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yaheebay
(......)
发表于 2012-6-28 03:13
只看此人
文理学院到底是什么样的学校?(2)
这篇文章老丁来谈谈文理学院的小型精致。
老丁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是在一所大型综合性大学,即中国学生俗称的大U。经济学基础是很多人要上的课,一个课通常要容纳300人,标标准准的“大课”。 文理学院,同样的课一个班15-25人,小而精的特色从课堂人数就已凸显。
300人的课怎么上?一个大阶梯教室,黑压压的人头下方,教授戴着耳麦,歌星演唱会上用的那种,透过扬声器的声音总是不那么真切,像是上课又似开大会听报告。 25人的课呢?小教室里或是草坪上,教授被学生成半圆形围在中央,或互相讨论,或提问答疑,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就在眼前,尽在掌握。这形式上的差异对教学效果究竟有多重要?
最有效率的教学一定是充分互动的,而不是被动灌输的。我们中国学生熟悉的老师课堂讲课学生做笔记就是一种被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算一道题再有针对性的讲评,互动加强了,学习效果也就不一样了。互动教学的形式有很多,课堂讨论,分组活动,模拟游戏,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等。很多时候,人多了这些好的教 学方式就搞不起来了。文理学院到底是什么样的学校?(1)中举的模拟市场交易的例子,在25人的课堂上可以舒服的调度,300人课教授就不想自找麻烦了。
互动意味着观点的碰撞,有碰撞才有深度。我们谈到了市场均衡,大家理解了,好,再进一步:苹果的产品每次新发布都极受市场欢迎,水货市场价格都高于官方售价,根据我们的理论,这说明需求一定大于供给,那为何官方不直接提高价格呢,那样不是能赚更多的钱吗?学生陷入思考,稍许,有学生举手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大家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种讨论在高年级的研究性课程里尤为重要,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不讨论甚至不争论哪有真理?这样的讨论,你能想象在300人课堂上发生吗?
在美国上大学不轻松,一个特点就是作业多考试多。作业来源这么几个:教科书上的习题,教学参考书的题库,网上的题库,当然最费力费时的就是老师自己出题。作业类型也有好几种:选择题,简答题,小论文,研究报告等等。哪种形式的作业对学生巩固知识最有用?坦白讲,是老师结合讲课内容自己精心设计的契合时事的有演算有推理有分析的问答题和课程论文。300人的课,这样的作业光批改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怎么办?全选择题,机器批阅。效率固然提高了,教学质量就必然受影响了。
学生有了问题课上也没能得到解答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去问老师。老师有各自的时间安排,不可能整天坐在办公室等着学生随时到访。 于是教授们一般每周固定安排两三个小时专门答疑(这个时间叫Office Hours)。这点时间对于300个学生的班显然杯水车薪,于是聘用多名研究生同时做一门大课的助教答疑在大型学校成了常态。而在小型文理学院,想要和教授面对面交流,自然容易的多。
总之,小型精致的教学安排使得每一个学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直接推动了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深入的教学内容和紧密的师生互动。这些毫无疑问都对学生思辨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