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是这样的?????
每个学期,在一所中学任教的林老师都要准备几节公开课,请来外校的老师和家长听课。每年,他也会到一些学校听听公开课,看看其他老师是如何上课的。这件在老师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个教学活动,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了味。
一位正在上高一的学生就说:“上公开课时感觉老师特假,像演戏似的。”
公开课的作秀方式有多种
方式一:公开课的过程已经演练过多遍了,不仅老师,连学生的配合都演练了多次。有时,老师设计的课时进程太过精确,甚至与下课铃声都分秒不差……当然,还要挑选好的班级上课,才显得课堂活跃。最让学生感到不一样的是,上公开课时的老师与平时差别很大,对待学生的态度“好得不得了”,这是因为在教室里坐着一排来观摩的官员、教师或学生家长。
方式二:平时老师是不上公开课的,老师平时教学任务很重,准备一节公开课很费事,很累。可一旦上了公开课,老师就恨不得把所有教学形式和手段都用上,以显得课堂活跃。一位高一老师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节公开课,老师除了使用多媒体教学外,还让学生分别讨论、扮演角色、编课本剧、充当记者采访等,可以说所有教学形式全套上场。这在平时可能吗?
方式三:公开课上,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眼花缭乱,一会是视频,一会是音频,看得同学忘记了时间。这种由过去的“口灌”变成了“电灌”的公开课,学生听觉、视觉更累了,思维也全没了,因为离平时的课堂教学形式相距太远了。
方式四:为了上好公开课,让外校来的领导、老师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果,一些老师甚至调出几个班的好学生,临时凑成一个班上公开课。
不可否认,公开课是展示多种教学风格、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的一种“研讨课”,是作为“样本”让老师们研讨的。既然带有研讨性质,就不应该怕被人说不对,就不应该怕出错。
学生觉得公开课特别假
说到底,公开课除了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外,最主要的受益者应该是学生。但许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并没有顾及到学生。
一位姓王的家长讲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他女儿上完公开课回家后,他问道:“今天课上谁表现最好呀?”没想到女儿的回答却是:“老师表现最好!”这让这位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的家长很诧异。他接着问:“为什么?”女儿回答说:“老师今天对我们可好了。”他再追问:“那平时呢?”女儿回答说:“她好凶,经常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
听完这话,这位家长愕然了许久。他说:“我们天天给学生讲诚信,但老师却在教学生作假!”
新疆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一女生王培(化名)说,她们几乎每个月都会上一到两节公开课,有的老师让他们事先预习,不耽误正常的教学;而有的老师则会精心安排去讲已经讲过的课。记得他们学过《胡同文化》这节课后,一天老师通知大家过几天要上公开课,还是讲这节课。请去过北京、看过胡同的同学举手。下课后,这几位举了手的同学被老师留下,布置了公开课的“任务”。
果然,那天上公开课时,老师就请这几位同学讲去北京看胡同的见闻。随后,老师“眉飞色舞”地给全班同学讲了这节课。因为这课已上过,同学们发现老师这次跟上次很不一样,觉得很假。一些同学连头都不敢抬了,仿佛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
一位中学生张非非(化名)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她们班里要上公开课,英语老师竟然从自己所教的四个班里挑出最好的学生凑成一个班。因为是最好的学生,加上那天上的课又是讲过的课程,教学效果自然十分好,发言踊跃,与老师的交流与互动都很好。特别是下课后,待听课的人都走了,老师竟然笑着对她们说了声:“谢谢你们。”学生自然对老师说了句:“不客气。”
公开课应该推开门就听
正在上高中的学生小芮的一席话让人感到很实在。他说:“我们真正喜欢的好的公开课,是老师用朴实、又有才华的语言,在课堂上不骄、不躁、不作秀,真实而自然地讲授知识。”
在另一所中学上学的丁丁脑海中永远记着这样一节课。一位40多岁戴眼睛的语文老师走进班里时,大家并没有感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当他站在讲台上,开口讲课时,同学们立即被吸引住了,因为他出口成章,才华横溢。许多知识不是一两个星期能准备好的,且思路新颖,语言运用十分精彩。当时全班同学都埋头在记笔记,似乎想把课堂上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小芮说:“那是我记忆中记笔记最多的一节课,下课后同学们没有一个人说记笔记太累,反而都很兴奋,说老师太有水平了。”
乌鲁木齐市某中学的刘老师认为,公开课前老师进行简单准备是必要的,但不能指定哪位同学回答,不能与平时授课有太大的差距,更不能重复“秀”课,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改变这些做法,但一下子都改过来不可能。
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一位从事了多年教学工作的教师认为,公开课是为了展示各自的教学风格,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说白了是为了让教师们互相查找不足,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所以,公开课应该与平时的教学没有什么两样。
一些教师认为,公开课还可以叫“开放课”。即所有的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推开任何一个教室的门进去听课,这样可以极大地避免老师“作秀”。他们认为,只有“推门听”听到的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才是让人信服的公开课。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教研中心的一位专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应该叫“研讨课”,是作为一种“样本”来让老师们研讨:如何更好地上好这节课。既然是“样本”就必须让大家来“评头论足”,而不是模仿,因此不应怕出差错。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许多学校和教师把“样本”式的公开课上成了“样板”课,公开课的模式成了大家模仿的“范本”,大家照此仿效,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假我更假,反正平时的课也没教师和家长来听,为了一时的“模范”,只好牺牲学生了。
目前,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教研中心已经发现了这类问题,他们下基层进行调研听课时,再不事先通知学校和教师了,而是随机抽挑班级听课。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研讨,才能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方式。公开课不应怕出错,只有大家一起研讨了,才能真正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报记者 王瑟)
公开课又叫“做课”,本来是学校里非常正常的一项教研活动。但是这两年,这个本来正常的活动似乎开始变味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在不久前的一次会上指出,现在做课正在渐渐失去其原有的面貌,不少老师做课时讲的课不是讲给学生的,而是讲给检查者的,做课已经演变成“赛课”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