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沈志华|扼住命运喉咙的汉子

沈志华|扼住命运喉咙的汉子

沈志华|扼住命运喉咙的汉子
https://mp.weixin.qq.com/s/lFgrbM2fw_RtT-X_NJ3LkQ

沈志华|扼住命运喉咙的汉子

HISClub365  2018-05-13

作者|阿光
文章来源 | 另一束科技
编者按
励志的故事总是耐看。从人生的低谷走向高峰,每个人都能从中对照自身,激励自我。

圈内人都知道,沈志华先生的朝鲜战争研究成就国内无出其右,声名远播,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其身份仅仅是一个体制外的学术个体户,更不知道沈先生的人生历经大难,命运多舛。

沈先生从一个又一个厄运中走出来了,但又有多少中华优秀儿女永远湮没于无尽的苦难中?!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全社会不用言说的共识。

TEXT↘正文

人这一辈子,有时候就像跟命运下了一盘棋。

有极少数人似乎被上天眷顾
一路走得很顺
而大多数人丢车弃子
靠着向现实妥协
才勉强度过平淡一生

但今天阿光要说的一个人更惨
是命运格外瞧不上的
处处刁难,一步一个槛



他就是著名历史学家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
甚至还曾是一个大富豪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却被认为是最倒霉的人
这个人就是
沈志华



都说风水轮流转
可你估计就没见过这样的“倒霉蛋”
每次眼瞅着要成为人生赢家
命运却一定要赶过来狠狠踩他一脚
“被冤枉杀人”、“莫名其妙抓去坐牢”
“考上清华不被录取”、“考上社科院被拒收”
“辛苦写的书不能出版”
一肚子才华,却没有单位肯要

但你估计也没见过这么倔的人
每次被踩到头破血流
还能打碎了牙咽下肚
挣扎着东山再起
最终才成就了今天的沈志华

沈志华这辈子
可以说是与命运搏斗
而且最终还是赢了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60年代
那时的沈志华十几岁
老爸老妈都在公安部任职
自己考的是全北京最好的学校
而且年年满分

一个大男孩
长得也帅气精神
前途正一片光明
人生正是策马扬鞭的时候
第一波厄运来了

在一场运动里,妈妈爸爸被查了
课停了、考试取消了
一直以来上大学的梦
也就这么破碎了



当然,在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折
磕磕绊绊中
他终于赶上了空军来招飞行员
整个学校,100多个人
只有沈志华一个人通过了体检
但最后却卡在了家庭出身上
不得已从飞行员
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勤



不过沈志华想着
地勤也没关系
只要踏实干总有出头之日的
因此,从那之后
沈志华一句怨言都没有
埋头苦学技术
每天熄灯之后还打着手电筒
在被子里看资料
没多久他就被提为机械员
负责修理轰炸机

在那个时代
能成为部队里一名技术干部
那也意味着这辈子吃喝不愁了
因为脑瓜灵,文化程度也高
他很快成了骨干
连师长都夸他是“中国航空兵的未来”
没多久就要提拔他

就这样
沈志华看到了希望
他相信只要这么一直努力下去
总有一天会做到空军少将、中将
登上人生巅峰



然而
就在他美滋滋地畅想未来时
第二波厄运来了

那时他是部队里的技术尖子
但却始终入不了党,最后被勒令复员
当时,团长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现在我不能跟你说是怎么回事,
但是你留在部队里是没有前途的,
还是回到地方发展吧。”
因为不知道原因
那几天
他每天喝到大醉
一个人到机场
扑到飞机上大哭,反复质问自己

可是没有人回答他
也没有人告诉他原因
只是跟他说:你已经没有前途了。
轻巧的一句话
就把他从修飞机
打发到了发电厂去烧锅炉



复员的最终原因
一直到两年后他才明白
碰巧那时指导员到北京出差
看到沈志华后
终于忍不住吐露了真相
“看你这么傻乎乎地蒙在鼓里,
我真是不忍心,
如果你档案里的那份东西不拿掉,
你永远都没有前途。”
原来有人揭发沈志华曾经杀过人
部队虽然查无实据
但却将这份材料放进了他的档案
也正是这一份资料
让他前途尽毁

悲愤的沈志华
特意找到诬告他的那个人
当面质问他:“你认识我吗?”
那个人一脸茫然:
“不认识啊。”

那一刻,沈志华泪流满面
说什么天无绝人之路
不过是还没把人捉弄够罢了
最后,沈志华表明身份后
对方承认自己是为了积极表现,瞎编的
沈志华让他写了证明材料
这才把“杀人材料”从档案里抽了出来



但是在经过这件事情之后
沈志华丧失了斗志
每天什么事都不做
能混一天,就混一天
他的这些变化
全被他父亲看在眼里
为了挽救儿子
老父亲跟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人不能受一点儿挫折就这样灰心丧气,你要好好学习。人生最大的遗憾不在于你有了本事没有地方去施展,而在于社会为你提供这个条件的时候,你拿不出真本事来。”

沈志华一下子醒了



虽然之前的努力白费了
但我才二十几岁
我还能再闯出一片天

从此之后他白天上班
晚上就自学数理化
在锅炉间里工作,又累又闷又脏
可沈志华每天都会学4小时
这样坚持了两年多

记得那年高考
沈志华考了全北京第一
数学更是100分
清华大学的老师特意找到他
告诉他:我们就缺你这种人才

眼看着上清华
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自己的前途又将再一次焕发光明了
可命运
却又一次跟他开了个玩笑



那是文革10年当中
唯一一次高考
而正巧的就是哪一年
出现了“白卷英雄”张铁生

据记载,在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
张铁生只会做3道小题
其余一片空白
他却在试卷背面写了一封
“给尊敬的领导的一封信”
在信中,张铁生诉说
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
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
从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一封信让张铁生得到重视
最终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
并被冠之以“白卷英雄”一称。

就因为这件事
“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出现
影响了那年大学招生的路线
导致考分越高越没有学校敢要
被录取者多是成绩平平甚或中下者

沈志华因此落榜
他一怒之下把书本全烧了



意外落榜让他心生放弃
可每次想起父亲的话
他就十分不甘心
最后还是重新捡起了书本
打算再一次挑战命运

有才华的人
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差
这一次
他一下子就考上了
社科院世界史所和新华社两个重量级单位



因为沈志华一心想要做研究
于是决定进入社科院
从他第一次参加高考
到被社科院录取
他整整等了6年的时间
6年时光
一个人最好的时光,就这么蹉跎了

可是就算花了这么长时间
命运似乎还想玩他一把
因为他曾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被社科院副院长看到
觉得他思想有问题
通知书就这样被扣下,不录取了!

这事急得沈志华直接跑到了副院长家里
坐在沙发上跟他据理力争
直到一通雄辩之后
才拿到了通知书

连上个大学都这么困难
估计也是没谁了
不过好在他想安静做学问的愿望
终于实现了



因为经历的比较多
他在社科院当中可是一个大名人
连《人民日报》都发表过他写的文章
当时很多机关单位
都看中了他的才华
想将他挖到自己的单位里

在社科院学习的时候
别人听不懂的东西
他大多数都读过
因此经常还没听就会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
许多同学们都找他辅导功课

然而,没想到的是
就是因为辅导
他又摊上了一件大事



在毕业答辩的前几天
沈志华毫无预兆地被警察带走了
带走的罪名是泄露国家重大机密

这下他真的懵了
老老实实做学问
怎么就泄露国家重大机密了呢?

其实沈志华被抓真的挺冤枉的
因为当时
在美国有一名中国人被抓
理由是窃取美国机密
而我们国家为了“外交对等”
也抓了一个美国人
而最倒霉的是
被抓的这个美国人
只是跟沈志华有过一些普通的交流而已

虽然后来证明了这个美国人
根本不是间谍
但美国却以此为理由攻击中国
“恶意破坏中美关系”
没办法
沈志华只能被当成牺牲品
在监狱待了两年



这下感觉真的完了
两年之后,毕业答辩早过去了
辛辛苦苦读了这么久
连个学历都没有

不过沈志华并未倒下
他在监狱里的这两年
硬是靠着四处收集的牙膏皮做纸张
写了一部40万字的专著
还在监狱专门开了一门课
给那些狱友讲世界史

两年之后,刑满出狱
他没有单位,没有学历
连写的那本书
都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
各种求爷爷告奶奶之后
却听到背后别人议论:
“他一坐过牢的,你惹这麻烦干什么?”

他抗争了二十多年
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他只是想坐下来做点学问
到头来他成了一个“麻烦”



沈志华愤怒了
没有单位要我,我就自己创业
没有人出我这本书
我就自己赚钱出

虽然事后老沈经常回忆:
“做生意是我最痛苦的时候”
可经商这件事
他照样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80年代,他做黄金生意
没多久就赚了四 五十万
在那个以“万元户”为荣的时代
几十万真的是个不小的数字

此后
他又开了文化公司
搞图书出版,加上自己懂营销
一场书会,就卖出4万套书
十年商人,沈志华就攒了几百万
在那个年代什么水平?



他在心里一合计
这笔钱已经够他后半辈子
不愁吃喝、购买档案
够坐飞机去世界各地开会了
然后生意就停了

这么多年
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学术
没有单位挂靠,我就当个体户
没有经费,我就自掏腰包
老天爷不是不让我做学问吗?
我偏要做!



当时正赶上俄罗斯局势混乱
苏联的珍贵档案可以复印
可是各个院所都不拨经费
眼看着要错失良机
只有老沈,谁也不用求
自费就去了俄罗斯

这次收获是多少呢?
1.5万份珍贵档案
无数重要史实,多少不为人知的真相

而为了得到这些
沈志华付出了多少呢?
光复印机就用坏了4台
从档案馆开门到闭馆,每天站着8个小时
连饭都没空吃
一共花了140万血汗钱



沈志华刚复印完
这些资料就禁止对外展出了
这也就意味着
所有国内的研究所、学者
都要求着他才能看到

似乎传说中的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就要在现实当中上演时
沈志华却做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把上万个档案整理、翻译之后
免费捐给了北大图书馆
条件是:必须允许所有人自由查阅



这么多年
命运给他不公,社会对他冷眼
机构让他吃闭门羹
所有人都用力地把他往湖心推
他一个人在时代的浪潮里起起伏伏
数次呛水,性命近丧
可他每一次
都抓住一根浮木起死回生
奋力向岸边游



最后他终于可以去做他喜欢的学问
最后他终于胜天半子

我们所有人都一样
都会遇到困难、都会遇到逆境
但请你相信
只要你能够站起来
属于你的舞台始终就在那个地方

TOP

https://mp.weixin.qq.com/s/HDxbU20Vb9whZLL61yyxnQ
上帝爱谁我不知道,但他一定恨沈志华
原创: 蛋蛋姐  酷玩实验室  2018-04-11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我最近听说了一个故事

听完以后

我脑海里只有一句话:



上帝爱谁我不知道

但他一定恨沈志华



沈志华是谁呢?

大概是全中国运气最差的人



这人从小就一个梦想

那就是搞学术

他学习门门第一,去考清华

却因为成绩太好落榜

于是他就安安心心当良民

却又被诬陷杀人

无奈下海经商

一不小心成了

中国头号黄金贩子

却又回到了学术的原点

真的,我都想分点运气给他






事情要从1950年说起

那一年

沈志华在北京出生了

这孩子从小就有一个爱好——读书

但是在芸芸众书中

他最偏爱一本叫

《科学家谈21世纪》的书





要知道那个年代

中国还是手工业时代

这书里讲的全是40年后的事情

没错,高科技:

“人类将怎样生活?

怎样深入地下、海底去开矿?

机器人怎样管理整个工厂的生产?”



这就好比你让我去想

2060年的中国到底啥样

坦白讲

蛋蛋我这个科技圈18岁美少女

都想不出来

再看当时的沈志华

还是个小屁孩

这么早就开始畅想21世纪了你敢信?!





这本《如来神掌》一般的书

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埋下了一颗种子——

长大后我也要当科学家!





你别说

沈志华还真的聪明

小学门门满分

初中更是成功进入北京四中

——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学校

这就意味着他一只脚

已经踏入了清华的校门



但是再回头看看他的出生年代

1950这四个数字仿佛变成了四个大字

“生不逢时”

因为他一毕业

就赶上了文革



这就像

沈志华本该拿着自己一手好牌

继往开来进入清华

但是旁边突然出来个搅局的

直接把牌桌子给掀了

这局谁也别想打了





气不气?!就问你气不气?!

不禁心疼沈志华1秒钟



清华上不了

学术搞不成

无奈的他

跑去当了个海军空航兵

专门负责修飞机



这份差事

咋说也和工程师搭个边

勉勉强强算“半个科学家”

沈志华逐渐陷入痴迷——

在那会的大环境下

别人忙着背《毛选》

他却冒着被批斗的危险

躲在小黑屋里看小黄专业书



他的专业能力

像乘坐神州十一号一样

蹭蹭蹭向上飞升

才19岁,他就当上了机械师

和部队的砖家平起平坐

时间一长

就连师长都对他青睐有加

拍着他的肩膀说:

小伙子

你是中国航空兵的未来新星!





那个年代人才稀少

受到鼓励的沈志华心里美滋滋地

于是,他一有时间

就全身心扑在业务上

废寝忘食



只是没想到

当兵第三年

沈志华的牌桌又翻了

他的霉运再次到来





有一天

指导员突然宣布他复员的消息

就是要他离开部队

沈志华懵逼了

复员??

沈志华一度以为自己这辈子

生是部队的人,死是部队的死人

他的字典里就没有“复员”这个词儿



他一再向指导员确认

指导员却坚定地看着他

意思是:

就是你,没错



沈志华心里既不解又委屈

三年来他苦心孤诣

见着发动机比见着妈还亲

如果自己要被复员

那配留下来的人,一定所剩无几



指导员看着他懵逼的样子

也暗自心疼起来

只能松口留下一句

“这件事我不能告诉你原因

但你在部队是没有前途了”



听到这样的话

沈志华一个七尺男儿

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委屈啊,气愤啊,你妹啊!

梦想戛然而止

他却连为什么都不知道

那阵子,他心烦意乱

每天借酒消愁

一难过就跑去停机坪上

扑在飞机上失声痛哭

这心爱的小飞机

再也跟他没关系了





而沈志华的悲伤

不能撼动军令一丝一毫

他只能拎着行李

从海军空航兵的佼佼者

变成了发电厂的工人



后来,沈志华才知道

这次复员居然是因为

有人揭发他曾杀过人

但是沈志华根本没有。。。





沈志华不懂这个举报的人

是何居心

莫非是嫉妒自己的才华?

他费心费力找到举报人

又专程去见了他



但是当这个人真的站在他面前

他说出的答案

却好像是在开玩笑一样——

我不认识你啊

我就是为了立功

随便写了个名字



沈志华当时的表情

可能是这样的:





沈志华不明白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他

随便写个名字都能随便到自己头上

但是日子还是要过

复员后的沈志华

只能乖乖来到了发电厂



在发电厂的日子并不好过

沈志华的工作是修磨煤机

磨煤机里

到处都是残存的煤粉

每天工作完成后

他满身满脸都是黑乎乎的煤粉

就连吐出的口水

都是黑乎乎的

别人晚上看见他

都以为是谁家牙成精了

在路上飘呢





沈志华做着发电厂的工作

但是他心里还是委屈

他时不时就会想到童年的那本书

《科学家谈21世纪 》

科学家的梦挠得他心痒痒



于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

他每晚下了班

都要虔诚地把手洗干净

然后拿出自己数理化的课本

一道题一道题进行演算



沈志华每次演算完

就将草稿纸堆到房屋一角

两年过去

他的草稿纸叠起来

居然比椅子还要高





终于,机会来了

1973年,全国搞了场大学入学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

公布成绩时

他四门科目门门第一

就连大家连题都读不懂的数学

他都考了满分



看着这样的成绩

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个平时不善言谈的小伙子

竟然是个学神!

就连清华的老师看了这个成绩

都忍不住夸赞他

恨不得立马挖他做自己学生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

总算对自己有了个交代

就在他收拾行囊

准备去清华报道时

突如其来的一条消息

让他彻底懵逼了

“总分只有15分的张铁生

获取了这次清华的名额”



妈个鸡

张铁生又是哪个鬼啊!





原来,在这次考试中

有一个叫张铁生的人

啥也不会

论学术水平差沈志华十万八千里

但是别看他习学的啥也不是

小词儿倒是一套一套的

考理化时索性破罐破摔

利用答卷的“闲暇”时间

在卷子背面写了

《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



信里

他不仅夸了自己

在农业生产中的刻苦努力

还顺带diss了一把那群经常学习的

说他们是不务正业

逍遥浪荡的书呆子





这封信传到了厂领导那里

领导一看心花怒放

说这才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啊

于是一拍桌子

将清华的名额给了他

。









而他们眼中的书呆子

不就是门门考第一的沈志华么!

就因为这样一封信

厂里对沈志华进行了批判

他们说他不安心当工人

不安心做无产阶级

非要往臭知识分子圈子里面钻

走白专道路

听说他还在学英语

干脆给他扣了个崇洋媚外的帽子





沈志华就这样

以门门第一的成绩

与清华失之交臂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坎坷

沈志华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落得这么惨兮兮的下场

也许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想当科学家

于是,他将理化书撕得粉碎

气急败坏地说

我要去搞清楚

共产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迅速搞懂这个体制

他没事就往图书馆跑

哪怕在文革打压知识分子时

他也始终不改初心



好在文革很快结束

次年中国恢复高考

他居然同时考上了

新华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日报》还把他当作自学成才典型

在头版进行了报道

最终,他选择就读社科院





可以,这很ok

只要坐等通知书

就不会有什么幺蛾子了

但是沈志华却没控制住自己

他心想

既然研究社会主义有用

那我干脆再深入研究下吧!





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

目的是解释一下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左倾

只是文章写完了

一天。。。两天。。三天。。。

时间过去了好久

录取通知书却一直没送来



这会儿,他才知道

当时社科院的副院长邓力群

看到了这篇文章后

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觉得

沈志华和他们的政见不同

这种人可不敢要

干脆将他的录取通知书给扣了下来







但是沈志华

再也不想接受命运的摆布

想到要与社科院失之交臂

他急坏了

直接冲进了邓力群家里

将这段时间的研究所学

一股脑全吐露出来了



听完他的阐述

邓力群对眼前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

心里想着

只要你真有才能,好好学习

为国家做点贡献还是可以的

就这样

他终于拿到了通知书



好不容易能做自己心爱的学术

沈志华干劲十足

不到三年

他就在《世界历史》

《社会科学战线》上

发表了八篇论文

堪称学神级人物





这样的成绩

毕业时评个优秀毕业生

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但是厄运会迟到

却永远不会缺席









离毕业答辩还有16天

一群警察突然冲进了他家

将他直接铐走

说他泄漏国家机密

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







当时沈志华的内心就是

你看我像国家机密么...



真犯罪也就算了

然而实际上

是美国在纽约抓了名中国人

说他窃取了美国不少机密文件

听闻这个消息后

中国人急了

既然你们非说抓住中国间谍

那我们干脆也来抓个美国间谍吧

于是,一位在中国教书的美国博士

华丽丽地躺枪了



不巧的是

沈志华曾给这位美国博士

看过不少社科院的内部杂志



人在家中坐

锅从天上来

沈志华又有什么办法

他现在连mmp都说不出了

只能乖乖开始了自己的牢狱生活





牢狱里的生活

又能怎样呢

除了望着窗外的空气发呆

就是放风时对着门口的小草说话

沈志华心里苦啊

怎么我的生活就这么惨兮兮

老天爷对别人

通常都是给一巴掌给颗糖

可给我沈志华呢

却是一巴掌接一巴掌

打得我云里雾里,不知所措





他靠在一旁的墙上思索着

我今年才32岁

难道我这一生就只能这样了?



藏在心里多年的学术梦想

一下子涌上来

沈志华想

先把还未定稿的硕士论文

给写完吧

要是条件允许

就写成一本书吧



说干就干

监狱里没有笔

他就用牙膏皮写字

没有纸

他就在《列宁选集》的边上

记下自己每一点思考

需要专业书了

他就让家里人送来





监狱地方小

送来的书没地方放

他就将书压到床铺底下

时间一长掀开床铺

满满当当全是书

那会儿人们都说

北京第二监狱的图书馆

就在沈志华床铺底下



靠着这股子劲儿

不到一年时间

沈志华就在监狱中

完成了长达40万字的

《新经济政策与苏维埃俄国

向社会主义过渡》

详细讲述了20年代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





1984年,沈志华刑满出狱

不管他有多牛逼

毕竟是进去过的人啊

没有单位敢要他

社科院也没法给他补发学位



走投无路的他

只好干起了摆摊做生意的个体户

后来,又选择南下做生意



可是他居然还没对科研死心

离开北京时

他去了趟社科院

专程和导师告别

他含着眼泪对导师说:

我现在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只好离乡背井

暂时放弃学问

如果有一天

我沈志华能赚到钱

就一定还回来

跟您做学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



就这样

他开始了自己的南下之旅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

没有地方住,他就住在人家门厅里

没有公司要

他干脆给老板拎包

四处漂泊的日子里

他尝尽了人情冷暖

直到找到份稳定的工作

月薪700元



生活看似稳定了下来

他的日子也没那么窘迫了

这时,他听说社科院的同学要出一套书

没有人审稿

他想了想

立马放弃了现有的工作

飞奔回了北京

人们说他傻了啊

被学术坑了那么多年

怎么还一有机会

就头也不回地扎进去呢



可他却不觉得苦

没钱吃饭,就啃方便面

钻到一间小屋子里

没日没夜的工作

不到一年的时间

竟然编出了近2000万字

整整62本书



眼睛都快看瞎了

可他觉得没什么

他心里想着

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

重回学术界的机会了






凭着这股子韧劲

这套书很快编完了

他兴冲冲地跑去各大学术机构

希望能讨来一碗饭吃

可是,他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学术机构

低三下四的看人脸色

得来的都只有这一个答复

你有污点,没档案,没职称

我们不能要你



天要亡他

纵然他再想做学术他又能如何

他灰溜溜的重回南方

做起了外贸的生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接触到了批做黄金的朋友

干脆入了他们的伙



可贩卖黄金需要正规批文

不然就算走私

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

见到了北京市黄金管理局处长

跟他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



处长问他

你为什么要走贩卖黄金这条路呀

沈志华坦诚地说

我就想赚点钱

以后有机会了

还能回去搞学问






听着他这一番话

处长感动了

在那个年代

这么潜心搞学问的人

实在是太少了

就这样

沈志华拿到了批文



批文来之不易

他每个月都要飞几次北京进货

每块25公斤的金砖

每次背两三块

那一年,他一个人

就做了有半吨的黄金

以至于黄金界的人都称他为--

中国头一号黄金贩子






就这样

凭借一点一点的积累

今天多几千

明天多几万

他的黄金业务风生水起

很快赚到了第一笔钱

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



已经走上人生巅峰

旅个游放个风不好吗

可他这个人啊

就是轴

在监狱时穷困潦倒要搞学问

眼快瞎了也不放弃学问

现在有了钱

还是忍不住去搞学术





怀揣着年少时的梦想

1991年,沈志华回到北京

成立了一个文化公司

开始搞起了文白对照的《资治通鉴》

接着,又拿出一笔钱

设立了“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

专门资助学术著作的出版



看到研究者们甘于寂寞

他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他还自费为他们举办高层学术会议



很多学者出不起往返机票

担心他们因为穷不能来

他就放话出

与会学者们的住宿、伙食

会议所需的经费和资料

全部由我来承担

就连飞机票他也一起报

一项项文化活动就这样

在他手里操办起来了



看着自己总算在学术界有了立足之地

沈志华开心的不得了

这一回

总算没有人

能将他从学术界里赶出去了




到目前为止,他的基金会

已资助出版了64部史学专著

资助费用高达上百万

每年他还拿出十几万

资助中国史学界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



然而,只是开开会出出书

沈志华是不满足的

90年代那会儿

俄罗斯局势混乱

苏联档案解禁

可以开放给外国人复印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

这对中国来说

可是比宝贵的财富

沈志华心动了

他提出了“抢档案”的想法



可苏联的档案

复印一页就要2.8美元

成千上百页的复印下来

就是天价啊

没有研究所肯拿出来





沈志华急了

一旦这次错过

可就再也没机会了



于是,他与社科研究所商量了下

联手成立了“苏联历史档案集”课题组

组建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编委会

他还拿出140万人民币

准备去俄罗斯复印档案



可按1美元=8块人民币来说

沈志华的140万人民币

也就不到二十来万美元而已

又能复印多少资料呢





沈志华的经商经历

派上用场了

他带了几瓶酒,走访各研究所

专门找苏联研究学者喝酒

喝的迷迷糊糊之际

哥们间的感情也上来了

沈志华抛出正题

我想弄点儿你们苏联的档案回去

麻烦哥哥们帮帮忙

给我整点复印件呗

再给每个人手里塞上300美元

这事儿就成了



就这样

他以极其便宜的价格

复印到了苏联第一手资料

1996年至2002年间

在他搜集的解密档案中

有关中苏关系档案(1921-1991)22卷,约4500页;

有关朝鲜战争(1948-1953)17卷,约3400页;

有关苏联与朝鲜关系(1945-1960)9卷,约2000页;

有关苏联历史(1917-1991)27卷,约5500页。

还有已经译成中文出版的

有关苏联历史的俄文原件33卷,约7000页。  



有了这些一手资料

沈志华开始了档案的编写工作

历时7年

3000多个日日夜夜

终于将一套34卷的

《苏联历史解密档案选编》编写完成

它是我国编译出版的

第一套大型外国专门史资料集





除此之外

《中苏关系史纲》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等一系列图书也出版了





他编写的这些档案

得到了学术界极高的评价

甚至有人这样认为

他的做法

就像我们的祖先在《史记》

《三国志》中所做的那样

直面历史,不为尊者讳

即便是敌人

也客观冷静地分析

并给出恰如其分的肯定



还有一位知名世界史专家说:

“有了这批价值连城的档案

不仅苏联史要重新认识、重新书写

对20世纪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

都要重新思考、重新评价”



更为重要的是

这一批史料

修正了不少史学界的错误观点

澄清了许多历史悬案

我们现在对朝鲜战争的了解

许多都来源于他的这些史料



怪不得人们都说

他凭借一己之力

“改变”了历史






不过,事情到这儿并没有停止

他还把这批来之不易的档案

所有俄文档案副本

免费赠给北京大学图书馆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供所有人自由查阅



就这样

他用了整个前半生

倾尽全力走近他心爱的学术

却一次次被上天捉弄



可就算上天虐他千百遍

他却待学术如初恋

大概就连上天也感动了吧

2005年

华东师范大学终于第一个站出来

聘请他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该校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

历经大半辈子

从少年意气走到白发婆娑

他终于实现此生的梦想——

正式回归学术界





看完了沈志华的故事

蛋蛋姐很感慨

看看我们自己

还有身边的很多人

有人说,我好倒霉

拼命复习了一年考研

差了2分没录取

我不想活了



有人说,我更倒霉

谈了1年多的男朋友

快结婚了发现他不仅吃喝赌博

还拿着我的钱去劈腿

这日子没法过了



有人说,我才是倒霉

吃个方便面竟然没有调料包

走在路上能被掉下来的花瓶砸了

喝个水都塞牙缝

你们谁有我倒霉?



我想说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

你们明白应该怎么做了吗?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知乎用户贰马同学在“如何评价沈志华教授”问题下的回答

文章《沈志华:我们的时代真相太少》 作者不详

世界华人周刊《他是“红二代”,也是中国头号的黄金贩子,赚钱目的竟是……》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