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说说实验08级新生家长会

说说实验08级新生家长会

昨天,去实验开了新生家长会。办学理念,语文,数学,英语,还有文体方面等分别有介绍。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选择实验是没错的。
当时很认真地做了笔记,现总结如下,希望能对想了解实验的家长有帮助^^。

办学目标:

精致管理,精心育人
打造精品,铸造品牌。

培养目标:

鲜明和谐的个性,
机智活泼的灵性,
自主创新的活力,
持续发展的学力。

课程与教学特色--让孩子始终对学习有兴趣。

语文:

1.电脑识字,先认后写
2.童话创作,培养创作和写作欲望
3.开设儿童文学作品赏读(二年级)
4.社会人文学科,包括:儿童哲学,儿童经济,自然环境和文化


数学课程特点:

(1)从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2)数,式,形并进,全方位构建数学体系
1.引入概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2.数形结合。
3.由字母代替数的提前引入。
(3)重视思维品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家教共育:

1.注重培养孩子静听的习惯
2.培养认真守时的品质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4.紧密家校联系

英语:使用牛津教材

1.鼓励大胆开口
2.多媒体教学
3.让学生参与表演

艺体类:

有多种兴趣班,包括:舞蹈,声乐,儿童画,科技小沙龙,文学小沙龙,乒乓,武术,电视小主持等。
每天上下午各有阳光俱乐部活动,使孩子有充分运动的时间。.

TOP

欢迎补充和提问。.

TOP

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选择实验是没错的.我特别欣赏学校的人文课.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8-6-12 14:13 发表
补充一点,在童话创作这一项后,我还赞成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适当增加引导诗词创作,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体诗。
人文课中,一定要弥补哲学这一中国教育的空白,希望有一个开放的哲学教育体系。对孩子将来本质上提升 ...
人文课中,一定要弥补哲学这一中国教育的空白,希望有一个开放的哲学教育体系。
非常赞同.

TOP

我都拍照下来了,回去慢慢体会。
被范老师用小心理游戏当场辨认出来,很有趣,也要慢慢体会.

TOP

实验的课程设计让我惊喜,喜欢实验又多了一个理由.

TOP

回复 4#pm_simple 的帖子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实验选择学生的前提是智力属于优等的,在这个基础上才再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应试和素质兼备成为一种可能.当然这首先是种理念,对此非常赞同,如何去真正实施出成效,也许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了..

TOP

.

TOP

为家长会介绍做点补充

小学部副主任范莉老师  介绍德育14:26-15:06
一、德育工作理念
二、德育工作目标
三、德育工作内容及途径
1、渗透各学科;2、开展社会实践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3、结合重大节庆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视野教育;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个性才能展示提供舞台;5、 重视个性心理指导、进行优质心理健康教育。
四、德育队伍建设:全员;学生干部(自主型、学习型);搭建学生德育网络(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 组建社会德育资源库;加强德育科研建设(申办养成课题)
五、德育成果
  信心给自己,孝心给父母,爱心给社会,忠心给国家。
六、幼小衔接
  小贴士:要引导孩子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父母心态要平和、应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引导孩子按计划做事,注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与责任心;我们更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并非结果。
   精神准备;物质准备
艺体类:
有多种兴趣班,包括:舞蹈,声乐,儿童画,科技小沙龙,文学小沙龙,乒乓,武术,电视小主持等。
每天上下午各有阳光俱乐部活动,使孩子有充分运动的时间。
童年,童年的教育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感到实验学校的德育的确很有特色..

TOP

社会人文学科一
科目                     儿童哲学                                            儿童经济                  
教材                   小学生思想方法                                     儿童经济
教学目标及特色    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法
                      的启蒙,培养科学健康的思维方法           从生活体验出发,普及经济知识,
                                                                                       培养现代经济意识
年级                              3                                                 4
周学时                          1                                                 1



社会人文学科二
科目                       自然环境                                                      文化
教材                     牛津上海版、
                      自编综合模块课程教材                                       自选自编
教学目标及特色        学科课与综合可相结合,认识学习和
                      情感体验相互推进的一体化                  走进大千世界,探索文化渊源,
                                                                                 呼吸文化气息    感受文化魅力
年级                              各年级                                           1
周学时                                2                                               1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8-6-17 14:18 编辑 ].

TOP

杨燕老师 数学实验教材介绍      13:42-14:17
目前教材已经做了第三次的大调整
新教材的构成:1、复习与提高;2、新知识;3、复习整理与提高
数学课程主要特点:
(1)从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2)数,式,形并进,全方位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1.引入概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负数概念的引入-用欠、零下温度、上下楼梯来体会,正数负数和零)
2.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数轴、将数排排队,并找到数的确定位置;一年级引入线段、直线、射线、角;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
3.由字母代替数的提前引入。(23=2X 10+3, 用X代替10,引伸到2X+ 3
(3)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入奥数的内容,想一想、学一学有一定的思维要求,更多的拓展。)
家教共育:
1.注重培养孩子静听的习惯
2.培养认真守时的品质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4.紧密家校联系.

TOP

尤婷老师 介绍英语教学  14:17-14:26
教学思路:选择配备一流教材,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英语:使用牛津教材
教学特点:
1.鼓励大胆开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多媒体教学,
3.让学生参与表演:情景教学、小老师、小话剧、英语沙龙、原版故事读本、英文小品、英语学科竞赛(拼写王、小作文)
教学进度:1A至5B共10册,其中一年级上学习1A、1B;一年级下学习2A、2B和字母;一上避免与汉语拼音碰车,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一年级上每周4课时。
需要家长配合:1、每天多于15分钟让孩子大声说英语;2、多听录音。.

TOP

基础课

科目  教材             特色                            周学时
语文  自编  电脑识字、先认后写、童话创作、
             激趣创新、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9+1(电脑识字课1节)
数学  自编  数、式、形并进;全方位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5
英语 牛津英语  活泼高效的多媒体教学,一年级学习4本、
              二年级学3年级、三年级学四年级课程等          5.

TOP

上海数学课改后内容(可以与实验学校对比)

内容/课时/         小学阶段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数与运算        310(节)                 98(节)                        10(节)       
方程与代数        47(节)(+32拓)        124(节)                         62(节)       
图形与几何        93(节)(+19拓)        162(节)(+15指定拓)    65(节)       
函数与分析                                     34(节) (+14指定拓)          68(节)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        58(节)(+ 7拓)        23(节)          26(节)       
以上合计        508(节)(+58拓)              441(节)(+29)        231(节)       
方案中课时        680(节)           538(节)                    264(节)       
教学设计课时占比(相对总课时)        83.2 %        87.4 %        87.5%       
说  明①课程内容教学的设计课时留有余地,规定方案中课时数的10 %给学校和老师支配。 ②高中拓展内容课时三年累计不超过160节。.

TOP

数学课程设置 上海与国家的比较(九年义务教育)

分析项目   上海数学课程标准(试用稿)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分段设计 按一、二,三—五,  
                         六、七,八、九年级分段                                          按一—三,四—六,
                                                                                                           七—九年级分段
        课程结构       由基础型课程部分、                                                未见
                            拓展型课程部分、
                          研究型课程部分组成
         课时安排                                                                                        未见
                 从一到九年级的周课时数依次为
                 3、3、4、5、5,4、4、4、5
          内容组织
                    按“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函数与分析”、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五部分组织                             按“数与代数”、
                                                                                                     “图形与空间”、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领域组织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8-6-17 15:36 编辑 ].

TOP

比较项目   
               上海数学课程标准(试用稿)                         上海实验学校数学课程
数与           学到实数及其运算                                              待了解
运算
方程与代数      学到一元二次方程、                     
               简单的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                                  待了解
图形与几何           学到相似三角形、                     
                      圆的初步知识                                                 待了解
                 (含向量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函数与分析            学到二次函数,                                      待了解
                  直观认识其图像和性质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     小学引入,学习简单的                 
                        等可能事件概率、                                       待了解
                         常见统计图绘制和基本统计量计算

个人以为课程内容大同小异,关键是学习的过程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提高其能力,而不限于学习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8-6-17 15:50 编辑 ].

TOP

上海2期教改:
一.有关具体内容比较
  ①相对于上海一期的数学课程标准,上海(二期)课程标准试用稿中,
在小学阶段,所有学生必学的内容,有一些内容(简单正、负数四则运算 ,数的整除性)移到初中阶段,有一些内容降难度;
在初中阶段,所有学生必学的内容,有一些内容(圆柱、圆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移到高中阶段,有一些内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降难度。
在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必学的内容,三角变换内容有所减少,立体几何内容主要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关判定和性质定理不作要求)、简单几何体。
二.各部分内容的变化要点
    基于计算机(器)的应用,删简用纸笔进行繁复的数值计算的内容,削减孤立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繁复演练;精简关于式的运算、变形、求值的内容和单纯解方程(组)训练的内容;削减繁杂的求函数定义域、单纯求函数值和用描点法画复杂函数图象的内容。
    强调通性通法,对解一元一次、二次方程有分层次要求,第一次注重利用通性探索解法,第二次注重方程求解和应用,基本形成方程理论。
    精炼实验几何内容,加强论证几何与实验几何的有机整合,展现“实验—归纳—猜测—论证”的过程,控制论证几何的难度。
    从数学知识整合和学生发展需要着眼,引进平面向量加强线性运算,提前渗透概率统计初步知识。
三.体现“三突出”,加强“四个性”
体现“三突出”:
算术教学中要培养估算能力,突出运算规律;
代数教学中要突出通性通法,突出化归、类比等思想方法,尤其是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思想;
几何教学在注重形式推理的同时,要注重非形式的推理,突出观察、操作、直觉思维能力。
加强“四个性” :
基础性——削枝强干,加强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应用性——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创造性——拓宽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选择性——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

TOP

对2期数学教改的不同意见

1、关于课标研制组结构
赞扬:“《标准》参与者覆盖面广。有研究数学科学的,也有研究教育科学的;既有搞理论研究的,也有一线的教师,还有搞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高师院校的教师;既有经济发达地区的,也有边远地区的。”
批评:标准研制的人员组成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研制组没有数学家的参与,难以形成对数学本质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没有能很好地征求数学家的意见,特别是合理汲取不同的意见。同时,缺少富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实质性的参与,因而许多看似好的“理念”严重脱离教育实际。更为针锋相对的说法是:实际上在整个研制过程中,从不汲取不同的合理化意见,甚至不通知、拒绝不同意见者参与讨论
2、关于三维目标
赞扬:以人为本,是真正面向“人”的。体现了新课标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不同的观点是:这样大而全的目标,没有很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特点,导致目标对教学的指导力度下降和定向模糊;“方法”也是知识,把“过程与方法”从知识中独立出来缺乏科学依据()。三维目标确立导致教学目标虚化()。
3关于“数学化与生活化”
赞扬:新教材通过大量的资料引入数学知识,让人“耳目一新”,教师反映数学教材“象卡通书一样,好看了,学生也喜欢看了”
不同的观点是:“就是没有数学了!”。数学教材不讲数学,或者说不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那还能称是数学课吗?新课标提倡数学教育实践中重视游戏与活动,以其取代系统学习,让儿童从玩中学,这在学前教育、小学低年级也许是可行的,但在小学高年级以后则是不可取。新教材通过情景设计,“贴近生活论”,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一过头就会走向反面。一个学期的教材,竟达200多页,零碎的数学知识淹没在花花绿绿的画面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中。“降低了数学水平,对理解数学没有多大作用”
4、关于数学中的证明
赞扬:新课标一个特点是淡化了数学的证明,特别是削弱平面几何的教学,将证明改为“说理”,其意图是降低形式化要求,“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中的证明不局限于几何,代数也有证明,这样可以让学生拓展对数学证明的理解”。
批评:数学证明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的科学、是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舍其不用,数学教育的独特思维训练价值如何体现?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并不错。但绝不能代替数学上严格的证明。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等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数学的逻辑严格性。一线教师提出,没有了确定的标准,教师难以把握,学生对如何“说理”则更不知道如何才能说得清楚。数学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累积起来的,绝不能将2千多年前的欧氏几何与“陈旧落后”划等号。
5、关于“以学生为本“和让学生”有所收获赞扬: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主动学习来让学生得到发展。新教材体现了时代气息,教材图文并茂,符合儿童年龄和认知特点,内容现实,练习题有挑战性、创造性、开放性。让“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批评:一线教师反映,“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教学的效果反而下降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学会。”学生动手多了,但动脑少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只是表面现象,课堂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不管懂与不懂只是凑热闹,没有或很少有实质性的智力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要不考试,就没问题,一考就露真容了,学生什么都不会!” 有人甚至认为会导致数学成绩普遍下降”.

TOP

6、关于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意志
赞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觉得数学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了,学生变得爱学数学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批评:应当认真反思数学课程中“难、繁、偏、旧”的问题及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智力劳动,不下苦功是不行的。数学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到数学的真谛。这有利于培养人们顽强意志、探索精神。这在新课标中没有得到正面的引导。
也有人认为,“情感体验”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无可非议,但将它作为国家课程标准就不合适。让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这首先要让学生有良好的数学修养,让学生从数学学习的本身获得乐趣,而不是从一些与数学无关的材料中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这只能让学生学会浮燥、华而不实。
7、关于学业负担
赞扬:删减了一些“难、繁、偏、旧”的内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批判:由于考试与评价不匹配,许多地方、学校同时使用新旧两套教材,新增加的内容要学,删减的内容还要学,结果导致教师不知道如何教,无所适从。新课程和新教材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得教材内容越来越少,而面对升学压力,教师需要补教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家长又不得不花大的价钱将孩子送进各种课外补习班

8关于内容的处理
赞扬:有人认为:内容广而浅,难度成螺旋形上升,按学段提出目标要求,适应不同水平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学习,有较强的弹性和教师把握的余地。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与交流合作的情境,也有利于师生互动,为活跃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机会与可能。
不同的意见是:(1)知识跳跃性太大,对学生思维水平估计太高。让学生自己去想,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愿望,脱离学生的实际,结果造成两极分化,出现大量的不及格现象。(2)作业没有梯度,大多是简单的模仿。数学学习表面上是变得简单了,但实质上是对学生的要求下降了,结果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3)知识与方法没有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是自成体系的,系统性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缺乏系统性训练的数学学习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甚至有人认为,新课程从整体降低了学生的数学水平.
9、关于教师的适应性
赞扬:教师99%以上的适应或基本适应,新教材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
批评:数学课上不讲数学,让学生“活动”、“动手”,“动脑”成了副产品,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哪里?教师越来越不明白,有些教师甚至反映,变得不会上课,更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学生


     积20年的实验经验,我们相信和期待着我们的孩子们会在实验学校和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取得实验的成功 !我们希望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但书本知识的教育主要还得由老师和孩子来完成.我们在德育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下多花气力,在孩子生活照顾方面多尽力..

TOP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2期课改2005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2、课程理念
  (1) 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要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中,加强人际交流,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2) 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发展可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不断地通过已知认识、探求未知;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 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4) 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体验、感受与发现,主动地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地形成问题意识,并在对问题的思考、认识、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3、设计思路  
  (1)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意见,以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核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
  (2) 课程内容部分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等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内容对十二年的课程学习分阶段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习阶段坡度明显,增强可操作性。
  课程内容适度强化文言诗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诗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
  汉语知识的学习不求系统,而是让学生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重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在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综合学习”部分以探究型课程内容为主。
  高中阶段分为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两类课程有明显的区别:基础型课程为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拓展型课程为自主选修内容,每一位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必须选学二至三项内容。研究型课程的内容,主要融于“综合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之中,也渗透于基础型、拓展型课程的学习中。
  (4) 实施意见部分,从教材编写意见、教学建议、评价意见、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同时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教材编写、教学建议和保障措施等“实施意见”中要求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人语文课程。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1)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尊重世界优秀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
  (3)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 认识并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5) 具有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运用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
  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诗文。
  (6) 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作。
  (7)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辩论能力。
  (8) 有综合学习的能力。能运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研究问题,进行人际交流;在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2、阶段目标  
  一至二年级目标  
  到二年级结束时:
  (1) 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查阅字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写1000个汉字,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 能借助已经认识的常用汉字,读懂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感受,培养提问意识。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3) 能认真听他人说话,主动与他人交流。有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有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4) 能写几句连贯的句子,表达内心的想法;有写话的愿望。
  (5) 能参加班级、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至五年级目标  
  到五年级结束时:
  (1) 能熟练地拼读汉语拼音,并借助汉语拼音扩大识字量。认识并会写2500个汉字。
  (2) 能认读并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义;能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能认真听他人说话,理解他人所说的主要意思,并能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需要,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
  (5) 能主动参与班级、学校、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  
  六至九年级目标  
  到九年级结束时:
  (1) 能认识并正确书写3500个汉字。
  (2) 能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用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自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初步的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顺、读通浅易的文言诗文。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有持久的课外阅读兴趣。
  (3) 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现象的习惯,能依据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选择生活材料,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写出对所读作品的感受或评论。能写常用的应用文。
  (4) 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能及时概括他人发言和报告的主要意思;能在不同场合清楚、得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根据需要作演讲或辩论。
  (5) 在课堂学习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初步形成课题意识,确定并完成研究内容。
  (6) 能自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感情,并借助网络等工具研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十至十二年级目标  
  至十二年级结束时:
  (1)能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类比和比较、质疑等方法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独立分析文章的主旨、思路、结构和写作特点,能自主地梳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有文学鉴赏水平,能感受和体验作品主题、社会意义及表现手法,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评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的文言诗文,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在课外有选择地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
  (2) 能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抒发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感情,并能针对某些现象或观点发表见解;能说明事物或事理特点;能根据需要写常用的应用文。有写作的热情,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
  (3) 能尊重他人发言,及时把握他人发言的要点;有收听、收看广播和影视新闻的习惯,能概括视听内容的中心。能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需要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进行即兴演讲或辩论。
  (4) 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个**好,有独立的人格意识。
  (5) 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趋势,选择拓展型课程或研究型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究。
  三、课程设置  
  1、阶段设置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以基础型课程为主;高中阶段(十至十二年级)增加拓展型课程部分,拓展型课程内容为自主选修。
  2、课时安排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二年级,每学年总课时为306课时;三至五年级,每学年总课时为204课时;六至九年级,每学年总课时为136课时。
  高中阶段:十至十一年级,每学年基础型课程部分的总课时为102课时,每学年学分为6分;十二年级,基础型课程部分的总课时为90课时,学分为6分。十至十二年级,拓展型课程部分的总学分为6至10分。.

TOP

语文实施意见 二期课改2005

五、实施意见
  1、教材编写
  (1) 语文教材是教学中师生间、同学间交流的重要媒介,是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加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课本的编写必须有利于全面完成课程目标所规定的任务,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2) 选文要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可读性,做到文质兼美。入选课文语言文字规范,思想内容健康,题材风格多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范性。文言选文难易要适度,现代文要力求体现时代特点,富有生活气息。
  选文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一至五年级的选文以短小精悍为主,要能表现童趣,体现童真,并做到图文并茂。六至九年级的选文要有一定的容量,适当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高中阶段的选文要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注重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
  课文文字总量要适当:一般一至三年级每册不超过12万字,四至五年级每册不超过20万字,六至九年级每册不超过25万字;高中阶段每册不超过30万字。
  课文中各类文章的比例要合理:文言课文(篇目),四至六年级约占课文总量的20%,七至九年级和高中基础型课程中约占40%;文学作品(篇目)一至六年级约占课文总量的80%,七至九年级不少于70%,高中阶段的基础型课程不少于60%。选文要注意延续性,应保留以往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保证经典作品在课文中的比例:编人教材的传统经典作品比例不少于30%。
  (3) 阅读部分中单元(或课文)的教学提示(或思考题)要简明扼要,富于启发性,重在指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课文的注释要准确、恰当、通俗易懂,避免重复,要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查阅资料和运用工具书。每一学期的阅读部分应附有向学生推荐的书目,并有一定的内容介绍和节选。
  (4) 练习部分可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文化的积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探索,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练习形式要多样、难易适度,有可选择性,以利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练习设计要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为师生营造及时交流的氛围。
  阅读的练习既要整体考虑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又要具体体现单元或课文的学习要求,要综合考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感受,对文本的理解和个体的体验、鉴赏;将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知识的感知、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探索、学习能力的迁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采。要打破繁琐的一课一练的形式。
  写作训练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三至五年级的写作训练,可重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六至九年级要在进一步激发想象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高中一至三年级要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要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写作与阅读既各成体系,又相辅相成。阅读部分中的阅读材料可作为写作训练的范例,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基础上创造;可设置情景或话题,让学生由这些情景、话题入手,回忆已有的生活,调动已有积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见解;也可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评点或表达读后的感受。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体验、掌握和运用规范的语言和基本的写作方法。可有一定量的创作性写作训练,但不作统一的要求,让学生依据已有的兴趣和特点,有选择地完成。
  三至五年级阶段写作训练的总量在1万字左右,六至九年级阶段写作训练的总量在3万字左右。高中基础型课程阶段的写作总量在3万字左右。要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采用名种写作训练形式,促使学生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
  口语交际的训练,要结合阅读部分中的阅读材料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循序渐进,注意必要的反复,注重连贯性、清晰性、缜密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要注意与社会生活结合,要有开放意识。要注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5) 写字训练可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小学低年级要指导学生会写1000个常用字,至5年级应该使学生会写2500个常用字。可从二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学写毛笔字。要科学地指导写字,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教学建议  
  (1)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并将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下的学习与自然状态下的获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发挥。
  (2) 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规范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认识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并在读写实践中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塑造健全的人格。
  (3)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让学生不断产生跨越障碍的愉悦感,促使学生自觉地调整学习动机;要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并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健全思维品质。
  (4) 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策略。要重新审视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把学生从繁琐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概念中解放出来,教师应指导学生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语言材料的积累,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探求,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形成。
  (5) 接受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学会的基本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体学习特点,努力改变学生的依赖性学习习惯,注重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指导,促使学生在读写实践中独立思考,提高质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意识,进行专题阅读和专题写作。
  (6) 要努力探索、积极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促使学生自觉地达成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注重阶段性和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探求未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要合理,要注意教学的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繁琐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要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写作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要努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发现和思考生活中有意义的人、事、物,提高感受生活的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要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自觉探索写作规律,能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文评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加强信息的相互传递。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发展,做到读中会写,写中会读,读写、写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7) 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应通过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感悟的基础上,提高思维能力。问题和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8) 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收集、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交流,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意见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益。
  语文的教学评价既要以学科教学目标为依据,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起点;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是多元的,应使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评价的途径和方式应是多样的,可采用观察、面谈、课堂问答、写作、练习、问卷调查、座谈、典型实例分析、辩论、演讲、表演、展示、写文章、考查、考试等方式或途径,评价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
  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应以日常性为主,可通过小型、分散、随堂形式,给学生以展示才能的机会。日常性评价一般不采用考查或考试的方式。考查或考试主要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
  评价的表述方式一般分为定性和定量。定性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评语,包括书面评语和口头评语;定量评价可采用百分制、等第制。日常性评价应以定性为主,也可用定量评价。考查可采用百分制、等第制,也可分为合格、不合格;考试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
  评价要充分考虑到激励功能,尤其是日常性评价,应以学生的起点为参照,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采用定量评价,可以用等分不等值的方法,凡学生有进步,或有创意,或态度认真,或思想方法科学,可突破规定的分数。
  要增加日常性评价在学期总评中的比重,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科学地核定学生的学期成绩。对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能力较强、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可根据本人提出申请,经学生评议,教师提名,学校核定,允许免试或免修。学年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允许补考。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有一定的弹性,对不同天赋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以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为依据,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高中阶段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对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识字与写字  
  (1)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小学一至二年级不要从默写的角度考察、评价学生。
  (2) 识字的评价要把学生的认字水平和态度、识字方法的探求与掌握、识字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使用工具书等能力综合起来考虑,把平时的学习和阶段性测试结合起来。
  一至二年级一般不安排书面考试,主要看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可进行阶段性测试。低年级就要识2000个字,有可能产生遗忘现象,因此,评价标准制订时要有较大的弹性。一般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200个字就可视作合格,认识1600个字,就可视作优秀。
  三至五年级学生应掌握2500个汉字,可从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等方面来考察。在此基础上,学生应自觉扩大识字量,但不能用划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主要应通过学生读课文、做练习、写作文等途径来考察学生的识字量。
  六至九年级学生应掌握3500个汉字,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自觉扩大识字量,考察的途径与三至五年级相同。
  (3) 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习惯和书写的规范,要注意纠正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
  对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注重写字的姿势、习惯和书写的规范,不要过分注重会写多少字。
  对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要注意他们能否正确、熟练地书写1000个常用字;对扩大至2500个字的书写,要注意他们能否写正确、写规范,文面是否整洁。
  对六至九年级的学生,要注意他们能否正确、熟练地书写3500个常用字,能否用行书正确、有速度地书写。
  四年级和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都应允许带字典或词典。
  阅读  
  (1) 阅读评价要能检测学生的阅读积累,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受、体验、鉴赏水平和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重视学生有创意的阅读。
  (2) 现代文阅读要从学生认读与理解、综合与分析、鉴赏与评论等角度综合评价。
  认读与理解重在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词句含义的基本认识和感受;综合与分析重在评价学生整体把握和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鉴赏与评论重在评价学生的个体体验与辨析是非、善恶的能力。
  高中阶段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评价要引导学生自觉梳理知识,认识已有的阅读能力,构建并重组认知结构。
  (3) 文言诗文阅读要从学生的基本积累(包括背诵)、理解、分析、鉴赏评价等角度评价,要综合评价学生诵读、熟记、默写以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顺文言文和理解阅读内容的能力。
  积累,重在检测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名句名段名篇的记诵;理解,重在检测学生对字、词、句的基本含义的把握;分析,重在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其中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鉴赏评价,重在检测学生的感受、体验与相应的鉴别、评判能力。  
  写作
  (1) 要依据各学段目标与要求把学生的写作态度、兴趣、习惯、语言表达能力、思想认识水平、想象能力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 要区别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趋势的特点,对不同天赋和发展趋势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3) 要建立学生的写作档案,对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习惯、作文优缺点、典型案例以及学生的发展趋势作恰如其分的评价。
  (4) 评定可用等第、评语,也可用其他形式表示。  
  口语交际  
  (1)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以及表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际意识和能力,要重视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2) 要把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以及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综合学习能力  
  (1) 要综合评价学生在各类活动(包括专题研究)中所表现的能力,注重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 要综合考察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的态度、参与程度、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与方法、收集和筛选处理资料的能力、个体的见解以及研究成果,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3) 要重视学生的研究过程及研究思路,鼓励学生有非常规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TOP

上海2期课改 外语课程标准2005

外语(1至12年级)
    [课程定位]英语是中小学阶段一门主要的外语语种,也是上海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本质特征。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要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视野,汲取知识,发展个性,并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段定位]
    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能力的培养。
    初中阶段——基础和发展阶段,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高中阶段——提高和过关阶段,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听、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得和习得的其它词汇的数量,只有下限,没有上限,要求学生理解,没有固定的词汇表。
    小学毕业生核心词汇量不少于500词,总词汇量不少于600词;初中毕业生核心词汇量累计不少于1600词,总词汇量累计不少于2100词;高中毕业生核心词汇量累计不少于2300词,总词汇量累计不少于4200词。.

TOP

上海2期课改 数学课程标准2005

二、数学学习领域
    要点:学会数理分析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重要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数学(1至12年级)
    [课程定位]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一门主要课程。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体现数学科学和数学教育的现代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学段定位]
    小学阶段——突出数感和算法多样化,重视数学问题解决。
    初中阶段——打好数学基础,加强数学探究,培养数学思考,发展数学能力。
    高中阶段——拓展数学基础,加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提高数学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一般计算器(如科学计算器、函数型计算器)应成为学生在数值计算和探索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学具,“机算”与笔算、口算都是学习与训练的内容,在高中阶段,进一步提倡使用图形计算器。.

TOP

上海2期课改 自然科学课程标准2005

三、自然科学学习领域
    要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合分一体设计优势互补
    自然科学学习领域,承担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任务,与其他学习领域一起共同实现上海市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目标。
    上海市中小学自然科学学习领域,由小学自然、初中科学、中学物理、中学化学、中学生命科学和高中科学六门学科组成。
    自然(1至5年级)
    [课程定位]小学自然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任务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科学(6至7年级)
    [课程定位]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入门课程,本课程安排在一至五年级自然课程之后、八至九年级的分科科学课程之前,是一门承上启下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帮助学生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
    物理(8至11年级)
    [课程定位]物理学是以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基本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重要学科。
    物理课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过程和方法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基本目标的基础性自然科学课程,是中学自然科学学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9至11年级)
    [课程定位]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生命科学(8、9、11年级)[课程定位]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生命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不断交叉融合、发展更新,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日益显示出其带头学科的地位。
    生命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科学(12年级)
    [课程定位]高中科学以物质、能量、信息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为综合的基本线索,有机整合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各学科课程科学知识,强调科学知识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整体认识。.

TOP

上海2期课改 社会科学课程标准2005

四、社会科学学习领域
    要点:感悟人文体会历史实践体验陶冶情操
    上海市中小学社会科学学习领域,以所属学科课程内容的相互关联和学习过程的共同特征为依据构建的课程整体,由小学的《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社会》等课程组成。
    社会科学学习领域课程,以实践体验为重要学习途径,以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逐步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主要任务。
    品德与社会(1至5年级)
    [课程定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综合原思想品德、社会、生活与劳动等课程以及相关的专题教育基础上重新建构而成的综合性课程。
    历史(6至8年级、10至11级)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学是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中学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理(6至8年级、10至11级)
    [课程定位]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中学地理课程对于学生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具备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思想政治(10至12年级)
    [课程定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高一年级围绕社会经济生活,高二年级围绕社会主义政治生活,高三年级围绕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选择人生道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
    社会(12年级)
    [课程定位]十二年级开设综合性的社会课程,这是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各学科知识和方法更高层次的整合,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

TOP

上海2期课改 技术 课程标准2005

五、技术学习领域
    要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技术学习领域,是提供学生掌握现代技术和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态度、技能的重要渠道。设《信息技术》、《劳动技术》两门课程。
    信息科技(1至11年级)
    [课程定位]普通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本载体,以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一起学为基本学习过程,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重要的基础课程。
    劳动技术(4至11年级)
    [课程定位]劳动技术教育是一种提高未来社会成员基本技术素养的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一种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中小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

TOP

上海2期课改 艺术 课程标准2005

六、艺术学习领域
    要点:培养文化艺术修养增添幸福生活情趣
    艺术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分科《音乐》(含《唱游》)、《美术》和综合的《艺术》三门课程组成。
    音乐(1至7年级)
    [课程定位]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课程是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课程。它对于提高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术(1至7年级)
    [课程定位]中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程。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艺术(8至12年级)
    [课程定位]艺术课程是在美术、音乐分科课程的基础上,为帮助学生丰富艺术审美经验、提升人文素养、开发多元智能、激发创造思维、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完善人格品质而构建的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基础课程。
    艺术课程以艺术审美为核心,通过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汇,以及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习领域相关课程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艺术通感、迁移思维和整合素养的形成。.

TOP

上海2期课改 体育与健身 课程标准2005

七、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
    要点:掌握终身健身本领健身健心健智健美
    体育,对增强国民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积极心态的重任。
    体育与健身(1至12年级)
    [课程定位]体育与健身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以“健身育人”为主旨。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明确从“竞技体育”全面向“健身体育”转变,形成课内加强、课外延伸的体育与健身课程新格局.

TOP

课程标准的作用

功能
    教师、家长、学生的“百科全书”
    《课程标准》,对教师、家长和学生有何用处?对此作如下提示。
    教师:教学的“指南针”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教材”,具有统领教学的作用。因此,读懂《课程标准》,是适应“二期课改”的客观选择。只有精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理智地做好教学工作,而不是随意盲目的。
    家长:了解学校教学的“窗口”
    《课程标准》,对孩子1至12年级学什么、怎么学作了规范的叙述,是了解学校学科教学的载体。说实在的,如果家长全面阅读了所有《课程标准》,那么你可能成为半个教师,你在家庭辅导中就能掌握主动权。
    学生:学科学习的“浓缩本”
    《课程标准》,确定教与学的规定性及其内容和要求。学生如有兴趣看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且有所心得,那么学习会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TOP

楼上的是超人吗? 看来可以接过嘻哈爸爸接力棒了.

TOP

佩服佩服,学习了,看来今后每年多一个学习内容--每年的课程标准,

为ououmama鼓掌,500下/MIN, (老大别砸我哦~~~~)

[ 本帖最后由 graceyhq 于 2008-6-17 23:24 编辑 ].

TOP

我要告诉范老师,说自信的人很多的,不止我一个.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ououmama 的帖子

太厉害了,看都看晕了。简直是篇课改的总结性论文啊。.

TOP

太专业了,你是教育界出身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