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123456
发新话题
打印【有226个人次参与评价】

正确解读卢梭的著作(不怕卢梭显灵的请进!)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喉舌”的题目果然非同凡响!

“喉舌”的题目果然非同凡响!还没开始解读就已经开始标榜自己的是“正确”的。

请问楼主,您想先把读者搞“正确”了再“解读”呢?还是先“解读”了再把读者搞“正确”?

领导们倒很是喜欢站在讲台上说:“同志们要正确地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现在的形势是这样的、、、”
领导们一定觉得这样很过瘾,至少很有气势。
即使台下的人想说话,声音也很小,因为话筒在台上,在领导手里。


对不起,我刷大字了,从不喜欢刷大字的,以为有理不在字大,爱国不在字红。但是您的标题太抢“话筒”了,达到了声震寰宇的效果。俺的话如果用常规格式而言,其分贝最多就像一只嗡嗡叫、讨人嫌的蚊子。

拭目以待,让俺看看“喉舌”是如何统一咱们这些老百姓思想的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6 12:17 编辑 ].

TOP

小心饭里有沙子.

TOP

我是来看有没有显灵,不好意思 .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6-16 14:07 发表
我是来看有没有显灵,不好意思
统一思想到正确的旗帜下嘛,等“喉舌”讲话你也敢说“真无聊”。等思想统一了,你岂不是要说“无聊透顶了”。
理解吧,“喉舌”也要吃饭,而且吃得还是普通的饭,饭中可能有沙子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6 16:15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6:48 发表
可我认为是写给肩负对孩子履行教育义务的所有人的,这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传授知识的学校老师,以及监管国家教育的行政官员和所有肩负着对国家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的专家学者。这段文字充满了人类对渴望得到尽心履行教育义务的人的需求,渴望着人类教育科学的进步,渴望着由人类科学进步带给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脚步。 ...
“喉舌”继续读下去啊,“孩子的父母、传授知识的学校老师,以及监管国家教育的行政官员和所有肩负着对国家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的专家学者”之一等着听您的“正确”解读呢!
至于删帖,你还是自己先解读下去,再来说这个话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6 18:33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8:32 发表
你此篇文字的意义为零,当然啦,我看着这帖也笑了,谢谢你带给我快乐哈!
是啊,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文字其意义好像不能说是零吧。快乐文字相对于“正确”解读主题而言,其意义可能为零。如同“喉舌”拿话筒发言时, 却突然转身打蚊子去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1:03 发表
但卢梭要气得活转世的话,也不会冲着家长说这话的,因为说了没用呀,家长无权力、无能力用他的话去消灭万恶的应试教育,卢梭要把这话发在他的私博上、纸媒里、电视广播中、向我国教育部发EMAIL投诉,再向全国人大写信,可能也许说不定谁知道会不会有点作用。 ...
这段解读怎么让我感觉卢梭活转世晚了一些呢?为什么他要气得不行了才转世?为什么他不早点说呢?
“卢梭要把这话发在他的私博上、纸媒里、电视广播中、向我国教育部发EMAIL投诉,再向全国人大写信,可能也许说不定谁知道会不会有点作用。”
我怎么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个思想家应该做的事情呢?

能不能假设卢梭早点,而不是等到一船人都被打翻了,才活转世呢?例如:
当一位母亲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准备给孩子作一些教育上的准备。楼主,您认为卢梭会说些什么呢?
当一位母亲在孩子五岁的时候,突然发现幼儿园班上的别的爸爸妈妈已经开始为孩子张罗小学入学的事情,如考英语星级、学习汉字、学习珠心算、做公文数学、练习静坐。楼主,您认为卢梭会说些什么呢?.

TOP

楼主,真要讨论《爱弥儿》的话,你还是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吧。顺大便也可以查一查卢梭写书的背景。.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9:50 发表
这里的答案,我早解析过了,你理解不了还是记性不佳?这里的母亲们智商都相当高,只能恕我不重复了,你自己往上翻着复习吧!何为本、何为末,你始终搞不清,所以执着地本末倒置着,那谁也帮不了你。 ...
我看你满手沾着你视为蚊子的血,却没看见你解决任何一个实际的问题。
妈妈们面对你所说的现状应该怎么做?当然这是个大问题,也是我关心的问题。

当一位母亲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准备给孩子作一些教育上的准备。楼主,您认为卢梭会说些什么呢?
当一位母亲在孩子五岁的时候,突然发现幼儿园班上的别的爸爸妈妈已经开始为孩子张罗小学入学的事情,如考英语星级、学习汉字、学习珠心算、做公文数学、练习静坐。楼主,您认为卢梭会说些什么呢?


楼主,你以为观众们是来看你表演怎么打蚊子的吗?

6月22日编辑:
楼主,对不起,我错误地使用了红字,向您道歉。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01:54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0:01 发表
你和ccpaging 是一个调调的同志,老爱装啥都懂,结果就偏偏让人看出啥也不懂来。

我上面的帖子里,写的任多与《爱弥尔》直接相关的东西,甚至是卢梭为此书写的自序中的原话,你看不到?还是看不懂?我没指望你能看懂我用这些原始文字来说明的道理,但你要是好好读过这本书的话,应该看到那些书中的原始文字内容。所以呀,不知怎么形容你好了,是说你的理解力或记忆力和ccpaging一样差呢,还是说你比他更差好呢?




你如此不尊重事实,或更正确一点的说法是无视事实地说话,那不就是胡搅蛮缠嘛!道理上半个字挤不出,也只好出此下策了吧?也怪可怜的!
被你一说不懂,007无地自容,赶紧到书厨里找你说的《爱弥尔》。没找着,我这里只有《爱弥儿,或论教育》,那是我读大学时就读过的版本。弱弱一问一声:现在你是不是有新版的《爱弥尔》?俺不懂法文,是不是现在译名改了。.

TOP

再告诉楼主一个小小的秘密:《爱弥儿》还真是卢梭为取悦贵妇写的。说它是特殊的情书,还真有点儿谱。.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6:48 发表
那位把我当根葱的“泰斗名著搬砖手”,把泰斗卢梭的文字掐头去尾,来个断章取义,在这里忽悠着搅混水,说卢梭的《爱弥尔》是写给母亲看的,你咋不说是这长篇巨著是写给女人的情书呢?对子女履行教育的义务,是每个父母的天职天责,卢梭也从没要在其教育思想中将教育也来个性别化吧!
我把被掐头去尾的东西补上,完整地发上来让大家看清这位泰斗到底在讲些啥,是啥意思吧:

要使每一个人都负起相应的责任,首先就要从做母亲开始。
如果母亲们负起应负的责任来,由此发生的变化将是巨大的:社会风气马上会改观,自然的情感从内心深处里迸发而出,国家人口为之兴旺;家庭生活的乐趣影响着每一个人,孩子们的吵吵闹闹很有趣,父母感到他们彼此需要,比以往更加相爱了。
但愿这样的妇女一天天多起来!我敢向这些可敬的母亲保证,她们肯定会得到丈夫坚贞不渝的爱情;得到孩子们真诚的孝顺;保证她们将得到社会的尊重;保证她们无痛苦地顺利分娩;保证她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有让她们最欣慰的是,女儿以母亲为榜样,丈夫以妻子为楷模。
如果母亲不像母亲,则孩子肯定是不肖之子。他们之间是相互的。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爱弥尔》是卢梭专门写给母亲的,可我认为是写给肩负对孩子履行教育义务的所有人的,这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传授知识的学校老师,以及监管国家教育的行政官员和所有肩负着对国家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的专家学者。这段文字充满了人类对渴望得到尽心履行教育义务的人的需求,渴望着人类教育科学的进步,渴望着由人类科学进步带给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脚步。

所以,奉劝那些自以为捧了一本学说就可以打肿脸豁胖的人,名著不是用来照搬照抄的,是用来结合实际地正确理解其思想和思维方向的,名著更不是搅混水的忽悠棒,而是启发我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向的一种理念和理想!
不好意思,007忍不住了,想提醒一下:卢梭所在的时代,教育还没有成为国家和社会事业。他的《爱弥儿》讨论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虽然对于现代教育也有启发。但说他也是写给学校老师、教育行政官员看的,这种诠释过度了吧。.

TOP

没有看,也没有关系。要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要么,从第一卷开始?.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0:26 发表



  
卢梭会怎么说,你应该去问卢梭本人去,盯着我发啥老急呀,我又不姓卢。

我和你不同,很不同,不同在我只做我自己,我学习,我思考,我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只能用他的观点来起影响力的作用, ...
这是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要是我,就会接着说:我不知道呀,那你讲讲,卢梭会怎么看?
你现在的评论,足以说明你没有读过《爱弥儿》,你没有读过《爱弥儿》自然不能理解人家在择生择校问题上为啥提到《爱弥儿》。.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1:21 发表
我不禁要再叹一声:你和那个把泰斗名著当装门面和“兵器”的人一个调调,真是太同志了!
  虽然我父母给我的教养不允许我像你一样不尊重人,但007善意地提醒你:这里是旺旺育儿网站,不好张口骂人、污辱人格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1:21 发表
我这楼是借批驳这些人和事来探讨我国应试教育给孩子家长带来的伤害,此楼是为这些受害者而建,不是为卢梭的《爱弥尔》而建,也不是为了你们死抱卢梭的人而建。你要歪楼,水平还太低,因为不要说一部《爱弥尔》,就是你捧着十部、一百部泰斗名著也没用,因为你们的底子太破,连谁是施害者、谁是受害者的事实都不敢正视和面对,这就不是你们对学术、科学理解力差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你们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
  是《爱弥儿》,不是《爱弥尔》。既然你的意思不是标题所说“解读卢梭著作”,那就另当别论。.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爱弥儿》跟眼下过度择生择校的关系

  ccpaging在择校帖里建议大家看看卢梭的《爱弥儿》。我猜测其中是一番好意。这本书跟眼下让人疯狂的择生择校现象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在看这本书说了什么。
  卢梭在《爱弥儿》开篇就说“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到了人手里才变坏了。”(凭印象,没有查实,若引用不准,请楼主指出)这句话用在当前之中国教育再恰当不过——孩子刚刚出生都是正常的,到了007或红树林之类的中国妈妈手里就变态,到了中国的学校里就万劫不复。
  待续…….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5 18:08 发表
你此帖也把带回了那段回忆中,谢谢你对我儿子的夸奖!那天的孩子们一个个都相当可爱。当时我有点不安,因为看着你们的孩子一个个地在学英语,而我却从来没有给儿子开过任何小灶,老实说,当时我是有一点点动摇,在思考是否应该调整我的想法,也给儿子报名学英语。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这么做。可就在上个月,我带儿子到学校陪我学英语时,我的同学用英语逗我儿子玩,结果令我吃惊的一慕发生:我儿子居然可以用英语与大家对话!我当时的感受很复杂,有幸福感,也有点自责,有惊喜,也有点好奇。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潜力不是成人可以精确估量的,一直以来,我都注重开发孩子本身的潜能:主动思维、激发创意灵感、培养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我们上的幼儿园是按最普通的公立学校,一直到现在快升小学四年级了,我们从来没有给他额外学过任何东西。我希望孩子能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尽量多地保留、激发他的潜力和主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不急于要求孩子能掌握额外的技能,只求他能从自身最根本的潜力能不受压制地健康发展。 ...
这就是你自己对我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
当一位母亲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准备给孩子作一些教育上的准备。楼主,您认为卢梭会说些什么呢?
当一位母亲在孩子五岁的时候,突然发现幼儿园班上的别的爸爸妈妈已经开始为孩子张罗小学入学的事情,如考英语星级、学习汉字、学习珠心算、做公文数学、练习静坐。楼主,您认为卢梭会说些什么呢?

这也是卢梭在《爱弥儿》之“爱弥儿的童年期 三 消极的教育”中所告诉我们的。如果楼主您能在当时就看过《爱弥儿》,也许你不会再“有点不安”,也许你会站出来,对你朋友那些积极教育的想法进行干预,而后可能就不再有“英语二星、钢琴四级、珠心算中级、拼音全掌握、认识1000-2000汉字、能独立阅读,同时学习京剧、游泳、国际象棋,开始做优等生数学的战士”,你的朋友甚至会对考名校嗤之以鼻,也就不再有心理学教授提醒考名校的妈妈们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不会有、、、而你在认真地看过《爱弥儿》以后,你会对你的朋友有一丝不安。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6 22:59 编辑 ].

TOP

为爱弥儿删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6 22:08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喉舌”着急跳出来干吗呢?你不就是去“正确解读”了一下下别人的私生活吗?如果你都不能把自己的眼光从把思想家的私生活上移开,关注其精华的思想,你怎么能“正确解读”呢?.

TOP

《爱弥儿》跟眼下过度择生择校的关系(续)

  在卢梭的之前时代,人们对儿童和教育的认识都相当浅薄,甚至把圣婴耶稣都画成小大人。卢梭的《爱弥儿》开启了一个时代,引导人们发现儿童,关注儿童的特点,捍卫童年的生活。
  他把爱弥儿未成人阶段划分为四个时期,主张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教育始于婴孩期(2岁以前)的养护和体格锻炼,经过儿童期(2-12岁)的感觉训练,及少年期(12-15岁)的知识教育,终于青春期(16-20岁)的道德与宗教教育。
  在卢梭看来,婴孩期如果得到恰当的养护和锻炼,儿童期的感觉训练才有了基础;受到充分的感觉训练的人,到了少年期就可以正式开始知识的教育了;知识教育充分的人,到了青春期实施道德和宗教教育就水到渠成了。如果打破成长的节律,过早地进行知识教育,就会催生早熟的苹果(早熟的苹果烂得快——西谚)。
  后人沿着卢梭开辟的道路不断深化对儿童的研究,以今天的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看卢梭的具体主张,确实显得过于简陋和机械。但是,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却一直激励着近代以来教育改革,并且至今启发着人们科学育儿。
  眼下上海如此疯狂的择生择校,客观上逼迫着孩子超前学习。勉强地学习与孩子身心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的东西,已经对我们这一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危害。重读《爱弥儿》,脑子是会清醒一些的。
  谁该对此负责任?怎么办?
  嗯,等我看完足球再写。待续…….

TOP

回复 19#ccpaging 的帖子

卢梭自己并没有教育过自己的孩子,我想他会说“把他们扔进育婴堂去吧!”,你愿意听卢梭的你自己这样做就行了,干吗要忽悠别人扔孩子呢?.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38#hxy007 的帖子

照您这么说,卡尔.威特的爸爸也太摧残孩子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0#红树林 的帖子

去过复旦,比较熟悉;去过交大,非常熟悉。走进校园,如果您读过卢梭的书,处处能感觉到自然教育的气息,甚至能找到自然教育的图腾。如果你问问同学,你知道什么是自然教育嘛,他们未必知道;如果你问问年青的老师,他们也未必知道。
但是同学会成为BBMM,老师可能就已经是BBMM,他们却很可能像您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实践着卢梭的思想,甚至这种思想会成为您的核心,帮助您抵御各种各样关于教育关于孩子的躁进和诱惑。
也许您根本不承认您家庭教育的成员对您有过自然教育的启蒙,这也是卢梭的《爱弥儿》告诉过我们的,因为最好的教育、最适合你的教育是你自己的自悟,是一个没有终点要求的教育。不需要考试,不需要讲课,你只要这样做,跟随你的兴趣以及你的心,你便可以得到教育。
其他的BBMM呢,有的像您一样拥有很好的教育家庭。有的则完全是通过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而自悟。
但是,你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您的教育氛围,很多家庭,甚至在我们这一辈还没有一个大学生。所以,卢梭要找到一种“第一,要有非常好的计划,而且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实行;第二,操作要简单。至于第二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方法,而且他许诺“不管是何人、生于何地,能以我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我所想象中的人,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理解对否请自己看自己判断思考。我不要大家相信我,或者听我的,我不是专家。实质上,我绝不建议任何一个人未经思考地去听别人的话。)
所以,卢梭的《爱弥儿》一定是适合每个担负教育的责任看的,大家都看得懂的,不需要老师讲,不需要像教科书那样列入大学生课程(我不知道,师范大学是否有这样的课程),最低限度下,你只要是在带孩子,又识字的话,必能有所感悟。.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2#红树林 的帖子

很惭愧的说,我没有听说过黄全愈,更别说是他的书了。可见我的教育知识是很浅薄的。但我看《爱弥儿》是我老师、我朋友让我看的,也许他们觉得以我浅薄的知识看看《爱弥儿》就可以了。
说到“如果不是被逼得万不得已,她们不会给孩子开小灶,加码学各种技能。”我绝对相信,再铁石心肠、在伶牙俐齿的人,当他们谈到自己的孩子,那一定是一副温柔、善良、甚至不自觉的眼含热泪。而你,我,hxy007等都生活在这同一块热土上,所有的BBMM都受到同样的逼迫。我不知道你是因为何种原因没有在这种逼迫下低头,我只说我的。
说到“开小灶,加码学各种技能”,以现在的考试技术、教育技术,要说13岁考上大学虽然可能但是难点,但要在15岁考上大学,对某些人而言还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不是自然的学习,必然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成功者有代价,失败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那些毫不相干不参与的同学也要付出代价,因为那些个别成功的同学给大多数同学设立了一根太高的标杆。而本来这些同学不过是想进一所普通的高校而已。
能“开小灶,加码学各种技能”又能做到保持同学心理生理健康的是哪些人?他们有那个能耐,一定教育的高手啊,他们也许没看过《爱弥儿》,一定感受过自然教育。这会使他们认识到,非自然教育是不可取的,搞教育大跃进是不行的。
如果你的周围有大学老师的家庭,不妨问问、看看他们给加小灶吗?他们会让孩子在5岁就成为那样的钢铁战士吗?
逼迫的环境是一样的,教育规律也是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10:5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3:03 发表
……你诬蔑我和我的孩子,那只能让你出丑而已。劝你以后不要再提及你的父母如何教育的你吧,你一个人出丑已经很对不起他们了,就不要再折腾他们了吧!
  我很抱歉,没有想到你孩子这么优秀。我现在收回我说过的话,改为“孩子刚刚出生时都是正常的,到了007手中就变态,到了中国的中小学里就万劫不复。”我的孩子是一普通孩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7 00:01 发表

描红处内容,你应该冲教育专家和教育监管者去讲。同时也应该对你自己讲。
描绿处内容,你应该冲下面这位讲: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6:48 发表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爱弥尔》是卢梭专门写给母亲的,可我认为是写给肩负对孩子履行教育义务的所有人的,这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传授知识的学校老师,以及监管国家教育的行政官员和所有肩负着对国家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的专家学者。这段文字充满了人类对渴望得到尽心履行教育义务的人的需求,渴望着人类教育科学的进步,渴望着由人类科学进步带给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脚步。 ...
喉舌,您已经很虚弱了,跟自己的“正确解读”干上了。不管描红还是描绿,你一定对你的儿子履行着教育义务。
您还是早点休息吧!明日,晴。.

TOP

 297 123456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