道有人给她让位置的时候要先谢谢人家,然后给爷爷奶奶先坐,或者爸爸妈妈,最后才是自己,3岁的时候妈妈生病,她半夜里醒了也要来摸摸妈妈还发不发烧的,4岁就想得到幼儿园里有一点好吃的,要留下来带回来给妈妈,我不敢说孩子多聪明,将来会有什么大成就,但是如果3岁看大7岁看老的话,我的孩子至少没有在品格上输在起跑线上,还有在意志力上也是,女儿3岁半的时候就自己爬上2个多小时山路的山顶,现在虽然还没有读书,但是碰到困难不退缩的习惯已经形成,其它还有合作,谦让,宽容大度等等,要赢在起跑线上的东西太多了,有这些东西打底何愁孩子将来读书不好?女儿在班级里年龄虽小,但是 ,总之令我们做父母的很满意,不过目前如果拼认字,外语什么的,肯定是拼不过人家的, 我们没有早学,也并不着急

我觉得每一个家长心里都应该有一本帐,不是说投机地看这个起跑线,其实是放弃教养,认为我现在不下功夫,将来孩子大了自然会成功,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搞成瘸脚大仙,只要智力因素第一,其实在人的成才的道路上单纯的智力因素其实起的作用并不是主导的,这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么注重情商,我想郑老先生肯定也是这样想的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9-10-9 21:31 编辑 ].
作者: 胡豆妈    时间: 2009-10-9 21:27     标题: 回复 21#福赛妈妈 的帖子

今天刚好看到赖斯的介绍,她就是从小的天才儿童,15岁考进大学,3岁学钢琴,本来立志做专业钢琴家,后来对俄罗斯政治产生兴趣,转而向政治方向发展。

她是家中独女,成长于种族歧视严重的年代,父母素质都很高,信奉努力成就卓越的理念。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9-10-9 21:30 编辑 ].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10-9 21:30

引用:
原帖由 水百合 于 2009-10-9 19:54 发表
起跑线被提前到哪里啦?
从准备怀孕就要开始了.
作者: 胡豆妈    时间: 2009-10-9 21:31     标题: 回复 31#sandyshang 的帖子

那也太晚了,起跑线在祖上几代就开始计算了。.
作者: tubaobaodd    时间: 2009-10-9 21:32     标题: 回复 32#胡豆妈 的帖子

从猴子直立行走开始.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9 21:34

引用:
原帖由 金虎妈 于 2009-10-9 21:14 发表

看不懂你这句话,汗,能力较差,什么叫一个初一未读就知道26个字母的孩子?是小学读了三年英语仍认不全26个字母的孩子。
我没有断言小学学了三年英语的孩子写不出英语字母的孩子一定会输。
到底什么是输,学习上 ...
我没有断言小学学了三年英语的孩子写不出英语字母的孩子一定会输。
到底什么是输,学习上 ... [/quote]
.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10-9 21:35     标题: 回复 32#胡豆妈 的帖子

.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9 21:49

说句心里话,我妈妈是家教老师,我也见过许多各种各样的孩子,有些确实因为自身问题,但大部分孩子真的是那个懒.......也别说你动脑子了,动动笔总行了吧,英语单词默不出,连抄都不愿抄,一叫他抄就哭........,第二天学校默不出,留校,罚抄,他老人家也不急,边抄边玩,等到老师急了(人家得回家做饭,管自己孩子呀),他老人家发话了,我不回家,抄完再走.......语文作文写不出,给他范文,教他怎么去套题目,不写,说我没发生过的事怎么写(这些事情包括,有趣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件事,难忘的人,学校的事情......,他老人家就一句话我觉得都没什么值得难忘、有趣、.....)我妈还死命教,最后我对家长说,你也别浪费钱了,我也舍不得我妈伤神,就当做个好事,别来了吧........
我绝对相信这个孩子初中英语是什么水平,还有语文数学。
.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9 22:04

孩子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
其实就现在的学习压力和氛围来说,我肯定几百个孩子里没有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因为他们现在学的是基础学科,相对比较枯燥,大量的背诵和默写,大量的反复练习,来巩固他们的学习基础,这就像会做一道题和做对一百道题是完全两个概念,他们现在是堆积数量,只有量变才能产生质变。
但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做得很好,有些孩子就很差呢,我觉得除了知识吸收能力问题还有孩子的自律,所有孩子都喜欢玩,贪玩,只不过有些孩子自控力强,对学习压力的耐受力强,对枯燥的抄写默写练习能坚持承受,这恰恰是那些成绩差的孩子所没有的品质。
这些孩子身上的这些品质,长大成人后,你能说他们会输掉人生???.
作者: 千零    时间: 2009-10-9 22:08

让学生喜欢学习是老师的本事。不是说拼命教就是好,要教的得法真是本事。碰到投缘的肯学的买账的学生,就等于碰到A卷题目,不需要太多技巧和本事就能做的出。人人都希望竞赛碰到都是A卷题目皆大欢喜,碰到C卷题目,拼命死做也没用。万事没绝对的绝对,很多喜欢文学甚至后来成家的都是在初中阶段,至于英语这东西,算了吧,不要说小学,就算到高中都未必看的出啥。至于理科,到了中学初中也好高中也好再发力的比比皆是。老师碰到觉得难教的学生不要老师埋怨学生,人家是孩子,才几岁啊。要是我们上班的碰到工作中的难题难办的事情,有几个人会去埋怨老板啊,还不是当作挑战当作提高去完成啊,完成了后自身能力也成长了。教师,不等于其他职业之处在于,比任何职业都要摸着良心做事情说话,因为面对的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教师节也好,逢年过节也好,如果没有曾经的学生来探望慰问,或者不是人人都来探望慰问,最好自己也想想,为什么桃李们不来,不要简单的归结为桃李们不记得自己,也要想想别的。.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9 22:11

我所说的绝对不是整天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这些孩子也爱玩,也贪玩,只不过他们能很好控制学习和玩的程度
该学习的时候绝不偷懒,每天总能很认真的完成作业,背读抄默样样不漏,在学习上从不投机取巧,踏踏实实。
但玩的时候也是调皮捣蛋的皮大王。.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09-10-9 22:12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是老师,家长要花心力的,不是一刀切那么简单。因材施教和不断鼓励是必须的。.
作者: 千零    时间: 2009-10-9 22:17     标题: 回复 37#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我就是觉得你说的太绝对,不要说输掉人生了,有些人连命都输掉了。孩子就要象孩子,如果一个孩子身上都是成年人的优秀品质而没有孩子的懵懂,我想这就是郑大侠要说的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本意。能进理科班的孩子小学肯定优秀,但有人就跳楼呀;能进四大的人,不要说小学优秀了,肯定一路优秀上来的,不是照样有人跳楼。。。这种例子还少么。我就说,不要把优秀当成是一个基础标准,优秀不是基础,基础不是优秀,更不要早早就把孩子定性。你说的那些孩子确实能让人赏心悦目,教起来是种享受,但孩子不是用来让大人来享受来赏心悦目的。走两极的孩子都需要纠偏,心理学上说的。.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9 22:19     标题: 回复 38#千零 的帖子

是呀,一个孩子一个样,老师今天让A同学喜欢,B同学又不喜欢了,明天B同学喜欢了,C同学又不喜欢了,C同学喜欢了,校长又不喜欢了,得,工资都没得发了.....。
是啊,自己的孩子,父母都埋怨了,统共就一个孩子啊,又不是以前五六个,父母能忙成这样吗?
自己的孩子,自己人生唯一的难题,父母不当难题去挑战了,
人皇帝不急太监急什么啊!.
作者: 千零    时间: 2009-10-9 22:20     标题: 回复 40#不二周助 的帖子

老师做不到的,工作量太大了,家长也不应该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到,很大层面上这个是应该父母更费心力的。但同样的,老师也不要指望家长每天送来的孩子能集体考100的,能学能玩,赏心悦目,让他们感觉教书是享受。谁?上班的时候感觉是享受啊?除非当老板的正在数钱的时候。我看就连葛朗台,也只是数一桶桶金币的时候他才享受呢,他赚钱的时候也不享受的罗。.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9 22:21     标题: 回复 42#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我觉得你们很奇怪的,大学身跳楼,难道民工就没跳楼的吗?商人就没有了吗?前几年股票大跌的时候跳了多少,也没见怎么宣传啊!!.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9 22:23     标题: 教书是享受?

这个问题你去问教育局长吧!.
作者: 清咖一杯    时间: 2009-10-9 22:25

其实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现在混的好的同学多数在小学甚至于初中阶段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孩子,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第十名效应”吧?.
作者: 千零    时间: 2009-10-9 22:25     标题: 回复 42#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你不要说,我倒是觉得最后一句话很有道理的。当年我做太监的时候也为我那皇帝老板乱着急过一次,后来发现人家做皇帝我做太监那是有道理的,我从此以后就不为皇帝老板瞎着急了。但中国历史上,太监暗地里使小刀子篡位捅皇帝的事情么,也是有的。所以呢,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要再次认识到新中国人人平等,大家不要随便YY自己是皇帝或者太监了,不合适啊,忒不合适不和谐了。

[ 本帖最后由 千零 于 2009-10-9 22:28 编辑 ].
作者: 千零    时间: 2009-10-9 22:27     标题: 回复 44#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不奇怪啊,只是回答你的反问。你的反问的意思是,这样的孩子不会输了人生的,那我们回答没那么绝对,这样的孩子可能也会输了人生的。.
作者: 千零    时间: 2009-10-9 22:27     标题: 回复 45#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你也觉得这句话不可思议吧?!我也觉得不可思议。.
作者: 琪琪妈    时间: 2009-10-9 22:31     标题: 回复 41#千零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千零    时间: 2009-10-9 22:39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家教,专业水平是非常好的,也很尽职的,但教学方法是一塌糊涂的。没一个好的方法将你的知识灌输给孩子,那还不等于是空的?再有那份心但没那份能,有啥用。求职的人再有那份诚心,但没那份能力,企业还是不会给OFFER。也有碰到家教炒好学生的,为啥,好学生也让人费心费力的。.
作者: Sally妈妈    时间: 2009-10-9 22:46

我希望我的女儿是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有浪漫气质的人,但也不乏对现实在该妥协处无怨地妥协,希望她善良,正直,有爱心,希望她明白人生就是一个平衡,总在得失间徘徊,不会一律地计较,让自己过不了那些坎,希望她碰到困难有勇气面对,失败了还能重新来过,希望她知道虽然生活不能事事如意,但认真过好每一天最重要。

我就希望她能明白这些,然后好好享受人生,不好高骛远也不眼高手低更不好吃懒做。至于将来会不会有大成就,能不能做社会精英,那是天和她说了算,不是我说了算。.
作者: 千零    时间: 2009-10-9 22:47     标题: 回复 52#Sally妈妈 的帖子

同意!也是这么期望的!但我们的这种期望也需要我们付出很大心力去实现的,而且还要时时抵御那些阻碍我们达成期望的阻力。.
作者: hxy007    时间: 2009-10-9 22:49     标题: 抢跑,既可悲,又可耻!

引用:
原帖由 金虎妈 于 2009-10-9 21:14 发表
看不懂你这句话,汗,能力较差,什么叫一个初一未读就知道26个字母的孩子?是小学读了三年英语仍认不全26个字母的孩子。
我没有断言小学学了三年英语的孩子写不出英语字母的孩子一定会输。
到底什么是输,学习上不成功未必就是输。
但我了解这个孩子(包括家庭更多)所以我能断言在学习上肯定不成功。
没时间耗在这里和不了解的人争辩。撤退。
  请别撤退!你既然拿出一个案例来启发我们,自然有责任让我们理解你的意思。也许是我理解力差,误解了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有个你特别了解的孩子,小学读了三年英语,到了预初仍然不能按顺序默写全总的26个字母。这一次,我没有理解错吧?如果理解无误的话,说这个孩子还没有读初一就知道有26个英语字母,应该成立吧?
  其实,我俩争的不是一个事实,而是看待这个事实的角度不同。你看到的是这个事实的消极面,即这个孩子到预初竟然还默不全26个英语字母;我看到的是这个事实的积极面,即这个孩子还没有上初一居然知道英语有26个字母,比你我当年初一都强!你那样看待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自然会断言他完了,学习上肯定不会成功。我这样看待孩子,自然会相信他肯定还有学业成功的机会!
  但是有一点我们是相同的——我的良好信念跟你的无情判决一样坚定。
  我也讲一个案例。我一新同事,三年前从山东来这里工作,她的孩子也跟着来上海上学。那孩子当时读三年级,在山东的前两个年级根本没有学英语,来上海必须跟着学了两年英语的同学上英语课。起初很艰难,但这孩子就是在平时拿着一二年级的教材和磁带听啊念啊指读啊,半年下来基本上能够跟上趟了,期末考试居然考了八十多分。三年级结束时,英语已经达到班级的中上水平!我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三年级时的水平也不过尔尔。007真是郁闷得不行——原来这个劳什子英语用不着这么早去折腾!
  其实,现在英语不好,并不说明将来英语不好。英语一直不好,并不意味着学业失败。学术性课程成绩不良,并不意味着输掉了人生。007倒是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品行不端,将来利用自己的学识害人害己;还担心自己的孩子身体欠佳,将来阳萎早泄,甚至没有了生育能力。果如是,学习好有个屁用!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0 02:12 编辑 ].
作者: Sally妈妈    时间: 2009-10-9 22:51     标题: 回复 53#千零 的帖子

我正在这样做,而且也越来越发现我的心里一天比一天更明亮,我很高兴自己早早懂得了这个道理,没有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去折磨孩子。
共同努力!.
作者: 琪琪妈    时间: 2009-10-9 22:51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09-10-9 22:58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10-9 18:48 发表

  我我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不会念不会写26个英语字母,甚至不知道世界上有英语。我输了!
跟你竞争的同学都是跟你差不多的, 而跟你孩子的同学竞争的人也是跟你差不多的吗?

这篇文章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已!.
作者: hxy007    时间: 2009-10-9 23:03

引用:
原帖由 凯凯的好妈妈 于 2009-10-9 21:49 发表 说句心里话,我妈妈是家教老师,我也见过许多各种各样的孩子,有些确实因为自身问题,但大部分孩子真的是那个懒.......也别说你动脑子了,动动笔总行了吧,英语单词默不出,连抄都不愿抄,一叫他抄就哭........,第二天学校默不出,留校,罚抄,他老人家也不急,边抄边玩,等到老师急了(人家得回家做饭,管自己孩子呀),他老人家发话了,我不回家,抄完再走.......语文作文写不出,给他范文,教他怎么去套题目,不写,说我没发生过的事怎么写(这些事情包括,有趣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件事,难忘的人,学校的事情......,他老人家就一句话我觉得都没什么值得难忘、有趣、.....)我妈还死命教,最后我对家长说,你也别浪费钱了,我也舍不得我妈伤神,就当做个好事,别来了吧........
我绝对相信这个孩子初中英语是什么水平,还有语文数学。
  呵呵,是有这样的孩子,但事出有因。拒绝枯燥的孩子,在中国的小学日子不好过。建议他们去尼尔的夏山学校。.
作者: hxy007    时间: 2009-10-9 23:14

引用:
原帖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09-10-9 22:58 发表
跟你竞争的同学都是跟你差不多的, 而跟你孩子的同学竞争的人也是跟你差不多的吗?
这篇文章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已!
  刚刚进大学时,有两个同学来自华东师大二附中,另外有两个同学来自复旦附中。他们的英语水平真是令我这个乡巴佬汗颜,人家都把新概念英语四册学完了,我却傻兮兮地问人家:什么叫“牛抗”?
  奋起直追四年,总算也学会了“牛抗”,可是人家水平更见长,追不上啊!
  神奇的是,007在工作上需要经常用英语,过了若干年之后,007的英语就不见得比那四位老同学差了,尽管说出来的口语连LP听了都会起鸡皮疙瘩,现在还经常惹儿子笑话。那有什么关系,007说英语是说给外国人听的,人家听得懂就行。.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09-10-9 23:26     标题: 回复 59#hxy007 的帖子

没兴趣跟你辩论! 也不觉得你的CASE 说明什么问题!

顺其自然吧!.
作者: hxy007    时间: 2009-10-9 23:33

引用:
原帖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09-10-9 22:58 发表
跟你竞争的同学都是跟你差不多的, 而跟你孩子的同学竞争的人也是跟你差不多的吗?
这篇文章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已!
  007大言不惭或充满信心地说:跟我孩子及其同学竞争的人绝大多数比我差多了!.
作者: hxy007    时间: 2009-10-9 23:42

引用:
原帖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09-10-9 23:26 发表
没兴趣跟你辩论! 也不觉得你的CASE 说明什么问题!
顺其自然吧!
  你你你,一边说没兴趣跟我辩论,一边又说我的“克死”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不就是在辩论么?
  我比你诚实,我想跟你辩论! 可是,你又说“顺其自然”。这这这,我没法跟你辩了。因为,我也是这样想的。
  顺其自然,就是听从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在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不揠苗助长。我说对了么?.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10 00:48     标题: 回复 62#hxy007 的帖子

大家别争了,如果有缘的话
等若干年、或者若干几十年让自己的孩子说吧!
所谓人各有志,每人有每人不同的理念,都说不到一块的人,争了也别争
说不定有些在这里高谈阔论的人正在家里逼着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呢,反正大家在网上,谁也不知道谁,说一套做一套.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10 00:53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人家都不跑了,自家孩子猛跑,呵呵,LZ的目的也达到了。.
作者: amybaba    时间: 2009-10-10 00:59     标题: 回复 37#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比较理解,我也帮我小表妹补过课,真的太难了。因为其母好吃懒做型,其父万事不管型,5年小学生活坏习惯都养成了,平时班主任跟她父母反应情况,他们根本不重视。临到考中学了,才想起来学习这档事情。我在那里给她讲解,她就不停的吃零食,根本没有听课的习惯。一道题我讲解了5遍,她吃了5片苹果,让她复述一下,她无语。把我气得拿着笔就脑门上敲了一下,这下好了,父母宝贝啊,再也不来了。现在职校毕业,每个月就1500,比我妈的退休工资还低,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失败。我是觉得挺失败的。
当然啦,hxy007的帖子我一直看,在教育上他是很有心的爸爸,尤其是数学,可谓是我们这些父母的老师了。
都是个案当全面争,争了也白争。

[ 本帖最后由 amybaba 于 2009-10-10 01:03 编辑 ].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10 01:01     标题: 回复 65#amybaba 的帖子

理解万岁!!.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10 01:04     标题: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送给孩子,送给父母。.
作者: amybaba    时间: 2009-10-10 01:05     标题: 回复 66#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也是夜猫啊,我还以为这时间都没人了呢。哈哈.
作者: 龙宝virginia    时间: 2009-10-10 01:44     标题: 回复 54#hxy007 的帖子

007说得好!俺凌晨献花!.
作者: hxy007    时间: 2009-10-10 02:11     标题: 不抢跑,并非不跑,亦非慢跑:回复 65#amybaba 的帖子

  承蒙兄台关注!既然看过那个帖子,当知hxy007在那里早就在恶心“不输在起跑线主义”了,也一定看出来了,我们也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和“不输在起跑线主义者”不同的是,我们在竭尽全力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在竭尽全力抵制机械训练、题海战略战役战术,拒绝从众抢跑,超前学习。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不是不跑,也不是慢慢地跑,而是边跑边积聚长征的力量。既然有人挑战,那就走着瞧吧,看谁家的孩子在求学道路上,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跑越快,越跑越欢,越跑越远,道路越来越宽。
  人生的终点都是一样——死亡,谁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因此,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活的过程,而不是活的终点。有的人认为学习是一种苦难,甚至生活也是一种苦难,那就让他和他的孩子含辛茹苦一辈子吧!这本来跟我没有关系。可是,如果许多人偷跑抢跑,还逼着别人也要跟上,人家跟不上,就认定人家学业失败,就傲慢地以为人家无可救药,那我就不答应了!因为这种抢跑行为,不但害己也害人,已经变成了一种可耻、可恶、可怕的行径。
  想想那些提前练习成人技术战术、在国际大赛中隐瞒真实年龄的国少队员、国青队员吧!他们可能取得过不错的战绩,可是到了成年之后,他们在哪里,他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他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丧失后劲,前程暗淡,甚至前程被毁,实在令人同情,因为在他们不懂事的时候,是大人们唆使他们这么干的!他们的悲剧并不是一些人的悲剧,而是一代又一代喜爱足球的儿童、少年的悲剧,因为他们在这种体制下不得不陪着那些企望早成绩、快出成绩的天才们玩成年人的游戏。今天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007不是在高谈阔论,而是在用实际行动,竭尽全力打击这种“不输在起跑线主义”。因为我和我的孩子无法独善其身,需要有更多明智的父母和老师团结起来抵制这种贻害全体孩子的恶劣思想和行为。郑渊洁表面言论有些偏激,实际要传达的意思却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参考的。让我们的孩子且跑且走,还不时停下来从容地观看一路的风光,回望走过的路程,充分地咀嚼消化获得的成就吧!这才是孩子该过的生活,这才是人该过的生活!.
作者: carolruan    时间: 2009-10-10 08:46

引用:
原帖由 小水的妈妈 于 2009-10-9 16:56 发表
看文章的时候感慨万千,非常赞同,等回家一看儿子的分数,就坐不住了。这真是太难了。
说的太好了。.
作者: rachelmom    时间: 2009-10-10 08:57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10-9 22:49 发表

  请别撤退!你既然拿出一个案例来启发我们,自然有责任让我们理解你的意思。也许是我理解力差,误解了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有个你特别了解的孩子,小学读了三年英语,到了预初仍然不能按顺序默写全总的26个 ...
太喜欢你这段话了,献花.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09:08

挺有道理的。
有这样想法的父母,孩子其实是受益的。拔苗助长的道理都懂,但是具体到自己的孩子,就会忘记了。
兴趣是最重要的。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顺自己的心意看些书,而不是带功利目的,为了证书之类,为了职业之类的,现在翻翻自己床头的书有多少是职称方面的,有多少是自己兴趣方面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09:14     标题: 回复 65#amybaba 的帖子

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是什么?
其实不是补多少课,也不是有多少钱去请老师,也不是给孩子讲解多少题目,关键是有个正确的人生态度,身教重于言教。
如果父母自己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孩子也不会差到那里去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09:18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9-10-9 21:31 发表
那也太晚了,起跑线在祖上几代就开始计算了。

所谓的虎父无犬子,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其实都不晚的,我是很佩服那些六七十岁去考大学的老人,不说别的,精神可嘉。.
作者: 小悦妈helen    时间: 2009-10-10 09:25     标题: 回复 70#hxy007 的帖子

顶!!!!严重赞同!!!!.
作者: irene18cn    时间: 2009-10-10 09:29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9-10-9 22:17 发表
我就是觉得你说的太绝对,不要说输掉人生了,有些人连命都输掉了。孩子就要象孩子,如果一个孩子身上都是成年人的优秀品质而没有孩子的懵懂,我想这就是郑大侠要说的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本意。能进理科班的孩子小学 ...
这位老师说的太好了,孩子就应该象孩子,太过完美了要担心的。.
作者: cherrykitty    时间: 2009-10-10 09:30

引用:
原帖由 凯凯的好妈妈 于 2009-10-9 22:04 发表
孩子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
其实就现在的学习压力和氛围来说,我肯定几百个孩子里没有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因为他们现在学的是基础学科,相对比较枯燥,大量的背诵和默写,大量的反复练习,来巩固他们的学习基础,这就 ...
非常赞同!.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09:30     标题: 回复 9#金虎妈 的帖子

如果那个孩子不是转学生(大部分外地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我们以前是初中开始),如果不是弱智,那么三年学下来仍旧二十六个字母不会写,则是不感兴趣,产生了逆反心理而已。
对于非母语国家的人来说,英语其实不像其他的学科,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的,当然有语言天赋的人会学的好一些,但是实践证明没有人学不会的,除非是自己不想学,那就是强扭的瓜不甜,拉不喝水的牛到河边。.
作者: 肖肖妈    时间: 2009-10-10 09:31     标题: 回复 70#hxy007 的帖子

呵呵,家长心态不同,自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不同,家长愿意孩子抢跑就跑吧,孩子愿意走我就让他走吧,何必强求呢。人生处处是风景,跑在前面的一定看到最优美的风景?恐怕未必。只要孩子有一双能欣赏风景的眼睛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我相信他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作者: irene18cn    时间: 2009-10-10 09:31

引用:
原帖由 Sally妈妈 于 2009-10-9 22:46 发表
我希望我的女儿是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有浪漫气质的人,但也不乏对现实在该妥协处无怨地妥协,希望她善良,正直,有爱心,希望她明白人生就是一个平衡,总在得失间徘徊,不会一律地计较,让自己过不了那些坎,希望 ...
非常赞同,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不断平衡的过程!.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09:38     标题: 回复 15#金虎妈 的帖子

不正常。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就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来说,是有些孩子考试不好,默写不好,越来越没有自信。
从外地转过来的孩子,英语方面不是仅仅差了两年的水平,这些我们都不要说了,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
我外甥也是小学二年级从外地转过来的,英语也是没有学,但是后来英语也上去了,至少在他所处的一般中学里面,成绩也算名列前茅的。
如果是从预备年级从外地转来的,我也听说附近学校有的,可能英语将会是重点补的科目,语法之类的笔试题目,相信问题不会太大的,只要想学,关键是口语和听力,可能要费很多时间。.
作者: yangbaobao    时间: 2009-10-10 09:41     标题: 回复 38#千零 的帖子

我觉得你说得太对了!可是现在的老师有责任心的太少了。.
作者: 火车是运茶的    时间: 2009-10-10 09:51

引用:
原帖由 凯凯的好妈妈 于 2009-10-9 22:04 发表
孩子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
其实就现在的学习压力和氛围来说,我肯定几百个孩子里没有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因为他们现在学的是基础学科,相对比较枯燥,大量的背诵和默写,大量的反复练习,来巩固他们的学习基础,这就像会做一道题和做对一百道题是完全两个概念,他们现在是堆积数量,只有量变才能产生质变。
但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做得很好,有些孩子就很差呢,我觉得除了知识吸收能力问题还有孩子的自律,所有孩子都喜欢玩,贪玩,只不过有些孩子自控力强,对学习压力的耐受力强,对枯燥的抄写默写练习能坚持承受,这恰恰是那些成绩差的孩子所没有的品质。
这些孩子身上的这些品质,长大成人后,你能说他们会输掉人生???
我看到一些人的确是大量的抄默背诵从不叫苦的,靠着死记硬背的功夫小学初中一路优秀上来,可惜量变没能产生质变,反而丢掉了后劲,到高中这套方法终于失灵。.
作者: ananbaby    时间: 2009-10-10 09:57

引用:
原帖由 清咖一杯 于 2009-10-9 22:25 发表
其实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现在混的好的同学多数在小学甚至于初中阶段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孩子,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第十名效应”吧?
这个跟周立波讲的很类似“当初的学习委员,现在在门口做黄牛。。。”当笑话听是可以的,但不是真理,楼上有妈妈举了赖斯的例子!.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09-10-10 09:59

不背书也能读好书,可惜大多数家长不相信。最反对死记硬背,结果就是前背后忘记,应付好考试就还掉,下次要考之前再背。.
作者: 爱雨    时间: 2009-10-10 10:04     标题: 回复 6#小水的妈妈 的帖子

同感!.
作者: 火车是运茶的    时间: 2009-10-10 10:09

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叫做

关于“刻苦”的科学

可能内容比较晦涩,关注的不多。这里面争论的东西,在那里有一些解释。具体联系到“起跑线”,可以看看这段:

“ 人小时候,你给他一个极好的东西,他就会永远向往那个东西。我就是这样迷上了科学。我像个小孩子一样,永远期待着要去发现的奇妙。”费曼有幸,因为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为他送上了这个极好的东西。费曼的父亲本人不是科学家,但却是一个爱探究,爱科学,并能深刻了解科学之真谛的人。因而,他能以最恰当的方式向费曼传授科学。他告诉费曼蚂蚁多么奇妙;向费曼讲树林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介绍测心术把戏如何玩法;培养费曼留意观察的习惯;让费曼思考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用例子和讨论教费曼学习。在这种没有压力,只有兴味盎然的讨论的教育下,费曼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如何如何有趣,从而使费曼一生都对所有的科学感到兴趣。

在对费曼讲解什么时,费曼的父亲都要翻译一通,尽量让所讲的东西有点现实感。如在谈到高25英尺,头宽6英尺的霸王龙时,他父亲会翻译成:“假如它站在咱们院子里,它的头能够到咱二楼的窗户,可是,它钻不到屋里来,因为它的大脑袋比窗户还宽呢。”在父亲的教导下,费曼学会了不管读到什么,都尽力弄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说的啥,有什么意义。费曼也学会了,什么是知道一件事情的名称,什么叫懂得那件事。从父亲那里他还明白了懂得事情比知道事情的名称要重要得多:一只鸟叫什么名字根本不重要,仔细看看那只鸟在做什么才是重要的。

或许在对照中,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费曼在父亲的教诲中得到了多么重要的东西。多年后,费曼在巴西教学时,惊讶地发现,那里的学生不是通过理解事情来学习,而是把什么都死记硬背下来,对背下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一概不知。上课时,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记。没人把那些课本上的句子翻译成学生能够理解的东西。没有讨论,没有学生的提问。当然也没有真正的理解。一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我看不出他们怎么能这样学到任何东西。”“科学课程都有。但巴西没教什么科学!”“在巴西,这么多孩子在学物理,比美国孩子起步早得多。可在巴西找不到许多物理学家……这么多孩子,这么努力地学,却没什么收效。他们出力不少,人也聪明,但却使自己陷入了这么一种滑稽的精神状态,这种奇怪的,自体繁殖式的‘教育’,没意义,完全没意义!”“我可看不出任何人怎么可能从这种自体繁殖式的体制中受到教育,在这种体制中,大家考试过关,再去教别人考试过关,但没有人理解任何东西。”.
作者: 火车是运茶的    时间: 2009-10-10 10:11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10-10 10:09 发表
费曼也学会了,什么是知道一件事情的名称,什么叫懂得那件事。从父亲那里他还明白了懂得事情比知道事情的名称要重要得多:一只鸟叫什么名字根本不重要,仔细看看那只鸟在做什么才是重要的。
.
作者: 宝宝虎妈    时间: 2009-10-10 10:12     标题: 回复 85#ananbaby 的帖子

好多都是这样.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10 10:19     标题: 孩子没有个体差别吗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10:23     标题: 回复 88#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不教是最大的教
可惜很多人是怕孩子走冤枉路浪费时间,知其然远比知其所以重要。到一定程度后,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面。
要我学和我要学是有天壤之别的效果的。.
作者: 一维妈妈    时间: 2009-10-10 10:24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10-10 02:11 发表
  承蒙兄台关注!既然看过那个帖子,当知hxy007在那里早就在恶心“不输在起跑线主义”了,也一定看出来了,我们也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和“不输在起跑线主义者”不同的是,我们在竭尽全力呵护孩子的学 ...
拍手,说的好!!.
作者: ananbaby    时间: 2009-10-10 10:25

引用:
原帖由 宝宝虎妈 于 2009-10-10 10:12 发表
好多都是这样
现在没有一个统计可以说明小时候成绩好与长大后事业成功是正比还是反比。对孩子还是要顺其自然,让孩子的天性得到最好的发展才是正确的。
所以,不要急功近利,逼孩子一定要怎样。
也不要因为有郑渊洁的话,就象捞到了救命稻草,对孩子就放任。
象我们小时候,父母间不攀比的,但也严格要求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10:25     标题: 回复 86#不二周助 的帖子

是的,我赞同。
理解性记忆效果比像小和尚念经那样的死记硬背要好很多,这样的话,孩子也不会觉得枯燥,不要机械性记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10:27     标题: 回复 91#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孩子当然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所以要扬长避短,现在流行木桶短板理论,其实也是挺有道理的。.
作者: 凯凯的好妈妈    时间: 2009-10-10 10:30     标题: 孩子没有个体差别吗

孩子没有个体差别吗?其实每个家长都明白,孩子就是有聪明的孩子和不聪明的孩子,或者学习能力强的。
一样的老师教,为什么有的孩子听不懂?有些孩子听得懂呢?
为什么有些孩子上课能认认真真听讲,有些孩子做小动作,连五分钟的耐心也没有?
有些孩子回来做作业认认真真的,认认真真完成作业,痛痛快快玩,有些就拖拖拉拉,
没兴趣?什么东西有兴趣?玩是有兴趣?大家都喜欢玩啊,别说孩子,放大人也喜欢玩的,
但不是你没兴趣、你不愿意就不用做啊,老师不好,老师四十几个学生,不是一样教啊?
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学习不是老师的是,老师是传授,学不学的态度在学生自己
现在都比不过,还谈什么将来,自欺欺人罢了!
谁说成绩好的孩子就是死记硬背的,
没有这个领悟力和理解力和记忆力,背死你都没用!.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10:30     标题: 回复 94#ananbaby 的帖子

没有做父母的会放任自己孩子的,只是针对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已,尽量因材施教吧。.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9-10-10 10:34     标题: 回复 97#凯凯的好妈妈 的帖子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老师好与不好。四十多个人做不到因材施教的,以前的私塾也不是因材施教的,毕竟像孔子那样的老师不多的。

老师只能顾到是中间部分,大部分的孩子水平,尖子生吃不饱,后面的跟不上,是正常的情况,老师只能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拉下而已。.
作者: ananbaby    时间: 2009-10-10 10:36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09-10-10 10:30 发表
没有做父母的会放任自己孩子的,只是针对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已,尽量因材施教吧。
可能我讲“放任”有点过头,我的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现在成绩不够好,就把郑渊洁的话当救命稻草,以为起跑线输了,将来一定成功!

[ 本帖最后由 ananbaby 于 2009-10-10 10:39 编辑 ].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321ww.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