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缺的一种爱是什么?——从张艾嘉电影《相爱相亲》说起
http://mp.weixin.qq.com/s/bkvYpynGGigk2rsX4ujlDQ
世上最缺的一种爱是什么?——从张艾嘉电影《相爱相亲》说起
原创 2017-11-28 橡溪 ijingjie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热点影评】
文|橡溪
电影中姥姥的爱像是意志之爱,但这种凭意志爱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人,其实是很大的骄傲,一旦认清真相可能会崩溃,扭曲的爱情观比感觉之爱更反人性。但现代人往往只用情欲之爱、本能之爱来反对扭曲的意志之爱,却看不到自己推崇的其实也很危险。真正的爱是什么?
2017年11月3日,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相爱相亲》(《Love Education》在国内上映,此前该片获得了第54届金马奖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在内的7项提名。
《相爱相亲》的英文名字叫“Love Education”,意为“爱的教育”。讲述了张艾嘉饰演的女儿慧英准备将母亲的骨灰与父亲的骨灰合葬在一起,然而父亲的骨灰葬在父亲的农村老家,由原配岳氏守着,当慧英准备去迁墓的时候,遭到了父亲原配岳氏的阻挠。在艰难的迁坟过程中,给卷入其中的每个人上了一堂“爱的教育”课。
张艾嘉解释说:“本来是相亲相爱,后来改成相爱相亲,我想用相爱相亲,因为爱是原有的,我们本能都有。有了爱以后,你才慢慢知道你要体谅别人,包容别人,关心别人,这是一种教育。”“这个其实是蛮重要的,可是在我们整个教育当中都很忽略。”
感觉之爱,像命令蝴蝶停在你肩头
电影中,慧英的女儿薇薇想逃离家庭,不再受母亲管束,她想搬去和当酒吧驻唱歌手的男友阿达一起住,甚至在冲动之下,二人准备背着父母去登记结婚,到了民政局薇薇却发现自己没带身份证,后来结婚的事也就不再提起。这种爱更趋向感觉的爱,薇薇和男友的爱更多是出于感觉的爱,这种爱常会受自己的情绪影响。
陶恕博士(A.W.Tozer)曾把爱分为感觉之爱和意志之爱。感觉的爱存在于情绪中,意志的爱需要意志驱动。“感觉的爱也许我们不大能控制,它上下起伏,时有时无,像气候一样冷热阴晴不定。如此的爱,并不是基督所说要爱神和彼此相爱的那种爱。要命令这种捉摸不定的温情造访心田,就好像要命令蝴蝶停在我们肩头一样难以掌握。圣经中吩咐的不是感觉的爱,而是意志的爱,是内心由意志驱动的倾向。”然而,意志的爱,必须出于圣灵的帮助,否则我们就容易滑向感觉的爱。意志的爱是愿意相互委身,只为对方的益处着想,甚至愿意舍命。
由于人的本性是关心自己过于关心别人,我们在本质上自然地倾向相信这样的谎言:我是一切的中心,生活必须围绕着我运转。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会在婚姻触礁时弃船逃跑的原因,太多的自私自利,所以两个人的生活就需要在婚姻中学习操练爱的功课。我们最亲近的邻舍就是自己的配偶。耶稣告诉我们,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我们的婚姻比别的关系更能凸显我们真爱什么。
我们不能自欺,以为自己的选择,对自己和别人不会有影响。杰森是一家资本雄厚大公司的业务代表,他旅行次数频繁。有一天,他打电话给妻子,说他已经厌倦于家庭生活,他不喜欢责任,所以暂时不回家,要自行过快乐日子。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让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如遭晴天霹雳,整个家庭陷入破碎的关系当中。很显然,杰森对家人的爱最终破产,他的离开暴露出他爱的脆弱和虚假。
想要建立一个美满且充满见证的婚姻家庭,更多的是建立在彼此相互委身的基础上,而不是跟着感觉走,或者仅仅是肉体上的相互吸引。两个人结婚时,就发下誓言,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彼此忠心。按照维麦克(Wayne A. Mack)的说法就是,妻子对丈夫的誓言是:她将一生一世忠于丈夫,即使他发胖、秃头、脚肿、眼花,或丧失健康、财富、工作和魅力,甚至有更让她倾慕的人出现也绝不变心。丈夫对妻子的誓言是:即使妻子不再美丽、不再有吸引力,不像他所喜欢的那样整洁和温顺,不能完全满足他在性生活方面的要求,甚至她不会精打细算,做饭很糟,也绝不变心。
婚姻意味着夫妻进入一种关系中,他们要为这种关系负完全的责任。并且,在这种关系中,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要彼此委身。电影中,男友阿达最终选择离开微微,去北漂闯荡。或许有一天,阿达会回来找微微,但如果他们的爱不是出于委身的意志之爱,希望渺茫。
世上最艰难的工作就是婚姻
电影中,薇薇的母亲慧英与父亲老尹的婚姻进入中年夫妻常见的疲惫期。进入中年的慧英,脾气暴躁,常会无故和女儿薇薇发生争执。另外,丈夫老尹是驾校教员,隔壁的王太太(刘若英饰演)成了老尹的驾校学员,常会缠着老尹给他开小灶练车,这也引发了张艾嘉的吃醋。但丈夫老尹对妻子的爱,倾向的是一种意志的爱。
电影最后,将要退休的老尹买了一部新车,坐在车里的慧英不解地问,“没听说你要买新车啊?”“想带你去兜风啊!”年轻时,慧英想在退休后买辆属于自己的车,一起和丈夫去兜风;而此刻的慧英却关心地询问买车花了多少钱。一旁的老尹只好感叹:“现在车有了,歌也有了,你倒没兴致了”。
老尹还带着试探的口吻说,“可能是我的错吧,这么多年,让你受这么多委屈,如果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放手,可以再重新过一次。”而此时,被老尹感动的慧英哭着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里那个男人的脸,怎么都想不起来是谁,后来才想到,是老尹年轻的时候。
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台词就是,慧英对老尹说:“我每次难过的时候,你就喜欢开心”。老尹说:“你在意我,我当然开心啦。”从老尹身上,观众看到更多的是他默默地守护和付出,这种定意要去好好爱一个人的爱,不计算代价,让人感动。
著名的护教学家拉维·撒迦利亚(Ravi Zacharias)曾坦承婚姻是他所知道的最艰难的工作,一份没有资格休假的工作。在婚姻里我们必须考虑自己以外的事情,责任加倍,被托付更多的事情。他说:“殷勤体贴的爱跟外貌的甜美无关。它完全在于一颗善良、定意服事的心。那是第一要学的功课。你大献殷勤,不是因为配偶有着迷人的魅力,而是出于承诺,定意要使对方的生活快乐。”老尹对妻子慧英的爱就是这种爱。他能够始终如一地爱对方,可见,他付出的爱并不是一种狂喜的情绪经验,而是一个决定和选择。
老尹对妻子慧英默默守护的爱,让我想到网络上有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短片《看不见的爱》(《Blind Devotion》),短片讲述了一名逐渐失去视力的妻子塞西莉亚,其丈夫路易对她无条件的爱。
塞西莉亚和路易过着幸福的日子,他们深爱彼此,妻子可以看到丈夫目送她出门,丈夫最喜欢看她早晨起床的模样。直到有天,塞西莉亚患上一种罕见的眼部疾病,很快将失明。她惊慌的想着,自己可能失去工作、失去丈夫的爱。“或许他跟别人在一起会比较快乐……一个不会成为他累赘的人。”
塞西莉亚知道自己即将失明,她伤心地想着:“我无法想象,我将成为他的病患,而不是他的配偶。”却不知丈夫早就定意爱她、无论她的外在和健康如何改变。路易用更多行动表达自己坚定的心意:“就算她什么都不知道,我无声无息地每天都跟着她。这就是真爱,不是吗?”生命有许多无法预料的事,但面对婚姻的承诺,这份爱不只是一种感觉,更是一个下定决心的行动:“她永远不会知道我为她做了多少事,而我也不需要她知道。”
扭曲的意志之爱,被别人的意志塑造
影片中,姥姥的爱情看似忠贞执着,但却是最扭曲的一种爱。姥姥结婚后,丈夫为了生计而离家打工,只有姥姥一个人守在家,后来丈夫在城里有了另一桩婚姻。而农村的原配姥姥岳氏对丈夫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他刚离家时的样子。就靠着那一点残存的记忆,她守了一辈子。最终姥姥对着曾经的丈夫的遗像说:“我不要你了。”
姥姥的爱像是意志之爱,但这种凭意志爱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人,其实是很大的骄傲,一旦认清真相可能会崩溃,扭曲的爱情观比感觉之爱更反人性,这种爱其实是被别人的意志,被当时的主流文化的意志所塑造的爱,但现代人,往往用情欲之爱、本能之爱来反对扭曲的意志之爱,却看不到自己推崇的其实也很危险。就像张艾嘉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老太太其实也没有去多想,也没人给她说太多她老头在外面是怎么回事。就算讲了,对她来讲,嫁了是岳家的人,死了也是岳家的鬼,就是这种心态。那个年代的人很多是这样子的。”
如此看来,姥姥也有爱,但并不是正确的爱。张艾嘉要透过电影给我们上一节“爱的教育”课,和我们探讨什么是爱以及怎样去爱。“爱是人天生具备的能力,如果想要再与对方‘亲’一点,可能就需要懂得什么是爱,了解怎样去爱。”
同时,张艾嘉希望把“爱”定义地更广泛一些,而现代人常把爱缩小成男女之间的爱。《南方周末》的记者问张艾嘉,片中的姥姥和丈夫之间有爱情吗?张艾嘉回答说:“这是“爱情”还是“爱”?如果讲爱情,他们可能没有我们一般人讲的爱情;可是他们有没有爱呢?是有的,是关爱。老太太是出于少女心的爱,她就是爱当初她嫁进来时那个男人的样子。我们先不要讲爱情,就讲爱。我深深感觉到现在大家都忘记爱是生来就有的,老讲爱情反而变得很狭窄。我觉得好像人越来越少真的去做这件事,好好地发挥自己的本能。”
真正的爱之教育在哪?牺牲之爱
张艾嘉强调爱是一种本能,每个人都具备。但我们应当知道本能之爱有其非常自私的一面:爱自己大过爱别人。本能里的那一点爱,其实还是很有限的,按照人的本能,我们喜欢被人服事。靠着本能去爱,最终很容易活在感觉之爱中:靠着自己的喜好行事,按着自己的意思来。但是主的命令,是要我们彼此相爱,活出爱人如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超越感觉之爱的牺牲之爱,是意志之爱的完美体现: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定意为我们死,向我们显明了祂的爱,又将祂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好使我们可以有能力去爱。这种爱不仅仅局限在婚姻上,而是可以存在任何人际关系中。
多数人结婚,是因为相信自己找到了可以相伴一生的伴侣。我们找到了可以照顾我们的人,并且两人相爱,虽然这些是幸福婚姻的要素。但这些是神对婚姻的最终目的吗?其实,我们可以在亲密的婚姻关系中,学习操练主耶稣那种牺牲的爱和给予。
美国的保罗•区普(Paul David Tripp)在《你曾期望什么:救赎婚姻中的现实生活》一书中观察到爱的定义,这是一种牺牲之爱的具体展现。其中写道:
1.爱是更坚持合一和理解,胜过要争强好胜,指责对方,凸显自己正确。
2.爱是天天坚持承认自己的罪、软弱和失败,抵挡找借口、推卸责任的试探。
3.爱是被对方对质时,愿意省察自己内心,而不是起来为自己辩护,或转移问题的焦点。
4.爱是天天坚持在爱中长进,让你对对方的爱越来越无私、成熟和忍耐。
5.爱是被得罪时不愿犯罪回应,而是想方设法以具体实在的方法以善胜恶。
6.爱是愿意不断请求饶恕,对方请求饶恕时,坚持给予饶恕。
7.爱是用爱心和温柔说话,即使在意见分歧时也是如此,拒绝攻击对方的人品或智商。
8.爱是坚持对自私的本能说不,竭尽所能促进你身处各种关系中的真合一、实际的理解和主动的爱。
9.爱是忠心于你的承诺,坚持用欣赏、尊重和恩典彼此相待,即使在对方看起来不配,或不愿同样回应时也如此。
10.爱是天天向自己、向对方和向神承认,离开神保护、供应、赦免、拯救和解救的恩典,你就不能以一种十架样式的爱作为你的动力。
这样的爱从神而来,这爱的能力从十字架上流露出来,也能够带来盼望,帮助我们重建破碎的关系,在祂的爱中我们得到真正的爱的教育,得到生命的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