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62个人次参与评价】

[留学] 这样的留学状态,家长如何看待?73F,照片主角们现身讨说法。

回复 50楼sask 的帖子

“集思广益,才会有更多元更精彩的点子” 这个观点本身就有点武断:比如,集和广到什么程度(时?空?对象?几维?),无穷尽吗?如何评价是不是更精彩?精彩本身又是什么标准?从来没有因为很集很广而使点子质量下降的事情发生?
再者,如果大家果真用回帖的方式答了(即便答案不同),仅这个方式来说不就是单一模式---单一文化的体现? 而且你为什么觉得偏偏是你有责任来引导大家呢?---无意冒犯(就是吃得有点饱)。不过现在看来还没有人就问题本身作出回答,好像又陷入了另一种单一文化的境地 希望有人来打破---不过打破也好,不打破也好,看上去都只能有一种结果----单一模式是终极模式.

TOP

偶几天没见到侬,在这里呀呵呵:)
引用:
原帖由 慢吞吞 于 2012-5-9 15:30 发表 \"\"
“集思广益,才会有更多元更精彩的点子” 这个观点本身就有点武断:比如,集和广到什么程度(时?空?对象?几维?),无穷尽吗?如何评价是不是更精彩?精彩本身又是什么标准?从来没有因为很集很广而使点子质量下降 ...
.

TOP

回复 45楼sask 的帖子

1. 用眼神先交流下,然后主动说Hi。
2. 从孩子的话题开始。.

TOP

1、首先hi
2、再说说上海吧,老外对上海感兴趣也相对熟悉的。.

TOP

回复 51楼慢吞吞 的帖子

哎,我倒没想那么多,只是尝试设身处地想,18岁的我,遇到这样的情形,要怎样跨出第一步?

我比他们多活20多年了,也很想主动一点和陌生人搭讪,让自己的朋友圈子广一些,可是通常克服不了心理障碍,很难跨出第一步。

偶尔状态良好,开了口,可能问问你孩子是哪一个呀?读那间学校啊?喜不喜欢游泳啊?如果对方比较主动,就让他引导话题,要不然就要绞尽脑汁想接下来要谈什么才好。。。一开口之后,至少要延续至孩子们游完泳吧?不然沉默下来岂不是尴尬?.

TOP

我在社交方面是相当低能的,所以常常思考要怎样改善这一点。

我见过老师怎样教自闭的孩子,把普通人的自然,简单,想都不必想的动作(比如穿衣,怎样打招呼,怎样搭公车等),分成几个步骤,然后每天重复引导孩子做这几个步骤,直到变成孩子的习惯。心想:能不能够用这种方式来让自己习惯跟人搭讪呢?

我一面对社交的机会,心里就很想打退堂鼓。如果可以把几个步骤固定下来,比如上面不二和ql7788所说,先说嗨,然后每次都从同样几个问题开始谈起,或许可以变成习惯,提高我开口的几率?.

TOP

引用:
原帖由 慢吞吞 于 2012-5-9 15:30 发表 \"\"
而且你为什么觉得偏偏是你有责任来引导大家呢?
“引导”二字的确用错了,谢谢指正。.

TOP

回复 56楼sask 的帖子

有些人天生是社交动物,有些不是,老天安排的亚,如果自己不觉得不舒服,也能好好活着,就行了。菜根谭那个作者叫蔡什么的?说过他选择“相对自闭”的生活,当然有代价,比如碰到困难,就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支持,但是选择就是一个人得失权衡的结果。接受自己,相信老天的安排,酱紫活的轻松啊。.

TOP

回复 58楼慢吞吞 的帖子

我不善结交新朋友,可是非常渴望身边有几个能够谈天的好朋友,就像有些人厨艺平平,却很喜欢美食一样。美食可以买现成的,朋友却不能,要靠一点机缘找到频率接近的,还需要时间慢慢熟悉。

朋友是我心灵上的需要,没有朋友,生活非常苍白。.

TOP

回复 59楼sask 的帖子

觉得还是性格关系. 有些人觉得不常跟人聊天很空虚,有些人觉得常混人堆很疲惫, 对跟人沟通的渴求的程度, 以及相应的代价,每个人的选择是不同的.
比较难的大概就是对自己的认识较低,对自己的要求较高这种. 而在矛盾中求发展,也是一种选择..

TOP

回复 60楼慢吞吞 的帖子

我反而觉得跟本贴的主题有关,是因为离乡背井的缘故,离开几十年慢慢建立起来的人脉,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从零开始。学校环境还算相对容易交朋友,已经不在学校的新移民的社交机会更少。.

TOP

回复 61楼sask 的帖子

什么事都是有得有失的阿,如何选择是个综合考量的结果,小范围的绝对的比较,对非实验室环境意义不大。

就算拿社交本身来说,爱社交的人也可能觉得更好了--- 可以上脸书TWITTER等等本来上不了或上起来比较麻烦的地方了,也能更容易直观地接触到更多不同文化了,对社交有雄心的人,也可更好了解并磨砺自己的社交能力;对不爱社交的人来说,本来在国内可能被说不合群-- 作为一个缺点,现在可以理直气壮“不合群”了,或者相反,为环境所迫,不得不克服社交惰性(在有限范围)变得更积极了,而且,不管你愿不原意,身处一个多元文化环境,怎么可能一点影响不到?

既然人天生是自利动物,自由选择下必会趋向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结果,为什么我们要担心这些?.

TOP

我们学校在留学人数激增的形势下,仍然每年只录取6个以下大陆学生,保持着10年前的水平。.

TOP

回复 34楼感谢生活 的帖子

说得太好了。.

TOP

回复 63楼deluxe 的帖子

贵校是2楼的目标学校啊。
激增的留学生聚集到哪嘎达了呢?.

TOP

回复 65楼ljj 的帖子

公立学校录取了好多。由于公立学校对于国际学生没有基于需求的助学金,在我申请的那个年代,很少有人申请那一类学校。现在许许多多人能够自费,不少公立大校都是几百几百的录。
私立学校也是这样,像Brown以前即使是自费都很难录,每年大陆直接走的也就是2-3个,而08年一下子录了将近50个。.

TOP

ZT读完英美私立高中,英语都还不利落的,大有人在。

去国外上高中,就一定能把英语学好吗?答案显然是不一定,甚至是几乎不。

因工作关系,接触了很多就读于英国或美国的私立高中的中国孩子。我不得不说,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国外学习的语言障碍比他们父母想象的要大得多。或者说,现实要比他们父母籍由可观投入而产生的美好愿望晦暗很多。

曾经我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在以严谨著称的英国私立高中学习了三年的学生,居然连"shallow"都不认识;我更诧异于在美国前30名的私立高中里快毕业的学生连最基本的从句都没拎清楚。可是在深入了解英美高中的课程后,我对此番现象,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了。反而,上述症状,若非学生自身优异,几乎是必然之结果。至于原因,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

其一,从技术层面来看,国外的高中缺乏适合中国人的英语课。

这听起来很荒唐,因为很多受教育的父母都相信要真正学好英语,唯有置身于纯粹的英语环境。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纯粹的英语环境塑造出纯粹的英语有一个前提条件——你需要把英语当做母语或者准母语来学习。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是存在本质的不同的。就像我们学习中文,从不学习语法。而老外学习中文,却要从主谓宾学起。因此诸如“饭你吃了吗”“你饭吃了吗”“你吃饭了吗”“吃饭了吗你”之类的句子绝对会把老外逼疯,而我们却坦然处之。同样地,在英美高中学英语也是如此。

在这些私立学校,他们的英语课无不是从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等层面对文章进行剖析,却几乎不会涉及到语言本身。正如我们的高中生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之类的文章,老师可能会分析鲁迅“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的背后含义,却不会有一个老师会来分析为什么“街市依旧太平”这句话中其实是省略了谓语动词“是”。因此,可以想象:语言功底尚未扎实的中国孩子,一下子进入到这样的环境中,不但沮丧且会基本失去彻底掌握语法的机会。要知道:英语是一门高度格式化的语言,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比中文要规整和严格得多。如果语法不能完全掌握,就难以写出纯正的英文,也就谈不上"write as an educated person"。

当然,如果学生的悟性特别好,哪就另当别论了。另外,一些读者可能会提及国外的ESL课程。的确,很多高中提供ESL课程。但这些课程却往往过于简单。从ESL课程出来就直接扎入正规的高中英语课,期间的跨度非常大,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适应。你难以想象:一个英语基础都没有打好的学生,却要被迫去学莎士比亚,那是何等的痛苦。因此,当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学生,到了英美后的第一年的ESL成绩都还不错,但其后选择的正常难度的英语课以及其他一些对阅读和写作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往往成绩平平。同样地,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中国小留学生,口音纯正,表达流畅,但一旦提笔写作,却错误百出。而要上美国的名校,恰恰是书面英语比口语可能更重要一些。

其二,必须要充分考虑teenager在国外的文化差异给其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挑战甚至是被边缘化的风险。

我发现,好多中国学生,即使在美国呆了10年,仍然无法融入美国的社会,谈得来的白人朋友,还是屈指可数。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和异类文化生存在异国他乡,如果成绩不是很出众,或者天生就是一个社交天才,学生往往都会面临很大的被边缘化的风险。他们会变得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因而,他们的精神世界永远都充满了困惑和矛盾。被这样一种情绪统治,几乎没有可能学好英语。

这样的学生多吗?很多。现在大量的富裕家庭已经倾向于提前把孩子送入英美的高中进行学习。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在英语上是准备不足的。在这些孩子的心智和英语能力达标前,就把他们送到纯英语的环境,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那难道出国上高中就不适合中国学生吗?显然也不是的。我想,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已经比较扎实,且悟性好,那么3-4年的英美高中生活将会把他(她)的英语能力提到一个相当可观的高度。毕竟,阅读时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而国外高中繁重的阅读任务必然会让学生不但建立优异的语感,并且对西方社会的常见主题和文化现象有深入的了解。

写了这么多,很多读者可能会问那我的孩子是否应该到国外上高中?这个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显然一个比较全面可观的评估是决策的前提条件。而如何评估?说实话,目前应该也没有一个现有的系统。我只能说,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只是积累了一些经验,而这些经验,尚未上升到系统的高度。.

TOP

回复 34楼感谢生活 的帖子

孩子的人格培养至关重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JANE-LEE 于 2012-5-4 20:47 发表 \"\"
为什么连托福都没过关就在那边读大学了?
查查有多少不要托福的。去上高中甚至只要和校长见个面,大致可以就行了。.

TOP

回复 67楼ljj 的帖子

有一点非常不同意,在国外交朋友未只在乎白人朋友,不要介乎肤色,能谈得来就可以了。.

TOP

回复 70楼感谢生活 的帖子

同意你。
不过,英语学得顺溜,再交两个白人朋友,倒是蛮指标性的。
西郊公园都去了,回家不知道熊猫长得啥样,像是有点冤。.

TOP

事实上在乎白人朋友,甚至觊觎白人妹纸的还是大把。

中国妈妈殚精竭虑培养并奉送上如此优秀的儿子,白妹们为何不识货呢?
茶饭不思都焦虑了,青春期的利比多兹事体大,贴上视频:
http://www.56.com/u86/v_Njg0ODgwMTE.html/880831_cchlzs.html
《中国男生为什么交不到美国女友》.

TOP

中国学生不远万里地跑到一个美国小镇读书究竟为啥 ?

http://blog.renren.com/share/287519876/13608810743
       假如你是当爹妈的,并不特别富有,挣钱也挺辛苦,但每年硬掏出二三十万元,供孩子到美国念大学。突然有一天,你从网上看到一些照片,正是你家孩子在美国那边,整日生活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打打麻将之类的生活照,你会做何反应?你会情何以堪?

  今年4月,门户网站“网易”发了一组摄影报道,内容是正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的日常生活。

 拍照片的是一个美国女孩,叫黛西·霍尔多夫,在俄亥俄大学念视觉传播专业的研究生。黛西说,自己只是想拍出一个美国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平日生活的样子。

  “我想传达出这样一个感觉:他们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压力,因为父母为了让他们来留学花了大笔钱,也希望他们能顺利毕业。他们被期待着,期待着将来回到中国,能有一个大好前途。但眼下,他们却要被迫学习鼓励追求自我的异国文化,并因此搞得支离破碎。”

  黛西拍的照片在中国发表后,反响之剧,让她难以理解。网易的原文跟帖有数千条,多达7万的网友参与其中。而美国那边,俄亥俄大学里的华人学生社区更是炸了窝。曾跟黛西关系密切、甚至热情地教她打麻将的中国朋友,其中有些人现在跟她闹掰了、翻脸了。

  “他们对我发火,冲着我大叫。因为他们的父母,看到照片后,非常生气!”黛西感到郁闷。

  这些中国学生,不远万里地跑到一个美国小镇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黛西从小生活在美国旧金山湾区,本科也是在当地读的。旧金山是一个种族多元化的地方,人的面孔五颜六色。在她的印象里,这里的人30%是亚裔,而其中又以华人居多。

  “每天,我推开家门走出去,都能看到一张张中国人的脸。”黛西说。

  俄亥俄大学是在美国中北部的一个小镇子上,此地以白人为主,街上很少能看到亚洲人。可是,令黛西惊讶的是,当她第一次走进俄亥俄大学时,校园里竟然到处都能看到中国学生。

  “怎么回事,这所大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她好奇地跟周围人打听。别人说,以前不这样,中国学生很少,只是最近几年突然多起来的。

  6年间,俄亥俄大学的中国本科生数量差不多激增了35倍,2004年只有17人,而2010年则多达603名。现在,在俄大就读的外国留学生中,81%来自中国。

  黛西又进一步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俄大对中国学生进行扩招,并与中国的留学中介机构加强了合作。学校留学生录取部的一位高级助理告诉她,自打与中国的中介机构联手后,“这些机构协助学校做宣传、搞录取,帮助学生完成申请手续,中国学生增长了70%。”

  对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中国同学,美国学生跟他们接触甚少,了解不多。许多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主要来自那些校园里十分抢眼的富人。前些时候,该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的故事,说他如何开着昂贵的跑车,天天泡酒吧,跟美国人打得火热。后来因为他驾车出了事,不得不退学。

  “这是不对的!”黛西认为,这个学生的事只是一个极端个案。“这篇很有煽动性的文章,让美国人对中国学生有了一种偏见,或者说刻板印象。”

 黛西读大学时,曾修过3个学期的汉语。2008年至2010年,她到过中国,在上海、昆明、广州住了一阵子。在她看来,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是那么有钱,也不是那种活法。她想知道,来俄大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

  “我来这所大学,是因为这里有我很想读的专业。我特别想知道,这些中国学生,不远万里地跑到一个美国小镇上,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们多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能喜欢待在这么小的地方吗?来之前,他们知道这个地方、了解这所学校吗?有过什么期待吗?”

  纪实摄影是黛西的专业所长,她想给中国学生拍片,采访报道他们在美国大学里的真实生活,以纠正部分美国人的偏见。黛西从2011年春天开始,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集中拍摄。拍摄结束后,她跟这些中国留学生保持着联系,夏天在中国旅行时,还跟其中一个学生的家人见面吃饭。

  在校园里,每遇见一个中国学生,黛西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告诉人家,自己是个记者,也在这所学校读书,打算拍有关中国留学生的专题照片,作品会刊登在学校摄影项目的网站上,“希望能跟你聊聊”。

  有一天,黛西去学校的暗房洗照片,碰见一对中国学生。女的正忙着冲照片,男的站在一旁等待。她凑过去,跟男生搭讪,问人家叫啥名字,又说起自己拍片的事。“我希望采访你,你乐意吗?”不知道是因为害羞,还是压根儿就没听懂她讲的英语,在昏暗的灯光下,那个男生只是拘束地站着,过了好久才给出回复。

  这么着,黛西在暗房里结交上了泡泡和她的男友安迪。泡泡是学校中国同学联谊会的召集人,负责组织聚会,像新年联欢会啥的。熟悉后,黛西发现安迪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完全是一个自信、聪明和善于交际的人。这对恋人在校内的中国学生社团里都很活跃。

  “那个时候,差不多每隔一天,我就会去找泡泡和安迪。大概一周4天,我都泡在中国人堆儿里。只要他们让我跟着一起去的地方,我都会去。泡泡和安迪是我最熟悉、最要好的中国朋友了,他们带我进入了中国学生的圈子。” “美国,最早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像纽约和洛杉矶那样的大城市,而当我来到俄亥俄,发现完全不一样。”泡泡这样告诉黛西。

  还有不少人跟她说,来了以后才知道,俄亥俄大学跟俄亥俄州立大学是两回事儿。俄亥俄州立大学,位于州府所在地,在全美排名50位左右,是所名校;而俄亥俄大学,不仅排在百名以外,还是在这么小的一个镇子上。

  至于来美国前有啥期待,黛西采访到的大部分中国学生回答是:没什么期待,也不知道该有啥期待。但他们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期待什么,那就是不希望在美国的校园里,遇见这么多中国同学。虽说人在美国,但自己跟老乡待的时间,比跟美国人待的时间还长;说的汉语,比说的英语还多;明明是在美国上大学,但一块上课的几乎全是中国人。

  只有一个女孩,告诉黛西自己有过热切的期待。女孩的英文名叫克莱拉,来自中国西北部,为获得申请和签证的帮助, 她家付了2.5万元人民币的中介费。黛西见着克莱拉时, 她刚到俄大不足一个月。那天,她正和几个女孩子一起在看迪斯尼电影。

  克莱拉曾期盼自己能有一位美国室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的美国室友一直没有出现。宿舍里,只住着克莱拉一个人,每天下课回来,她都要面对一张空空的床板。

  中国学生向黛西抱怨,说被有些“没良心的”中介忽悠了。

  有些中介的人告诉他们说,到美国后,只需要读3个月的语言,就可以上专业课了。但到了俄大后,因为英语水平低,尤其是听力和口语太差,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需要读英语强化班(OPIE),它相当于正式开始专业学习前的预备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首次托福考试的成绩,将他们分为7个等级,分别安排到对应等级的语言班上课。“这意味着,在真正开始大学学习前,他们不得不先在这个语言班里下点功夫。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三年,才能通过这个强化班的重重关卡,不少英语‘困难户’就此诞生。”黛西介绍说。

  虽然学的是英语培训之类的基础课,但交的却是等价于大学本科的学费,每学期6.5万元人民币。而且强化班的课程并不能为他们赢得学分,在这里一年读下来,一个学分都换不到。

  “一方面是中介提供了误导性的信息,另一方面,学校在录取上降低了标准。”黛西这么分析道。

  英语强化班占用了许多教室。比如,在篮球馆的地下室,一扇玻璃门上用胶带粘了一张纸,上面用大字印着“OPIE”。

  “弯曲幽暗的走廊,串起了一排教室,教授们在这些教室里对学生进行期中测评。一间又一间教室里, 学生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和教授争论着,竭力让自己获得通过这一级语言班以进入下一级的资格。然后,他们再穿过这洞穴般的走廊,走回到位于校园另一侧的宿舍。”黛西描述道。

  黛西发现,在一个班里,坐着12人, 清一色的中国学生。教师特意要求他们隔开坐, 以防止上课时说英语以外的语言。教室墙上有脏兮兮的黑板、地图以及五颜六色的语法提示。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其中有一题问:“美国年轻人,去酒吧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什么?”下边用工整的笔迹答道:“找到一个女孩,坠入爱河。”

  在这种英语班上课的学生,每天在图书馆、宿舍和课堂之间三点一线地周旋着。“他们花大把时间完成无数个小时的在线听力练习,编排那些情节琐碎、且跟自己的现实生活毫无瓜葛的短剧,来阐释美国文化。其中一个短剧,讲的是老公买了玫瑰花,讨好怒气冲冲的老婆;另一个,是讲一家人如何欢度暑假。”

  因为中国学生喜欢待在一起,加上语言障碍,他们真正接触美国生活的渠道, 可谓少之又少。虽然人在美国,却仍是在通过教材,了解着美国文化。

  “他们在强化班上课,就像生活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的夹缝间。”黛西试着总结说。

  泡泡还好,她的口语不错,通过语言考试后已正式开始学习专业。尽管身边有了很多美国同学,但她依然觉得交流困难,“有些美式笑话,我根本听不懂,就只能跟着笑。”

  俄亥俄大学的校园很漂亮,是标准的美国大学校园。中国学生初来乍到时,都挺兴奋的。但是,当他们在英语强化班待上一年半载后,普遍有种挫败感。

  “我想在真正的大学课堂里学习,过上更地道的美式校园生活。但我只是看着美国学生走过、路过,在食堂一起吃饭,我无法体验到那种生活。”克莱拉说。

  “天天学着一模一样的东西,看不到希望和尽头。”一个在英语强化班待了一年半、5次托福考试均告失败的男生说。

  黛西感觉,他们好像被这门课给卡住了。

他们聚在一起,抽中国烟,说汉语,聊英语课、聊作业、聊家乡

  在采访英语强化班负责人时,黛西第一次听说了“中国城”。

  “他告诉我,中国学生最集中的一个地方,是‘中国城’,他们同住在那一幢楼里。当时我吓了一跳,完全不能相信,因为我觉得这事太奇怪了。你知道,当我到国外读书的时候,我可不想跟一帮美国人住在一起。这样做,对很多事情都没好处。比如,你就没办法接触语言,我的报道里有一句引语,就是说‘这不是学习语言最理想的状态’。”

  她决定一个人,去“中国城”亲眼看一看。

  “中国城”的正式名称叫做斯科特楼,它实际上是俄大的一栋留学生宿舍楼,因为住的中国学生太多,被人称为“中国城”。虽然现在中国学生已被分散到了其他宿舍楼,但去年的时候,这里共住了215名学生,其中180个是中国人。

  “中国城”的入口是一座红砖砌成的拱廊,上头挂着灯笼。顺着这些灯笼走下去,就到了一座露天的院子。院子里有片草坪,还种着樱桃树,中央由4只木制长凳围成了一个圈。

  环绕着院子的这栋宿舍楼,十分雅致,一共有4层。一层是教室,上面3层是学生宿舍。夜晚,一排排白色的窗框里,射出温暖的金色灯光,整栋建筑,像一个镂空的立方体。走廊里,可以看到一扇扇门上,用汉字做的装饰。

  黛西一个人在楼道里晃,碰上了宿舍管理员。在交谈中,她得知,当天晚上,这里要举办专为中国留学生准备的迪斯尼主题派对。

  为了丰富中国学生的社交生活,不让他们长时间待在宿舍里,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精心组织了很多活动,有迪士尼卡通主题电影晚会,也有在当地年轻人里很流行的化妆舞会。

  在一次化妆舞会开始前,宿舍管理员打扮成白雪公主的样子,挨个敲宿舍门,邀请中国学生参加派对舞会。

  舞会上,黑白金三色的气球,被用胶带粘在墙上,以遮住原本严肃单调的建筑风格。“女士们穿着修长的露肩礼服, 缀满水钻的细高跟鞋, 在脏兮兮的灰色地毯上蹒跚挪步。男士们则穿着不合体的西装,从裤腿可以看出明显大一号。安迪戴了个灰色领结,正和泡泡吵架。克莱拉没来,宅在屋子里。”黛西回忆她当时看到的场景。

  舞会办得似乎并不很成功。“红黄相间的灯光,映照着面具下害羞的脸。多数中国学生,只是待在圆形舞厅边上的阴影里,三五成群,打趣闲聊,只是随着音乐的律动,微微弯一下膝盖。各种甜腻的亚洲风格流行曲,循环播放了一夜。”

  黛西的许多照片,都是在“中国城”里拍摄的。她还在英文报道里,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在“中国城”看到的一个个场景。

  每到日暮时分,“中国城”楼顶上就会点亮射灯,刹那间,这个散落着烟头的院子,沐浴在蓝色的光线之中。

  一些人站在院子中央的小广场上,聚在一起抽烟。他们说的都是汉语,在聊英语课、聊作业、聊家乡。黛西凑过去跟他们说汉语。“他们对我很感兴趣,觉得我很有意思,觉得一个试图说汉语的美国人很好玩。”

  比尔和6个朋友一起坐在长凳上, 抽着中国烟, 讲着各种荤素段子。他们都抱怨在这儿生活的无聊。比尔已经来了5个月,几乎没有美国朋友,只和中国人交往。课余,他要么在聚会厅里玩游戏,要么在体育中心打篮球。他的英语口语很差,看到自己上强化班的漫漫长路,心情黯淡。当时,他在考虑夏天回中国,突击准备托福考试。

  克莱拉合上笔记本电脑,走出她的宿舍。室内,那张属于美国室友的床,依旧空着。她沿着走廊,走过一扇扇紧闭的门,到了聚会厅。她和两个新来的同学用中文聊天,看过了迪士尼动画片《大力士》,在迪士尼主题的涂色本上,用蜡笔画了一会儿画后,克莱拉便又回到空荡荡的房间。

  另一间屋里,一群中国学生正在用电饭锅煮面条。面条里只放了葱和酱油,然后他们用筷子吃。因为宿舍内禁止做饭,所以他们用塑料袋罩住烟雾探测器,以防触发警报被抓。

  黛西在报道中评价道:“这里几乎处处弥散着彻头彻尾、坚不可摧的中国‘特色’。”

  这种“特色”可不止是食物。凌晨两点,在“中国城”3层的学生休息室,4个18岁的学生正在打麻将。摸牌出牌之间,这些年轻的中国女孩互相逗趣、闲谈。

  “我胡了!”一个叼着香烟的女孩喊道。随后,她推倒面前的14张牌,向大家展示。4人开始洗牌,“哗哗”声代表着新一轮牌局的开始。“删除麻将照片,快点删除麻将照片!”

  英文图文报道完成后,黛西将这些作品发到学校网站,刊登在一个叫做“我们的梦想是不同的”的摄影项目里。她特意给照片里拍到的中国学生发了信息,并告知了英文报道链接。可黛西没得到什么反馈和回应,“只有其中很少的人,见面被我问起的时候跟我说:嘿,照片不错,看着挺酷的!”

  今年春天,网易的编辑跟黛西联系,说想发她拍的图片。黛西给他们传了40幅。后来上网的照片,是由编辑选定的。黛西还在期待中国编辑通知她中文报道发布的时间,却一直没等来。报道在中国已经发表了,她还不知道。

  第一个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是打来电话的泡泡。那时候是晚上九十点钟,黛西在自己房间里,正准备泡一杯热茶。“她第一句话就问我:黛西,你是不是把你的照片,发给了一个中国的网站?我回答她,对啊!然后,她在电话里拉着长音,缓慢地说:好——吧——”

  泡泡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警告。她告诉黛西,现有有些中国学生很不开心,他们想要找你,跟你聊一聊。黛西说,好啊,你可以把我的电话给他们,我很愿意跟任何一个想找我的人,聊一聊这件事。

  放下电话后,黛西开始上网搜索这篇报道。紧接着,她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钟。“那天晚上,我差不多接了50多个电话。有些是同一个人,翻来覆去地打给我。他们显得很烦躁,很气愤。虽然第二天我还要上课,人已经累趴下了,但我还是想跟他们解释清楚,我觉得需要有一个沟通的过程。”

  有个男生给黛西打来电话,上来就问:你家在哪里?地址是在哪里?我现在要去你住的地方找你!黛西回答说:不,今天太晚了,如果你想见我,我明天可以去找你。

  讲了半天,男生还是很气愤,他对黛西叫道:“你等着,我会去告你,让你坐牢!”

  “我感觉,他们把这件事看得过于严重,夸张了,说了很多偏激的话。他们说这件事毁坏了俄亥俄大学的声誉,他们的文凭,现在一文不值了,以后会找不到工作。”黛西说。

  整件事情中,最让她感到难受的部分是关于安迪。

  安迪也打来了电话,他也很不高兴,因为他的爸妈看了照片后非常生气。黛西跟安迪见面时,他正好接到父母的电话。“电话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安迪找我,要我把报道撤下来。”

  几乎每一个给黛西打电话的人,都要求她把照片撤下来,把整套新闻图片都撤下来,但是黛西拒绝了。“我跟每一个人解释原因,告诉他们,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很想发表这个报道。”

  直到现在,黛西依旧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她提及打麻将那幅照片?大家对这张照片,为什么那么反感?“每个人都在说,麻将照片,麻将照片,麻将照片。每个人都跟我吵:删除麻将照片,快点删除麻将照片!”

  在照片里打麻将的女孩,也给黛西打来电话。第一天打了6次,第二天又打了4回。“她说我根本没有权利使用这张照片,这是她的照片。她叫我把照片从网上全部撤下来。我直接跟她说:没门!”

  黛西发现,在图片版权观念上,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在这里,如果我给某人拍了照片,这张照片是属于我的,属于摄影师的。但是,在他们的概念里,似乎照片应该属于被拍的人。”

  于是,很多人又把电话打给泡泡,因为知道她跟黛西的关系最好。“我觉得泡泡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大家都要她来说服我删除照片,最后我就同意了。”

  事后,黛西却感到后悔。

  “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我不应该删除这张照片。因为,此后每个人,都希望我把他们的照片删除,我不应该妥协才对。而且在一组照片中,删除一张也不会改变主题,但当时我妥协了。”他们在渐渐改变,变得独立起来,想依靠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活

  现在,让黛西郁闷的是,她从没料到,这件事成为这样的局面。本来她以为,报道在中国发表后,还会像上次英文报道发表一样,那些中国学生会对她说:不错不错,照片挺好看的。但事实上,大部分人表现得很沮丧。

  最初几天,黛西接的电话最多,她的手机通讯录里,新加了好多中国留学生的号码。“后来,电话一天比一天少,他们似乎慢慢冷静下来了。”

  那个麻将女孩打过多次电话后,渐渐也不打了。“我觉得已经跟她把事情讲清楚了,最后她对我说:谢谢你跟我交流。”

  她在跟中国学生通话时,试图解释的是:我为什么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但我当时的感觉是,当一个人很生气的时候,他就是想要发泄,想把一些话说出来。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静静地听他们说。”

  让中国学生不满的是,他们觉得编辑选用的照片,多是“负面”的。可在黛西看来,像看视频电影,跟朋友聚在一起做饭,一块玩玩游戏之类的事情,算不上是负面的。“如果我上了视频网站,我的父母就不会不高兴啊。”她还说,虽然自己很投入地学习中国文化,还在中国生活过,但中国人的好多想法,仍让她琢磨不透,难以理解。

  “可能是文化差异吧。”她这么归结道。

  在她眼里,这些中国学生,已经算是很爱学习的了。“俄亥俄大学的学生,爱玩是出了名的,以开狂野派对著称。学生的交际场所,主要是在酒吧。跟那些天天泡吧的美国学生比,这里的中国学生好很多。他们很少出门,很少喝酒,聚会时,无非打打小牌、玩玩游戏、煮煮面条而已。可他们的父母,还会那么生气。”

  “他们打麻将,也不是没日没夜地玩,只是在周末才打,而且也不赌钱。”黛西像是在替这些中国学生辩白:他们才十八九岁,突然间,被抛到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人很难适应,会令他们“文化休克”,会倍感孤独。他们想家,想念家里好吃的东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国内并不打麻将,但是现在他们需要这些“中国的东西”,他们聚在一起,玩中国游戏,上中国网站,做家乡饭吃,会令他们心里好受一些。

  “一些中国学生,在这里每天就是学习,没有其他想法。但我们不同,我们有很多未来的计划。”黛西说,从小父母就鼓励她做一个独立的人,自己做事,自己承担。

  18岁上大学时,她最大的期待是自己的大学生活能与众不同,希望自己尽快长大,更加独立。19岁时,她独自坐上长途大巴,游遍美国南部。大三时,她去了智利的圣地亚哥,学拉美政治和西班牙语。后来去中国,行前她一个中国人都不认识。

  刚上大学时,黛西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她先是读社会学,又选修了哲学、英语、政治等许多门课“做实验”,看看自己到底对什么有兴趣。直到上了大三,才发现自己热爱新闻,喜欢与人聊天,想知道别人的故事。于是,她决定从事新闻摄影。

  在昆明,黛西住在郊外一个小区里,周围都是中国人。她每天骑着自行车四处溜达,给街上遇到的人拍照。去大理和中甸旅行时,她感觉自己像是被时光穿梭机送到了另一个时代。在广州,她待了6个月,在黑人社区生活、拍片。她有两部作品,在今年的美国大学生摄影年赛中获奖。

  “4年大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她说。

  对那些正在俄大上本科的中国同学,黛西更多的是寄予同情。

  “到了美国,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改变。一方面,他们受到中国那里、家庭那里来的压力和期待,被迫接受家长所做的种种安排;另一方面,他们人到了这里,处在美国大学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他们在渐渐改变,有了想做自己的愿望,变得独立起来,想依靠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活。”

  黛西表示,不满意网易编辑为她的报道所起的标题:“失落的留学梦”。

  “那不是我要表达的主题。我的英文报道的题目叫做‘not here or there’(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我想表达的,是一种被困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感觉。”

  “我为他们拍照片时,关系曾是那么亲近。但是现在,我觉得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让这场风暴慢慢过去。”黛西说。.

TOP

中国人人多,现在出去的人也不少,大家聚在一起的概率比20年前肯定高,这是趋势,不用太在意
再说,老外来中国,不也是扎堆吗,我觉得这是人的天性,没什么。
这的要融入,估计要好几代,出去一下就回来的人,多少也是有了一份经历。.

TOP

1。比平时早到课室,课室里只有另外一位同学,你不记得他的名字,也不清楚他的背景,这是搭讪的大好机会,我应该怎么做?讲什么呢?
太简单了, 直接走过去, 和他聊天啊。
在国内也一样啊, 比如前天我在菜场买菜, 看到同买烤鸭的手上拎了豆腐, 黄瓜, 就问她怎么烧,人家都是很热心很起劲地指导, 买个烤鸭还顺便学了2道菜。 今天我又去了菜场, 和边上同买肉的又聊了半天怎么做红烧肉好吃, 和卖蔬菜的学了道红椒丝炒葫芦瓜。
去医院我也能和看病的医生大聊特聊(当然她比较有空啦), 有的还变成了朋友。

2。(这是移民妈妈的例子)送孩子去学游泳,池边有好几个妈妈,可能也有一两位爸爸;有3位已经嘻嘻哈哈的谈得很起劲,有一位正看书,有一两位看手机,有一位跟她的小小孩讲话,另外有几个小小孩在一旁玩耍。接下去9周,我都会遇到这些人,我应该做什么?讲什么呢?
聊孩子, 太多话题了。
到了国外也是一样的。 走到哪里聊到哪里。.

TOP

回复 50楼sask 的帖子

说句实话,当地的朋友不是那么容易交的。除非从小一起长大。对小孩子说容易容易,说难也难,最终还是取决于孩子自身的社交能力,这个家长是很难给予建议的,天生的。

对于大人嘛,当然是更难了,我觉得到了一定年龄对朋友的需求已经不同于小孩子了。我是一个特别不主动的人,自己肯定不会主动搭讪的,而一般其他家长一看你是个外国人也不太主动地。到最后都是借小孩子的光,但凡和儿子关系比较好的朋友的家长最后都会比较友好主动。我觉得这是最自然的结果,有时和家长关系近了,小孩子不愿一起玩,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好谈的。 至于其他朋友嘛,就是缘分了,有一两个可以说说话谈得来的就可以了。说句实话,朋友也是要花时间的,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呀。

[ 本帖最后由 cicici 于 2012-7-31 02:4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ask 于 2012-5-7 23:36 发表 \"\"
给两个最常见的例子,请大家踊跃支招:

1。比平时早到课室,课室里只有另外一位同学,你不记得他的名字,也不清楚他的背景,这是搭讪的大好机会,我应该怎么做?讲什么呢?

2。(这是移民妈妈的例子)送孩子去 ...
1. 这个容易,一对一比较不难,你叫萨名字,还上什么课啊,就聊聊,不过人家喜不喜欢说话还是要琢磨一下,万一人家闷声不响,你再搭讪也无用。

2。这个也不难,先问大家好啊,能不能加入啊,这个上课的老师怎么样啊,你们有什么意见阿,我新来的,你们孩子。。。这样一来话题想停都难。最好带点零食,给大家分分,这样气氛就更好了。如果是夏天,我会带点水果健康又好吃,大人可以分等小朋友出水了,也可以分。.

TOP

回复 1楼ljj 的帖子

据我所知的,出国读本科,还有研究生,最好在国内就通过学校要求的托福或雅思分数.因为到了美国或是英国,托福更难考.而且要通过大学语言学校的考试,事实上也很严格.我看过一个日本学生,语言学校读了4年也没有通过,别人本科准备毕业了,他还在语言学校.还不敢回国,因为怕父母伤心..

TOP

出国留学,如果扎堆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基本是白去一趟。.

TOP

这个问题我感觉不是留学,而是个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习惯问题,就像很多外地到上海打工的,来上海很多年了也没有几个上海朋友都喜欢一堆老乡一起玩。.

TOP

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成长背景相差太远了。即使一个地方都是老外,就一个中国人,试试看,也不是那么容易。要去找话题,双方都吃力的,不如不交流。.

TOP

这是对英语和性格的考验,又要回到一点,英语好的本质是懂得文化。
文化背景不同,根本很难参与讨论。不要说白人,即使ABC,他们与国内长大的孩子也无话可说。.

TOP

我的感觉跟楼上的一样.和白人聊天那是有的,但是要成为朋友那是难的,要成为哥们,那是不可能的.其实在国外跟自己同胞在一起,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啊.这个文章所引用的事件,其实是没有正式学习,一直在读语言学校的小青年的问题,这个问题真的是很严重的,只花钱,没有学习,没有学位,当然就没有将来,没有希望啊..

TOP

回复 82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是的,文化差异是很难跨过的鸿沟,即使语言上沟通没问题,但话题有限,所以也就只能泛泛而谈,交的也就是表面朋友了,而真正成为朋友的,是需要交心的,这个在找不到共同话题的情况下根本是无法做到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慢吞吞 于 2012-5-14 09:50 发表 \"\"
觉得还是性格关系. 有些人觉得不常跟人聊天很空虚,有些人觉得常混人堆很疲惫, 对跟人沟通的渴求的程度, 以及相应的代价,每个人的选择是不同的.
比较难的大概就是对自己的认识较低,对自己的要求较高这种. 而在矛盾中 ...
同意!爱不爱社交确实是性格使然,不必强求自己,自己感到舒服就好。自己觉得舒服、自然,你周围的人才会感到舒服、自然。.

TOP

回复 75楼钊元妈妈 的帖子

最欣赏这句:“走到哪里聊到哪里”!只要以open的态度去接触,去沟通,没有聊不到一起去的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lluckeyjiang 于 2012-8-7 15:53 发表 \"\"

同意!爱不爱社交确实是性格使然,不必强求自己,自己感到舒服就好。自己觉得舒服、自然,你周围的人才会感到舒服、自然。
一切顺其自然,才是最好!.

TOP

回复 87楼乐力 的帖子

你的态度好象有点矛盾啊,沟通是积极的,顺其自然是消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7-31 18:23 发表 \"\"
出国留学,如果扎堆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基本是白去一趟。
认同这点。既然走出去,就要融入,否则怎么知道人家的精华和糟粕呢,出去的目的最终应该是发展自己,提升各种能力吧。.

TOP

回复 88楼niuniush97 的帖子

积极的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啊。这种时候,就顺其自然吧。审时度势、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TOP

回复 34楼感谢生活 的帖子

说得好。.

TOP

美国人的狡诈就是这样明目张胆,有孩子出国的家长,也要叫孩子当心交到外国的慎友。.

TOP

 92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