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请问谁知道东视广角里介绍的张政、张方父子?

请问谁知道东视广角里介绍的张政、张方父子?

前几天看东视广角,里面介绍了一对父子:张政、张方,请问WW这里有没有MM知道的?请来详细介绍一下好吗?.

TOP

回复 #1 wenwen2003 的帖子

在闵行区一个普通的住宅区里,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带着一群六七岁的孩子,进行着他的神童制造计划。而在二十多年前,他用同样的办法,把十三岁的儿子送进了中科大第一届少年班。这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就学完高中的数理化,这种方法还有可能创造奇迹吗,今天,广角记者就要带您走进神童和他父亲的世界。

  三角、立体几何,面对这些中学生的课程,一群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学得津津有味。尽管已经年过七旬,每天,张政都这样在家里,按照他自己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给孩子们上课。

  (张老师:我说我能够6到8年,让孩子按照孩子智力不同分成三个层次,小学6年考大学,我有这个把握。)

  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体系化,按照一条主线,把数理化贯通起来,让孩子一开始就接触到深奥的概念和复杂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起源于张政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张老师:初中学公元前的平面几何,高中学中世纪的代数,大学从17世纪牛顿微积分开始,这个100多年都没变,那么就形成了一个奇观,科学不断地前进, 教学内容还是停留在原地不能前进,所以这个矛盾是很大的。)

  今天的课,还是依照张政的逻辑来上,没有加减乘除,他一会儿教数学,一会儿又教物理,孩子们听得有滋有味,旁边的家长可是有点着急了。

  (家长:我儿子肯定是跟不上的。家长:他教的东西跟社会上的东西有点脱节家长:好象有点太难了,因为我们像小朋友说的,都是刚刚开始看童话版的《三国》,就是从基础的,他一下子拔得那么高,对小朋友的思维是一种冲击。)

  不过,孩子们的表现出乎家长们的意料,这堂课从上午九点上到十一点,中间没有休息,一向坐不住的孩子们,今天好象很乖。

  (学生:他会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般不会给我们故事。)

  (学生:我觉得张老师上课上得非常让我们听得懂。)

  (学生:他讲的东西都能对我们记在脑子里。)

  或许让人难以想象,张政的教育方法是在苦难中诞生的。六十年代,他从沈阳一家工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回上海做老师,没多久,灾难就降临了,因为和自己的学生谈恋爱,他被劳教七年,刑满之后,才被发现是错判,然而,他已经为此失去了工作。

  (张老师:要摆地摊为生夫人:就是卖自己画的鞋样,进进出出人家还指指点点的,那我们那时候没有生活来源,那能怎么办呢?)

  困境中,张政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生活的转机,源于张政摆摊时“拣”到的一份资料。这是美国教育专家本杰明·布卢姆的《教育过程》,书中认为,只要选择恰当的途径,就能把艰深的、包括高等数学的内容向儿童“下放”。

  (张老师:一般说孩子5、6岁孩子对加减是搞得清楚的,到6岁阶段乘除也没问题了,那这时我就可以把中学代数方程这些都教下去,他没困难,那么到了7岁的时候,他可以把几何论证、逻辑思维都适应了,几何认证这些对数方程,数列他都没有问题,都可以教了,基本上到10岁,他能够把高中3本数学学下去,那10岁以后做什么,把高中课本、书本以外的这些,比如说高考题,强化训练,他就可以做了,所以我是分两个阶段的。)

  张政不教单纯的二十以内的四则运算,在他编的教材中,甚至出现了一般人听不懂的概念,如:线性规划、网络矩阵、拓扑变换。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勤杂工,没有登上讲台的机会,于是,他把刚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张方领回家,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实验。

  在徐汇区一栋破旧的小楼里,我们见到了张方,事隔多年,这个当年曾经轰动上海教育界的神童,依然对父亲严格的教育方法记忆犹新。

  (张方: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出去玩,因为小孩子总归喜 欢到外头跟同学一起玩,那我等于说跟外头同学玩的时间相应来说比较少了。)

  玩的时间少了,学的东西也跟别的孩子大不一样。有意思的是,张政的教学居然是从孙子兵法开始的。

  (张政:我以为《孙子兵法》可以活跃孩子的思维,而数理化也是需要活跃思维,所以我决定想用文科的思维、哲学的思维来试探,改变他思维的单一性,使他从发展性的思维方面去发展。)

  这就是张政自编的启蒙教材《孙子兵法》,一个个枯燥的案例在这里变成了生动的故事。

  (张政:哲学方面的思维教了很多,就是我想给他一个什么观念呢?就是世界上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的,就是一个答案,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

  七八岁的小张方,被父亲逐渐带进了浩瀚的科学世界。

  (张方:高中的数学还有高中的物理等等这些所有(课程),包括运动学,从运动学开始教物理,运动学比较容易直观理解。还有一些经济学的内容。)

  张政的教学内容跟学校不同,方法也有自己的一套。

  (张政:让他们自愿产生了学习的渴望,强烈的渴望,一个小鸡坐火箭上天,碰到不同的星球,吸引力不一样,那么后来怎么样,后来孩子连着问,怎么连着问,我原来想讲一个质量的问题,这一问把一些光学问题,加速度问题就全扯进去了,物理学的问题也扯进去了。张方:我从小到大没背过公式,公式是不背的,这就是我老爸主张的,就是所有的公式都要用推导法来记。)

  七八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学会初中到高中的全部理科课程吗?检验的机会很快就来到了。

  (张政:当时我在街上报栏里面看到科大少年班招生,我就写信去了,我就很有把握地,我觉得这下机会来了。)

  几个月后,科大来了包括数学系、物理系教授在内的七个人,对年仅十三岁的张方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试。

  (张方:我坐了一个凳子,一圈老师坐在周边,然后包里头拿出来(卷子)当场就做,都是些高中数学题目,考完以后,晚上还要再考,而且每一次的时间都要两、三个钟头,做完了换一张,一张做完了换一张,我也没觉得什么累,反正就像平时做练习一样。)

  (张政:我到学校门口张望,我怕他马上出来,马上出来说明什么都不会,后来他一直考到中午才出来,出来就说我下午还要考,我想这下成了。)

  第二年的七月,张方跟谢彦波、宁铂这些曾经闻名遐迩的神童一起,出现在中科大首届少年班上,这也给了张政极大地自信。

  (张政:自然科学规则都是呆板的法则,并不需要孩子特别聪明,没有什么,这里面的辩证思维不多,都是呆板的定理,我认为孩子立刻学没有什么困难。)

  儿子的成功也让历史在张政身后翻过了他当清洁工、小贩的那一页,1979年,他新被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聘请为教师、实验班理科组组长。

  (张政:卢湾区一中心小学一年级我们招了5个班,其中一个班就是实验班,这个实验班后来就是上海人都感兴趣那个神童班,当是就在这里,那个教室里面。我认为他们不是神童,都是普通孩子,但是因为他们怎么连微积分都学会了,高中数学他们全会解了,都非常惊讶,因此说这是一个神童班。)

  王乾德是当时卢湾区副区长兼教育局长,他希望借助张政的经验,在区里办一个神童班,批量地生产少年大学生。

  (王区长:我们讲,我们叫你来,你能接受的话,那我们当然要放手让你搞。)

  在他的支持下,一个理科实验班成立了,这个班并不需要特殊智商的儿童,不过张老师的办班方针有些特殊。

  (张政:我说我不能用传统教材,第二个,我说我不能参加统一教研活动,就是我不能按照统一的教研布置来教育,第三我不能用师范生,我说我只需要高中毕业的,因为他们知识最全面,文史地、数理化,刚学,最熟练,而我需要你把这些 综合起来教,一节课里面文史地、数理化综合起来教。)

  作为一名编外的老师,实验班的成立并没有给张政带来生活上多大的改善,不过,他还是十分珍惜,这个可以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机会。

  (张政:人家都是买一个菜吃,只有我去舀不花一分钱的菜汤来做午饭吃的,而当时最感慨是什么,当时我已经47岁了,我没有老花眼镜,那么正好有一个人给了我两块老花眼镜的玻璃,我就拿纸糊起来带上,大家都说我肯定是误人子弟,我一定要把他培养出来给你们看看,就这么一个决心。)

  尽管有区长支持,有亲生儿子的成功案例做支撑,张政的神童班在当时的教育界仍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张政本人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区长:反对的意见也不少, 教育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不可以随便突破的,甚至有的讲,过分的教育把孩子的思想搞乱,甚至神经错乱,)

  (张政:这项教育,开拓性教育实验对我来说,还是一场灾难,一场小小的灾难,因为什么呢?因为我办了这个冲击传统教育,我把教育界的人都得罪了。)

  五年以后,实验班参加全市初中毕业生统考,结果平均成绩和高二的优等生相仿。

  (区长:全班学生,除了一个以外,全部考进了复旦、交大等大学。)

  当年班里的孩子如今大都出国深造了。但是当年,由于反对声太过强烈,张老师没能继续带领下一届实验班,1984年,他转到一家化工厂工作。

  就算是从今天来看,张老师的做法,也依然很难让大众接受,这个诞生于十几年前的实验班,其困难可想而知。而当时,唯一能给张老师以安慰的儿子张方,但儿子的结局却让人始料未及。

  时隔二十年,当我们再次见到这个神童的时候,却发现他操起了父亲的旧业,那么,在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呢?

  (张方:这辈子我有19年是做二等公民,包括到现在都是二等公民。)

  张方说的二等公民,指的是没有户口。原来,从中科大近代力学专业毕业后,18岁的张方被分配到南京一家化工厂,或许是过早地接触到社会,当时的他感到了极大的落差。

  (张方:他说你们要熟悉车间生活,下去,下基层,然后我们两个人一直跑到车间里去上夜班,三班倒,觉得和那些工人有些格格不入,我们的想法,我们应该是科技人才,不能去跟这些工人混在一起。)

  从小在科学世界里长大的张方,没有多少与人交往的经验,很快,他跟厂里闹翻,丢掉了户口和档案,跑回了上海。

  (张方:回到上海来,正式工作没有,也是做临时工,到哪个单位做你都是二等公民,你是没户口的,你是临时工,人家能够拿什么奖金、待遇,旅游出去,你都没有,你是属于随时可以来,随时可以走的人。)

  (妻子:有时候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想,坐在那里,我问你为什么,他有时候就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

  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却要为生计到处奔波。

  (张方:我泥水匠干过,起砖头,我做那个管道工,有一次还被厕所不准用的厕所在楼下干,人家尿都浇到头上,还有电焊,还有做电工,什么活都干,还做业余导游,那时候反正能挣钱的都去干。)

  这些生活中的不幸,和从小接受的神童教育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张方来说,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不过,夫妻俩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一条更为简单快乐的道路。

  (妻子:性格也许很重要的,因为太早独立思考那些问题了,我还是比较顺其自然那种观念的。张方:因为我认为他能够融入到集体中去,吸取一些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可能更重要一些,比我吸取数学知识跟物理知识会 更重要一些。)

  尽管如此,张政对自己钻研了一辈子的神童培养方法仍然坚持。退休多年后,今年暑假,他和儿子一起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家教,辅导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曾经亲自观察过张政教育模式的一位教育学者给了他充分的肯定。

  (张博士:任何的一个知识,他是非常抽象的,经过张老师这么一转换就变成形象的东西,学生就能够接受了,他这个转换器是自动的,非常好。)

  不过,这套教学方法仍然受到一定的质疑。

  (家长:现在已经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关键不是要让小朋友学到什么知识,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知识,才能够让他们学得更长久。)

  对于讥讽他是填鸭式教育的人,老人一直有着自己的看法。

  (张老师:我可以教5分钟算术,接下来我教5分钟几何,孩子有兴趣了,几何疲劳了我再换一下,我就把物理教下去了,物理力学他听得枯燥了 ,我又讲化学了,所以我在一节科课里面是千变万化的教,所以孩子永远是新鲜,所以 我认为我不是填鸭,而专门把孩子训练成一个项目紧盯着教下去,那才叫填鸭呢。)

  或许神童张方的命运,更多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而对于为了信念奉献一生的张政老人,我们有着更多的尊敬和理解。他的教育方法是不是适合今天的孩子,应该不应该培养少年大学生,他是不是还会有机会来实践他的理论,这些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不过,对于老人教学方法里面的科学性、独创性,还是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不要让老人的心血付之东流。.

TOP

这个老人老传奇的。要是能把这种教育方法流传下去就好了,不过,好像要失传的说。.

TOP

那天我正好也看了这档节目,很想去见识一下的..

TOP

回复 #2 lasteris 的帖子

很想去拜访可否知道地址,联系电话!.

TOP

回复 #5 caiyungui 的帖子

那天的节目我也看了,感觉他们父子的教育方法不错。我们可以在旺网组织一下,一起去拜访亚!.

TOP

我也看了那期的节目,觉得他们的教育方法真的不错!.

TOP

组织一下啦,一起去学习这种新理念,或许对我们以后教育孩子有帮助。.

TOP

积极参与,不是想自己的孩子变神童希望不要一直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去接受一点好的理念。.

TOP

对现在学校里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所以那天看了电视里他们父子的教学方法后很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希望哪位有组织经验的妈妈帮忙为大家张罗张罗,好让我们旺网的这些孩子也有个见识见识的机会.

TOP

在另一篇帖子里有个电话的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B%BA%CF%C6%B5%B5%C0
引用:
原帖由 may615 于 2006-7-31 01:02 发表
我给个咨询电话:64303895  好象是他家的电话。你试试看!
.

TOP

好厉害啊,真的好佩服.

TOP

鸭鸭还太小啊,否则愿意送去试试。.

TOP

刚刚打了电话,是收三年级以上的小朋友,我们今年将读2年级,暂时没法报名诶。但是若能有10个相仿的孩子报名,也可以考虑开班的,我看过2个不同的电视节目,太神奇了。11楼的帮助。.

TOP

回复 #14 奶宝妈咪 的帖子

我也有兴趣. 如果可以开班就好了. 我们和你们一样,开学上2年级. 平时苦于不知如何在数学上引导他..

TOP

回复 #14 奶宝妈咪 的帖子

不客气,我们文文现在还太小了,现在肯定是不能去的,希望你能去成,我已经把你加为好友了,希望以后能从你这里多了解点即时讯息哦.

TOP

感兴趣的,孩子对数学蛮感兴趣的,我也希望他能在数理方面发展..

TOP

回复 #15 MAGGIEwu 的帖子

我也打过电话了,我们也是今年2年级.快了快了,这里已经有3个人了,不过不知道收费情况,我当时问他了,他不肯说,说要看有几个孩子.现在开不了班,他告诉我的原因是找不到上课的地方..

TOP

回复 #18 Jennierunrun 的帖子

问过的,说是50元1小时45分钟. 没地方上课. 其实问题满多的,他们不具有教学质知, 大家只能是自愿的,谁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 不知道有哪位妈妈有更多消息吗?.

TOP

他的家很远在老闽行,从徐家汇过去还要25公里.现在张政最主要是没有市中心的教学点.没有地方上课..

TOP

我儿子马上要上二年级, 如要开班, 请算上一个. 最好在市区上课. 人数和各家住址确定后, 找一个小学就可以了. 人数不想多, 如果老师的成本高, 可以加价. 只是个人的想法..

TOP

房子问题么最好解决来,租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不要太方便哦,费用摊到学费里。请他们再开个学前班吧,房子的利用率就高了呀.

TOP

感兴趣的,就是我们好像太小了。.

TOP

感兴趣,只是孩子今年刚 要上小学。.

TOP

小一新生,旺旺组织一下,集体报名吧.

TOP

我也有兴趣的,但并不是让孩子成为神童.只是让他早点接触理科方面的东西.加强逻辑思维的锻练也是好的.
不过小女才上大班,有没有组织这个年龄的小朋友,开个班..

TOP

引用:
原帖由 卡卡MM 于 2006-8-9 12:03 发表
小一新生,旺旺组织一下,集体报名吧
.

TOP

回复 #27 皓皓MM 的帖子

我们也报名。加多一个小一新生!.

TOP

小一新生,感兴趣的,组织者报名多加我们一个..

TOP

小一新生真不少,另一个帖子里二升三的差不多组好了,咱们也能开班就好了~~~.

TOP

回复 #30 皓皓MM 的帖子

,能行吗?.

TOP

觉得很神奇,很感兴趣.

TOP

我儿子该上四年级了。关注中.

TOP

感兴趣的,就是路太远了,如果近点,也想看看。.

TOP

看过的,当时就有这个想法.

TOP

有报名加上我,我们今年上一年级,.

TOP

支持,如果组班,加我们酷哥一个,他就喜欢物理之类的东西!.

TOP

小一的组班的话,我也报名.

TOP

我也积极参加,我们小一新生。房子我觉得应该好解决,租一套或者我自己有套老房子(上南),如成团,我觉得房费大家分摊,应该不是问题。关键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关注。.

TOP

喔,我看了楼上姐妹门的意见,我回去问一下附近的学校,是否可以借教室,如行,就太好了。或者我们居委会的大屋,也有黑板,也可以教孩子们的,我在上南,交通也方便,不知是否能行,我去试一下,等我消息.

TOP

很有兴趣参加,可我们可能还小了点,明年才上小学呢。不过还是要支持一下,关注中。.

TOP

有兴趣,但我家小丫还太小,如果楼上开班,能否让我们去观摩一下..

TOP

报名参加.

TOP

打电话问过了 他们现在在徐家汇的余庆路184号  六百附近 衡山电影院 开班了 50元一节课  可以上一次付一次的 这个星期天的上午十点就有课  不过要四年纪的学生 咨询电话 64303895.

TOP

我电话打过,老先生岁数大了,不想太劳累。另外,租教室费用太高。入不敷出。如果有周日周六开班的话,算我一个。.

TOP

张老师还在开班吗?

关注中,今年九月的小一及小五男生各一名。有谁知道今年开班地点?.

TOP

同问,我家小子今年也是一升二,因为是男孩子,非常希望他在理科上更优秀一点。.

TOP

我们今年三升四,有兴趣,.

TOP

我们也是四年级,开班的话也算一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