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非常地理】新初三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非常地理】新初三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新初三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即将升入初三的童鞋们,这个暑假里一定一定要记得提升自己的记叙文阅读能力哦,这是初三冲刺前最后一个集中训练记叙文阅读能力的时间点喽,小田老师不遗余力的整理了所有记叙文的考点及答题技巧,认认真真地学习起来,结合阅读实践,让自己的记叙文阅读能力上一个台阶哦!

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常见题型】
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上海高频考点)
②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上海高频考点)
③标题的好处、妙处是什么;(上海高频考点);
④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⑤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1.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2.分析标题的作用:
(1)作为全文的线索:《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
(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拳拳赤子心,殷殷航空情》 ——点明主题
(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特殊礼物》——引起阅读兴趣
(4)反映作者情感:《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内容
(6)一语双关:《青花瓷缘》——一语双关
3.分析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一般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4.如何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以贯穿文章的线索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等。另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
【上海高频考点解题方法】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表层+主旨  
记叙文标题的好处、妙处:记叙文标题的作用+主旨

二、理清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和线索
【考纲要求】
   (8)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
(一)记叙文的结构思路
1.顺叙: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2.倒叙: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作用: ①开篇点题,突出中心;②使内容集中,结构紧凑,对比鲜明;③结构变化,使叙述波澜起伏;④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插叙:
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的情节的叙述,插入相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内容上:补充交代了①事件概括(常见的有某件事的经过、主要人物的生活背景等)+②从而表现了某人的……品质及+③前文某件事的原因或某样物品的由来,使文章情节更加完整。
结构上: 1.承上启下,为下文……(情节概括)作铺垫
            2.与……形成对比,突出……
            3.与前文……(情节)相照应
4.把握记叙文思路技巧
注意标志性词句,抓关键词句。
标志性的句子如过渡句、中心句等,标志性的词语如“不仅……而且”、“也”、“还有”、“但是”等等,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等等,在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标志性词句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
(1)找过渡句
记叙文在记叙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时,一般喜欢用过渡句来衔接上下文。因此可从过渡句上入手来理清文章思路。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不仅可以从题目上理思路,它还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同样表明了作者的思路:“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笔触将由百草园转入到三味书屋里去。
(2)找切换点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运用了插叙,把过去和眼前的事揉和在一起写,但是文章并没因此而显得混乱。作者是怎样让自己的思路顺畅的呢?
原来在文中巧妙地用了几个句子作为眼前与过去的切换点。我们只要能找到切换点,就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了。文章一开始写毕业典礼即将开始,“我”坐在大礼堂里。写的是眼前,但是怎样引入到回忆中去呢?切换点就是襟上别着的一朵夹竹桃。“我的衣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这样英子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与爸爸有关的事,思路随之被拉入回忆中去。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思路拉回现实中来的呢?我们得找到另外一个切换句:“我为什么总是想到这些呢?韩主任已经上台了。”韩主任作为一个切换点,又将思绪由回忆拉回眼前。然后再由韩主任在台上讲的一句话:“……长大了”,切换到记忆中常常要“我”作大人的那些人和事。就这样,作者巧妙地通过切换句,将回忆与现实不停地变换交织。只有找到了这些切换句,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思路。
(二)记叙文的线索
线索:贯穿全文始终的脉络。
线索的形式:人、事、物、时间、地点、感情。
以人为线索,就是以人物的性格特征为线索,串起各个时期、各种环境中的生活片断。这些片断,都贯穿在这个性格特征的绳子上。片断为珠子,是反映性格特征的各个侧面。
以事为线索,不能随便拿一种事物就作为一篇文章的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主题思想有着密切关系,而又有利突出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可以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一般文章里的线索只有一条;但在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的文章里,常常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在语言上,常常采用某一词语,反复出现的办法,显示线索。
(三)概括内容
1、段落的概括:人+事(注意仿写)
2、事件的概括:(时间+地点)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3、主旨的概括:通过……事,表达……情感,赞美了(批判了)……
三、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
作用: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语言描写(包括独白和对话)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其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其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其三,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其四,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常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心理概述。
知识点1:人物描写的作用
知识点2: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知识点3:概括文中人物心理活动
【答题技巧】
1、关注上下文,动态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
2、整体把握人物性格。
3、适当的时候参照文章主旨。
4、必要时还要考虑到结构上的作用。

四、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记叙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不是为了单纯地写景,而是有一定目的的。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
2、渲染气氛(氛围)。(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
3、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
5、形成对比,突出主旨。(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
6、引出下文。(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位置)
以上列举的是环境描写的基本表达作用,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去照搬就可以了。

五、修辞类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整体解题思路】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考虑该修辞特点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该修辞对文章中心表达所能发挥的作用。
【答题技巧】
1.明确所用修辞手法。
2.归纳答题模式。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结合句子)
拟人:生动地变现了……(结合句子)
排比:增强了……的语气语势,表现了……(结合句子)
对比:与……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结合句子)
反问:增强了……的语气,强调了……(结合句子)
夸张: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结合句子)
设问:强调了……,引起思考。(结合句子)
注:以上列举的这些,只是我们常规的一些“帽子”,任何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不论是前面的“帽子”,还是后面所要表达的内容,都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切不可死板硬套。
3.解题步骤
修辞手法+帽子+表层含义+作者的情感(情感是关键)
注意:我们初中阶段的修辞类语句可分为两种:一、语句与人相关的;二、与人无关的。一般来讲,与人相关的语句遵照上面的解题步骤;与人无关的语句,一般只要答表层含义。如果与文章的主旨密切相关的就要答人的情感。如果与主旨没有密切关系的,那么就不用答。
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要根据每种修辞方法的基本特点和作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修辞方法作用的答题要求是:既要点出该修辞方法的一般作用,又要写出在文中具体的表达作用。不能只回答某种修辞方法的一般作用,而不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回答。从上海和其他各地的中考来看,重点是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四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六、重要词句段的含义和作用
(一)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词语的含义
1.词语的指代义(就近原则,能用文中词句回答则用文章词句,否则自己概括)
  1、代词的指代义
2、非代词的指代义
2.词语的语境义(本义+上下文  注意词性的一致性)
字典意+句中意+主旨义(情感)
解答原则:关注语境。如果是比喻意义,要把本体意义诠释出来;如果是引申意义,要看语言的言外之意;如果是临时意义,要特别注意语言所处的环境。
检验方法:所解释的含义代入原句读解,如果讲得通,就正确。要注意答题的语言的简洁,通顺。
思维步骤:(1)理解词语的本义;
(2)看该词在句子中的表达对象;
(3)对表达对象做必要的提炼(联系语言环境提炼意义指向概括词);
(4)再看该词表达得怎么样?(起什么作用);
(5)整合梳理答案语言,使表达简洁准确。
词语的作用(从词义、词性、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考虑)
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衬托出人物……的形象
3.为下文……做铺垫
命题主要形式:(1)说说词语的表达作用;(2) 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鉴赏角度说说该词的表达效果)
答题方法:看该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是否生动或准确表现了句子内容(对该词语表现的内容要提炼意义指向概括词,否则,答题语言不简洁)。
注1:词语的作用常考动词、形容词,或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注2:此外,词语还有近义词的考查、关联词的考查、选词填空等
【上海高频考点解题技巧】
1.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模式:结合上下文,一般是解释语境义。
2.请问“**”能不能改成“**”,为什么?(在这里把这种题型归纳为“比较题”)
答题模式:找出两者在文字表达上的不同之处+解释不同之处的文字表达效果(上海的考题一般解释表达效果好的那一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结构上作用(灵活)。
(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重要的句子的类型】
 (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关键性影响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5)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句子,即“文眼”;
 (6)表达形象生动、独出心裁的句子。
注意:理解句子含义,要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深层含义,要联系作品的背景。
  理解句子深层含义,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
  要联系文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
答题思路:(1)从内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联系主题。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注意有没有特殊性,比如插叙、倒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修辞等。)
(2)从结构看,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首句总领、尾句总结、中间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段落的含义和作用
1.段落含义
表层含义(字面意思/文本意思)+深层含义(中心主题、人物形象、作者情感)
2.段落作用
作用:1)艺术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方法+作用
      2)内容:句子或段落的内容概括
      3)结构作用:
开头:1、统领全文;2、引起下文;3、伏笔铺垫;4、奠定基调;5、开门见山,点明主旨;6、照应标题;7、点明线索;8、渲染气氛;9、设置悬念。
中间:1、引起下文;2、总结上文;3、承上启下;4、照应前文;5、伏笔铺垫;6、渲染气氛;7、设置悬念。
结尾:1、收束全文,点明中心;2、升华主题,深化主旨;3、照应前文,结构严谨;4、委婉含蓄,意味深长;5、补充前文,辅助表达。
答题思路:内容+结构+中心

七、拓展延伸题
(一)分析作品形象
1、以分析归纳为方式的解说题。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环境、情节、关键语句和具体的写人方法,说明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特征,并据此能概括出作品的主题。
2、以赏析评价为方式的论说题。要求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观点和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对人物形象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价。
3、以感悟、联想为方式的延伸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启示。
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有:
A是要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入手去剖析,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语句去体会;
B是要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的思考来品味人物的特征;
C是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二)品析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般而言,记叙文的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一是品味词语。注意某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准确、生动、传神,通过这些词语的品味揣摩,加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阅读时,重点关注人物描写的一些词语,如表示人物动作的动词、表人物情态的形容词和副词等。
二是揣摩语句。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常规句与变式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不同的效果。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表达的语气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同。
三是领会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记叙文经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方法来增强语言表现力。尤其是描写性的语言,往往离不开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阅读时应关注这些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四是语言风格。文章的语言风格各有特点,有的豪放,有的柔婉;有的简约,有的繁丰;有的明快,有的蕴藉;有的朴实,有的藻丽;有的幽默,有的庄重。对不同的语言风格要有所感受,尤其对朴实的语言,要注意体会。要把语言风格与表现内容关联起来,从表达的需要来把握语言的风格。
(三)依据阅读材料和要求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仿写
1、必须真切地把握例句在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2、如果仿写的句子和例句的内容相关联,那就要把握原句的含义,然后在原句的基础上构思造句,这样可以保证与原有的句意保持连贯、一致,组成一个语境统一、语意相连、句式整齐的意义段。
扩写
1、把握原文的主旨和基本内容,这是扩写的依据。
2、在原文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增添文章的“血肉”。
3、想象要合情合理,不违背原文的主旨,不违背生活常识。
缩写
1、必须认真阅读原文,充分把握原文的旨意和基本内容。
2、保留主干,删除枝节。
    记叙文缩写必须紧扣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质,对能表现主要人物形象的事情要保留,而其余事情、人物则需要从简。缩写时要把描写改成叙述。
3、缩写时,必须做到言简意赅,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楚原文内容和主旨。
改写
1、正确把握原文主旨和主要内容,尽可能地对原文作仔细地研究,做到真正读懂原文。
2、根据要求,改写原文。
3、改写后的文字应当层次清晰,语言通顺。
续写
1.把握原文的内容主旨。续写时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从整体着眼,弄清原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把握原文的思路。
2.展开合理的想象。要从规定的情景出发,补充与原文相符合的情节。续写时既要紧扣原文的内容而展开合理的想象,也要力求有新意。
3.与原文衔接自然顺畅。

   理论知识到此为止,童鞋们还是要结合阅读实践,不断地提升自己答题的能力哦!
                 初中语数英295420182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