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讨论了卓越的平凡之处,看起来似乎成功指日可待也。且慢。这里还有一些问题要搞清楚,我们先回顾一下前面的结论。
前面的结论即是说,卓越源自平凡,从平凡到卓越,只需要跨越一系列的障碍。或者,以爬山作比方,只要沿着上升的道路不断攀爬就可以了。
这里就有一些问题了。爬山的过程中,道路并不总是那么清晰可辨或者不需要费劲的。认知科学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领域。这是因为,这些领域有成熟的成绩评定标准(比如你游泳多快,跳得多高,或者积分排名第几等等),有世界范围的经常举行的赛事,容易收集数据。学者们说,这些结论在其它的工程、科研领域也是有效的。在了解更多的研究结果之前,我们不妨假定这些学者都是可信赖的,先保守地接受这个看法。
然而我们仍然要注意到体育竞技和工程、科研或者文化学习的不同之处。第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体育竞技的成绩比较容易客观判定,但是工程、科研的成就则较难像体育比赛那样排名。第二个不那么显著的区别是,体育竞技的技术要点比较清楚,做学问就没那么一目了然。所以,这一系列的障碍到底在哪里,又如何去克服呢?一个人又该如何了解自己进展到了什么程度了呢?
在体育竞技中,关键技术点往往依赖于有经验的教练传授,而进展程度则可以很容易测定出来。如果是求学,则情况似乎类似,要有好的老师,争取在测验中拿高分。
但是考试拿高分和一个人的学术能力不一定能划等号,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上面的类比是有缺陷的。问题出在哪里呢?看看智力领域的研究结果,可能比体育领域的更有启发作用:
The Expert Mind。这里讲的主要是国际象棋领域的研究成果。
这里的关键是“洞察力”。引用一下例子:国际象棋大师和业余爱好者分别被请来参加测试,要求他们用一定的时间观察一个棋局,然后把棋局拿掉,要求他们重新摆出来。结果是这样的:如果被观察的棋局没有在真正对弈中出现过,而是人为设计的,大师的得分并不比业余爱好者强;否则,大师的表现远远超过一般人。这说明大师并非记忆力超群,而是他们对棋局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能在一瞥之间立刻捕捉到棋局的关键,用很少的信息量在头脑中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重构出来。这种能力叫做“chunking”,可以粗略翻译为分块,也就是把大块的信息组织为一个整体,(再起个名字?)然后以这个整体为单位去记忆和思考。大师胜于常人的地方在于,大师能够动用多得多的“块”(五万到十万),而且每个“块”都包含非常大的信息量。比如,大师以一系列相近的棋局为一个“ 块”,而业余爱好者则以若干个棋子的组合为一个“块”。
再一个例子:虽然国际象棋专家(仅次于大师的级别)比弱得多的棋手通常考虑更多的可能行动,但大师并不比专家分析更多的可能,只是往往能抓住最有价值的下一步行动。如古巴国际象棋大师Capablanca和数十位业余棋手同时对弈,每个棋局他只看两三秒,往前也只看一步,却往往能走对,最终把这些业余棋手统统击败。这种游戏他玩了很多次。这就是结构化的知识带来的洞察力。关于这点还可以再举个例子:一个起初很弱的棋手,通过九年努力成为加拿大顶尖棋手之一;但相比之前,他现在并不分析更多的可能行动,转而依赖于棋局和策略的积累。
当然,构造、储备这种结构化的“块”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正如前面所讨论过的那样;熟练应用这种“块”也需要练习和积累。如果类比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那就是说,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记住孤立的知识点更加重要;而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无助于构造新的“块”(题海战术是低效率的)。最后,国内的高中没有可选修的AP或者荣誉课程是很不好的,这等于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基本上在某些学科上暂时无法前进了;而初三和高三后面用于复习备考的时间,从构造知识块的角度来看,也是几乎没有效率可言的。
最后是一个人的动机。如前所述,在任何领域想要登上顶峰,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长期的艰苦努力如果没有持续有效的激励,很难想象有谁能够坚持下来。从培养孩子的角度,就是要首先培养兴趣,然后不断用“跳一跳够得着”的挑战来考验他,不断从成功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