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推荐一部纪录片"潍县集中营"

推荐一部纪录片"潍县集中营"

今天从网上下载了一部片子,是中央电视台拍的记录片"潍县集中营".
这部片子在网上可以下载,优库视频中有,一共5集.
描写的是二战时山东潍县关押在华外侨的集中营的故事.

目前我看到了第三集,前面给我印象深刻的是:
1)战争爆发后,戴得生的后人买好了船票,可以回到美国.但是祷告后,把船票推掉,因为觉得如果这个时候回国,对中国人的良心说不过去.后来父母去陕西教书,把孩子送到了烟台的寄宿学校,后来被关在了潍县集中营.
2)在集中营里,孩子们被教育地很好,也被保护的很好,尽量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影响.教育他们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要保持礼貌和尊严,在集中营吃饭也要像在白金汗宫吃饭一样.孩子们在集中营里参加了牛津大学的资格考试.战争结束后,老师把试卷带到牛津大学请他们披阅,大部分的学生都被牛津录取了.
3)奥运冠军埃里克在巴黎为了坚持信仰放弃了一百米的比赛,但是在集中营里为了不让孩子们在星期日做坏事而组织孩子们运动.他教孩子们为日本的看守祷告,告诉他们,你为不喜欢的人祷告就是为喜欢的人祷告,为不喜欢的人祷告,虽然他没有变,但是你变了..

TOP

百度上搜索的:
潍县集中营  二战时期,日本在山东潍坊设立了一座外侨集中营---即现在的潍坊广文中学和潍坊人民医院,关押了约2008名欧美人士,其中包括300名儿童。美国原任驻华大使恒安石、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博士、英国奥运会短跑冠军埃里克·利迪尔等都曾被囚于此。
  集中营的人士曾经得到了当地农民和抗日部队的同情和帮助。当集中营物资匮乏的时候,当地人民悄悄为他们运送食物,抗日组织为其发送信件,并帮助恒安石等人成功地逃脱,并及时地把这一消息告知重庆的美国大使馆。当地人民还把美军空投的物资偷偷送进了集中营,帮助集中营的大多数人员幸运地渡过了囚禁岁月,直到1945年8月17日被解放。
  集中营解放后,被囚禁的人士大多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主要散居在欧美和澳洲,其中有的已成为所在国政界、商界中的知名人士。对于集中营的幸存者而言,潍坊的特殊经历已成为他们永远的、挥之不去的回忆。他们相互联络、组织潍县集中营营友会、建立网站、撰写回忆录,并且拍摄了一部涉及此事的影片。此事给那些经历者和潍坊的人民都留下大量不可磨灭的记忆,成为一段弥足珍贵的往事。.

TOP

谢谢,我要去看看,我来自潍县。.

TOP

潍县乐道院

潍县乐道院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北长老会差会在中国建立的规模最大的一个传教基地,集教堂、医院、学校为一体,位于山东省潍县县城东南5里。今天这里是潍坊市第二中学和潍坊市人民医院。1942年3月到1945年8月,这里还曾是日军关押大批英美侨民的著名的潍县集中营。乐道院里一些欧洲风格的建筑依旧保存完好。

历史
创建背景

鸦片战争肇始,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封建专制的中华帝国国门大开,西方国家取得了在华自由传教的权利。由此西方教会和文化势力由沿海向内陆逐步渗透。 早期历史 1883年,美北长老会传教士狄乐播(登州文会馆创办者狄考文的四弟)和丁珍珠夫妇来到潍县,在东关虞河东岸兴建教会建筑群乐道院,包括教堂、学堂、诊所3部分。 到1900年6月25日被义和团焚毁前,已经有楼房42间,平房136间。1902年,长老会用庚子赔款14万两重建乐道院。占地面积200亩。西半部是文华中学、文美女中(一度办过广文大学,齐鲁大学的前身)和大教堂,东半部是医院。其中有广文大学,医院还附设了医护学校(今潍坊卫生学校)。院内,两三层的样式各异的青砖红瓦的西式小洋楼错落有致,掩映在一片绿荫中。潍坊附近也是长老会在华传教最成功的地区,后来成立了3个教区:潍安区会、乐寿区会和昌潍区会。这一时期曾在这里生活的的名人包括时代周刊的创办人亨利·路思义及其父亲亨利·温特斯·路思义。 “乐道院”位于当时潍县东关门东南三里处虞河南岸,其旧址即在今山东潍坊二中及毗邻的潍坊市人民医院院内。潍坊二中前身即原乐道院所办学校——广文中学,而潍坊人民医院即是由当时的教会医院发展而来。当年的乐道院“占地200多亩,曾一度作为昌潍一带的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西方教士、教师、医务人员麇集在此活动,其场所很是显要,院内的钟楼为当时潍县城东部的标志性建筑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于当年底占领胶东半岛,由于当时美国等对日本持中立态度,所以日军对乐道院基本不加干涉,因此先于潍县沦陷的烟台、青岛等地的外国侨民开始前来潍县“乐道院”避难,而此时院内的传教、教学和医务活动尚能正常开展。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将侨居旧金山等地的日本侨民集中到洛杉矶附近的指定地区,限制其自由。为了对美国的行为实施报复,日军将中国占领区内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敌国未来得及撤退的的旅华侨民关押隔离。1942年3月,日本宪兵占领乐道院,将其改建为关押华北各地2008名西方侨民的集中营。后来因为交换战俘释放了500人。其中包括不少知名人士: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博士,1924年奥运会400米冠军英国人、天津新学中学教师李爱锐(伊利克·里达尔,1945年2月21日死于集中营),曾任蒋介石顾问的美国人雷振远,齐鲁大学教务长德位思,后来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辅仁大学附中教师恒安石(1921-2001年2月6日,1944年6月9日夜成功越狱)。

被关押人员中包括327名儿童,大部分是烟台芝罘学校(内地会传教士子弟学校)的学生。经过争取,孩子们得到在集中营上学的权利。在营中,芝罘学校的学生们一共毕业了三届。

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7日上午9时30分,美军「鸭子行动队」从昆明驾驶B-24轰炸机飞抵集中营,解放了1500名难友。

2006年,成立了潍县集中营陈列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