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毕德生的颠覆性思考:当“牧师”成为一种职业

毕德生的颠覆性思考:当“牧师”成为一种职业

毕德生的颠覆性思考:当“牧师”成为一种职业
https://mp.weixin.qq.com/s/y5orYmcLfF8KlnUnmWsz2w

毕德生的颠覆性思考:当“牧师”成为一种职业

原创: 赞赏佳音  今日佳音  昨天



作者:李晋
被誉为“牧者中的牧者”的牧师、作家毕德生近日离世归主。他的灵修类著作,深深影响并塑造着海内外的牧者和基督徒。毕德生在自己书中所强调的灵修、祷告和倾听,无疑是这个忙碌时代的镇定剂。他认为,真实是我们活在上帝面前的第一步。



调皮、颠覆和不满的牧师

1970年代,一位三十多岁的牧师,一直面对一些困扰的问题:如何使耶稣基督的信仰,真正地落实在他自己以及和他一起生活的这些会友的生活当中。

每个月,他还要向宗派写一些工作报告。在这些繁琐和无聊的例行公事中,他甚至怀疑没有人会看这些报告,因为每一次得到的回复都是千篇一律的“已阅”。上帝的呼召慢慢地都变成了一种现代的职业操守。

他说现代的牧师似乎变成一个商店的店主,教会就是他们维持的商店,他们被店主所关心的那些事情所占据着内心——如何让他们的消费者感到快乐,如何引诱他们的消费者从他们隔壁街区的竞争者那边来到自己这里,如何包装商品让消费者留下更多的钱。

而教会的会友也越来越多更像是一位消费者,他们期待牧师能够满足他们所期待的,如出色的讲道,美好的口才,社会的声望。最好是让大家感到,这是一位为着福音整日忙碌不能停歇的牧师……

总之,无论是在教会的体制里还是在现代,我们普遍都相信有一个好牧师的职业规划蓝图,是能够被我们用外在的标准衡量出来的。而这却常常忽视了牧师和每一个人一样,内在的生命才是最为重要的。



于是,毕德生有些调皮地想要给这个陈腐无聊的牧师职业化倾向,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就在例行的定期报告中编造了一位年轻的牧师,其道德和职业生涯均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每一次他都更进一步用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地编造出自己是如何如何走向职业堕落的边缘,甚至道德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然而,让他失望的却是,每一次他收到的回馈,依旧是惯例的“已阅”的套话——似乎没有人真正关心一位牧师真实的生命状况如何。只要他能够完成工作的任务,让宗派和会友满意,一切似乎就都平安无事!

这让毕德生不禁思考,如果一位受过教育的人,如果口才再好一点,一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学会一套属灵的话语就可以胜任牧会这样的一份工作,那么牧师这个呼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他的问题,也是今天我们每一位基督徒的问题。毕德生牧师编了一个恶作剧,却揭示出一个真实的状况。就是在今日,我们对于信仰的期待,对于基督徒和牧师的期待,对于教会的期待都出现了偏差。

我们把这些都当成了没有生命连接,按部就班的机器。因为虚荣心和自我的偶像化,我们倾向于将教会装扮成圣徒美好的团契向外人展现。但是毕德生却指出,我们必须坦诚教会是真正罪人的聚会。他说“这是看起来最为荒谬的地方”。

一群人莫名其妙地在一起,周日排排坐,漫不经心地唱几首大部分都不喜欢的诗歌。随着个人理解力,和牧师音量的高低听几句讲道。认信时浑身不自在,祷告时结结巴巴……然而也正是这些人,同时也在深深地受苦,并且在痛苦中寻求着神。

这群人与神立下爱的盟约,在试炼引诱中信守不移,并结出良善的果子,而他们属灵的果子又成为身边人的祝福。

然而作为基督徒,特别是传道人,即便很清楚这种悖论真正的答案在哪里,却常常抑制不住自己的虚荣和冲动,将我们的呼召变成了职业偶像,将我们的服侍变成了操控,一定是什么出现了问题?



生命中的三角

曾经在神学院读道学硕士的时候,我和身边的很多同学也都面临与毕德生牧师同样的问题。

似乎,在现代社会中,牧师已经渐渐失去了呼召原本的意义,更多的成为了一种职业。上一个知名的神学院,获得良好的学术训练,依旧像其他的学科一样有衡量的考试标准。

训练讲道,枯燥费时的希腊文、希伯来文甚至可以再加上拉丁文,解经,教牧辅导,关怀,领导力,行政管理……按部就班,拿到道学硕士、按立为牧师。

正如毕德生牧师说的,

“牧者大多数会在口头上提一提神圣的呼召,但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多半是在追求职业生涯。我们真正的工作是在市场压力下形成的,并不是在神学的真理或属灵的智慧中形成的。”

直到有一天,在属灵操练的团契中,和团契中其他即将成为牧者的同学一起读到毕德生牧师的Working the Angles,成为我们生命中很宝贵的提醒,对每一位基督徒都很宝贵。

生命和属灵成熟的指标是无法用考试和职业标准来衡量的。它是一个内在属灵操练的三角,外人甚至都无法看见,那就是:祷告、阅读圣经和灵修指导。

正如人每日需要操练身体才能得到健康,而这些属灵的操练尽管不能被外人所看见,却是上帝用来引导我们生命成长的关键。

毕德生牧师是这样提醒的:

“我要培养和神之间的关系,我要一生(有时自觉,有时不自觉)都和那位创造我、引领我、又爱我的神亲密相交。我要唤起其他人注意祷告的本质与核心。

我要成为在这社区中,一个让人可以毫不犹豫、考虑是否妥当,就直接去找他祷告以寻求指引的人。我想要去作成那位从起初就把自己启示给我、并呼唤我名字的神所赋予我的工作,就是与他更深的交谈。

我不想去散发有关神的事的传单,而想用自己的经历来作见证;我不想在其他人第一手的属灵生活上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而想要亲自以我的每个感官,去亲尝并看到主的美善。

我知道培养祷告生活需要花时间:分别出来的、有规律的、从容不迫的时间。祷告生活不是在匆忙之间完成,也不是在讲台上或医院病床前献上祷告就算数。

我知道我不能一边忙,一边祷告。我可以既活跃又同时祷告、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祷告,但是忙碌起来时就不能祷告了。我不能内里急躁、烦扰或涣散。

为了要祷告,我必须把更多注意力摆在神身上,而不是注意别人对我说了什么;我必须更留心神而不是喧嚷的自我。为此之故,我通常必须刻意离开白天的嘈杂,和不知足的自我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个时代有太多的纷纷扰扰,教会追求名气,牧师渴望得到认可,基督徒常聪明地学会教会中属灵的套话。

然而,这是多么宝贵的提醒,我们需要的却只是放下自己忙碌的脚步,静默在主的面前,聆听上帝自己的声音……

这是一种活在真实中的品质,我吃惊地发现毕德生牧师讲到,作为牧者要学会谈论家常之事,而不是将自己伪装成圣徒,他说:

“在我读大学和神学院时期所敬重的人中间,普遍流行着这种掌控谈话内容的习惯,而我深受影响。这些人的信念是,倘若自己够敏锐,每个谈话都可以转变为见证,在飞机上的闲聊,可以转化为针对灵魂追寻永恒的谈话;和加油站服务人员的短暂交谈,可使对方的心向‘基督的话语’敞开。”



仿佛只有无时无刻谈论重大的议题:耶稣、救恩、灵魂的状况才是一位属灵的人。

然而,他却鼓励基督徒不要仅仅学会属灵的术语,而是要真实地活在日常的小事中。在彼此的家常谈论中才有真实的生命相交,信仰是在真实中流露出来的。

今日,我们习惯了伪装和消费包装。然而讽刺的是,在这种信仰正确的话语体系下,我们却逐渐失去了真实。

例如写婚姻辅导的告诉你,他们的婚姻多么美满;带领家庭敬拜的告诉你,按照这个教导孩子如何顺服……真实是,婚姻辅导的作者自己的婚姻早已危机四伏;倡导家庭敬拜的家庭,也许并不是那么美满。

然而他们都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店主,忘记了自己是罪人,忘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忘记了那位依旧在说话的上帝。人习惯了扮演上帝,就会活在虚幻中。

毕德生牧师说:

“属灵操练的意义就是:认识我们的处境——生活中所面临的情况,并觉察到神的恩典,而能够说:‘神与我同在的方式并非透过改变或摆脱我的配偶、孩子,而是透过改变我,并在我生命中作一件或许没有经过这样的折磨和痛苦就不可能经验到的事。’

身为牧师,我所要作的,就是在一个神未被提及的情况下,在一个人们未曾察觉到他存在的地方,提到‘神’的名字。

喜乐正是人听到神的名字并感受到他同在时,所带出的能力。他们会因为明白神正在作的事而兴奋,即便是件很小的事,但对当时的情况来说却是再适时、合宜不过的了。”



恒久专一的顺服

在这些牧会的经历中,这位曾经写恶作剧报告的牧师,在十多年后,想要为自己的会友,这些最为熟悉的人写一本书,和他们一起活出所信的。

他始终相信,凡是信仰中的一切都是可以活出来的。而我们的工作就是真正活出信仰,单单宣讲福音,解释福音。

毕德生认为,激发人们对于福音的热情是不够的,

“我要使福音活出来——每一个部分逐一活出来,在日常生活的工作中活出来,在卧室和厨房里活出来,在癌症和离婚的阴影下活出来,在婚姻和孩子们一起活出福音”。

如果要和别人一起活出信仰,首先是自己要活出来。他想到了“恒久专一的顺服”这句原本是尼采的话,却恰恰概括了一位行在属灵成长道路上的天路客。

毕德生牧师又调皮地猜想,如果尼采知道,可能会吹胡子瞪眼的生气。

尽管我们期待他人改变,事实上,没有人能够让人有基督的样式。而我们人却常常想要通过自己去改造他人,却忘记了祷告和读经,让上帝自己说话。

将我们的脚步放慢,让上帝自己先去行动。这就是恒久专一的顺服在上帝的话语引导下,紧紧跟随基督。


《天路客的行囊:恒久专一的顺服》
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Discipleship

这本恒久专一顺服的书,曾被17个出版社拒绝出版,理由是不会受欢迎,却不想成为了一本受到广泛欢迎的属灵书籍。

因为它告诉人们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是观光游览的旅客,而是背负着沉重行囊的天路客。

每一步都不是纪念碑,纪念我们走了多远,而是一串串的脚印,一直激励我们向前……今天,毕德生牧师已经走完了,我们也当稳步,带着盼望向前。



作者简介:
李晋,现为加尔文神学院博士研究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