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张爱玲:如何从失恋中走出来?来当编剧吧

张爱玲:如何从失恋中走出来?来当编剧吧

张爱玲:如何从失恋中走出来?来当编剧吧
https://mp.weixin.qq.com/s/VvV3hp9wGVeSLcrdW1lf9A

张爱玲:如何从失恋中走出来?来当编剧吧

原创 阿舒  山河小岁月  4天前
最近,一个女朋友失恋了。

到了我这样的年龄,朋友们的失恋似乎变得有些羞于启齿。见了面,淡淡的讲一点情况,出差回家在客厅见到陌生女子,对方没有丝毫羞惭地点点头,对坐在沙发上衣衫不整的男人说,我先回去了,你处理吧。她以为自己会大吵一架,会气得发抖,会歇斯底里,结果什么也没发生。男人默默收拾了行李出门,她给家里做了一回大扫除,打开冰箱,那女人买的一包无花果,有些干瘪的紫红色,她说,觉得有点像自己。可是说完,仍旧拿出来,咬了一口,还行。



说着这些的当事人风轻云淡的,我倒是听得惊心动魄。中年女子的失恋,内敛而克制,很难想象面前的这个女子,是当年帮我揍过渣男的小姐妹,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不能恣意发泄情绪,却仍旧可以窥见她在这场感情中的沮丧和伤怀,是肉眼可见的瘦。她自己倒有些宽慰我似的,说失恋确实可以减肥,她吃了一个月的西柚罐头。



这个细节,让人想起张爱玲的《小团圆》:

她就靠吃美军罐头的大听西柚汁,比橙汁酸淡,不嫌甜腻。两个月吃下来,有一天在街上看见橱窗里一个苍老的瘦女人迎面走来,不认识了,吓了一跳。多年后在报上看见大陆饥民的事,妇女月经停止,她也有几个月没有。

“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体面的女子失恋起来,大抵都是要瘦几斤的,大约抛掉的,除了那段感情,至少还有赘肉。

但张爱玲到底是天选之子,她走出失恋的方式,是当编剧。



《不了情》



张爱玲的编剧之路是从1946年的夏天开始的。这一年七月,在同孚路旭东里的桑弧家里,柯灵介绍张爱玲和炎樱一起参加了一场聚会。柯灵当时在文华担任编剧,和桑弧是同事,他介绍张爱玲的目的很明确,想要邀请张爱玲加入文华。

但张爱玲那天的心情并不好,龚之方回忆,当时“众人谈笑风生,张爱玲却郁郁寡言。”



曾经在1946年春天见过张爱玲的邵琼说,在新雅小包房里喝着下午茶的张爱玲“竟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小调来。这是抗战电影《孤岛天堂》中的插曲《何日君再来》,张爱玲唱得凄楚而无奈。”

何日君再来
周璇 - 世纪歌典·三四十年代




《孤岛天堂》剧照

这年三月,她刚刚从温州“寻亲”回来,坐着船在雨中“伫立涕泣久之”。她大约想起来时,“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在着那里,这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结果见到的,是已经又有新欢范秀美的胡兰成,啪啪打脸。

在当时,文华公司算是一个异类,文华的主要创作骨干,如桑弧、石挥、黄佐临等人, 创作的大部分影片都是表现家庭人伦和普世情感的,并不具有时代性。如果粗暴一点,你可以认为文华公司是拍文艺片的,比如费穆的《小城之春》就出自文华。



《小城之春》剧照

文华公司筹拍的第一部电影,便是桑弧编剧的《假凤虚凰》(原名《鸳鸯蝴蝶》)。女主角早早定了,是大明星陈燕燕,不过,陈燕燕看了剧本,提了一点意见:

“生平未演过喜剧,《鸳鸯蝴蝶》怕演不好,商请另换悲剧剧本。”——陆洁日记摘存,中国电影资料馆,1962年(陆洁为文华影业厂长)



陈燕燕,《不了情》

要把剧本由喜剧改成悲剧,绝对是大手术,几乎等于推翻重来。

在这种情况下,陆洁就“与培林(桑弧原名李培林)商定,培去与张爱玲合作为燕赶写一个剧本。”桑弧和文华当时的宣传龚之方去了张爱玲家,对于充当“救火队员”,张爱玲一开始有些踟蹰,“起先一直面露犹豫之色,说她没写过,很陌生。”

最终,她还是答应了。





走出失恋的最好方式,是快速投入到一段相当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去

——张爱玲失恋tips

《不了情》的初稿只写了二十多天(wuli爱玲真是倚马之才,才思敏捷!),不过,初稿交到桑弧那里,似乎并不满意,他甚至打算去说服陈燕燕接受他的《鸳鸯蝴蝶》。幸好,陆洁及时劝阻:

1946年12月26日晨 到培林家,据告,已晤过张爱玲,她接受赶写一个剧本。
1947年1月12日 张爱玲剧本初稿交来。
1947年1月16日 培林来言,昨一夜失眠,拟仍拍《鸳鸯蝴蝶》。劝勿三心两意,尽可能修改张爱玲剧本。
1947年1月 27 日 张修改之剧本可用,名《不了情》。

2月6日开机,33天之后,拍摄完成。
4月10日,居然就在沪光和卡尔登上映了!!!

看看那时候的拍电影速度!!!!!



有趣的是,当时片中需要一名七八岁的弹钢琴的小女孩,桑弧想起了黄佐临的女儿——8岁的黄蜀芹。黄蜀芹一开始有点抗拒,后来听闻可外出吃饭后,就应允了演戏的任务。



8岁的黄蜀芹导演

《不了情》的反响如何?我找到了当时的一些报道,大多是赞誉。

“胜利后国产电影最适合观众理想之巨片。”(《申报》,1947 年 4 月 6 日)

“陈燕燕悲旦动人。”(斋主,《电影(上海1946)》,1947 年 )(看来陈燕燕真是沉迷于演苦情女主)



有小报质疑《不了情》和西片《再生缘》的剧情大同小异:



批评的声音,主要还是集中在认为这部电影不够“反抗”,这当然来自左翼电影评论:

“涉到真正的人生意识上,作者的笔触是软弱的,彷徨的,无法突破这丑恶的现实,狭隘的生活圈子决定了作者的人生观念。”(罗然,评不了情,大公报1947-4-27)



刘琼超级帅有没有!!!

张爱玲自己念念不忘的是陈燕燕的胖:

“女主角不能脱大衣是个致命伤,———也许因为拍片辛劳,她在她下一部片子里就已经苗条了,气死人!”——1982 年 11 月 22 日《联合报》《多少恨·前言》



不怪张爱玲抱怨,陈燕燕都胖出了双下巴



赞美也好,批评也罢,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不了情》赚钱了。



而陆洁日记里也有记载,那就是电影上映一个多月之后,1946年5月7日,陆洁和吴性栽商定,提出3500万作《不了情》的奖励金。

由此可见,那时候,编剧的费用,除了先期谈定,还有后续分成,这一点,今天绝大多数编剧也许都只能望尘莫及。



《不了情》里还出现了国泰大戏院

3500万是法币,是什么概念呢?数学不好的我查了一下,1947年2月,沪市1美元可以兑换法币1.6万元,1两黄金值90万元——我们兑换成美金,差不多是2000+。

《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47年上海主要商品批发价:黄豆6439.5元每千克,玉米5317.6元每千克,上等白粳米8188.88元每千克,上等薄稻米8295.56元每千克。有一则史料显示,1947年武汉的房租费为每月30万元。

那张爱玲拿到多少呢?有报纸讲是600万——



这篇八卦报道显然是为了丑化苏青,但里面还透露了一个消息,讲张爱玲生活较为节俭,600万差不多是她半年的生活费。

而又过一个月,编剧张爱玲“一鸡两吃”,把《不了情》改成了小说《多少恨》,刊登在唐大郎主编的《大家》月刊上,我也买了扫描件,发现作插画的是丁聪:



编者在《编后》中特别指出:

“本刊将张爱玲小姐所作《多少恨》小说刊完,占十九面篇幅之多,这是应多数读者的要求,我们特地烦恳张小姐赶写的。”

这显然可以证明,《多少恨》在当时绝对是成功的,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就出小说呢?



《不了情》剧照

《不了情》的完成,似乎让张爱玲走出了那段不了情,6月10日,张爱玲写下了那封著名的诀别信:

“兰成,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随信寄上的,是30 万元,这大概便是张爱玲的《不了情》奖金。有研究者根据当时物价换算了一下,大概可以买60斤大米,一个月房租。

这样一想,感觉对兰成有点侮辱性质——不由得有点高兴。

编剧爱玲开始了她的剧本创作生涯,在这之后,便是她和桑弧的经典合作《太太万岁》。



《太太万岁》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最近查资料,发现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的细节——

《太太万岁》选角中,曾经发生了小花嫌戏份少而罢演的事件。
因为《太太万岁》,张爱玲遭遇了编剧生涯的第一危机。
张爱玲和桑弧的恋爱是从《太太万岁》时候开始的吗?
《太太万岁》之后,张爱玲最想改编的是自己的哪部作品?

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张子静,季季,我的姊姊张爱玲,文汇出版社,2003
2、陆洁日记摘存,中国电影资料馆,1962
3、罗然,评《不了情》,大公报,1947-4-27
4、《大家》编辑部·编后,1947-6(第一卷第三期)
5、胡兰成,今生今世,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6、林丽萍,张爱玲1940年代在上海的电影编剧活动考察,三峡大学学报,2019-1
7、小北,张爱玲给了胡兰成30万分手费?澎湃新闻,2014-08-10


*本公众号图文消息为 「山河小岁月」独家创作,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音乐、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阿舒
喜欢作者
20 人喜欢

阅读 2.7万
赞254
在看541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小岁月
置顶
322
大型长篇评书《编剧张爱玲》今天开始连载,催更请点“在看”,买瓜子花生热手巾的请楼下排队,多谢各位。

Christina
40
阿舒这些年笔耕不辍,无心风月,也是一枚奇女子
作者
72
啊咧,我这明明是风月无边

芦苇微微
8
最后一张有点像以前调皮年轻的林心如
作者
66
虽然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感觉有点辱上官阿姨了
芦苇微微
2
没有任何意思 就是单纯第一眼看起来像

木偶小姐
45
涉到真正的人生意识上,作者的笔触是软弱的,彷徨的,无法突破这丑恶的现实,狭隘的生活圈子决定了作者的人生观念。

这段评论有客观的一面,张爱玲的作品几乎全部都是家庭伦理婚恋题材,继承了传统小说里的平淡古朴的特点,即使写的是骇人心魄的悲剧,依然没有夸张的笔调,伤春悲秋也是免不了的,这是由张的阶级出身所决定。但是论作品对人性的挖掘,艺术技巧的娴熟,反映的社会阶层社会生活范围之广,却也绝不逊色于左翼作品里的佼佼者。我一直觉得张的作品有种日本文化里“物哀”的味道,在闺阁闲情,男欢女爱的平常生活里,提炼出苍凉荒诞的人生况味,同时又饱含对人生的深深悲悯。最为难得的是她的编剧作品,能兼顾作品的文艺性和趣味性,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品味出一些更为“深入”的滋味,就像她自己说的,“我们给予我们所能给予的,观众接受他们所能接受的”。这句话,令我体会到这位精才绝艳的作家,内心平和敦厚的一面,她不抗拒小市民,也不抗拒流行,对比当下一些写了几个字出了点小名的“作”家,实在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Hazel
43
这样一想,感觉对兰成有点侮辱性质——不由得有点高兴。
同高兴,暗爽,哈哈哈

Heather
20
最有效的治疗失恋的办法就是尽快找到下家,张爱玲在小团圆里是很感激桑弧的出现的。作为读者我也很感谢桑弧,因为有他,张爱玲才补上了一段青年人初恋般的感情经历,才有了十八春里写得那么细腻的爱情,那许许多多动人的细节。
作者
42
我觉得太匆忙找下家不是个好办法

南山
28
我小时候看到张爱玲给了胡兰成30万,气的要爆炸,恨不得穿越时空摇醒她。这么一看,爱玲还是有脾气的,我真的好欣慰,这么多年的心结解开了。

浪里个浪
5
光看了下标题,就在想能不能出一篇讲怎么先谈个恋爱的哈哈哈哈
作者
27
爱玲谈恋爱完全战五渣

今天在家做饭了吗
10
那个西柚罐头,是只吃这个?每天一杯?求具体操作方法!
作者
22
你们真的能不能学点好的

Huang
20
太太万岁(学习强国里可以免费看)像是轻喜剧,有一分话剧感,尤其是给人物的第一个镜头。喜欢里面演反面角色的上官云珠。

TOP

https://mp.weixin.qq.com/s/YpxhEZSM7lozibZKGb-MDQ
中国太太万岁

阿舒  山河小岁月  今天
一直想提一个建议,民政局门口应当滚动放映《太太万岁》,看完仍旧可以面带笑容入内领结婚证的,是真想结婚的姑娘。

电影史对于《太太万岁》的评论是:一部都市家庭喜剧。

2020年的疫情期间,我把这部片子拿出来又看了一遍,忽然领悟:《太太万岁》明明是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讽刺片!



在今天看来,《太太》万岁的剧情不复杂。一个讨好型人格的女人“粉白脂红地笑着,替丈夫吹嘘,替娘家撑场面,替不及格的小孩子遮盖⋯⋯”然而,丈夫对这段感情早已意兴阑珊,在外面包了二奶。短短几场戏,就是绝妙的中年婚姻公开处刑:

太太拉丈夫看自己喜欢的别针,他说以后有钱买给她。她接了句“以后有钱不如买个无线电”。他马上抢白:“你就是一天到晚忘不了你的无线电!”——一个连无线电都买不起的丈夫,却斥责着妻子的品味。



太太想和丈夫一起去看电影,丈夫说:“你不是知道我向来不爱看电影的吗?”“叫妹妹去陪你看好了” “那你就自己去看吧”。——然而,一转身,他和情人去看了这场电影。



《太太万岁》的喜剧元素处处体现,但多看两遍,我们还是可以体味到那种日常的悲凉。

太太发现丈夫出轨的细节,佣人拿着从先生换洗衣服里掏出的手绢问:“少奶奶这手绢是你的吧?”穿旗袍的少奶奶镇定地接过:“是我的。张妈你去忙吧,手绢我自己洗。”待张妈走开,少奶奶展开手绢,赫然两个口红印。



人财两空之后,先生终于发现了太太的好处。而在帮助丈夫度过难关之后,我们以为太太会一如既往选择原谅,但这一次,她终于想到了自己的感受:



那句“感情的事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了”,特别容易联想到《半生缘》里曼祯说“我们回不去了”。

大家都不愿意太太离婚。劝说思珍的亲戚口吻,也和现在一模一样——“离婚总是女人比较吃亏”。

可是最终,终究还是原谅了他——



初次看这个结尾特别炸裂,但细细一想,这才是批判现实主义啊,因为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大约是天天发生的,不信你问李湘佟丽娅谢杏芳。



《太太万岁》是桑弧和张爱玲合作的第二部电影,这大约是因为上一步《不了情》的成功。桑弧和胡兰成完全不同,他的品味意趣和张爱玲出奇相似,这也使得文华意图结成“张(爱玲)李(培林)”档。



正如我之前在(张爱玲:如何从失恋中走出来?做编剧吧)里讲的那样,桑弧念念不忘拍喜剧,《太太万岁》这个计划事先并没有和公司有过多交流,而是等张爱玲的剧本写出来之后,桑弧直接交给陆洁。

他完全信任张爱玲,没有干预张爱玲的整个剧本创作,这一点,文华的宣传龚之方可以作证:“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和桑弧商量过什么,她(张爱玲)一气呵成地把它完成。”



桑弧在罗丹雕像下

1947年8月4日开拍,9月23日全片拍完,陆洁日记里记录了《太太万岁》从开拍到上映的全过程,神速:

11月1日开始配音。
12月10日“皇后”试片
12月14日在“皇后”“金城”“金都”“国际”四大影院同时上映。

太太的扮演者是蒋天流,她晚年接受采访时一直讲自己“不漂亮,没有王丹凤漂亮”。但我很喜欢她脸上稍纵即逝的那种中年女人的疲倦,只是一瞬间的,但真是惟妙惟肖。



她后来和赵丹合作的《我们夫妇之间》,她演一个从山东进入上海的女革命,一口山东话,完全没有《太太万岁》里中产阶级太太的影子,演技实在令人叹服。可惜,《我们夫妇之间》被批判为大毒草,蒋天流生不逢时。



《我们夫妇之间》剧照

桑弧本来打算邀请王丹凤在《太太万岁》中饰演妹妹唐志琴,但王丹凤当时已经走红,她表示“群戏不拍,戏少不拍”,桑弧只得另请高明,唐志琴由汪漪扮演,还是非常有王丹凤的那种风韵的,我觉得更像原节子。



也许是为了票房保障,桑弧另外邀请上官云珠加盟,扮演交际花咪咪。这个选择实在太明智了,我完全无法抵御咪咪的wink:



另一个“腕儿”是扮演父亲的石挥,你很难想象他当时不过32岁。



扮演出轨丈夫的是张伐。原名张大民的张伐除了这个角色,在其他影视剧里都是一身正气,比如《龙须沟》《骆驼祥子》等。张伐本人也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他在文革期间遭遇牢狱之灾,但一直坚不“认罪”,最终获得平反。



《太太万岁》还为今天的我们忠实还原了1947年上海中产家庭的生活细节。通货膨胀情况也讲到了,送贺寿(一盒橘子和苹果)的回礼是2万,给张妈涨工钱是5万。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bug,婆婆生日时说自己想吃菠萝蜜,女儿去南货店,打算买的却是菠萝——



大约道具组没怎么见过菠萝蜜:



总体来说,这样的阵容,这样的剧情,简直成为上海电影界的圣诞大餐。上映的两周,上海一直“大雪纷飞”,然而“仍场场狂满”,“连日客满,卖座第一”,票房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好莱坞片《出水芙蓉》。

说来奇怪,这样一部叫座的电影,却忽然引来狂风暴雨的批评,成为张爱玲编剧生涯的第一次危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可以说,张爱玲对于《太太万岁》是非常用心的。



在上映之前,她专门在《大公报·戏剧与电影》上发表了《<太太万岁>题记》,这绝对是史上最良心的观影指南了。

她告诉我们,太太是一个普通人的太太,每个太太都是陈思珍:

“《太太万岁》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的太太。上海的弄堂里,一幢房子里就可以有好几个她。她的气息是我们最熟悉的,如同楼下人家炊烟的气味,淡淡的,午梦一般的,微微有一点窒息;从窗子里一阵阵地透进来,随即有炒菜下锅的沙沙的清而急的流水似的声音。主妇自己大概并不动手做饭,但有时候娘姨忙不过来,她也会坐在客堂里的圆匾面前摘菜或剥辣椒。翠绿的灯笼椒,一切两半,成为耳朵的式样,然后掏出每一瓣里面的籽与丝丝缕缕的棉花,耐心地,仿佛在给无数的小孩挖耳朵。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她还得是一个安于寂寞的人。没有可交谈的人,而她也不见得有什么好朋友。她的顾忌太多了,对人难得有一句真心话。不大出去,但是出去的时候也很像样;穿上"雨衣肩胛"的春大衣,手挽玻璃皮包,粉白脂红地笑着,替丈夫吹嘘,替娘家撑场面,替不及格的小孩子遮盖……”



这个人设,不就是《三十而已》里的童瑶吗?
这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1949年张爱玲在上海主要媒体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张爱玲和《大公报·戏剧与电影》素无往来,为什么在以社会责任感著称的《大公报》上发表文章,是有苦心的。当时,张爱玲虽然是沪上知名女作家,却背负着“汉奸之妻”的恶名。转行做编剧,是否能够得到左派影评人的认可?张爱玲此举,我觉得有“拜码头”的意味。

而主编洪深大约也被张爱玲的文字折服,写了一段《编后记》:

好久没有读到像《<太太万岁>题记》那样的小品了。我等不及地想看这个“注定要被遗忘的泪与笑”的 idyll 如何搬上银幕。张女士也是《不了情》影剧的编者,她还写有厚厚的一册小说集,即名《传奇》! 但是我在忧虑,她将成为我们这个年代最优秀的 High Comedy 作家中的一人。



果然,没多久,电影还没上映,已经有人开始攻击张爱玲:

“寂寞的文坛上我们突然听到歇斯底里的绝叫,原来有人在敌伪时期的行尸走肉上闻到‘High Comedy’的芳香!”——胡珂,《抒愤》

(看看之前《八佰》没有上映就遭遇的批评,原来这一套六十多年前就用过了)

上映之后呢?批评声音更大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歌颂旧社会陋习。

在中国这块被凌辱了千百年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脓包,到处都是疥疤。一个艺术工作者,是不是就玩弄、欣赏、描写、反映这些脓包和疥疤呢? 这是不应该的,而张爱玲却是如此的写出了《太太万岁》——王戎,《是中国的又怎么样? <太太万岁>观后》,《新民报晚刊·新影剧》1947 年 12 月 28 日

2、无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编剧“对太太无条件无保留无限度的怜悯” , “鼓励观众继续沉溺在小市民的愚昧、麻木、无知的可怜生活里”的负面作用。

3、没有艺术价值。

电影最要紧的是主题,如果作家仅仅凭着聪明的技巧,赚取了小市民的眼泪,它的最终的目的——艺术价值,是一定非常低下的。—— 沙易,评《太太万岁》,《中央日报·剧艺》1947年12月19日

批评最高峰,来自之前为张爱玲讲过好话的洪深。



洪深

1948年1月7日,洪深在《大公报·戏剧与电影》上发表了《恕我不愿领受这番盛情———一个丈夫对于<太太万岁>的回答》。他先认怂地回答了为什么自己之前会刊登张爱玲的文章:

“有些地方显露作者才气。”

而后,他认为电影最大的问题为是非立场含糊:

“对丈夫并无惩罚,亦无训诫,倒是对于一些没志气的男人,成为一种诱惑,一种鼓励。”

最后,他收回了自己的推荐:

“因为看了题记而期望看到一部严肃的批评人生的文艺作品,却不免上了《题记》的当了! ”

天哪!我特别想要用《脱口秀大会》里杨笠同学的精彩表演来回复这些自以为是的直男们!你们都真的看懂了《太太万岁》了吗?你们真的能够明白那些辛辣的讽刺吗?你们难道不能明白,张爱玲的黑色幽默究竟有多么无奈吗?



不过,有人也认为,当时已经是戏剧权威的洪深,此举等同于公开认错。文中念念不忘的呼吁要懂得“戏剧工作的教育作用与社会效果”,说明他当时也许正在遭受某种压力。另外,受众主要针对一般市民的《申报》《新闻报》,对于《太太万岁》的评价则是”本年度银坛压卷之作”,当批判铺天盖地而来时,《申报》也选择了隔岸观火,始终不为任何一方讲话。

一个疑点诞生了,围绕《太太万岁》的批评,为什么都集中在张爱玲一个人身上?






让我们回到开向张爱玲的第一枪,也是最致命恶毒的那一枪——那篇《抒愤》。

发这篇文章的时候,电影并没有上映。而且通篇文章(我不放全文了,完全狗屁!)针对的不是电影,而是人。

“胡珂”当是笔名,我搜了半天没找到。发表这篇文章的《时代日报》,由时代出版社出版,以“苏中友好协会”的名义登记注册。发行人是姜椿芳——中共上海地下党的重要骨干。姜椿芳在解放后曾经担任上海市文化局对外联络处处长、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等职务。

巫小黎的《“战后”上海文坛:以<太太万岁>的批判为个案》中则找到了另一个批评者王戎的资料:



所以,我们很难不怀疑,对于《太太万岁》的批评,实际上就是针对张爱玲一个人的批评,这些批评是有组织、有预谋、有规划的。

不过,文华老板吴性栽在这时候向张爱玲伸出了援手。龚之方回忆,吴性载用一场苏州船宴,巧妙化解了洪深和张爱玲的芥蒂:

有一次庆祝文华公司拍片成功,吴性栽发起不多几个人到无锡去,在太湖里乘一条船吃当地有名的“船菜”(鱼虾都是在太湖里当场捕捞、当场在船上烹吃),有桑弧、唐大郎和我,也有张爱玲。不料碰到一件巧事:对面驶来一游船,有人正在大声谈笑,吴性栽一听就听清是戏剧大家洪深的声音,吴性栽站到船头上,等两船靠近,请船老大帮助把洪深接到我们的船上来。洪深答应了,便跳了过来,和我们一起吃船菜。吴性栽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洪深几天前写了一篇关于张爱玲的文章,有一篇话写得不大受听。在船上,洪深与张爱玲认识了,谈了一些文学上的问题,观点接近,洪深是重友情的,以后对张爱玲估计是笔下留情了。

看,我说什么来着,在中国人的关系里,没有什么矛盾是吃解决不了的,比如一顿火锅,比如一顿苏州船菜。







在《太太万岁》题记中,张爱玲这样写道:

“中国观众最难应付的一点并不是低级趣味或是理解力差,而是他们太习惯于传奇。不幸,《太太万岁》里的太太没有一个曲折离奇可歌可泣的身世。她的事迹平淡得像木头的心里涟漪的花纹。无论怎样想方设法给添出戏来,恐怕也仍旧难于弥补这缺陷,在观众的眼光中。但我总觉得,冀图用技巧来代替传奇,逐渐冲淡观众对于传奇戏的无魇的欲望,这一点苦心,应当可以被谅解的罢?”

能把普通人的日常写出如此惊心动魄,中国影视界很缺张爱玲这样的编剧。



她是懂喜剧的。喜剧的本质是冒犯,是愤怒。只有如此,才能生产出最辛辣的讽刺。卓别林讽刺的是社会,张爱玲讽刺的是她最深受其害的东西——渣男。



但她的企图远远不止抨击渣男,在《<太太万岁>题记》里,张爱玲其实已经透露出自己创作这部电影的精神内核:

“中国女人向来是一结婚立刻由少女变为中年人,跳掉了少妇这一阶段。陈思珍就已经有中年人的气质了。她最后得到了快乐的结局也并不怎么快乐;所谓‘哀乐中年’,大概那意思就是他们的欢乐里面永远夹杂着一丝辛酸,他们的悲哀也不是完全没有安慰的。”

对于这种情况,她没有鼓与呼,因为她知道,这是中国社会赋予女人的环境,娜拉出走了还会回来,多少年过去,影视剧里的女人们依旧如此。在社会观念里,再强的女人也需要一个家庭,而女人的安慰,仍旧不外乎是男人和孩子。



悲哀吗?

有一点。

一如《太太万岁》的结局,思珍选择了破镜重圆,可是男人们还在一如既往声色犬马,主妇一如既往委曲求全,看似喜剧的收尾,是另一层冰凉。

而这样的处理,现在再也看不到了——



下期预告:

爱玲小像露机密,瑞芳遗恨金锁记

我对别人要求不多,只要人家能懂得我的一部分(如炎樱和桑弧等对我的了解都不完全, 我当时也没有苛求),我已经满足——张爱玲

1947年的张爱玲,虽然被《太太万岁》的舆论所困扰着,但幸好,她还有桑弧。



桑弧工作照,左一

她在《小团圆》里,把九莉和燕山的爱比喻成“像是补初恋的课”,现实中,他们的爱,确实是悄咪咪的甜蜜。

这对黄金搭档本来还有更大的野望,1948年,他们打算把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搬上银幕,最终,却夭折了。

原因为何?
真的只是因为演员生病吗?
《金锁记》的夭折,是否影响了张爱玲和桑弧的感情?
……

大型评书《编剧张爱玲》仍在继续,欢迎各位看官持续关注。因为微信平台现在不按照时间线顺序排列公号文章,为了不错过更新,请列位看官及时把“山河小岁月”星标关注,多谢各位,下期再会。




1、陆洁日记摘存,中国电影资料馆,1962
2、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 2004-6-1
3、林丽萍,张爱玲1940年代在上海的电影编剧活动考察,三峡大学学报,2019-1
4、巫小黎,战后”上海文坛:以《太太万岁》的批判为个案,《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5期
5、张爱玲是个好编剧 ——谈《太太万岁》,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2498706/


*本公众号图文消息为 「山河小岁月」独家创作,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音乐、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阅读 2.3万
赞292
在看436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冉冉雨蓝
84
啊 每次看都很想感慨 上官云珠真的好漂亮

Lee
73
山河小岁月说书人李舒

欢欢吖
61
剧照里那个条纹上衣和百慕大短裤,今夏最流行啊,原来时尚就是圈

summer夏
39
现在的家庭剧和婚姻题材,通常都是内容不够,狗血来凑,缺少那种不动声色鞭辟入里的剧情,非要用苦大仇深或者人神共愤的角色把片子引入闹剧的范畴,比如都挺好里的苏大强,三十而已的小三,这是编剧能力的欠缺,也是很多日剧比我们要强的地方可是难道日剧的编剧都是张爱玲水平也不是,我猜可能是国内的影视行业非常急功近利。

I LOOK
36
所以非得给“子君”找一个“贺函”~非得让“唐晶”憋憋屈屈。好好写不了“三十岁”的飒,非得弄得满屏“年龄焦虑”,以便旁人更能找出催婚的素材来~~

Emily
33
是祖师奶奶意识超前,还是太阳底下无新事?怎么七十年前的电影和知乎里的问答几乎一样?说是新时代,但女人们好像也没什么新选择?单身和结婚各有苦楚,社会对男人还是宽容,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33
很惊讶,近百年前的剧情今天看依然不落伍!近百年前上海穿着那么时尚!

Wenyi
24
写得真好 WG真是大毒瘤 毁了大陆人的审美

瘦叶和风
22
我只庆幸多亏爱玲及时走了,躲过了许多,爱她。

Faye
22
里面的服装妆容好时髦

不吃辣
22
老上海人过的佬有腔调了

肖昕sterne
12
所以才觉得韩剧《请回答1988》的故事很好,讲的明明是日常的故事,搬上荧幕却不会真实地、浮夸地让人不适。
作者
17
其实《请回答1988》里很多故事应该有参照台湾的电视剧《光阴的故事》
肖昕sterne
1
这就去看《光阴的故事》

马平
16
不用看李湘佟丽娅谢杏芳,看我自己就好了。一样样的。年轻的时候,张爱玲的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再也没料到现实比小说魔幻。

Linda Lv
15
《太太万岁》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官的咪咪,蒋天流就那记哀怨的眼神特别勾人哀怨中年,或许中年少妇已经消磨在婚姻与孩子中,以致难得最终下定离婚的决心也最终在一堆亲戚游说中放弃了,最为悲凉无奈又好笑又悲凉,恰如人生中年,想要挣扎最后都只能笑笑放弃,不独立哪来选择。女人真是又强又美,方能不惧患得患失,爱咋咋地。

糖糖
14
桑弧人品不错,至死也没有向外人吐露过这段情,所以世间只是流传两人的绯闻,直到张爱玲《小团圆》自曝,但桑弧做的不地道的事是与小明星结婚日不告诉张爱玲,几天后才去见张告诉她结婚了,“想是怕她去闹”……真正的渣男是胡兰成,负尽张爱玲,然而《小团圆》的结尾却是九莉梦中与他相守一生,生了许多儿女……最恶心的是那位左联作家柯灵,日伪时期张求胡兰城把他从极司菲尔路74号救了出来,抗战后却电车骚扰张爱玲,“汉奸妻,人皆戏”。八十年代张爱玲热他还蹭热点写了篇《遥寄张爱玲》,提到她50年代初参加上海文联大会,穿着布旗袍外罩绒线衫,有种繁华落尽的感觉……柯灵故居现在上海还留着
作者
10
柯灵是否真的调戏了张爱玲,我们要打个问号;文学作品和历史要区别对待。
糖糖
2
张爱玲自己没必要编这一段吧
作者
11
我的意思是,爱玲写的是小说,有真实有虚构。你看她写燕山,里面有很多细节都不完全对照桑弧。我们不能通过一本小说里的这个细节就指责柯灵,这样张爱玲也不一定开心,毕竟柯灵还是帮过她很多忙。

微笑的Grace
12
看得意犹未尽啊,正是钓足胃口不过瘾的时候,却又不得不等下回分解…
作者
7
赶紧点“在看”,千万不要错过下回分解呀
微笑的Grace
3
不会的,你一直是我的置顶公众号
作者
3
表扬!我现在经常连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推送,被改版之后的时间线害惨了

小刘
11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深以为然

陈祎健
10
山河小岁月,真棒!

Jack Fish
4
好棒!!什么时候写一下张爱玲的剧本《一曲难忘》鸭
Jack Fish
8
啊忘了说了,结尾“讲述日常”的能力 我觉得杨德昌的《一一》做到了!!

missbbc
8
能想象吗?这部电影我是在学习强国上看的。最大的感受是上官云珠好漂亮(。・ω・。)ノ♡啊!

Y小姐的异想世界
5
是呀,为什么全集中在张爱玲身上?因为是张爱玲呀,可能不管写什么都会被炮轰……
作者
3
所以她之后写文章都是化名了
Y小姐的异想世界
12
化名之后那些作品,小艾,十八春的,总是觉得不够张爱玲了,带着Zz正确的影子,幸好后来走了,不然……

王芸
5
大学时代就看完了张爱玲全集,后果有二:1、对人情练达有所提升;2、对美满婚姻毫无期待。

陈波
5
斗转星移,人的观念却没有多大变更。上个世纪女性就婚姻、家庭、事业、工作的困惑与困扰这个世纪里许多女性依旧要直视面对、依旧是进退两难的境地、依旧是举步维艰的不易。

从着迷并编织个人的爱情童话到最终改写并书写自己的生活散文,多少姑娘的心被玫瑰花刺破,滴血,愈合,结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流苏。在跌倒与站起之间,长大。偶尔,望一望她人的童话,偶然听一听别人的传奇,终也不过是一笑而过。童话和传奇终究是只是童话和传奇,也终究不是自己的。踏踏实实写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散文才是真。握在手里的都会流逝,何况一些攥都攥不住的呢。痛苦悠长,人生短暂,经不起再自己给自己个儿平添烦恼与苦痛。

自己开心最重要。

人活着是为了到规定的点就上学、上班、结婚、生孩子吗?不是!

人活着是为了自己想爱谁就爱谁,想怎么过就怎么过的痛快劲儿!

zjj
5
演山东进入上海的女革命分子的演员必须说是命不好,选到这种大不敬的角色。另外年岁渐长就越发相信,当年会从上海北京跑去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都是不一般的投机分子。

dingliss
5
赶紧赶紧来留言,《太太万岁》看了,演员简直是神仙打架啊!张伐,石挥,上官云珠,我看过他们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品,例如:《枯木逢春》,但是这部,他们不是从车墩影视城出来的,他们就是旧上海,"十里洋场,碧波荡漾"(歌曲:巜上海公园》强推)第一次看蒋天流的戏,除了:"真好,真好!"不知道说什么!最后上官云珠那个镜头:什么叫:媚眼如丝!
张爱玲真是厉害!

Carole
5
好像汪漪是陈宝莲的外婆,眉眼中有一点点相似

周遇吉
4
金锁记 的女主选择 蒋天流一直以为曹七巧会是自己来演。
作者
2
蒋天流挺合适的

高水云
4
不不不,现在女人可以选择离婚!

田 禾
4
果真是什么都没有变。夫妻之间的你退我进,男女之间的感情博弈还有围绕着作者的批评诽谤和惺惺相惜,都没有变。

素行
4
好爱桑弧的这一段,期待说书先生阿舒下回分解

花孔雀
1
哪里有得看"太太万岁"?从小看到过老画报上登的剧照。蒋天流是太仓走出的唯一的著名演员,只才护士日记和飞刀华中见过她演的配角,乔老爷上一轿中好象也有她。作为家乡的前辈,还与我姑母是同学呢。
作者
3
B站可以看

流光
1
“不了情”陈燕燕版的家茵不够美,我一直深以为憾。
作者
3
我其实还蛮喜欢陈燕燕的

曾元静
3
李湘是肯定要离婚的。佟丽娅不知道,毕竟陈思诚不错,有才华,有资源。娱乐圈,夫妻更像合伙人。

maggie
3
反而是张的文章更好一点 在现实中又生出同情共感的怜悯 或 所谓的 慈悲 从那些尖锐的悲情里出来 更加难得!好过 闭起眼睛 一厢情愿的歌颂所谓的对对方忠诚 或者 要不就是 绝望 这些都不是正视生活应该有的态度

喃酱
3
我小时候听相声里说菠萝蜜的罐头,也一直以为是菠萝罐头哈哈哈哈哈哈哈

  Angela  
2
其实,深挖一点,可能是人类婚姻制度本身具有深刻的本质的缺陷,并且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挺不容易,生存太难,生活太难,偶尔寻求一点自我和愉悦,也无可厚非。何况,哈佛人类学女教授已经确定,女性需要三位异性伴侣,分别满足生活需求、肉体需求、精神需求。

jessica
2
现在的女人还是可以离婚的,毕竟经济独立,大城市的宽容度也高很多


2
托油管的福我看了好几遍,因为演员超高的演技特别是石挥,还因为美丽的上官云珠,更因为现在2020年都不过时的剧本。有没有发现妹妹某套穿的是本季最in的百慕大西短

Jimmy
2
张伐后来演了《红日》里的军长沈振新。这片子以后在电视上反复播出,我小时候还以为他是延安过来的老革命演员呢
作者

红日真是一个神奇的电影
Jimmy
1
汤晓丹大概是中国唯一的执导生涯可以贯穿1930-1980年代的导演。红日和渡江侦察记(54年版)可以算是49以后战争片代表作了。
作者
13
我前阵子被他的《不夜城》震撼了,找时间写一个。有人想看吗?
余下1条

寻·常
2
阿舒万岁

王诸愉
2
真理戴着一张面具 它就变成了喜剧。
那些批评太太万岁的人 我怀疑有没有读懂玩偶之家

马小炒
2
这个洪深神似杜飞

沈如馨
2
上个月刚看了这部,末世的上海故事,服饰场景情节放到现在一点都不过时

Jessie
1
老丈人去教育外头噶姘头的女婿,结果一到混,笑出声
作者
1
对,那里真的好笑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1
老公都是萎靡的,人妻都是完美的,小三都是给力的,生活都是不十分美好的。

嫣菀
1
蒋长成这样还说自己不漂亮。还给别人活路不
后来看到上官云珠那张
朱茵的那个眨眼有这个的意思

花少
1
那时候的女明星也很瘦啊

DQ
1
看完太太万岁 只记得上官云珠

伪文青
1
平淡的日常反而更难刻画。

清茶

小时应该看过,那会儿的上官云珠好漂亮,男主演了好多八路军的首长,还有一个演了好多喜剧的男演员叫项……
清茶

哦,喜剧演员叫韩非

李胜玉

对山河小岁月一见倾心,关注以后篇篇不落,喜欢!太喜欢!

TOP

https://mp.weixin.qq.com/s/2QFWoj83cWpFYmMLd4Sbow

究竟谁能改编张爱玲的作品?

原创 阿舒  山河小岁月  今天
写完《太太万岁》,深夜读者妹妹来信:

Emm,看完只有四个字:开心就好。

张爱玲的小说一直属于热门IP,只要开拍,话题度从来不会少。但也很容易产生反噬。之前一直流行一句话:“张爱玲碰不得”,改编张爱玲的作品,难度天大,因为张爱玲书粉都太难满足了——

周润发版本的《倾城之恋》,大家觉得繆骞人的白流苏“惨不忍睹”,她的表情一直“介于惶恐与空白之间”。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导演许鞍华“从导以来的最劣表演”。



《倾城之恋》剧照

吴倩莲黎明版本的《半生缘》,梅艳芳的曼璐完成度已经很高了,但当年还是有人说她演技浮夸。林奕华导演撰文表示“许鞍华糟蹋了《半生缘》”。



梅艳芳饰演的曼璐

关锦鹏尝试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两极化评价非常大,喋喋不休的旁白+字幕有些露怯,但更可怕的是,贫乳的孟烟鹂居然是叶玉卿演的!!



还有最近这个“骆驼祥子”视觉感受的《第一炉香》。



侯孝贤导演一言以蔽之:

张爱玲的小说是不能拍的。那是一个陷阱……徐枫曾经找我拍《第一炉香》,我说可惜我拍不到。因为那个绕来绕去、那个幽委的感觉对我来说太难了。(《侯孝贤电影讲座》)

侯导是张爱玲的知己,某种程度来说,他甚至比张爱玲自己还要熟悉张爱玲的小说。

因为——张爱玲自己改编自己,也并不算成功。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张爱玲想要改编自己的作品,这一点也不奇怪。

1944年12月,她第一个选择的是《倾城之恋》,理由很简单,观众喜欢——复仇剧,用现在的眼光,是典型的爽剧。



剧本找柯灵看过:

“张爱玲把《倾城之恋》改编为舞台剧本,又一次承她信赖,要我提意见,其间还有个反复的修改过程。后来剧本在大中剧团上演,我也曾为之居间奔走。”

张爱玲非常感谢柯灵的协助,事后送他“一段宝蓝色的绸袍料”,柯灵“拿来做了皮袍面子,穿在身上很显眼”。



我其实不怎么能想象穿着宝蓝皮袍的柯灵

选择的演出剧团是大中,当家周剑云曾经是明星公司的三巨头之一。吃饭那日,张爱玲穿着“一袭拟古式齐膝的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卷的云头——也许是如意。长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这一身look似乎震慑了见多识广的周剑云,态度“有些拘谨”。



《倾城之恋》的阵容是相当强大的,“都是名重一时的演员”。导演是当时上海的四大导演之一朱端钧,白流苏由罗兰饰演,张爱玲对罗兰非常欣赏:

“(罗兰)怯怯的身材,红削的腮颊,眉梢高吊,幽咽的眼,微风振箫样的声音,完全是流苏,使我吃惊。而且想,当初写倾城之恋,其实还可以写得这样一点的……还可以写得那样一点的……”(1944年12月8日《力报》)



范柳原由舒适饰演,舒适有一种忧郁的倜傥,和范柳原也比较贴近。张爱玲对舞台剧《倾城之恋》相当看重,排戏在兰心大戏院,张爱玲几乎天天去,对于社交恐惧症十级患者来说,算是非常难得。演出在卡尔登(就是后来的长江戏院),1944年12月到1945年1月,足足两个月,轰动一时。



张爱玲自己改编,照理说,大家应当满意了。但一翻当时剧评,发现——照骂不误。

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没有演出小说里的韵味。



但又有人说,张爱玲过于直叙,把小说里的台词直接搬到舞台上,就比较生硬:



也是众口难调。

那一年,是张爱玲的“大小登科”,事业春风得意。八月,爱玲和胡兰成结婚,《倾城之恋》上演时,她曾经邀请胡兰成的侄女青芸去看彩排,甚至为青芸设计了新旗袍,颇有一种新婶婶的仪度了——也是一种宣誓,毕竟美丽园胡宅里,还有并不曾离婚的全慧文。





往事如风,一堵断墙颓垣验证的“真心”,终究是靠不住的。

《太太万岁》之后,张爱玲对于作品影视化重新燃起了热情。这一次,她的选择是《金锁记》。

《金锁记》小说本身特别特别有电影画面感,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一面镜子,时间往后了十年,这是多么现成的剧本语言。



许鞍华导演的舞台剧《金锁记》

但给予张爱玲最大信心和勇气的,显然是桑弧。

我几年前写过桑弧和张爱玲的故事(你永远找不到像我这么喜欢你的人了),那篇文章是我心爱的几篇张爱玲之一,大约因为男女双方我都喜欢。

写完之后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最大的一条是:不能把小说《小团圆》等同于真实。

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认为,不能因为《小团圆》里面写柯灵的原型在车上摸了九莉,就一定指责柯灵真的干了这样的事,因为是孤证。

但桑弧和张爱玲的恋爱,绝对不是孤证。



去年,上海图书馆的张伟老师在藏家刘钢先生处看到了一些桑弧导演的遗物,其中有几卷底片,放置底片的底片袋上有桑弧的笔迹,可以认定这些底片的拍摄者就是桑弧。

转成照片,有特别多的惊喜,因为发现了好几张张爱玲照片——有个会拍照的男朋友,素颜也完全不用担心!



桑弧拍摄的张爱玲

拍摄的地点是爱林登公寓(Eddington House)6 楼张爱玲的家,就是现在的常德公寓。能在小张家里拍照,两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照片中的爱玲坦白讲算不上美人。但眼里灼灼其华,巧笑倩兮,是典型的恋爱中的小女人。



桑弧的暖,让张爱玲重新鼓起勇气,走出家门,走出封闭的自己。在底片中,还有一张游园会的照片,照片的主人公是柯灵和丁聪。



然而放大,放大,再放大,我们看看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活捉一枚侃侃而谈的爱玲!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应为1947 年 10 月 20 日,这是文华老板吴性载在魏家花园举办的游园会。张爱玲本来并不想参加,是桑弧劝说她前去,因为他要把冯亦代介绍给张爱玲。

很奇怪,一向青眼示人的张爱玲却久仰冯亦代大名,她对冯亦代的外号“冯二哥”尤为感兴趣,张爱玲旁边的正是冯亦代。



这是两人的初见,两人格外投机,据说主要是因为都是毛姆粉丝。张爱玲的写作颇受毛姆影响,她向《紫罗兰》投稿《沉香屑 第一炉香》时,周瘦鹃就指出小说“风格很像英国名作家Somerset Maugham的作品”。冯亦代问张爱玲有无读过《剃刀边缘》,张爱玲说还没有机会,冯亦代说家中正有此小说,可借她一读。然而,冯亦代回家,却发现《剃刀边缘》不知被谁借去,一直未归还。两人的一面之缘,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在常德公寓的阳台上,在魏家花园里,我们见到了张爱玲难得的笑容,这一切,都是因为暖男桑弧。





也是在这一年,他们开始筹划《金锁记》。

1948 年 1 月《青青电影》里已经言之凿凿:

“桑弧在《太太万岁》后,又将与张爱玲三度合作,将张爱玲的成名作《金锁记》搬上银幕。《金锁记》的主角曹七巧,演员一时相当难找,恰巧张瑞芳在上海,她在《松花江上》中的演技博得圈内人好评,于是经人介绍,一拍即合,《金锁记》的女主角决定由张瑞芳担任了。”



张瑞芳

1948 年 3 月,《金锁记》剧本的修改稿已经完成了,但演员出了问题。张瑞芳的丈夫金山告诉桑弧,说张瑞芳身体不好,演不了。

陆洁日记中有这件事的大概过程:

1948年3月28日 培(李培林,即桑弧)来告,金山夫妇去看他,谓瑞芳有病需休息,请换人演《金锁记》。

1948年3月30日 同到绍兴路,再来接培林,来商张瑞芳不演《金锁记》事。

1948 年4月1日晨 到培林家,据告,金山言瑞芳肺有病,拍不动戏,要求延后一片。



张瑞芳与金山

有1948年4月6日《诚报》的《放出良心来讲话!》可以作为佐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刘郎,即和张爱玲当时颇有交往的唐大郎:

“张爱玲写的《金锁记》,将由桑弧导演,张瑞芳主演剧中的七巧,打去年就决定了的,最近将要开拍,而张瑞芳因病住入医院……张爱玲写的《金锁记》小说,是必传的作品,把它改编了剧本,也是不朽的杰构,这是许多看过的人所公认的……”

张瑞芳真的是因为肺病吗?我查了当时的杂志小报,确实有生病的相关报道,但都和《金锁记》有关。也就是说,“生病”是不演《金锁记》的借口。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来自张瑞芳和金山的左翼身份(金山是地下党员),而张爱玲当时的舆论处境是非常糟糕的。

《太太万岁》的叫座不叫好,已经让我们初步领略了张爱玲当时所受到的舆论压力。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侮辱不止于此。甚至有唱沪剧的演员,故意化名“张爱玲”去电台演唱,连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张爱玲的“附逆”不就是和胡兰成结婚嘛,至于这么侮辱人家吗?



多年之后,张瑞芳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十分惋惜没能出演《金锁记》:

这一年(1948)还是留下遗憾的,比如桑弧有意邀我拍《金锁记》,那是著名女作家张爱玲 1943 年完成的一部小说,可谓是她众多作品中经典中的经典,傅雷评价它是“文坛最美的收获”。故事展现了一个天真少女进入封建家庭后人性变态的过程,主人公曹七巧被压抑、扭曲的心路历程,随着故事的展开,给人以震撼心魄的冲击力。桑弧力促将它搬上银幕,我都答应了,但当时的身体却力不从心。不过,这部片子最终还是没拍成,实在是当时时局没法让人安静坐下来去细细品味一个封建伦理下的家庭悲剧。

我在舞台上演过愫方、瑞珏,她们是理智的、善良的,她们始终只有自我牺牲,把自己的大半生乃至生命奉献给了害她们至死的封建制度; 而这部《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原本是个无辜的受害者,最后却以伤害自己的亲人与这个制度玉石俱焚……当时这部戏如果拍成了,会是我银幕形象上又一次重要的尝试和探索,那该多有意思啊。

——张瑞芳,金以枫《岁月有情——张瑞芳回忆录》,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老年张瑞芳所流露出的遗憾溢于言表,我们可见这部影片当时所遭遇的阻力。

因为,如果仅仅是因为张瑞芳“因病辞演”这么简单,张爱玲和桑弧大可换演员(比如之前的《太太万岁》上官云珠换王丹凤)。不久,小报上果然又有了阴阳怪气的评论:



这篇报道里透露了一个新信息,在张瑞芳辞演之后,桑弧和张爱玲还曾经考虑过白杨,但白杨也拒绝了。演员们的纷纷辞演,恰恰让张爱玲再次感受到当时舆论对“张爱玲”这三个字的不友好,也因为这,后来的《哀乐中年》,张爱玲虽然参与剧本,却连署名也不放了。

是为了桑弧好。

他们还曾经想过《倾城之恋》,《文华影讯特刊》上曾有报道“1949年,桑、张二人打算将张爱玲的畅销小说《倾城之恋》搬上银幕,终因时局变化太快而作罢。”

孤岛成全了张爱玲,时局也毁灭了张爱玲,每个人都被裹挟在大时代中,如同蜉蝣,渺小而可悲。



李安的《色戒》放到今天还能上映吗?也许是要打问号的。

始终不敢拍张爱玲的侯孝贤曾经在那场讲座里说,如果有人能够拍好张爱玲,那大约只有王家卫:

“我说你找王家卫吧,王家卫有可能,因为王家卫是唯一呈现上海风华呈现得很好的导演,他是有这个印记的。因为他的家庭,他(出生在上海),因为他是上海人,小时候跟他妈妈到香港,他妈妈常常打牌,带他去看老电影,他爸爸在夜总会工作。香港还有上海的那种繁华,因为(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所以还有那种东西。可能王家卫从小就接触,所以他对上海有一个(感觉),不是真正的上海,就是一个想象的上海,这个是华人电影里面没有,只有他有,只有王家卫有,别人没有的。”

而当我去问当事人时,王导幽幽地说:“我的《半生缘》已经拍过了,那就是《东邪西毒》。”







1、陆洁日记摘存,中国电影资料馆,1962
2、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 2004-6-1
3、林丽萍,张爱玲1940年代在上海的电影编剧活动考察,三峡大学学报,2019-1
4、张伟,导演桑弧遗物中几帧图像的释读——关于张爱玲及文华影业公司,现代中文周刊,2019 年第 5 期






*本公众号图文消息为 「山河小岁月」独家创作,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音乐、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