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2000 万人的南斯拉夫做不到的,400 万人的克罗地亚做到了

2000 万人的南斯拉夫做不到的,400 万人的克罗地亚做到了

https://mp.weixin.qq.com/s/T2r2I68uFg-lWwRKm-xXZQ

2000 万人的南斯拉夫做不到的,400 万人的克罗地亚做到了|大象公会

原创: 大象公会  大象公会  今天
中国球迷的前南情结缺了什么?

文|兔透射

时隔 20 年再度夺得世界杯,这个夜晚属于法国!

这个夜晚也同样属于克罗地亚,他们赢得了全世界的敬重。



经过三场打满 120 分钟的比赛,他们已经拼到了极致,今晚面对稳固防守的法国人,克罗地亚人的体能和运气都实在不够用了。

或许,又有中国球迷会感慨:「要是南斯拉夫没解体,今晚的冠军就是他们了吧!」从 1998 年世界杯以来,中国球迷这份前南情结也持续 20 年了。


▍90 年代初期的南斯拉夫解体过程


▍2008 年,前南地区各独立国家

确实,如果可以从整个前南地区挑选球员,那支球队将拥有身形高大的优秀防守后腰马蒂奇(塞尔维亚),传中一流的左后卫科拉罗夫(塞尔维亚),经验丰富的万金油伊万诺维奇(塞尔维亚),皮尔洛的接班人皮亚尼奇(波黑),与曼祖基奇同等铁血的战士哲科(波黑),马竞中卫萨维奇(黑山),与大家已经熟悉的这支克罗地亚队结合,不但能填补防守上的缺点,进攻的优势也会更为游刃有余。

此外还有塔迪奇、米特诺维奇、约维蒂奇等一干好手,连门将位置都有来自斯洛文尼亚的马竞门神奥布拉克与苏巴西奇竞争。

然而,南斯拉夫存在了 40 多年,比 1991 年才独立的克罗地亚时间长多了;它的人口超过 2000 万,也远比克罗地亚有优势;它并不缺少大师级球星,却只在 1962 年冲进过一次四强,最终获得第 4 名。它的历史成就,还不如今天的克罗地亚。

前南情节深重的中国人恐怕难以理解,南斯拉夫国家队有限的成绩,与克罗地亚队今天的辉煌,都根植于南斯拉夫必然解体的悲剧性宿命。

最后一支南斯拉夫队

1987 年,在智利举行的国际足联 U-20 青年足球锦标赛,南斯拉夫黄金一代获得冠军。



普罗辛内茨基成为那届世青赛的金球奖得主,与他一同崭露头角的未来之星还有达沃·苏克、博班、贾尔尼、米亚托维奇。

1991 年,由「三个火枪手」——萨维切维奇、普罗辛内茨基和潘采夫带领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通过点球大战击败马赛队,夺得欧洲冠军杯。


▍这张照片中,多名红星队球员比出了东正教庆祝手势,但球队组织核心普罗辛内茨基是克罗地亚人

除了罗马尼亚清道夫贝洛德迪奇,这支欧冠冠军的主力加替补阵容完全由南斯拉夫球员构成。

这以后一年内,红星队的功勋纷纷转会西欧豪门,普罗辛内茨基去了皇马,潘采夫去了国际米兰,米哈伊洛维奇去了罗马,萨维切维奇去了 AC 米兰。连同前述那些青年队的才俊,之后数年的豪门生涯,让中国球迷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1994 年欧冠决赛,AC 米兰 4:0 巴塞罗那,萨维切维奇打进一粒精彩绝伦的吊射

他们是几乎所有 80 后的青春回忆,事实上,他们也是欧洲足球第一批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但设想南斯拉夫不解体,他们能效力于同一国家队的球迷并不限于中国,多种语言都能搜到文章,怀念那支未曾实现的梦幻球队。

那的确是一种让人兴奋的假设:博班、普罗辛内茨基、萨维切维奇和斯托伊科维奇组成的梦幻中场,向米亚托维奇、博克西奇和苏克输送炮弹,后场还有曾经是任意球大师同义词的米哈伊洛维奇。


▍苏克、米亚托维奇和劳尔的皇马锋线组合

另一种描述是:法国世界杯的第三名与第十名合体,而那时已是他们不少队员的职业暮年,如果他们能够在 1994 年世界杯正常参赛,作为一个整体,该是多强大?

而实现这一假设的条件看起来又无比正义,只要「肮脏的政治」,别来干预我们的足球,不就好了?

足球,政治,孪生兄弟

南斯拉夫末代足球受人同情,还在于它的悲情。1990 年世界杯点球大战负于阿根廷止步八强后,南斯拉夫国家队就因为政治的原因被禁止于 1992 年、1996 年欧洲杯和 1994 年世界杯之外,新独立的克罗地亚来不及参加 1994 年世界杯,却在四年后的法国惊艳了全世界。


▍1992 年欧洲杯,顶替南斯拉夫参赛的丹麦队神奇夺冠

这些故事通常被讲述为:政治单方面地破坏了一代人的足球梦。

这一描述对某些片段是成立的,而且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早。1990 年那场生死战之前,主力后卫卡塔尼茨就找到教练奥西姆,请求他不要派自己上场,因为在其家乡卢布尔雅纳,他的家人收到了威胁。卡塔尼茨是斯洛文尼亚人,当地兴起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不希望他为南斯拉夫效力。


▍1990 年世界杯八强战,马拉多纳罚丢了点球,阿根廷却赢得了点球大战

然而,那一代足球人并不都是被动接受政治的「破坏」,他们有自己的立场和想法。

主教练奥西姆就是其中之一,他在 1992 年 5 月宣布辞职,因为他的家乡萨拉热窝正遭到南斯拉夫军队炮击。「我的国家不配参加欧洲杯!」他在辞职时说道,「作为一个人类,当家乡发生这种事情,我做不到继续呆在教练职位上。」此后,他得偿所愿,并看着顶替上阵的丹麦人实现了童话。


▍奥西姆

而最能说明足球与政治的真实关系的,是博班的故事。

1990 年 5 月 13 日,萨格勒布马克西米尔体育场,萨格勒布迪纳摩 vs. 贝尔格莱德红星,博班是萨格勒布迪纳摩的球员。

3000 多名客队球迷前来为红星队助威,比赛中,双方球迷都毫不掩饰自己的民族主义色彩,对骂很快演化成为武斗,红星队球迷反客为主,拆下球场座椅掷打迪纳摩球迷。在场警察没有尽到制止斗殴的责任,当迪纳摩球迷发起反击,他们才开始阻止迪纳摩球迷。

「他们在『屠杀』我的球迷!」在这种情境下,博班给了警察一脚飞踹。



这一脚把博班踹成了克罗地亚的民族英雄,「有个警察打我,我开始反抗,把他打倒了,」博班事后回忆道,「耶稣说当有人打你的左脸,就把你的右脸也给他打,但耶稣没有教我,有人打我两下之后我该怎么办。」


▍马克西米尔体育场边上,有这一事件的纪念碑,歌颂那些「发起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的球迷」

事件过后,博班遭到禁赛处罚,他因此没能参加当年的世界杯。再往后,博班赴意大利,先是为巴里效力,继而转投 AC 米兰,成为米兰王朝后期的中场核心。

在塞尔维亚人那里,这个故事有另一个版本:警察谨遵职守,只是将一名萨格勒布足球流氓放倒在地,就迎来了博班的飞踹。

但无论如何,也有一个事实是他们回避不了的:当天那批红星队球迷,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球迷。他们的首领是此后在内战中烧杀抢掠,被国际法庭诉以「反人类罪」的「阿尔坎」(泽利科·拉日纳托维奇),他率领的民兵组织「猛虎军」,正是以红星队球迷组织为基干创建的,红星队足球流氓也大量成为了他的战争志愿者。


▍「阿尔坎」和他的「猛虎军」

80 年代后期的南斯拉夫,足球并不是政治的无辜受害者,恰恰相反,足球本身就成了政治野心家煽动认同的工具,球迷协会本身就是政治极端分子串联的通道。

可为什么是足球?

东方公民国家

1975 年,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完成了一部关于波斯尼亚穆斯林的著作,叫做《欧洲的穆斯林》。他发现:在城市环境中,族群和宗教的认同感正在淡化。他因此预言,南斯拉夫内部的「族群性」将被消解,最终形成一个国族。

他的研究符合当时流行的现代化理论,这种理论坚信现代化进程将把宗教、族群的疆域越推越小,最多留它们在农村地区苟延残喘。

后来的事实残酷地打了这帮学者的脸,但现代化学者观察到的事实并非虚妄。直到 80 年代,德国的南斯拉夫移民后裔还多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塞族还是克族;波斯尼亚高度世俗化,以至于 90 年代马来西亚接收了一批波斯尼亚难民,却发现他们过于不清真而酿出排外风波。


▍今天的科索沃城市,伊斯兰教热情仍然不高

直到今天,也还有很多人怀念那个多元化的南斯拉夫,怀念它的缔造者铁托。在他们看来,西方多推崇「公民国家」,东方多强调「民族国家」,铁托的南斯拉夫属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公民国家」。而且,铁托对民族主义的敌意远胜西方。

与苏联不同,南斯拉夫几乎无法被改造成一个以「老大民族」为中心的国家。塞尔维亚族只占南斯拉夫人口的三分之一强(相比之下,俄罗斯族占苏联人口一半以上),这个国家也不是由他们征服形成,而是由一战列强瓜分奥匈帝国做出的安排。


▍1918 年,塞尔维亚军队进入萨格勒布的 Ban Jelačić 广场

更重要的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斗争,远较苏联共产主义与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冲突激烈。二战中,克族武装和阿族武装都投靠轴心国,随法西斯灭亡,它们也土崩瓦解;唯独塞族武装「切特尼克」属于反法西斯阵营。尽管手段残暴的他们得不到西方支持,仍在与南共争夺正统的斗争中坚持到了最后,直至其首领米哈伊洛维奇被南共政权处决。

建国后,铁托迅速与斯大林闹翻,苏联变成南斯拉夫头号外敌,传统亲俄的塞尔维亚人自然受到猜忌。再加上 60 年代,南共开始清理兰科维奇集团「中央集权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据说有 4 万名塞族干部遭到整肃。


▍铁托和兰科维奇

整个铁托的统治生涯里,塞尔维亚民族主义都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力量。反过来,他采取了很多削弱塞族强权的措施,如承认波斯尼亚人、马其顿人作为独立的民族,并因此成立了两个独立共和国,此外,还在塞尔维亚境内设立两个自治省。

南斯拉夫的行政体制也在社会主义阵营里独树一帜,每个自治体都享有充分自主权,联邦机关与自治体的机关也不是上下级隶属关系。1974 年以后,各自治共和国的执政党分支机构也大幅提升权力,形同独立运作。这些都让南斯拉夫看上去更像一个西方国家,除了所有大权掌握在铁托一人手中。


▍南斯拉夫联邦制

1980 年,铁托逝世,按照他一手打造的政治结构,各项法律和议案都要由八个自治体协商一致才能通过。这并非一个稳定的局面,以米洛舍维奇为代表,大塞尔维亚主义再度崛起,并最终令国家土崩瓦解。

然而,此前的「东方公民国家」已经消灭了绝大多数民族主义认同途径,尚存于世且最显著的,莫过于离不开「主场」「当地球迷」的足球。在各地的球迷协会里,民族主义都迅速壮大,萨格勒布迪纳摩球迷成了狂热的克罗地亚爱国者,瓦尔达俱乐部的球迷也成了狂热的马其顿爱国者,虽然最后能搞成武装组织的还是塞尔维亚人。


▍萨格勒布迪纳摩球迷组织 Bad Blue Boys

共同体是想象的,也是真实的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出版他那本不朽名著后,「想象的共同体」就成了知识分子最喜欢的针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刻画。



前南地区的民族主义也多有符合这一刻画的特征。

语言学家喜欢嘲笑「每独立一个国家就多一种语言」,因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山的语言差异还不及北京、天津和唐山。

历史学家喜欢嘲笑形形色色的民族神话发明,如广为人知的「科索沃是塞族人发祥地」。

讽刺的案例在足球世界也能看到:2000 年欧洲杯预选赛,南斯拉夫与克罗地亚同组,最后一场关键比赛在萨格勒布举行,南斯拉夫客场挑战克罗地亚。赛前,南斯拉夫队员萨维切维奇接受记者采访,谈到了政治。



不止如此,他还以激烈的语言与克罗地亚球迷对骂。



看上去,他应该是一个南斯拉夫爱国者了?

那只是因为他自己的民族还没有发明完毕。

2006 年黑山独立公投,萨维切维奇变成了支持黑山独立的招牌人物。为了激发人们对塞尔维亚的厌恶,他还不惜放话,说塞黑超级联赛充斥着假球。

然而,他们的民族主义真的毫无真实之处吗?显然不是。

对于博班来说,1990 年那一踹可能纯粹出于年轻气盛的血气方刚,但事后的遭遇却无比真实。就像国家队主教练奥西姆说的,受惩罚的只有博班,那些阴谋家却没事。


▍博班解释效力于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的不同

而在奥西姆的家乡萨拉热窝,人们曾经为 1990 年世界杯南斯拉夫的胜利而狂欢,波斯尼亚人那时还认同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直到 1992 年他们的城市遭到炮轰。

极端的民族情绪招来了苦难,苦难最终消解了强势民族的暴力冲动,也坚固了弱势民族的民族情感。

克罗地亚独立战争中,曼祖基奇随父母躲到了德国;莫德里奇则没有那么幸运,他出生在战争爆发的扎达尔市,祖父被塞族武装杀死,父亲加入了克罗地亚军队,他跟家人一度成为难民。那时候,足球是帮他忘记现实的一种方式。

没有这些真实的情结,瘦小的莫德里奇或许不会飞奔全场,拼死救球。

经历过战火的黄金一代,在世界杯上回以自己的热爱,这个真实的故事,大概就是足球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吧。

本文参考:
纪录片《最后一支南斯拉夫队》
Adnan Kajtezović,The disintegration of Yugoslavia and football
金雁, 《谁葬送了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其人其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