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贴]第一个叛逆期后的自我与意识

[转贴]第一个叛逆期后的自我与意识

转自:山村灵性学校 http://na_mei.tianyablog.com/
一个孤独的支教者,在一个遍远的山村进行着的一个非常waldorf的教育实践。

第一个叛逆期后的自我与意识
萧望野
牐燶r
牐犖颐浅3?醇两岁半的小孩,把花朵摘下来,或是弄死一只虫子。大人们如果想要制止他,说“不要摘花,花是有生命的呀!”大人的提醒,使他从“摘”的动作里意识到“破坏”的力量。其实,这时的小孩是从欣赏花(同感)中去摘花,他并未意识到摘花所带来的破坏。大人这样的制止,唤醒了他那邪恶的部分。他会去欣赏这种“破坏”的过程,也是在欣赏自己。
牐燶r
牐犃硗庖桓鱿窒笫牵汗适轮械男岸:魔鬼的故事就不适合0-7岁的小孩,这时的小孩根据他们天性的特点,他们常常被真、善、美的真实世界所吸引和陶醉。“魔鬼”对于完美的世界来说是没有的。“魔鬼”是人心的“自我”,这对于8岁以后的小孩可以有一点,然后随着年龄的长大,越来越多一些。否则,“魔鬼”在小孩没有准备好认识“它”的时候,就进入小孩的灵心,就会带来破坏的力量。有的妈妈也告诉我,小小孩看见可怕的画面就会哭起来,而那些“自我意识”刚进入身体的小孩,“魔鬼”就好像是他们自己的一部份,他们往往非常渴望自己就是“魔鬼”,也要扮演“魔鬼”,利用“魔鬼”。这时,要让“魔鬼”从他们灵心消失掉,迎接“天使”神圣的力量,这样,他们刚刚发现的“自我”才会更强大,发展成人性的自我,而对于“人”的理解,又会带来教育的不同做法。这也算是人生中第一次“魔鬼”与“天使”的较量。
牐燶r
牐犛腥丝赡芫醯谜好使小孩通过故事中表现的真理,引导小孩追求真、善、美。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对于0-7岁的小孩不是通过邪恶与神圣的斗争来认识的,而是通过模仿。斗争所带来的意识适合9岁以后“意识”自然出现的小孩,更适合青少年。
牐燶r
牐牬诱庑┫窒笾校我们观察到,两岁半左右(第一个叛逆期)的小孩自我意识已经非常不同于此之前。之前的小孩发展感觉器官及感觉能力,发展走路、说话等等能力。他虽然是在模仿中学习与形成,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他自己却是一个“主动者”,他的一切的生活产生出来的做法来源于他自我中无意识地引导。例如,在羚羊群里长大的小孩,由于没有人类的模仿环境,只能象一只羊一样生活,失去了人的能力。虽然造成的原因从表面来看是由于没有可模仿的人类环境。同时,也是他的自我没有被人类引导。“自我”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意识”。在比较原始的大自然中生活的人们,还保留着一些城市人(现代文明人,意识发达的地方)无法做到的能力,他们的意志更接近动物的意志。大自然的环境让他们的意识不独立,同时意识的不独立、理性思考的不发达,也让他们更与环境融为一体,否则,他们无法承受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牐牬右桓鼋嵌壤醋芙岬幕埃毫剿臧胱笥抑前的小孩受环境的影响,从模仿中学习,并通过自我无意识的指引中去感受世界。所以,他每完成一个能力时,他会用整个身体来表达快乐、兴奋、满足。两岁半后的小孩,由于意识的出现,可以控制部分身体,表达自己的感情(自我)。同时,他们天性中的不足,例如,看见想要的东西时,会占为己有,等等。他们不会因有一个值得模仿(充满着公正、分享……)的环境而改变做法,虽然他的做法常常受到环境的影响。也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成人内心的斗争,小孩的自我越来越有意识地引导着他自己。在两岁半左右,通过第一个叛逆期而展现出来。这时候,除了如同两岁半之前提供一个值得模仿的环境,真、善、美的物质环境以外,还需要满足小孩“自我”成长中的灵性意识。通过模仿环境来学习是理想社会最理想的做法。不过根据现实,还要有现实中科学的教育。
牐燶r
牐犜诹剿臧胫后,他已经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部分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也喜欢制造出不同的后果来观察,例如,挑战父母,说“不”。会有灵心中的“害怕”、“忧伤”等等情感。如同前边所举的例子中的说“故事中的邪恶”一样,这时的小孩已经有“人格”替换的尝试,对“母亲”的控制等等。 这一切都在说明这时期的小孩“自我”在苏醒,由此而发展着“意识”。当然,这时期的意识如同不同于两岁半之前一样,也不同于五岁以后的意识。它更多的时间是溶入到环境中去的。相比之下,比较原始的大自然中的农村小孩溶入到环境中的时间更长。
牐燶r
牐犛捎谛『⒌某沙す程总不是恰到好处,不管是从模仿中形成的,还是遗传和天性中的,都将逐渐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中国谚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从实际中总结来的。我们也要从实际中去观察和教育不同时期的小孩,特别是七岁之前的小孩。
牐燶r
牐牭毙『⑷苋氲交肪持惺保我们就要“消失”掉。比如,小孩只是同感地摘花时,我们也只是在旁边同感的欣赏他们。如果他在与小虫子游戏时,我们也是在旁欣赏他们。可是如果他在无意识中把小虫子弄疼了(他并未故意、有意识地杀死小虫子),那么,我们不能唤醒他的意识,而是给他一片叶子,说:“来,小虫子要坐上飞毯去找他的妈妈了。”然后,把小虫子轻柔地放上“飞毯”,放到树丛中去。这样做,也等于把小孩子无意识中的“破坏欲”放飞出去。
牐燶r
牐犎绻这时候说“哎呀,小虫子好可怜,它会死的呀!”这种做法,就是把小孩从无意识中唤醒,产生的后果是,根据这个小孩的特殊的天性,小孩很苦恼,甚至成为他的噩梦。这种小孩天性与塑造他的环境会不断地争斗,并且会表现在他的形态上,尤其是脸的形态。通过观察小孩的脸也能了解和理解他内心与环境的斗争。这种小孩,声音哆嗦、压抑,呼吸不顺畅,醒来后哭,非常依赖成人的心理动力。
牐燶r
牐犃硪恢掷嘈偷男『ⅲ根据他的天性,他会从中获得快感,并欣赏自己的做法。这种小孩不会有争斗,反而,脸的形态漂亮。不过,神态与动作却是夸张甚至嚣张。他们非常依赖成人的自我意识。
牐燶r
牐犎绻,没有被唤醒,前一种小孩会获得解放,后一种小孩会获得宇宙中的精神指引。灵性中的力量会协调好小孩的形态。这样的小孩脸与动作协调、优美,没有争斗的痕迹。小孩的样子受遗传的影响,但是,美与不美不受遗传的影响。
牐燶r
牐犃剿臧胫前的小孩,尤其是婴儿,因为没有意识争斗,他们的形态不能表明个性,甚至分不清谁是谁。而两岁半左右之后的小孩,除以上说的溶入环境中时,也常常会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与环境的关系。并不再仅仅通过自我指引下模仿来学习和成长。他们要通过自我来试探这个世界,如果说两岁半之前的小孩是感觉物质的世界,例如水、火、土、木、金等等。那么,这时期的小孩要想感觉灵心的世界,例如真、善、美等,七岁之前的成长与感受将是他一生的基础。但是,不要以为,他们都是从“正面”来感受的。比如,同样的例子,小孩在欺侮小虫子时,有意识地破坏时,我们就要唤醒他的做法。要让高尚的灵性意识取得支配地位。虽然,我们要唤醒他的灵性意识,成为支配者,我们的做法却不是要像拉“警报器”一样的,而是:同样的,让小虫子坐上飞毯去找它的妈妈。看上去,是同样的做法,实质却因小孩的清醒的意识与我们的动机、心理范围(宽容、仁慈、理解、隐藏他的“过失”……)交融,会发生许多看不见的力量和变化。
牐燶r
牐犕样的,我们不能说“哎呀,小虫子好可怜,它会死的呀!我们要怎样做才会仁慈呢?”这种做法,就会让小孩过早使用他的思考。“思考力”是一种最强的让人独立于自然的力量。也可以说是让小孩从做梦状态(梦游状态)醒过来的力量。也就是,让小孩很快成长为小大人的力量。而事实是,小孩要在无意识、有意识及做梦状态中学习无法用理性思考来学习的更深的东西。如同 成人在绘画、音乐、科学创造中所诞生的作品一样。
牐燶r
牐牴后,通过故事来引导小孩的灵性自我,都是很好的做法。
牐燶r
牐犛捎谛『⒌淖晕一刮椿竦枚懒ⅲ成人的高级自我意识、精神、心理动力都将直接对小孩起作用。当小孩每一次“自我”中发挥了高级的灵性力量,我们都要及时的给予他确认。这种确认并不是通过表扬或物质来实现,因为这样做只会唤醒小孩的自我中心中的小我。而是与他成长的节奏雷同的,也是含蓄的,隐藏的。例如,当小孩把捡到的小鸟放回巢穴的时候,我们要从心底里发挥更加喜悦、认同、赞赏的情感。这样,从内心而流露出的精神让小孩倍感亲切。这样,小孩自我中高贵的灵性就通过你得到了确认。.

TOP

好文!.

TOP

感谢MERRY

因为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反思自己的养育,诸多遗憾。现在真正感受到:孩子六岁以前应生活在家庭里,被善所围绕。我们所讲述的故事也得注意这个原则——格林童话中很多故事都描述恶行和死亡。还需谨慎修改才能讲。思考中

感谢MERRY。.

TOP

谢谢

我正需要呢,我儿子2岁4个月,天天嘴巴里嚷嚷着:打死**,奶奶只要一听见他们这样说,就要严格禁止,我也不方便在旁边说什么,把你文章打出来,给奶奶看看,呵呵。.

TOP

萧的博客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很受益,也很佩服的感觉。
想想,她虽然物质上很穷,却有精神力量去帮助别人的孩子,被人怀疑和误解的一定很多。而且,她的文字真的是离灵性更近的感觉。
而我现在为我们儿童之家做的,动力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我的精神力量还很弱吧,算了,也不强求自己。.

TOP

明白她的意思。但,好象看到过有争议的说法。我总是看的时候都觉得有道理。可是不知如何选择。
不过,我估计对于孩子的世界,成人越少给主观的想法是越有利于孩子的自我成长吧。.

TOP

好文章!学习!.

TOP

最近儿子经常出现故意咬人的情况。一边咬人,一边看着“受害者”的表情,一边念叨:“咬妈妈 /咬爸爸。。。”我就抱开他,并正色说:“不能咬,妈妈疼。”可是小子还是频频试验。

其实,我心里有个疑惑:似乎我语言的制止起到了萧望野所说的“唤醒邪恶”的消极作用。从儿子频频“作案”的表现来看,行动+语言的制止效果不力,反而是激发了孩子咬人的兴趣。

我想,较好的方法之一是,制止他的行为,但不用语言。语言会将某种感受明确并固定下来,所以我应避免通过语言让孩子“意识到破坏的力量”。

[ 本帖最后由 湛蓝 于 2006-6-15 23:16 编辑 ].

TOP

回复 #8 湛蓝 的帖子

2岁半左右的孩子会出现喜欢咬人的现象,我理解他们是出于牙齿对肉感的喜爱,这种感觉和牙胶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也是孩子在发挥他们对事物的同感。湛蓝的疑惑大概在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吧,我想向孩子反馈我们的痛感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两者结合起来,是不是更好一些?比如一边告诉孩子“妈妈觉得很痛。。。”然后一边把他抱开。这样做就是出于我们的自然反应,而并没有加入我们的道德意识(不能咬)。.

TOP

“不能咬” 和 “妈妈痛”的区别,轶轶妈不说我还真没有注意到,一个是外在的道德评价,一个是“我”的真实感受。
我再想想、观察观察。.

TOP

纯洁和公正

“通过纯洁和良好的行为,以及值得赞颂和恰当的品行,才能够达到世界的改进。”

协助者:“我认为我们如果要有坚持的力量,就要有纯洁的动机,那什么才是纯洁的动机呢?”

萧望野:“也许,比如选择做真正的教育这样的工作,有的人是因为感到被别人肯定,有的人是因为它是一个挣钱的机会,有的人在为教育世人而努力,有的人在做教育时发现自己在提高,有的人把它当成是自己的理想,等等,这些想法都没有问题,不过不是很可靠。我觉得都很容易失去。如果这里面有自己就很难艰持。拿轻风来比喻,你会发现它吹拂过的地方不管是繁华的城市,是贫脊的山野,它都一如既往。

协助者:“那如果我挣钱是动机不纯洁吗?”

萧望野:“我想,对于物质如果通过真实幸勤的耕耘而获得的收获是可喜的、可赞美的。就像一粒种子结出果实一样。不过它不是一种可坚持的力量吧?”.

TOP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动机涅?

如果这里面有自己就很难艰持。拿轻风来比喻,你会发现它吹拂过的地方不管是繁华的城市,是贫脊的山野,它都一如既往。

为什么有自己就难坚持,难道我们生存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共产主义?为了整个全人类如何如何?我不理解这点,我认为人本质是“自私”的,就是为了自己活得更好,为了自己有更多的满足感,成就感等等。

轻风可以一如既往,那是他的本性,难道他不是也为了自己吗?为了从高压区到低压区吗?

我觉得华德福有些观点太超脱了,不符合常人做法,不符合自然规律,只有神话或者什么宗教中才会承认这些,反正我是唯物论者,目前还不太接受这些。.

TOP

我女儿曾经一度很喜欢咬我,第一次她咬我的时候,我什么也没说,不动声色,轻轻抱开她,和她玩别的去了,后来她又咬过我好几次,现在很久都没有咬过任何人了。

从她玩娃娃的样子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随着女儿慢慢长大,越来越有点体会了,似乎觉得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大概也和我不知道怎么说有关系。

[ 本帖最后由 tangbaby 于 2006-7-10 10:1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