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6个人次参与评价】

正确解读卢梭的著作(不怕卢梭显灵的请进!)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99#白毫银针 的帖子

既超然物外,又何必理喻凡尘呢?既是顽石,总有灰飞烟灭,归于尘土之日。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7 17:12 编辑 ].

TOP

.

TOP

什么样的人是不可理喻的?像007在这里说犯忌的话是不可理喻的。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6-17 17:52 编辑 ].

TOP

回复 69#花开无声 的帖子

说的好!顶!.

TOP

关系户子弟和附属学校

有个同学现在北师大工作,某日到上海来玩,大家都是当父亲的人,自然会谈到学校的这些事儿。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7 11:28 发表
  (3)关系户的子弟。学校跟许多社会机构、部门和个人有关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招生时照顾这些它们。还有一类就是下面提到的传统关系: ...
这种关系户是每种学校都有的,打个比方说,一所学校建在某乡,如果乡长的孩子想进这所学校,而成绩尚可的话,学校是很难拒绝的。为什么呢?学校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在人家地头上,出门就是别人的管辖范围,少不了有一些来往,谁都愿意出门有条路,而不是出门就遇到墙。不过,这种关系户在每届学生中是微乎其微的。说实话,将来恐怕也很难断绝这种人情世故。
不过关系户的孩子即使进了这所学校,他毕竟还是要适应高出普通学校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强度的。作为老师而言,有相对的独立性,所有的学生不好不好交代,某个学生不好,也没人能责怪老师。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7 11:28 发表
  有些学校前身是某单位的子弟学校,虽然已经纳入公办教育体系,但至今在人事、业务上还有创办单位有联系,会为这些单位的子弟入学开方便之门。 ...
同学的孩子最终没有选择进北师大的附小,我印象中他说了以下几个原因:
1、大多数都是北师大子弟,家庭情况相似,孩子的性情、见识也都相似。
2、孩子毕竟要踏上社会,如果他在学校里边接触地都是单一类型的孩子,走上社会后,突然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未必能够适应。
3、鉴于所有的孩子都有师大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他们的未来职业选择可能更倾向于师范,毕竟这是他们熟悉的环境。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当老师,当老师前途如何也不好预料。

进了他住家附近的公办学校以后,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当然他自己是搞教育的,教育方面的困难总还是可以化解的,可能要比进附属学校,累一些。
另外,他还说,要是儿子以后开公司的话,在他们班上就能找到合适的CEO、财务总监、技术总监,甚至是工头、工人,在师大的附属学校,就几乎没这个可能。当然这只是随便说说,孩子还小,将来未知。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7 19: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7 00:56 发表
我砸ccpaging,不是因为卢梭和卢梭的《爱弥尔》,因为对卢梭的“消极教育”(见注),我是非常认可的。因此,我一直以来都亲力亲为地用实际行动来抵抗应试教育。

我砸ccpaging不是因为我看没看过或是否正确理解《 ...
不愧为记者,看问题一针见血。说得句句是理。.

TOP

取消高考制度为什么行不通?(回楼主的话)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7 00:56 发表
5:“择校难”源于学校的“择生”现象泛滥;而“择生”又源于学校将升学率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升学率又源自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所以,从应试教育→升学率→学校择生→家长择校难→家长无奈让孩子狂学各种技能,这其中,孩子和家长始终是受害者,是被动地接受应试教育迫害的受害者,而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正是我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和教育领域的执政官员。然而,ccapging却对此似乎突然丧失了辨别能力,对此是避而不谈,只一味高兴卢梭的《爱弥尔》,对着家长拼命教育、指责,甚至当受害的家长被诬蔑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时,这位卢梭的追随者和《爱弥尔》的研究者却选择性失明,这在我眼里无疑是一种默认,故意的默认。...
在LZ现身旺网之前,旺网上的BBMM们刚讨论过类似的问题。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id=68515&page=1

“应试教育→升学率→学校择生→家长择校难→家长无奈让孩子狂学各种技能”无疑是现在教育的怪圈,并非LZ第一个发现,实际上身处这个怪圈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当然,ccpaging十篇的发言也许都顶不上LZ一句。

LZ不仅总结性的提出一个大家感同身受的问题,而且还指出了“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正是我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和教育领域的执政官员”。请问LZ,如果你打算从这个地方打开缺口的话,在旺网上跟一群“被动地接受应试教育迫害的受害者”讲有什么用呢?

这倒是完全应验了卢梭的一句话:“反对旧有教育方法的呼声喊了很长时间,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出一套更好的方法呢?”
LZ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卢梭立刻说到:“这个时代的所谓学术,破坏多于建设。”
LZ可能并不如那些在考名校过程中的人那样,感受到真正的由“应试”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也许在她看来,这一切不过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分析了,找到了症结,写一篇似乎言辞锋利的文字,两手一拍,任务完成。

解决方案呢?好像LZ找到了症结,大家群起而攻之,等人醒悟过来,手术刀一挥,症结消失了,社会这个大系统便正常了。这是多么“学术”的观点啊,但如卢梭所说,结果很可能是“破坏多于建设”的。

有人说啦,你CC算什么啊,别危言耸听,吓唬观众好哇?我不知道这种破坏是否会真的发生。但是历史上,还真有人这样干过,还真是有一场大破坏。这不是CC说的,CC没这么深刻,请见:
暮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1224

现在,如果有人提出要一刀切干脆利落得杀掉“应试”,会不会发生“破坏”呢?别问我,CC从来都不是专家。但是有一件事会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已经为最终的应试付出极大的BBMM一定会反对的。LZ,也许你可以查询到上海在校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有多少人,但你能计算出他们和他们的BBMM为应试付出了多少吗?能计算出他们反对的声音会是多少分贝吗?

所以,CC并非不言“应试”,这实在不是有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可能存在极大的风险。虽然这种风险不一定发生,但恐怕没有人希望它发生。

扭过头来又见卢梭之《爱弥儿》。似乎卢梭在说,试试把那个已经被一层层袜子包裹起来的“应试”怪物剥开,看看里边有什么。于是,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叫爱弥儿。于是,卢梭先生在书中一步步、不厌其烦地讲爱弥儿的诞生,建议爸爸妈妈们在爱弥儿的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要如何去教育和照顾。在此过程中,爱弥儿完成了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教育。新的人类诞生了。

以ccpaging之浅见,卢梭避开了“应试教育→升学率→学校择生→家长择校难→家长无奈让孩子狂学各种技能”中最强大、最牢不可破的一环,他没有切断一个成熟社会体系的循环,在血液的产生处入手,逐步地改良与替换。

卢梭的解决方案从诞生起,从婴儿起,他的话自然要对旺网上的BBMM们说。给教育官员们(不包括那些已经是BBMM的教育官员)看岂不是对牛谈琴?

如果我的记忆不错的话,LZ好像呼吁过要教育官员、专家、学校、老师等引进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模式。怎么说好呢?这好像不是简单引进的事。我们好像引进了不少“先进”的东西,好像总有点水土不服。所以,这个问题还要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即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如何演变成现在这样的?他们是否吸取了卢梭的精华?是否遭受过学术之“破坏大于建设”?

(别等了,聋子点炮仗--散了。ccpaging是没那个能耐给出答案的。)
=================================================
2010-6-22 编辑修改
跟楼主道个歉,原帖不恰当地使用了楼主的职业称谓。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11:00 编辑 ].

TOP

我的孩子一升二,我藐视所有幼小择生择校的父母和学校,自作孽而不足!!!
小学有名校吗???所谓的世外和民工子弟学校有差别吗???我看不出来,难道世外能把1+1教成3?26个字母教成62个?认几个字还能看出毕加索的名画来?小学需要名校吗???除非是脑残的父母和学校有ABUSE CHILD癖好!!!
小学就是应该提供全科目的宽松学习,扩大知识面,发现孩子的真正兴趣,并鼓励深入学习他们的特长。要分数干什么?小升初有考试吗?不要把问题都推给政府,教育局比你们大多数人头脑要清醒的多的多!!!
新华社上海6月15日电(记者仇逸)上海市目前共有41万余名农民工子女在上海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上海的父母应该感到幸运,因为你们的孩子有机会和来自代表中国不同地域文化的孩子一起学习和沟通,如果你愿意去了解他们的家乡和生活。上海人,你可以去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可也没必要觉得有个日本人就很张脸吧。我最渴望,儿子的同学来自34个不同省级行政区!!!
不用去羡慕掌握了50%财富的1%富人;不用去嫉妒掌握了100%权力的1%贵人;更不要去伤害和歧视比你弱小的人!!!违背誓言终会破碎!!!
好好地爱我们的孩子,让他们都具备“独立”、“个性”、“友爱”、“忠诚”、“尊严”、“勇敢”、“传统”、“绅士”、“幽默”和“使命感”的经典品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土地变得更好!!!这些都不需要金钱和权力!!!
.

TOP

引用:
原帖由 awesomeacademy 于 2010-6-18 01:02 发表
我的孩子一升二,我藐视所有幼小择生择校的父母和学校,自作孽而不足!!!
小学有名校吗???所谓的世外和民工子弟学校有差别吗???我看不出来,难道世外能把1+1教成3?26个字母教成62个?认几个字还能看出毕加 ...
"晕“就一个字!见过会讲大道理的,没见过这么会讲的。您要是心口一致,何必把孩子从小送外国语幼儿园,还花钱请外教呢?更为孩子日益壮大的外语而沾沾自喜呢?就如同您自己说的:和民工子弟同校多好啊,不花钱学各地方言,接触各类朋友。(不和您辩论主要理论,因为您还没辩就已经输了。).

TOP

回复 109#awesomeacademy 的帖子

再回复一下:如果真的连小学都不择了,您的”傲升外语学院“就更没生意了。呵呵.

TOP

能看卢梭作品的人本来不多,看得懂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都是一等一高智商的人,咋火气还这么大呢,看不懂。
飘过.....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lucy1201 于 2010-6-18 09:09 发表
能看卢梭作品的人本来不多,看得懂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都是一等一高智商的人,咋火气还这么大呢,看不懂。
飘过....
看过卢梭不等于看懂卢梭,看懂卢梭也不代表自己就能活用卢梭。研究卢梭的学者也多数把“卢梭”当饭吃而已。再说了,哪怕卢梭复活也未必继续坚持《爱弥尔》表述的观点。
中国的应试教育最大危害,就是读书不是用来修养身心而是用来“斗争”的工具。读了2本圣贤书,放眼望去就皆妖魔鬼怪了。这才是教育的悲剧。
这一点,我支持楼主,因为他更坦率。.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5#红树林 的帖子

你的帖子看了很久,没发言,觉得无论是你还是007,cc都是实话实说,意见不同无关紧要,但今早看了这傲升代表的,实在忍不住了。.

TOP

回复 113#红树林 的帖子

那就等楼主有时间、看完、有了批评意见之后,我们再讨论下去。.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那么多的彩色大字,与这里的学术风格不太吻合呀,呵呵。
欣赏007的风度!字不在大,火不必发,各位都有思考的亮点,继续潜水学习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8 15:32 发表
我几次提到,本楼是砸ccpaging的楼,几时成了“学术楼”了哟。。。。 ...
就是就是,怎么歪楼了呢?.

TOP

给人上课不一样。PPT也不是越花哨就越好。
我喜欢什么风格?我前面已经说明白了吧。这是你的帖,你想成为“党8股风格”或是“文革大字报”是你的权利,随意了.

TOP

非正确理解之一



像我现在就对某些ID选择性失明了,但是红树林同志的引用帮我恢复了对这部分ID的视力。而且,我发现这还是很好的一个题目,留待晚上再写吧。
、、、
数日后续写。

=================
原帖由 假居士的跟班 于 2010-6-18 09:17 发表

看过卢梭不等于看懂卢梭,看懂卢梭也不代表自己就能活用卢梭。研究卢梭的学者也多数把“卢梭”当饭吃而已。再说了,哪怕卢梭复活也未必继续坚持《爱弥尔》表述的观点。
=================
看到这段话,令我想起hxy007常回的一句话: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于是我重新从电脑中找出了《爱弥儿》的TXT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联系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并不完整的事实进行分析,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前后对照,我的理解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要说这些理解是真正的正确,或者说卢梭爬起来,会对我说同样的话,我吃不准了。
我甚至都吃不准是否正确理解了“假居士的跟班”的原意。即使我正确理解了,“假居士的跟班”也完全可能跟我开个玩笑,另说一种解释。甚至他解释了以后,我还是吃不准我是否正确理解了他的解释。感觉上,这段话本身已经很像在大学里边常玩的思维游戏了。

你看看,即便是普通人的普通一句话,要“正确解读”、要看“懂”、要旁人理解得跟作者的意思完全一致,好像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信吗?嘿嘿,你试试三年级以上的“阅读理解”就信了。恐怕只有中国特色之应试教育才能培养出对“‘阅读理解’有唯一正确之标准答案”坚信不移的同学。

所以,我对卢梭之《爱弥儿》的理解只能是“‘非正确’地理解卢梭的著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对正常人的理解所做出的公允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如果用考分评价的话,可能小于六十分,幸好这不是考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1 12:48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26#红树林 的帖子

你又歪楼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外,你们不要歪楼,好不好?007本来想和楼主切磋《爱弥儿》,结果人家说不是本意。后来,讨论择生择校问题,被楼主认可。好不容易开了一个头,求你们不要打岔,好不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20#vivianda 的帖子

同感同感!
感觉有些人用上了文革式的批斗法,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火药这么足,能讲出理来吗,咱们还是闪开吧,这种批斗会有什么好看的。
也劝007别粘在此地,每天都期待你的数学贴加楼了呢……

[ 本帖最后由 嗲虫妈 于 2010-6-18 16:09 编辑 ].

TOP

回复 132#嗲虫妈 的帖子

是的。看到后来发现的确如LZ自己说的,与学术无关。不学习了,闪人.

TOP

暴风雨啊~~~~你来得更猛烈点吧~~~大字报啊~~~久违啦~~~颇有些工作组批斗知识分子臭老九的意思~~老同学啊~~你多保重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6-18 16:09 发表
是的。看到后来发现的确如LZ自己说的,与学术无关。不学习了,闪人
V~~偶才来,带上偶一起闪.

TOP

回复 130#hxy007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还是要打岔一下。
劝你和CC离开此地,人家都说了,开此贴只是为了砸人,你要讨论《爱弥儿》,或讨论择校择生,另选宝地吧。
最后一记,就此闪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1:00 发表


  本人初到贵坛,对这里的情况无足够的了解度,所以参与探讨时多是展示自己的个人观点,未对一些现象发表评论。但每当我看到某人长篇粘帖卢梭的《爱弥尔》,却最终扣不上与之探讨的“择校”主题,云里雾里可谓 ...
楼主,我不参加砸人,也不参加辩论,更不忍旁观。单作为一个比你早来论坛的网友,想告知你一下:这里不流行用大号字说自己的意见,字不在大,有理则强。既然你有理说理,那么就别用“砸人”这个攻击性过强的词语,这里是育儿论坛,有时孩子们也会上来看看,实在不想让他们看到“文革遗风”。此楼是你建,但土地使用权还是大家的旺旺,所以~~只此2点,望包涵,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0-6-17 17:03 发表
好啊,我本来就是“一碗豆腐”,与世无争,是任人宰割的豆腐。

坚决支持龙宝娘!

少谈些主义,多干些实事。

这就去看。

谈这档子事,对我们这些择校失败的真是没劲的很!
多谢支持~~~偶们有理说理~~有事论事~~说不通的~~偶们忽略~~.

TOP

引用:
原帖由 嗲虫妈 于 2010-6-18 16:21 发表
不好意思,我还是要打岔一下。
劝你和CC离开此地,人家都说了,开此贴只是为了砸人,你要讨论《爱弥儿》,或讨论择校择生,另选宝地吧。
最后一记,就此闪过
同意同意,这楼实在不适合007和CC,他们两个太顶真了,争不出个所以然的.

我已经闪到其他楼里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6-18 16:35 发表

楼主,我不参加砸人,也不参加辩论,更不忍旁观。单作为一个比你早来论坛的网友,想告知你一下:这里不流行用大号字说自己的意见,字不在大,有理则强。既然你有理说理,那么就别用“砸人”这个攻击性过强的词语, ...
NOD,NOD.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8 15:56 发表
你这才是名符其实的歪楼!  
外面看看大记者挂的是学院的招牌,进楼一看,唉、、、大记者在打蚊子。不由使人想起一个灯谜:XXX大记者与喉舌--表里如一。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8 21:53 编辑 ].

TOP

农人与书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6-18 16:12 发表
暴风雨啊~~~~你来得更猛烈点吧~~~大字报啊~~~久违啦~~~颇有些工作组批斗知识分子臭老九的意思~~老同学啊~~你多保重吧~~
谢谢老同学好意。怎么说好呢?

有些喜欢砸石头的,不懂得牛顿第三定律。网络上砸没什么危险,放出去就不好说了。待到自然发现更有意义的事情,就不砸了。
有的喜欢刷大字,自己看起来内心舒服,咱们得成全人家,不能剥夺人家仅剩的一DD愉悦。待到自觉了自信与自我,就不刷了。

细细想想,如此贴之大字倒也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排版。老同学,趁砖们和玉们没来,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农村的小伙子,浓眉大眼,长的一表人才,学习也好。高中毕业却无书可读,只好奔波于田间地头。农闲时,混迹于牛鬼蛇神之间,讨教一些知识。
一日,从牛棚出来,突然发现泥地里有一本脏且残的小书。小伙子小心拎了起来,用袖子拂去封面上的泥土,几个毛笔写就的大字跃然纸上--“正确解读卢梭的著作”,副标题--“不怕卢梭显灵的请进!”
小伙子心想:“卢梭,好像听老牛教授说过,是一个法国人。”急急翻开一看,却是满篇大字、红字写得都是大跃进中的先进事迹,(此处不一一列举,节约网络资源若干)。
“原来是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的书。”小伙子把书扔回了地上,转身欲继续前行。
就在这一瞬间,和煦的春风吹过,翻开了地上的书本,小伙子隐隐约约发现书中某几页似乎有蝇头小字。他十分好奇,重又捡起了书本,就着春天的阳光,仔细翻阅。
原来那些蝇头小字才是真正的卢梭真言,只是与原书不尽相同,猜想是老牛教授中的好事者重新做了诠释,对不对,却是不知了。
小伙子一边走一边看,十分入迷,竞未发现对面走来了村里的土化学家--汪爸。
汪爸故意撞了小伙子的肩膀,乘机抢走了书,一阵急翻。小伙子欲夺回书,汪爸不肯。几经谈判两人达成了一致--汪爸用药水把原来无聊的铅印大字洗掉,大家轮流看那些蝇头小字。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8 22:45 编辑 ].

TOP

说实话,LZ对教育真的很不了解,虽然你嫁的人家是教育界的人。如果说我看了LZ的育儿经验和LZ花费那么多时间写LS的读后感觉得LZ真是个有心人以外,看到LZ在其他帖子里大字刷的分析应试教育,真的觉得LZ很无聊,不像讨论问题的,而是发泄情绪的。看来LZ的情绪真的很激烈,而且LZ很执着。问题是你说的这些空洞的道理有什么意义呢?师资差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差?应试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择校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已经不是单单教育问题了,不是单单教育部门和官员能够改变的,不是出台些政策就能够改变的。你说这些话真的很无意义,关键是真的很像大字报。应试教育不是用愚民政策这个词就能够概括的,中国的教育当然很畸形,很扭曲,中国教育的问题当然很多,多到任何一个真正了解的人都想移民。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是一个社会新闻或者是群工部之类的记者,但是,请不要在这里发泄自己的情绪,那些空洞无用的牢骚还是放到天涯上更合适。

[ 本帖最后由 花开无声 于 2010-6-18 22:38 编辑 ].

TOP

回复 143#ccpaging 的帖子

好听的故事~~~边看你的故事,边看老美踢球~~等待看小铅字.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6-18 22:46 发表
好听的故事~~~边看你的故事,边看老美踢球~~等待看小铅字
不会吧,陪太子看老美踢球?老美的足球好像不咋地。.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6-18 22:53 发表


不会吧,陪太子看老美踢球?老美的足球好像不咋地。
一点么错,陪小具看球 他喜欢老美的~~篮球,橄榄球,现在连他们的足球都要看~~还好是周末,就让他看了~~不但不咋地,没法看~~偶是阿根廷的粉丝~~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6-18 23:07 编辑 ].

TOP

俺喜欢巴西和阿根廷的马纳多纳。.

TOP

炒作,很像炒作,职业习惯使然吗?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6-18 23:01 发表
俺喜欢巴西和阿根廷的马纳多纳。
啊~~~那你怎么不去世界杯专栏的阿米大本营啊~~那里都是老马粉丝啊~~偶就是啊~太喜欢老马了,喜欢他的孩子气,任性,倔强,特立独行,上帝之手,世纪之吻,呵呵,甚至有些“啦甲皮”在他身上都是那么真性情。.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