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推荐一个管理类博客

推荐一个管理类博客

这是一个管理类的专业博客,希望对大家的职业有帮助.
http://blog.sina.com.cn/cnqian2050.

TOP

员工在组织内的成长与办公室政治

1、优秀员工是如何长成的过程

一个员工因为各种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不菲的绩效成果,无论原因是主观的或客观的、实力的或运气的、偶然的或必然的,也无论绩效结果是真实的或伪造的,反正取得了“不菲的”绩效成果。这个结果又得到了主管和组织的“三公一时”考评,得到了相配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所得激励极大的给予他以心理满足,因此他的工作努力水平(至少表现出)维持的很高。不用说,如果其他条件因素(例如技能、配合等)不变的话(或“继续合适”的话),他将能维持或又取得更好的绩效成果,由此他将得到更好的“三公一时”的考评……

依此类推,他会变成一个被认可的“优秀员工”,自然而然他的主管经理会更加优先给予“三公一时”考评……由此,会得到更加相匹配的、够量的激励,得到心理上更好的满足:从被人“刮目相看”,到被“当作先进”,再到“成为典范”。他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出模范作风出来,他的业绩也就更有保证了……因为他是一个部门、组织的典范,各方面的资源、有利条件和业绩成果就会更多的青睐于他……于是一个超级明星就诞生了:他一个人就可以做成部门一半以上的销售业绩,他是大会小会、各种宣传品中被点名表扬的名人,他是被客户指名道姓去处理业务事宜的优秀供应商员工,他会得到各种各样的荣誉和利益,他会被提拔为技术小组组长,他会在短期内连升三级……他就会处于一个循环的职业上升进程之中,直到进入一个受看不见的“天花板”压制的稳定状态。

回头看看周围的人,大凡在组织内逐步成为“要人”的员工,其职业的演化过程大抵是如此的,如果有所不同的话,那也是过程中多了一些波折,各自的波折可能不一样而已。如果基本上没有波折的,就是所谓的一帆风顺。有些波折,就是“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了些”。而那些差点成为要人的“次要些”的员工,就是没有能够等到“光明的那一天”,而被波折提前带进入了稳定状态,例如那些即将退休的“正处级”的科长们,他们的职业生涯就是如此发展的。



2、为什么不能一路高升:波折与退步

波折是什么?就是这个循环过程在某个时间点的某个环节出了岔子,而使得循环上升进程受到了抑制,甚至被拦腰折断。无论岔子是必然出现的,还是偶然发生的。比如说,有了成绩马上骄横起来,甚至有点飞扬跋扈,那么猴子的红屁股就露出来了……一个感觉到地位、权威或利益受到威胁的主管经理给穿个小鞋……感到受到威胁和排挤的、眼睛越来越红的同仁们在背后的风言风语…..利益受到损害的实力派在幕后的暗算……老板觉得可能控制不住这个员工了……看不见的幕后之手失效了(后台倒了或本派系失利了)……被提拔到领导岗位或调配到一个更重要的新岗位上,但却碰到了自己的短板、软肋(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成了一个平庸的院长)……换了一个领导,领导的喜好兴趣和战略思路变化了……遭遇了一个天灾人祸式的事故,犯了不可推卸的责任,成了“替罪羊”……一次意外受伤而只能放弃了……恰好怀孕生孩子了,事业和家庭不可兼顾……年纪大了,精力不够了……产品和客户群终于老化了,有大客户倒戈……



此时只要出现一个转折点,本来蒸蒸日上的良性循环就可能掉头,朝着弱化衰退的方向去运转了。这个转折点可以出现在任何环节,例如被故意安排做了一项注定要搞砸的工作,被故意的反向“三公一时”考评了一次,被公开的当作“反面典型”给整治了一下(例如一次开会迟到、一个报告没有及时交,虽然也同时有很多人迟到、没交报告),自己的努力水平出现了一个偶然大幅波动……被他人阴谋了一次……等等。

当然了,一个心理素质很好的人,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就是抱定青松不放松。“我”就是随时随地的保持高水平的“努力水平”,以掌控这个职业循环不会被其他人给随意就破坏了。即使身处逆境,也绝不放弃、不抛弃,留得青山在就好。总归有一天,会有机会东山再起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应该是这个意义上而言的吧,因为我们唯一可以100%掌控的,实际上就只有自己的态度。放弃对自己态度的掌控,也就放弃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



对于那些最终一路上升的员工来说,他们往往都可奇迹般克服这些不期而遇的挫折,即所谓职业瓶颈吧,而使得所上升得来的地位更加稳固。也许是幕后之手太强大,也许是自己的运气太好,也许是真的实力不菲、手腕了得、万众瞩目吧。对于纯粹可以单枪匹马靠专业技术上升的人来说,维持一二十年的不断上升是有可能的,例如一个足球天才,一个国际象棋顶级天才,一个世界级的男高音等,因为他们的上升和维持高位的技能因素是比较单纯的,不涉及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环境变迁,除非自己随着年龄而技能下降,或者出现了一个更厉害的天才式后起之秀。而在商业上、政治上、社会上的人的上升路径一般会是比较多因素化的,反而对于技能因素要求不是最高的,外部因素的重要性较大、影响很多,所谓“时势造英雄”多,而“造时事之英雄”少。

一旦一个弱化衰退的循环过程被启动,那么从云端跌到地上,甚至惯性的进一步跌到深渊,所需要的时间也许是非常短的,过程也许是戏剧化的。但无论是循序渐进上升还是阶跃式上升,缓慢下降还是突变式下降,都是基于这个循环式过程结构的一般规律,我们自然要顺势而为,善用规律。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或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或急流勇退,颐养天年。我们一般人不能改变规律,但可以善用规律。而少数人可驾驭规律,翻云覆雨,举手之间。



3、办公室政治是什么

既然职业之路上存在各式各样的挫折,而一帆风顺又不可期,就会自然衍生出了所谓的“办公室生存智慧”来。又是一个存在需求,就有市场供给的例子,而供给并不一定真的能满足需求。办公室生存智慧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用以维持个人与同仁、直接领导、公司老板之间的关系平衡,市面上那么多的“办公室政治指导书”说的就是类似诸如此类的零碎“政治智慧”故事。有没有道理,有!有没有用,有!但必须把这些道理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结构中,去体验、琢磨、善用、驾驭,否则就只有“术”而没有“道”,只有“智”而没有“慧”了。人精倒是练成了,但事业上并没有实质的进步(成绩和能力)。

故在办公室内“讲政治、搞政治”之时,不要忘了“事业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对于那些事业极可能有实质性进步的人来说,注意点“办公室政治”,提高点政治觉悟,还是有所帮助的,至少可以避免一些“低级”错误而使得蒸蒸日上的职业生涯无端受挫。在这一点上,抱怨组织的政治氛围不好,还不如自我增强防范意识为主。



4、另一个循环式的员工成长过程

既然HRMS原理图的下半部分是循环式的因果关系结构,我们就可从任何模块开始,而不一定要从“工作绩效成果”开始,来叙述一个类似的循环式故事。比如说某个员工,因为某个原因,可能是天生乐观,属于素质好吧,或者是个人情感方面正处于得意期吧。反正他在一次工作行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工作努力水平”(不是很好的“工作绩效成果”),超过了其他人的努力水平,也超过了他本人的过往表现,也超过了大家对他的预期。恰逢其时历史需要一个这样的英雄,他就被历史选中了,他的历史也就开始改写了。他的努力恰好被一个高级主管给当场发现,于是“努力水平”就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成了他工作业绩成果的代表(即倒不是做出了什么突出的业绩成果),而得到了夸张的“三公一时”评价。

然后进一步,各种各样的激励蜂拥而至。然后他本人的后续努力,以及所得到的关注和支持,所取得的业绩成果,都会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期待和光环。只要组织有需要,英雄就会继续存在,直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出现,而启动了弱化衰退的循环过程,英雄回归平民,甚至成为叛徒、囚徒。

[ 本帖最后由 爱多多 于 2008-12-12 15:06 编辑 ].

TOP

员工绩效和考核评价


1、员工的绩效用来做什么

“精神激励的方式和水平”是要受“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所影响制约的,但具体做精神激励时的输入,却是“员工的绩效”,即凭什么给予精神激励呢,就凭员工的绩效表现吧。当然这个绩效不仅仅是狭隘的业务绩效,也可以是成长绩效、合作绩效和创新改进绩效等。只要将“凡是组织希望员工做得事情”都定义为“工作”就可以了。如果精神激励不根据绩效表现,那员工有什么绩效表现也就与精神激励无缘了,绩效表现就失去了第一层意义。从原理图中可以看出,绩效表现也同时是物质激励的输入依据,如果物质激励也不是根据绩效表现的,那么员工的绩效表现,也就与其所得到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彻底绝缘无关了,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也即:员工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快干慢等,都没有什么关系,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不知道,什么后果都会产生吧。很多组织中的用人唯亲问出身、平均主义大锅饭、论资排辈排排队、拉帮结派相互提携等等,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员工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利益,与他的工作绩效表现无关。那还有谁有心思安心踏实的工作呢,赶紧去请客送礼、溜须拍马、拉关系走后门吧。不愿这样干的,也赶紧培养业余爱好,寻找一些工作之外的乐趣吧。

说起“物质激励的方式和水平”模块,其背后也有一个影响制约因素,那就是“结构化的薪酬福利体系”,也就是说,给一个具体员工如何以物质激励,所依据的应该是他的绩效表现,但应是符合组织的薪酬福利制度的。这个制度,实际上是个体系,是应该提前研究好、设计好、制定好、公开的、一视同仁的、严肃执行的、与时俱进的。如何做好这个体系,有很大的学问,很多专业化的公司就是靠这个学问吃饭的。最起码的几点要求是,薪酬福利体系应该是结构化的,符合并体现组织文化,要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促进人才的使用、成长和与组织的长期合作,要能与其他部分组织模块无缝衔接等。

2、员工绩效考评的“三公一时”

话题转到另一个组织原理图中的核心模块,即“绩效被看到和公平及时考核评价”,就是前面简单称为的“绩效表现”。其背后也有一个影响和制约它的“结构化的考评体系”,先简单说说这个考评体系,也类似于薪酬福利体系,是有很大学问的,很多专业化公司靠此吃饭。它是应该提前研究好、设计好、制定好、公开的、一视同仁的、严肃执行的、与时俱进的。这个体系应该是结构化的,符合组织的业务成果要求(尤其是关键业务绩效),符合不同工作类型的特征要求,以客观的业绩事实为中心,体现组织的文化,与组织的其他部分模块无缝衔接等。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另文再述。

我们一般会想当然的认为,只要工作产生了“绩效”,那就自然的会有一个相对应的正确“说法”:好就好,不好就不好。然后据此进行奖惩,谁不口服心服呢。话是可以这样说的,但是事情却无法这么理想化做好的。“绩效表现”是简单的省事说法,是因为从“绩效”事实,到能“表现”出来,到“被看到”,再到“公平、及时的被考、被核、被评和被价”,是个复杂的认知和判断过程,只要牵涉到多个人对一件事情的认知和判断,就会牵涉到事实、规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有认知差异和判断分歧。员工有“绩效事实”,但主管往往只有“对该事实的主观感觉”,事实与感觉之间往往是不一致的,这也就造成了组织内的主管与员工之间最主要的矛盾,焦点就是“考评”的“三公一时”:公平、公正、公开和及时。更好的做到“三公一时”,就会尽可能化解这个矛盾,使得主管和员工的注意力共同转向其他更应该关注的方面。而如何做到它们,甚是复杂。只要想想古今中外的老百姓在社会上对“三公”的期待和失落,就知道复杂性了。

3、管理中的绩效考评与老板的不作为

好的主管比差的主管在“三公一时”方面做得更好些,因而他们与员工的工作关系更“和谐”些,队伍的工作“执行力”更强一些。这也是两类主管的重要差别之一。但老板对中层主管的要求好像又不在这里,当主管不能“三公一时”做好考评工作时,老板往往是漫不经心的,轻易的大笔一挥就认可了主管的“主观感觉”,而不去追问、核实这个“感觉”是否经过“三公一时”而来的,是否遵从了组织统一的、权威的“结构化考评体系”。这样的老板更加不会在员工对考评有异议时,站在员工立场上来审视主管作为管理人员是否“失职”,他们往往轻易的选择“坚定地”支持他们的主管。他们的逻辑是,主管经理比一般员工更加重要,组织的业务还是主要依赖这些经理的,因而就只能支持更加重要的人。而且往往主管经理的业务能力和贡献更大,老板只看业绩,轻视管理,那就更要支持作为高端业务人才的主管经理们了。这就是“对人不对事”、“重业务轻管理” 的文化在考评环节的具体表现。是不对的吗?还是无可厚非吗?不知道。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组织的大部分老板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如此的轻视组织管理建设。所以对那些员工矛盾频发、感叹主管经理不能胜任的组织来说,做不好“三公一时”的直接责任在主管经理们,而最终责任其实在组织的老板。若一个老板是他下属主管经理们的“好主管”,他能做到对他们管理绩效的“三公一时”考评,并据此进行选拔任用、调配和激励的话,那么下属主管经理们也会渐渐变成普通员工的“好主管”的,不好的也就提前撤换或改善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吧,当然“歪”不是道德败坏的意思,而是说“不能胜任管理”之意。故一个有好的主管经理层的组织,必定有一个好老板;但反之并不一定成立。注意,“好老板”不是说老板是一个“好人”,那是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对人评价的用语,组织中的“好老板”,是对组织、员工、客户、股东等各利益相关方而言的“好”老板。一个好人,不一定是好老板,一个好老板,也不一定是个好人。但好人更可能成为好老板,反之亦然。

如何“三公一时”和“考核评价”属于专业化内容,相对本文的内容而言,属于“技术”层面的,本文所要论述的是“解决之道”,故不再赘述了,只是再强调以下几点:及时、被看到、公平、公正、公开、考、核、评、价。

4、又回到了原理图的起点,即员工的工作绩效成果

说完模块“绩效被看到和公平及时考核评价”,就可以看到它的输入因素,就是模块“员工的工作成果/绩效”。啊哈,走了漫长的一个大圈子,终于又回到了HRMS原理图的起点模块,它才是核心,它是一个组织所魂思梦想、千方百计追求的事实结果,没有它,什么都免谈。但我们已经洋洋洒洒分析过了,“员工的工作成果/绩效”的如期产生,是一个组织正常运作和功能的表现,背后是一个结构化的动力系统在不断的工作运行中。不存在从天而降的绩效成果,也就不存在不需要幕后动力系统的组织。两个小孩子可以拿着塑料玩具手机,相互“打电话”,那是游戏而已。真实世界中哪怕是肩并肩放在一起的两部手机,要想能够建立通话联结,其幕后必须有什么?一个庞大的中国移动公司和其遍布全国的GSM通信网络系统(以139号码为例),老百姓看不到而已,但却是必须存在的。如果你抱怨手机通话断断续续、话音质量下降、手机没信号了,那么就是这个系统局部出问题了。类似的,哪怕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如果有人去做,产生了工作绩效成果,其背后也是同样存在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的、完整的组织执行力系统的,其结构示意图就是HRMS原理图。.

TOP

你的职业状态有问题吗? (2008-12-08 16:51:13)
标签:职业发展 状态 问题 系统思考 学习型 修炼 创业 移民 跳槽 兴趣 三环理论   分类:对个人修炼者:做回更好的自己

“你的职业状态有问题吗”,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答案。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扪心自问很多事情。如果你经常“问”到工作方面的事情,那就有了“出问题”的征兆了。例如,A、想学东西,但是没有时间,或无法静下心来看书,每天就忙忙碌碌就过去了,而且也不知道学什么好。B、一直想创业,但不知深浅,也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而且没有信心一定创业成功。C、想移民吧,也不知道是不是合适,到了异国他乡就一定比现在好吗?尽管现在满眼都是看不下去的问题。D、如果从当前公司的岗位上下来,想好了自己还能在什么单位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呢?或者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其他事情呢?

当你发现自己只是在重复劳动,年复一年的没有增加新知识,没有获得新技能,没有积累新经验时,你就是处于全力产奶的一头“奶牛”了。或者更明确的,你已经具有职业亚健康或慢性病的状态特征:郁闷、彷徨、没劲、无力感、不知所措、难以取舍、不知道干什么或学什么?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干,不知道前途如何,心里不安全感(预警)等。

以下就是一些检测话题,如果你在三分之一以上话题,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的职业状态就是存在问题的。这些问题需要解决,才能“做回更好的你自己”,当然,“解决”绝不是意味着要“辞职或跳槽”。

每当星期日晚上来临之时,心头涌上的一些焦虑、忧虑和隐隐的苦楚,而不是盼望明天星期一的尽快到来?

我是否当前感到疑惑、不满、彷徨、迷茫?

我想做老板、开公司,但却又有点儿觉得自己没有那份才能?

我的工作别人很钦慕和欣赏,但自己却一点儿也没有什么成就感,觉得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也就是一般般而已?

虽然公司、主管一再灌输给我当前职位的重要意义,以及不遗余力的培训我,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看了一些成功人士(名人)传记或一些能激励自己的书刊文章,但几天之后却就恢复到了了无精打采的状态?

常常有成为“人上人”的念头,也曾设想过多学习、考试,但事到临头却又学不下去,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了?

看到周围人一个又一个走上了发财之路,自己也好想努力工作,多赚钱?

我的父母是老师(医生、工程师、老板......),但我却一点也不想做老师?

人人都(或有人)说我是做XX职业的好料子,但自己却一点也不想做,或者一点也不认为自己是那块料?

我想做自己的职业规划,但不知如何起步?

我一直在等待最佳职业转型的时机出现,可条件总是感觉不成熟?

我为什么不能成功致富,是我的“财商”低吗?

我是做科研、研发(销售、行政、管理.....)的料吗?

我的缺点很明显,已经严重阻碍了我的发展,这使我很烦恼,真想改掉。

参加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了。

我越来越关心我的不足之处。

我离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职位越来越远,我如同一只“落水的凤凰不如一只鸡”了(“虎落平阳被犬欺”)。

我的特长不被人注意,别人用职位的要求(或他自己的特长)来要求我,而那恰恰是我的不足之处。

我在工作中总是被找出岔子,我却不知如何改进。

刚刚踏入社会,我胸怀大志,但几年后,我却信心大失,茫然而不知所措。

即将毕业夸入社会,进行人生的第一步,我却不知道自己该做技术,还是市场销售,或者先做一个,几年后再转?

我都不知道我是谁,好像我很难了解自己,没有什么自我意识似的。

发现自己有了“亚健康或慢性病”,常规应对方式是,查明原因,采用针对症状的解决措施,例如以下的几条措施。但它们都不是根本应对之道,根本解决之道,是需要按“三环理论”的方法,来发现认识、调整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1)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需要自己克服、忽略或容忍,需要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还是自己的心气太高、心气浮躁,那么需要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例如对公司的某些文化习气不能容忍,但如果说所有中国的公司都如此,除了忍受、适应之外,又能怎么办?认识如此,才会倍加珍惜其他主要方面还是比较“合适”的工作,不至于动不动就要跳槽换工作环境。

2)问题的关键在于机会未到,需要耐心等待。这样的挫折和磨练,就当作潜龙在渊或“龙游浅滩遭虾戏”吧,让自己有时间反省、奋发,反而是自己历练、充电学习的好机会吧。

3)还是能力、技能不够,除了修炼功力之外,其它都是妄想。修炼的同时,也是增长了周边工作经历和经验,使得更完备,且有时候是必须的。

4)还是真的不合适这份工作?譬如旱地打井的隐喻,何时该坚持下去,何时该换个方式方法或换个地方试一试?有时候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时候教条的坚持到底反而死得更惨。是敢闯敢换甚至创业能够成功,还是坚守能够成功呢?各有各的成功case。撤退还是不撤退?判别准则是什么?(主体的经验与洞察力)。

5)工作不满意,但转念一想,不就正好是给自己休息放假、回归家庭生活价值观(回家带孩子)的时间窗口嘛。.

TOP

究竟,年终聚会活动该怎么做? (2008-12-25 14:08:02)
标签:年终活动 摸奖 彩票 企业文化 满意度 效用 系统思考 心智模式 致远2050   分类:咨询案例:真实而鲜活

注:经济不景气了,在压缩成本的大背景和有限的预算下,如何办出一个让绝大多数员工比往年更高兴、更满意的聚会活动?希望本文能够给你一些启发,或提供有益的帮助。至少从今往后,你对类似活动会有额外的洞察力,并增加一些特别的感悟--你也可以“评鉴”一次活动的管理水准了。

“年终聚会活动怎么做”?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有点傻的问题,还有哪家公司不知道“怎么做”的?中国几千万的组织(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几乎每家每年都要操办一次的。但是越普通的问题,其实往往也越是有点奥秘的。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会不会做”,而是问“做出了预想的效果了吗?”年终聚会活动期望做出什么效果呢?然后才是“怎么做”的方案。

为了更好的讨论问题,我们就缩小一下问题范围,集中在年终聚会时的“摸奖”活动上。为什么会存在摸奖活动?企业做摸奖活动的目的或作用是什么?是一种福利激励,是为了营造和谐团结的文化气氛,逢年过节的习惯性活动、随大流从众的行为,还是证明公司及老板的阔气或 “并不小气”等等。但是我们不经意之间采取的摸奖方案,起到了这些作用了吗?

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吗?在回答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些更日常的类似活动,那就是博彩业。



只要有博彩活动,就会产生大奖得主,这是“注定的”。当我们从报刊新闻上获知“谁得了2000万大奖,谁又得了1亿美元大奖”等等“震而不撼”的消息时,心中自然也会起一丝波澜,畅想一下“如果我也能得一笔从天而降的大奖会怎样、怎样”,但几十秒后波澜就会风平浪静了,除非我们自己也是当期的彩票迷。为什么如此,因为我们知道这是纯粹的运气,只能感叹有些人的运气太好了,当然有些人运气还特差呢(被从天而降的战斗机给炸了一家人)。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并不认识得奖的人,所以就是“无所谓”的。



但如果得奖的人是你的一个邻居:从小到大,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大学找到好工作,朝九晚五认真工作,领工资拿奖金,省吃俭用、贷款买房,盼望早日成为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而“他”从小就开始旷课打架,初中肄业后游荡街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吃喝玩乐不思进取。你们俩一直是周围群众心目中的“对子”,一个是正面的模范,一个则是反面榜样。但是他居然得了大奖,一夜之间成了大富翁。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或感受?是不是有一些“愤愤不平”的感觉,觉得“老天爷有些不公道”?你还会只是认为“无所谓”,不就是运气嘛!



一个事实是,人群的感受是分化的。不知道或不认识你们俩的人,继续“无所谓”。剩余人群中的人,一部分也是真的“无所谓”,因为他们真的“荣辱不惊”,但至少有一部分人开始“有所谓”了,至少继续向自己的子女诉说你的榜样力量时,有些“底气不足”了。甚至极少数人的世界观开始崩溃了,开始“深刻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走过的路或付出努力的方式,是不是存在重大的谬误。对你来说,是不是也可能开始设想“走着瞧,得了大奖又怎么样,说不定以更惨的穷困潦倒收场呢”(咳,咳,一股酸酸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了…)

因为人内心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复杂而多元化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而“既患寡,也患不均”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也是对的。

好,现在让我们把镜头转到一个年终摸奖活动的现场(模拟现场):现场有100来人,绝大部分是公司员工,包括老板们、管理人员们、行政人事人员和其他员工,有些人缺席未能到现场。也包括了一些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各式外部客人或嘉宾。摸奖活动越来越到高潮了,从鼓励奖小礼品,到三等奖的常见小家用电器,到二等奖的大型电器,都已经抽完了。最后就剩下一等奖和特等奖(如果有的话),奖品可以是一个装满一万元的现金礼包,或一台价值万元的笔记本电脑,或旅游胜地双人三日游,奖品的价值甚至超过前面各奖项价值的总和(这样的话,就会更刺激了)。



人群的气氛被调动起来了,还没有得到鼓励奖、三等奖、二等奖的人们啊,每个人都翘首以盼,希望自己的名字最后被抽出。

“现在我宣布,一等奖(特等奖)获奖者是……张三”,话音刚落之时,也是各种五味瓶感觉打翻在地的时候。

“张三”是谁?相应的五味瓶感觉是不同的。现在假设分析一下。



1、张三是老板级别的高管,大部分群众会想“……”。然后合理的处理方式是,该高管让出自己的奖品,再抽一次,否则“话不好说”啊。放心好了,这些高管们是有这个觉悟的。

2、张三是中高级管理者。至少有一部分人会想“每年工资奖金是我们的几倍,还拿奖啊”,失落之情油然而生。

3、张三是一个刚到公司2个月的基层普通新员工,还在试用期内呢……

4、张三是一个较大范围内公认的“差等”员工,人缘关系差,公司甚至预备来年合同到期时,不再续签呢。

5、张三是行政人事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恰恰也是这次摸奖活动的组织者。

6、张三是一个不在现场的员工,已经提前“开溜”请假回老家了。

7、张三是一个嘉宾,而且还是一个跟随“老板级别”嘉宾而来的“陪同级别”嘉宾,比如说张三就是一个客户方的司机……

8、张三是一个准备来年辞职高就的跳槽者,当然得奖的那一刻,没有人知道。但是3个月后,“真相大白”了,那么留在老百姓口头中的有关这次摸奖的话题,会是如何的呢?

9、张三是公司的临时工,例如是个负责搞卫生的阿姨。

10、        ……



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了,我们往往想到了开头,但是没有想到结尾。如果读者你对以上任何一个可能性的想法是“也没有什么啊”,那么你就低估了人之常情的多样性、复杂性了。也许对你而言,确实是“无所谓”的,但对一定比例的人来说,确实是“有所谓”的。

也许我们会说“搞个小活动,就瞻前顾后,哪能顾得了这么多呢?”、“差不多就行了,80%的人满意就可以了”。是的,如果我们“不思进取”,也就这样ok了。但这句话我们一般不会要求我们的子女学业上如此,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子女们的学业能够“精益求精”的。在管理上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精益求精”,并且也不会因为“瞻前顾后”而做起来麻烦的话,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题外话,作为活动组织者的你,把事情办得更漂亮,不也是更容易受领导赏识嘛。)

回到“为什么”的话题。我们为什么要搞摸奖活动?为什么摸奖一定要分一二三等奖?为什么必须有一个大奖?这些答案摊得出台面上说吗?能够经受质疑吗?在“目的、方案、执行、评估”等管理的内在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吗?比如说,搞一二三等奖的设计,从逻辑上,是否能够实现本次活动的目的或作用,而不是实际上有可能造成负面的杀伤力。



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两张皮,一张皮是“说说而已、宣传用的”,另一张皮是实际上、习惯性在做的。道理上来说,我们应该践行“理念和行为相统一”的企业文化,实际上是“宣传的、想要的”企业文化从来没有被践行过,践行的只是另一张皮的“潜规则文化”。

年终摸奖活动也是如此的,我们实际上所做的是,鼓励“暴富”、赞赏“运气”、崇尚“老板的权威和支配权”等等。这都是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心智模式”,习惯性的、下意识的就这样想、这样做了。



我们(活动的管理者)应该早就想到的,“那个”大奖谁拿走了都会是不合适的,因为参与者相互之间认识,每个人都不会豁达的说“只是运气”而已,而是下意识的去想,“我”在公司的分量、作用、价值、业绩、贡献、收入,比起那个“张三”来说,是更应该得奖的,否则就是不公平。这个不公平感觉最终会“嫁祸”到对企业的感情上、自己的牢骚满腹上和工作表现上。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经受得住“考验”,比如说老板如果获知某员工“对张三得奖不满”,会认为匪夷所思。老板想,愿赌服输,不就是运气嘛,怎么这么没有觉悟和思想境界呢,这个人以后不可重用,“德”不行啊。而老百姓的回答可能是,老板的看法,是“统治阶级”的看法啊,“屁股决定脑袋而已”,“老板的德不行,这个老板不可长期追随”。这样形成的就是企业文化的两张皮了,造成的就是负面作用了。



发钱,发一大笔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会发出矛盾、发出不满来,尤其是老百姓如果没有感觉到“公平、公正、公开”的话,如果不符合老百姓心目中微妙的价值评价感受的话。

所以说,如果一定要搞摸奖活动,一定要花费一笔钱的话,不要设立一个爆炸性的大奖,那对于组织的总体气氛、凝聚力、精神等等,绝对是一个负分。满意的只是“张三”一个,但是不满意的绝对是10人以上,甚至是50人以上。那个客户司机“张三”自然是满意之极,但是公司内大部分员工都会是失落的:“居然被一个外人拿走了,还是一个司机!”有部分员工在随后的餐桌上,喝了一点酒后,开始牢骚满腹,然后有两派人为此吵起来了,然后酒精发作,开始拉拉扯扯了,然后老板出马平息纷争,然后大家继续埋头吃饭、喝酒,回家。然后继续埋头工作……那么,对这次摸奖活动的评价还有60分吗?



有人会说,这个“司机张三”是你想像出来的故事吧,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我要说了,其一,这是绝对真实的一个故事;其二,其他“故事”也都是真实的;其三,如果我们对组织和管理的认识、理解、洞察力,必须建立在都要亲自经历过一遍的话,那就不要指望能够做到高水平的管理了,因为这是没有天分的表现嘛(不要拍砖哟),对人情世故、组织奥秘没有基本的理解力、预见力,如何是好?

公司年终活动有一笔预算,除去场地费、吃喝费外,剩余的钱如何“发”给员工呢?摸奖活动只是一种刺激而“不满意”的方式,其实还有其他因为操作简单而“不够贴心”的方式,比方说:人人一个超市购物卡,人人一个现金礼包,人人发一份同样的实物等等。



本文在打破常规心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兼顾“刺激性/气氛性”、“贴心/个性化”、“公平/公正”、“人人满意”的综合摸奖方案。我们有一笔预算,假设是5万,有100个员工,也就是说人均500元的预算,除去其他费用,用来发奖的大约人均300元,总计3万元。我们可以这样做。



1、购买100来份价格200元左右不等的实物礼物,10来种,每种数量5~15个不等。例如:逢年过节需要的实物礼包(香菇、黑木耳、开心果等,我们的父母亲往往很喜欢这些东西,本来过年也要掏钱买的),时髦的MP3或优盘,高档葡萄酒(外国的才有档次和面子),精装的巧克力( 2月14日也就不远了),高档的遥控电子玩具(员工可以送给自己的晚辈们),小家用电器(电吹风、电水壶、电暖器,说不定谁家正好需要一件了呢)、化妆品套装(美宝莲礼袋或玉兰油礼盒,女员工都不会嫌弃的,部分男员工也是需要的)、面包券(克莉丝汀、马可孛罗等)……

2、购买10来份价格1000元左右不等的实物礼物,要时髦、高档(相对于同类型的物品)。5种,每种数量2个。例如:时髦的MP4播放器,Apple的iPod播放器,高档情侣香水,高档情侣手表,高档的折叠自行车等。



3、准备两个抽奖箱A和B,准备两套抽奖券A和B,抽奖券盖章后密封,由老板级别的人在现场当众拆封,分别放入两个抽奖箱,以示公正。A套抽奖券,所有人的名字都在其中(包括嘉宾)。另外一套抽奖券B,则剔除了有些人的名字(老板级别高管、非公司的员工等,也可以剔除活动组织者和请假不在现场的人)。

4、抽奖箱A用来抽取“人人有奖”的100份礼物。“人人有奖”,顾名思义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礼物。但规则是,优先抽出的人,可以优先选取自己最需要的礼物,从10来种礼物中选取。而后面抽出的人,虽然没有优先权,但是说不定自己喜好的那种礼物一直在等着自己呢,不要忘了,每一种礼物有10来件呢。



学过经济学和运筹学人知道,同样价格的不同实物,对每个人而言;或同一个实物,对不同对人而言,其“效用或使用价值”是不同的。比如说,我摸到一个价格200元的电吹风,但是我家里已经有了一个电吹风,我并不再需要一个电吹风,所以我其实更愿意150元把它“拍卖了”,此时电吹风的“效用”就只是150分而已(假设单位是“分”)。而如果我家里正好缺一个电水壶,过年时正好也要买,那么我恰好摸到了一个电水壶,心理感觉到的效用肯定是大于200的(人之常情的感觉啊,“我的运气真是好,需要什么就摸到什么!”)。这样一种“人人有奖”的、多品种奖品的、按顺序摸奖的分配方案,最终使得100个人的所得心理效用,总体上是最大化的、最优化的,这也是从运筹学(数学)上可以证明的。有兴趣、有功底的读者,可以建立这个精细化的模型,并且完成证明过程。

而且有主动选择权的礼品,比起被动分配的礼品,当事人也会有更好的心理感受,这也是一个基本的道理:选择权背后的“自由、自主”其实也是一种满意感。



作为对比,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一二三等奖模式抽奖,获奖者是少数人,他们瓜分了全部2万元奖品,他们的满意度效用会有2万分嘛?基本上不太可能有,因为心理感觉到的效用是有饱和度,我们可以有120%的满意,但是很难有100倍的满意。得到1万元笔记本电脑的人,其效用满意度不会是得到100元鼓励奖的人的100倍。考虑到那些没有获奖的人,大部分是失落的,甚至只要有少数人有“愤愤感”,也就有了一个可观的负面效用值。两项相减,2万元所起到的100人的满意度效用分值,极可能低于10000分了,极端情况下甚至是0分或负分,所谓事半功倍或搞砸了。



这样一来,每个人的“运气”就在于“优先权”的运气,而不是“意外之财”的好运或“两手空空”的不运气了。大部分人(>50%)都可以选到自己满意的礼物。少部分人也许是最后抽出的人,只能从少部分不“太满意”的礼物拿一个,但是毕竟得到了实物礼物,比起什么也没有或者不由分说发给的礼物要强。而且部分人之间,还可以反悔,相互之间交换自己的礼物。原因在于,不同礼物之间价格上的差异已经没有意义了(180元的葡萄酒VS价格230元的MP3),对当事人而言的“效用或使用价值”是最关键的。当然作为一种技术性补充,在剩余最后10个人时,可以增加一些亮点礼物,给予看起来“运气不佳”的人一点“意外之喜”,这属于“人人有奖”方案的修正或变种了,在于主办者的想像力、创造力了。



4、制造惊喜和聚会的高潮气氛还是一定程度上需要的,就在于抽奖箱B。它是用来抽取“运气成分为主”的那10件时髦的礼物的。高档时髦(相对于同类商品)、数量比较多,价格相似但也不“暴富”、抽奖券经过了技术处理,等等因素,也会制造出惊喜,兼顾了新年的运气感,而同时大幅度抑制或削减了不公平的心理感觉。同“人人有奖”一样,也是先抽中名字的人,优先选择自己想要的,最后一个抽中名字的人,也就拿走最后一个礼物,当然也是有可能恰好是他所最想要的礼物。不再详述。



一些补充讨论和总结:

1、公司对员工的物质奖励,尽可能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考评和奖励机制体系,最好不要通过“运气化”的摸奖方式,来表达对员工的福利激励或肯定,看似“公平”,实质上是“不合理”的,以为公平的前提不是组织所需要的。如果为了一些因素,这样做了,也不要给予可观数额的奖品,有钱也不行。有钱的话,那就在正规的奖励体系内多发吧。比如说,应该把钱或预算用在评选优秀员工,发放优秀员工奖,即应根据员工的“优秀”来发奖,而不是“运气”发奖。而且即使优秀员工评奖,也应该设置尽可能多的奖项,让尽可能多的人获奖,只要员工有一方面表现优秀,值得肯定,其实都应该鼓励和激励的。比如说:优秀销售业绩奖、优秀客户服务奖、优秀教师(培训)奖、爱岗敬业奖、长期奉献奖、优秀技术标兵奖、最佳支持配合奖、最佳进步奖、优秀新员工奖等等多元化的奖项。



2、如果为了聚会的气氛,或平均主义的福利补贴,或顺应中国国情,有一笔预算用来搞抽奖活动,绝不要设置“爆炸性”的大奖,那是一个烫手山芋,也是一个定时炸弹,闷声爆炸后,受的是内伤,而且微妙到老板往往不自知,所以也是隐蔽的内伤。这个在前面已经通过事例、数量模型给予了说明。老板的钱或权,不是用来拍脑袋的,而应该在精细管理思维和操作下,结合企业文化来开展的。目的是什么?形式是什么?资源有多少?过程操控如何实现目的?

3、年终聚会,要让大家尽可能满意(100%就是默认的目标),觥筹交错、其乐融融,才是最终效果,而不是不欢而散、闷声生气。这对于活动组织者的要求自然高一些了,需要多动动脑子,多多费心,多多花些时间准备(比如说买不同种类的礼物),也就不会大而化之的“大部分看起来满意”就ok了。这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考验,也是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考验。考验并不在于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事情中,而是在看似微不足道、普普通通的一次常规活动中。



4、举一反三。本文提出的数据或例子,都是为了说明方便而设立的,读者你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创造性改变。而且,你更应该做的是,将类似的方法论,推广到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中。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就是统一在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小事情中。对人之常情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把握,对一些经济学常识道理和管理科学工具的理解,对于看似普通而习以为常的规则背后的洞察,对各式各样福利补贴或激励措施的了解,等等,都可能统一在这些小事情中,所谓见微知著是也。

更多文章,请常见本文作者的博客"博客内所有文章的链接,可通过本文阅读其他文章! ".对心智模式或系统思考想进一步学习的,请参见文章“推荐阅读书籍2--列表(会不断更新)”中的推荐书籍《第五项修炼》和《系统思考》等,若要联系本文作者,MSN或Email:cnqian2050@hotmail.com

<END>.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