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育儿] 网篩对哪些变量敏感? [打印本页]

作者: jennyoung    时间: 2009-4-28 10:16     标题: 网篩对哪些变量敏感?

很遗憾没有通过网篩,我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网报,本来就没对这么低的录取率报多大希望,这样我们就准备上对口的公办学校。只是觉得在面谈中被淘汰还能够接受,但小孩还没到学校就被根据家长填的申请表遗珠,我非常质疑这种做法。
实验学校官网招生的基本标准引用如下:学生报名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1、身体健康,口齿清楚,听力、视力正常
    2、聪慧活泼,反应敏捷、接受力强。
粗看基本标准似乎大部分孩子都符合要求,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网篩,既然有网篩,就有必要有标准,所以我相信学校一定有合理的标准。但作为家长肯定不知道实验学校的招生标准,这很正常,因为公布标准是不可行的,那样才是真正的应试。但就学校本身来说,招哪些学生才能符合培养目标和十年制节奏,要做哪些教学研究,一定要非常清楚、非常科学。我相信这样一所学制特别而又众望所归的学校一定在这方面有多年的积累和科学合理的一套机制。所有申请学生和家庭的网报资料只有学校有,所以对网篩材料审核程序是否科学的鉴定只能由学校来做。具体包括历届新生登记表的各个信息变量,以及往届学生的成长跟踪调研,根据培养目标指定筛选标准。甚至要做哪类实验,以培养高智商儿童或一般儿童怎样培养成高成就人才等。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说到底没有什么好保密的,希望实验学校向社会进一步公开办学依据,上级监管部门要明确并公开办学意图和方向,虽然只是限于上海市考生的本地考试,范围不大,人群对象也只有六岁儿童的家长,非常集中、小,但作为公办学校,因为和一般就近入学的学校以及12年制的教育体制不同,所以是非常特殊的公办学校,虽然考生不多,但录取比例之低非常惊人,比很多社会热门证书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相比都很惊人,不用说一般的考试了,不比美国著名的ETS考试机构逊色,所以一定要非常非常慎重!这样才能对学校的发展有利,对那么多热情的家长一定要有一个交代!

入学申请表的设计依据是什么?一张申请入学表中设计的这些项目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考生实情?退一万步,如果让电脑随机挑选申请者,那和就近入学又有什么区别?对这一特殊的公办学校,大家需要好好思考和反思。对上级主管部门来说,要么不搞特殊化,要办就要科学公开透明地办好!

最后为实验感到非常遗憾,因为它错失了很多很多优秀的孩子。

[ 本帖最后由 jennyoung 于 2009-4-28 10:33 编辑 ].
作者: yuyan7381    时间: 2009-4-28 10:43     标题: 回复 1#jennyoung 的帖子

我认为网筛肯定有遗珠的,但根据自荐表老师还是能够看出一些东西了。孩子我没招过,不过我看过的求职简历很多。这个简历看似差不多,但其实差别很大的。所以自荐表很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写出孩子的特点,还有家长的教育理念。.
作者: lin12y    时间: 2009-4-28 12:01

自荐表,不是应该反映小朋友的真实想法吗?.
作者: yuyan7381    时间: 2009-4-28 12:12     标题: 回复 3#lin12y 的帖子

我认为真实是第一位的。.
作者: 容容-妈    时间: 2009-4-28 12:12     标题: 王老师,出来安慰一下吧

对于我们这些通过网筛的家长来说,小学择校这一人生经历已经无憾了(不过可能是幸运的因素居多)。但是对于楼主这样有深度的家长来说(可以肯定其小孩也会很优秀),网筛没有通过真的是非常的遗憾。不过也非常理解实验学校,如此小规模的学校是不可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做到绝对的公平的。.
作者: hongxuy    时间: 2009-4-28 12:23

同意楼上两位,首先让小孩有这样一次难得的体验,还有就是真实的反应孩子的情况。.
作者: donlin    时间: 2009-4-28 21:46

顶楼主,我们也没通过。郁闷,莫名其妙,本来都准备去面试的,虽然面试也没把握,只是想让他去历练一下的。.
作者: 我是考粉    时间: 2009-4-29 03:48

这个是有运气成分的。
实验只要保证招到70名符合要求的学生,还有多少没有被录取的学生也符合条件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其实各个学校招生时遵守的都是这个原则,所以肯定不存在“绝对公平“。
绝对公平只能通过统一考试,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作者: 金龟子    时间: 2009-4-29 08:35

我们也没过,有偶然因素.我学心理学,全职带孩子,也认为自己孩子很优秀.但没过.不过想到接下来不用为借房,陪读操心,心理释然.没通过不能说明什么!昂起头,带领孩子把以后的路走好! .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4-29 08:36

冒个泡,但实现声明,不要砸我。理念都如此,在砸我的话,估计任何人都不来参与了。(指我的学校员工)
首先,对楼主的结果表示遗憾。
其次,楼主所说的关于透明和公示的要求。这点有难度,任何选拔工作都如此,即便第三方也会不多说话。作为学校,我们肯定会向来就读的家长负责,也会向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否则实验也不会存在下去。
实验参加初试的人数受限的因素很多,我给你举例说一下。
首先,大型集会会动用很多社会资源,给社会各个部门造成很大的负担,即便警察、消防、交通....都有空闲,但如果4000(学生和家长)多人的活动恐怕需要1年前申报,批否还是未知数。如果等最高审核单位批复,那实验很有可能10年有9年招不了生。
其次,学校的财力有限。每个学生的参试成本在40元左右,这是我们节衣缩食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过多,我们老师连基本工资都发不下来了。这个经费是从办公经费出的。
第三,人数多,校内的压力太大。只要孩子一入校内,我们就要负责,如果偶发疏漏,那学校负责不起。.
作者: mikishen    时间: 2009-4-29 08:48     标题: 回复 10#wangwenge 的帖子

你终于出来了,今年的题型有何变化?.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4-29 09:18     标题: 回复 10#wangwenge 的帖子

实验可以向教委申请收取报名费吗?20-40元。我觉得家长都是可以接受的,往年很多学校也是收的。.
作者: 伊拉亚    时间: 2009-4-29 09:44     标题: 回复 10#wangwenge 的帖子

4000多学生和家长,意味着网筛出来有1300~1400人左右?一个上午,四个时间段,每段350人左右?分10个小班活动?共40个小班,每个小班取5个进入下一轮?.
作者: yuyan7381    时间: 2009-4-29 09:49     标题: 回复 13#伊拉亚 的帖子

4000多是孩子不到2000,再加上家长。其实数量还要多,家长去两个,有的家里要去四个家长的。呵呵。网筛不是筛一半嘛。也就不到1000个学生。一个场次进200~250。一个小组20人~30人。这是我猜测的。不知参加过考试的来说说是否如此。.
作者: 伊拉亚    时间: 2009-4-29 10:02     标题: 回复 1#jennyoung 的帖子

网筛考察的都是些常量,不存在变量。.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4-29 11:02

引用:
原帖由 sandyshang 于 2009-4-29 09:18 发表
实验可以向教委申请收取报名费吗?20-40元。我觉得家长都是可以接受的,往年很多学校也是收的。
国家财政是按常规成本项目支出拨款的,考试费是绝对不可能单列财政支出的,也不会给实验单独列。
收费需要报送物价局和教委批复,可以肯定地说不会有哪个学校能获得批准。如果私下收费,那是严重违纪的行为,我看这个校长和书记是昏头了,不想干了。大家可以打电话举报,肯定会处理的。.
作者: yuyan7381    时间: 2009-4-29 11:32     标题: 回复 12#sandyshang 的帖子

确实不允许的,有明文规定。其实就不允许考试,只允许面谈。一告一个准.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4-29 11:59     标题: 回复 16#wangwenge 的帖子回复 17#yuyan7381 的帖子

恩,我看见是民办小学收的。公办确实有难度。.
作者: lili0076    时间: 2009-4-29 13:30

我认真地看过几个小学的报名表,感觉其实学校要在见到学生之前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路。另外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我想信网筛出来的孩子家庭父母也是比较优秀的。虽然不能说家长条件好,孩子一定好,可是站在学校的立场,是会这么考虑的。
就象HR,看简历除了一看就不行的以外,都是可以胜任的还要比比学历呀,上班距离远近呀,稳定性呀,这个很正常的。理解。.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4-29 19:21

引用:
原帖由 lili0076 于 2009-4-29 13:30 发表
我认真地看过几个小学的报名表,感觉其实学校要在见到学生之前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路。另外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我想信网筛出来的孩子家庭父母也是比较优秀的。虽然不能说家 ...
能不能详细地介绍一下,哪些家长是不适合招收的。这我很感兴趣。大家不要恶搞,我很虚心的。.
作者: 伊拉亚    时间: 2009-4-29 20:13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9-4-29 19:21 发表

能不能详细地介绍一下,哪些家长是不适合招收的。这我很感兴趣。大家不要恶搞,我很虚心的。
好家伙,您这一军可把人将住了。高!
我想了几种,写错字的,比较敷衍的。。。。。。.
作者: huangre0542    时间: 2009-4-29 20:38     标题: 回复 21#伊拉亚 的帖子

实验学校考孩子,王老师在旺旺网上考家长。我们都是王老师的研究对象。 这算不算恶搞.
作者: 伊拉亚    时间: 2009-4-29 20:53     标题: 回复 22#huangre0542 的帖子

互相研究,共同提高。.
作者: fishzhang    时间: 2009-4-29 21:00

这个自荐是家长代劳的,能看出孩子什么? 若是学校按照这个来筛选,未免太武断。.
作者: 养养妈妈    时间: 2009-4-29 21:13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从家长填写的自荐中,其实可以看出一些东西来的。.
作者: lili0076    时间: 2009-4-29 21:47

回20楼王老师,你可以看一下我的想法是不是正确。我们可以私下里讨论一下。

[ 本帖最后由 lili0076 于 2009-4-29 21:55 编辑 ].
作者: youyouou    时间: 2009-4-29 22:36

王老师,今年不出题目了吗?
可惜,小儿去年是最后一轮的遗珠,其实当时很想问你为什么会没有选上的。但是一直还是屏住没有问.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4-30 08:30

引用:
原帖由 youyouou 于 2009-4-29 22:36 发表
王老师,今年不出题目了吗?
可惜,小儿去年是最后一轮的遗珠,其实当时很想问你为什么会没有选上的。但是一直还是屏住没有问
今年我不出题了。
没有选上也没有什么,我自己的孩子也没有选上。.
作者: chipnouse    时间: 2009-4-30 11:08

至少我觉得写自荐的态度和水平,就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水平。
而家长对老师的配合,又是很重要的。
招聘员工时,同样做不出题目,努力尝试和一片空白,给人的感觉大大不同。.
作者: jennyoung    时间: 2009-4-30 21:07     标题: 一些澄清

我现在很释然,因为我曾经把实验神圣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完全信任它的公平与先进,但实验的网篩(至少是网篩)至此我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辜负了家长信任。信任是什么?信任是最昂贵的东西。每个人对“自我评价”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出于对实验的信任,我诚恳地写了100%的真实情况,自以为审核的老师能从字里行间看出小孩的潜能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因为我不觉得“理念”是需要具体描写和标榜的,而审核者从陈述事实中体会不出来也不该被责怪,但是,好的教育和引导是写出来的吗?那我是否应该在网上精心挑选并down一段感人至深的自我评价是不是就适合审核者的口味了呢?我是否应该随着每一年审核者的更替而随之调整我自己的“品味”以迎合呢?我是否应该考虑老师在两天时间里看2000份材料的繁重负担而尽量精简我的语言,还是担心寥寥数语不足以让老师作出判断而大加描写细节?我是否应该打听今年审核者是喜欢简介干脆的“自我评价”还是偏爱合情合理、丝丝入扣的“自我评价”?当然,对我们来说,最后两个问题是多余的顾虑,因为我们都是新上海人,不可能拐弯抹角找到人打听。三年前,我们幸运地通过摇号进了浦东最好的幼儿园,这使我相信关系不是万能的,虽然至今我仍然相信实验的纯洁,但我在这主观的网篩中看不到多少科学性。
        重申一点,至此旺网上一些家长提到的一些实验网篩标准:诚实、真实、体现小孩真实特点、真实事件,哪怕最不靠谱的家庭背景、家长情况、是否具备经济实力搬家对我们都不成问题,(我们住浦东花木,离得不算太远,也完全有经济实力搬家,爸爸高管,妈妈教师,和其他家长一样对小孩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与陶冶,自认为之所以毫无关系能进入市级幼儿园能说明一些问题,而小孩除了有点腼腆不能大声叫初次见面的人之外,在班里是爱劳动、数理能力、音乐能力、百科知识顶尖的几个之一)所以,我自认为符合现有旺网民间流传的实验择生标准,如果真是这些标准,那我们就成了反证,由此推测出仅有的两种可能:要么不是这些标准,要么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是否应该设计一个questionnaire如
妈妈每天和我一起看书、讲故事的时间是1.1小时 2.半小时 3.10分钟
我平均每 1.1年 2. 半年 3. 3个月 去一次博物馆/音乐会
我最喜欢的游戏是 ____________,因为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
而最终我的看法是:“自我评价”真是太泛了,用它来评价一个小孩就等于没有科学的标准。

我的小孩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对口的公办学校也不错,而另外一些更优秀的小孩也不用太在意,成才的道路千万条,许多大企业家都没念过多少书,Bill Gates也从哈佛肄业,当然,这有宽慰人的成分,因为100个读书好的人可能出一个Gates, 而10000个辍学者里也可能出一个Gates,因为挫折教育对家长的好处就是促使我们反思,反思的重要性更甚于信任,信任/信仰是热情,是探索的触发器,探索如果没有反思,不可能沉淀定型为成果,因为挫折教育同样能促使招生单位反思,所以需要不同的声音,多元的、观点平衡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更好、更科学地发展。

如大家所说,确实要做到绝对公平不可能,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只是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心情,我也是难得偏激。

[ 本帖最后由 jennyoung 于 2009-4-30 21:26 编辑 ].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4-30 22:34     标题: 回复 30#jennyoung 的帖子

那么你觉得如果通过了网筛就说明你的孩子很厉害吗?还是说明实验的选拔是公平合理的?.
作者: yanling妈妈    时间: 2009-4-30 22:51

引用:
原帖由 jennyoung 于 2009-4-30 21:07 发表
我现在很释然,因为我曾经把实验神圣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完全信任它的公平与先进,但实验的网篩(至少是网篩)至此我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辜负了家长信任。信任是什么?信任是最昂贵的东西。每个人对“自我评价”的 ...
貌似这位家长有点转牛角尖了,其实考实验学校本来对孩子来讲就是多一次锻炼的结果,至少个人是这样想的,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希望你不要把这种想法感染给你的孩子,让每个孩子快乐是父母最愿意看到的!.
作者: pwqlh    时间: 2009-4-30 23:50     标题: 回复 30#jennyoung 的帖子

没那么严重吧,把网篩认为摇号一样就好,毕竟幸运不会每次都有的.
作者: mikishen    时间: 2009-5-1 07:11     标题: 回复 30#jennyoung 的帖子

释然一点吧!.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5-1 07:47

引用:
原帖由 jennyoung 于 2009-4-30 21:07 发表
我现在很释然,因为我曾经把实验神圣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完全信任它的公平与先进,但实验的网篩(至少是网篩)至此我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辜负了家长信任。信任是什么?信任是最昂贵的东西。每个人对“自我评价”的 ...
谢谢你对实验的信任,也祝福你和你的孩子。
实验学校网络选择的标准大家都不会知道,你的表述也都是猜测的。
学校的网络选拔的标准是和教育实验目的、教育经验紧密相连的。无论它是什么,都希望大家能理解和支持。
我们国家不是印度,也不是欧洲,不能以家庭出身来标示孩子的在校行为。学校也绝对不像私立学校那样,去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和家长的社会势力。任何国家的公立学校都是保底的,很多是面向弱势群体的,我们国家好像没有明确的区分。
实验学校也不全考虑学生的家庭住址,面向全市招生。如果一个孩子很优秀,无论他家处在哪里我们都喜欢。如果2个孩子,一个是学校对面小区的,一个是市中心的,在各种指标上都一样,而且两个中必有一个不收,那肯定是考虑录取东明路的。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家近,附近没有什么合适的小学。而市中心的有更多的选择,而且离的略微远了点。也就是说,考虑家庭住址的人数不是很多,估计是总体水平处在58-62名之间的,也就4个左右的人。
有些是绝对考虑的,只要某个指标符合,那他无论什么样的都不会招收,主要是怕误人子弟。因为他们有更合适的学校,更好的发展,实验学校满足不了他们的发展需要。.
作者: lili0076    时间: 2009-5-1 08:09

如果2个孩子,一个是学校对面小区的,一个是市中心的,在各种指标上都一样,而且两个中必有一个不收,那肯定是考虑录取东明路的。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家近,附近没有什么合适的小学。而市中心的有更多的选择,而且离的略微远了点。

那住在市中心的孩子不是有点亏了?一样的好孩子.
作者: 容容-妈    时间: 2009-5-1 08:50     标题: 回复 36#lili0076 的帖子

之所以选择东明路而不选市中心的,是为了照顾弱势群体。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有误。
看来我也是被照顾的一个。.
作者: 容容-妈    时间: 2009-5-1 08:57

引用:
原帖由 sandyshang 于 2009-4-30 22:34 发表
那么你觉得如果通过了网筛就说明你的孩子很厉害吗?还是说明实验的选拔是公平合理的?
你的问题好尖锐哟。好难回答呀。吃不消你呦!

[ 本帖最后由 容容-妈 于 2009-5-1 09:02 编辑 ].
作者: pm_simple    时间: 2009-5-1 09:10     标题: 回复 30#jennyoung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pm_simple    时间: 2009-5-1 09:21     标题: 回复 30#jennyoung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huangre0542    时间: 2009-5-1 09:31     标题: 回复 37#容容-妈 的帖子

“考虑家庭住址的人数不是很多,估计是总体水平处在58-62名之间的,也就4个左右的人。”
那先预祝你进入四分之一

[ 本帖最后由 huangre0542 于 2009-5-1 09:34 编辑 ].
作者: huangre0542    时间: 2009-5-1 09:46     标题: 回复 40#pm_simple 的帖子

你的帖子原来都挺好看的。今天怎么偏题了。而且偏到敏感话题去了。可能你没有什么恶意,你所指的也只是一部分新上海人。但是一部分老上海人也有同样的“心理倾向”。
网筛落选有些失落,完全可以理解。上来说两句也不过份。何况人家也说了,“只是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心情,我也是难得偏激。”.
作者: pm_simple    时间: 2009-5-1 10:05     标题: 回复 42#huangre0542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5-1 11:03     标题: 回复 38#容容-妈 的帖子

家长的心态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每次看到心态不好的偶就摒8牢,主要是这样对孩子不好的。本来没什么,这样反而让孩子有挫败感,会认为是自己不好,所以。。。。 属于多管闲事.
作者: 容容-妈    时间: 2009-5-1 12:32

引用:
原帖由 huangre0542 于 2009-5-1 09:31 发表
“考虑家庭住址的人数不是很多,估计是总体水平处在58-62名之间的,也就4个左右的人。”
那先预祝你进入四分之一
啊呀,一不小心说错话了,被聪明人一眼识破了。哈哈。。。。。。.
作者: jennyoung    时间: 2009-5-1 19:02

今天出去玩了一整天,心情好多了,其实自己也一早知道不管怎样都不能改变这个结果。论坛上这么多老师\家长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你来我往地聊天有趣又开心,我很感谢旺网,使我得以宣泄/排遣糟糕的心情.怎么办呢?小孩子自然都不知道,照样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都是大人自寻烦恼,还好我们只寻了一家学校一个烦恼,因为有的保底.不论对我支持还是质疑,我都觉得有这么多人一起说话好开心,从前一直喜欢潜水,以后我还会继续潜水的。.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5-1 21:50     标题: 回复 46#jennyoung 的帖子

既然大家一起聊聊很开心干嘛潜水啊,还是多冒泡吧 .
作者: 实验成功    时间: 2009-5-1 22:32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9-5-1 07:47 发表

谢谢你对实验的信任,也祝福你和你的孩子。
实验学校网络选择的标准大家都不会知道,你的表述也都是猜测的。
学校的网络选拔的标准是和教育实验目的、教育经验紧密相连的。无论它是什么,都希望大家能理解和支持 ...
精辟!一个问题能如此解答,佩服实验老师的文采.
作者: xbolilala    时间: 2009-5-1 22:47

汗,这位爸爸或者妈妈估计是心理预期太高了导致这种失落的心理吧~~~~

话说,那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小孩不聪明呢?

王老师一直强调实验选的是适合实验的孩子,不是选社会精英的孩子,不是选神童~~~~

社会本就无所谓绝对的公平,高管爸爸在对下属的时候绝对公平么?甜言蜜语的下属是不是比只会埋头苦干的下属更讨喜?教师妈妈对学生的时候绝对公平么?顽劣的学生和品学兼优的学生真的能同等对待么?

偶家小盆友还小,跟今年考试无关。。。

我只是想说,实验不应该受到这种指控。如果真如您所说的去选拔孩子,才是对这个社会真正的不公平,因为这样会让弱势的人失去更多的资源~~~~

今天刚能发帖子,就献给您了,即使讲的不对,也请一笑而过好了~~~~

攀个近乎,偶也是新上海人,也是没门没窗户的。.
作者: 实验成功    时间: 2009-5-1 22:55

引用:
原帖由 xbolilala 于 2009-5-1 22:47 发表
汗,这位爸爸或者妈妈估计是心理预期太高了导致这种失落的心理吧~~~~

话说,那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小孩不聪明呢?

王老师一直强调实验选的是适合实验的孩子,不是选社会精英的孩子,不是选神童~~~~

社会本就无 ...
同意楼上的观点,不过偶觉得LZ的贴子也是属于有“含金量”的,而且是出于对实验的关注才会发贴,而且也是一位有水平的家长,不然实验的老师也不会如此认真的跟贴回复了.
作者: 伊拉亚    时间: 2009-5-2 00:01

唉,楼主要是在网报的时候能够这么细致地描述孩子,估计不至于被漏掉。
实验能够在当下这个产业化商业化的教育气氛中,透出些儒雅之气,是我看好她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 yuyan7381    时间: 2009-5-2 05:12     标题: 回复 43#pm_simple 的帖子

我也是你贴子的粉丝,不过这个贴子不怎么样..
作者: yuyan7381    时间: 2009-5-2 05:22     标题: 回复 20#wangwenge 的帖子

实验选择什么样的家长?这是个好问题.我们常比孩子,是不是反思一下我们家长是不是合格呢?学校选孩子,当然也选家长.找对象还要门当户对呢.很多人年轻时偏不信门当户对,但我相信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能门当户对更好.不合格的家长太多了:第一:认为教育孩子是教育机构的事,以为给孩子找个好学校,花钱去个学习班就是重视教育;第二/过分看重证书,重视结果多于重视过程;第三: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对知识本质的领悟;....还有更多期望补充.上述家长比比皆是..
作者: mikishen    时间: 2009-5-2 06:23     标题: 回复 53#yuyan7381 的帖子

应试教育下,无力改变现状。.
作者: lili0076    时间: 2009-5-2 06:42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9-5-1 09:10 发表
可能我的想法有些冒犯新上海人。
我并非有恶意,但这么长时间以来,从我接触过的一些新上海人来看(不代表全部),似乎有一种心理倾向
1、担心害怕接触潜规则。
2、一旦有条件设立潜规则,则会大大发扬之。
我接触 ...
这个贴子和主题有什么关系吗?还是想说楼主或是什么人是上海人或是楼主的爸妈不是上海人?不是在讨论网筛的标准吗?.
作者: pm_simple    时间: 2009-5-2 10:42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pm_simple    时间: 2009-5-2 10:56     标题: 回复 55#lili0076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dorisyu    时间: 2009-5-2 15:27

引用:
原帖由 jennyoung 于 2009-4-30 21:07 发表
我现在很释然,因为我曾经把实验神圣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完全信任它的公平与先进,但实验的网篩(至少是网篩)至此我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辜负了家长信任。信任是什么?信任是最昂贵的东西。每个人对“自我评价”的 ...
这位家长,其实孩子以前能不通过关系进好幼儿园是因为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关系,并且你是幸运的,现在不能通过网筛,也不表明一定就有潜规则,或者就不公平了,那么多人网报,一定会有人通过,有人通不过,这是所有家长在网报的时候就知道的一个真理。这次你们只是没有延续幼儿园的幸运而已,如果所有的幸运都跟着你们,而没通过的家长又都想你这样的想法,那么天天上来为自己鸣不平,问真理在哪里的帖子岂不是铺天盖地了?毕竟是否存在潜规则,公平与否,不是以你一家来检验的。

[ 本帖最后由 dorisyu 于 2009-5-2 15:30 编辑 ].
作者: scarlett_tao    时间: 2009-5-2 22:29

引用:
原帖由 xbolilala 于 2009-5-1 22:47 发表
汗,这位爸爸或者妈妈估计是心理预期太高了导致这种失落的心理吧~~~~

话说,那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小孩不聪明呢?

王老师一直强调实验选的是适合实验的孩子,不是选社会精英的孩子,不是选神童~~~~

社会本就无 ...
讲得好,这个社会本没有绝对公平这个事物,实验能做到现在这种负责任的慎重而繁琐的筛选,我认为已经很值得敬佩了。关于新上海人的区别对待,应该是楼主敏感了,可能楼主自己的心比上海人更介意这个吧。上海已经越来越体现了海纳百川的海字了,如果说10年前还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新上海人的话,现在我们眼镜的颜色也是敬佩、欣赏、赞美和鼓励。
用微笑注视着孩子走自己的路,即便普通我也快乐
罗里巴索写了一些,有什么不对的敬请指教。最后声明,我家孩子与本次网筛无关,无攀附实验之嫌.
作者: hleilei    时间: 2009-5-3 12:47

就是,什么新的旧的,户口本能派用场就是好的。
今天在实验门口遇到两个幼儿园同学,人家就是新上海人,家长彬彬有理的。在等孩子时,旁边两个阿拉上海妈妈的嘴里不时蹦出的“XXX”倒真是让人侧目。
网筛有其偶然性,肯定也有其必然性。如果能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心仪的学校,估计这里99%的爸爸妈妈 会走这条路,那时谁还在乎对别人的公平性呢。
所以,和孩子一样放轻松吧。.
作者: jennyoung    时间: 2009-5-3 12:49     标题: 回复 47#sandyshang 的帖子

好呀。谢谢你。.
作者: donlin    时间: 2009-5-3 15:25

我想楼主应该还是和我一样,觉得凭啥我们网筛没有过。如果就说是摇号,那我想我们都没有疑问了,摇号的偶然性大家都很清楚。但既然说是网筛,那是不是应该就有筛选的标准?  如果是这样,不如建议学校就说是摇号,免得家长费尽苦心琢磨怎么才能过网筛,浪费大家的时间。.
作者: lodibaby    时间: 2009-5-3 17:09

引用:
原帖由 donlin 于 2009-5-3 15:25 发表
我想楼主应该还是和我一样,觉得凭啥我们网筛没有过。如果就说是摇号,那我想我们都没有疑问了,摇号的偶然性大家都很清楚。但既然说是网筛,那是不是应该就有筛选的标准?  如果是这样,不如建议学校就说是摇号,免 ...
我想如果学校把网筛的标准公布的话,学校以后的麻烦会很多,因为下年的孩子家长就知道怎么应对了,或许学校也很为难吧,我想..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5-3 20:20

引用:
原帖由 lili0076 于 2009-5-1 08:09 发表
如果2个孩子,一个是学校对面小区的,一个是市中心的,在各种指标上都一样,而且两个中必有一个不收,那肯定是考虑录取东明路的。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家近,附近没有什么合适的小学。而市中心的有更多的选择,而且离的 ...
看好说明,没有人敢歧视市中心的,历史上只有市中心的人歧视别人的权力。我是有2个学生中选其中一个,这个学生可能就处于60名附近的。
也不是考虑什么弱势群体,但我个人愿意帮助弱势群体,因为我这个弱势群体生存得过于艰难。.
作者: 我是考粉    时间: 2009-5-3 20:36     标题: 回复 64#wangwenge 的帖子

本来招生简章就说明对浦东倾斜的,所以实验的做法很正常。浦东因为好学校少,所以现在大力引进名校,相信区政府在财政上对学校也有支持。.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5-3 20:48

平和一点,实验学校很重视五湖四海的,绝对不会搞地域歧视。新旧都一样看待。我们学校以前是外地的老师多于上海的,只不过这几年才迫于客观条件,才增加了上海本地教师的比例。现在一个外地的学生,想来上海就业比等火星都困难,因为他们分数不够,拿不到入沪指标。比如清华大学的非沪籍博士打的分数,绝对不会比在上海本地的**学院的非沪籍毕业生分数高。
比如,我们单位很看中一个外地的毕业生,个人能力很强(比我强不是一点点点),技术也高(和上海的**师大的毕业生不能同日而语),但由于她是非上海户籍和非上海高校的,我们学校已经动用了能用的资源,但还不确定,或者感觉很渺茫。
我还记得一个老校长的话:你有什么资格厌弃学生?你不就是上海*大的毕业生吗?即便他们这样差也不会堕落到毕业考上海*大。看来,这个校长很重视出身和学校教学水平的。这个校长本身也是这个大学毕业的,但是属于精英分子。ta说,想当年TA考大学的时候,大学生还没有几个呢。
关于大家说的规则,我还真不清楚。但肯定地说,学校不会在招生上考虑这些东西。根本没有必要,学生就是学生,他们不代表什么价值也不代表什么阶层。至于其他的,比如路人皆知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讨论和声讨,就这个世道,谁也不会活在真空里。
前几天一个中学的校长在两会上说:谁给我们200万,我就降低20分录取他的孩子,100万我捐给希望工程,100万自己改善老师的生活。大家说,这个校长是否很真实,是否也很实惠?估计我们校长就不敢这样。
大家都别狭隘了,都是中国人,机会均等。
今天我们加班的时候,一个老师说:老王,你以后不要这样折磨孩子了。答曰:被实验折腾也是一种幸福,有多少人连被折腾的机会都没有。这不是说大家是否被筛选了,只是说有很多人连这个信息或者这个勇气都没有。我曾经遇到很多家长,他们也知道实验是全市招生的,但由于没有能力供孩子这么远读书,只能望校而叹。和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没有理由在胡思乱想。.
作者: lili0076    时间: 2009-5-3 21:14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9-5-3 20:20 发表

看好说明,没有人敢歧视市中心的,历史上只有市中心的人歧视别人的权力。我是有2个学生中选其中一个,这个学生可能就处于60名附近的。
也不是考虑什么弱势群体,但我个人愿意帮助弱势群体,因为我这个弱势群体生存 ...
为什么您认为只有市中心的人歧视别人的权力?
实验这么难进,住到周围有好的小学多的地方也是一种合理的考虑。这有什么好歧视别人的。有的家长买房的时候就比较关注学校的信息,而有的没有想很多,买在了周围没有很多小学的地方。很多现在住在周围没有好小学的地方的家长,一旦孩子能考上实验,马上就会把房子换到市中心去的。

但我个人愿意帮助弱势群体,因为我这个弱势群体生存艰难。
这个个人愿意就没有办法了。

[ 本帖最后由 lili0076 于 2009-5-3 21:21 编辑 ].
作者: 我是考粉    时间: 2009-5-3 21:23     标题: 回复 67#lili0076 的帖子

看伐懂。.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5-3 22:27     标题: 回复 67#lili0076 的帖子

你说的好像和王老师说的没啥关系.
作者: lili0076    时间: 2009-5-4 06:49

回楼上,我也认为学校招孩子不应该考地域,我指的是王老师之前的贴子里有谈到:
实验学校也不全考虑学生的家庭住址,面向全市招生。如果一个孩子很优秀,无论他家处在哪里我们都喜欢。如果2个孩子,一个是学校对面小区的,一个是市中心的,在各种指标上都一样,而且两个中必有一个不收,那肯定是考虑录取东明路的。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家近,附近没有什么合适的小学。而市中心的有更多的选择,而且离的略微远了点。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有点为那个市中心的孩子可惜。王老师说愿意帮助弱势群体,这当然是好事,可是我觉得学校第一应该优先考虑录优秀的孩子,对于的确需要帮助的,给以帮助,而不是在录取的时候就放弃了一个。我的发言完全是以一个看贴人的身份,我们没有参加实验的任何考试。.
作者: tinyapfel    时间: 2009-5-4 08:27

楼上,王老师的帖子你没看全么?人家说放弃市中心的孩子是有条件的:1最后4名挑选2名,2同样优秀,王老师的意思很清楚,范围很小,不存在选择更优秀之说,所以请大家允许实验用一点点合理的局外招数。.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5-4 09:01

引用:
原帖由 lili0076 于 2009-5-3 21:14 发表


为什么您认为只有市中心的人歧视别人的权力?
实验这么难进,住到周围有好的小学多的地方也是一种合理的考虑。这有什么好歧视别人的。有的家长买房的时候就比较关注学校的信息,而有的没有想很多,买在了周围没 ...
你的这个风格我每年都遇到,这样不好。
首先,我个人没有得罪任何家长。我不认识任何人,没有任何情感倾向。网选的老师也是很中性的,即便他们有主观性,但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0人,都是80后的,早都计划生育了。
其次,实验向全体市民开放,但是是有条件的,必须通过选拔。就像公务员向全市人民开放,但也需要条件甄别和测试选拔。当不上也别骂市委组织部。
第三,既然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那肯定有更好的前途和学校就读,实验绝对不是较合适的。如果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是聪明的,高中毕业的时候,最低是交大...那我想,上海的任何顶级学校都会抢这个生源,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地域限制、年龄限制或者其他的什么限制。为什么说实验不是最合适的呢?因为这里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向都不能满足高考进名校的条件,而上海由部分学校这方面的优势特别强。我们学校也有绝顶聪明的孩子,只考上一般学校的例子。
第四,买学区房市一种选择,但这和就读实验没有任何联系。实验不向周围的房地产商服务服务,也不向汽车生产商或者飞机制造商提供支持。原因很简单,这个学校不是按学区招生的,政府也不会给特意建高速和停机坪。
第五,学校有学校的思路和选拔标准,这需要独立执行,希望各位家长在心理上给学校留一点权力空间。如果连这点权利都没有,那我们什么都不能做,脑袋和手都掌握在非学校的身上,那后果很严重。.
作者: xbolilala    时间: 2009-5-4 09:17

王老师~~~偶up你~~~
但是,后来心情似乎小激动了~~~~

本来就是双向选择的问题,大家都想清楚就好了,没必要想太多~~~.
作者: FLY_RUI    时间: 2009-5-4 09:36

每年看到这类帖子,每年王老师都在这里不厌其烦的给家长们做工作。唉,只要实验的网筛存在,这类帖子就会每年存在,王老师也要每年在这个时候来旺旺做解释。
其实,想明白了就是愿赌服输。

[ 本帖最后由 FLY_RUI 于 2009-5-4 09:38 编辑 ].
作者: 福赛妈妈    时间: 2009-5-4 10:16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
作者: 鱼苗妈妈    时间: 2009-5-4 10:16

请问一下王老师,实验招收外地户口但持上海市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孩子吗?.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5-4 10:53

引用:
原帖由 鱼苗妈妈 于 2009-5-4 10:16 发表
请问一下王老师,实验招收外地户口但持上海市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孩子吗?
有居住证的孩子和持上海正式户口的孩子同等待遇。.
作者: 天天向上    时间: 2009-5-4 11:02     标题: 回复 53#yuyan7381 的帖子

说得很好啊,多看这样的帖子,可以让我们摇摆的时候,搞清楚自己的立场。呵呵.
作者: tonymummy    时间: 2009-5-4 11:04     标题: 回复 77#wangwenge 的帖子

请问王老师,今年有引进人才居住证的通过了第一关网筛的吗?要是没有,就别提什么同等待遇了。.
作者: 天天向上    时间: 2009-5-4 11:10

这比较象原来的你啦!.
作者: lodibaby    时间: 2009-5-4 11:14

拥有好的心态等待8日结果啦。。。相信能被实验选中(不管是哪一次筛选)都是说明孩子是适合实验的,不一定说明孩子是聪明的或者最好。也不代表孩子不聪明或者不优秀。.
作者: 鱼苗妈妈    时间: 2009-5-4 11:19

引用:
原帖由 tonymummy 于 2009-5-4 11:04 发表
请问王老师,今年有引进人才居住证的通过了第一关网筛的吗?要是没有,就别提什么同等待遇了。
是啊,我也有同问啊。.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5-4 11:21

引用:
原帖由 天天向上 于 2009-5-4 11:10 发表
这比较象原来的你啦!
还是你了解我,是不是我给大家的印象特不像合格老师的那种?
再次检讨和声明一下,我这个人比较另类,实验的其他老师都是合格的。.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5-4 11:28     标题: 回复 83#wangwenge 的帖子

还以为实验的老师都很另类.
作者: wangwenge    时间: 2009-5-4 15:04

引用:
原帖由 tonymummy 于 2009-5-4 11:04 发表
请问王老师,今年有引进人才居住证的通过了第一关网筛的吗?要是没有,就别提什么同等待遇了。
你这样的说话方式不好,别像骂大街的一样,免得让人感觉一个群体都掉链子。.
作者: susiehu    时间: 2009-5-4 15:12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9-5-4 15:04 发表

你这样的说话方式不好,别像骂大街的一样,免得让人感觉一个群体都掉链子。
王老师,您别这样说,这位妈妈的孩子和我女儿一个班级的,是全班公认的最聪明的孩子,这回初筛被筛对她来说是有点难以接受的,其实她纳闷的是被筛的原因是否真是没有上海户口,王老师能给个正面的答复吗?.
作者: jennyoung    时间: 2009-5-4 15:16     标题: 回复 31#sandyshang 的帖子

通过了网筛什么也说明不了,网筛一天不改革,就还会有人发这样的贴,只不过发这个贴的人换了不是我,而是别人。.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9-5-4 15:19     标题: 回复 87#jennyoung 的帖子

是啊,每年都有人发,但是这个没办法的,这么多孩子确实也没法都去面试。其实就算面试了也有筛掉的,不过心情就不一样了。所以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到网上来抱怨一下也可以理解,只要孩子不受影响就好.
作者: jennyoung    时间: 2009-5-4 15:34     标题: 回复 57#pm_simple 的帖子

我很粉你56楼的总结,但57楼方向就不对了,请细看我30楼,我并没有特意说新上海人和老上海人的不同,只是在猜测审题者倾向时附带说明,新上海人也有有关系的,老上海人也有没有关系的,我感觉是你的心理对这一点敏感了,并且接下来引发有关这些的讨论,还有王老师引发的对弱势群体的讨论大概类同。实际是偏题了,我对事不对人。网筛没通过我很生气,至今认为不该有这种样子的网筛。实验老师多辛苦半天,又不用多说多少话,放放电脑收收试卷,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见识一下多好,搞得网筛权利不要太大,这个面试是打分的,比网筛客观多了。.
作者: 伊拉亚    时间: 2009-5-4 15:37     标题: 回复 89#jennyoung 的帖子

从技术角度说,搞一天比搞半天,漏题的可能增加了绝对不只是一倍。.
作者: 金沙白浪    时间: 2009-5-4 15:39

不管怎样,对孩子来说,大家都承认网筛不如面试吧,既然大家都选择了实验,实验有什么理由不给每个人同样的机会呢?为什么实验就不能来一次全体面试呢,一天不行就改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嘛,孩子的前途和实验的前途是不是更重要,相信家长不止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是对上海“实验”的负责!干嘛一年一年惹人生气呢?大家肯定是对实验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更生气,是不是?
既然是实验学校,就应该接受大家合理的批评,采纳大家有用的建议,实验一下,是不是?
让“实验”来得更科学、更公正些,好不好?.
作者: jennyoung    时间: 2009-5-4 15:47     标题: 回复 40#pm_simple 的帖子

既然题外话,建议你把这个帖子删了,明天我可能全英文,或德文、法文、俄文、文言文,个人口味,我用不着妄自菲薄,你也不必猜测我是否“提高身份”,我反而担心你会因为这个帖子影响了你的总结留给我的光辉形象呢。.
作者: xbolilala    时间: 2009-5-4 15:51

汗,大家都面试,偶自己觉得好像特卖会(不好意思,我脑海里真的就是这个场面),质量比较难保证吧,毕竟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排到后面场次的家长还不是要抱怨老师不认真审核。

总之,我看帖这些日子以来,认为实验已经是在努力改进了,包括今年引入第三方的测试人员和测试方法。
但是既然双向选择,那么总归有指定规则的权利,不认可规则,那么不参与就好了。。。.
作者: Robbins    时间: 2009-5-4 15:52

引用:
原帖由 伊拉亚 于 2009-5-4 15:37 发表
从技术角度说,搞一天比搞半天,漏题的可能增加了绝对不只是一倍。
这个看法也很有道理哟,不管漏不漏题,早考的就会有人说不公平了。.
作者: scarlett_tao    时间: 2009-5-4 15:56

引用:
原帖由 jennyoung 于 2009-5-4 15:47 发表
既然题外话,建议你把这个帖子删了,明天我可能全英文,或德文、法文、俄文、文言文,个人口味,我用不着妄自菲薄,你也不必猜测我是否“提高身份”,我反而担心你会因为这个帖子影响了你的总结留给我的光辉形象呢。
都是为了孩子,这里的BBMM都能理解的。发发感慨无可厚非,适当就好,毕竟重点在明天而不是昨天么.
作者: jupiterlee    时间: 2009-5-4 16:01

引用:
原帖由 jennyoung 于 2009-5-4 15:34 发表
实验老师多辛苦半天,又不用多说多少话,放放电脑收收试卷 ...
这句话说的......唉,只是一次小学入学考试 , 家长们又何必这么在意呢。如果网筛选上的是自己的孩子,落选的是其他孩子,不知是否也会如此生气。.
作者: 伊拉亚    时间: 2009-5-4 16:01     标题: 回复 94#Robbins 的帖子

必须用同一套题,对比才有价值,控制在半天之内,已经是很不错了,估计也是他们从严谨角度能接受的底限。
说实话,就算2000个孩子摆在操场上,校长随手画个圈,选60个孩子,我都觉得是公平的,因为选学生的是学校。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会不会给每一个厂家一个公平的机会?.
作者: zhanggogo    时间: 2009-5-4 16:15     标题: 回复 86#susiehu 的帖子

这位家长,我认为王老师在77#已经做了正面回答“有居住证的孩子和持上海正式户口的孩子同等待遇。”
你在79#中的讲法是有逻辑问题的。“请问王老师,今年有引进人才居住证的通过了第一关网筛的吗?要是没有,就别提什么同等待遇了。”假设5个“有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孩子网上申报了,而这5个孩子确实被网筛了,也不能证明被筛的原因是“引进人才居住证”惹的祸。
说到底,试验是公办学校,招收“引进人才居住证”和本地户口的孩子,对学校的经费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认为选择项是没有什么厚此薄彼的意义的。
只要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不会有这个疑虑了。
这个“全班公认的最聪明的孩子”被网筛了,就当失误了罢。.
作者: susiehu    时间: 2009-5-4 16:19

引用:
原帖由 zhanggogo 于 2009-5-4 16:15 发表
这位家长,我认为王老师在77#已经做了正面回答“有居住证的孩子和持上海正式户口的孩子同等待遇。”
你在79#中的讲法是有逻辑问题的。“请问王老师,今年有引进人才居住证的通过了第一关网筛的吗?要是没有,就别提 ...
晕,这个问题不是我提的好吧?我只是帮她问了下,我也是非常纳闷,为什么这样的孩子会被筛掉,想来想去估计就是因为没有户口了,如果此次网筛确实有居住证的孩子通过了,估计那位妈妈也能死心了,不过现在看下来,持居住证的孩子似乎是没有通过的..
作者: zhanggogo    时间: 2009-5-4 16:31     标题: 回复 99#susiehu 的帖子

哦,应该回复给79#的妈妈的。我以为是同一个人在讲同一件事情。对不起。
不过,“持居住证的孩子似乎是没有通过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我觉得网筛还是有很多偶然性的。但实验的老师不能把每个人落选的原因讲出来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么聪明的孩子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非常遗憾。.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321ww.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