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传]开讲——《央掘魔罗经》

[传]开讲——《央掘魔罗经》

[传]开讲——《央掘魔罗经》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22606&extra=page%3D4



1,《央掘魔罗经》的内容简介:

《央掘魔罗经》是我国南北朝的刘宋时期,印度僧人 求那跋陀罗所翻译的一部经典。

“央掘魔罗”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指鬘”——用一千个人的手指,穿在一起,做成饰物,挂在头上作为装饰。《央掘魔罗经》就是讲述 本师 释迦牟尼佛如何度化,欲通过杀人做成“指鬘”而生天的外道“恶人”央掘魔罗的经典。

《央掘魔罗经》的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在本师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代,古印度的舍卫城的郊区,住着一个年轻的青年男子,名字叫作“一切世间现”。据说这个叫“一切世间现”的年轻人,在出生的时候,国内剎帝利的武士,全都不由自主地拔出刀剑,并作出准备迎敌战斗的姿势,但是,马上,武士手中的刀剑都突然的缺了口,断了鞘,连紧握在手中的把柄,也跟着堕落在地上。这是非常奇异的事情,使得全国的武士们,惊惶了许久。

当“一切世间现”长大后,他仪表堂堂,能言善辩,而且武功很高,随外道摩尼跋陀罗学习。这个外道摩尼跋陀罗的老婆年轻美丽,生性风流,她见“一切世间现”,年轻英俊,就一直想勾引他。终于有一天,她乘摩尼跋陀罗外出讲学的时候,淫心炽盛,直接扑到“一切世间现”的身上,抓住他的衣服就往下扯。

“一切世间现”却也是个正人君子,当即就拒绝了,并说:“您现在是我的师母,等于我的母亲,怎么能做这等非法的事情呢?”,说完,他就惊恐的躲远了。

由爱生恨,这个女人,于是,想害死“一切世间现”,就装做要上吊寻死的样子,等摩尼跋陀罗回来。摩尼跋陀罗回来后,见自己的老婆正在“上吊自杀”,就赶紧救下来。他老婆就污蔑“一切世间现”,说他强奸自己。摩尼跋陀罗怒火中烧,立刻就想要报复,但是他知道,凭武力,自己绝不是“一切世间现”的对手。于是,他就想出一条借刀杀人的恶毒计策来。他对“一切世间现”说:“你是我最喜欢的学生,我现在要教你一个得道生天的秘密法门。能立刻升天作婆罗门,那就是杀一千个人,杀一个人,便割取一只手指,用线贯穿,戴在头上,成为指鬘;杀满一千个人,穿够一千只手指,做成“指鬘”,你就得道了,被杀的人也可生天了。”“一切世间现”对师父的指示,充满了疑惑。

摩尼跋陀罗就以严厉的语气说:“你怀疑师傅,就是违背戒律,你不接受师傅的教诲吗?你杀一千个人,就一定能得道,你从此就叫‘央掘魔罗’吧!”
  
作为“一切世间现”信受的外道,弟子是不可以怀疑师傅的,于是,央掘魔罗便接受了摩尼跋陀罗的指示。仗着宝剑,逢人便杀,很快就杀死了999个人。

恰巧,在央掘魔罗杀死999个人的这天,他的母亲跋陀罗这天惦念起他来,就亲自给他送饭来了。
央掘魔罗一见母亲,就想,正好杀死自己母亲,这样,也好让她死后生天,于是,就毫不迟疑的举起了屠刀·····

正在央掘魔罗举刀欲杀母亲的时候,世尊知道机缘成熟,就以神通力,出现在央掘魔罗的面前,央掘魔罗一见世尊,就舍弃母亲,想杀世尊,世尊遂以神通,降服央掘魔罗,并使之皈依我佛。

这本经文,所演述的,重点就是央掘魔罗在皈依我佛以后,和诸菩萨、声闻就佛法的法义的对答。

佛教典籍中涉及央掘魔罗的内容有:

《杂阿含经》卷38

《增一阿含经》卷31

西晋竺法护所译《鸯掘摩经》1卷

西晋法炬译《鸯崛髻经》1卷

《大唐西域记》卷6   《出三藏记集》卷2

《开元释教录》卷2、5

等。

可以提供参考。.

TOP

2,《央掘魔罗经》所涉及的佛学命题:

《央掘魔罗经》这部经典,《大藏经》一般把它归为“阿含部”,虽然归为阿含部,但这部经典,却是一部了义经典,对很多佛学命题都有涉及,包括:

(1)发挥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之意。

(2)从本质上,以如来藏义来区别大小乘,说明大乘佛法是“唯一究竟乘”,这与《法华经》的说法是一致的。

(3)演述一乘的中道义,离于二边,是名大乘——摩诃衍。

(4)如来妙法身,常、恒、不变易思想。

(5)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故,诸佛悉戒杀断肉。

(6)一阐提思想。

(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得思想。

这部经典,虽然大家对它了解的不多,但是,在佛教翻译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也属于早期如来藏系的经典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部《央掘魔罗经》,也成为达摩、慧可等人的培养专讲《楞伽经》的楞伽师,所重视的一部经典。楞伽师这一派后来蜕化为中国的禅宗。

由此可见,这部经典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3,为什么要选择讲这部经典?

在论坛上,见有的佛友,经常会为大乘是否佛说,而产生一些争论。弟子试图通过讲解这部经典,以区分三乘佛法——声闻、缘觉、佛菩提道的异同,以及修证的原理,以期给佛友提供一些思路;另外,讲解《央掘魔罗经》也是我对自己学佛几年来,于佛法之闻思修的一次总结;更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善知识出来为我们演述更深妙的佛法。

由于弟子所学有限,又从来没有讲过经,文中必有见笑于大方之家之处,如果所讲有违背佛经之处,还望各位佛友立即指出,以便弟子在论坛及时公开忏悔,以免造成误导,诽谤佛法之过。

另外,说明以下:本人虽是三宝弟子,名惭愧僧,却非出家人,因为早有出尘之志,师父又教弟子学佛常惭愧,故以惭愧僧为笔名,特在此说明一下,以免造成误会。

4,讲解《央掘魔罗经》的方式:

讲解《央掘魔罗经》主要是根据经文的内容,进行讲解,不采用全文白话翻译的方式。讲解的内容,遵循“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为原则。

为了增加讲解的严谨性,采用以经解经、以论解经、以经解论、以论解论,辅以禅门公案的方式进行。对于经中叙事部分,以及与主体无太大相关的部分,采取注释的方式,以使一些古文功底不是很扎实的读者能明白经文的意思原准则。

5,讲解正文:.

TOP

央掘魔罗经

-- 刘宋 天竺 三藏 求那跋陀罗 译

----------------------------------------

讲:

先来简单的谈谈译师 求那跋陀罗的一些情况,以下参考《中国佛教》(之三中国佛教协会编)、《高僧传》(卷三)记载:

求那跋陀罗(394-468)    

求那跋陀罗(意译功德贤),中天竺人,本是婆罗门,因读《阿毗昙杂心论》有了体会,改信佛法。但他的家庭世代不信奉佛教,禁绝和尚进家,求那跋陀罗只好弃家潜逃,随即剃发出家,立志于研究佛学。出家学小乘,后又深通大乘,当时的人都尊称他为摩诃衍。其后,跋陀来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很受到当地佛教信众的欢迎。

由于求那跋陀罗和中国的缘分很深,于是求那跋陀罗便决定乘船跨海东行。船走到中途时遇到逆风,淡水也用完了,全船的人都很恐惶,求那跋陀罗说:“我们同心合力念十方佛,称观世音,一定能度过难关的。”于是求那跋陀罗,诚恳地念圣号、并礼拜忏悔,一会功夫,便乌云密云,降下大雨,全船的人都得救了。

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年)求那跋陀罗来到广州,刺史车朗上表奏闻皇上,宋文帝派使者前来迎接。求那跋陀罗来到京都时,皇上又派高僧慧严、慧观,到郊外新亭慰劳。人们见求那跋陀罗神情朗彻,莫不虔诚的敬仰,虽然是通过翻译来谈话,但却初交相得,一见如故。

求那跋陀罗开初住在祗洹寺,不久,宋元帝即召见了他,对求那跋陀罗深加祟敬。琅邪颜延之博学多识,才能出众,恭敬地前来拜访求那跋陀罗,于是京城一带的名人们,纷纷前来看望、问候。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丞相南谯王义宣,都对求那跋陀罗行以师礼。

随即,众僧共请求那跋陀罗翻译佛经,在祗洹寺聚集了很多有佛学功力的和尚,译出《杂阿含经》五十卷。接着在东安寺译出《大法鼓经》二卷、《相续解脱经》二卷。元嘉十三年(436),由丹阳郡尹何尚之为施主,在他那里译出《胜鬘经》一卷。又在道场寺译出《央掘魔罗经》四卷、《楞伽经》四卷。当时求那跋陀罗率徒众七百余人,翻译佛经时候,由宝云传语,慧观笔受,“往复咨析,妙得本旨”。

元嘉二十三年(446)谯王义宣出镇荆州,请他同去,安顿在辛寺。他在那里译出《无忧王经》一卷、《八吉祥经》一卷、《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除以上九部六十八卷以外,据《李廓录》记载,确为求那跋陀罗译的书还有《大方广宝箧经》二卷、《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和旧题作出于《小无量寿经》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一卷。总计十二部七十三卷,现今都存在。

(据说:后来,谯王请求那跋陀罗宣讲《华严经》,但求那跋陀罗自思,自己还不通汉语,恐不能胜任,于是他每天早晚礼拜忏悔,请观世音,乞求冥冥的感应,于是他就梦到一个人穿着白衣服,拿着一把剑,擎着一个人头来了,问:“你为什么忧虑?”求那跋陀罗述说了自己的心事,穿白衣服的人说:“这事用不着忧愁。”即用剑给求那跋陀罗换了头,还问他:“痛吗?”求那跋陀罗说:“不痛。”忽然又从梦中醒来,心情喜悦。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就精通汉语,于是就开始讲经。)

孝建初(454),谯王阴谋作乱,经他劝阻不听;并因他在群众中的威信很高,逼着他一道东下。后来王玄模督军打败了谯王义宣,依着孝武帝预先发布的命令,护送求那跋陀罗重回南京。他在荆州时写给谯王的信都有记录,没有片言只字牵涉到军事,孝武帝后来查明了越发敬重他。有一次问他想念谯王否,他回答说:“受供十年,何可忘德,请许为之烧香三年”。孝武帝重他的义气也就慨然允许了。

后来朝廷为求那跋陀罗在秣陵凤凰楼西修建了一座寺院。

(据说:每到半夜,寺庙里的僧人就听见有人推门叫喊,起来看看又没有人,而且,众僧人也常常作恶梦。于是,求那跋陀罗就烧香咒愿道:“你们前世住在这里,我现在在这里建造了佛寺,行道礼忏,也是为了你们。你们若继续住下,就做护寺的善神;若不在此居住,就各随所安。”后来,有十几个僧人和信众,同一天晚上梦见有几千个鬼神,都挑着担子搬走了。寺院从此平安。现今的陶后渚白塔寺,就在这个地方。)

(据说: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天下大旱,持续几个月没有下雨,祈祷山川,一点应验也没有,孝武帝请求那跋陀罗去祈雨,并说一定要使上天有感,降下大雨,若是祈不来雨,就不要再相见了。求那跋陀罗说:“上凭佛宝、法宝、僧宝和陛下的天威,必定能祈降大雨。否则,决不复见。”求那跋陀罗即往北湖钓台祈雨。祈雨时不进饮食,只是默默地诵经,并加以秘咒。到第二天申时,西北方乌云密布,太阳已近傍晚,风起云合,天降大雨。第三天早上,公卿大臣都来祝贺,孝武帝召见慰劳,布施相继不断。)

南朝宋明帝时,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正月,求那跋陀罗觉得身体不适,便与明帝和公卿大臣们告别。临终这天,求那跋陀罗久久仁立,仰望天空,见空中天花缤纷,圣像在空,遂卒于住所,终年75岁。明帝听到求那跋陀罗去世的消息后,非常痛惜,慰问的赠品非常丰厚,王公大臣都来送葬,享尽哀荣。

求那跋陀罗的翻译比较质直,但仍不失原意。所以法慈说他“又谨传译,字句虽质而理妙玄博”。求那跋陀罗的翻译能够有系统地传播他所宗的瑜伽一系学说的。这一系学说的构成,来源有:上座部的禅法,以《杂阿含经》作依据;从如来藏发展为藏识的说法,以《央掘魔罗经》、《胜鬘经》作依据;从胜义谛无性发展为三自性的说法,以《相续解脱经》(即《解深密经》)作依据。这些经典求那跋陀罗都译了出来。最后瑜伽学系通过唯心所现的理论,组织独到的禅观法门,详细叙述于《楞伽经》,求那跋陀罗对它更一字不遗地做了直译功夫。这在修辞方面虽没有能够文从字顺,但就意义言,可算是很忠实于原本的。在后来,形成的专讲《楞伽经》的楞伽师的这一派,求那跋陀罗也算的上是楞伽师的鼻祖因此说,他和菩提留支、真谛等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

从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年),求那跋陀罗来到中国以后,周旋于王公贵族之间,中间又逢谯王作乱,几经险难,而译经不辍,他所翻译的《杂阿含经》《大法鼓经》《相续解脱经》《胜鬘经》《央掘魔罗经》《楞伽经》等经典,在大藏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所要讲解的《央掘魔罗经》就是求那跋陀罗在祗洹寺,会集了当时佛门内的精华人士,共同翻译出来的。

顶礼本师 释迦牟尼 佛

顶礼 欢喜藏摩尼宝积 佛

顶礼 求那跋陀罗 译师!.

TOP

超长帖子, 敬请看源贴..

TOP

【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及四部众、无量诸天、龙神、夜叉、干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毘舍遮、负多伽那、阿磋罗檀那婆王、日月天子、阿修罗及诸罗剎、护世主四天王、魔天等俱。尔时世尊广说妙法度脱众生,名曰《执剑大方广经》。初中后善,究竟显示善义善味,纯一清净、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说斯经已。

-------------------------------------------------------------------------------------------

讲:

最近其他佛教论坛上,看到一些佛子“热衷”于将佛经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一现象,其中一位翻译《金刚经》的佛友,在翻译这句“如是我闻”的时候,就简单的翻译成:“我是这样听说的。”这是很不准确的。佛经中的这首句“如是我闻”,是很有来历的(不赘述,地藏论坛的佛友都知道!),是表示此经的确是佛亲口所说的意思,含有:当时,佛说法的时候,我阿难亲自在现场,亲耳听到 释迦世尊,是这样说的····——含有这个意思。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 释迦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许多佛子讲《执剑大方广经》。这部《执剑大方广经》,我用几种搜索软件,都没查到这部经典。在《央掘魔罗经》里面,说这部《执剑大方广经》:初中后善,究竟显示善义善味,纯一清净、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在场的弟子能亲耳听到世尊说法,福报很大啊!

如今,惭愧僧也在这里“讲经”,忽然联想到《六祖坛经》里的一段,印宗听惠能讲“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一段后,感慨的说:“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其金。”

所以我讲的经,比之印宗,又差了许多,因此不敢,也不能说是讲经,只能算是自己学佛的一些体会罢了!

言归正专,就在 释迦世尊讲《执剑大方广经》的时候,舍卫城的郊区,发生了一见惊天动地的大事······.

TOP

【经文】

舍卫城北去城不远,彼处有村,村名萨那,有一贫穷婆罗门女,名跋陀罗。女生一子名一切世间现,少失其父,厥年十二,色力人相具足第一,聪明辩慧,微言善说。复有异村名颇罗呵私,有一旧住婆罗门师,名摩尼跋陀罗,善能通达四毘陀经。时世间现从其受学,谦顺恭敬,尽心供养。诸根纯熟,所受奉持。

尔时彼师暂受王请,留世间现守舍而去。婆罗门妇年少端正,见世间现即生染心,忽忘仪轨,前执其衣。时世间现白彼妇言:“仁今便为是我之母,如何尊处而行非法?”内怀愧悚,舍衣远避。尔时彼妇欲心炽盛,泣泪念言:“彼见断绝,不随我意。若不见从,要断其命,不使是人更余婚娶。”即以指爪自画其体,淫乱弥炽,自烧成病;行女人谄,庄严其身;以绳自系,足不离地。

时摩尼跋陀事毕还家,见妇自悬,以刀截绳、高声大叫而问之言:“谁为此事?”时妇答言:“是世间现,欲行非法,强见陵逼,作如是事。”摩尼跋陀先知其人有大德力,即思惟言:“彼初生日,一切剎利所有刀剑悉自拔出,利剑卷屈,坠落于地。令诸剎利皆大恐怖。其生之日有如此异,当知是人有大德力。”思惟是已,,语世间现:“汝是恶人,毁辱所尊。汝今非复真婆罗门,当杀千人可得除罪。”世间现禀性恭顺,尊重师教,即白师言:“呜呼和上!杀害千人,非我所应。”师即谓言:“汝是恶人,不乐生天作婆罗门耶?”答言:“和上!善哉奉命,即杀千人,还礼师足。”

师闻见已,生希有心:“汝大恶人,故不死耶?”复作念言:“今当令死。”而告之言:“杀一一人,一一取指。杀千人已,取指作鬘,冠首而还,然后得成婆罗门耳。以是因缘,名央掘魔罗。”即白师言:“善哉和上!受教。”即杀千人、少一。尔时央掘魔母念子当饥,自持四种美食送往与之。子见母已,作是思惟:“当令我母得生天上。”即便执剑欲前断命。

-----------------------------------

讲:

这一段,在第一楼,已经简单的讲过了,只是重点讲一讲文中,央掘魔罗喊外道师傅“摩尼跋陀”为“和上”一节。

参考《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所列举的解释,这里的“和上”的应理解为“亲教师”的意思,大概是当时的古印度的俗语。  .

TOP

【经文】

去舍卫国十由旬、少一丈,于彼有树,名阿输迦。尔时世尊以一切智,如是知时,如鴈王来。央掘魔罗见世尊来,执剑疾往,作是念言:“我今复当杀是沙门瞿昙。”尔时世尊示现避去,时央掘魔罗而说偈言:

住住大沙门,白净王太子,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无贪染衣士,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毁形剃发士,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知足持钵士,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无畏师子游,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雄健猛虎步,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仪雅鹅王趋,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安详龙象行,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明朗口初出,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明朗盛满月,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庄严真金山,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千叶莲花眼,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素齿白莲华,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善说真言舌,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眉间白毫相,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光泽绀青发,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过膝佣长臂,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离欲马王藏,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膝骨密不现,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手足赤铜甲,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轻举蹑虚足,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迦陵频伽声,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憍吉罗妙音,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百亿胜光曜,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诸根善调伏,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十力悉具足,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善持四真谛,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说八道饶益,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三十二相具,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八十种妙好,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永灭诸爱欲,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莫令我起瞋,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未曾见奇特,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修罗因陀罗,及与诸罗剎,降是三憍慢。汝是何等人,如是极疾行,及我未下刀,知时宜速住。住住大沙门,不闻我名耶,我是央掘魔,今当速输指。住住大沙门,其诸众生类,若有闻我名,一切皆怖死,何况面见我,而得全身命。住住大沙门,汝是谁速说,为天为风耶?于我前疾去。住住大沙门,我今已疲乏,终不能及汝,今当税一指。住住大沙门,汝善持净戒,宜速输一指,莫度我境界。.

TOP

尔时世尊犹如鹅王庠行七步,师子顾视,为央掘魔罗而说偈言:

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生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于实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作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为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老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病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不死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染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漏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罪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于谛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于法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如法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寂静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安隐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忧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离忧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尘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离尘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羸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灾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恼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患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离患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有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量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无上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最胜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于恒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等高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于上际,而汝不觉知;汝央掘魔罗,我是等正觉;今当输汝税,无上善法水,汝今当速饮,永除生死渴。.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