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信如沙番

信如沙番

信如沙番
https://muyunradio.com/archives/3860

信如沙番
2021年05月23日 976点热度 8人点赞 0条评论
音频

经文



出 33:7 摩西素常将帐棚支搭在营外,离营却远,他称这帐棚为会幕。凡求问耶和华的,就到营外的会幕那里去。

出 33:8 当摩西出营到[会]幕去的时候,百姓就都起来,各人站在自己帐棚的门口,望着摩西,直等到他进了[会]幕。

出 33:9 摩西进[会]幕的时候,云柱降下来,立在[会]幕的门前,[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

出 33:10 众百姓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前,就都起来,各人在自己帐棚的门口下拜。

出 33:11 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象人与朋友说话一般。摩西转到营里去,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

出 33:12 摩西对耶和华说:“你吩咐我说:‘将这百姓领上去,’却没有叫我知道你要打发谁与我同去;只说:‘我按你的名认识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

出 33:13 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

出 33:14 耶和华说:“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出 33:15 摩西说:“你若不亲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

出 33:16 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岂不是因你与我们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与地上的万民有分别吗?”

出 33:17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这所求的我也要行,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

出 33:18 摩西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

出 33:19 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出 33:20 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

出 33:21 耶和华说:“看哪!在我这里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

出 33:22 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

出 33:23 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



帐篷



此“帐篷”非彼“会幕”,正如摩西不是基督。如果说后来的会幕和圣殿是神与人同在的证据,那么此时摩西的帐篷就是神与人远离的记号。耶和华单独与摩西说话,百姓只能瞻望,这一幕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显明了神与人的沟通,需要一个中保。



中保



这个中保此时就是摩西,但摩西并不是那最终的中保。此处的“面对面”,原文直译为“口对口”,这显明了神启示人的方式是用“话语”,正如祂使用这同一方式创造了世界。摩西不愧是神的朋友,他深谙神的心意,因此他在神的心意中祈求:“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这是对后来耶稣所说的“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约14:7)”。多么好的呼应,因为耶稣就是那成了肉身的“道”。



道与名



耶和华是应允人祷告的神,只要人的祷告是在祂的心意中。这简单的叙述不能化约操练的艰难,正如听上去温暖人心的“神与人同在”事实上却是借着残酷的十字架实现。这一切都是为了那圣约的终极成就:神成为这百姓的神,百姓成为这神的百姓。对这终极圣约的另一种描述就是刚才和这里的:人按神的道认识神,神按人的名认识人。



请你注意,将这两句话里的“道”与“名”交换一下,意思仍然成立,或者说更加成立。在这个意义上,我不知道《道德经》开篇就探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一种巧合还是一个普遍启示。“道”与“名”的概念与关系在圣经中无处不在,神启示的名就等于人当行的道,遵行神的道就等于荣耀神的名。“道”与“名”的关系几乎就刻画出了神与人的关系,故此摩西与上帝之间关于“道”和“名”的这番对话,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何以他会被称为“神的朋友”。



神的主权



神的朋友摩西终于求了那最大的事:荣耀。我们在赞美诗中唱“在你荣耀同在中”,这是信仰的极致。神的回答重复并升华了上边我们已经提到的神学。神给祂自己可以向人显现的荣耀下了一个定义:恩慈、名字和主权。又将那不能向人显现的荣耀称为祂的“面”,并且解释了之所以不能显现的原因仍是出于恩慈,因为肉身不能承受神本体的荣耀。



恩慈、名字、主权——最后这个词将我们引入了神学的高峰与根基。神的主权。我们能对这件事说些什么呢?这个词令一部分人敬畏,也令一部分人迷惑。它给了一些人最高的勇气与盼望,却也似乎夺去了一些人的动力和方向。热爱神的主权的人有多热爱,痛恨神的主权的人就有多痛恨。然而真正超越性的奥秘正在于:之所以会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区别,原因仍然是神的主权!这就是保罗要在罗马书9章中引用这一节的缘故。所以正如保罗的论证,既然如此,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我这瓦器该如何评论窑匠的作为呢?我这代码该如何与程序员抗争呢?我这自以为自由的人该如何跟这位可以决定我是否自由的神辩论呢?我这受造的如何能向造物的抗议呢?所以我当如约伯一样在他面前闭口不言,却在被祂主权所改变的心里,开声赞美祂的主权。



磐石穴中



然后神进一步启示了——这时机与方式仍然完全出于祂的主权——神人同在的方法。此刻,便是摩西所藏身的磐石穴中。



这里有几个明显的关键词:磐石,石穴,荣耀,经过,遮掩,后背。显然摩西看见了、却又不是完全看见了神。他此时所看见的,比一切地上的人都多,却比一切天上的人都少。他的心情,如同那一夜摇橹甚苦的使徒,看见耶稣在水面上要从他们旁边走过去。此时的摩西只看见了荣耀的“神的背”,如同加利利海上的使徒只看见道的肉身。但后来的使徒何等战兢恐惧,此时的摩西就何等恐惧战兢。这一事件真正的特殊之处,是这个“磐石穴中”。



信如沙番



沙番



在以色列有一种特殊的动物,圣经中称为“沙番”。这种小动物没有尖牙利齿,没有飞毛长腿,毫无防身御敌之术。它差不多是哺乳动物中最软弱的一种(如箴言所说),但神奇的是它很少会被狮子豺狼抓到,因为它掌握了一项绝技:胖而蠢萌、笨而软弱的它专门会藏身于磐石穴中。并且它们群居,它们警醒,它们沟通,它们繁衍,它们完全委身在磐石穴中,在这里避风,在这里取暖,在这里得安慰,在这里得平安。



一言以蔽之:它们根本就是动物中的基督徒。



信如沙番



信如沙番



谁是磐石?



我在以色列见到沙番的地方是凯撒利亚腓立比。为什么在那里见到而不是在死海见到?因为那里磐石多。主耶稣就在凯撒利亚腓立比有过一个很重要的,有关磐石的讲道。



太 16:13 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

太 16:14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

太 16:15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

太 16:16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

太 16:17 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太 16:18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原文作“门”),不能胜过他。

太 16:19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太 16:20 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

太 16:21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凯撒利亚腓立比距离黑门山不远,本身也是山区,耶稣说话的地方就是个石头山。山下的水是从山上这个洞里来的,洞里的水又是黑门甘露渗入山体而来。古时的犹太人认为这种出水的山洞是阴间的入口,所以耶稣就在这个地方,因势利导,讲了这篇道。不过,祂所说的“磐石”,究竟指的是谁呢?是彼得(这个名字的希伯来文意思就是“石头”)?是构成这座山的这块大石头?



信如沙番

暮云摄于凯撒利亚腓立比



我们先看是不是彼得。七步之内,必有解药。通常圣经问题在不远的上下文里就有解答。就在耶稣将自己的身份与计划显明之时,就在称赞彼得“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几分钟之后,彼得就拉着耶稣,“劝(直译是‘责备’)”祂不要去耶城,因此耶稣立刻称他是被撒旦控制的,房角石成了绊脚石。



此时的彼得,显然还不完全明白耶稣的救赎计划,就是祂在这两段经文里阐明的十字架的路。这是救赎的路,也是永生的路,是主走的路,也是信主之人要走的路。总之,这磐石并不是指彼得,即便他名叫石头。



那是指这座山吗?更不可能,不然只能解释为耶稣是要教会在这里成立了,然而我们知道新约教会是在五旬节那天在马可楼成立的。今天正是教会年历里的五旬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座山附近的黑门山上,耶稣的预言很快应验了。在登山变像事件,当年只能看见神的背的摩西,终于见到了神的面。



磐石究竟是谁?答案不言而喻:就是基督。这样的经文有很多处。当圣经特别是新约圣经提到“房角石”的时候,意思也是作为基石的磐石。耶稣就是那磐石,教会建立在这磐石之上。另一层意义上,教会又被称为“基督的身体”,在此意义上,教会又成了这磐石本身。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的藏身磐石穴中,就是“建基基督真理之上,委身基督身体之中”的意思了。扩展开来,我们知道那许多的事都是预表耶稣,因此我们可以将基督徒的生活概括为:



建基在真理上
委身在教会中
行走在云柱下


具体而言就是:



建基在真理上:敬虔学道,甘心顺服;

委身在教会中:被神遮盖,与人相交;

行走在云柱下:发光做盐,荣耀上帝。



属世界的“道路”、“真理”、“生命”



实际上每个人,无论信不信,无论信什么,都有自己的根基所在、委身之处、引领之光。试举几例:



善男信女:他们建基于偶像,委身于幻觉,被活佛引领。佛教圈特别是藏传佛教圈,其受众主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明星富商和穷苦百姓。富人们何以要扎堆信各种仁波切呢?其实就是饱暖思淫欲后出于内心的安全需求。穷人们何以要起大早排队抢头柱香呢?因为他总觉得尚未达到饱暖应有的标准。因为明星总是带有一夜成名和命运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们需要精神致幻剂,而仁波切就是他们认为的对症良药。据说光北京朝阳区就散养着将近三十万只仁波切,近年来此风兴起后,其中:

“约80%的仁波切说话带东北口音且长相有浓厚的在《乡村爱情》演员海选第二轮被刷掉的感觉,约90%从来没完整地看过任何一本佛经,且对任何佛学相关的问题都会回答这是密法不可说,约100%只有在听到‘供养、双修’的时候会精神振作。(网友语)”。



因此中国的人间佛教,变成了高端仁波切,低端雍和宫。上边谈供养,下边抢高香。这就是他们的磐石,不过是涅槃的槃。



信如沙番



宅男腐女:宅男顾名思义就是不出门的男子了,具体而言他们的典型生活方式就是叫外卖、玩电脑、看电影。当然他们所看的大多不是什么好片。腐女的生活方式差不多:叫外卖、逛淘宝、看韩剧。需要指出的是,她们看的韩剧真的和宅男看的片子并无本质不同,因为都是意淫。



这种人如今有了一个新的称号:躺平一族。



他们所沉迷的东西有个共性,就是都能提供方便、快速的满足。并且你永远不会被拒绝,永远不会受伤害。现实中的“女神”是不会搭理这个宅男的,硬盘里的神女却永远不会拒绝他。现实中的男生总会给你伤害,他永远没有韩剧里欧巴们腿的长度和脸的光泽,永远不能像你梦到的那样把你宠溺。



所以宅男腐女们无法回到现实,无法与正常人交往的原因,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害怕受伤害,害怕被拒绝。当然长此以往他们有可能会被人神共拒因此要承受永久性的严重伤害,但他们之所以宅之所以腐,原因和结果正是因为他们拒绝思考何谓真实何谓永恒,所以他们才只能活在当下。他们建基于肤浅和轻薄,他们委身于色情或情色,他们被肉食和肉体引领。他们一样渴望安全感、满足感、价值感,但他们太惧怕辛苦,太不愿努力,太害怕受伤,所以他们不断改变和降低满足的标准。他们不能与真实的人建立真实的关系,因为真实的人会真实地拒绝他/她,真实的人会真实地排斥他/她,而他/她一定是拒绝任何拒绝,排斥任何排斥的。所以他们步步惊心地退到了宅里和网上,在虚幻的游戏里刷新空洞的爽,在虚拟的网络上花掉真实的钱,在虚构的情节中饕餮廉价的爱。





信如沙番



红男绿女:当然这世界上更多的是那些既不信也不宅,看起来很有正事的人们。他们买房买车,煞有介事,争名夺利,一本正经。然而他们貌似独立自主,实则随波逐流。貌似很有见地,实则人云亦云。他们是个人主义的,但他们的个人主义如出一辙,所以他们事实上属于一个“不结盟运动联盟”,是有着同样性情的性情中人。他们也是自由主义的,但却自由地漂向同一个地方,路标写着宽平大路,终点指向阴间的门。他们还是相对主义的,但自以为稳健中庸的他们,实际上只是中了辩证法的毒,自以为成熟务实,实际上庸俗无趣。除了物质以外,他们对什么都貌似老练地保持着似乎理性中立客观的若即若离,但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有所谓终极价值。所以他们终究是存在主义的,然而却根本不知道究竟何谓存在,于是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好像不会死,要死的时候就好像没活过。



信如沙番



鬼谷子,轻教徒,独唱团



以上提到的人当然都不是信主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所谓信主的人中,也有和这三种人对应得颇为工整的“信徒”。当时耶稣是这样说的:



太 13:18“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

太 13:19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太 13:20-21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太 13:22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在路旁的第一种人并不是什么都不信,他只是不明白,于是不相信天国的道理。他敬拜自己以为的上帝,活在错误的信仰体系中。他这把谷子被魔鬼夺去了,所以或许可以称其为“鬼谷子”。



没有根的第二种人虽然是信,但他追求的是快速廉价的方便法门,对他而言“信耶稣得永生”是个仅需时常诵念即可实现人生超长待机(他理解的永生)的六字真言。在此意义上他是基督教净土宗。对他而言十字架并不真的存在。他同样拒绝任何拒绝,排斥任何排斥。他不愿付代价,不肯受伤害。他拒绝厚重深邃,热爱轻薄肤浅。他事实上真的相信,4杯25度的水倒在一起,就能成为100度的开水。他是无雨的云,流荡的星,他不是believer of light(真光的信徒),而是light believer——可以称其为“轻教徒”。



挤住了的第三种人或许信过,但却是随波逐流的信,因为他从未认真思考过上帝是谁,耶稣是谁。如果说鬼谷子们是想错了,那第三种人恐怕是根本没想过。他并没有认真计算过代价、进入过窄门。他们其实一直都是属世界的。然而偏是这种人却总会有种对自己的误会和错觉,就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都清醒,比众人都稳健。他总以为他是适合独唱的,然后就不经意地发现,这么想的远不止他一个。所以暂且称这种人是“独唱团”吧。



实际上,这三种所谓信徒,都是不信的。前三种土地都是不得救的。信徒并非分四种:路旁的,无根的,挤住的,好土的。不是这样。不在好土里,就是不信的。实际上真信徒不是分四种,而是分三种:三十倍的,六十倍的,一百倍的。鬼谷子、轻教徒和独唱团,是三种其实已死、但看上去栩栩如生的“信徒”。



鬼谷子的典型代表是异端里的信徒。轻教徒的标准模板是灵恩派、成功神学、没有真理根基的一些轻教会里的信徒。独唱团的主要成员是身处三自教会、或者虽然身处纯正教会,但仍然是三自风格的信徒,表现为他们不仅自传自治自养(与人没有正确的关系),而且自卑自义自怜(与神没有正确的关系)。



路旁的鬼谷子主要是真理出了问题,无根的轻教徒主要是生命出了问题,挤住的独唱团主要是道路出了问题。但总体而言,他们的问题,从人的责任来说,就是信的不是基督。从神的主权来说,就是没有被神拣选。而真正的信徒是、并且仅仅是第四种土地,可以称他们为葡萄枝。他们与基督这真葡萄树相连。他们也与教会中虽不完美,但却与他们一起同奔天路的肢体们相连。所以他们多结果子,荣神益人。他们,只有他们,才是真信基督的人。



蚂蚁,沙番,蝗虫,守宫



可是如何才能真信基督?其实圣经用很多方式说明了这个真理。让我们看一个不常见的例子。



箴 30:24地上有四样小物,却甚聪明:

箴 30:25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

箴 30:26沙番是软弱之类,却在磐石中造房;

箴 30:27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

箴 30:28守宫用爪抓[墙],却住在王宫。



这些动物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每一个个体均极其脆弱。蚂蚁象征着勤奋与预备(6:8),沙番象征着找到正确的藏身处(诗104:18),蝗虫象征着秩序,守宫象征着勇气。真信基督的人,当象蚂蚁般勤奋而有所预备,以至可以无愧地站在主面前(路12:40),当以耶稣基督为藏身处(太7:24),且为了造就教会,按秩序成为一体而各尽其责(林前14:40),还要壮胆传福音(彼前2:9)。



太 25:4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学习真理)

太 7:24“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生命根基)

林前 14:40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生命团契)

彼前 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属天道路)



属基督的道路、真理、生命



所以信基督,就意味着信祂才是真正的道路、真理、生命。祂是那真理的根基,所以你要建基基督之上;祂是那生命的磐石,所以你要藏身磐石穴中;祂是那云柱的道路,所以你要行走云柱之下。具体来说则是:



真理:纯正的教义。这意味着不断学习、领受耶稣的话语,也就是圣经的话语。纯正的教义也在教会传统的信仰告白与要理问答中体现。属灵阅读也能使我们对耶稣的真理认识更深:《认识神》、《磐石之上》、《返璞归真》、《基督徒的生活》等等都是热心的信徒不可不读的好书。真理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如果不想变成鬼谷子,就要多吃生命粮。



生命:深度的委身。委身于耶稣,就意味着委身于祂的身体,也就是教会中,并且不是委身于完美的天上教会中,而是委身于不完美的地方教会中。对我们教会而言,委身其中就意味着委身于主日,团契,自闭症事工,教育事工,反堕胎事工,宣教事工,家长团契,探访事工,慈惠事工,后勤事工,福音会,读书会,婚恋角等等。当然,即便再属灵再热心的基督徒也不可能同时委身于这所有事奉,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没有真正委身于其中至少一两种事奉,那么你的信仰很可能就是独唱团式的,因为你不愿或不能与其他基督徒相交、相连。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惧怕伤害。然而真实的委身本来就意味着适应,包容,改变,以及伤害,和伤害后的医治、更新。



道路:荣耀的生活。行走耶稣的道路就意味着被祂带领,成为世上的盐和世上的光。信徒不可能,也不应该永远活在教会中。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儿女关系,生养众多的见证,家庭敬拜的见证,全家侍奉神的见证,工作中的职场见证,品格操守,社会上的公平正义,慈惠怜悯,文化使命……这些都是要去行的,并且是做光做盐的具体体现,是要付出努力,付出代价的,是我们真正的战场与禾场,是我们每个人的各各他与十字架。因此每一个天路客都应该像清教徒,而不是前文所述的“轻教徒”。



有一首经典圣诗,名叫《万古磐石为我开》,歌词如下:



万古磐石为我开,容我藏身在主怀;

愿因主流水和血,洗我一生诸罪孽,

洗我内外全清洁,罪恶污秽尽除灭。



勤劳直到临终时,一生流泪永不止,

依旧不能赎罪过,惟有耶稣能救我;

两手空空无代价,靠主舍命在十架。



我乃空手就主前,十字架下求哀怜,

赤身望主赐衣裳,懦弱靠主变刚强,

污秽进到活水旁,恳求洗我免沦亡。



当我呼吸余一息,当我临终目垂闭,

当我上升到天堂,觐见主在宝座上,

万古磐石为我开,容我藏身在主怀。



作者陶雷提(M. Toplady 1740~1778)有一次出门时,在途中遇上狂风大作,无法前行,于是被迫躲到一个石穴里。尽管外面狂风怒号,他却在洞里找到了内里的平安。他领悟到主耶稣正是普世万人的拯救磐石,于是凭着感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这首诗的确是基督徒生命的真实写照。我们其实都是软弱的人,是沙番一样的人,但我们却不愿像沙番一样常常藏身于磐石穴中。愿天父凭他的主权怜悯我们,恩待我们,拣选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愿我们进入基督里面,愿基督进入我们里面。愿我们扎根基督的真理之上,委身基督的教会之中,行走基督的引领之下。愿我们都能祈求圣灵的帮助,使我们多结果子,荣神益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