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你为何相信谎言质疑自己?——观《美女与野兽》看人间百态

你为何相信谎言质疑自己?——观《美女与野兽》看人间百态

你为何相信谎言质疑自己?——观《美女与野兽》看人间百态
http://mp.weixin.qq.com/s/YHZG4KlAMYDdNq56wkFiow

你为何相信谎言质疑自己?——观《美女与野兽》看人间百态
原创 2017-03-31 黎泳佩 ijingjie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热点影评】
文|黎泳佩

重看这部电影,我才发现竟渗透如此多不同形式的谎言,像极如今社会。加斯顿犹如魔鬼,在村中有的一心追求注定要消逝的虚荣,不惜听信魔鬼谎言;有的宁死也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接受魔鬼帮助;有的则两脚各踏一边,好的坏的都想要。大多数角色都成了谎言受害者。

《美女与野兽》于2017年3月17日在美国、中国同步上映。当我拿着《美女与野兽》的票走进电影院时,我并没有想过自己会为此产生任何新的联想。毕竟这是一个有着26年历史的老故事了,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剧情,还有什么新鲜可言?这一次来,不过是要向经典致敬罢了。

我一边往自己的座位走,一边在心里念叨着:这就是一个教导人不要以貌取人的故事嘛。我们有时候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作出了类似的论断。即便是先知撒母耳也做过类似的事。因此也就有了神对他说:“耶和华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表,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脑海中回荡着这句经文的体会,电影就徐徐拉开了剧幕。      

与原始动画片一样,这部电影以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而它唱出的,却不仅仅是“不要以貌取人”这一主题。我意外地发现,电影里竟还夹杂了些许福音的元素,而里面不同的角色,正代表了当今世界一些典型的人。

渴慕爱的灵魂等待救赎

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一部关于野兽等待一位女子,不以貌取他,并真心爱他,最终使得城堡诅咒被破除,野兽得以变回王子的故事。如果说当年的动画片只是天真烂漫地教导了我们“真爱与表象无关”的道理,那么如今电影就是诠释了怎么可以做到如此的办法。

电影比原始动画片的长度多了30分钟之久,里面的人物角色刻画比动画片中的更为深刻、细腻。其中提到了电影里的男女主角均在童年时期失去了母亲,成长在单亲家庭中。

野兽王子在失去母亲后并没有得到过多少的关爱,并且因长期被娇惯而变得蛮横无比,内心毫无爱念可言,最终因不听“不要被表象欺骗”的劝告而惹来了让他悔恨十多年的咒诅。

与他不一样的是,即便只有单亲,女主角贝儿从小就浸泡在无私的父爱之下。她有一位与她亲密无间、总是肯定并鼓励她,甚至在自己危难关头,即便财物尽丢,也不忘要为心爱的女儿摘下一朵她最爱的玫瑰花的父亲。

贝儿因为饱尝过父亲无条件的爱,使得她甚至愿意代替父亲,被野兽囚禁。她对父亲说:“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也因着领受了这样的爱,贝儿有能力去怜悯和爱野兽,并最终让这位脾气暴戾的王子也学会了去爱,变得温柔又善良。


莫里斯在逃命之际仍不忘为女儿摘玫瑰花

这就好像基督徒每日从挚爱我们的天父那里领受祂长阔高深的爱,以至于主恩满溢,而有了力量去爱人,甚至去爱我们的仇敌。圣经说:凡是爱人的,都是从神生的,并且认识神,不爱人的,就不认识神(约一4:7-8)。

撒旦的谎言为要我们质疑自己
         
然而,在这个童话故事里好似全然良善的贝儿也并不是完美的。正如导演比尔·康顿(Bill Condon)在采访中说到:“在她里面没有什么是坏的,但她也并不是永远都闪耀在圣洁的光辉里。”

原因是贝儿仍然时常会质疑,特别是对自己的质疑。她不走寻常路,一心追求不一样的生活,但生活在一个大家都讲求“实际”的小村庄,每日听着闲言闲语说自己是个爱做白日梦的奇怪的人,她多少还是动摇了。

“爸爸,你觉得我奇怪吗?”贝儿终于没忍住对自己的父亲莫里斯发问。莫里斯对女儿接收了这样的信息感到非常惊讶,但同时又鼓励贝儿说:“以前有一位妇女,她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大家一开始都嘲笑她,但到了后来,所有人都效仿她。”

圣经说,撒旦是谎言之父。但如果单从耶稣受试探的几段经文(太4:1-11)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牠施行欺骗的花样也不过是三种:1.让我们质疑自己;2. “你不会死”(正如牠在创世纪对始祖说的第一个谎言);3. 靠牠可以得着世上一切荣华。

贝儿显然是多少接收了第一种谎言,才有了对莫里斯这样的发问。多亏作为安慰者的父亲引导她赶走了这些念头,她才可以在之后果真被人公然嘲笑并捉弄时不至于气馁。


贝儿与父亲莫里斯

然而在这个故事里,并不是每个角色都像贝儿这么幸运,可以有一位鼓励者在身边。再一次看这故事时,我才发现里面竟然渗透了如此多不同形式的谎言,整个情景像极了我们所在的社会,而大多数角色都成为了那些谎言的受害者。

面对魔鬼的试探,各色人等的私欲

首先是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鄙视贝儿这与他们不一样的人,认为她“不切实际”,并且笃定她的生活一定不如自己的快乐。这些村民甚至阻止贝儿去“同化”别人——而实际上贝儿当时不过是在跟一个小女孩一起读书而已。

村民们所想的“实际”的“快乐生活”,是要向外表、金钱和力量看齐,他们认为那才是应该去追求的人生目标。因此他们把拥有这一切特质的加斯顿视为自己的权威,选择去附和并顺从他。

加斯顿一心想要追求贝儿。他有所有让人羡慕的优越条件,引人青睐,内心却阴暗无比,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满口谎言。首先是假装热心要帮助莫里斯解救女儿,而后又提出帮助的条件,最后因为遭到了莫里斯的拒绝,不得逞而要杀人灭口。

加斯顿最亲密的人是他的跟班来富。与原始动画片不一样的是,电影里的来富尚且还有一点良知。他知道不该杀人灭口,想过要在加斯顿手上救下莫里斯,却未付诸行动,最后还作了假证。他不冷不热,总是想要两边一起讨好,最终却又总是屈服在了魔鬼加斯顿的淫威之下。

这些都不是故事里分量最重的角色,然而却深刻地折射出了我们的社会。故事里的加斯顿就犹如魔鬼。而在村中,有的一心追求注定要消逝的虚荣,不惜听信魔鬼的谎言;有的宁死也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来接受魔鬼的帮助;有的则两脚各踏一边,好的坏的都想要。


一心崇拜加斯顿的村民们

而他们最后的结果如何呢?村民们因为盲从加斯顿去攻打城堡,几乎都身受重伤,被打得落荒而逃,毫无荣华可言;莫里斯拒绝了魔鬼,被丢在野外,但最终还是被救了下来;来富在落难关头依然想要依赖加斯顿,加斯顿却离他而去——他这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找错了靠山。


来富被加斯顿威胁

在这一系列事情里,正隐含了撒旦的第二、第三种谎言。最明显的是第三点——跟从、侍奉撒旦,他有你想要的好处——于是村民便一味地追随加斯顿。同时亦有第二点,那个阴暗的声音告诉你:犯一下罪,不足以致死,暂且把良心收起来吧——于是来富便作了假证。

听信谎言导致的被表象欺骗

大概是因为上面这些人物的内心都充斥着这几大谎言,导致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穿过表象,看见野兽的内在,看见贝儿所看见的——他其实是个非常需要爱的人。但在村民眼里,野兽满是丑恶,必会危害自己,所以必需要杀掉它才行。

野兽王子在起先也是个“外貌协会”的人,他没有爱,亦不懂得爱,因此犯了罪,而后被诅咒变成了一头野兽,开始在黑暗中躲藏起来。就如我们的始祖犯罪后躲避耶和华的面一样(创2:8)。

当贝儿初次在城堡的塔楼监狱遇见他时,贝儿对他说:“走到光里来(Come into the light)。”原先来势汹汹的野兽在那一刻却犹豫了。

故事里的诅咒让本来盛气凌人的王子终于学会了谦卑下来,看清自己的罪性,但是这也让他深陷到了撒旦的第一个谎言之中——他不停地质疑自己,觉得自己不配,不相信贝儿会爱上他,成为那个替他打破诅咒的人。

贝儿深知野兽王子内心那渴慕爱的灵魂,她以爱待他,尽管当时在身份上,她仍然是野兽的囚徒。最终野兽王子被爱所感动,自己也学会了去爱,于是在咒诅有机会被破除的最后一小时内,他选择让贝儿回到自己父亲的身边。他说:“我让她自由了(I set her free)。”


贝儿照顾受伤的野兽

在那个特别时刻,实际上两人都因着爱得了自由。野兽王子从诅咒的捆绑中得到了释放。他品尝到了爱的滋味,并且那永远植根在了他的心里,他不再在乎咒诅是否得以破除,他不在乎别人入侵到自己的城堡里,甚至要把他杀掉。他学会了去爱,他以为自己已经得到够多的了,却不曾发现自己还未真正领受到爱,仍然深陷“不配”的谎言之中。

这时候加斯顿来到他的面前,再次玩起了撒旦的把戏,说:你还真以为贝儿会爱上你这头野兽?我才是那个配得起她的人。要不是贝儿及时赶到了城堡,给野兽带来了盼望,估计他最终会因为消极抗战而死在加斯顿的枪口下。贝儿用行动教会了野兽王子:只管领受这爱吧!因为你是被爱的,你是配得的。

顺服圣灵,胜过谎言的试探

联想一下,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我们时常会遇见这样的试探。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血气迸发时犯了罪,随后听见来自那恶者的声音:你做了这种事还敢称自己是基督徒?你真是不配!——又是这样的把戏,叫你质疑自己。

但圣经对此怎么说?“我因耶和华大大欢喜,我的心靠着我的神快乐,因为他给我穿上救恩的衣服,给我披上公义的外袍。”(赛61:10)我们因为信,而得了义,再没有什么“不配得”可言了。正如使徒保罗说道:“旧事已经过去,你看,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但社会上充斥着如此多的谎言,当它开始搅扰我们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其实不仅是圣经,这部电影也多少告诉了我们一些应对的方法。

第一点是认清自己。正如前面提到贝儿从小浸泡在无私的父爱之中,拥有这么一位安慰和鼓励自己的爸爸,我们也有这么一位充满慈爱的父亲。在谎言来挑衅我们质疑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谨记自己的身份,那就是我们已经是天父的儿女,可以“坦然无惧”,“不至于惭愧地躲避他”(约一2:28-3:1)。

第二点是认清本质。耶稣在受到魔鬼试探时正是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他知道自己无须做任何事,向任何人证明任何东西,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神的爱子,是神所悦纳的。我个人时常会遭到类似谎言的攻击,这就需要我时时刻刻牢记住自己的身份,回归到父神的爱之中,我就能从中得到释放。

电影里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色,叫做佩雷·罗伯特。他的台词总共也没超过三句,他最后一次出场,是在众人都以为当时身受重伤的莫里斯疯了,而要把他关进疯人院的时候。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医院,而不是疯人院”,是佩雷的最后一句台词。在身边人都选择了听信谎言的时候,我们需要看到事物的根本,看清事实——莫里斯需要到医院,而不盲从自己的感受——“觉得”他疯了。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食物,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信靠他的,“必不致缺乏”(诗23:1)多姿多彩的世界总是想要吸引我们的眼目,但那都是终会消逝的。假若我们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必定难免会肆意挥霍,做出让自己事后懊悔的事。

第三点是顺服圣灵。我个人认为,与第二点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为有时候若我们没有顺服圣灵,血气上来时,对于事物的本质,我们就像个瞎子聋子一样,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看却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太13:13)。

正如贝儿刚接触野兽的时候,野兽的一句“她不跟我吃饭,她就什么都别想吃了”就把她吓怕了,若不是茶煲太太的鼓励,贝儿永远不会迈出那房间一步。

茶煲太太对贝儿说:“人生气都会说气话,听不听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这正道出了如何应对这些谎言的核心:假若我们能认清自己是天父的儿女的身份,并依靠圣灵,“专一注视耶稣”(来12:2),无论撒旦耍什么把戏,说什么样的谎言,我们最终也能胜过那些试探。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