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
  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管教甚至是引导儿童行为的重要方面。对孩子的管教既要做到教导、训练、纠正他们,又要不致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从而使他们失去信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雕塑孩子的意志而不伤害他们的心灵。父母如果只注重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却不加以管教,那也无法完全建立他的自尊心,因为缺少管教等于破坏孩子的自尊。
第一节 管教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教导
  教导是指在家庭教育中传递知识,教导孩子基本的生活基础,以身作则或用教导、命令的方式的来传达。教导孩子常采用如下一些具体方法:
(1) 父母以身作则,按自己的标准行事;
(2) 非正式的教导,利用每个机会非正式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教给独儿女。
(3) 正式的教导,拿出特定的时间教导儿女。

二、第二阶段:训练
  训练是指父母应该在教导过的那些方面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和发展潜能。训练孩
子常有如下一些具体方式:
(1) 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边做一边教;
(2) 教导比较复杂的事或观念,一次一种;
(3) 谈论一个问题,借此得到比较深入的知识,错误的观念也能澄清;
(4) 在这阶段使用奖励的方式非常有效。

三、第三阶段:纠正
  纠正是指采取行动以改正孩子的行为,好让他遵行前面的训练与教导。纠正行为一般有如下一些具体方法:
(1) 直接果断式的沟通;
(2) 打屁股;
(3) 自行负责;
(4) 违者受罚;
(5) 不理不睬。

四、管教与惩罚的不同
  管教有时会被认为是约束,是不好的,实际管教真正的含义带有积极性和鼓励
性,甚至是爱的明证。管教的动机是爱与关心。
第一阶段 教导:以爱和鼓励教育指导孩子成长。
第二阶段 训练:引导、训练教会他们成长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阶段 纠正:用某些手段和行动遵守先前的教导,矫正和调整他的言行。

  而惩罚并不时纠正,是一种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暗示着对孩子的处罚、报复,孩子因此为他的错误行为扯平、解脱,没有起到纠正的作用。

  管教与惩罚有如下不同之处:

      惩罚         管教
目的    为了反击而处罚    为了纠正和成熟而训练
焦点    过去错误的行为    将来正确的行为
态度    父母是敌视与受挫的  父母是爱与关怀的
孩子的情绪 惧怕和罪恶感     安全感

  管教孩子时,父母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对此非常敏感。事实上,有许多时候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生气,而小孩已觉察到了。如何控制怒气是父母必修的一个课程,学到此技巧的父母晓得如何管教孩子而非惩罚孩子。

  当你怒气冲天时,试试下面的建议:
1、 不要立刻就暴跳如雷,又打又骂,不要揍小孩,无论身体的哪个部位都
不行。即使只是打屁股那也很可能会娈成虐待;
2、 离开孩子几分钟;
3、 承认自己动怒了,然后平静地自制;
4、 开明自己为何要生气,然后行动;
5、 冷静下来之后,走到孩子面前纠正他。

  如果你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最好的挽救方法就是请他原谅——不是为了你纠
正他,而是为了你在管教他时动了怒。


第二节 管教的方法与技巧




一、直接而果断的沟通
  为什么在对孩子的教养中要把沟通列为第一呢?这是因为对孩子的尊重,可以使孩子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借着沟通可以了解孩子是不是明白你的教导。当孩子有了反应后,父母就可以看出所面临的应是哪一阶段的管教问题:教导、训练或纠正,另外,沟通还可避免对孩子采取的不当或过激行为。那么,什么是沟通呢?就是同孩子分享信息以及交换意见、思想。分享了信息,彼此就能相互了解。沟通可以使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完全呈现给孩子。沟通分为三部分——
实际所说的话7%
语气38%
非语言的沟通55%

一个完整讯息
  在同孩子的沟通、管教孩子时,他是针对这三方面来判断接受的。父母的语气和非语言的沟通(如眼神、表情、动作等等)比所说话更令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意思。因此父母所用的沟通要更直接、更果断,表述(包括非语言表述)要准确清晰。

1、 语气
  语气要坚定,但不要严厉。父母的语气要透露出说得到就一定做得到,而且第一次要他改变行为时,就要他照办。
  如果同孩子沟通时气愤不已,语气就会严厉、气愤,声调也会很高。要孩子改变行为是没有必要大声、严厉的,只需要坚定的语气。

2、 非语言的沟通
  眼目相交:两眼直视孩子的眼睛。孩子年幼,则要蹲下去,双眼和他的眼睛一样高。必要时,要求他注视你。
  身体姿势:倾向孩子。
  彼此距离:接近孩子。不要在他走离你身边时和他沟通,而要慈爱地跟他说:“过来。”
  脸部表情:要轻松友善。

3、 语言
(1) 在下命令时,不要用希望或期望的字眼。
  不要说:“我不希望你再打弟弟了。”
  而要说:“不可再打弟弟了。”

(2) 把你想要他做的仔细说出来
  不要说:“乖一点。”
  而说:“不可在沙发上跳来跳去,下来!”

(3) 不要用乞求、请求或计时的方式
  不要说:“过来吃饭……我说过来吃饭……你最好过来吃饭,否则我要数到10了…1、2、3…”
  而说:“现在就过来吃饭!”如孩子没有听从,就告诉他若不再来你就采取什么行动。

(4) 不要用问句。应该用“我要——,我不要——,我们的约定是——我要你去——”等句子。
  不要说:“你不觉得现在应该上床睡觉了吗?”
  “你现在不想上床吗?”
  “时间晚了,现在上床睡觉,好不好?”
  而要说:“我要你现在就上床,我们约好你九点半上床睡觉的。”

(5) 要孩子一次就改变,同样的要求不要一再出现。
  不要说:“安安,请你把门关上!”(没有去关)。
  重复:“安安,我叫你去把门关上!”(仍没去关)。
  重复:“照我的话去做,好吗?”(还是没去关)。
  要说:“安安,请把门关上!”(安安没去关门,不要再发出同样的要求)。

(6) 若孩子对沟通没有反应,就把你要采取的行动说出来,这时,你就从沟通
进入了管教的第二种方式了。
  要就:“安安,请把门关上!”(安安没有去关门)。
  “如果你现在不关,今天你一整天都要呆子家里,不准去碰那扇门。”

(7) 不要光说不做——说到就要做到。
  不要说:“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要打你屁股。”(孩子没有停)
  “我说,停下来,否则我真要打你的屁股。”
  “你是不是真的要我打你?”
  要说:“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要打你屁股。”(孩子没有停)“跟我来!”(打孩子屁股)。

(8) 不要让孩子选择或信口开河。
  不要说(选择):“你是要把玩具收好,还是现在就上床睡觉?”
  要说:“等你把玩具收好,才能上床睡觉。”
  不要说(信口开河):“如果你不把玩具收好,那么这星期都不可以再碰那些玩具。”
  要说:“如果你不把玩具收好,那今天一整天你都不可以再碰那些玩具。”

对父母的测试:

  运用以上沟通应该坚持的各种原因和沟通的技巧,看下列情况破坏了沟通的哪一个或哪些原则:
1、“你不觉得今天早上应该刷牙吗?”(1、4)
2、“不要象只猪(狗、猴子等)一样!”(2)
3、“杰儿,请你上车,好吗?这样我们才能出发呀!拜托,杰儿……”(3、5)
4、“我希望你不要再打家明了。”(1)
5、“你不觉得你不该再吃了吗?”(1、4)
6、“小丽,过来……不要乱跑……小丽,我叫你过来,有没有听到!等一下过来就有你好看了!”(5、6、7)
7、“你不能穿端庄一点吗?”(2)
8、“如果你再弄坏玩具,我绝不会再买给你!”(7、8)
9、“你现在就上床,我已经讲过三次了。”(5)
10、“如果你再那个样子,就过来坐在我旁边……”(孩子依然故我,母亲也没叫他过来坐在旁边。)(6、7)
11、“我数到5,如果你还不出来,1……2……3……4……5……”(3)
12、“我真的很希望你去把厨房的垃圾倒掉,都满出来了!”(1)
13、“你是要继续哭让牙齿痛个半死,还是要我带你去看牙医,请牙医帮你治疗?”(7、8)
14、“佳佳,把门关上……你听到了没?……请你把门关上,好吗?……你快要把我气死了!你最好现在就去把门关上!”(5、6)

◆ 你曾经在无意中破坏了哪些原则,而且想在哪方面继续努力?
◆ 选择一个原则或目标,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中特别用心去做。请把你挑选的原则或目标写下来。
◆ 请配偶或好朋友在下个星期特别注意一下你纠正孩子时的情况。七天后,请他用这8个原则来评估你在这七天中以语言沟通的情形。  
二 打屁股

  责打是父母纠正孩子行为的一种方式。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打孩子也能被误用、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责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1、 生气时绝对不要打孩子,那样会有危险。

2、 一般而言,打屁股的对象是学走路的娃娃和学龄前的孩童,有时候读小学的孩子也包括在内。到8岁或11岁之后就不应该再打孩子。青少年则绝不要用责打的方式。

3、 小孩子如果公开反抗,这时就应责打。如你吩咐学龄前孩子过来他反而跑掉了,就是公开地反抗。

4、 打屁股是纠正的方法之一,但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种方式可用。一遇到状况就要慎选纠正的方式。

5、 打孩子屁股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不要用手揍孩子,那样表示你不尊重他。要把孩子带没有第三者的地方,依步骤而行。但如果孩子只是9—18个月,而且才刚刚开始学习什么是“不可以”,这时就要一边说“不可以”,一边打他的手背,让小孩把痛和“不可以”联想在一起。

(1) 找没有第三者的地方,不要让孩子在别人面前难堪。
(2) 问他:“我们的约定是什么?”或“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在纠正他以前,先确定他是否了解你以前对他的教导。
(3) 问“你做了什么?”,使他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并且要他学会承认自己做的事。这点非常重要。
(4) 告诉他你爱他,向他解释是因为爱他才打他。对他说:“我爱你,而且我要帮助你下一次不再犯错。”
(5) 打他。很快地打几下屁股,并且打痛。孩子愤怒的哭叫声会变为软化、让步的哭声。
(6) 打过以后,立即安慰他,抱住他,再向他保证你是爱他的。父母之中谁打孩子,谁就要负责安慰,不要由另一个人来安慰。
(7) 如果有必要,让孩子做恢复补偿的工作。

  妈妈到幼儿园去接梅梅回家,梅梅不愿穿上雨衣。她一面跺脚,一面坚决地说:“不要!”妈妈答应如果她乖乖合作就给她买棒棒糖,但梅梅还是坚持不 穿雨衣。妈妈就威胁说不带她回家,而且还假装往外走。梅梅还是无动于衷。

  妈妈最后只好回头把她抱到车上,雨衣还是没有穿上。到了车上,妈妈已经火冒三丈,直骂梅梅是个坏小孩。

  妈妈想让孩子听话的方式是贿赂地(棒棒糖),还威胁孩子,而事实上她是不会照做的,这样妈妈就输了;同时妈妈不应该口头上攻击孩子的人格,应批评的是孩子的行为本身。

  小明与小君在屋里捉迷藏。他们跳上窗台,一不小心就把妈妈最喜欢的一盆栽芦荟碰到地上打碎了。妈妈很心痛她的盆栽芦荟被完全摔坏了,火冒三丈,抓住孩子又打又骂。过后妈妈在客厅里掉眼泪,小明与小君在整个下午都躲得远远的。

  盆栽是孩子无意中打碎的,应告诉孩子怎么做(训练),而不应该发怒。孩子学会怎么做以后就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因此需要的是教导训练而非纠正,更不该是惩罚。孩子已会当妈妈生气的时候躲得远远的,能学会因此不在屋子里乱跑。

对父母的测试:

  责打是父母纠正孩子的一种方式,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打孩子也可能被善用或被误用,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 下面有一些错误的行为,选出你认为该打的例子
(1)( )4岁大的小明早餐时打翻了牛奶,当时他正伸手去拿果汁。
( )4岁大的小明早餐时因为要伸手去拿果汁而打翻了牛奶,在这之前,爸爸一再告诉他拿什么东西可请别人代劳。
你的理由是:

(2)( )5岁的小宝大声喊着说:“我不要!”当时他母亲正叫他回去把浴缸里的玩 具拿出来。
( )妈妈吩咐5岁的小宝把浴缸里的玩具拿出来。小宝说“好”,但过了十分钟,那些玩具还是原封不动。
你的理由是:

(3)( )3岁大的丽君涂了妈妈的唇膏和化妆品,被妈妈发现了。
( )妈妈已经警告丽君不可以乱动妈妈化产妆台上的东西,但妈妈发现丽君拿着她的唇膏乱涂乱抹。
你的理由是:

  (在这些例子当中,有哪些共同的起因让人觉得应该打孩子?)

2、 应用在你和你的家庭上
·责打不可用来当惩罚,只能当作纠正的方式。你是否打过孩子?为什么有?为什么没有?

·小时候,父母有否因为气极而打你?
( )有 ( )没有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小时候挨打时,你是否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以致你知道他们虽然打你,却没有对你生气?
( )是的。如果答案为是,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 )不是。如果你的答案为否,那你相信因为爱而责打是可行的吗?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

·描述你最近一次打小孩的情形。
小孩犯了什么错?
你生气了吗?( )是的 ( )不是。如果答案为是,你当时是如何控制怒气的?

·你的小孩曾经故意违背你明确的教导,或是公然反抗你的权威,或明知做错事说错话而隐瞒说谎吗?
( )是的 ( )不是
为什么你会觉得当时最好的纠正方式就是责打?

你如何知道小孩了解你的教导?

小孩承认自己错了吗?
( )是的 ( )不是

你对小孩说了什么话,以表达你对他深深的爱?

小孩子对你打他的反应如何?

当时你感受到孩子是否伤心或已经后悔了?
( )是的 ( )不是
如果是,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打过小孩之后,你立刻就安慰他吗?
( )是的 ( )不是
在这种情况下,小孩曾否跑来想要得到你配偶的安慰?如果有,你当时怎么做?

·最近,你的小孩曾经公开反抗你的权威或故意违背你清楚的教导吗?

你想要阻止这种不顺眼的举动吗?
( )是的 ( )不是
如果是,你要怎么做?  

三 违者受罚和自行负责

  教养孩子时使用“违者受罚”的方式可以非常有效且改变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掌握全局取代孩子渐渐长大时打屁股的方式,也可以消除争执——特别是固执的小孩,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感,消除抗议和抱怨,同时积极地建立孩子的自尊心。
  所谓“违者受罚”的方式就是父母设计一种和孩子行为有必然关系的负面
结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违者受罚方式的结果就是他必须把它清理掉。这种结果之所以说是负面的,那是因为孩子清理乱涂乱画实在一点也不好玩,还要占用自己玩耍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孩子就可以明白他的行为与受罚结果间直接的关系。

例一:爸妈告诉小基晚上要把脚踏车牵进车库,但他却常常把车子留在外面过夜。
  违者受罚的方式——如果小基再把脚踏车留在外面,就两天不许他骑车。这种结果对他而言是负面的,因为他很爱那辆脚踏车,就必须学会如何维护他。

例二:7岁的凯莉早上穿衣服时总是慢吞吞的,也不管是不是能在七点半出门;但她必须在这个时间以前出门,否则上学就会迟到。
  违者受罚的方式——如果凯莉再次不能在七点半以前出门,那她晚上就得提早半个小时上床,这样第二天早上她才有精神准时上学。这样的结果是负面的,因为小莉最讨厌晚上提早上床。但这是必须的,因为睡眠充足才能让她早上有精神。

例三:小彬把篮球放在客厅,因为他常常打篮球,而且客厅门一开就是院子,把球放在客厅对他来说很方便。他不愿把球放在他的房间或储藏室里。
  违者受罚的方式——如果小彬再不把篮球拿到他的房间或储藏室,妈妈就会把篮球扣留一星期。这对小彬来说是负面的结果,因为他最喜欢的运动就是篮球。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因为他必须约束自己把东西放在该放的位置。爸妈已经在他的房间为他预备有放玩具的地方,如果现在他还想玩球,就必须学会把球放在该放的地方。

  有效使用违者受罚方式的原则:
1、 如果你已经怒气冲天,那绝不可能有效地使用这种方式。
2、 先和孩子沟通。不论使用那一种纠正方式,都一定要先沟通。告诉孩子,
如果再犯,必然会尝到违者受罚的结果。
3、 结果必须对孩子是负面的。你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喜好。
4、 结果必须和他的行为有必然的关系。换句话说,孩子的行为和父母设计
的结果一定要有直接关系。
5、 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
如果你正大发雷霆,就不要使用这种方式,因为你当时不会真心要人工合成选择的自由。个性强的孩子会试试看他是否真的有选择的余地,你不可以干涉孩子的决定。让他自己把事情搞砸了,他就会知道什么叫“负责”。现在就让他学会负责,总比长大才学会要好。如果他在3岁、8岁或15岁的时候没有承担一些责任,长大后也不知道该如果对事情负责。
6、 不要插手,让结果来纠正他的行为。
让孩子自食其果,不要帮他。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点不忍心,就想一想这样的结果可以让他有正面的成长,以及有负责的行为。
7、 要确定你要他做的事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而且所设计的结果也一定要合理。
  孩子也许能力很强,但却未必做过这类的事。如果是这样,就要他一边做,你一边有耐心地教他。


  通过对孩子管教时使用“违者受罚”的方式,家长还能学会如何使用“自行负责”的管教方式:父母放手不管,让事情自然产生结果,孩子品尝到“自行决定”的后果后能引起他们自己的改正行为,因为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不愿意的。让孩子领略自己某些行为的后果不仅能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建立他们更强的责任感。但如果情况发生的后果具有危险性,有可能危害到孩子本身或他人,则不能使用这种管教方式。

例一:5岁的文文,不想穿鞋子上游泳课。妈妈知道途中他必须经过停车场,而停车场的地面非常热,所以要他穿鞋子,但是文文强烈反对。
  以自行负责的方式解决——妈妈让文文不穿鞋子就去上课,让他自己去试一试。文文走到停车场,果然脚底烫得直跳,只好赶紧冲过去。他作出这决定因而自然尝到后果,吃到了苦头,下一次他就知道要穿鞋子了(如果他是个顽固的小孩,那可能就要多烫几次才愿意穿鞋,不过他终究还是会学乖的)。

例二:外面好冷!可是米雪不愿穿毛衣上学。她一再地抗议,为了穿毛衣的事显得极不耐烦。
  以自行负责的方式解决——妈妈就让米雪不穿毛衣去上学。结果一路上她冷得起鸡皮疙瘩,在学校一整天,她巴不得有件毛衣穿。因此下一次天气又变冷时,她就不会再吵着不穿毛衣了;她乖乖地穿上毛衣,因为她可不想再受冻一整天。

例三:8岁的梅梅非常健忘。每星期她总会有一、两次忘了带快餐上学。通常只要她忘了带,妈妈就会替她送去。

以自行负责的方式解决——梅梅又忘了带快餐,妈妈这次不帮她送到学校去。梅梅觉得好饿。

对父母的测试:
1、 一个6岁的小孩不小心把牛奶打翻在地。
违者受罚的方式:
2、 一个小孩早上起床后自已整理床铺,但上课时桌上仍然乱七八糟。他早已学会了整理床铺,而且也可以整理得很好,但他就是不愿做好。
违者受罚的方式:
3、 5岁的伟强穿着沾满泥土的鞋走进厨房。
违者受罚的方式:
4、 一个6岁的孩子常常把滑板、漫画书和玩具丢得满地都是。
违者受罚的方式:
5、 7岁的维维骑自行车到附近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爸妈已经告诉过他,只能在家附近的空地骑车。
违者受罚的方式:
6、 5岁的安妮吃晚饭时老是不准时。
违者受罚的方式:
7、 一个小孩进出家门时老是忘了随手关门。
违者受罚的方式:
8、 4岁的小明很爱玩,每到尿急时还是不肯回家上厕所,以致常常尿在裤子上。
违者受罚的方式:
9、 6岁的莉莉早上要去上幼儿园时,穿衣服总是慢吞吞的,也不管是不是已经七点半了。她必须在这个时间出门才不会迟到。(前面范例的部分已经提出一种必然的结果。请针对这些状况再举出一、二种结果。)
违者受罚的方式:

四 奖励

  父母在教养子女时,会不断使用“教导、训练、纠正”三个阶段的方法,奖励若用在训练的阶段上,会比用在纠正的阶段上更显效果。

  训练就是帮助孩子在曾经接受教导的范围内,养成习惯和发展潜能,即帮助他发展积极、正面的行为和习惯。在以下几种训练的情况里,可以使用奖励的方式。

·接受小小的教训
·表现得很有礼貌
·做好家庭作业
·自动自发做家事
·晚上自己洗脸刷牙

  小孩子常常知道父母要他们做什么,而且也有能力做得到,但就是不愿意照办,这时就需要纠正。如果父母在孩子公开反抗或我行我素时,给他奖励来让他改变,就等于是贿赂。父母有时会不知道该用纠正或是训练的方式,那么就使用“违者受罚”的方式,这有助于改掉孩子无意识、没有任何预谋而形成的坏习惯。坏习惯需要反复训练加以纠正,此时奖励可以用来当作强烈而又积极的动机。

1、 奖励的形态

  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内在的形态是当孩子做得好或做对了时,他心里就出现了自我的肯定,他会觉得因遵循父母的教导而行而做得很好,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自尊自信也就成了最佳的奖励,且比外在的奖励更带来满足。外在的奖励使用得当也能积极地影响孩子的行为,进而激起他内在的回馈。外在的奖励最终是为了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需要,否则就会流于贿赂和交换——他做任何事情都渴望得到奖励哪怕不是物质上的。

  外在奖励分为三种:

(1) 表情和言语的奖励
这是外在奖励最主要的形态:包括称赞、欣赏的话语,拥抱和爱的表现,注意、嘉许的表情、微笑、动作等。

(2) 活动或特别的待遇
如让他可以晚睡一点,去公园,或可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

(3) 具体的礼物
如食品、玩具、书等。

2、 使用奖励方式的原则

(1) 具体的礼物,特别的活动与待遇,表情和言语的奖励,三种要并用;
(2) 不滥用奖励。太多的奖励特别是物质的奖励是有害的。当孩子面临成长的关键,以及需要借助奖励和训练来发展积极的习惯或行为时才使用奖励;
(3) 依孩子的习惯慎选奖励方式;
(4) 奖励方式要多样化,同一种方式用多时可能会失去功效;
(5) 不以小事而给大奖励;
(6) 尽量不用金钱作为奖励;
(7) 不为日常例行的工作奖励他,该他正当完成的作业不必因他完成了作业而奖励;
(8) 一旦你开始为某件特别的好行为奖励他,就绝对要执行下去,每当他有那样的表现就奖励他。

3、 如何给孩子奖励

步骤一,多给予表情和言语的奖励
对于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的每一件事,都要用正面的方法来肯定他,而不是看见他不是的部分,要多用“太棒了”“我以你为荣”“你比上次进步多了”“你居然做到了,很好”一类鼓励的语言和表情。
比如,孩子做作业对了70%,错了30%。
要说:“你进步多了,很好”或“你居然做对了70%,太棒了”。
不可说:“你进步多了,居然做对了70%,但还是有这么多(30%)的错误”。
更不可说:“你真笨,居然有这么多(30%)的作业做错了。”

步骤二,同孩子一起来训练并讨论奖励
将父母教导过孩子但他知道却不遵行的规则,例如饭桌上的规矩;写作业、生气时不可碰东西;每天早上要在几点以前预备好去上学等——以积极的口吻列出来告诉孩子,使他知道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

消极的口吻——不要迟到,不要玩水湿了衣服;
积极的口吻——要准时,要保持衣服干净等。

同孩子讨论他想要的礼物,选择时以孩子的喜好而非大人的喜好为原则,把孩子渴望得到的奖励项目列出来,让孩子完成训练时,即刻奖励他;如果奖励的时间无限延长,他会失望、沮丧。

步骤三,给孩子无时间限定的奖励
孩子有很好的表现时,给他一个奖励,让他惊喜一下,特别在他曾经努力一番的地方,或你一直想要教他学会的行为上,予以鼓励。  
五 选择最好的管教方式

1、 不理不睬也是一种管教方式

  不理不睬和奖励恰恰相反。不理不睬就是对孩子的行为不给予任何的奖励或援助——孩子犯错,父母故意视而不见。当然有许多时候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有时候这一招倒是很管用。

  有时候在孩子发脾气时可以使用这种方式。父母甚至可以径自走出房间不理会在发雷霆的孩子,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失去观众了。

  孩子干扰你时,采用视而不见的方式也有可能见效。有时孩子干扰你,你表现得很在意,那他们便不会就此罢休。这下子他们可成功了!但如果你不理不睬,他们下次就不会在你忙得不可开交时故意吸引你的注意力,因为他们知道那根本没有用。当然你需要事先和他们沟通,你可以告诉他说:“如果我正在和别人谈话,你要找我只要过来站在我的身边,我一定会在一分钟内看看你为什么要找我。但要是你一直叫我,而且在旁边吵闹,我就绝不会理你。说到就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在一分钟 内注意他,特别是对学龄前的孩童。

  如果他的错误行为已经成为模式,那你可能需要多次反复使用这种不理不睬的方式,才会见到孩子有所改变。

2、 选择适用的六种管教方式之一:
·沟通
·打屁股
·违者必罚
·自行负责
·奖励
·不理不睬

  管教的首用方式是沟通,沟通如果不能达到目的,即应选择一种适当的手段来实施。比如下列情形下父母应如何教养孩子呢?

(1) 一个两岁半的小孩听到妈妈叫他时反而走得更远;
(2) 一个孩子在餐桌上常表现得没有礼貌;
(3) 一个7岁的孩子不吃早饭,他胃口不好,且挑食;
(4) 6岁的明明每天早上整理自己的床铺,但却老是让床单掉到地上;
(5) 5岁的娟子上床熄灯后又把妈妈叫过来,要妈妈陪她聊天;
(6) 一个7岁的孩子撒谎;
(7) 一个4岁的小女孩精力充沛,一发脾气就打别的小孩;
(8) 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车水马龙的路上骑脚踏车,而且他明知道是不容许的,有危险;
(9) 4岁大的小孩被爸爸禁止做某件事就大发脾气,还动手打他的爸爸。爸爸虽然对他说了“不可以”,他还是照打不误;
(10) 一个学龄前儿童晚上不肯睡自己的床,结果就常常睡在爸妈的床上;
(11) 6岁大的冬冬有咬指甲的习惯;
(12) 一个7岁大的孩子吃饭时老看电视,并且总撒得一地皆是粒饭。

  父母亲要认真区别各种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从而真正起到好的效果。

(1) 多考虑孩子的个别性和独特反应,对甲有用的方式对B未必有用;
(2) 任何一种方式都会使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变。如果试了一种见功效,就再试另外一种,直到找到合用的方式;
(3) 除非你对某种方式已全部了解,并研究地应用过,否则不可轻言放弃;
六 言出必行

1、制定规定

  包括上床时间,吃饭、做家事、游戏时间和做功课等。制定规定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分为长期的规定(一再受到强调)和短期的规定(视情况而提出)。

有效的规定是:

(1) 可以解释清楚的:详细、清晰。孩子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规定是什么。
比如:洋洋,每个星期天你把垃圾拿出去倒掉。
洋洋,每个星期天你把屋里的每一个垃圾桶拿出去倒在垃圾箱里,再把垃圾桶放回原位。

(2) 合理的:与孩子的能力相符的,也就是他做得到的。
如要求4岁的小孩“每天早上把床铺好。我现在先示范一次,将被子对折……”

(3) 能彻底实施的:让孩子能服从这个规定。贯彻实施的方法有:

时间限制:让孩子在遵守规定后可以做他爱做的事如“出去玩之前先把家事做好”。

不讲条件:无论如何,即使孩子抗议、哀求、逃避或试图破坏规定,都一定要他服从规定,只要这规定是正确的,确定的。

2、制定的规定要有主次
  有少数几个重要的规定,贯彻始终。不要一下子制定太多的规定,否则会令孩子感到沮丧。或者今天实行了某个规定而明天又没有实行,那会令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

3、规定的统一性
  夫妻对规定有不同意见时,孩子也会没有安全感,会对生活产生迷惑。所以夫妻之间要对规定的意见取得一致,使二人在实施时也没有偏差。具体做法是将各条规定逐一讨论,说出你的想法、感觉,赞成或反对的理由,最后一起决定如何更改这些规定。
七 让孩子参与家务

  孩子很喜欢玩,但通常不喜欢做家务。这就是为什么要孩子做家事时常引起激烈反抗的原因。
  不过让孩子在家中承担一些责任,可以帮助他培养出自尊自重的感觉,对自己和对别人有责任感,以及有团队和自律的精神。
  不要让孩子养成平常做家事就有钱可拿的习惯。如果孩子养成这种习惯,那他会觉得做每件事都应该有利可图,如此一来,他就会失去与家人分担责任的观念。
  不过如果孩子连续一同都能自动自发做家事,而且表现得很尽责,那父母就可以给予奖励。每周小小的奖励可以鼓励孩子,也可以提醒他们记得自己当做的事。
  但是如果另外制定一些有选择性的家事,就可用金钱当奖励。这样小孩子渴望有多一些零用钱,就可以藉此机会赚钱。把这些有选择性的家事和待支付的钱数列一张单子,贴在醒目的地方。这里为孩子列举一种简单可行的家事计划,主要是为学龄前的孩童设计的。

学龄前的孩子

  7岁以下的孩子要学习如何照料自己和他们的玩具与房间。参与以下所列的“学习照顾我自己”的图表。

  这是一张七天一份的图表,可以帮助你鼓励孩子做出你渴望在他身上看见的行为。学龄前的孩童较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和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实际地帮忙做家事,所以这张图表注重于个人的责任。

  这一张图表也许可以重复使用几次。只要你发现有必要使学龄前的孩子建立新的行为,就可以再拿出来使用。

  记住,一定要特别重视表情和言语的奖励(赞美、拥抱、微笑等),当然也不可以忘记实质的奖品。



学习照顾我自己



名字________



  用这个图表来教导学龄前的孩童照顾自己和自己的东西。列出十项你希望每天能从自己的子女身上看见的行为。例如:刷牙、早上洗脸、饭前洗手、把玩具收拾好、穿睡衣、不要打弟弟等等。
  一天结束后,在他做到的那一项贴上一颗星号或打一个勾。如果他在一天之内完全做到所列的项目,就给他一个特别的奖励,即使有一次没有做到也没关系。稍后你可以再加一项奖励的条件,就是他可以不用人提醒就自动把工作做好。这个星期孩子要为自己每天的优秀成绩所选择的礼物是:____________
八 帮助孩子发展自制力

  教养孩子的目标就是要发展孩子的自律或自制能力。孩子刚出生时没有什么自我控制能力,年龄越大,自制力就应该越强,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影响也就应随之而越弱。孩子逐步学会能控制自我时,父母仍不减少对他们的控制与管理,就会造成孩子的抵触与逆反行为。自制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年幼时就加以训练,在学龄前开始最好。一个有自制力的孩子将会发现自己;较容易按所订的目标前进,也较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情商能力。

   乖宝宝优良的行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自制力呢?

原则:孩子能担当多少责任,就给他分量相等的自由(自主权)。

步骤如下:
1. 为孩子的行为立下规矩,而且彻底实行

习惯在父母所设之规矩下生活的小孩,会晓得生活是有很多界限的。父母需要为孩子架构环境,在这环境里,孩子不准做那些他无法控制的事情。在孩子未上学之前就为他设限,等于是为他一生的自制力奠下根基。

2. 让孩子在不太重要的事上作决定和选择

我们的孩子将来有一天必会完全走上自己的路,有自己的决定。如果为人父母的你让他从小就在小事上作决定和价值判断,他就可以尝到作错误决定的结果,等他长大离家后,也就比较能作较好的选择了。

3. 在孩童时代常常使用自行负责和违者受罚的方式管教他们

这两种纠正方式让他们有自己的选择。小孩子经由这些选择,便晓得哪些行为会让自己尝到负面的结果。

4. 给他责任,也给他自主权

当小孩要求更多的自由或当你觉得他已经预备好了时,就给他更大的自由,但同时也要求他为这自由承担责任。如果他真的能尽责,就继续让他拥有自由。

5. 小孩若不尽责,就限制他的自主权

  不过方法一定要积极,让他仍能抱着希望。可以对他说:“我们再试一次,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可以好好运用这种自由了。”
等到几天、几星期、几个月过去了,只要你认为时机已成熟,就可以再给自主权,并且告诉他觉得他现在已经可以运用这自由了。一定要让他知道他需要为这自由负责。
例如,对一个3岁大的小孩:
“你可以在前院玩(自主权),但是不可以跑到马路上(责任)。”
如果他跑到马路上,就可对他说:“我刚刚说可以到马路上玩吗?……今天你不能再和小朋友到前院玩了……你只能一个人在后院玩。明天我们再看看你有没有跑到马路上去。”
  孩子若不能控制自己,父母也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代表了对他的期望、信赖和爱。.

TOP

辛苦了, 收藏.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沉静 at 2005/10/24 17:48:
辛苦了, 收藏
好贴,收藏.

TOP

好贴,已经打印,慢慢看,谢谢:).

TOP

好!.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祺祺妈妈 at 2005/10/27 11:17:
好贴,收藏
.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亮亮妈咪 at 2005/10/27 16:44:
好贴,已经打印,慢慢看,谢谢:)
.

TOP

需要好好学习下。有的时候火气腾地一下上来的时候忍不住就会把她抓过来打一顿PP.

TOP

收藏,3Q!.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