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ALdWdMoUaQQUZRlp#rd
如何理解「天国是努力进入的」? | 微读问答
原创 2017-10-13 微读问答嘉宾 微读圣经
提问曦和君博文
《马太福音》11:12有以下译法:
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和合本)
从施洗的约翰的时候直到现在,天国不断遭受猛烈的攻击,强暴的人企图把它夺去。(新译本)
从施洗者约翰开始传道到今天,天国遭受到猛烈的攻击,强暴的人企图夺取它。(现代译本)
这句话使我疑惑!求解释!
回答赵擎寰
现居西安,就职于NGO行业。
本节经文,是新约中出名难解的一句,不同版本的翻译之间差异很大,解经家们也众说纷纭。
本人学力有限,不敢以一己之见误导读者。因此本文无意于给出一个「权威」回答,而是尝试对这节经文的不同翻译与理解做一梳理,并尝试展现「圣经翻译」这一领域的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我相信,这一视野能够超越简单的「正确」与「错误」的二元分割,让我们对圣经的话语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于这节经文,我搜集到12种不同的中文翻译,其中包括若干文言文版本,以及天主教和东正教的译本。将这些译本归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4种:
1
「努力进入,努力得着」类
和合本: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中文标准译本:从施洗者约翰的日子到现在,天国是努力争取的,努力争取的人就得着它。
牧灵圣经(天主教):从若翰授洗的日子直到现在,天国是经艰辛努力才能获得的,异常坚定的人才能达到。
这一取向的译本,对这节经文的理解是:从施洗约翰到主耶稣的这段时间,天国向着「努力的人」开放,那些付出努力辛苦的人可以进入天国。
这一理解的优势是比较契合上下文,因为11:7-19这一段耶稣论施洗约翰的话,总体来说就是两个意思:
❶ 施洗约翰是为耶稣降世做预备的、最后也是最大的先知,因此我们确实可以将施洗约翰到耶稣基督的这段时间,看作天国展现其开放性的起点,让努力寻求的人能够寻见。
❷ 耶稣批评这个世代的人对天国的信息无动于衷,不论是施洗约翰的预备,还是耶稣的亲自来临,这个世代多数人对此都是浑浑噩噩,不愿「努力」的。
因此,耶稣特别强调:天国要努力的人才能进入。
但这一翻译的问题在于:「努力进入天国」似乎与「因信称义」的教理不符,好像人可以靠自己的行为获取救恩、进入天国似的。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理解这节经文时,就要从人与天国互动的角度,认识到选择天国就意味着付上代价、奋力进取,如同耶稣比喻天国时说的那个「变卖一切」的商人一样(太13:44)。但从翻译的角度,这一理解比较不直观,也容易将读者引入歧途。
2
「天国受到攻击,强暴者夺取」类
和合本修订版:从施洗约翰的日子到今天,天国受到猛烈的攻击,强者夺取它。
新译本:从施洗的约翰的时候直到现在,天国不断遭受猛烈的攻击,强暴的人企图把它夺去。
现代译本:从施洗者约翰开始传道到今天,天国遭受到猛烈的攻击,强暴的人企图夺取它。
这一取向的译本,对这节经文的理解是:从施洗约翰到主耶稣的这段时间,天国遭遇猛烈的反对与攻击,敌人甚至企图「夺取」天国。
从与原文的对应来说,这一取向的优势,是比前一种更贴近原文。同时,这一取向的情感色彩也与16-19节耶稣对这世代的批判相呼应,并符合当时的宗教与政治当权者对施洗约翰与耶稣本人极力逼迫的客观事实。
但这一理解要面对的问题是:
❶ 从上下文来看,这节经文若是在讲有关世界的逼迫,则太过突兀。
❷ 反对天国的「强暴的人」,并不是这段话在当时语境下的目标群体。耶稣固然批评当时世代的人(包括当时听他这段话的人)心灵麻木,对天国的信息无动于衷,但这些人并非主动「猛烈攻击」天国的人,因此在这时插入这句话,就显得无的放矢了。
3
「猛力夺取,猛力者夺之」类
深文理和合本:自施洗约翰迄今,天国被攻,而攻者奋力得之。
浅文理和合本:自行浸约翰至今,天国见得于强而强者夺之也。
吕振中译本:从施洗者约翰到现在,天国连用着权力,用力的人(或译:天国是被强取的,强取的人)攫取了它。
思高本(天主教):由洗者若翰的日子直到如今,天国是以猛力夺取的,以猛力夺取的人,就攫取了它。
希腊原文新约圣经(东正教):自授洗伊娥昂至今,以力得天国,而用力者夺之。
这一取向从语义上与上一种类似,但在情感色彩上没有明显的负面倾向;并且对词语的选用,也可以带来较宽泛的理解:「以力得天国」既可能是反对者破坏性的用力,也可能是希望进入天国的人积极的努力。因此这种翻译的优势,是调和前两种取向的矛盾。
但这一取向的问题,是将如何理解经文的难题抛给了读者,实际并未对这节经文的理解给出自己更明确的回答。
4
「强劲扩展,强者抓住」类
当代译本:从施洗者约翰到现在,天国一直在强劲地扩展着,强劲的人要抓住它。
这一取向较为少见。在中文译本中,我只在当代译本看到;而在英文译本中,也只有Message等寥寥几个译本采取这一译法。
与前三种取向最大的差异,就是这里将「天国」作为「强力」的发出者,而非接受者。因此「努力进入天国」或「猛烈攻击天国」,变成了「天国强劲扩展」。
这一取向的优势在于:
❶ 与整本圣经对天国的理解更契合。即按这种理解,施洗约翰之前,是天国的预备期;而从施洗约翰到耶稣基督,天国开始了迅猛的扩展,让「强劲的人」有机会去「抓住它」。
❷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了第一种取向那种「靠行为赚取救恩」的感觉。
但这种取向最大的问题,是原文支持比较薄弱。如果说前面的第二种译本取向,只是在感情色彩上有差异;那么这里的差异已经出现在了语法层面,与其他译本之间的矛盾更加难以调和。
从以上译本梳理和分类,我们可以看到,圣经翻译并不是「给圣经原文找到正确的词语对应」这么简单。不论圣经学者与译者如何努力,总是有个别地方会产生较大分歧,而我们很难在这些分歧之间,仅从「对应词语是否正确」的角度给出唯一可靠的答案。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语言不是一套绝对客观的符号系统,而是与思维和文化紧密嵌套、互相影响和互相塑造的。由于思维差异,人与人之间即使用同一种语言,也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互相理解。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在词义、语法上更不会是一一对应的;甚至随着时代变迁,同一种语言在古义与今义之间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而圣经翻译,就是要用现代中文(或别的语种),去理解将近两千年前的希腊文和超过两千五百年前的希伯来文。这当中,译者如何处理原文与目标语言的关系,就决定了最终呈现给读者的译本样貌。
大略来说,有三种翻译主张:
一是直译,即尽量以最符合原文的词语去对应,甚至包括语序也是能不变则不变。在中文译本中,吕振中译本是比较典型的代表。这种主张的长处是忠实于原文,但可能导致的问题则是给译文的理解带来困难。例如吕译本的这句「天国连用着权力」就令人费解,甚至有语法不通的感觉。
二是意译,即最大可能地用目标语言呈现原文的内涵,为此可以牺牲单词对应的准确性。中文译本还没有可以称之为典型意译的版本。在英文中,前面提到的Message版是典型代表。这种主张的优劣势与直译正好反过来,即在可以流畅理解译文的同时,不免会丧失原文一些精妙、细微的用语准确性。
三是所谓「功能对等」理论,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圣经译者尤金.奈达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主张原文与译文在词汇、句法、篇章、文体上的对等,而非形式上的机械对应。中文圣经中,新译本、当代译本等,都是按此原则进行翻译的。这一主张意图兼顾直译与意译的优点,但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即使遵循相同的翻译主张,也不能保证两个译本之间没有矛盾之处。因为功能对等就要求不仅对词语含义,也要对原文的整个篇章甚至更大篇幅的内容建立系统的理解(例如,要对《马太福音》11:7-19节这一段,甚至《马太福音》全卷有系统理解,才能谈到11:12节的理解和翻译)。
如此看来,我们是否永远不能知道圣经原文的含义(即使我们学习了希伯来文、希腊文,也仍然与当时的人在时空上相隔甚远)?其实,我们要感恩的是,圣经翻译是从耶稣降生之前就开始(旧约圣经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直到如今,圣灵保守我们有一个不同译本求同存异、去粗取精的译经传统。这个传统确保了在所有至关重要的圣经真理上,经受住了时代与普世教会检验的译本,不会有显著的差异。因此,我们(特别是没有原文基础和翻译专业训练的绝大部分普通读者)在看待同一语种的不同圣经译本时,可以放下判别对错的心态,而是以不同译本的选词、语序排列等细节,作为更深入理解圣经的一把钥匙、一份藏宝图。
回到马太福音11:12,其实不论采取哪一种翻译取向,这节经文都给我们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天国不论是主动地扩展,还是被动地「努力进入」,甚至是面对「攻击」,都表现出与世俗、时代之间紧绷的张力。这种紧迫感,催促每一个「有耳可听」的人做出选择:是要为着天国而「唤醒沉睡的心灵」,去紧紧抓住机会,甚至为了这个机会不惜代价呢;还是随波逐流、闭目塞听,任由时光飞逝呢?「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路7:35)。
要点回顾
《马太福音》11:12是出名难解的经文,各种中文翻译可大体分为4类。
「努力进入」类比较契合上下文,但容易造成「因行为得救」的感觉。
「强暴者夺取」类更贴近原文,但从上下文看来太突兀,也不符合耶稣说话的目标群体。
「猛力夺取」类调和前两种翻译的矛盾,但把难题留给了读者。
「强劲扩展」类符合整本圣经对天国的理解,但原文支持较薄弱。
圣经翻译有三种主张:直译、意译和功能对等。圣灵保守不同译本求同存异、去粗取精的传统,让至关重要的圣经真理没有显著差异;而细节上的不同,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圣经。
《马太福音》11:12,不论采取哪种翻译,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催促我们为天国努力,紧紧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