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品德] 希望学校开设 "弟子规" 课程

希望学校开设 "弟子规" 课程

"弟子规" 是一本教小朋友从小养成良好做人习惯的善书, 从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学文等几方面, 依次讲解了如何对待父母兄弟, 如何为人处世, 如何读书学习和修养品德的礼仪与规范. 如能帮助孩子落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将影响孩子一生..

TOP

正在自己教孩子,真是本好书,顶一下。老实说,自己也需要修炼修炼,得益非浅。.

TOP

这是一本好书,以后也打算教孩子!.

TOP

回复 2#room_sxy 的帖子

你说得太好了, 看这本书我们做家长的自己都觉得惭愧..

TOP

回复 1#shiny 的帖子

我也有这本书,我家现在学《三字经》。
等待,不如先行动,几位志同道合的家长先试教起来哦!.

TOP

我们今年刚5岁,已经学完了《三字经》,《弟子规》也学完一半了,非常非常有用的。.

TOP

三字经,弟子规,有许多思想都已落后于时代。在当今高度文明的时代,不去学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反而去挖坟。可悲.

TOP

作为父母把“百善孝为先”强加给孩子,其实是极自私自利的思想,在中国古代这种农业国家里,老人没有保障所形成的孝和养老的道德观念,被现代人当作福利来享用。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要发展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这样才能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才会幸福和满足,否则成了父母思想上的奴隶,当孩子长大后,由于现代思想的潮流,最终会明白父母当初的自私想法,你能想象这样的人会真正的爱父母吗?禁锢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只会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什么是爱?当一个人真正理解爱是一种无私奉献时,他回想起他的父母总是有条件的给予他爱,并非付出真爱时,对他的打击是多大?.

TOP

例1: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例2:
父母死后,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孩子不要伤心,要快乐的生活,好好的对你的宝宝,我会在另一个世界祝福你们的。

如果你的父母对你讲例1,可是你的朋友父母对他讲例2,你会更爱你的父母吗?.

TOP

回复 7#bigdogwang2006 的帖子

不知道您是否完整读过《弟子规》,全篇除了“出则孝”“入则悌”,还有“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部分。

正好因为开篇的“孝悌”和现代观念冲击较大,所以可能有些读者看了个开头就再不想继续了。其实后面的部分还是挺不错的。所以我和别人推荐《弟子规》的时候,往往会建议忽略前两篇。这样会容易接受一点。等读完全篇,再回头看“孝悌”,会发现抗拒的程度也没有开始时厉害了。在生活中某个人失去了爱侣,他可能会自发地“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这样的人我们说他情深义重。我们之所以对“孝悌”的内容不能接受,一是只从形式上去理解,二是根本上我们对父母没有那么深厚的爱。没有爱而只去做形式,就落入了虚伪的俗套。

如果完全无法接受“孝悌”的观念,我觉得可以把它作为历史知识的一部分来了解,知道以前中国人是有这样的礼仪和要求,感慨一下现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仅是读《弟子规》会有不能接受的部分,读任何书,包括其它领域的经典,都会有过时或不能赞同的部分。但是从经典中,我们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古人有很多的智慧、辩论和观点冲撞,并不是经典都教人食古不化、愚忠愚孝的。我个人的观点,《弟子规》这类的中国经典可以学,应该学,但不是说学了这个就不不别的,学了这个就只遵从这个。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9-10-11 14:3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