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历史回顾: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

历史回顾: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

历史回顾: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23dc1bf60e7f822#rd

文/ 饶以德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内地会”成立150周年。有一位弟兄,特别在内地会两千六百多位宣教士中,选择了十二位,简短地书写他们的故事,以纪念这些回应神的呼召来中国传道的前辈们。他们为传福音给中国人,付上了自己青春、健康、生命甚至整个家庭的代价,虽然在这片土地上承受着华人的仇视和攻击,同族的轻视和嘲讥,以及数不尽的瘟疫、灾荒和战争,但仍然在这里几代人前赴后继地服事。感谢主,带领他们在中国建立了成百上千的教会,将福音深深栽种在这片敌对神的土地上,直至今日,提到他们时我们仍然心存感恩,备受激励。所以,我们也期待能通过微信平台,与众多的弟兄姐妹分享这个系列连载。这十二个故事,有的耳熟能详,有的从未听闻,但都饱含着神的奇异恩典,并且短小精悍,适于手机阅读。在文末附有相应的近来在良友电台播放的广播剧,声情并茂、内容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前辈所走的天路历程,是不错的通俗文艺作品,也推荐给弟兄姐妹。

(一)戴德生:信心之旅的展开

1988年,一块老旧的英文墓碑在镇江博物馆的库房被发现。历经了内外战乱、文化大革命,一个洋人的墓碑竟能完整保存逾八十年是多么难得!但这块墓碑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上的英文题词:纪念令人尊敬的中国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牧师。如果称这墓碑主人为伟大的使徒,他肯定会感到不自在,他认为自己只是按着天上主人的心意去服事亿万华民。1854年,当戴德生抵达清朝晚期的上海,他大概难以想象:一个单纯的顺服,竟然开启了一段长达150年的信心之旅……

出发

祷告是旅程的开端,它能让最不情愿的旅人甘心乐意踏出第一步。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年轻的戴德生不经意拾起了手边的福音单张。这种制式的单张他看得多了:前半故事,后半讲道,其中尽是些老生常谈的基督教道理。虽然出身敬虔的基督教世家,但他总抛不开金钱与享乐的诱惑,因此感觉自己罪恶深重,无药可救。想到这里,戴德生心中有些消沉,但既然闲来无事,就用单张前半的故事来打发时间吧。说也奇怪,单张当中的“成了”一词吸引住戴德生的目光,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世人不需再追求什么,也不需再多做什么,救恩已经成就了!这个信息拯救了戴德生,他也决心要将自己奉献与主。当他和母亲、妹妹分享重生的喜悦时,她们虽然欣喜,但并不意外,因为她们已为戴德生祷告多时,而母亲也在祷告中获得了神赐下的回应。祷告,不仅改变了戴德生的生命,也成为未来内地会的重要标志。

冒险

1865年夏天,漫步在英国的柏莱顿海滩,戴德生的步伐却是如此沉重。他开始回想这几年在中国的事奉:宣教机构总部位于大后方的英国,缺乏对于前线的支持与应变能力,前线人手极度缺乏,其中好些宣教士根本不愿认同中国人……这些现象让戴德生十分忧心,本来回英国是要好好调养身体的,他却东奔西跑,试图唤起众教会对中国的负担。在这空无一人的海边,创办专门向中国宣教的机构的念头再一次浮现,但他明白这是件难事:没有宗派教会支持,就等于没有人、没有钱,这样要怎么打仗?而他又要怎么向这些愿意加入的宣教勇士负责?当他即将被各样的思虑与愁烦击溃,他听到上帝清楚的应许:“你若顺服我的命令,我便负全部的责任。”戴德生试着将困难交托给神,随即将身上所有的十英镑存入一个名称为“中国内地会”的新户头,然而他深深明白,户头里不只是那十块英镑,还有上帝满满的应许。

为什么叫做“中国内地会”呢?原来当时宣教士大多集中于少数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戴德生觉得应该要尽速向“内地”前进,用“中国”当地的方式,向那些未曾听闻耶稣的人传讲福音。为了服事广大的中国人,中国内地会有许多创新的做法:像是将总部设于中国,让组织的决策更贴近现场;为解决人手缺乏的困境,内地会大胆起用女性、学历不足的宣教士;为了贴近中国人,内地会还要求宣教士留长辫、穿汉服,生活起居都遵照汉人习俗。这些措施在今日看来非常先进,但在150年前的中国,宣教士们必须放下熟悉的西式生活,走出相对安全的城市,甚至承受深入内地的危险与孤单,需要格外的牺牲。当时很多西方人认为戴德生的作法是鲁莽的,甚至批评内地会不顾宣教士的质量、尊严与安全。但是戴德生知道:“我们为神所摆上的若完全谈不上冒险,我们也就不需要信心了。”这是一种对信心的深刻认识,然而,冒险必然伴随着代价……

考验

进入内地,宣教士不只要克服物质和心理的难关,还要面对中国人怀疑、嫌恶的眼神。1868年,扬州城内关于洋人生吃婴儿的传言甚嚣尘上,累积已久的仇外情绪终于沸腾,成千上万名群众包围了内地会的房宅。戴德生与同工试图按照中国的规范解决事件,遂前往官府求助。但当他们几经波折,好不容易带着官兵返回的时候,现场已是一片狼藉,还有火烧的痕迹。内地会有几个同工遭到殴打,财物遭到抢夺,就连女同工身上的手表、戒指也被暴徒强掠。群众虽然散去了,但风暴仍未平息。当英国领事一得知事件发生,就在舰队的保护之下开拔至扬州,质问当地的清朝官员为何未善尽保护之责。在政治的冲突下,中国人更加仇视炮舰簇拥的洋教,就连英国人也指责戴德生是宗教狂热的滋事分子。纵然两面不是人,但戴德生依然坚持上帝赋予的使命,不只是顺服,还有舍己——他极力避免母国政治方面任何暗中的支援。1900年,义和团的疯狂行径震惊了世界,极度仇外的拳民群聚攻击寄居的外国人、基督徒。在这场世纪末的浩劫中,内地会损失惨重,共有宣教士58人、宣教士子女21人、中国基督徒2000余人为主殉道。年迈的戴德生此时正在瑞士养病,禁不住一再询问,身边的同工才勉强透露此一噩耗。这是何等的打击,“我不能看书,我不能思想,我甚至不能祷告”,然而戴德生接着说:“但是我能信靠”。回到信心的原点,戴德生再一次体察了神的心意,就像耶稣在十架上所展现的饶恕之爱,内地会决定放弃中国政府一切的赔偿。

成了

1905年,在儿子和同工的陪伴之下,戴德生造访了湖南。在屡次的失败、多年的祷告之后,最坚硬的土地上也开出了福音之花,戴德生终于亲历长沙教会,又一次亲见上帝的工作。这趟旅行也是戴德生在世上的最后一程,彷佛瞥见了神应许的迦南地,他安静地在客房内被主接去。他的棺木沿着长江运回镇江,与早逝的爱妻玛莉亚、四个夭折的孩子团聚,一同长眠于挚爱的中国。

“神的工作通常有三个步骤:从‘不可能’,到‘困难重重’,最后‘成了’”,这是戴德生的名言。从福音单张上的“成了”、决心创建内地会的“成了”、各个福音据点的“成了”,以及为爱舍己的“成了”,这几个步骤不断重复、进深。但这一切并非无意义的循环,而是要让人们更清楚看到神的工作。踏上信心的旅程,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不可能”、“困难重重”、“成了”,还是神的信实与动工?


延伸阅读:《带着爱来中国》,《挚爱中华》


广播剧链接:

http://www.729ly.net/Common/Read ... &Charset=gb2312

第一集:青年戴德生

(蒙恩走上宣教之路的浪子,如何回应为他“成了”救赎代价的主耶稣?)


第二集:初来乍到的宣教士

(面对百般挫折,戴德生如何坚守从神所领受的,并经历“我总不撇下你”的应许。)


第三集:新差会的创立者

(甘做仆人,与神亲密交往,为神受苦,不以此为傲——正是差会需要的。)


第四集:众人的领袖

(虽然历经伤痛,靠主仍站立得稳。神赐能力给软弱者,也供应一切给信靠他的人。)


第五集:晚年戴德生

(年老体弱的戴德生在宣教士们不断殉道的悲痛中,不能思想,甚至不能祷告……)



—— 《教会》期刊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360939f75e923342#rd

历史回顾:曹雅直:中国耶路撒冷的拓荒者
2015-04-15 教会杂志

——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二)


文 /饶以德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内地会”成立150周年。有一位弟兄,特别在内地会两千六百多位宣教士中,选择12位内地会宣教士,简短地书写他们的故事,以纪念这些回应神的呼召来中国传道的前辈们。他们为传福音给中国人,付上了自己青春、健康、生命甚至整个家庭的代价,虽然在这片土地上承受着华人的仇视和攻击,同族的轻视和嘲讥,以及数不尽的瘟疫、灾荒和战争,但仍然在这里几代人前赴后继地服事。感谢主,带领他们在中国建立了成百上千的教会,将福音深深栽种在这片敌对神的土地上,直至今日,提到他们时我们仍然心存感恩,备受激励。所以,我们也期待能通过微信平台,与众多的弟兄姐妹分享这个系列连载。这十二个故事,有的耳熟能详,有的从未听闻,但都饱含着神的奇异恩典,并且短小精悍,适于手机阅读。在文末附有相应的近来在良友电台播放的广播剧,声情并茂、内容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前辈所走的天路历程,是不错的通俗文艺作品,也推荐给弟兄姐妹。

温州,一个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获益匪浅的城市。除了经济方面亮眼的成就,它还有着超过两千间教会、估计破百万的基督徒,这为它挣得另一个响亮的称号——“中国的耶路撒冷”。然而谁能想到,这座宏伟“圣城”的奠基者竟是一位学历不高,甚至只有一条腿的宣教士?

瘸腿的把掠物夺去

曹雅直(GeorgeStott)是苏格兰人,北地的开阔与严寒塑造了他坚忍踏实的性格,他从小便以农场工作为职志,但似乎上帝觉得有更适合他的差事。十九岁那年,他滑了一跤,膝盖碰上石头,没想到这个小意外竟酿成了左下肢白肿,两年后他只好忍痛将左膝以下切除。这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在病榻和沮丧当中认识了上帝。之后他在学校教了几年书,也渐渐萌生了前往中国宣教的心志。当然,没有差会敢派一个瘸子前往中国,唯一的可能就是刚成立的中国内地会。


作为一个刚起步的差会,又缺乏宗派力量的支持,客观而言,内地会确实难以吸引一些高学历、受过完整神学训练或是具良好社会地位的青年加入,但戴德生也不是很在意。他知道这些都只是外在条件,并非决定宣教工作的关键,而且他乐意让有心宣教的人投身服事,无论他们是农夫、工匠,甚或是妇女。虽然已经做了心理预备,但当戴德生见到曹雅直,还是忍不住要多问几句⋯⋯


“在中国如果发生暴乱,你要怎么逃?”戴德生必须为最坏的情况作打算。

“我不曾想过要逃跑”,曹雅直平静地回答,他又巧妙融会一句以赛亚书的经文,“而且我认为‘瘸腿的’将会得到‘掠物’。”

去中国毕竟是一趟凶险难料的旅程,戴德生还是想要再确认他的心志:“你只有一条腿,为什么还坚持要去中国?”

“有着两条腿的人不去,所以我必须去。”


1865年十月,曹雅直搭上前往中国的轮船,成为内地会的先驱宣教士之一,而他一生都忘不了戴德生的信任与接纳。

拓荒者的步履

1870年,曹雅直前往上海迎接他的未婚妻曹明道(Grace Ciggie Stott),这也是两年多来他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工场——温州。曹明道原本也要加入所谓的兰茂密尔团体,成为第一批派至中国的内地会宣教士,但却因为健康因素无法成行,只好转回家乡服事。同一时间,经过在宁波十八个月的训练后,曹雅直终于进入温州。他孤身一人、寸步不离,期间甚至有长达一年的时间未见一个英国脸孔,不曾听过一句英文。

当时的温州还未对外开放,西方的商旅甚少来到这个交通不便的港口,当地的居民对于白皮肤的外国人还有很多的猜疑与抗拒。当黄发碧眼的曹雅直步履蹒跚地在街头走动,有点规矩的人顶多就是转身闪避,但也有些少年直接冲着他喊“洋鬼”、“独脚番人”,还拿起石块朝他丢掷。当曹雅直好不容易觅得一个落脚处,隔天一早便有成群的民众前来捣乱,逼他搬出去。“你们很清楚看到我是个瘸子,如果我想从你们手中脱逃,我没办法;如果你们想杀我,那很容易,但会为你们招来麻烦;如果你们现在离开,你们将会发现我不会伤害任何人;总之,我既然来了,就不打算走。”曹雅直坚定的回复让团团包围着他的群众知难而退。


曹雅直的主要策略是开设学校,借着教育来传递福音,这也是他在苏格兰的拿手旧业。但是当时的温州民风保守,没有人愿意去向洋人学习洋学问,曹雅直只好锁定那些没钱送孩子读书的家庭,并且提供这些学生餐饮、书本、文具、住宿,甚至每月十大洋的补贴。不难想象曹雅直的忙碌,十二个孩子住在家里,他要督促他们晨祷、读书,张罗整个学校的生活所需,又要备课、准备讲章,还要去探访和布道⋯⋯虽然他如此尽心尽力,学校的情形也蒸蒸日上,但开始有传言说他办学的目的是要诱拐孩童,偷走他们的心肝内脏,这些谣言甚至吓得学生不敢来上学。


曹师母的到来,对于曹雅直而言,在情感和工作上都有莫大的益处。然而,两个人真的强过一个人吗?曹明道初至温州之时,北方的天津因为多名孩童失踪,人们将矛头指向了收养孤儿的宣教士,爆发了天津教案,对洋人的怀疑和愤怒快速蔓延,温州城内也情势紧张,暴乱一触即发,同样收容学生的曹氏夫妇自然是最显眼的箭靶。这时候的曹雅直已经不是孑然一身,可以毫无顾虑地向前冲,他开始思考是否要离开——为着妻子的安危。知道了曹雅直的心思,曹师母便向他陈述心志,她担心这一去将再也无法回到温州,因此她愿意留下,仰望神的恩典。对曹雅直而言,这是何等的安慰!往后师母不但称职地扮演女主人的角色,让曹雅直有更多时间心力去开拓教会,她还成立了女子学校,拓展了他们在温州的事工。

甲申之火

经过十数年辛勤耕耘,曹氏夫妇在温州的经营略有所成,花园巷教堂和学生宿舍陆续完工,城外的平阳、桐岭等地也建立了教会。然而,一场风暴正要降临。1884年,中法战争在东南沿海激烈展开,战争带来的财耗、劳役和紧张情绪也扩及至温州,人们遂开始将满腔怨气转移至洋人身上,并不分英人或法人。居民的挑衅也激起了信徒的火气,冲突终于在城西耶稣教堂爆发了。城西堂是由英国偕我会宣教士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主持的教堂,但暴动随后也波及到内地会、天主教的教堂与房舍,温州全城陷入混乱。


这次曹雅直不得不离开了。在教案爆发的那个夜里,曹雅直急忙将学生带入衙门,短短的路程中,无数石头向他们飞掷过来,也有好几个学生走散了⋯⋯多年辛苦经营的宿舍、学校、教堂都在暴乱中付之一炬。曹雅直只好先去一趟宁波,将学生们安置好,再回到温州进行乱后的复原工作——不只是房舍财产的重建,还要坚固信徒的信心。在如此庞大的仇外压力下,信徒们能够继续持守信仰不后退吗?令曹师母感动的是,在他们夫妇所服事的两百位信徒中,居然只有两个人因恐惧而退却。虽然历经火烧,中国耶路撒冷的工程却是更显坚韧。

最后之战

1887年,曹氏夫妇决定暂离温州,回一趟英国。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曹雅直的健康每况愈下。经过多年的辛劳,他的身体其实已经无法负荷,心脏、肺脏都出现问题,在医生建议下,他转往法国南部疗养。“你觉得我还可能回到中国吗?”在重病之中,曹雅直焦急地问着医生,但医生却避而不答,于是他接着说:“不用害怕告诉我最糟的情况⋯⋯,只要是出于他的旨意,我可以留下来受苦,我也可以去中国。”


或许曹雅直已经用另一种形式表现他对主的坚毅不拔,但师母却还在学习放手。师母一直在挣扎、与神摔跤,她甚至会在夜里醒来,求神不要带走曹雅直。“亲爱的,时间还没到,上帝会先等你愿意,然后他的时间才会到”,曹雅直说。接下来的几周,他们夫妇一起祷告,曹雅直带着曹师母讨论她未来的服事,包括她什么时候回中国、回去之后要做些什么事工——他们一同学习靠主战胜对于死亡的恐惧。1889年的复活节早晨,上帝接去了他亲爱的仆人曹雅直,曹师母陪伴他走过最后这段死荫幽谷,也同享从神而来的胜利与喜乐。


瘸腿的怎能把掠物夺去?为了福音的缘故,曹雅直展现了锲而不舍的决心,以及对上帝全然的信靠与交托,而温州教会也确实结出硕大甜美的果实。教会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一人之力,其间还有各样试炼的火焰,而我们是否能够坚定倚靠、坚持到底?


延伸阅读:《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海外基督使团与香港中国信徒布道会联合出版,2014。


广播剧:


http://www.729ly.net/Common/Read ... &Charset=gb2312


第一集:曹雅直夫妇(上)

第二集:曹雅直夫妇(下)



—— 所用图片皆来自网络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663334e154edb5c7#rd

历史回顾:何斯德:给剑桥七杰的挑战

——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三)


文 /饶以德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内地会”成立150周年。有一位弟兄,特别在内地会两千六百多位宣教士中,选择12位内地会宣教士,简短地书写他们的故事,以纪念这些回应神的呼召来中国传道的前辈们。他们为传福音给中国人,付上了自己青春、健康、生命甚至整个家庭的代价,虽然在这片土地上承受着华人的仇视和攻击,同族的轻视和嘲讥,以及数不尽的瘟疫、灾荒和战争,但仍然在这里几代人前赴后继地服事。感谢主,带领他们在中国建立了成百上千的教会,将福音深深栽种在这片敌对神的土地上,直至今日,提到他们时我们仍然心存感恩,备受激励。所以,我们也期待能通过微信平台,与众多的弟兄姐妹分享这个系列连载。这十二个故事,有的耳熟能详,有的从未听闻,但都饱含着神的奇异恩典,并且短小精悍,适于手机阅读。在文末附有相应的近来在良友电台播放的广播剧,声情并茂、内容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前辈所走的天路历程,是不错的通俗文艺作品,也推荐给弟兄姐妹。

1900年,内地会面临创立以来最艰难的时刻,因为义和团的动乱,差会痛失宝贵的同工、信徒、财产。戴德生此时已经六十八岁了,因为严重耗损的缘故,他虽心系中国,却只能在瑞士调养身体。谁能承接领导内地会的重大责任呢?原先他已栽培顾正道(William Cooper),但顾正道却在山西的教难中为主殉道了。至于长年担任戴德生副手的范明德(John Stevenson),他虽是个忠心的同工,但似乎无法独当一面。内地会事工的开始需要信心,然而事工的传承除了信心,还需要属灵的洞察力。什么样的人才是合神心意的接班人?

剑桥七杰

将时间倒回至1885年的伦敦,虽然下着冷雨,爱赛特会堂(Exeter Hall)却是人潮汹涌,众人争相为七位灿烂的宣教新星送行。站在台上的七位年轻人个个显得光彩焕发,眼神中充满着对于宣教使命的热情与坚定。这七人活跃于剑桥的社交圈,其中六位毕业于剑桥,另外一位则是优秀的青年军官,他们不约而同地放下大好前程,加入内地会,响应中国宣教的使命。当他们在台上慷慨陈词,娓娓道出蒙召的历程、中国属灵的需要,不难想象这画面带给台下群众的震撼。中国内地会这个另类的差会再一次吸引大家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在这七位青年的激励下,有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愿意投入普世宣教的大事业。这七位年轻人分别是司米德(Stanley Smith)、何斯德(Dixon Hoste)、盖士利(William Cassels)、施达德(Charles Studd)、章必成(Montagu Beauchamp)、杜西德(Cecil Polhill-Turner)、杜明德(Arthur Polhill-Turner),在宣教历史上,他们有个响当当的名号:剑桥七杰。


杜西德是骑兵军官,他与兄弟杜明德二人日后在青藏高原、四川都有美好的服事。章必成的父亲是一位男爵,出身贵族的他具有相当的幽默感,其子章爱甫医生日后也成为内地会的宣教士。盖士利是七人中年纪最长的,他那时已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往后成为圣公会在华西的主教,在中国服事长达四十年。施达德是英格兰家喻户晓的板球国手,司米德则是划船队选手,他们两人不但聚集众人目光,也总能把握机会侃侃而谈,散发出领袖的魅力。在这星光熠熠的舞台上,何斯德却显得害羞而安静。论家世背景,论个人特质,何斯德似乎都不如身边的伙伴耀眼,他甚至是当中唯一不曾在剑桥读书的人。但当天在场的众人,甚至是何斯德本人,大概都很难预料上帝竟拣选他承接戴德生的火炬。

谦卑的同工

壮阔的送别、盛大的欢迎都只是七杰服事生涯的一瞥,当他们走入中国的内地,真正的挑战才开始上演。中国民众不会知道这些年轻人在英国显赫的家世与学历,他们只是好奇地盯着这些西方面孔,然后观察:这些外国人到底打着什么算盘?司米德与何斯德两人被派往穷困的山西,这地方才刚经历过饥荒,他们必须面对生活上的匮乏,但这只是效法基督道成肉身的第一步。身处异文化的环境,物质上的忍耐与调适是一种谦卑的操练,然而,同工之间的合作更是需要耶稣虚己的样式。

司米德比何斯德早一些到达山西洪洞,他们将在此地与席胜魔牧师一同服事。席胜魔原名席子直,他年纪轻轻便具有秀才的功名,但是却不幸染上鸦片烟瘾,仕途、家道几乎毁于一旦。某次宣教士办了一场关于基督教教义的征文比赛,在丰厚奖金的吸引之下,席胜魔仔细研究相关的单张、书籍,获奖后又与李修善(David Hill)教士多次交流,才终于发现人生需要救主。信主后,他决心面对自己生命中的捆锁,费了好大一番挣扎,才靠主把烟瘾戒除,他自此将名字由子直改为胜魔,并且助人戒烟,传扬福音。

席胜魔牧师学识丰富,充满才华与魅力,但他直率的个性也常惹来专断易怒的批评,在一些服事的作风上也不同于西方宣教士。席胜魔相当欣赏司米德的反应与聪明,两人有着深厚的关系。在何斯德加入以后,一方面是因为行事需要,另一方面是自觉对于事工状况较了解,司米德便担任了领袖的角色。没想到,这个看似顺理成章的决定其实重重打击了何斯德。无论是年龄或能力,何斯德都自认两人相差无几,为什么要屈居次位?他还建议司米德去信上海总部,请他们另派一位更年轻的同工来担任司米德的助手。但他随即被神提醒,他事后如此写道:“问题的症结在于我的内心。我深切感到,若我坚持不愿意合作,意味着我将失去主耶稣基督的同在,因为他与谦卑、甘愿顺服的人同住。”于是,何斯德接纳了司米德的建议,他也开始学习欣赏司米德的恩赐,并且为他服事的成功感到欢喜。谦卑,不仅释放了何斯德,并且让他具备领导者最难得的特质。

祷告的领袖

1900年八月,上海总部接到了人事命令,戴德生的决定令许多人大吃一惊:他指名由尚不满四十岁的何斯德来接任总主任一职。范明德这位资深助手自然是充满错愕,然而何斯德的反应更是迅速,他立刻回信给戴德生抗拒此一任命:“我由衷相信,……,由我代理职务,势将削弱内地会,甚至引起混乱。为此,请恕我不敢遵从。”何斯德的坚决不受,可以在他的另一封信中看出:“目前我最能效力之处,是做范明德先生的一名助手和顾问;任何其他关系,看来都不切实际。”

但就像席胜魔曾送给何斯德的忠告:“若神的时间没有到,你就过早采取行动,只会令问题加剧”——何斯德或许太快拒绝了。就在他拒绝后不久,他得了严重的伤寒,无法工作,因此有更多时间安静与祷告。祷告也是他从席胜魔身上学到的重要特质,何斯德每天会花数个小时的时间祷告与研读圣经,而且他祷告不拘在内室或郊野,甚至常常边走动边开声祷告。经过这段沉潜与祷告,他终于愿意顺服神的旨意,接受任命:“我需要基督的大爱激励我,竭尽所能去服事他人,为主燃尽。”

祷告也成为何斯德总主任最为人熟知的标志。每一天,他都要邀请一位同工进到他的办公室,两人一起祷告。他每天也为内地会的宣教士和其子女提名祷告。据说,当人们提到某位同工,或是当他见到某人时,他总能很快地辨认出来,并且说出那人相关的代祷事项,彷佛他与那人相交已久。

继续前进

何斯德担任总主任的时间长达三十五年,虽然人们对他的印象不像戴德生一般轰轰烈烈,但作为一位继承者,他确实是有为有守,带领内地会不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1929年,中国的局势混乱,反帝国主义的思潮仍威胁着在华的外国人,西方的经济危机也即将爆发。当许多宣教团体正在思考撤退布局,已近七十高龄的何斯德却知难而进,呼吁众人一同祷告,求主赐给内地会两百位同工,继续进入内地省份。众人视此为天方夜谭,上帝却亲自显明他的心意。三年之内,上帝赐给内地会203位同工,他的工作继续开展,没有停歇。

“我们是否日渐以安于现状取代机动进取?是否只会埋首应付周遭的需要,而忘却远方的未得之民?”虽然何斯德以谦卑为领导的根本,花大量时间等候与祷告,但这些带给他更敏锐的洞察力--在需要坚持、需要勇气的时刻,他绝不退缩。

延伸阅读:《隐藏基督里》,冯浩鎏著,香港:海外基督使团出版,2015年,第三版

广播剧:

http://www.729ly.net/Common/Read ... &Charset=gb2312


(请在电脑上点击“阅读原文”或打开此链接收听广播剧,手机因为技术原因暂无法收听)


第一集:何斯德(上)

第二集:何斯德(下)



——《教会》期刊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f2713f2b46aed9b#rd

历史回顾:盖落洼:庚子年的千里神迹
2015-04-29 教会杂志

——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四)


文 /饶以德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内地会”成立150周年。有一位弟兄,特别在内地会两千六百多位宣教士中,选择12位内地会宣教士,简短地书写他们的故事,以纪念这些回应神的呼召来中国传道的前辈们。他们为传福音给中国人,付上了自己青春、健康、生命甚至整个家庭的代价,虽然在这片土地上承受着华人的仇视和攻击,同族的轻视和嘲讥,以及数不尽的瘟疫、灾荒和战争,但仍然在这里几代人前赴后继地服事。感谢主,带领他们在中国建立了成百上千的教会,将福音深深栽种在这片敌对神的土地上,直至今日,提到他们时我们仍然心存感恩,备受激励。所以,我们也期待能通过微信平台,与众多的弟兄姐妹分享这个系列连载。这十二个故事,有的耳熟能详,有的从未听闻,但都饱含着神的奇异恩典,并且短小精悍,适于手机阅读。在文末附有相应的近来在良友电台播放的广播剧,声情并茂、内容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前辈所走的天路历程,是不错的通俗文艺作品,也推荐给弟兄姐妹。

1900年,按中国历法是庚子年,国外势力在中国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不安,大旱与酷热又火上浇油,民间相传是洋人的出现招致了诅咒,对教会而言,一场风暴即将成形。

干涸的大地

“主与你同在”,盖落洼(ArchibaldEdward Glover)在心里反复思想这句话,那是内地会助理副总主任顾正道(William Cooper)与他分别时的赠言。盖落洼的服事地点是山西潞安(今山西省长治市),这座城市位于农业区的中心地带,多年前由剑桥七杰当中的施达德、司米德开创了此地的宣教工作。自牛津大学毕业后,盖落洼又在英国担任神职人员九年,他在宣教热情的驱使下,于1897年加入内地会,稍后他年轻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也来到中国。

顾正道的山西巡访和最近紧张的形势有关。随着仇洋的毓贤出任巡抚,义和拳在山西更趋活跃,洪洞的师姓长老甚至遭到袭击⋯⋯虽然大地仍是滴水未降,但教会却已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态势,顾正道此行就是要鼓励传道人和信徒为将来的逼迫做好预备。

结束访问之后,顾正道的计划是取道直隶省的顺德(今河北省邢台市)、保定,再从天津经海路回上海。至于盖落洼的打算呢?怀有身孕的盖师母(Flora Glover)再等两个月就要临盆了,儿子贺德理(Hedley)四岁,女儿霍盼(Hope)三岁,一家人实在不适合长途跋涉。但是潞安的求雨巡游已经开始了,人们的怒火因为闭塞的天空而更加高涨——先是谩骂声,再来是扔掷石块的声响,甚至大门传来冲撞声⋯⋯

虽然人潮不久后就奇迹似地散去了,但盖落洼明白动身的时候到了。另一位较资深的宣教士姜玉贞(Caroline Gates)决定留在潞安,幸好教会的张妈与志发愿意陪同,如果没有中国人同行,漫漫旅途将不堪设想。

苦路

“天地怒,神仙惨,雷电收,霖雨敛。红灯照,义和拳,力无穷,法无边⋯⋯洋人灭,尸相连,人神喜,鸡犬安。歌大有,庆丰年。”随着这段揭帖在华北平原沸沸扬扬传开,宣教士们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盖落洼雇了骡轿前往顺德,轿夫建议改走小路,避开人群。小路尽走些崎岖荒凉的山道,骡子行走其间常常打滑、绊跌,人坐在骡子扛的轿子上更是颠簸不已、险象环生。他们不仅要忍受旅途的劳顿,还要对抗闷热的气候,就连驻足休息时也必须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总是有一大群人蜂拥围观,甚至涌入他们落脚的客房,好奇与敌意似乎只有一线之隔。好不容易到了顺德的内地会院落,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些坏消息。义和团的活动更加猖獗,连顺德都不宜久待,更糟的是,有宣教士在保定往天津的路上遇难,于是总部拍来了电报,建议宣教士往南走。上帝为每个人安排不同的道路,这消息为盖落洼接下来的方向点了一盏明灯,而顾正道则在接获电报之前即启程,他随后于保定南门外被斩首,为主殉道。

神的保守

盖落洼一家踏上了回头路,他们决定先回到潞安。情势在离开顺德后变得更糟糕,他们所到之处,人群立刻包围。

“洋鬼子!杀死他们!”在一声高呼后,石块和土块齐飞,人潮一涌而上,小贺德理因为胸口被石头击中而放声大哭,盖师母乘坐的骡轿也在攻击中被扯烂。若不是上帝的奇妙带领,他们根本不可能脱身。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官府有保护外人的义务,于是有好心人向官府请来了护卫队。虽然多了层保障,但这些士兵并不足以抵挡群众的推挤与攻击,另一方面,他们还试图勾结拳民,想以“意外”了结这桩差事。在最危急的时刻,盖落洼等人巧遇了一位另有任务的军士,他为人正直,与志发相谈甚欢,也获知他们的危机。其他的护卫误以为这位陌生军士是要来监视他们的,于是志发和军士决定善用这个美丽的误会,让护卫们不敢下手害人。神的作为正如诗篇所言:“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诗91:11)

没想到局面还会更坏。六月下旬,朝廷竟然公然支持义和团,下旨驱逐外国人、镇压教民,原本的保护者,突然成为压迫者。这个转变影响极大,原本有许多宣教士前往太原的巡抚衙门寻求庇护,却反而遭毓贤集体处决,连小孩也不放过,即所谓山西教案。盖落洼好不容易回到了潞安,但县官却暗示他们应该向南出发了,在和姜玉贞商量之后,一行人决定趁夜出逃。

耶和华的山

潞安一带是高原地形,白天高温难耐,入夜之后气温却急速下降。此时正是夜半时分,但盖落洼躲在山顶上却是片刻不能阖眼——山下传来人群搜捕吆喝的声音,而他们一行人此时却是衣不蔽体、饥肠辘辘⋯⋯原来他们出逃不久就在一个名为韩店的城镇被人发现,还被送到衙门,加上一些挖出小孩心肝炼丹、破坏风水的荒诞罪名,要押至城外行刑。出城途中,激动的民众按捺不住情绪,蜂拥而上将盖落洼等人的骡轿冲撞得粉碎,民众赶忙抢夺散落一地的家当,甚至他们身上的物品和衣饰。然而,当大家各自抢到了掠物,这群暴民、官吏也作鸟兽散,完全没人理会这几个“洋鬼子”的下落。于是他们决定往山上逃⋯⋯

搜索的声音大约在破晓时分止息,上帝为他们预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这一天正好是主日,一轮火红的旭日冉冉上升,虽然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但他们仍同心祷告,他们彷佛在这山上遇见了神!但是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心中的黑暗又再次涌起。毒辣的阳光狠狠刺着他们的皮肤,而且山顶寸草不生,没有一点水源,他们干渴到几乎无法言语。孩子们虽尽力忍耐,但仍难以克制地哭嚎起来,有孕在身的盖师母越来越虚弱枯竭,身体与心灵都承受极大的痛苦,终于对神发出质疑吶喊。就在此时,一旁的姜玉贞赶紧握住盖师母的手,带领她一起祷告。主爱冲散了阴霾,两个人在最悲惨的境地发出最美妙的感恩与颂赞⋯⋯他们确实在这山上遇见了神!

恩雨终降

八月十四日,望着船外广阔无际的长江,江面上行罗棋布的的舟帆彷佛迷宫,“我们竟然已经到了汉口!⋯⋯,神真已将我们从死亡的闸门中救拔出来,将我们的千里险情化作他的千里奇迹?”盖落洼心中的激动确实难以言喻,因为自从第二次离开潞安之后,他们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与惊险。那天他们最后决定下山,结果自然又落入官府的手中。上头虽要求行刑,但官员都将他们当做烫手山芋一路往南送,把处置的责任推给下一站的官员。虽说是护送,但盖落洼等人的待遇更像是囚犯:坐着摇晃的独轮车,极度缺乏粮食,甚至无处可住;而且那些护送他们的兵丁也没安好心眼,他们或是勾结拳民,或是打算将他们丢下,也曾计划处决他们⋯⋯但在官府暗潮汹涌的“护送”背后,还有一位上帝处处保护,终于,他们以两个多月的时间走过了近千里的危险路程,安然无恙。

主与你同在

抵达汉口几天之后,八月十八日,饱受旅程艰辛的盖师母顺利生下一名女婴。可惜的是,在六天以后,这名盖家的新成员被主接走了,而盖师母也在近一个月后旧疾复发,成为庚子年的最后一位殉道者。在这一年的动乱中,内地会损失了58名成人、21名孩童,以及两千多位中国信徒,但他们决意效法基督,婉拒中国方面任何的赔偿。

“在那样一个时刻,能被属天的爱与悲悯的灵所充满,而不被人性中的憎恨之心所掌握,对我们来说,不啻证实了向来所传讲的福音乃是真理,是世上的任何哲学所无法解释、推翻的”,盖落洼同样展现了基督之爱。虽然行在苦路上,他们一行人仍不忘分享福音,骡夫、军士、路人、官夫人都是他们分享神话语的对象!

主究竟与谁同在呢?是为主殉身的顾正道,还是走过“神迹千里”的盖落洼?当我们身陷敌意重重、最艰困、最没有盼望的时刻,却还能够口说主的恩言,或许连那些未认识主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主与你同在!”


延伸阅读:《神迹千里》,盖落洼著,香港海外基督使团出版,2000年

广播剧:

http://www.729ly.net/Common/Read ... &Charset=gb2312


(请在电脑上点击“阅读原文”或打开此链接收听广播剧,手机因为技术原因暂无法收听)


第一集: 盖落洼(长度约29分钟)


——转载文章

—— 所用图片皆来自网络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91ddbac63e4fe577#rd

历史回顾:博德恩:天国经理人
2015-05-06 教会杂志

——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五)

文 /饶以德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内地会”成立150周年。有一位弟兄,特别在内地会两千六百多位宣教士中,选择12位内地会宣教士,简短地书写他们的故事,以纪念这些回应神的呼召来中国传道的前辈们。他们为传福音给中国人,付上了自己青春、健康、生命甚至整个家庭的代价,虽然在这片土地上承受着华人的仇视和攻击,同族的轻视和嘲讥,以及数不尽的瘟疫、灾荒和战争,但仍然在这里几代人前赴后继地服事。感谢主,带领他们在中国建立了成百上千的教会,将福音深深栽种在这片敌对神的土地上,直至今日,提到他们时我们仍然心存感恩,备受激励。所以,我们也期待能通过微信平台,与众多的弟兄姐妹分享这个系列连载。这十二个故事,有的耳熟能详,有的从未听闻,但都饱含着神的奇异恩典,并且短小精悍,适于手机阅读。在文末附有相应的近来在良友电台播放的广播剧,声情并茂、内容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前辈所走的天路历程,是不错的通俗文艺作品,也推荐给弟兄姐妹。

“什么才叫‘遵行神的旨意’呢?”望着远处的清真寺圆顶,躺在病床上的博德恩(William Whiting Borden)再次想起这个问题。对这个仅仅25岁的年轻人而言,“遵行神的旨意”是早已认定的人生目标,是这世上真正有价值的事业,但他还是要向自己发出挑战——这个纯粹的提问总是能帮助他校正方向,继续向前。他又从口袋里掏出那本长年不离身的圣经,那是他喜乐和力量的来源,其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划记,以及蝇头小字的批注。翻到这本圣经的底页,“毫不保留(No Reserve)”这几个字攫住了他的思绪⋯⋯


属灵富二代


博德恩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一个富有的家庭。在他7岁那一年,他的母亲经历了一场属灵复兴,从那时开始,在每晚与儿子一起的祈祷中,她总如此向神求: “你为博德恩一生所做的安排,愿你照着自己的旨意成就!”神的旨意在长年的祷告中逐渐成就,小博德恩在信仰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成熟,他不但主动要求受洗,在祷告和读经时,他眼中流露的喜悦光芒更让旁人印象深刻。


甫自高中毕业,博德恩便达到继承年龄,获得家族财产的部分权利,正式成为一个小富翁。他的父亲送他的毕业礼物是一趟旅行——有着私人家教陪同的环游世界之旅。在这趟旅程中,他亲眼见证了异教徒的生活:日本古老而雄壮的神社、中国广东毫无尊严的水上人家生活、印度各种似是而非的宗教仪式⋯⋯“我这一生在各方面都享有丰盛的恩赐。但千千万万的人竟一无所有,生活在黑暗之中!除非见过东方的情形,否则无法体会我这句话。”领受了这么一趟震撼之旅,博德恩决心将自己献身宣教事业,交出所有,毫不保留。


“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太19:24),博德恩毫不保留的决心是否能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中继续保持?博德恩就读于著名的耶鲁大学,这里齐聚了各地的青年才俊,他们或者准备开展成功的人生,或者打算豪掷青春岁月,总之,生活充满各样的自由与丰富。大学生活如此绚烂夺目,但博德恩却有不同观察,“开学后发现了许多奇怪的事:每个同学在希腊文和拉丁文课堂上都拿着译本;大多数同学都抽烟;许多人礼拜六晚间去戏院看戏,用礼拜天准备功课⋯⋯”他也谈到酒吧和舞厅,“饮酒间里情形一塌糊涂。有一大群同学在那里,有的大醉,有的小醉,醉成一团,还和一群同样烂醉的放纵女子胡混。”


母亲的不住祷告、教会会友和团契的代祷是博德恩能够持续敬虔的关键。博德恩深知祷告的重要性,他除了请别人代祷,也自己建立祷告会。每周固定一天,博德恩和朋友会利用早餐前的时间一同祷告,这个早祷会的规模很快就从一两个人,扩展到一个班级、整个一年级,最后每个年级都成立了自己的级祷会。他们不只是祷告,祷告会又衍生出查经小组、一对一关怀布道等事工。摊开博德恩的行事历,除了固定的主日聚会,不同的服事让他马不停蹄,但他依然将读书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忙碌之余学业也保持出类拔萃。在耶鲁的岁月,博德恩为神献上他的时间、精力与未来,毫不保留。


神国好管家


经上记着:“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又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太13:12),神照样将更多的责任交托博德恩这位忠心的管家。博德恩19岁生日那天,当时正在青年会工作的耶鲁学长约翰·麦基(John Magee)来找他,请他协助开展一项工作:在耶鲁校园附近的纽哈芬港区开办救济事工。作为一个繁忙的港口,各地的临时工来到纽哈芬讨生活,贫民窟、流浪汉以及监狱囚犯等社会底层族群也应运而生。博德恩号召他的同学们成立耶鲁大学教会急救站,他又自费买下一间廉价旅馆,将其改建为简单的宿舍、餐厅、聚会场地,用来服事纽哈芬的边缘人。不只是出钱而已,无论是在路口讲道,进入贫民窟探访,或是各样的劳动服务,博德恩都亲力亲为,丝毫没有公子哥的身段。有位克拉克先生如此回忆博德恩:“如果他有任何东西,他会立刻给出去⋯⋯因为他特有的亲和力,他会立刻引起你的注意。我从不知道有这样的人,他是个十足的绅士以及基督徒。” 克拉克先生来到救济站时是个醉鬼,但离开时却已是个重生的基督徒,神借着他的“管家”的手改变纽哈芬无数的生命。


当博德恩还是个大一新生的时候,有伊斯兰使徒之称的池维谋(Samuel Marinus Zwemer)来到耶鲁,他在讲台上发出沉痛的呼吁,要求更多人投入穆斯林宣教。他特别指出:“中国有一千万穆斯林,但没有一个宣教士对这些人作工。中国内地各省的门户已经为我们敞开,那些省份住满了穆斯林⋯⋯我们应当趁着门户敞开时,快快进去!”池维谋的每一个字句都催促着博德恩,他知道自己必须有所回应,他立下了心志:趁着门还开着的时候,他要前往中国西北宣教!这不是少年人一时的激情,博德恩将这个目标融会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用学业知识装备自己,藉足球与摔跤锻炼体魄,在服事中操练敬虔。大学毕业时,博德恩决定进入普林斯顿神学院,继续向目标迈进,他又在那本老旧圣经上写下:“毫不退却(No Retreat)”。


为了进入中国西北,他开始留意关于中国内地会的消息。1888年,在一位美国青年的极力邀请下,戴德生来到北美带领聚会。这青年名叫霍亨利(Henry W. Frost),他曾经赴伦敦申请加入内地会却遭到婉拒,但他仍不放弃,积极游说戴德生来感受新大陆对于承担宣教使命的渴望。在这次特别聚会中,借着超乎所求的供应,神让戴德生清楚他的旨意,于是内地会接纳了一批北美的宣教士,即所谓的北美兰茂密尔团体。这位霍亨利后来成为了内地会北美咨议委员会的主席。当博德恩立志前往中国西北时,他便开始写信给霍亨利,向这位热血前辈请教。霍亨利也十分欣赏博德恩:“我们完全没有注意到彼此年龄的差别,因为他的智识见解并不亚于我们其他的顾问。”1910年,博德恩被内地会推派为爱丁堡世界宣教会议的代表,他稍后也受霍亨利邀请担任北美咨议委员会的顾问。


在远大的目标和忙碌的服事之外,博德恩这位管家如何照管自己的家呢?1906年,博德恩的父母才刚刚探望过读大一的儿子,一回到芝加哥,父亲就患上疾病,几天后离世。这个突然的噩耗让博德恩必须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他有时必须在压缩的行程中挤出数天,回到芝加哥去处理家里的生意,也要关怀母亲所受的打击。父亲去世后,母亲哀痛欲绝,于是博德恩决定每天写一封信给母亲,就算在课业最忙碌的时候依然保持这样的规律,“亲爱的母亲,今晚我没有什么事可以告诉你——只是要写一封短信,向你表达我的爱⋯⋯”当朋友问起博德恩对于婚姻的打算,他直接表示无此打算,因为邀请一位女士前往西北那样的艰困地区是残忍的,他不愿对不起妻子⋯⋯对博德恩而言,爱不仅是言语上的,而是要用行动表达出来。


未完的事业


写在圣经上的“毫不保留”、“毫不退却”勾起博德恩许多回忆。他想起在母会慕迪堂的差派典礼,在众亲友、会众的见证下,多年的苦心预备终于要付诸实现,感恩、欣慰、激动、不舍⋯⋯各样的情绪充满在这庄严隆重的场合,唯一让博德恩遗憾的是那些过度美化的媒体报导。


1913年,在前往中国西北之前,按着内地会的安排,博德恩先到开罗,在池维谋先生身边学习。置身开罗,博德恩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了,他一边学着阿拉伯文、伊斯兰文化,一边把握机会与穆斯林相处、参与当地福音事工。他鼓励艾资哈尔大学的基督徒开展学生事工,也投入一个派发福音单张的工作。在他病倒前一晚,他观摩完当地的穆斯林庆典,不愿放过任何机会,就在回程的公交车上散发福音小册子。


那阵子开罗流行一种脊髓脑膜炎,就在前个礼拜,一位年轻宣教士因罹患此病过世。躺在病床上的博德恩深知此病的危险,他又想起了亲爱的母亲⋯⋯原本母子俩已经约好要在开罗相见,但当博德恩病倒的时候,博夫人正在船上,完全无法得知儿子的状况。面对尚未启程便要告终的任务、家乡亲友终日的殷殷代祷,还有母亲即将再次破碎的心,此刻的博德恩将对神说些什么?“倘若这是你的旨意”,博德恩想起母亲在他出发前一晚的祷告,这是母亲长久以来的祈求,也是他们母子共同的默契——即使是在最最不舍的时刻,愿神照着他自己的旨意成就!博德恩在他的圣经上写下:“毫不后悔(No Regret)”。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博德恩的壮阔旅程即将打开序幕,却戛然而止,留给众人多少惊愕、惋惜与不解。然而,博德恩坐拥资财却毫不保留,数清代价却毫不退却,事与愿违却全然顺服。虽然在世仅短短25年,但他的每个步伐都充满力量,震撼身边的人。博德恩死后,他总计约一百万美元的财产全数捐出,一份给芝加哥本地的事工,一份给美国的福音事工,一份给中国内地会,一份则给世界其他地区的福音事工。然而他给教会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生命,有更多人被他的故事激励,走入宣教的行列。博德恩的事业尚未完成,谁愿意继续这份工作?愿神的旨意在我们身上成就!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宣教士广播剧《天国经理人——博德恩》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485933bb7bf74fc9#rd

历史回顾:金品三:天国侠医

——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六)


文/饶以德

兰州自古以来便是丝路上的重镇,也是古代中国走向西域的重要前哨站。这个城市沿着黄河而建,加上南北两山夹峙,形成东西狭长的格局。黄河北岸有一名胜白塔山,它因山上的元代白塔而得名,其山沿河迤逦,彷佛兰州城的一道保障。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位于白塔山山脚。在繁忙的院区当中有幢灰色砖造建筑,它并不多言,仅借着一身古朴诉说自己的使命与故事 ——它原名博德恩医院,这所医院继承着一个未完的使命、一段开荒的故事⋯⋯


顺流而生


1887年,景色入冬,水落石出,但在汉水的行船上,金辅仁(George King)一家仍在飘荡。金辅仁是内地会的老骨干,早在1875年就来到中国宣教,甘肃、陕西和湖北都留有他工作的痕迹。这一年他奉派至陕西南部的安康,但在数月的奔走努力下,依然无法找到落脚的地方。金辅仁心中的无奈可想而知,他转身轻搂即将临盆的夫人邬贵贞(Harriette Black),原希望能在安康迎接孩子的出世,但看来是要落空了。金、邬二人在宣教工场相遇相知,他们也是第一对在内地定居的内地会夫妇。对他们而言,这不过是一时的失望,他们知道神的工作有其时间与美意,于是便叫船夫调转船头,之后再寻机会。“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伴随父母的脚踪,金品三出生于汉水的行船之中。


在中国十几个年头过去,金辅仁越发感觉中国对医疗人才的需要,便趁着回英述职的机会,花六年时间攻读医学学位。再返中国,金辅仁已是金医生,他前往山东芝罘,在内地会为宣教士子女开设的学校担任校医。芝罘学校为一完全采用英制的寄宿学校,办学认真严谨,有人称其为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好的西学校,学生高中毕业后可径升英国任何一所大学。除了智识方面的训练,这所学校更重视信仰方面的陶冶,六十余年的办学岁月中,共有一百五十多位毕业生奉献宣教事业,承继父母的使命。但金辅仁的医疗宣教开始得似乎有些迟,他在芝罘学校服事仅三年,便因为师母的身体孱弱,不得不告老还乡。金品三也随父母返英,结束在芝罘的修业,暂别中国。


从发现需要到正式成为医疗宣教士,金辅仁走了好长一段路,这些路程都被金品三看在眼里。他在英国的医学院“潜心学道”,等待“出山救人”的时机。1910年内地会的《亿万华民》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国最大的需要是医疗宣教士⋯⋯,目前我们知道有两个地方的医院已具全套设备⋯⋯,但问题是:医生在哪里呢?”经过多年的准备,金品三终于等到上帝捎来的指令!


砥砺学信


由于小时候在中国成长,金品三很快就通过语言的课程,投身医疗工场,学习适应中国当时的医疗环境。他先是被派至开封福音医院协助柯维则医生(Dr. Sidney H. Carr)。这是个极度忙碌的医院,只有两个医生,但每年门诊人数却破万人。纵使见识了中国内地医疗资源的匮乏,金品三却没被忙碌淹没,他总是分出时间到乡村布道,因为他来中国不只是要救人的身体,还要救人的灵魂。与他一同下乡的伙伴中,有一位医学生名叫高金城,他是金品三重要的朋友与同工,这两个好兄弟日后将一同在西北大展身手。


在开封初试啼声后,金品三随即又被派至山西平阳的善胜医院,协助柯医生的弟弟柯维忠医生(Dr. John C. Carr)。善胜医院的前身是卫理森医生(Dr. William M. Wilson)开设的戒毒所与诊疗间,卫医生于庚子年殉难后,家人捐了一笔款项,希望能在平阳继续他未完的工作,于是便有了这所名字典出罗马书,彰显“以善胜恶”精神的医院。金品三在山西依然不改其志,他常与中国同工相处,也常常带医学生一起下乡布道。有一回,他为了在四个城门口张贴教会聚会的讯息,沿着平阳城墙走了一圈,路程有七公里多。他幽默地鼓励同工说这是一种“运动”。


从开封到平阳,彷佛是上帝耐心的磨练。对于中国的环境、医院的运作,金品三已经有相当认识,是时候将挑战交予金品三了——他受命前往兰州创设博德恩医院,延续博德恩在西北未完的使命(关于博德恩请看本刊微信于2015年5月6日所发的文章《博德恩:天国经理人》)。


奠开北荒


内地会在兰州的工作始于1885年,宣教士在这座城市可以接触到汉人、回人、藏人,也有宣教士从事医疗工作,但仅止于简单的诊疗所,始终缺乏像样的西式医院。1913年,博德恩在埃及倒下了,他虽没有机会亲历西北,但他的遗赠却让兰州的西式医院成为可能。金品三的任务就是要将可能化为事实。


除了经费就绪,兰州博德恩医院的创建可说是从零开始,金品三要负责买地、监工、统筹新医院的人事,平日还得行医治病,可谓分身乏术。幸好此时有一重要人物——护士夏裕恭(Miss Christina Shaw)前来帮助。这位小姐非常勇敢,从澳洲来到中国宣教,当她听到兰州有需要,更是义不容辞地亲往相助。她在前往甘肃的路上遭遇有名的大盗白狼,但她面对枪口威胁却毫无惧色,并向白狼传讲福音,最后白狼亲自向她道歉,将她安然释放。夏裕恭不但在医院事务上是金医生不可或缺的助手,次年春天,她更成为金品三的贤内助,两人结成一对大漠侠侣。而在金品三的力邀之下,高金城也放弃了在河南的医院工作,加入博德恩团队,前来西北助好兄弟一臂之力。


博德恩医院有80个男病患床位、40个女病患床位,还有门诊室、手术室、化验室、药房等设施,当时是甘肃最完善的医院,也是该省唯一的西式医院,常有人跋涉数周前来求诊。这几个医护人员,要支持一整个省的需要,他们一天大概要看40位以上的病患,另外还要照顾住院的病患。即使如此忙碌,金品三依然坚持训练中国医学生。他招募了12名学生,每天上课6小时,还要求学生课余必须到街头派发单张,甚至亲自带学生入乡医疗布道。创建博德恩医院不只是完成一幢建筑或一套制度,它最需要的是本地的传道医生。金品三很清楚上帝托付给他的任务,为此,他必须将医疗知识倾囊相授,同时不断鼓舞学生传福音的心志。


有一回,金品三跟着学生吴宝瑛前往秦州看诊。秦州是吴宝瑛的老家,他们在这里看了六百个病人、动了四十个手术,回程他们又在一个叫做马营的小镇看了五百个病人。晚间于马营的客栈休息时,小偷溜入了他们的房间,却被金品三逮个正着,没想到小偷心一横,索性拾起腰刀向他身上招呼,连砍数刀,竟刺中了金品三的腹部。看到敬爱的老师负伤,吴宝瑛等学生满是愤慨,几个同工一拥而上,制伏歹徒,将其扭送官府治罪。然而,金品三的反应出乎众人意料,他竟请求官府:“不予治罪,当庭释放。”为了基督的缘故,为了中国人的情感,他愿意放弃自己的权益,留下宽恕和爱。金品三的医者心肠和仁义胸怀赢得了镇民的尊重,一共有两百位男士自愿护送金医生出马营,让他回到兰州治伤。


类似马营的事迹还有许多,博德恩团队在甘肃的付出,下至贩夫走卒,上至地方显要,人人称道。他们曾应省长之邀至洮州阻止传染病的扩散,他们曾第一时间到静宁去救治大地震中的伤员,他们救治藏族人,也前往河州建立回民医院,甚至建立甘肃第一间麻疯病院。但在这些功绩的背后,金品三也有无数牺牲:1918年,夏裕恭因为肺炎而过世,为了照顾两个幼儿,他又与文济华宣教士(Miss Ivy Ethel Wallis)成婚,两人之后所生的孩子中,也有两个不幸夭折⋯⋯


浪涌不息


1920年代,民主和科学等西方新思潮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救星,加上国内外政局的推波助澜,许多知识分子将矛头指向基督教,称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与迷信的结合体。各地青年受到这些思潮和民族情绪的鼓动,纷纷发表反教言论,号召罢课、发动学潮,甚至攻击教会人员,破坏教会财产。面对强大的压力,许多差会只好将人员召回,有近半数宣教士返回母国,形成所谓的1927年“大撤退”。虽然内地会的政策是“不退反进”,何斯德主任在此时发起了两百位宣教士的征召运动;但同时间,总部也发出指令,要求内地的宣教士尽量往安全的区域移动。


转往天津避险的指令传到了甘肃,宣教士们在兰州集合,准备出发,总计38位成人、12位儿童,而金品三正是这支队伍的指挥官。为了节省经费与时间,他们雇了8艘羊皮筏子,打算先沿黄河下行至包头,再从包头乘火车到天津。这段航程充满凶险。黄河出兰州之后便是一连串峡谷地形,水道暗藏无数漩涡与激流,羊皮筏子有时会搁浅,宣教士们必须协力将筏子推出浅滩方能继续行驶。在内蒙古靠岸时,他们还遇到土匪,在子弹的恫吓下,一行人也只能勉强留下买路钱。经过这次打劫,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端,撤退队决定改为夜间航行,但摸黑行船也导致搁浅状况大为增加。6月5日,8艘羊皮筏子居然全数搁浅,金品三再次肩负起指挥的工作,身先士卒率领大家行动,一艘一艘地将皮筏自浅滩推出。正当金品三要推开最后一艘受困的筏子时,他却在黑暗中失去了重心,一道急流立刻将他卷进漩涡之中。同工们试图相救,但在黑夜与急流之间束手无策,他们又花了一整天试图打捞遗体,仍是一无所获。离开之前,他们告诉附近的乡民,如果有寻获金医生的遗体,可以到包头领赏。可惜的是,直至今日,仍然没有金品三遗体的下落⋯⋯


宣教是条漫漫长路,仅凭一人之力无法将福音传到地极,这必然是一场接力赛。金品三无疑是一个最称职的接棒者,也是最细心的传棒者。父亲金辅仁的医疗宣教策略、博德恩的西北开拓之梦,金品三都忠实地背负,尽心竭力将其完成。他对中国医学生的悉心栽培、在黄河浅滩上的奋力一推,都是为了让教会的下一棒走得更稳、更远。他的好友高金城继续西行,在甘州建立了医院和教会;学生吴宝瑛不但接手博德恩医院院务,又在家乡秦州创设医院;师母文济华则带着孩子继续服事,直到1945年才离开中国⋯⋯宣教路上,上帝的使者有如黄河浪潮前仆后继。


白塔山下,博德恩医院前的黄河依然奔流,百年来不曾停歇,滚滚洪流朝持定的方向直奔而去,彷佛一个没有终结的故事。故事还未完结,接力赛仍要继续。生于汉水,殉于黄河,金品三忠心地在宣教的浪潮中前进,跑尽了他当跑的路程。在这跑道上,你是递棒者,还是接棒者?你是否正为交接棒的那一刻作预备?


延伸阅读:

《舍命的爱》,美国中信出版社‧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06年。

《长江杏林》,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07年。

GeorgeKing – Medical Evangelist, the China InlandMission, 1930.



请点击原文链接,收听讲述金品三宣教士生平的广播剧,共上下两集,每集29分钟。该广播剧由亦文姐妹执笔,近期在良友电台播出,声情并茂、内容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前辈所走的天路历程,是不错的通俗文艺作品,推荐给弟兄姐妹。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cfb87b212fbf41d6#rd

历史回顾:吴立诚:进入铁门之城
2015-06-03 教会杂志 教会杂志

——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七)


文/饶以德


湖南,位于古云梦大泽以南,有着便捷的水系、丰厚的鱼米出产,以及踏实苦干的人群。数百年来,他们与湖争地、进山开荒,慢慢磨塑出一种坚毅不屈的性格,有人说那是一种骡子脾气。太平天国期间,省会长沙在猛烈的炮火中毫不动摇,赢得了“铁门之城”的称号。这个美称也让宣教士心有戚戚焉,因为此地实在是一块硬土,铁门固若金汤,福音究竟要如何突破?


不住叩门


要敲开钢铁之门,叩门的宣教士也必须有着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湖南位于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通道,内地会早在1875年就派遣祝名扬(CharlesHenry Judd)等人到此地进行勘查,但始终难有突破。吴立诚(Adam Dorward)来自苏格兰,一心一意想要成为宣教事业的拓荒者,不惜抛下经营有成的事业,来到中国。在安徽受训时,这位坚毅的苏格兰人开始将他的目光望向湖南这块硬土。


旅行布道是内地会早期的重要宣教方式,宣教士在途中的各个市镇传讲福音,并且发放单张、贩卖书籍,这也是吴立诚在湖南采取的策略。1880年,在中国同工的陪伴之下,他从武昌出发,第一次踏上这块“应许之地”。这趟旅行长达五个半月,一路从湖南省的东北走到西南,总计发放了5300本书籍、7000-8000份单张、1700-1800本福音书。旅程中,除了长途跋涉的辛劳,还有各地或大或小的反对,当然,其间也有正面的回应与支持。然而,这只是一个长期战役的开端,往后吴立诚还有无数次类似的长征。面对钢铁之门,不只要“叩门”,还要“不住地叩门”。


虽然心中充满宣教的热情,但吴立诚并非一味凭着自己的热血行事,他知道做主的工作需要智慧与忍耐。在一些市镇,他遭遇强烈的反对与攻击。然而其中最叫他心碎的是,为了长远的工作,他必须选择退让:“我很遗憾我们不能在这里做更多的工作,但就最终的结果而言,比起执意工作,结果造成敌意上升,或许我们的选择能带来最大的好处。”除了用坚强的意志硬碰硬,主的爱也教导吴立诚要刚中带柔,这份不屈的爱或许正是开启钢铁之门的钥匙。


等待应许之地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和亚伯拉罕一样,吴立诚领受了得地为业、使人得福的应许,但他同样必须在漫长的漂流中等候。1882年,他来到沅水上游的洪江,意外租下某间房舍的部分空间,这也成为内地会在湖南的第一个落脚处。一个外国人在保守的湖南租屋总会引来关注,吴立诚担心消息的扩大会让房东反悔,于是他将这个小小据点交给同行的中国传道人留守,自己则继续踏上勘查与布道的路程。这是一趟极艰难的旅行,吴立诚一个人走了超过两千公里的路程。他曾在浏阳被一块飞掷过来的砖块割伤,但他不以为意,只求“类似的经验能够彰显神的荣耀”。内心的孤独几乎将这位硬汉击倒,没有任何基督徒的陪伴,在排山倒海而来的异教攻击中,他感觉只有自己独力承担。“我想自己无法在这样孤立无援的环境中继续工作了”,吴立诚在祷告信中坦承自己与神拔河的过程,“如果神如他向所罗门王显现一般,问我:‘你愿我赐你什么?’我的回答将是:‘请以恩典拯救我的心思意念脱离这些阻碍,好让我的灵魂与身体可以专心于你和你的圣工。’”在他发出最深切的求告之后,吴立诚发现最大的阻碍竟是他自己的不信与罪恶,而唯有神自己的工作能施行拯救……。在异地寄居的日子,神亲自教导他的仆人遥望那看不见的天上的城。


在1883年10月的祷告信中,吴立诚满是欣喜。除了回到洪江与同工相聚,更重要的是,原先的房东和他们签下了一纸长达三年的租约,通过中间人的热情奔走,这份契约甚至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多年等待的应许终于要实现了吗?吴立诚与同工姚先生内心充满兴奋,他们开始计划未来的事工:姚先生建议吴立诚该娶个妻子,然后还要找个医疗宣教士;而吴立诚则是自掏腰包将存款投入装修工程;戴德生则决定派遣翟亨利(Henry Dick)前来支持。但就在他们的盼望随着装修工程一步步成真的时候,一些恶毒的谣言也在街头巷尾散播开来,仇洋情绪开始上升。群众涌入他们的新家,直接拆毁刚造好的木头隔墙,威胁吴立诚离开洪江。看着好不容易挣得的一席之地,吴立诚万般不愿意,试着作最后的说服:“在城里的这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做好事,这是你们知道的!”但那些人却回应:“我们知道你们一直在做好事,但别在这里做!” 从欢欣到失望,这对吴立诚是何等的打击!但这不能击倒他心中的盼望:“我知道神绝不误事,他能够用他的方式推动他的工作,甚至用我们表面的失败来彰显他的名。”最后,吴立诚与姚先生一起离开了洪江——这个他们前后仅待了八个多月的城镇。撤出洪江以后,吴立诚等人以湖北的沙市、石首为据点,继续用旅行布道的方式挑战湖南紧闭的城门,等待应许的实现。


存着信心


“亲爱的母亲,很高兴能再次前往战场的前线!使命在呼唤,能被神使用实在是无上的尊荣。”1888年,刚结束一趟常德之行,吴立诚又因着同工的请求前往石首,他这时可能已经有病在身了。钱教士(Thomas James)是湖南团队较新进的同工,负责驻守在石首,他曾在一次旅行布道中,看到天主教在此地投入众多人力却仍遭失败,因而感叹:“我们区区四人能做些什么?”不难想象吴立诚对这位后进的关怀与支持,他一抵达石首,随即便与钱教士就情势展开长谈。没想到,次日吴立诚的痢疾病情便急速恶化,纵然工作站充满了要听福音的人,但他却只能躺在床上。意识到自己留在石首只会给同工添麻烦,吴立诚决定回沙市。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回到沙市的:他知道钱教士分身乏术,所以拒绝石首的中国助手同行,在同工们好说歹说之下,他才放弃搭乘拥挤的大船,雇一条较舒适的小船。坚强的意志虽然支持吴立诚回到了自己的工作站,却已无法让他走得更远,抵达沙市一个礼拜后,套句戴德生的叹语:“湖南失去了一位最真心的朋友”。这位朋友的真心,或许可以从他常德之行的报告中略窥一二:“我愿意做任何事,经历任何困难,只要能长期停留在这座城市,欢喜地看着这座城市的男男女女归向神……”


虽然“仍未得着所应许的”,但神已让吴立诚“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


后记:终入湖南


1905年,已逾古稀之年的戴德生,在次子戴存义(Frederick Howard Taylor)夫妇的陪同下,展开他最后一次的中国之旅。自从1854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戴德生的生命就与它紧紧相连,这趟最终之旅对老先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他们的第一站是上海,这个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也是当时内地会总部所在地,戴德生在这里会见了何斯德(Dixon Hoste)、范明德(John Stevenson)等主要同工。他又去了扬州,这个城市曾带给他最惊险的一夜,但这回他在此欢度复活节。还有镇江,那是玛莉亚长眠之地,戴德生不能不到她的墓前探望。他们又沿着长江到了汉口,戴德生在这里与多年好友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杨格非(Griffith John)相见,他们虽属不同差会,有着不同宣教策略,但同样挚爱中华千万灵魂。河南是一个困难的省份,戴德生曾说宣教士若要进入河南,“必须用膝盖来前进”,但此行他却能探访郾城、襄城、周家口、陈州、太康等地的宣教站,见到福音结出的果子。


此行还有一个重要地点——就是戴德生心心念念,为其祷告三十年之久的湖南省会长沙。在吴立诚过世后,长江沿岸又遭逢反洋教的骚乱,各样攻击基督教的揭帖在湖南大量散布,宣教工作陷入绝境。但内地会的宣教士们依然不放弃对铁门发起挑战:1895年韩思明(GeorgeHunter)多次从湖北入湘,1897年宁德恩(T. A. P. Clinton)终于在常德立足,1901年葛荫华(F. A. Keller)在长沙建立了据点。不知道当戴德生远远望见长沙城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否充满激动?当他步入内地会在城里的宣教站,他眼前是否浮现过往?——那些老同工的脸庞、挫折的消息与不曾退却的祷告。长沙也是戴德生在世的最后一站,抵长沙后的第三天,下午他还与宣教士们一同茶叙,晚间就安睡了。美梦已经成真,吴立诚来不及看到的应许,戴德生为他亲眼见证。不住叩门、不住祷告、不住盼望,就算是铁门之城,神也将亲自开启。


请点击原文链接,收听讲述吴立诚宣教士生平的广播剧,共一集,29分钟。该广播剧由亦文姐妹执笔,近期在良友电台播出,声情并茂、内容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前辈所走的天路历程,是不错的通俗文艺作品,推荐给弟兄姐妹。


——所用图片皆来自网络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8d59597660739b36#rd

历史回顾:富能仁:建立在膝上的傈僳教会
2015-06-10 教会杂志 教会杂志

——中国内地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连载(八)


文/饶以德


上海总部的信终于来了!虽然富能仁等待这封信已经好一阵子,但他却还不想将信拆开。“何斯德先生是否依然坚持要将我调往云南东部呢?”回想这些年在云南西部的各样事工,感动与挫折突然像纵谷地区澎湃的江水一般,涌上了富能仁的心头……



怪人


富能仁出生于伦敦近郊一个优渥的家庭,他彷佛生来就具有乐于面对挑战、坚忍不拔的特质。在家里的栽培下,他琴艺精湛,课业上的表现也很卓越,即将从伦敦帝国学院毕业,工科学生的未来是一片坦途,而他也即将举行个人的钢琴演奏会。富能仁的人生安排不仅是井井有条,而且完美地令人羡慕。但一本小册子搅乱了这“一池春水”:“如果我们的主今天回来,发现成千上万的人还未听闻福音,他当然会向我们询问,不知道我们那时将如何作答?”经过思考与祷告,他渐渐看清楚这崭新的目标,决定拿出一贯的热情与坚忍,向着标竿直跑。


有亲戚觉得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将前程似锦的青年埋葬于遥远的中国,也有家人认为,既然有心宣教,就应该去个称头一点的差会。但富能仁依然向中国内地会递出了申请,他打从心里欣赏这群穿着汉服、凭信心度日的“怪人”。1908年,在伦敦车站的月台,教会的弟兄姊妹们唱着诗歌,母亲和妹妹则躲在人群的后排。不知何时能再与挚爱的亲友相见,22岁的富能仁毅然踏上征途!



敌人


翻越了崇山峻岭、山涧溪流,沿路的风景是长草、巨崖、大大小小的石块,云雾的笼罩、细雨的绵密让旅程更添危险与烦闷,更别提路上随时会出现的豺狼虎豹、盗贼土匪。好不容易,富能仁抵达工作地点--云南。崎岖的山路只是前奏,往后工作之艰辛几乎超过富能仁所能想象。攀山越岭过程中的筋疲力竭、饥寒交迫是家常便饭,因为西南地区的瘴疠之气和卫生条件落后,随之而来的蚊虫叮咬、肠胃病、疟疾、伤寒,富能仁也是无一幸免。他曾经在滂沱的大雨中连人带马一起陷入泥浆之中,他被人救起,但坐骑却被泥浆吞噬。他还曾经被一个克钦人追杀,只能没命地跑,甚至克钦人的大刀直接从他头顶上方飞过。还有一次,他只是在一棵大树下祷告,却被村民团团围住、捆绑在树上,说他触犯了神树,必须献作火祭以息神明怒气……当然,这些困难都无法消磨富能仁眼神中的坚毅,敌人必须直攻他的内心,和他来一场最激烈的较量。


腾越是云南西部的一个汉人城市,富能仁在这里加强语言、学习布道,总部计划稍后差他到云南东部支持少数民族的福音工作。位处汉文化跟山地民族的交界,在腾越的集市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的赶集商人:他们包裹头巾,身披披肩,其中的妇女则穿着鲜艳的衣服,披挂贝壳、珍珠制成的饰品。富能仁对他们产生了兴趣,经过好一阵子的观察与研究,他知道他们是名为傈僳的少数民族。而山的那一头,还有克钦、拉祜、德昂等不同的民族--而他们都未曾听闻福音!富能仁将兴趣化为行动,他试着与他们交谈,也开始深入山区进行探访。


当他踏入傈僳地,他生出更多的感动与慨叹。傈僳人热情好客,邀请富能仁参加婚宴,一同唱歌、吃饭,但他也发现敌对势力的牢牢掌控。几乎每个傈僳人家里都有一个祭鬼的小神坛,他们平日会摆上祭物,但这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供献,他们正式的祭典必须宰杀大量的家畜。虽然傈僳人普遍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但为了安抚神鬼的愤怒与搅扰,他们不得不献上所有,换取疾病得愈、灾患得息。祭典中还有踩刀梯的仪式,他们必需先斋戒,求神明保护,方能赤脚一步步爬到刀梯顶端,成为鬼怪传话的工具。富能仁清楚这些仪俗背后的原动力是一种深深的恐惧,每一次献祭、每一阶刀梯都是更紧箍的奴役与捆绑。与这股恶势力对抗并不容易。那些蜿蜒的山路、难眠的夜晚,或是缠身的疫病都不算什么,沮丧才是那恶者给富能仁的致命一击。传道多年,不仅归信耶稣的傈僳人有限,连那些初熟的果子也遭到恶者的攻击:郭家有人患病,有人被鬼附,还有人自杀,而蔡家则是除了小儿子,其他人都回到迷信与魔鬼的挟制之中。


一想到西边的开拓难以进展,富能仁摇摇头,索性将信拆开。果然,何斯德先生最后的决定仍是将他派至东部。富能仁心中充满各种忧郁、寂寞与怀疑的声音:“你的祷告兑现了吗?你来中国五年了,有任何表现吗?你自以为被呼召为宣教士,其实只是做梦,你最好一走了之,承认这是一个大大的错误。”但他还是不明白神为何给他一颗傈僳之心,而他此刻能做的,只有顺服与继续祷告。就在他准备好接受派令前往东部的时候,一封电报及时来到。那是来自何斯德先生的消息:若富能仁心中清楚神的带领,总部并不强迫他前往东部。



一群祷告的人


于是富能仁回到擂台中央,再次直视那个狂妄的对手,他知道自己需要更多支持--祷告的同工。于是他写信给远方的母亲,请她组织祷告团,召聚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在教会,或在自家,两三个人也无妨。因为富能仁越来越明白:他和傈僳教会若要完成上帝的托付,除了不屈不挠的性格,更需要持续不懈、数量庞大的祷告。“信心是神的恩赐,我们缺少了信心,就只是在使用肉体的能力和意志,这全是无用的武器”,带着这项看不见的武器,富能仁突破自我的沮丧,继续深入傈僳地。


当祷告的大军开始行进,圣灵的力量就好像云南高山上的雨水,逐渐汇聚,从涓涓细流不知不觉成为了澎湃的大河。先是在一两个信徒身上得到了好消息,再后是一个家、两个家,后来常常有其他村落的傈僳人邀请富能仁前去讲福音。光是在1916年约两个月的布道旅行中,就有超过120个家庭信主!富能仁和他的同工还为傈僳人发明了拼音文字,他们用这套文字编纂赞美诗集、翻译圣经,并且成立圣经学校栽培信徒。教会就在这群园丁的细心浇灌下,逐渐成长、茁壮,基督教成为傈僳族重要的文化内涵。


1938年,和平日一样忙碌的富能仁感到剧烈头痛,不久后便陷入高烧,最后,这场突如其来的脑疟疾停下了这位忠仆的脚步。但傈僳教会的故事并未停止,在李崇德(Francis J. Fitzwilliam)、杨思慧(Allyn B. Cooke)、杨志英(John Kuhn)、杨宓贵灵(Isobel Kuhn)等同工的努力之下,傈僳教会继续成长。她不是仅仅接受宣教士带来的福音,傈僳族的传道人更是不遗余力地将福音带往一个又一个的山头,甚至翻越国境,传到缅甸、泰国。她也熬过了内战和政治的动荡,成为真正自治、自养、自传的教会,如今依然见证并传扬神的救恩。


傈僳教会无疑是近代宣教史上的一页传奇。然而,故事的重点或许不在伟大的宣教士、爆炸性的信主人数,而是富能仁的这一句话:“长久而稳固的宣教是在膝上建立的。”我们是否忽略了身边不起眼的“傈僳人”?我们是否愿意用自己的双膝来参与远方的福音工作?富能仁邀请我们从祷告开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