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名校的差距有多大

名校的差距有多大

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样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强化他们的竞争,原本差距没有那么大的,被我们无形中放大了。过度的竞争,既给了一些名校渔利的机会,也使我们的孩子陷入种种盲目考证、考级的额外负担中。

  一年一度的“小升初”在即,北京许多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及其家长又仿佛陷入了某种恐慌和“季候性痉挛”。《中国青年报》3月21日报道,自从北京市规定任何竞赛成绩和考试不得与“小升初”挂钩后,北京中学不再举办公开考试,而通过寒假培训班对学生进行选拔。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不停地报名、不停地参加考试、面试。有不堪重负的孩子给总理写信说:“学校教的不考,考的又不教,你们到底要怎样,还让我上学干什么?”

  我也是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也在替儿子找学校,有一些感想,一直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的确是有一些学校仍在要求学生“有什么证书就带什么证书”,但没有证书的孩子恐怕更多吧?其中也包括不少潜质优良的孩子。也的确有一些不错的中学明确表示不看各种证书,只看他们孩子在其自行组织的选拔性培训和考试中的表现。

  依我看,现在的这种小升初模式倒很像我们理想中的大学自主招生模式,就是各学校自由命题自主招生。所以有时家长带着孩子多家学校奔波不可避免,毕竟是一种“双向选择”。在这种双向选择中,各个具体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就显现出来了。这种差异并不单指教学质量,而是包括他们的录用选择学生方式。

  通过从网上搜集资料,和对多所各类中学的实地考察,我的一个最大感触就是:名校的差距,也许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大!一是各类型初中毕业生升到“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差距未必过分的大,原本一般的学校通过狠抓教学质量连续多年统揽中考前三名的也不鲜见;二是从毕业生的分数情况上看,差距也未必那么大。也许一类名校和三类名校的平均分,差距也就是二三十分。在这二三十分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一定那么大吗?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同一个孩子,在发挥正常或稍微不正常之间,其几门功课的总差距可能就不止二十分。

  中学的情况如此,小学、大学的情况大同小异。不妨听听薛涌先生给我们讲讲“美国故事”: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大学校园里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学生(由于竞争激烈)放弃了就读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名校,而转投一些规模较小的大学。由于传统的“二流”院校和一些小型但有特色的高校,得到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源,从而提升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大西洋月刊》2004年第10期刊登了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的文章《谁需要哈佛》,他指出,这些非名牌大学不上的疯狂,和上不成后的失望或崩溃的基础———进入名牌大学改变你的生活———是错误的,因为进不进名牌大学对后来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差别。他用数字证明,扣除通胀因素,美国人的平均收入自1960年以来翻了一番,但人们却情绪低落(抑郁症比50年前增高了10倍)。

  换一个角度说,家长们从小把孩子逼到“过度竞争”的独木桥上,何尝不是在促使其在“贪得无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一路跌跌撞撞“患得患失”?某种程度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样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强化他们的竞争,原本差距没有那么大的,被我们无形中放大了。过度的竞争,既给了一些名校渔利的机会,也使我们的孩子陷入种种盲目考证、考级的额外负担中。

  也许,我们应该从名校的光环中适当地收回一点目光,更多地专注于孩子自身的成长上,比如:习惯、爱心、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及人生动力的养成,等等。而普天之下,学校那么多,选择的余地总是有的,而且余地会越来越大,学校之间的差距则会越来越小。

  □童大焕(北京 媒体从业者).

TOP

父母常处于焦虑状态可影响孩子免疫系统

新华社伦敦3月21日电(记者 葛秋芳)据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父母在生活中如果有过多的焦虑,会使他们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3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了169名5岁至10岁的儿童,要求父母记录孩子的患病情况和体温状态,并每半年为父母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评估。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父母具有较高的“情绪压力”,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其子女的患病次数会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儿童的情绪不佳影响到他们的免疫系统,使他们更易受到疾病侵害。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长期研究。.

TOP

我觉得差距也不大, 不过能上名校当然还是尽量上名校吧.

TOP

有点区别。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3-25 18:14 编辑 ].

TOP

差距相当的.

TOP

现在都是一个孩子,没有比较,很难说清,每个人对于“好”的理解不一样,所以结论往往大相径庭。我儿子的小学是传说中的名校,我没觉得这个学校在教学上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老师的水平也一般,就是儿子的同学都比较要强,好像同学的爸爸妈妈们都在陪着孩子们到处上培训班,考级竞赛,弄得争强好胜的儿子也逢竞赛就要参加,结果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很伤自尊,于是我也不得不带着他休息日奔走于各培训班之中,弄得疲惫不堪。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学校招了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学有余力,不能在学校为他们加加餐,而是每天花大把的时间做一些重复劳动,让学生在极有限的课余时间内自己加餐,实在是太累了。

不知初中是否也是这样?.

TOP

完全同意楼上妈妈说的。
就拿我家孩子他们学校来说,数学教研组组长每周都在外面教奥数赚些外快,说来完全有能力把本校小孩的数学在课堂上提高的,但是没有相关的机制来鼓励这些老师这么做,没有收入老师也不会付出那么多。如果老师都可以在课堂上说得多点,细点,透彻点,孩子们也不需要周末跑东跑西了。现在是学校里教的跟外面培训的距离实在太大。教育的机制使得孩子累,家长累,花很多的时间在做重复劳动。我现在知道为什么中国的 GDP会这么高了。
到了初中,估计也不会好到哪里,但愿吧。所以只有保重好身体才行啊。.

TOP

回复 6#quincy 的帖子

同意,为什么中国的学校不能搞分层教学?一个学生数学可以上A,语文上C班,英语上B班。或者英语上A,语文B班,数学C班,都有可能。每个孩子的特长不一样,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很多学校说是说因材施教,但基本没有,就现在小学课本的数学,有些同学觉得太简单,没什么转弯的题目,也提不起兴趣。也有学生觉得到了四五年级开始有点累了。这样的话大家也不会为择校这么累了,有时择的校也不一定适合孩子。
老师会说,你们那个学校的东西根本吃不饱的,有空课外加加餐。可是孩子会说补课应该是差生的事,难道校外比校内还累?.

TOP

回复 8#JANE-LEE 的帖子

分层教学,最好不过了。
但对老师的要求又提高了;如果是个别学校自己搞,备课,教案,试题都要有自己的一套。好像没看到哪所学校在这方面尝试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