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性侵,抵挡性试探?
http://mp.weixin.qq.com/s/pUhVke3ngskUP2DGqACIng
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性侵,抵挡性试探?
原创 2017-09-26 王颖、卢红、文君 ijingjie


(访谈音频,时长56.54分)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热点访谈】
受访者:王颖、卢红 (美意中心亲子教育讲师)
采访:文君
孩子受过性教育就能保证不出问题吗?孩子觉得父母的说教太过时怎么办?可以用性表达什么,自我满足还是控制?你有资格跟孩子谈性吗?学会节制,从小能拒绝糖的诱惑,青春期时能拒绝性的诱惑。建立对的根基,给孩子体系化的信息,才能帮助他们有效保护自己。
近来媒体接连曝光多起儿童被性侵的事件,有些案件施害者与受害者都尚未成年。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有433起,平均每天就有约1.2起性侵案发生,受害儿童多是12至14岁的中小学生,女孩占92.42%。而被披露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专家称实际发生的性侵案件是曝光案件的7倍。
形势逼人,《境界》为此特别就儿童的性教育问题采访了卢红、王颖两位亲子教育讲师,她们同时也是育儿经验丰富的妈妈。
不完整的性教育:只教孩子防性侵
王颖:其实性侵包括身体接触性的,也包括非身体接触性的,有时候一个眼神,或者有人使劲盯着你,你就觉得很不舒服。性侵害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大家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经历让我们觉得在性的方面很不舒服,所以受害者的范围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很多。防止性侵并不是这不能摸,那不能摸,而是如果遇到情况还有预警的作用——赶紧走开。如果你觉得对方眼神不对劲,就要赶紧走开。
一个没有接受过正确性教育的孩子,在遇到性侵的情况时可能不知道保护自己,就象我们从新闻报道里看到的两个女孩子,她们在被侵犯的时候一直都在看手机。我相信不是因为她们没有痛苦,而是她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现在主流媒体对于婚前性都是很开放的,色情信息泛滥,孩子成长的环境是被污染的,很容易受到性方面的诱惑。孩子到青春期都会有性冲动,他/她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冲动,能不能做到忍耐?当大家不认为“性”只能在婚姻的保护中才有的时候,性就被滥用,而且越来越有可能被滥用。被滥用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性侵,这是跟大家本身对性的认识分不开的。如果我们只教了孩子其中一个方面——如何保护自己不要受到性侵,而不教导其他内容,这个性教育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孩说:“我们从小就学习不要暴露这里,不要暴露那里,这里不要被人摸,那里不要被人摸,你们男孩子为什么不去学习不要性侵别人?!”虽然语气调侃,但说的也有道理。有父母认为,我的孩子是男孩子,不会被欺负,我也不太担心我的孩子会不会欺负别人。其实男孩子被性侵的比例也不低,我们看到一些男孩子被性侵的报道,很多都是被同性恋的老师或熟人性侵。一旦一道防线不被认可的时候,就会有人想去突破其他的防线。部分人突破了性只在婚姻里这道界限,另一部分人觉得可以与同性发生性关系,当这些界限都被打乱的时候,伤害就越来越多。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区分哪些信息是正确的,使他/她可以远离试探和诱惑。
性教育其实是一个品格教育,我们是不是能够温柔、节制、忍耐、恩慈、良善……内在的品格可以帮助我们远离恶行。品格需要后天培养,特别是节制的品格。现在大部分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需求不能延迟;媒体告诉我们,你要跟着感觉走,想怎样就怎样。所以,施害者心里有欲望之火,却没有机制去帮助、训练他/她引导欲望、节制欲望,最终酿成恶果。
品格决定了我们一生中各样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未来的婚姻关系。对于夫妻而言,性爱是一个非常深度的情感表达,我们在品格方面的一些问题会在性的关系里有所反映。如果丈夫只是把妻子当做一个满足自己欲望的途径,妻子没有得到爱,一定会影响到婚姻质量。性教育要教孩子学会尊重和爱。我们要教孩子什么是爱,慢慢他/她会明白。孩子到底用性在表达什么?表达自私,还是用性表达控制?还是表达自我的满足?这些都是不同的。如何用性去表达爱?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的表达方式里有爱,才会对孩子的一生有好的影响,我想,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的。
卢红:延迟满足的能力是一种品格,实际上也是一种能力,拒绝的能力。当你将来遇到诱惑的时候,比如一个男生说“我好爱你,你看,现在谁不婚前试婚啊?”你有拒绝的能力吗?很多人不敢在别人面前说“不”,小孩也好,成人也好,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不敢说“不”,担心失去爱,或者担心别人觉得自己很“拽”、很矫情。有的家长还会说,品格有什么用,为什么需要忍耐力?我为什么要宽容?等等。品格有了之后,自然就带出来能力了,只不过“能力”可以让家长更直接地看见。
王颖:能力是外显的,品格是内在的,很多家长需要看到外在的表现。一个孩子从小能拒绝糖的诱惑,到青春期的时候能拒绝性的诱惑,我们持续对他/她进行品格的训练,就象小时候举小哑铃了,后来就能举大杠铃了,慢慢就有了节制的品格,体现出拒绝诱惑的能力。

你有资格跟孩子谈性吗?
卢红:并不是说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就保证以后在性方面不出问题。但至少从小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之后,真理就在孩子心里扎下根。所以性教育最好是孩子青春期以前,在孩子开始对性有懵懂和好奇之前,在孩子主动去外面探索之前,父母要给孩子正确的观念。当孩子受到外界影响的时候,要么有抵抗力,要么可能还是抵抗不了,但至少在孩子的心里,知道一些事情跟我父母给我的教育不一样,孩子可能反过来问父母。
如果父母的信仰坚定,认知明确,就会继续加强孩子这方面的信念。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不听爸妈的,我听世界的,对于基督徒家庭来说这是有可能出现的,但那个种子已经埋在孩子的心里,你埋下一颗好种子,总比什么也不做有意义得多。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当父母跟孩子谈性的时候,先要检视自己,你有没有资格跟孩子谈性?你自己的性态度是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对性的认知是什么?我自己是逐渐被带到上帝这边的。这一代中国父母的成长环境几乎没有性教育,各样的理论和观点很混乱。举个例子,当我们给青春期的孩子做引导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她辨别什么是真爱,什么是假爱。我觉得是真爱就是真爱,但感觉是很靠不住的。有一个特别简单的辨别方式,真爱是利他的,假爱是利己的。我已经五十岁的人了,接触信仰之前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个道理,一直都是凭感觉。
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一样。你是真爱孩子还是假爱孩子?你是为孩子好,还是为自己好?当我们用祷告跟上帝沟通的时候,圣灵会提醒我们,虽然我们做父母的嘴上老是说“我都是为你好”,但好多时候并不是为孩子好,真的为孩子好有些事是不会这么做的。
王颖:用这种方式和孩子谈性是基于我们的信仰,我们相信这世界上只有一位上帝,上帝非常爱我们。我们在“如何跟孩子谈性”的课程里,也会遇到有些家长对“不可以同性恋”、“不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两点,很容易产生疑问甚至相反的意见,因为价值观不同。性所表达的深层次的爱,一定要在婚姻的保护里才是最美好最安全的表达方式,这是基督信仰的价值观。
当新闻报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同性恋可以结婚的时候,许多人都在庆祝自由。其实这是把爱人和事情的对错混淆了。有些事情是错的,而我们选择做对的事情,是对自己好;如果做错的事情,就会伤害自己,也伤害其他人。中国有句古话说“对事不对人”,即使他/她是同性恋,我们接纳他/她,这并不代表同性恋就是正确的。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其实也差不多,就是如果你爱一个人,你能不能做出最深的委身承诺之后才进入这种关系?这是爱的承诺。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在我不信主的时候,我觉得等他们长大之后,我就给他们“泡妞专款”让他们可以选最漂亮的女孩。后来我信主之后,上帝光照我,让我看到这个想法多么自私:是觉得我的孩子是更高一等的,我可以把他培养成高富帅,然后他就能去追逐漂亮的女孩子。这表明我对女性的认知是扭曲的(包括对我自己),觉得女性低于男性。

和孩子巧妙分享她 / 他的人生角色
王颖:性教育其实有几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性别的教育,青春期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婚姻里的目的和责任,如何防止性侵。以现在的环境,大部分家长看到的是如何防止性侵,但其实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卢红:性教育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的,从孩子一出生,2-3岁就可以传递一个信息:他/她身体的所有器官,包括性器官,都是上帝美好的创造,都是圣洁的、美的,这是第一个信息。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的性器官是不好的,难以启齿的。上帝创造的每一样都是好的。
王颖:如果你只告诉孩子这不能碰那不能碰,你不告诉孩子为什么,你不告诉孩子其实他/她的性器官是圣洁的,是会产生新生命的器官,如果孩子对性的看法是在一个扭曲的基础面上,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还不强。如果孩子知道我的身体非常圣洁,决定我的健康,决定未来要产生新的生命,那我要好好地保护它;如果有坏人来,我就知道坏人是错的。家长先要知道这是一个体系,通过给孩子体系化的信息,告诉孩子怎样保护自己,同时建立一个对的根基,不但让孩子知道怎样做,也知道为什么。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卢红:性是美好的,是上帝对人类的祝福,它其中一个功能是让夫妻之间彼此有愉悦的关系。同时它也是隐私的,不是用来给大众看的,有一些专属给你未来的另一半,这是性里边非常重要的一环。你要很清楚,性器官是有专属对象的,性是为婚姻做预备的。我要保守自己,而不是把性当做工具,随便拿来用。
王颖:我的老大9岁,老二5岁。在老二两三岁的时候,我自己去上“如何跟孩子谈性”的课,我们有一个原则是“有问必答,有问才答”,所以孩子问的时候我们才去回答。大部分的孩子都特别关心生命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来的?”“你是从我肚子里长到足够大了,你就出来了,妈妈就可以抱你了”,后来他会问:“那我是怎么进去的?”孩子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问题。
他们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圣洁、美好、美,其实有灵性上的认识,他们不是象我们大人是通过知识来认识的。比如,我跟我的孩子说“上帝爱你”的时候,他的眼睛会发亮,他整个人是那种被点亮的感觉;当你跟他说“这是很圣洁的”,他的表情就带出圣洁的感觉。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他们的灵是很活跃的,他有灵里的感知。神在造我们的时候,就是“有灵的活人”。灵里的活泼、对上帝的渴望,还有很快就能原谅别人,很快就能走出不好的情绪,这些让我们看到孩子在小的时候灵是更开放的,我就想到圣经里说,人若不能回转成小孩子的样式,就不能进神的国。
孩子在六岁之前,妈妈会允许他和自己一起洗澡,他会看到妈妈的身体,特别在四岁之前,可以积极地创造一些机会,使他消除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心。到了青春期,有些孩子进入性关系是因为对异性的身体好奇,可以帮助孩子消除这个好奇心。
我发现有时候从未来的丈夫和父亲的角度去解释问题,孩子就很容易听懂。我告诉他们,你们将来会当丈夫、父亲,往往他们听了就为之一振,好像觉得自己不会一直是孩子,很快就会长大的。因为是从这个角度去讲,去讲他身体的一部分会与妻子的一部分结合,就会有宝宝,就会成为父亲。他们都很期待他们人生的角色。有时候觉得自己说不明白,我就说,你以后这样对你的妻子吗?他就“啊?”或者告诉他,你将来成为一个父亲,你希望怎样对待你的孩子?你是要天天加班呢?还是要留出特别的时间来陪孩子玩?从小让孩子看到他的将来,让他看到“我要成为一个很有担当很负责任的人”,使他知道有一天他会离开父母,成为“家里的头”。
从我个人的亲子教育体会来说,性方面的品格教育和人生的角色相结合,和他们分享成长的路径,对我来说,既有果效又很美好。

先建立好的关系,然后立规矩
卢红:对大一点的孩子就不叫性教育了,而是不同价值观的探讨。王颖老师的孩子还小,她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孩子能够吸收;我的孩子年龄比较大,当我跟他谈到婚前性行为的时候,他就很不屑,因为他已经被社会影响了,甚至认为我很古板,太OUT了。即使是这样,作为父母也不应该放弃。
拿我自己来说,不能因为孩子说我过时,我就不跟他说了,甚至怀疑自己,这个时候我对自己的价值观的坚持是很重要的。因为孩子大了,我没有办法要你非听我的,但如果我跟孩子的关系够好,我又坚持我的观点,继续为他祷告,我相信上帝会引领他,这个盼望要有,而且很重要。
当然,现在性侵比例这么高,有些家长很想有一些应急的攻略可以马上实施。这样做的效果怎样,我是画问号的。稍微有常识的家长可能已经都在做了,特别是对女儿,会要求女儿不要穿得太暴露,不要太晚回家,不要单独行走……我之所以画问号,是因为你跟你的孩子关系够好吗?孩子会听你的吗?你让她穿得保守一点,她会按你说的做吗?你不让她晚上去酒吧,去夜店,她会听吗?特别是对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有应急措施的需要,小一点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直接陪伴。你可以说,但孩子不一定听。
不过,有一个方法是家长可以用的,就是对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有规则,你不一定能规定他/她穿什么衣服,但对于夜生活,不管孩子去哪里,比如晚上十点或是十一点一定要回家,而且我要知道你去了哪里,我要去接你,你不可以单独回家。可以定规则,而且这个规则一定要执行。如果执行不了,或者被打破,一定要有相应的后果。青春期的孩子,关系好的父母敢管,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越是跟孩子关系不好的父母,越不敢管,很怕自己的“管”伤了感情,导致关系更加差。爱孩子,不代表父母不管孩子,但同时对孩子要有接纳,这个很重要,两个一定要并行。
至于打破规则的后果究竟是什么,我举个例子。我有个好朋友,她儿子十七、八岁的时候很喜欢跟朋友出去过夜生活,他读国际学校,也有这样的环境影响。可是妈妈很坚持,给她儿子定了一个规则:不可以晚上十点以后回家,不管你去哪,十点了你就要告诉我你在哪里,然后我去接你。当然,她不是一上来就立规矩,之前做了很多努力,使她和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关系。即使这样,孩子也一定是反抗的,不乐意的,他觉得我没有自由,你不信任我,这些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说出口的话。
这位妈妈也不跟孩子发脾气,但很坚持说,这是我们家的家规,一定要执行。如果你不同意,或者你违反,那么接下来的一个月,你晚上下课之后,都不可以跟同学出去玩了。那个妈妈也是尽心尽力,一到晚上十点一定亲力亲为地接孩子,坚持了一年的时间。孩子一开始也有反抗,也有不敬的语言,妈妈的态度是你说什么没有关系,但我就是坚持这样做。等到一年多以后孩子上了大学,非常感谢他的妈妈,因为妈妈帮他屏蔽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在酒吧有些同学会喝醉,甚至做一些更不应该做的事。如果他一直在场,有时候面对同侪压力很困难。
最后我想强调,我们提到很多亲子教育、婚姻关系和性教育的知识,如果父母没有属灵生命的成长和跟进,你是做不出来的,这也是我的真实体会。也就是说父母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你的灵命成长比你的亲子关系的学习,或是婚姻关系的学习更重要、更基础。
(读完本文,欢迎妈妈爸爸们就如何跟孩子谈性,如何防止孩子被性侵,抵挡性诱惑等话题,根据你的育儿实践继续留言发表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