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share with you!!

share with you!!

如何处理孩子的对抗

  1、餐桌是家庭中一个潜在的战场
  晚餐时,3岁的卢克就是不吃那些青豆,爸爸则下定决心非要他把那些湿漉漉的小东西吃下去。
  这是拥有强大权力的父母与意志顽强的孩子之间的典型冲突,双方谁也不愿后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训斥、威胁、哄骗和不厌其烦地劝说,父亲仍然没能达到目的。眼泪汪汪的卢克紧闭双唇坐在那里,一小勺青豆还在看着他。
  最后,靠着更严厉的威胁,那位爸爸终于设法把一口豆子塞进了孩子嘴里。但是,卢克根本就不肯把它们咽下去。直到临睡时,妈妈除了把孩子放到床上,让那些青豆仍留在他嘴里之外别无选择。
  爸爸妈妈都很困惑,卢克怎么会那么倔强?
  第二天早晨,妈妈在卢克的床底下发现了一小堆糊状的豆子。
  在这场冲突中,很明显,卢克赢了一分,而他的父母却是零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30斤重的幼儿就这样打败了一个150斤重的成人。
  餐桌是家庭中一个潜在的战场。在该吃什么这个问题上,父母很容易遇到孩子的挑战。你能设法取胜吗?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小孩都像卢克这么倔。但是确实有许多孩子都会在吃饭问题上和父母较量一番,这是他们很喜欢玩的一场游戏。
  一个倔强的小孩就像一位优秀的将军,他会聪明地发现一些有利地形以阻击“敌人”。在两代人经常发生冲突的方方面面——吃饭、睡觉、梳头、穿衣、作业等等,只有吃饭时所有的优势都在孩子一边,而且每天他们都有3次赢得对抗的机会!
  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能很容易地紧闭自己的小嘴。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强迫孩子吃他不想吃的东西吗?只要和任何一位有经验的父母或祖父母聊一聊,他们都会告诉你这实在很难。糟糕的是这些冲突还有相反的一面,如果你禁止他们吃不该吃的东西,孩子们反倒吃得很欢。比如,很多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吃太多的甜点,“好,安妮,就两块饼干,今天你不能再吃了。”而孩子却往往惦记着更多的饼干,他们会用可爱的声音和父母讨价还价,“妈妈,今天再吃一块,这是最后一块!”父母要是一心软,得,孩子就又赢了一分。
  2、对于孩子的“故意挑衅”,父母应该严厉回击
  对付不吃或吃得很少的孩子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美味佳肴放在他的面前,如果他声称不饿,那么立即把盘子收起来放进冰箱,让他高高兴兴地走人。放心,孩子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回到餐桌旁。他的肚子会告诉他:“快让我吃东西吧!”
  发生这种情况时,绝不要给他提供什么甜点、小吃或糖果类的食物,只需把先前的食物重新拿出来,热一热让他吃。如果他还是反对,那么再让他到外面去玩吧。1—2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过后,继续这套步骤,直到食物——所有的食物开始看起来和闻起来都美味无比。从那时开始,餐桌上的战斗将成为历史。
  “饿他一天,他就会吃的!”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这个赢得“餐桌上的战斗”的简单法则。但是,只有少数父母能够在疼爱和规矩之间找到一个可接受的平衡点。更少的父母能真正意识到,很多时候,引起每天3次令人头痛的餐桌战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弱,而是孩子的主观“挑衅”。
  谨记 对于孩子的“故意挑衅”,父母应该严厉回击,直到取得胜利。即使是在餐桌上!
  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让孩子学会尊重他的父母是很必要的——这绝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心,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他对所有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幼年时对父母权威的看法,会演变为成年后他对长辈、老师、领导以及其他一起生活或工作的人们的看法的基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拥有的最初、最重要的社会影响,孩子在这种关系中经历的瑕疵和困惑将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出现。
  要让孩子懂得尊敬父母,还有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到10岁时能够接受你的价值观,那么就必须在他更小的时候赢得他的尊敬。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以前成功否定了父母的权威,当着他们的面嘲笑和坚决反对他们的权威,那么他就会形成对他们的天然蔑视。
  “爸爸和妈妈真是又老又笨!我可以随意摆布他们。当然,我知道他们很爱我,但是,我真的认为他们很怕我。”一个孩子可能不会说出这些话,至少不会当着父母的面表达这些意思。但每次当他以机智胜过长辈,并在公然的反抗和争吵中获胜时,他都会想到这些。以后,他可能会以更加明确的行为表达他的无礼。并且,如果他认为父母不值得他尊敬的话,他就可能进而反对他们的原则和信仰中的任何东西。
  在冲突中,严厉回击孩子的故意挑衅是父母维护自己权威的一个方面。严格意义上来说,父母的权威并不是通过父母在对抗时的胜利树立起来的,相反,父母的权威是在平时父母和孩子的交往中一点一滴地树立起来的。在平时与孩子的互动中,父母要明确表明自己的原则,如果孩子违背某些原则,一定要和他们沟通,为什么这些原则不可违背。父母要有耐心,出了问题要和他们讨论,让孩子学会从其他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他们也许有他们自以为正确的道理,但从其他的角度看,他们的理由或后果却是有害的。通过反复的讨论,不仅有助于父母的权威地位的树立,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只是父母的“应声虫”。
  有权威的父母,孩子对他们既尊重又亲近,他们对父母的建议不会抱有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样的父母,通常不会受到孩子的故意挑衅。但是,比如说,如果孩子实在挑食,而父母又不采取迂回战术,一场冲突恐怕也在所难免。聪明的父母,不应该仅仅在冲突中取胜,更应该事先预见到冲突,避免冲突。
  琪琪5岁,她的弟弟2岁,他们对菜花深恶痛绝。父母知道,与其每次费尽口舌,不如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于是他们在餐桌上经常讲故事,“呀,今天琪琪采了几个蘑菇?几个大的?几个小的?弟弟愿意当小灰兔还是小黑兔?你们比比谁采的蘑菇多?小兔子应该吃蘑菇才会变成大兔子。”父母让姐弟俩当兔子采蘑菇,而菜花就是他们的蘑菇。这个方法奏效啦。两个孩子似乎忘了他们原来与菜花的深仇大恨,非常乐意吃菜花。爸爸还做了个小不倒翁,不倒翁摇到那个碟子旁边,孩子们就要吃那个菜。游戏改变了餐桌上剑拔弩张的气氛,孩子们高高兴兴,再也不挑食了。
  有些父母认为吃饭就要像吃饭,但是在刚才的例子里,我们发现游戏并没有分散孩子吃饭的精力,相反,游戏密切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而且父母避免了潜在的冲突,赢得了胜利。
  3、如何区分“故意挑衅”与“失手”
  在严厉回击之前,父母首先必须清楚,孩子做出的某种令人不快的行为是否真是对他们的权威地位、对他们作为父母的领导地位的直接“挑衅”。
  美国有个医药发明家,小时候很喜欢喝牛奶。有一次,他决定自己去拿牛奶。可是,当他打开冰箱,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时,却没有拿稳,手一松,整罐牛奶打翻在地上。当时,这个小孩子吓呆了,缩在墙角。因为牛奶淌满整个厨房的地面,他想妈妈一定会惩罚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妈妈走过来看到了一地的牛奶,却说:“哇,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牛奶海洋,好漂亮!”孩子听妈妈这么一说,顿时就不害怕了。接着,妈妈又说:“你好厉害哦,妈咪长这么大,都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牛奶海洋。你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把牛奶打扫干净?”后来,妈妈拿着拖把、扫帚,和孩子一起把厨房打扫了一遍,整个厨房反而因此变得干净无比。这时,妈妈又把儿子先前打翻的大牛奶罐,装满了水,放进冰箱,然后再教他,怎么拿才不会把罐子打翻?——必须用双手一起拿,罐子才不会松掉,才不会打翻在地上。
  这个孩子把事情做砸了,结果虽然令人不快,但却根本不是那种“故意挑衅”行为。孩子打翻了牛奶罐并非出于“故意对抗”,所以他绝对不应受到父母严厉的回击。
  因为孩子“失手”而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孩子不应该受到责罚,这是父母必须懂得的道理。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做得不如这位母亲做得好。一些在工作中已经精疲力竭,回家后又要做饭洗碗、照料家庭的父母,看到一地的牛奶,很可能会怒气冲天,大声斥责:“你怎么那么笨,连牛奶都不会拿?”如果孩子嘟着嘴,有所不满,一个巴掌很可能就会落到他的头上。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喜欢自己打开冰箱拿饮料喝?如果有一天,他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溢流满地,你会如何处理呢?
  教育孩子真是一个同时考验父母爱心和理性思维的难题。孩子因无知、好奇而做出的“善意”举动,即使造成了父母难以接受的“恶果”,父母也应理智地承担。相反,对那些即使没有引起任何恶果的“故意挑衅”行为,也应立即给予回击,这个时候不是可以表示爱心的时候。
  你在地上画了一条线,孩子故意用他瘦瘦的小脚趾粗野地伸过那条线。谁会赢得胜利呢?谁最有勇气呢?在这里谁掌握权力?如果你不能明确无误地对任性的孩子回答这些问题,他们就会经常突然挑起其他“战斗”,故意一遍又一遍提出这些问题。如果父母在孩子挑衅的时候不能掌握局势,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他们就为自己和孩子都埋下了可能伤心一生的种子。
  4、不要担心严厉回击会伤害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谨记 不要担心严厉回击会伤害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父母在受到挑衅后取得胜利能使父母和孩子靠得更近。
  如果惩罚是孩子“自找的”,并且,他完全明白他是“罪有应得”的话,孩子在最初的泪水消失之后往往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
  莎莉曾经遇到女儿丹尼尔的一次公然反抗。
  那时丹尼尔还是一个仅满15个月的“跟屁虫”。莎莉想把壁炉点燃,她必须到车库后面去找一些柴火。天正在下雨,所以她告诉光着脚的丹尼尔在门口等着。丹尼尔很早就学会了说话,她能听懂这个命令的意思。但是,她突然跳起来要穿过湿湿的院子。莎莉抓住了她,把她拉回来,严厉地重复了一遍那个命令。但是莎莉一转身,丹尼尔又立即跳了出去。这是一种明显的反抗行为。于是,在事情第3次重复的时候,莎莉用一根小棍子敲了丹尼尔的小腿。
  在丹尼尔的泪水干了之后,她走到火炉旁的莎莉身边,伸出胳膊说:“我爱妈妈。”莎莉温柔地用胳膊拥抱住她,在这个充满爱的时刻,莎莉轻柔地告诉了丹尼尔服从妈妈的重要性。
  父母应该把“严厉回击”和“粗暴对待”区分开来。严厉回击并不是要父母粗暴地对待孩子。严厉回击是指父母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比如莎莉,她如果不坚决回击丹尼尔的挑衅,在15个月大的孩子眼里,她以后不管说什么,孩子多半会不听,因为她记住了可以和母亲讨价还价;而且,莎莉在回击之后如果不表明她对孩子的爱,年幼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母亲很无情。幼年的隔阂极有可能影响一生的亲子关系。在这个事件中,莎莉做的非常出色!她让孩子明白,父母拒绝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如此惩罚之后,父母的温暖抚慰对于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谨记 尊重仅仅作为单方面的行为是难以真正持久的。
  尊重必须是双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们。父母应该友善地对待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蔑视他们,或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惩罚时,通常应该避开好奇的目光和幸灾乐祸的旁观者。孩子们不应该受到嘲笑,如果这使他们感到不舒服的话。他们强烈的感情和要求,即使是幼稚的,也应该给予诚恳的评价。让他们感到父母是“真正关心我”的人。一个在批评孩子时满口嘲讽和伤害性话语的父母,别指望反过来受到孩子真正的尊重。他们的孩子可能非常害怕他们,所以藏起了对他们的轻视,但是报复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反复出现。
  尊重孩子,首先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家长,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替孩子安排一切。谁都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每当处理问题的时候,家长往往忘了这回事,把自己的视角当成孩子的视角。欧美文化重视个性。婴儿从小就自己一个人睡;不管孩子有多小,多数家长会解释自己的原则和行为;对于领养来的孩子,他们会和他们讨论领养和亲生的孩子有什么区别;父母离异,也会对孩子有交待,不会让孩子觉得他们是局外人,等等。电影《似是故人来》里面有个场景:父亲要出远门,临行前对5岁的男孩说:孩子,你在家要照顾好妈妈,你是家里的男子汉。如果在中国的电影里,恐怕同样的场景,父亲会说:在家要乖,听妈妈的话。这就是文化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表现。
  从小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才会去尊重他/她。最实用的做法是: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并和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进行探讨。父母不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倾听和探讨会促使双方达到互相理解,最终达到互相尊重。


考前孩子情绪不佳 家长应积极暗示

  “快高考了,我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跟女儿说话,生怕多句嘴会触到她敏感的神经。”非常时刻能跟孩子谈些什么成为困扰家长的焦点问题。
  昨日省实验中学高级心理咨询师耿喜玲老师接受采访时说: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给孩子正面加压的弊端,却在有意识地回避在施压的过程中表现得过于紧张,如不敢大声讲话、行为蹑手蹑脚等,结果还是把压力传递给了孩子。“家长要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以寻找‘共情’。”耿老师举例说,有一天,两个测试失利的孩子均沮丧地告诉母亲,“我没考好,烦得不得了。”一个孩子的母亲说,“你就只这个样,我不指望你考一类大学。”
  结果,那个孩子一蹶不振,更不愿再跟母亲多聊。而另一个孩子的母亲则出乎意料地说,“我祝贺你,孩子!你提前发现了你的不足,相信高考时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结果,这个孩子马上燃起了信心。
  耿老师提醒家长,谈话的艺术就是在于寻找“共情”,尝试换位思考,接纳孩子的现状,并给予理解和适当的欣赏。首先,家长自己要保持愉快的情绪,用欣赏的态度看待孩子,让孩子能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自信也就油然而生。
其次,当孩子情绪不佳时,家长需多给予积极的暗示,如:你蛮有毅力呀、你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呀等。避免消极的暗示,如:我为你操碎了心、你为什么不争口气呢等,这种交流的后果无疑让孩子陷入自卑,走进“终止感受”的误区。


空洞的威胁

  1、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的一幕戏剧
  晚上,妈妈觉得自己的头越来越沉,经过辛苦的一天,她实在太累了。但此时还有一件更辛苦的事情等着她做:得让4岁的崎崎赶快洗澡睡觉。但每一次,这件事都不那么顺利。  这不,今天,崎崎正坐在地板上玩着他的玩具,他一点都不想去睡觉。妈妈看了看表说:“崎崎,快9点了(妈妈习惯性地多说了30分钟),你该洗澡睡觉了。”
  “不嘛!我不想睡觉!我还要玩。”崎崎嘟囔了一句,头也没抬,继续玩。此时,他俩都清楚,按照惯例,这件事并不需要立刻响应。妈妈没有迫使崎崎立刻行动的意思,她只是希望开始这个过程。而崎崎知道,每次让他上床都得花去他烦恼的妈妈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大约过了10分钟,妈妈又开口了:“崎崎,越来越晚了,你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快把玩具收拾好,洗澡去!”但她仍然没有指望崎崎服从命令,并且崎崎也知道这一点,妈妈的真实意思是:“我们的时间又少了一些,崎崎。”
  崎崎拖拖拉拉地四处晃悠,随意地收拾着一两个玩具盒子以示听到了妈妈的话,然后,他又坐下来玩上几分钟。
  又过去了大约10分钟,妈妈再一次发出命令,这回她有些愤怒,威胁道:“你怎么还在玩?我警告你,再不收拾好,赶快去洗澡,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崎崎懂得,这次是真正的命令,他必须尽快收拾好玩具。
  他这样做了,然后磨磨蹭蹭地走向洗澡间。通常,这时候,如果母亲很快地走过来催促他,他就会马上开始洗澡。但是,如果妈妈忽然因为什么事转移了注意力,比如电话铃声奇迹般地响起来,崎崎就又可以捡到几分钟的自由了。  
  在紧张、辛苦、匆匆忙忙的一天之后,这样的情节就像一幕戏剧,会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和崎崎都像是老练的演员,他们已经纯熟于戏剧的情节,并且认真忠实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整个场景像是事先安排好的、计算机程序化般的、按照剧本上演的。事实上,每一天,每当妈妈想让崎崎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时,都要经过这些从假生气逐渐升级到真生气的步骤,以平静开始、以沉着的脸色相威胁结束。崎崎已经很明白,在妈妈达到爆发点之前,他都用不着行动。
  难道这样的游戏不够愚蠢吗?妈妈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胁,她不仅令自己一直处于烦恼的状态,并且还破坏了和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除非自己最终达到了真正的愤怒状态,她永远也别指望能让孩子立即响应。 
  2、 父母的指令不明确,导致孩子对规则的蔑视。  
  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应该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比如,定点喂奶,定点睡觉。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规则,他们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坚持原则,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坏规则。早期的亲子互动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孩子通过父母的行为反馈来认识或矫正自己的行为。一个母亲常常抱怨她8个月大的儿子不好好睡觉,儿子几乎每晚半夜起来,一定要妈妈陪他玩,有时要玩一个多小时才肯再去睡。这位母亲被搞得精疲力竭,工作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位母亲无奈地说:我一遍一遍地说,乔,现在该睡了。可他就是不听。是呀,妈妈一遍一遍地说,但结果呢,她还在继续陪孩子玩,不是吗?这样的行为无疑给了孩子一个讯息:原则?啊,那是虚无的东西,和我无关,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成人只看到表面现象:孩子抗拒父母权威、破坏规则。但这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恶果。是父母的行为教会孩子,不服从父母的命令,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于是他们就不再服从这些命令了。
  谨记 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讲原则的父母。
  所谓讲原则就是一旦立了规矩,就必须执行。规矩是客观的条条框框,不是父母情绪的好与坏。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了。
  妈妈对蒙蒙说过,“早上的时间非常紧张,你必须要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饭,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准时上班,你才能准时到幼儿园。如果你不按时起床,我会认为你是放弃你的早餐,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
  有一天,蒙蒙起床太晚,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发现妈妈早已收拾好了桌子,也把他的早餐收走了。
  蒙蒙看着妈妈,想发脾气,“妈妈,我饿了。”
  “对不起,蒙蒙,我也想把牛奶和面包留在桌子上,但是,我们有约在先,我不能随意破坏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坏它。你饿了却吃不到面包,这只能怪你自己。”
  早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应该知道,规矩就是规矩,双方约定好的,是必须遵守的。
  美国有个公益广告,告诉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烟或接触毒品。  
  广告中,一位母亲告诫儿子:你现在该做作业了,不能看电视!同时她拿走了遥控器;你现在不能玩电子游戏!同时她关掉了游戏机,等等一连串的类似场景。每一次,母亲都严格地维护了规则。最后,当这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给他一根烟时,他坚决地摇头:不!我不喜欢抽烟。这时画外音响起:说一不二,孩子会听从。
  这则广告告诉家长,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规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谨记 当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从却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很多方法都可以获得想要的反应,其中一类是“否定性强化”,而另一类则是给孩子们一些奖励或叫“积极强化”。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酌情而定。
  父母必须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作用也没有。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妈妈抱怨道:“瑞克十分在乎他的爸爸,但是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话。”其实瑞克并不傻!不难想象,瑞克的爸爸肯定是个讲原则的人。  
  3、对着孩子吼叫或斥骂会变成一种习惯,但这是一种毫无作用的习惯!  
  朋友,你曾经对孩子叫喊过“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吗?一些父母习惯
  于指望怒火而不是行为来发挥作用。这非但让你精疲力竭,并且难以奏效。靠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靠叫喊也无法“驾驶”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胁和斥骂会破坏亲子关系。孩子被父母渐渐引导到了对立的方面,每一次对立,都使父母的神经以及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严重的后果是,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心情糟糕时(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夫妻闹别扭等),往往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的状态,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轻易地被一件生活琐事彻底击破。
  让我们再回到崎崎睡觉的那个场景。你说,崎崎每天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会觉得幸福吗?絮叨的命令和空洞的威胁天天在他耳边回荡:“为什么你不能改掉这些毛病呢,崎崎?”、“我该拿你怎么办呢,儿子?”、“如果有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你能主动去洗澡睡觉该多好啊。”…… 崎崎忍受着这种唠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幸运”的是,他有了一种能力,可以只听自己想听的,让其他的话语统统“过耳不闻”,这就像生活在铁路旁边的人甚至听不到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崎崎学会了忽略他周围毫无意义的声音。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做呢?现在,让我们对那部“老戏”的情节提一点修改的建议。 一开始,妈妈应该预先警告崎崎,他还有5分钟玩的时间。其实,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没有谁会喜欢自己的行为突然被强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虑利用一台闹钟或是计时器什么的来帮助你。
  当5分钟过去以后闹钟响起时,妈妈应该平和地告诉崎崎去洗澡。如果他不立刻行动,父母就应该有所行动。这些行动可以是一些奖励,或是一些轻微的痛苦。轻微的痛苦是一种“否定性”信号,同样可以给孩子很好的激励。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轻微的痛苦”,我建议你试一试:有一块肌肉,紧贴在脖子后部的下面(解剖学中把它称为不规则的四边形肌肉)。当它受到挤压时,大脑就会隐约意识到:“这是危险,必须避免。”当然,疼痛只是暂时的,不会引起任何伤害,但对父母来讲,当孩子抗拒服从口头的命令时,这却是一种颇为实用并且效果明显的手段。
  如果崎崎知道,当他继续拖延,那么这个“否定性”信号或其他一些轻微的痛苦就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时,他将逐渐学会在这种结果到来之前赶快行动。
  这种限时措施相当有效。父母不要给孩子模糊的指令,比如:贝贝,待会儿我们要出门,你只能再玩一会儿。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不会知道“待会儿”是多久。当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该走了。孩子会觉得很不公平。他觉得离“待会儿”还早呢。如果妈妈说:我们10分钟以后要走,给你10分钟时间收拾东西。然后定好闹钟,等闹钟响了,告诉孩子:10分钟到了,我们该走了。逐渐地,孩子对时间慢慢有了概念,他可能知道,10分钟,等于玩具火车跑两趟。等火车跑了两趟之后,孩子心理已经做好要走的准备了。这时妈妈叫他,他觉得很理所当然。这样就会达到“父母省心,孩子高兴”的目的。
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老话对父母和孩子都将受益无穷。


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1、一个教子习惯的假象实验
  让我们先来做一次有关教育习惯的假想实验:
  首先,设想你和4岁的儿子正在客厅里一起看电视,看到高兴处,得意的孩子想都没想就把穿着鞋子的双脚放到了那张新买的沙发上。此时,你会做何反应呢?
  请找一张纸,写下你遇到以上情况时可能表现出的反应:包括表情和语言。
  好!再设想以下这种情况:
  一位朋友来到你家做客,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兀自坐到这张崭新的沙发上点起了香烟,不幸的是,眉飞色舞的他把还带着火星的一点烟灰掉到了沙发上。你看到了,你会做何反应呢?
  请再次在纸上写下你可能的反应:同样包括表情和语言。
  对比这两种反应,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从中你是否感悟到了什么?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通常情况下,很多父母会做出如何的反应。
  第一种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马上皱起眉头说:
  “马上把脚从沙发上拿下去。”
  “体面的人从来就不该把脚放到沙发上。”
  “如果你知道好歹的话,就该把脚从沙发上拿下来。”  
  “我建议你再也不要把脚放在沙发上了。”
  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沙发的主人一般不会给予指责或威胁。一部分人可能会忍住心头的不快继续谈话;比较坦诚或者更有勇气的人也许会面带微笑,委婉甚至略表歉意地提示:
  “不好意思。这张沙发才买不久,挺贵的,我很爱惜它。”
  “我有些担心烟灰会不会把新买的沙发烫坏。”
  在朋友面前,人们一般都会尽量克制自己,轻易不去命令、告诫、威胁,即使是忠告也是如此。因为大部分人都十分尊重朋友,把朋友看成与自己一样有着足够的智慧和成熟的心态。他们认为如果直截了当地要求朋友怎么做,意味着打破了相互之间的平等感,会令对方难堪。所以,他们尽量选择不会破坏对方尊严的表达方式去处理冲突,相信朋友也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允许对方自行选择改变行为的方式。
  如果你在纸上记下的两种反应类似于此,这表明你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并没有像平等对待朋友那样,平等地对待你的孩子。
  我们每天都可能采用了不平等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这也就难怪孩子不会像朋友那样体贴你的难处,尊重你的感觉。对于你所显露出的人格不平等的态度,孩子往往会抗拒、回敬、防范甚至敌视。因为孩子觉得受到了压制,如果这种不平等的对待发生在公开场合,他们就会觉得非常丢脸。
  2、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就没有责任感。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在家里缺少责任感,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其实,责任感和价值感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并且从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那么小,懂得什么责任心?责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够拥有的。这样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
  汤姆的妈妈原来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一次意外的机会让她彻底改变了想法:
  3岁的汤姆在妈妈眼里和其他的同龄孩子实在没有什么区别,除了会吃会喝之外,最多会玩玩玩具什么的。她也从来没有指望孩子会去照顾别人、懂得处世之道,更别说什么价值感和责任感了。
  有一年,因为爸爸工作调动,他们全家搬到了一座新的城市。汤姆进了新的幼儿园,结交了新的伙伴。
  两个月后,幼儿园要开家长会,邀请汤姆的妈妈去参加。妈妈对这座城市还没有完全适应,也从来没有去过那家幼儿园。在去参加家长会的路上,妈妈半开玩笑地对汤姆说,“汤姆,在你们幼儿园里,我可是一个人都不认识,我有些紧张,到时候你可得帮帮我呀!”“没问题!我认识那里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每天接送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汤姆认真地回答。
  汤姆的确帮助了他的妈妈。他负责地陪妈妈来到会议室,非常严肃地把妈妈介绍给校长以及其他老师,并且认真地将小朋友一一指给妈妈看,告诉妈妈他们的名字以及哪位是他的爸爸或妈妈。接着,汤姆把妈妈带到一个沙发面前,并给她端来了一杯水,“妈妈,你先坐在这儿,我去趟厕所,一会儿就回来。”
  你看,这就是3岁的汤姆表现出来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妈妈很震惊,也为此感动和骄傲。从此,妈妈改变了原先那些主观的认识,开始平等地对待汤姆了。
  “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这是许多父母难以准确理解并做好的事情。什么是平等?有些父母简单地认为,对孩子过于严格可能就是不平等,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其实,父母对孩子实行宽松政策,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是真正的平等;父母压抑自己的需求,委曲求全以满足孩子的欲望,也不叫平等。平等意味着尊重对方的需求,相信他的智慧和能力,信赖他的品德,理解并允许他保持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
  正是因为汤姆的妈妈在无意之中,表现出了与汤姆的平等关系,这才大大激发了汤姆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妈妈告诉儿子,自己有些紧张,意味着妈妈信任汤姆的品德:不会嘲笑他人的窘迫;妈妈希望汤姆帮忙,意味着妈妈相信汤姆的能力。在亲子关系中,平等的前提是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人,有一定的智慧和能力,有一定的优良品德,也有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困惑和情感需求。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只是孩子的生活顾问、孩子的榜样,当然有时也会是孩子的领导,但是领导也需要平等地对待下属呀。
  3、如何寻找机会培养孩子的价值感
  有些家长把培养价值感和责任感看做比登天还难,他们可能还会抱怨: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机会到处都是。美国的家长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妈妈就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换尿布的时候,妈妈说:“来,大卫,帮妈妈拿好你的小袜子。呀,你真能干,居然自己可以把尿布拿过来。”即使是几个月大的孩子,也会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孩子在稍微大一点,允许他们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把尿布拉上去,同时父母还要给他们赞许,让他们感觉到父母既信任他们的能力,又肯定他们的价值。
  另外,不要对孩子太娇惯。在美国,孩子走路跌倒或不小心碰到身体的某个部位,一般家长都一笑置之,有的家长甚至还开开小玩笑。如果确实是碰疼了,妈妈也只是揉一揉,亲一亲:没关系,一会儿就不疼了。而中国的很多家长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做法,那就是,迁怒于其他物体。比如,是凳子绊倒了孩子,妈妈会说:“我们打凳子,害我们宝宝跌疼。”于是妈妈做势打凳子,而孩子因为转移了注意力,也就不哭了。这一招有个很吸引人的短期效应,那就是小孩的注意范围很短,很窄,一旦他注意了另一个事物,他对之前的微疼就不再注意了。妈妈觉得这招很灵:瞧,孩子不哭了!可是这一招有个很不好的长期效应,那就是,孩子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转移责任。比如凳子绊倒了他,本来是他的责任,妈妈应该告诉他,下次走路要避开凳子,注意凳子的腿,等等。但是如果迁怒于凳子,给孩子一个信息: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到“替罪羊”。长此以往,很难期待这样的孩子有着极强的责任感,推卸责任倒有可能是他的拿手好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孩子价值感和责任感的内涵也会增长、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但是,从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对父母、对家庭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却是孩子未来责任感的基础。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记述过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天,教师们正在谈论西西里岛发生的巨大灾难:地震彻底摧毁了墨西拿城,数千人丧生。一个大约5岁的儿童站了起来,走到黑板前写起来:“我感到很难过……”。我们注视着他,估计他将对发生的事情表示悲伤。但他继续写道:“我感到很难过,我只是一个小孩。”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言论。但这小家伙接下去写道:“如果我是一个大人,我就能够去帮助他们了。”这个孩子的母亲平时在街头贩卖药草养家糊口。据说,孩子常常为劳累的妈妈捶背,因为他体谅妈妈走街串巷很辛苦。
  平等对待孩子,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可以从一些非常具体的小事做起。
  比如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像擦桌子、扫地、浇花等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对父母的重要性。
  在孩子哭泣时,如果可能的话,就让他在你的怀抱中尽情地哭吧,这样,你告诉了他:你尊重他的感觉、认同他排解困惑和痛苦的方式。
  当孩子因遭遇麻烦或困惑向你唠叨时,请树起耳朵,闭上嘴巴,让孩子就像对老朋友倾诉一样把内心的烦恼排除掉,这种做法传递给孩子的是:父母理解孩子的处境,认同他发泄情绪的做法,相信他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时,父母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而不是上帝的角色,这种做法传递给孩子的是:父母相信他自己具有相当的智慧,能够解决出现在他面前的问题,只是他还需要父母的一点点鼓励和支持而已。
  当父母遇到麻烦或心情不好时,跟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赖,信任他是一个善解人意、并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谨记 缺少价值感和责任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往往会产生精神上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他们容易失去上进的动力,也容易为一些物质性的轻浮事物而吸引并沉溺其中。因此,在如今这种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了。


保护孩子的“面子”

  1、文文的小毛衣真难穿
  今天是星期一。早晨,4岁的文文正在费劲地穿着一件漂亮的小毛衣,那是昨天妈妈刚给她买的,她很喜欢,不过这是一件套头毛衣,文文有些搞不明白,哪面是正,哪面是反。 “我自己会穿!”她坚持着反复地比试。5分钟过去了,文文还在努力,但妈妈却着急起来,她得送文文上幼儿园,自己也要在8:00之前赶去上班。
  “我来帮你。”妈妈说,伸手要帮她。
  “不!”文文惊声尖叫,“我会穿!”
  经过一段冗长的等待,文文终于穿上了毛衣,但是可惜,她还是把毛衣穿反了。文文显得很沮丧,她决定把毛衣脱了重新来,但明显的是,文文显得越来越着急,呼吸声都渐渐短促起来。
  “文文,时间不多了,别再倔了。快过来,妈妈告诉你怎么穿。”妈妈看了看挂钟,再一次说,语气中已经有些焦躁了。
  “不!”文文往床边退了一步,她不想失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真的发火了,一把把文文硬揪了过来,“我现在没时间再跟你磨蹭了。”妈妈边说边强行从文文手中夺过毛衣,文文左右扭动着身体,试图挣脱妈妈的控制,“不!不!我会自己穿!”文文像被打败了一样,哭喊起来,拒绝妈妈将那件讨厌的毛衣套进她的脑袋。  
  年纪较小的孩子会试图尽可能去主宰一切,这表明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他们相信自己能做的,比实际上他们能做的,要多得多。如果你粗暴地揭穿真相并坚持到底,强迫孩子放弃心里最渴望的追求,他很可能会用发脾气的办法来反抗你。孩子是在希望“做他自己的主人”,给他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知道你同样希望他成长,并且给他保留一定的权力,他就会不再感受失败,同时,也不再那么顽固地反抗,比较容易放弃坚持、承认问题或是改弦易辙。
  谨记 当孩子面临失败时,“保留面子”的做法能够缓解挫折感,并且帮助他继续学习。  让我们回到“文文穿衣”的那个早晨,妈妈可以这样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
  当文文的多次努力都失败后,妈妈可以平和地说:“我见过你自己穿很多衣服,我知道你会穿,不过这件衣服有些奇怪,不太容易穿,让妈妈也来想想,究竟该怎么穿呢?”
  这时,文文可能会用一种沮丧中带着恼怒的神情看着妈妈拿起那件讨厌的毛衣。
  妈妈可以拿着毛衣做些比划假装在琢磨:“哦,是不是这样呢?”妈妈把毛衣摆到正确的方向让文文自己拿住,“来,我们试试这样穿行不行?”待到文文自己把毛衣穿上后,妈妈微笑着看着文文:“我们一起将衣服穿好了!真棒!”然后,妈妈还可以进一步告诉文文毛衣正确的穿法。
  这样,即便文文没能独立地穿好这件毛衣,她也不会觉得妈妈会看不起她,她还学会了平静地接受一些小小的“失败”。在甩掉了“挫折感”的包袱之后,她可以高高兴兴地开始新的一天。
  2、大多数孩子很容易感到被羞辱,无论年龄大小
  大多数孩子很容易感到被羞辱,他们都会试图争取独立地完成事情,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同时,他们会害怕自己办不到,或是害怕父母认为他们办不到。当你把孩子逼到角落里时,当你说“我知道你做不到”,“我知道你做错了”,他的失败感会相当强烈。当你这么说时,孩子听到的是“你不是自由的,我说什么你就得做什么,我比你更能干、更聪明,我觉得你做的太差了。”
  这种失败无助的感觉会转变成羞耻或者愤怒,而两者都会渐渐损害孩子的性格,我想这是所有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设法给孩子一些空间或借口,好像在告诉孩子:“我认为你是有能力的,但是,有些时候你可能需要帮忙。虽然你的想法和我的不太一样,但这并没有关系,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学习怎么做才对。”传递给孩子的这些信息,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帮助他们意识到犯错误或是失败并不表示一个人不好,不管是做错了一次还是几次,他都能够继续积极地进步。
  谨记 努力不要让孩子陷入负面的自我感受之中。在愤怒和怨恨的情绪下,他将耗费很多精力来证明他自己。当孩子保住了面子时,他们通常会很容易合作。
  想一想成年人之间的交际方法,我们不是也常常需要给别人保留面子吗?成年人之间交往的一些常用技巧同样适合于父母。比如,假如你就某个问题和孩子争论了一番,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你会怎么办?不要把自己塑造成无所不知的能人,而对方只是个愚蠢的傻子;不要让自己表现得好像什么都知道,你应该装成凑巧在某个特别的时候知道某件特殊的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为什么会认为是另外一种答案。当孩子正常地表现出他的不快时,不要迫使孩子立即接受你的要求,父母应该学会适度的忍耐。
  3、千万不要说,“我早就跟你说过!”
  小明的妈妈就很会体贴孩子的感受,她懂得什么时候要给儿子保留面子:
  一个星期一的下午,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明走进家门,一回来就嚷嚷饿,自己径直吃起了饼干。
  妈妈问:“你今天有作业吗?”
  “一点也没有!”小明含糊不清地回答,嘴里塞满了饼干。
  “你星期一总是没有作业,”妈妈惊讶地说,“这怎么可能?”
  “我们就是没有嘛!”小明坚持说,但妈妈发现小明的脸色不太自然、略显紧张地看着她,“老师没有留作业,”他又咬了一口饼干,“我不觉得老师留了作业。”
  这时候,妈妈很想彻底检查小明的书包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或是戳穿小明的谎言。但是,她忍住了,妈妈打算给儿子留一点面子。
  “嗯,听起来你好像说不太准,为什么不打个电话问问同学呢?是不是真的没有作业?这只要一点点时间,省得你明天去学校会有麻烦。”
  小明没有吭声,也没有去打电话,这并不是因为他懒得打电话,而是因为他已经一再告诉妈妈没有作业了,他在犹豫:应不应该改变自己的说法或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是不是当时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没有注意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自然地说,“这种情况经常会碰到。”
  小明走到电话旁,拿起了电话。
  “喔,真的吗?你告诉我吧?”小明在电话这头有些含糊地问。
  妈妈走开了,假装忙着做事,擦擦柜子,整理一下书架,她似乎并没有注意小明与同学的对话。
  小明放下电话,一边走回自己的房间一边嘟囔:“真有作业!我还以为今天可以好好玩一下了呢!”
  妈妈听见了,也表示惋惜,“真可惜,看样子今天你没有时间好好玩了,不过,周末我们可以想想到哪里去好好玩一次。”妈妈又真诚地补了一句,“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就在隔壁。”
  谨记 当真相大白,事实证明孩子错了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说,“我早就跟你说过!”
  也不要说诸如“怎么样?我就知道你不可能没有作业”之类的话,更不要带有嘲弄怀疑的心态,“是你真的忘了,还是故意撒谎?总想着玩怎么行,还不赶快把作业做完?”
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允许孩子犯一些错误,给他一个学习长大的空间。并且,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没有必要要求孩子立即承认错误,因为这需要相当程度的成熟和自信,而你的孩子尚未具备这些能力。需要花些时间明白自己的错误,进而开口说“对不起,我错了”,这对大人都并不容易,何况对于孩子。请放心,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坏孩子。


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1、菲菲的生日
  今天是菲菲的生日,妈妈和菲菲都希望度过愉快的一天。妈妈带着兴冲冲的菲菲来到菲菲最喜欢的一家玩具店。
  妈妈:菲菲,你喜欢哪件玩具?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玩具。
  菲菲:哇,太棒了!妈妈,我喜欢这辆小汽车。
  妈妈:不行,不行,这是男孩子玩的。咱们换别的吧。
  菲菲:那,这个组合模型挺好玩的,我要这个。
  妈妈:这对你来说太难了。挑一些女孩子玩的玩具嘛。
  菲菲:那就这只小山羊吧,多可爱呀。
  妈妈:你不是已经有很多毛绒玩具了吗?
  菲菲:可是我没有小山羊啊。
  妈妈:你有小狗、小熊、小白兔了。菲菲,你看那边的娃娃怎么样?它们都挺可爱的。
  菲菲:嗯,那我就买那个娃娃好了,穿白衣服的那个。
  妈妈:不要白色的,还是买粉红色的吧。
  菲菲:不,我喜欢白色的。
  妈妈:白色的一下子就弄脏了。粉红色的多好呀。
  菲菲:不要,不要。我就要白色的。
  妈妈:你怎么这么任性?粉红色的多可爱呀。老板,给我那个粉红色的娃娃。
  菲菲:不要,我要这个白色的。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再这样就什么都不买了。我们走!
  结果,菲菲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挨了妈妈的骂。
  任性不讲理的,其实是母亲。明明承诺“要给孩子买她最喜欢的”,可当菲菲真的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这位妈妈却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挑剔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最后变成“不是妈妈选的都不能买”,并且反过来责怪孩子不懂事。起初,菲菲勉强忍受了母亲的干涉,但最后终于忍无可忍,进而反抗。这是必然的结果,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常常会这样引起自己与孩子的冲突。
  2、你是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吗?
  何为支配欲旺盛的母亲吗?  
  本质上,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总要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需求、感觉和喜好。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喜欢假装自己很开明。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容易责怪孩子太任性。
  固然,成人的选择会更有理性,这位母亲每次否定菲菲选择的理由也都很合理。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母亲是否应该指导孩子的选择,而在于成人是否具有一种能力和习惯:去理解孩子的感觉、尊重孩子的权利。
  作为成人,请设想一下,如果上司许诺给你一些权利,放手让你做出自己的判断,去独立完成一件任务。但是,在事情的进展过程中,他却一步步阻挡你的选择,“引导”你朝着他确定的方向前进,你会做何反应呢?你一定会觉得这样的上司令人无所适从,甚至生厌。他既不遵守自己的诺言,也不信任你的能力,更不尊重你的感觉。
  再回到第一个例子。我们说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毕竟不够成熟。妈妈完全有理由担心菲菲在购买玩具时可能因为忽视一些因素,做出欠考虑的决定。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妈妈可以预先给菲菲提出一些建议,做些解释和规定,允许菲菲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判断力。例如,妈妈可以规定:
  *玩具的价格必须在多少钱以内。
  *不买危险、易损坏或容易弄脏的玩具。
  *不买标有不适合菲菲这个年龄玩的玩具。
  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上述那种令人不快的冲突,也能满足菲菲母亲的要求。
  3、预先的坦诚声明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
  预先的坦诚声明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对成人如此、对孩子亦如此。
  预先说明自己的立场,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另一方面,也传递出尊重对方的信号:我看重你对我建议的看法,并希望你能合作。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完成一件事情,即使是在一个具体、狭小的授权范围内做出的自我决定,都会令人产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如果你真的尊重孩子,就应该尊重他的各种人格需求。
  中国的传统文化宣扬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却很少提倡双方的尊重。甚至到了现代,许多父母仍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染上了过于旺盛的支配欲,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个性,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愿望和设计去发展。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成人后缺少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逆来顺受,被人视作“畏缩者”、“胆小鬼”。 另一种则具有非常强烈的逆反心态,对于任何权威都怀有敌意,企图挑战。他们成人后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会处处碰壁,最终变成性格乖戾的“孤家寡人”。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都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成为“支配欲旺盛的父母”。聪明的父母应该会平衡对待孩子的尊重和正确引导。
  尊重孩子应该从小开始,并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首先,要和孩子平等对话,注意和他们对话的语气,倾听他们的想法。
  第二、注意对孩子的评价,小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很大程度建立在他人评价之上,所以父母不要轻易做出消极评价。
  第三、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第四、不要当着旁人教训孩子,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
  第五、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辨别是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六、尊重孩子不等于盲目迁就孩子。
  在一个家庭里,最怕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剑拔弩张的气氛。只有在双方尊重的环境里,家长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孩子,而孩子也更容易心服口服。
在尊重气氛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他们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这对他们成人后的生活质量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不必要的帮助

   1、蒙台梭利的一篇观察日记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些玩具。
  学校里有个刚刚两岁半的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心。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出,但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站着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流露出来的思想非常有意思,当时我要是有个照相机把他拍下来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老师走过去蛮横地(她可能会说是轻轻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使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种呆滞表情。
  这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一篇观察日记。
  尽管这个小孩终于看到了漂浮的玩具,但他却没有机会体验成就感。本来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征服障碍,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然而这个机会却被老师在无意中剥夺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从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到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最高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要求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当实现了目标,他们会感受到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哪怕是很小的孩子,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回到文中开头的孩子,“看到那些玩具”可以带给他快乐,但如果允许他使用智慧、尽自己的努力才能发展其内在能力,可以带给他狂喜。而老师并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表情,在小家伙努力尝试而且快要成功的时候,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终止了他的努力,阻碍了他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我们常常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非常神奇,刚出生的孩子似乎什么都不会,但一两年之后,他们学会了很多事情。他们是通过什么来获得外界的信息的呢?3个月以前的孩子,四肢运动能力还没发展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探索世界。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孩子通过嘴和舌头来探索外界的事物。一组实验设置了两种情况,婴儿的周围没有玩具,和婴儿能看到眼前有玩具。观察结果表明,在有玩具的情况下,婴儿更加频繁地伸出舌头,而且两眼盯着物体。这就说明了2个月的婴儿都有探索欲望。还有另外一个实验发现,3-4个月的婴儿,虽然他们能够伸手来够玩具,很多时间,当他们拿到玩具以后,还是把他们送到嘴里。他们通过舌头来感觉物体的质地、材料等等。等他们稍微再大一点,就会用手的触摸来学习物体的性质了。
  2、儿童不可能通过无所事事而发展成一个高度智慧人
  上文所说的只是两个很小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儿童所从事的都是些积极的“工作”,无论看、听、还是触摸。通过感官和运动,儿童认知外界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行动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人类成长的第一步。
  所以,只要对孩子没有伤害的行为,父母就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不是喜欢啃玩具吗?父母不要制止他,而应该把玩具清洗干净,提供安全的玩具给孩子啃。孩子刚学会爬或者走的时候,不是喜欢东摸摸、西摸摸吗?父母不要制止他,让他到处去探索,但父母要记得提供安全的环境,比如,把危险的东西拿走,或者把插座等电源盖起来。只要不涉及安全,父母就让孩子自由地行动。
  另外,父母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对成人来讲,儿童对那些琐碎的或毫无用处的东西那么感兴趣,实在是稀奇古怪,甚至不可理解。比如,当一个儿童发现桌布歪了,他就想桌布应该怎么摆平,他表现出自己最大的耐心,慢慢地试图弄好它。这对于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行动。这时,成人要避而远之,不去制止和妨碍他的努力,保护他体验成功的机会。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喜欢“包办”。他们在孩子的探索范围内设置障碍:他们试图替孩子洗手、穿衣;抱着他们或用小车推着他们到处走动;每天整理孩子的房间而不让孩子插手。我们常常听到父母在对孩子说:“别跑。”“别乱动。”“我来拿吧,你会打坏这只杯子的。”“你去听儿歌吧,我来整理被子。”缺乏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往往出于“爱孩子”或者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时间进程,错过了宝贵的发育敏感期。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就是溺爱。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包办孩子的所有劳动;二是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溺爱孩子的父母,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自私。许多父母可能难以接受,自己对孩子的溺爱怎么可能会是自私的结果呢?
  其实,这种自私表现在很多方面。正如上一章所说,当孩子面对困境时,考验的是父母的勇气而不是孩子的勇气。也就是说,父母常常比孩子自己更不能接受孩子受到的伤害(即使这种伤害其实很微小)的事实。因为父母自己的心理承受不了,所以他们就设法阻止和限制孩子的行为。
  成年人常常本能地试图改变孩子的生活节奏使之适应自己的生活节奏,这是父母自私的另一种表现。当我们必须跟一个局部瘫痪的人一起走路时,我们就会感到十分痛苦;当我们看到一个患有中风病的人用颤抖的手缓慢地把杯子举到嘴唇时,他的蹒跚动作跟我们自己自由灵活的动作之间强烈的反差也会使我们痛苦。如果我们要帮助他,我们就会千方百计用自己的节奏来代替他的节奏,以便使我们从这种内在的冲突中解脱出来。
  成年人对待孩子行为的感受与此颇为相似。父母常常下意识地努力阻止孩子进行这种自然地、缓慢地、不慌不忙的活动,他会像驱赶苍蝇似的试图驱散这种烦扰。如果孩子要梳头,父母很可能并不会为这种可贵的想法感到高兴,因为他很明白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可能迅速地把头梳好,也不可能成功地达到出门的标准。于是,他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梳子走过去。当一个成年人看到孩子试图自己穿衣服或系鞋带时,这种干预的情形也常常会发生。  如果别人的活动跟我们自己的习惯更接近,我们就会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迫使自己适应他人的节奏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其实,反之,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作为父母,你替他们想过吗?
  3、我们不妨从适应孩子的“步伐”开始
  有一天,我看到一位美国男子正带着他年幼的儿子散步。我跟在他们后面,突然发现这个1岁半到2岁的小孩,用手臂抱住了父亲的腿。这个男子站在那里不动,让这个小孩围着他的双腿转圈。当小孩做完这个游戏之后,这对父子继续缓慢地散起步来。过了一会儿,这小孩又坐到了路边,这时,他的父亲也停了下来,站在孩子身边等待。这位父亲面色严肃,但十分自然!他没有做任何不寻常的事情。他仅仅是作为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在散步。
  我们常常带孩子散步,或去公园玩耍,但我们是否能像这位父亲那样从容地适应孩子的节奏呢?不少父母把带孩子玩耍变成一件令人厌倦的繁重劳动,自己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别跑啦!会摔倒!”“别坐下,地上脏!”“哎呀,快点啦,你怎么这么磨蹭!要我抱着你走吗?”“小心,有车!快拉着我的手!”“快来看呀,好大的一朵花!”
  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体力和脑力劳动,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从而使孩子失去宝贵的独立意识和自由的权利。依赖的危险不仅在于导致软弱无能,而且对于人的正常性格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有一个头脑聪明、技术熟练的工人,他不仅又快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还能向工厂提出合理化建议,因为他具有管理和指导这种工作环境的很强的能力,他是自己所处环境的主人;当别人对他发脾气时,他会一笑了之,表现出由于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而产生的高度自控力。
  但是,当他回到家里,如果不能马上吃饭或者妻子做的饭菜不够可口,他就会大发一顿脾气。在家里,他已不再是那个能干的工人。在能够表现出他是有能力的强者的地方,他是一个安详愉快的人;然而换到无从施展的地方,他竟然变成了一个乖戾的人。
  也许,如果他学会了做汤,就可能变成一个完人。
  从这位工人的角色转换和性格转变中,我们不难想到,为什么娇生惯养的“独生子”不仅缺乏独立意识,还往往表现得飞扬跋扈的缘故。
  谁都知道,教孩子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过马路、自己整理衣物,比起替孩子洗手、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拉着孩子的手过马路、为孩子整理衣物更加乏味、更加麻烦、更加困难、更需要耐心!但是恰恰这样,前者是一位教育者的工作,帮助孩子创造自我;而后者只是一个仆人简单机械的工作,堵塞了孩子生命发展的道路。
  在美国,半岁大的孩子就被放到了一种特制的椅子上,自己吃东西。他们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衣服上、脸上、地上,但很少有一个父母说:哎呀,你连饭也不会吃,让爸妈来喂你好了。在商场里,经常看见有小孩在地上爬来爬去,父母在附近看着,但很少有父母把孩子拎起来说:你看你,刚换的裤子又弄脏了!中国的家长总是羡慕美国的孩子,说他们动手能力强,创造性思维发展得好。这和他们从小的教育方式有关。美国的父母总是在很大的程度上,给孩子以自由。他们的代价无非是多洗几次衣服,多拖几次地板而已。而这样做换来的却是孩子一生的良好发展。  
  谨记 父母不必要的帮助是孩子智慧发展和性格发展的最大障碍。
  不要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和行为,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了兴趣,对探索这个世界永远兴致勃勃。


让孩子“自食其果”

  1、蔓儿的舞蹈选拔赛
  蔓儿想加入学校的舞蹈队,可是,她的身材不是很出色,但她就是喜欢跳舞。她想既然别人能去参加选拔,那她也要试试,她觉得这一定会很好玩。
  别人都在为这次选拔努力练习。妈妈在这3个礼拜里不断提醒蔓儿认真准备,可她就是不听,虽然她高兴时会在家里跳一跳,可她就是没有耐心去请老师做一番指导。
  离选拔的日子只剩几天了,妈妈越来越感到会出问题,终于决定和蔓儿再谈一次。 “蔓儿!”妈妈轻声说,“离舞蹈队的选拔还剩几天了,要不要请张老师来啊?”
  “现在不要。我肯定能行!”蔓儿很痛快地说。
  这次妈妈决定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乖乖!我觉得你准备得不够充分,其他参加选拔的同学都请老师指导,你最好能有充分的把握赢过别人。”
  “待会儿啦!”蔓儿几乎头也不抬地回答。
  “好吧!”妈妈说,然后关上房门离开。
  妈妈等着蔓儿自己想明白,但蔓儿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做。
  选拔的日子到了。蔓儿一如既往,兴高采烈地去学校了。
  但是,到了傍晚,正如妈妈所料,蔓儿一声不吭地回到家。
  她一进门就径直跑上楼,只说了一句话:“我讨厌所有人!”在妈妈听来,她大概是说,“我讨厌自己做错了事。”
  妈妈等了一会儿,然后上楼去,发现蔓儿正躺在床上哭泣。
  “怎么了?”妈妈温和地问。
  “我好惨。”她啜泣道。
  “那你一定很难过!”妈妈安慰她。
  (这时,妈妈刻意避免了“我早就告诉过你”这样的话。)
  “我是跳得最糟的一个……”
  “你会进步的,以后还有其他机会啊!”妈妈说。
  “可是这多丢人呀……”蔓儿一直可怜兮兮地嘟囔。
  “我想这是一定的。不过,说实话,我敢说别人不会那么在乎你,他们都会更在乎自己的表现。”
  蔓儿还是把头埋在枕头里,不过,她的情绪已经平静多了。这时,妈妈才说,“今年你可以接着练习,如果明年你还想再试的话,你就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了。”
  蔓儿没有再争辩什么。
  孩子必须学会自立。成年人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是。学习“自食其果”是孩子学习自立的重要一课。
  对父母而言,眼看着孩子犯错,造成尴尬或不快,让他“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个父母会不爱孩子;而且父母有着人生经历,他们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要让他们在明明知道后果的情况下,撒手不管,任由孩子去承担不好的后果,对父母是个考验。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爸爸,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很溺爱孩子的爸爸,他对孩子做出的许诺是:爸爸不会让任何事情发生!还是“健忘鱼”多丽清醒:你这个承诺很奇怪,你不可能阻止任何事情不发生,因为事情总会发生,不管它有没有伤害。是啊,时间流逝,孩子长大,不可能总在父母的羽翼下,这是自然规律。父母要做的不应该是阻止所有的事情发生,把孩子放在温室里,而应该让该发生的事情发生,而父母则应在那里,给孩子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有时候让孩子越早经历挫折反而有助于他们更早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如何应对挫折。
  很有意思的是,这样做,最后反而更能帮助孩子处理好问题。这比起盯紧他,盯到他精疲力竭受不了了,才屈从于你的恳求要好得多,而且这种做法还能促进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关系。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主动抓住一些机会教导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比如,当孩子没能准时交作业时;当你认为他应该更加积极,他却不听从你的建议时;当你跟他苦口婆心,他却拒绝你的帮助时……
  2、 父母“合理的后退”是相当可取的做法
  如果孩子不理会你的提醒,那么父母“合理的后退”是相当可取的做法。你必须说服自己,让孩子“自食其果”是教育子女过程中必要的一环。  
  与你争辩之后,他需要承受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最终,只能靠他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你越早让他自己承担责任,他就越快学会自己帮助自己。
  然而,需要记住,当“后果”终于到来时,你要谨守一条重要的原则:切莫直接对他说“我早就警告过你”这样的话,而要温和地重复提醒他未来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说:“你的自然课实验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到期了,等你把这份作业完成,我来帮你计划一下如何按时完成作业。”相反,如果你不断与孩子争执,竭尽全力想让他认识到,他的一意孤行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这只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更想在辩论中战胜你,却忽略了对行为本身的思考。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自己惹来的麻烦,他才会被迫认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如果你习惯于事事不断地介入,想要充分地保护他,他就永远无法真正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成人后,喜欢处处与人争辩,不会客观地、就事论事地与他人坦诚协商,成为令人厌烦的“杠头”;另一种孩子长大后,则仍然处处依赖权威,既不在乎个人的成就感,也没有胆量承担责任,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懦弱者。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著名教育家芭芭拉是如何平静地放手让儿子“自食其果”的。  
  有一天,11岁的儿子约瑟夫对芭芭拉说:“我想把头发一侧留成双条式的发型。”
  作为母亲,芭芭拉很不喜欢儿子留这样的发型。但她知道,这并不危及生命、道德以及健康,而且头发会重新生长出来。
  于是,她对儿子说:“我不喜欢这种发型,而且凭我的经验,我知道周围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发型。不过,如果这是你的决定,我可以忍耐。同时,你可能需要忍受其他人对你发型的非议。”
  芭芭拉带着儿子去了发廊,美发师在给约瑟夫洗头时还夸赞他的满头金发非常漂亮。然后,约瑟夫描述了他想要的发型。美发师很惊奇地问芭芭拉:“把你儿子头发的一侧剃成双条式能行吗?”芭芭拉回答,她并不喜欢这种发型,但那是她儿子的决定。就这样,美发师剃去了约瑟夫一侧的头发,其中保留了两条,并尽量使这种发型在第一天显得好看一些。
  但是,第二天早晨,约瑟夫就试图恢复原来的正常发型。可想而知,他在第一天中的遭遇肯定不愉快。可是,约瑟夫再怎么努力,也对那种怪异的头发已经无能为力了。他的姐姐只好费力地给他喷上发胶和摩丝,尽力帮他能够出去见人。
  那一年中,儿子又换了七八种奇特的发型,不过等到第二年,他就开始留传统的发型了,并且再也没有改变过。  
  孩子是法律和秩序最顽固的对立者,他满心认为宇宙就是围着他转的。他们有着聪颖的灵性,他们是好奇、迷人、有趣、可爱和令人激动的,但又是自私、喜欢反抗和破坏的。喜剧演员比尔科斯曾经说过一句格言:“给我200个两岁的孩子,我就可以征服世界。”如果孩子对传统的挑战没有对他人造成实质性的危害,那么,父母不妨顺其自然,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自我价值感。这样,孩子早晚会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他既不会再在背后喊你什么“老古董”,也不会总是对“父母不理解他”耿耿于怀,当然,他也就更不会无端产生“代沟”的郁闷了。


.

TOP

深有感触!.

TOP

好文章,值得好好学习并实践。.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爱爱妈于2004-12-27 15:19发表的 :
好文章,值得好好学习并实践。
.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诚诚妈于2004-12-27 14:48发表的 :
深有感触!
.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爱爱妈于2004-12-27 15:19发表的 :
好文章,值得好好学习并实践。
.

TOP

真正的好文章,需要不时的读一读,尤其是憋不住怒火的时候。
谢谢!.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爱爱妈于2004-12-27 15:19发表的 :
好文章,值得好好学习并实践。
.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清儿妈妈于2004-12-28 11:15发表的 :
真正的好文章,需要不时的读一读,尤其是憋不住怒火的时候。
谢谢!
.

TOP

非常好的文章,谢谢q12728。.

TOP

非常难得的一篇好文章,惭愧+感动,谢谢楼主!.

TOP

其实自己真的要做到很难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q12728 于 2006-2-28 00:31 发表
其实自己真的要做到很难的!
非常难,所有的道理到时都是空的. 就象吃饭规则,没有办法说拿掉饭碗那么简单的.
晚上哪有那么多时间让他玩,过来再吃? 他说不吃,到了睡觉了又要吃,总不能不给吧. 到时他饿了,很难立规矩说你只能饿一个晚上,因为你错过时间了. 到时晚上吃苦的还是家长,因为饿的滋味不好受,小孩子控制不住还是三更半夜发脾气. 第二天忘记了,还会重复来这一套. 就象里面的第二个例子,他知道现在不吃没有关系,半夜里还是可以吃的.

[ 本帖最后由 semain 于 2006-2-28 05:38 编辑 ].

TOP

有些事情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TOP

“有些事情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还要全家人认识一致、立场一致.

TOP

好文章,不断学习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清儿妈妈 于 2004-12-28 11:15 发表
真正的好文章,需要不时的读一读,尤其是憋不住怒火的时候。
谢谢!
.

TOP

准备打印出来回家给LG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乐妞 于 2006-2-28 13:58 发表
准备打印出来回家给LG看
lg 什么反应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