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中梵協議,一切都在黨的牢牢掌控之中?

中梵協議,一切都在黨的牢牢掌控之中?

http://mp.weixin.qq.com/s/B_MY7M0fRJqZr5ct8Q5YsQ

邢福增 | 中梵協議,一切都在黨的牢牢掌控之中?
2018-02-07 我们的安魂曲
「堅持我國天主教獨立自主自辦教會,深入推進民主辦教,積極穩妥開展自選自聖主教,發展壯大愛國力量,牢牢掌握中國天主教的領導權。」--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

這是王在2016年6月對習近平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講話所闡述關於天主教的「工作重點」,題為〈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行動指南〉。

近日中梵關係再次受到各方關注,筆者相信,如果中梵在主教任命上達成任何協議,都不會違背上述原則,甚至日後中梵建交,也是如此。

1.中國天主教仍是「獨立自主自辦教會」,「民主辦教」即是1957年以來建立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體制,絕不會因主教任命問題達成協議(或中梵關係正常化)而有絲毫改變。因為這是黨重視的「愛國力量」,也是「牢牢掌握中國天主教的領導權」的體現。

2. 教宗在任命主教問題上有所參與,真的代表中國揚棄「自選自聖」主教嗎?首先,7位中國「自選自聖」的「非法主教」會獲得教宗赦罪,然後(不一定是立即)再任命他們為正式的主教(2位原地下主教要讓位為輔理),這豈不是「自選自聖」的「勝利」嗎?其次,日後雖然教宗可參與任命,但有關人選仍需要獲中方認可。中方會按習近平講話的原則來篩選:宗教界人士必須「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梵方重視的「宗教造詣」及「品德」,中方也接受,但是,中方肯定會緊守「政治上靠得住」,「關鍵時起作用」的「又紅又專」(或「先『紅』後『專』」)原則。對中方而言,容許教宗任命主教,只是一個「形式」的改變,本質上不會放棄黨對天主教愛國人士的掌握,以及牢牢掌握天主教會的領導權。所以,現在的情況,絕不是中方放棄「自選自聖」,而是梵方「默許」與「配合」,再為其「祝聖」。

3. 對中方而言,這絕對是「外交」與「內政」上的勝利:(一)雖然中梵暫不是正式建交,但對台灣而言,已是一重大的打擊。如果蔡英文總統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識」,那台灣僅餘的歐洲邦交國,就會成為中共「囊中之物」。(二)梵方變相接受了「獨立自主自辦教會」、「民主辦教」,甚至是「自選自聖主教」的原則與安排,中共多年與梵方的鬥爭,取得最後勝利。(三)地下教會的信仰與道德的合法性受到嚴重衝擊。因為昔日被視為「非法」的,已成為「合法」(不是法律上,而是宗教上)。日後地下教會完全失去了「抵抗」的道義與理據(連聖座都接受……),更要逐步進入這個黨管控的體制。

4. 對梵方而言,到底「得」了甚麼?誠如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所言,「中國不存在兩個教會,而是兩個蒙召走逐步修和的道路邁向合一的教友團體」,「徹底終結漫長的對立時期」。問題是,這個「修和」與「合一」的基礎是甚麼?是為了「修和」與「合一」而揚棄自身的底線,接受中共對天主教會的「管控」體制,甚至不再為昔日及現在一直被黨國逼害,為信仰而受苦者發聲嗎?帕樞機說要將「那種權力、背叛、抵制、投降、沖突、讓步、妥協等表達方式」改變成「服務、對話、慈悲、寬恕、修和、合作、共融」,甚至指摘不願改變者為「只根據政治去思想和行為」,這點顯然是對半過世紀以來一直為了信仰而拒絕讓步及妥協者的最大侮辱。教廷消息人士承認,「這並不是個很好的協議,但我們不知道未來10年、20年的情勢會是什麼狀況,搞不好可能更糟。」所釋放出來的,完全是一種極短視的「讓步」及「妥協」的態度。只要認真讀一遍中共建國以來如何「統戰」基督宗教的歷史,即明白,那種企圖在「鳥籠」內爭取擴大自由的想法,完全是一廂情願。因為當你在願意進入這個「鳥籠」的時候,你已經表現出可以「讓步」的姿態。人家已完全看透你的「底線」(底牌),在談判上成為被動一方。「籠中鳥」改變不了「困在牢籠」的事實。

5. 從近日梵方的舉措可見,中梵公佈主教任命協議之日已不遠。陳日君樞機企圖「力挽狂瀾於既倒」,相信最終仍無法擺脫「不眠休戰伐,無力正乾坤」的命運。求上主垂顧中國教會,特別是那些一直在專制政權下受苦的僕人,賜予他們更大的勇氣與力量,面對未來更大的挑戰。

6. 也許,中梵協議公佈之日,有人會為此歡呼,「齊鼓掌」……但是,我腦海裡卻只會啍著小鳳姐另一首名曲──「得了甚麼?失了甚麼?可有認真算過?」「得的多?還失的多?」「何必呢?何必呢?拋開一切束縛身心韁鎖,且向心內,仔細追尋,找那安然嘅我」。

7. 初期教會著名的殉道士坡旅甲(Polycarp)曾說:「我服事基督八十六年,祂從未虧待我;對這位拯救我的君王,我豈可開口褻瀆祂?」(Fourscore and six years have I served him, and he has never done me injury; how then can I now blaspheme my King and savior?)求上主垂憐。

附記:筆者不是中梵關係專家,翻查記錄,原來近年也「不務正業」地,寫了如下的文章,今天看來,自己的看法仍沒有改變。一切留待歷史判斷……
1. 香港家書:祝聖以外還要處理的「轉型正義」(2016年8月13日)http://www.rthk.hk/…/radi…/programme/hkletter/episode/372457
2. 中梵建交 得了甚麼?失了甚麼?(2016年12月24日)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article/20161224/56066415
3. 中梵談判能實現「必要的自由」?路漫漫其修遠兮(2017年2月23日)
https://theinitium.com/…/20170223-opinion-yingfuktsang-ess…/


——转自邢福增教授facebook

TOP

@况秀猛  
今天 02:2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历史性突破:中国大陆和梵蒂冈】
意大利媒体称,北京三月将派代表前往梵蒂冈签署主教任命协议。

北京和梵蒂冈即将就中国大陆主教的任命达成协议,结束数十年来中国政府与地下天主教组织的敌意。

至于具体签署时间,教廷高层官员说,“从3月开始,天天都是好日子。” 另有官员称,中方可能在3月中“两会”闭幕后派员赴梵蒂冈签署协议。

有匿名教廷官员称,这是中国与梵蒂冈建交的前奏,建交是迟早的事。

TOP

http://mp.weixin.qq.com/s/8fZJJBMUWkoyDiBzWDbpbw

邢福增 | 中梵修和,信仰的理想应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2018-02-25 圣经语文

邢福增教授

对于近期中梵即将走向修和的传闻,邢福增教授在香港电台节目《香港家书》中以信件形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邢福增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院长。正文如下:

家明:

上次跟你通信,原来是年半前了。近半年来,我正享用安息年假,离港专心写作,没想到收到你的来信。

你说得对,相信中梵即将就主教任命问题签署框架协议。对此,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公开表达忧虑,这与梵蒂冈高层的乐观态度,形成强烈对比。作为教友的你,问我该如何看是次争论。我认为,我们不应忽略协议背后涉及的深层问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梵关系走过曲折的道路。自中-共建国以来,因着拒绝接受政治力量的操控,不少神职人员及教友受到政治冲击,甚至被中-共以「反-革-命集团」罪名拘捕。中国政府为分化在信仰上效忠教宗的教会, 在一九五七年支持「中国天主教教友爱-国会」成立,并且在翌年,更违反天主教传统,首次举行「自选自圣」主教。此后中梵关系可说陷于历史低谷。不过,不少神职人员及教友,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仍坚守信仰,展现无比坚毅的信德。

今天中国天主教形成的爱国教会与地下教会并存现象,可说是这段政权干预宗教的历史结果。家明,你是否仍记得我在课堂上提醒同学,要避免简单的二元思维,即使在爱国教会内,仍有不少忠于信仰的教友。但同时我却指出,爱国会及主教团作为中国政府扶植的爱国宗教团体,事实上是党国宗教管理体制的一员,而非单纯的宗教组织。这些爱国宗教团体的存在,说明党国不容许完全独立自主的民间组织,所谓「独立自主」、「民主办教」,只是一种伪装的政治口号。政治权力以不同形式(当然包括主教的人选)掌控宗教事务,充分反映出中国宗教自由的残缺。

是次中梵协议的争论焦点之一,是中梵在主教任命问题上的共识,是否可以乐观地理解为中国天主教会的合一?特别是,为了促成这个合一,要求长期为信仰受苦的地下教会作牺牲,是否合情合理?

协议容许教宗可以有权批准任命主教。但只要熟悉中国政教关系者都了解,中国政府绝不会放弃对宗教领导人的实质任命。因此,日后经过「民主选举」及「中国主教团任命」这两个程序送到教宗面前的名单,一定是经过统战部及宗教局的「筛选」。虽然协议容许教宗作作最终的委任,但获得中方认可的主教,一定是在政治上安全系数极高的人选。

相对而言,梵方的让步却远比中方为大。因为教宗需要宽免七位非-法主教,甚至要求两位地下主教作牺牲,让出教区主教的职分。此举表面上是一种合一的修和,但对于半世纪以来一直坚持信仰的地下教会,却是极大的伤害。没有公义作基础的修和,是否真正的修和?对于许多为信仰付上代价的神职人员及教友,如此牺牲,又教他们情何以堪?

更严重的是,协议将原来在党国体制以外的地下教会送进「鸟笼」之内,需要接受中-共宗教管理孻制在各方面的控制。梵方消息人士期望,日后可以争取扩大鸟笼空间,是否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近日甚至有梵方高层盲目地赞美中国,被视为讨好中方的政治献媚。这些为合理化中梵不对等协议而作的各种辩解,根本完全无视党国控制宗教的政治现实。

我想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George B. Shaw)曾说:「理性的人改变自己适应世界;不理性的人试图改变世界顺应自己。因此,所有进步都依赖不理性的人达成」(“The reasonable man adapts himself to the world, the unreasonable one persists in trying to adapt the world to himself. Therefore, all progress depends on the unreasonable man.”)

今天,对中梵不对等协议持异见者,一定会被视为不够务实、不识大体、不懂策略;但所谓务实、大体与策略,真的能带来好的改变吗?信仰的理想,不是应该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吗?其实,教会历史已经给我们明确答案。

今天是大年初二,刚好踏进教会节期的四旬期。昔日主耶稣在旷野四十日,拒绝恶者的试探──不是为求存而让石头变成食物、也非为彰显自己能力而试探上主,更不会为权柄与荣华而向恶者下拜。让我们也在四旬期默念主的教导──「不叫我们陷于诱惑,但救我们免于凶恶」,并切切为中国教会祈祷。

你的老师
邢福增
2018年2月17日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