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字,虚构的故事,以及历史的真相
https://mp.weixin.qq.com/s/C0ezHQ5b4YlS-qMg-C8o4A
冯学荣:鲁迅的文字,虚构的故事,以及历史的真相
原创: 冯学荣 读书人冯学荣 昨天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huangmeifangmiku
01
是不是一个作家名气大,他的文字就一定真实、可靠、毫不掺假呢?
其实,不一定。
今天我举一个例子:鲁迅。
鲁迅在他的《藤野先生》里,曾经写过以下这一段文字: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另外,鲁迅在《呐喊自序》里,也有一段类似的叙事:
……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这两段文字说的是,他少年时在日本学医,当时正值日俄战争,课堂上放幻灯片,影片内容是战地记者拍的照片,说是当时在东北战场上,有中国人为俄国人当间谍,被日本军队逮住了,枪毙,有许多中国人围观枪毙,无动于衷。
于是,鲁迅觉得中国人“麻木不仁”,所以,学医是拯救不了中国人的,鲁迅也就“弃医从文”,写文章改造中国人的灵魂。
鲁迅这一段,说的对吗?
其实, 不对。
为什么说鲁迅不对呢?
理由如下:
理由一、当年的日俄战争,中国人其实是支持日本的,所以当时,中国人在日俄战争当中给俄国人当间谍,是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利益的,那些给俄国人当间谍的,就算日本人不杀他们,你把他们的名单报上去给光绪皇帝,皇帝的朱批,也只会有一个字:“杀”。说的更明白一点,日俄战争,给俄国人当间谍,该死。当年围观的中国人不去救他们,是对的。
理由二、当年中国的文盲率超过80%,换句话说,当时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是文盲,当年东北的农民,毫不例外,大多都是文盲,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日本,什么是俄国,他们不懂得日俄战争意味着什么,他们不会知道朝廷是什么态度,也不会知道日俄战争是谁对谁错,所以,对于当年围观枪毙的东北农民来说,他并不知道谁对谁错,一听到“间谍”二字,就朴素地理解为“坏人”,所以,他们围观,不出手相救,也是合理的。
理由三、从心理学上来说,单独一个人路遇不平,和聚众围观的时候看到不平,他的心理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举个例子,一个乞丐要饭要到你家门口,和你在人来人往的马路边上看到一个乞丐,你心里面所产生的救助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一大群人围观“枪毙间谍”,在完全不知道事情原委的情况下,看到别的围观者都叫好,他也就根本产生不了什么怜悯之心。这是心理学上的正常现象。
所以,鲁迅从东北农民围观日本军队枪毙中国籍间谍这件事上,得出“中国人麻木不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严谨的。
图:鲁迅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答案非常简单:鲁迅的才华,适合当作家,不适合做医生。
就这么简单。
其他所有堂而皇之的借口,都是不成立的,或者说,至少是无关紧要的。
02
可是,亲爱的读者,你留意到了吗?
同一件事的叙事,鲁迅自相矛盾了。
在《藤野先生》里,鲁迅说幻灯片上的,是枪毙。
但是在《呐喊自序》里,鲁迅则说,幻灯片上的,是砍头。
请问,枪毙和砍头,能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一个人看了枪毙的幻灯片,印象深刻,然后在另一篇文章里,又把它说成是“砍头”,请问这极有可能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是:极有可能是鲁迅撒谎了,这一段,是他虚构的。
一会说枪毙,一会又说砍头。
九成是撒谎了。
那句老话说得好:做人哪,最好不要撒谎,因为,撒谎比说真话,要困难多了,撒谎之后,你忘了,隔一段时间之后,你再撒同一个谎,你就会漏洞百出。
03
鲁迅对他笔下文字的虚构,还远远不止于此。
鲁迅出名之后,有人还专门考证过他所说的这张“幻灯片”。
鲁迅在日本念的那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沧海桑田,后来摇身一变,变成了今天的“日本东北大学”。
可是,尽管校名变了,但是,仙台医专的旧档案,还保留得很好,并且,仍然保存在今天的日本东北大学。
因此,鲁迅所说的一会枪毙,一会砍头的那张“处决中国间谍”的幻灯片,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有个对研究鲁迅有兴趣的日本学者,名叫渡边襄,渡边先生就专门跑到日本东北大学的档案室,去翻找这一张照片。
有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渡边襄先生,确实找到了15张日俄战争的幻灯原版片。
坏消息是,在这15张日俄战争的幻灯片里,并没有杀中国间谍的片子。
换句话说,鲁迅的事情,真相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真相一、鲁迅在日本学医的时候,课堂上确实播放过日俄战争相关的幻灯片。
真相二、但是,医学院课堂上播的幻灯片,并不包含处决中国间谍的片子。
真相三、鲁迅在课余时间,读日本当时的报纸,看到过在日俄战争的战场上,处决中国间谍的新闻报道以及配图。
真相四、鲁迅把他课堂上看到的幻灯片,和他课余时间从报纸上看到的处决间谍的新闻照片,进行了艺术加工,把两件事,写成了一件事。
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加工呢?
因为,这样一加工,文字的可读性,震撼性,文学性,思想性,就增加了。
我相信,这,应该就是事实的真相。
那么,假设这就是真相,我们是否应该谴责鲁迅呢?
答案是:不应该。
为什么不应该呢?
因为啊,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码字人,他对自己的经历、见闻进行艺术加工,是正常的。
这个手法,在写作上,叫做“移花接木”。
我们不能苛求鲁迅,更不必责备他。
他毕竟,只是一名作家,他只是在写作而已,他不是在看守所写供词。
文学创作,是允许虚构的。
错不在他。
错在读者。
读者不应该对一个伟大作家偏听偏信。哪怕他再伟大,他都只是一个人。
对任何人,都不能偏听偏信。
这,就是冯老尸对诸位的忠告。
04
鲁迅的文字自相矛盾(一会说枪毙,一会又说砍头),渡边襄考证幻灯片不存在……除了这些之外,从鲁迅的文字本身,还有没有其他的破绽呢?
其实还有的。
请读者跟我一起,换位思考,假设你和我,是当时仙台医专的教辅人员,幻灯片选材的时候,你会不会选一张“日军砍杀给俄国人当间谍的中国人”的幻灯片呢?
如果是我,我不会选。
为什么呢?
因为放日俄战争的幻灯片,是为了给学生传播日俄战争前线的捷报,宣传日军对俄作战的英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出于这个目的,我会优先挑选一些日军冲锋的照片、大批俄国兵尸体的照片、以及日军占领某某高地集体欢呼的照片。
这一类照片的宣传效果,无疑才是最佳的。
而,挑选一张日军砍杀中国间谍的照片,这种照片,其实反而是无关紧要的。
为什么?因为在日俄战争的那个年代,日本帝国和大清帝国,不是敌国。
不但不是敌国,而是还暗地里,是盟友。
至少在日俄战争这件事上,日本和大清,是盟友。
所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选材,选取一张砍杀中国籍间谍的照片,其实是很不搭调的。这个推理,虽然不严谨,但是请读者你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