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幼儿园里发现有小孩感染手足口病!

幼儿园里发现有小孩感染手足口病!

刚回来听老公说,女儿幼儿园班级里有四个小朋友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老师让我们自己决定是否要上学!听说外地已经死了好几个小孩了,真是可怕!决定暂时不让女儿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呀.

TOP

宝宝在托班的时候得过手足口病,还会不会再被传染?.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什么幼儿园呀?.

TOP

每年都有的,不过生过一次就不会生了..

TOP

这病那病的,哪天有个太平日子过?!.

TOP

回复 1#kldsh33 的帖子

没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当然是先回家回避几天,看形势再做决定.真被传染了哭都来不及..

TOP

引用:
原帖由 羽亮妈妈 于 2008-4-30 09:38 发表 \"\"
每年都有的,不过生过一次就不会生了.
生过应该还会生的,我家儿子原来的幼儿园那个班就连续2年发生过,生过的小孩好象也再发过,吓得我只能给他转了学.

TOP

弱弱地问一下:什么叫“手足口病”啊?.

TOP

其实手足口病在5岁以下的小孩子中还是蛮常见的,就是小孩子的手、脚、嘴巴里、肛周会发红色的疹子,所以大家只要注意一下小孩子的手和脚就可以了。因为小孩子在幼儿园里你碰我,我碰你,很容易传上的。一般来讲,死亡的只是极个别的案例。另外,如果确诊是手足口病的话,让他休息二周左右,平时多喝水,吃一点抗病毒口服液就可以啦!.

TOP

是哪家幼儿园啊?
哈斯斯!.

TOP

生过还有可能再发的,就跟感冒一样,病毒株有很多种的,,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传染性却比感冒强10倍以上!
有时候手脚不会有明显的红疹,我身边一些妈妈是在发现孩子口腔溃疡很严重,一直流口水吃不下东西的时候才送到医院发现的,被医生当成疑似处理,就不用上报卫生部门了。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4-30 11:28 编辑 ].

TOP

去年,我家宝宝幼儿园有孩子生过。
好像传染力挺强的。.

TOP

可是早上听新闻还在说上海没发现手足口病啊,不管怎样还是小心点好,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4-30 11:08 发表 \"\"
生过还有可能再发的,就跟感冒一样,病毒株有很多种的,,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传染性却比感冒强10倍以上!
有时候手脚不会有明显的红疹,我身边一些妈妈是在发现孩子口腔溃疡很严重,一直流口水吃不下东西的时候才送 ...
说的我有点怕啊。女儿这两天莫名其妙的口腔溃疡,会不会是啊?.

TOP

是的安徽阜阳到昨天为止不幸20位BB呢.

TOP

上海也有拉?吓人,我又要开始担心了.

TOP

其实还是医生的诊断水平和医疗水平问题。我小孩曾在8个月的时候,生过这病,那时候症状还不是很明显,到新华医院儿科看病马上就被诊断出来了,而且还是个小医生,吃了点抗病毒的药,就没啥事情了。我是从那次知道还有这个病,叫手足口病的。
所以如果得了这个病,也不用惊慌,及时到正规医院就症,我相信就上海的医疗水准,肯定是能治愈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家宝宝托班时生过,是在托儿所传来的,前后休息了一个月。去看病时,儿童医院马上确诊,并要求留下联络方式,我们还未到家,居委会已经知道我们家有例传染病,速度那个快呀!说明在上海传染病抓得还是蛮到位的。.

TOP

我宝宝去年生过,生过后也没有免疫力还是会被传染的,用过的玩具都会传染,去年我儿子班都休了半个月.

TOP

我儿子在1周岁、2周岁时都得过,那个时候也没有上幼儿园,真的不知道怎么传染上的。孩子生病的时候非常可怜,有些发烧,满嘴的疱,不停留口水,一吃东西就疼,也没有什么食欲,那个时候他只能吃点粥。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开了些抗病毒的药。大概需要4~7天孩子才能恢复。
总之我的感觉就是孩子得了这个病非常可怜,但是也比较容易恢复,一旦发现生病一定马上去医院就诊。.

TOP

是什么区的幼儿园?.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啊不会吧,上海也有啦.

TOP

那么为什么我儿子只生过一次呢?.

TOP

我们幼儿园也是的,班级里发现了好几个了。浦东的.

TOP

不会吧~~
哪个幼儿园呀?.

TOP

回复 28#babyrain 的帖子

不会吧,刚在网易上看的,安徽有很多孩子因为这个病死了!.

TOP

没关系的

宝宝的幼儿园半个月前有4、5个小朋友生的,宝宝的班级里也有一位小朋友。
他们幼儿园采取隔离措施,半个月过去了,也没发生新的案例。生病的小朋友也回来上学了.

TOP

这两天发现宝宝的眼睛下方和脸上有不突起的小红点,不痛不痒的,希望红点能快点消失

问过幼儿园的保健医生说没什么,不过还是有点不安的.

TOP

妈妈们,别太紧张!

手足口病,一般是每年的4至7月比较多发,去年这个时候,我儿子也得过的,主要是在手心,手背上长小红疹子,带去医院才知呢!因为是传染性的,所以在家里休息了足足二个星期,在这期间小家伙可是在家里开心了,我可惨了,每天从早到晚的观察他,给他吃药,大人有时也可能会传染到的,所以也要特了别小心呢!不过听说今年安徽那边20个小孩**,其中19个都是农村得的,我想现在科技科学发达了,应该是可以控制预防的,现在最主要的是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TOP

愿每个家庭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平平安安过五一节!!.

TOP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在国外1957年已有报导,我国于1981年始见于上海。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A16型(CoxAl6)是最常见的一种。

    一、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
HFMD自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l 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CoxAl 6为本病病原。1959年英国、美国加利福尼亚也发生流行。
1972年肠道病毒71型(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 oxAl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1972—1973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爆发以CNS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英国1994年4季度爆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Al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患者大多1—4岁。该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资料数据显示,该病流行的间隔为2—3年。
    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l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均为Ev71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病,病情一般较温和,但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71、CoxAl6均有分离,EV71毒株的基因型也与以往不同。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以来,EV71感染为主的手足口病在马来西亚、台湾、新加坡等地大规模爆发流行,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病例增多,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和警惕。1997年4—8月马来西亚共有2628例发病,4~6月死亡2 9例。
    1998年EV71感染在我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例病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
    1983年厦门市曾发生手足口病流行,用猴肾细胞等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柯萨奇A1 6病毒。同年天津也发生7000余病例,经过2年散发流行,1986年又出现爆发,在托儿所和幼儿园2次爆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3%和1.9%。
    1995年3月至9月,丹东地区暴发手足口病,幼儿园中发病较多,家庭中亦有散在发病。门诊患者368例,5月及7月两个发病高峰期,每个高峰期持续半个月左右。此外,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2株EV71病毒。
    我国香港地区1987年发生过EV71流行。
    2000年5--8月我省招远市暴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在3个多月里,招远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首例发生于5月10日,7月份达高峰,末例发生于8月28日。128例住院治疗患儿,平均住院天数5.1d。其中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

    二、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传染源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易感人群  人对CoxAl6及EV71型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的规律出现,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Al6引起。
地区与季节  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以夏秋季多见。1999年厦门由EV71型引起HFMD流行,其高峰在夏季。
    流行方式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三、病原学

    从国内外报导及有关资料来看,能引起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型别很多,但均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人肠道病毒属,其型别有CoxA5、10、16、19型及EV71型和新肠道病毒,但最常见为CoxAl6及EV71型,有的报导ECHO及Cox B组某些型也可引起,但仍没获得进一步证实。从有关资料表明,  HFMD的病原体经历了较大的变迁。1957年在加拿大流行时首次分离出CoxAl6,数年后的报导几乎都由CoxAl6引起HFMD流行。日本从1968—1974年散发HFMD病人仍以CoxAl6分离阳性率最高。实验证明,各地分离CoxAl6野病毒与实验室保存的标准毒株在血清学上有一定差异,而每次大流行中分离的病毒株其性状也不完全—致,说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变异,用标准免疫血清难以中和CoxAl 6变异株。日本HFMD的流行,经病原学研究证实是由CoxAl6及其变异株和EV17型交替出现,有时也可同时出现,但以某个型为主。CoxAl6变异株出现,可能人群中抗体阳性率高,在抗体影响下诱导而成的。从世界各国报导来看,七十年代前,主要为CoxAl6引起,随后EV71逐渐增多。我国八十年代以CoxAl6为主,1989年从成人HFMD病人分离出EV71型。1998—1999年HFMD流行,各地报导均以EV71型为主,台湾、香港也是如此。HFMD病原虽然型别多样,但却有许多共同的生物特性。因此了解这些病毒共同生物特性,对诊断和防治均有参考价值,它们共同特性:①来源于人体,能引起人体肠道暂时性感染,可由人体消化道和鼻咽部分离出病毒,在正常人体血清和两种球蛋白的制品中均可发现特异性抗体。②对乙醚有抵抗力、经20%乙醚于4℃作用18h,仍保留感染性,表明病毒结构中不含脂质。③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20—30um。④病毒核心为核糖核酸。⑤耐酸试验是区别肠道病毒与鼻病毒、口蹄疫病毒的方法之一。肠道病毒在PH3.5仍然稳定,而口蹄疫病毒、鼻病毒不稳定。⑥对阳离子稳定性,加入1克分子量的氯化镁或其他二价阳离子时,肠道病毒在50℃作用1h不被灭活。肠道病毒除了上述特性外,对已知菌素及化学治疗药物具有抗性,实验室消毒剂为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同时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这些特性为我们消毒提供了依据。
    肠道病毒71型的原型株为美国的EV71BrCr株,同期的毒株还有美国的EV71JaFr株和瑞典EV71株。保加利亚代表株No258株经交叉中和实验,表明与美国株EV71BrCr、EV71JaFr及瑞典株一致。动物实验表明该毒株在猴引起CNS及po1io—1ike损害,在新生小白鼠等啮齿动物引起麻痹、肌炎、Zenker坏死等。日本1973年和1978年分离的EV71毒株具强噬皮肤性和噬神经性,但经中和实验检测,与原型株EV71BrCr并无不同。中国武汉1995年从成人手足口病人分离出1株EV71H,血清分型类似于EV71BrCr,肠道病毒通用引物II可扩增出一段154bp的5’非编码区片断,EV71H与EV71BrCr在此有12个碱基的差别,分别位于第43—61和第120—131位点处。5’非编码区被认为是与poliovirus神经毒力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相关的一个位置。有学者试图以此解释为什么此前EV71的流行在美国、澳大利亚、东欧呈po1io样,而在中国、日本、新加坡呈手足口症状。1997年以来,  东亚的EV71流行株出现了一些变化。马来西亚对其1997年从马来半岛和沙捞越地区分离出13株EV71毒株进行了测序研究,  认为这些分离株至少有13个核苷酸位置完全不同于以往报道的EV71的5’非编码区序列。有报道称分离自死亡病人的毒株与具神经毒性的EV71MS高度一致。此外,从疑似手足口病患者中还检出了与Echo1、CoxA9具高度同源性的病毒毒株,腺病毒B也出现于此次流行的手足口病死亡患者中。新加坡对1997—1998年亚洲的EV71流行株进行测序分析,用RT—PCR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炎、心肌炎、急性软瘫病人的分离毒株中扩增出44株EV71,其中34株为新加坡株,8株为马来西亚株,1株为日本株,1株为EV71MS,这些毒株的遗传差异在VPl、VP2、VP3的表现最为突出。新加坡有2个毒株在一段长2.9kb包括衣壳蛋白和5’非编码区主要部分的序列明显不同于EV71BrCr和EV71/7423/MS/87。基因序列中VPl的一段341bp片段显示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的毒株分属2个基因型。台湾分析1998年以来的EV71流行株认为:1998年9/10为基因C型、1/10为基因B型,2000年均为基因B型,仅两三年时间基因型就发生了变化。1997年日本的EV71流行株表现出噬神经倾向。日本对1997年从马来西亚、日本及1998年从台湾分离的EV71毒株进行了核酸序列分析比较认为:以往的毒株属EV71A1基因型,此次分离株则划为EV71A2型(马来西亚)和EV71B型(日本、台湾);分离自死亡病人的毒株分别属于EV71A2基因型、EV71B基因型。日本2000年的分离毒株,除CoxAl 6外,EV71也大体分为2个基因型,且与以往日本株不同,这些毒株更接近于EV71MS/74 23/87株。

    四、临床表现及病理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
    潜伏期一般2—7 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 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合并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EV71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①好发于夏秋季节。②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③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④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根据上述临床特征,在大规模流行时,诊断不困难。
    但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个血清型、6 5个亚型。主要侵犯猪、牛、马等家畜。对人虽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发生于畜牧区,成人牧民多见,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较大溃疡,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有痒痛感。(2)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散在为主。一般无皮疹,偶尔在下腹部可出现疱疹。(3)疱疹性咽颊炎,可由CoxA组病毒引起,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做病原学及血清检查。

    五、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相中的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偏高,分类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病原学检查    肠道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种类繁多,一病多原、一原多症是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特征。感染了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的任何一个血清型,其结果
可以是没有症状,也可以是致死性感染,因而应对血清诊断及病原诊断结果作严格评价,以确立病毒与疾病的病原学关系。确认的一般原则为:①病毒分离阳性率远高于对照人群;②病程中有相应的抗体变化并排除其它病毒感染;③病变组织中分离出高价病毒。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细胞接种和乳鼠接种。1990年以前,许多毒株都采用Vero细胞、GMK细胞分离,1998年人们开始用人肺系细胞(MRC—5)分离CoxAl6等毒株,其敏感性好且接种病毒后出现细胞病变较快。人源细胞如w1—38、EK、横纹肌瘤细胞(RD)也都可用于病毒分离。RD细胞支持大多数柯萨奇A组病毒复制,但一般要经过2次以上传代才出现明显病变,若在使用RD细胞分离的同时再增加1株L20B或Hep—2细胞,可提高肠道病毒的分离率。为提高细胞对肠道病毒的敏感性,还可在细胞接种前用50μg/ml的5—碘脱氧尿嘧啶处理3天。对一些不能在细胞上生长的病毒,可用乳鼠接种分离病毒。埃可病毒一般不引起乳鼠发病,埃可病毒多由脑脊液分离,粪便中不易检出。肠道病毒型特异性鉴定主要靠血清中和实验,但是有些毒株的中和作用不稳定,仍需由单价血清来鉴定,另一要注意的是病毒颗粒的集聚会影响中和效果,如EV71的中和实验就需要使用单个分散的病毒。
    分子生物学检查  近年来,PCR技术已成为诊断肠道病毒感染最常用的一村方法。PCR
测序技术则可用于肠道病毒分型。日本学者还提出了一种鉴别CoxAl6与EV71的方法,由病毒分离、RT-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3步组成。对需鉴定的毒株,逆转录和扩增均由引物E31和E33分别进行,CoxA6、CoxAl6和EV71是仅有的可由2/E33引导而不可由2/E31引导的3种病毒,由此区别于其它肠道病毒;扩增后的产物再分别经Taq I、EcoT22 II酶切,CoxAl6被Taq I切成3段、被EcoT22 II切成1段,而EV 71不被这两种酶所切,  因此迅速地鉴别CoxA16与EV71。此外,荧光斑点杂交法也常于肠道病毒分型检测。手足口病抗体检测的最常用方法目前仍是中和实验,该法精确且具有型特异性。
    病毒学检测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  肠道病毒可通过消化道感染,有的还可借助呼吸传播。当人体感染了肠道病毒后,经过淋巴组织、咽喉和肠道内初次和继续繁殖后,便发生病毒血症,进而病毒在网状内皮细胞繁殖,最后侵犯靶器官(脊髓、脑、脑膜、心肌、皮肤等)。病人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数天,其血液、咽喉和粪便中均存在病毒。咽喉排毒为1—2周,粪便可更长些。但为了提高病毒检测的阳性率,越早采集标本越好。同时采集二种以上标本,可提高阳性率。在标本采集之前,为了预防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一切用具均须高压灭菌。标本采集后,贴好标签,置冰壶送至实验室。
    1.粪便  一般采集4—8 g,电镜检查必须在20 g以上。不必加任何保护液,装于小瓶送检或冷冻保存。
    2.直肠拭子  如粪便标本不能采集,通常可用直肠拭子代替,但阳性率大大降低。
    3.喉洗液  在取标本之前,让病人先咳嗽声,头向后仰,将pH7.2牛肉汤倒入口腔内,在咽喉部反复洗漱几分钟,把漱口液吐入消毒平皿,装于消毒试管送至实验室。
    4.疱疹液  选择有混浊疱疹,先进行皮肤消毒,然后用注射针头抽取疱疹液,置于消毒试管,保持低温冰箱待检。
    5.脑脊液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置于消毒试管中,立即送检或冻存。
6.尸体组织  尸检材料应尽可能立即采集,并应备有几套消毒器械。收集各种组织时,应按顺序,避免胃肠内容物的污染。体腔外的组织(如中枢神经组织、腮腺和淋巴结),应在体腔打开之前采集;胸腔内组织应在腹腔打开前采集;腹腔内组织应在肠腔打开前采集。每个组织分别使用一套消毒器械,并分别置于适宜的消毒器皿内,不必加任何保护液,立刻送到实验室。
    7.血液标本  如做抗体测定,必须采集2份血清标本。第1份(急性期)在发病时尽早采集,第2份在发病后1个月左右采集。每次采集时,必须空腹,在无菌条件下抽取5m1血液,置于消毒试管。在室温放置2 h,待凝固后分离血清。

    六、措施与治疗原则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一是要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二是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三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四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五是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六是医院应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在严重合并症的HFMD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也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清热解毒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  因手足口病易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缓性麻痹等,故患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复查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检测。

篇幅有点常哈。.

TOP

我儿子两年前4月在南京得一次,7月回到上海上幼儿园,又得一次,两次均是南京上海儿童医院专家看的,均未通知幼儿园和居委,还是我主动上报幼儿园,自己留家的.第一次为了显示不嫌弃儿子,我同吃同睡,我也得了,疼得我想死,才深刻理解当时小班的儿子说,妈妈你弄死我吧,疼死了.每想起这话,我就想哭.我们吃了海蛰,发的历害.所以大家千万要小心,大人也得的.我连漱口都痛.好在上海给配含麻药的漱口水.好治就是通苦..

TOP

我儿子是游泳足球都很好,跟本不怕疼的那种男孩,他说疼的想死,想想看吧..

TOP

好惨~~~ ,不过这位妈妈也太英勇点了吧,同吃同睡,太危险了!.

TOP

安徽阜阳发现1500多列,其中已经死亡20列,另有20多列情况严重,到昨天为止,治愈的500多列。


新闻里看到的,大家还是谨慎点为好。.

TOP

其实i这个病不可怕,也算是小孩子中常见的
在阜阳能变成现在的状况,是预防没有做好。
开始医生都没有诊断出来。 .

TOP



[ 本帖最后由 龙井茶香 于 2008-5-2 18:54 编辑 ].

TOP

我家的宝宝也是刚刚上托班的时候传染的。他症状很很轻的。也不疼。不痒的。就是手和屁股有红点。在家休息了。几天就退掉了。

不知道得过了。还会不传染哦.

TOP

哈思思.

TOP

这个病好象是很接滚的,吓SS,我朋友女儿得了,结果把她(大人)也传染了。

去年我们幼儿园也是大面积传染,为此孩子在家休息了好一阵躲避风头,哎~~怎么又来了今年!!!.

TOP

我小孩得過兩次了~
沒有針對手口足病的藥 ~ 完全靠自身原有的抵抗力痊癒 醫生也只是開個增加抵抗力的藥 還有噴喉嚨的噴劑減緩不舒服 平時身體比較好的小孩 發起病來反而會比較嚴重

請多用肥皂洗手!!!  避免讓小孩用手觸摸口鼻!.

TOP

今天看的报纸,阜阳3321人感染,22人死亡..

TOP

我们以前也生过,好象没有这么厉害。没想到这次阜阳死了这么多的小孩,真是可怜啊!.

TOP

阜阳是什么地方,能和上海比吗,前几年的劣质奶粉,大头娃娃也是阜阳出的事.人的卫生习惯和当地的医疗水平都成问题.其实这病每年都有,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不喝不卫生的东西..

TOP

我儿子去年也得过,是在幼儿园传染的,吃抗病毒药不打针,前两天不吃饭只喝奶,两天之后就可以吃饭了,因为不用去幼儿园,我还请假在家陪他,开心得不得了,一周后医生证明说可以去幼儿园了还在抱怨怎么好得这么快,要是再得一次就好了。我只好吓唬他说在得就要吊盐水才能好,这才不再盼望了。我听幼儿园的保健医生说这个病两到三年才流行一次,怎么这么快又有了呢?.

TOP

一直嘱咐女儿要勤洗手,注意卫生,可被老人们反说,吃得邋遢,做得菩萨。说我太爱干净了不好,看来还得多加防备。.

TOP

引用:
原帖由 cnwiong 于 2008-4-30 14:39 发表 \"\"
我们幼儿园也是的,班级里发现了好几个了。浦东的
请问你们是浦东哪个幼儿园啊?.

TOP

 119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