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人只有死,没有降!80年前集体殉国的姚子青营,连日本人都肃然起敬
http://mp.weixin.qq.com/s/Z-lnEX0DZgKzFhqxWrlEgA
600人只有死,没有降!80年前集体殉国的姚子青营,连日本人都肃然起敬
原创 2017-09-25 最爱君 最爱历史

9月22日,最爱君去看了一部电影《捍卫者》——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中,国军600位将士为了抗击日寇、守卫上海宝山,最终血洒疆场、全部殉国的故事。
长期以来,我们熟知守卫四行仓库的800壮士(实际400多人)的故事,但却忽略了历史上真实的、同样悲壮的宝山600壮士。
600壮士血战淞沪、保卫宝山
22号是周五,可最爱君当天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全场200多个人的大场子,竟然只有最爱君一个人在看这部电影,空旷的放映厅里,有点悲凉的感觉。最爱君不是电影推手,可还是觉得,在所谓抗战神剧满天飞的今天,有义务将这样一部不受市场待见、描绘真实抗战、钩沉英雄往事的片子,跟大家介绍一下,话不多说,先来一段预告片吧:

《捍卫者》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为支援被国军围攻的上海日军,日本侵略者先后投入8个师团、20多万人的兵力在上海及杭州湾一带实行全面强行登陆进攻,而毗邻上海市区的宝山县城,更是成为敌军的进攻重点。在几乎全面掌握制空和制海权的背景下,日寇以陆军强行登陆作战,企图攻占宝山县城,并从此迂回进攻上海、扩大全面侵华阵地。
宝山保卫战,由此打响。
看看地图,我们就可以知道宝山的位置之重要:

上图标注红色部分的区域正是宝山县辖地,这个位处吴淞之北、紧靠长江的区域,是拱卫上海的长江门户,作为守卫宝山的重中之重,宝山县城位处狮子林和吴淞炮台中间,离两个地方均只有十里左右距离。
1937年8月31日,日军进占上海吴淞,随后自浏河起,经罗店、宝山、狮子林、炮台湾、吴淞,折入蕴藻浜、张华浜、江湾、北四川路联成一线,对中国守军开始发起全线攻击,其中,宝山县城更是成为日军的重点进攻目标。

▲标注红圈部分:宝山是拱卫上海的长江门户。
日军不断猛攻,狮子林和吴淞炮台相继失守,在此情况下,三面受敌的宝山县城已成孤悬之势,当此危急时刻,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3营中校营长姚子青,奉命从驻地武汉汉口急赴宝山,先是协助守卫吴淞口炮台湾,8月31日,在原宝山守军牺牲惨烈情况下,姚子青带领第三营500多将士一起进入宝山增援,并与宝山城内原守军100多人一起,组成了一支600多人的守城部队,誓死捍卫国土。

▲淞沪会战中,国军将士在抵御日寇进攻。
1937年8月31日,从他们进入宝山这座城池的那一刻开始,这600多位将士,就已经注定,将把他们的青春和生命,血洒在这片国土之上。
《捍卫者》中描述的,正是这一场惨烈的守城之战:

《捍卫者》中,守卫宝山的第三营营长姚子青,在惨烈的战斗间隙,向将士们做了这样一番讲话:“我们身后,就是你的浙江,你的贵州,你的江西,我们的广东,和你们的四川。今天,守卫的是宝山,捍卫的是国土。”
真实的历史中,姚子青也做了一番这样的讲话:1937年8月31日,在接替第六师部队担任宝山城防后,姚子青召集全部600多位将士讲话表示:“我们头可断,血可流,宝山不可丢!”

▲电影《捍卫者》剧照:国军将士们在保卫阵地。
宝山城不大,方圆不足10里,可东南北三面临海、紧邻长江吴淞江口的这座小城,是拱卫上海侧翼的重要堡垒,为了表示与阵地共存亡,姚子青(1908-1937),这位当时年仅29岁的北伐老将,作战勇猛的的上校营长,在奔赴战场前,给妻子留下了一封遗书:
“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
在率领将士们从汉口出发时,姚子青对同袍说:“现在倭贼入寇中华,我们军人报国正是时候,倘若我在战场上以马革裹尸,那么我终生的愿望就实现了。”
与他一样,守卫宝山城的600多位将士们,也是以必死的决心,来奔赴这场战斗。
决战日寇:敌不退、我不退
9月1日,日军再次进攻宝山,600将士们的终极一战,正式打响。
战斗一开始,日军第3师团第68联队2500多人的部队,就在50艘军舰、20多架飞机、30辆坦克的配合下,向宝山城进行炮火猛射进攻。考虑到宝山城此前已连续多日遭遇敌军轰炸,城墙脆弱。在此情况下,姚子青指挥将士们主动将阵地推进至宝山城外抗击日军,并采取侧伏设击的形式,在第一天的守城战中,就给予了日军出其意料的打击。
9月2日,日军2000多人继续在飞机和军舰舰炮的支援下,并采取坦克掩护的方式,对宝山城发起冲锋攻击;与日军的海陆空三面强攻相比,国军守城的600将士们,只有3门迫击炮、20挺轻机枪和600多条老式步枪,由于人员、枪炮弹药太过薄弱,为了固守城防,姚子青命令将士们将宝山城的东门、北门、南门堵死,只留西门进出,以便集中兵力抗战,并继续顽强阻击日军。
鉴于宝山城西面中国守军奋勇抵抗、突进艰难,1937年9月3日,日军分兵宝山城东面、南面、北面,希望在这三个方向打开宝山城的缺口,为阻止日军,姚子青随即派出一支突击队先发制人,将日军拦截于金家宅和宝山外围之间,并从侧翼包抄日军,直接与日寇展开刺刀肉搏战,当天,将士们共毙伤、杀死日寇200多人,再次奋勇抵抗住了日寇强攻。
海陆空三军协助、2000多人重兵攻击只有600多中国守军的宝山城,日寇在前三天,却始终难以推进,这要得益于姚子青在开头数日的主动进击和奇袭伏击。
只有29岁的姚子青,是个儒将,平日里戴着个近视眼镜,看着瘦弱,打起仗来却异常勇猛。他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出生于广东粤北山区的平远县,兄弟姐妹六人中,姚子青排行第五,很小的时候,姚子青的母亲黄氏就病逝,父亲靠着种田、给别人做缝衣工养活着一大家子人,生计艰难,但他的父亲却仍然坚持供他读书。

▲姚子青戎装照,一位瘦弱的书生营长。
打小家里穷,姚子青只有一双鞋子,他舍不得穿,每天去上学的时候,他便把鞋子提到手上,赤脚走路去上学;只有快到学校的时候,他才在学校旁边的小溪把鞋子洗一洗,然后再穿着进入学堂;放学的时候,再把鞋子脱掉,小心翼翼地拎在手上提回家。
1926年,年仅17岁的姚子青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参加北伐英勇作战,并屡立战功、一路升迁。1932年,当“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的消息传来,他手舞足蹈地跟战友说:“以后日寇如果再敢侵犯,我一定要把他们杀得胆寒,让他们尝尝中国人民的铁拳是什么滋味!”
同样贫苦出身的600多位国军将士,正是在这样一位穷人子弟兵营长的带领下,英勇不屈地抵抗着来自日军的海陆空全范围攻击,保卫着我们的国土。
在这场惨烈的宝山保卫战中,日军在战斗中,平均每分钟就向中国守军阵地发射100多枚炮弹,与此相比,600多中国守军,却仅仅拥有200多枚炮弹。战斗进行到9月4日,对宝山城志在必得的日军集中了30艘军舰,分列在吴淞江口,以排炮猛烈轰炸宝山城,并继续用飞机轰炸和坦克冲锋、步兵跟进突击我方阵地。
当天,日军狂轰滥炸持续了一整天,国军守兵阵亡达100多人,城外的大部分守卫工事大部分被摧毁,当晚,姚子青指挥将士们将死难官兵们的遗体集中掩埋,他热泪盈眶脱下军帽一起掩埋了阵亡将士。随后,他致电292旅旅部表示:“职等…抱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捍卫者》剧照:600壮士们誓死不退,以生命保卫宝山城。
战斗至此,当时,姚子青率领的剩余将士们仍然有撤退的机会,但战士们死守不退,誓要与日寇决一死战,战斗进行到第五天、1937年9月5日时,姚子青所属的第三营中,4个连长已阵亡了3个,9个排长已战死了6个,当时,日军已完全占领了宝山城左右两侧的狮子林与吴淞炮台,并对宝山实行了全面夹攻。
战况激烈,作为营长的姚子青也不顾副官和卫士们的劝阻,直接投入到了第一线的战斗中;当时,600多将士们已伤亡过半,所有勤杂人员,包括架线员、炊事员、传令兵都全部参与到了战斗中。
见到战况危急,第98师火速增派一个营的兵力支援600将士们,但援军却被日军飞机狂轰滥炸所阻、伤亡惨重,加上其他日军阻截,至此,宝山守军已成为彻底的孤军。
终极一战:600壮士全部殉国
为了迫使中国守军屈服,日军不惜使用硫磺弹大量轰炸宝山城,致使宝山全城陷入一片火海,对此姚子青下令说:“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到时候不用请示报告,自动接替就行。”
9月5日当天,日军共发起三次冲击都被打退;到了傍晚时分,日军第68联队在联队长鹰森孝的指挥下,在坦克的掩护下,向宝山城发动了第四次猛烈冲锋。
小鬼子的坦克冲锋在前,眼看阵地将被突破,这时,一个浑身捆满手榴弹的士兵奋死向前、冲跃而出,这是第三营第二连上等兵李卫明,这个人称“小李子”的士兵,奋不顾身地向日军的坦克扑去,不料敌军的子弹随即嗖嗖将他打倒,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已经牺牲的时候,满身是血的李卫明却坚持着匍匐爬向坦克,最终又猛跳起来,拉响全身的手榴弹猛扑向日军坦克的履带,最终壮烈牺牲。

▲宝山之战前,国军将士们在守卫宝山城。
日军尽管瘫痪了一辆坦克,但却继续冲锋向前,对此,姚子青则吩咐将士们集中火力攻击日军步兵,看到有一个鬼子正举着指挥刀张牙舞爪,姚子青随即命令,用残存的最后炮弹,向这个将官模样的日寇发起轰炸,而这个人,正是日军第68联队联队长鹰森孝,在中国守军的炮火轰炸下,鹰森孝身受重伤,看到主帅受伤,本以为已是势在必得的日军不得不再次败下阵去。
9月5日当晚,日军最终败退下去,而当时守卫宝山城的600多将士们,已经只剩下100多人了。战士们誓死不屈,接着退入宝山城内继续战斗。
9月6日上午,日军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次发起猛攻,到中午时分,宝山城的南门、西门相继被日军突破,姚子青带领着最后的几十名将士们投入巷战抗击日军,当时,宝山城内已到处残垣断壁,但将士们誓死不降,依托城内的房屋继续巷战对抗日军,
战斗一直持续到7日凌晨,当时,宝山城东南角被日军轰炸坍塌,日军继续大规模蜂拥而入,这时候,姚子青所部只剩下20多人了,将士们退到宝山城东门一带,与日寇逐一进行巷战、肉搏战。
战斗持续到了最后一刻。
1937年9月10日上午10时许,姚子青在最后的巷战中不幸腹部中弹、肠子暴流出来,最终壮烈牺牲,宝山城随后沦陷。
而从1937年9月1日至9月7日,600多守卫宝山城的国军将士中,除了此前因为重伤被转移出城的几位伤员,以及在9月6日当晚宝山城沦陷前、被派出城外汇报战况的第9连士兵魏建臣外,其余600多人均全部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最终集体壮烈殉国。

▲《捍卫者》剧照。姚子青和600将士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据日军后来的战地日记报告,日军攻克宝山城后,对壮烈牺牲的中国守军也非常佩服,因为他们不明白,他们数千人,动用飞机、舰炮、坦克狂轰滥炸,却整整耗时7天,以死伤反而超过中国守军的代价,才最终夺得了宝山城,而他们所对付的,不过是一支仅仅600多人的单兵部队,对此在集体埋葬中国守军将士们遗体时,日军还鸣枪表示了敬重。

▲600壮士集体牺牲后,民国报纸刊载烈士们殉国的消息。
生前身后事:功名冷落 碧血千秋
姚子青和600将士们集体殉国后,淞沪会战仍然激烈进行,蒋介石闻讯后致电姚子青部所在的第98师师长夏楚中,说:“我官兵殉难之壮烈,尤其是宝山之一营,全部官兵与城共存亡,实开近世战争之创例。此种光荣哀劣,震惊中外,悲痛之余,聊以互慰……阵亡官长与士兵最惨烈者之姓名先行详报,以资表彰。顺颂戎耻!”
600壮士们殉国后三天,1937年9月10日,国民党中央监委会通电全国:“宝山之战,姚子青全营与孤城并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在表彰600将士之余,国民政府又追赠姚子青为陆军少将。
姚子青营所在的十八军军长罗卓英则挥泪赋诗:“惊涛鳄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挣,六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80年过去了,姚鸿逵一直珍存着父亲姚子青的戎装相片。
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国家民政部正式追认姚子青为革命烈士。
而为了纪念姚子青和600多壮烈殉国的将士们,1995年8月13日,上海市政府又在宝山临江公园,为姚子青和600壮士们竖立了碑石,以示永恒纪念。

▲上海宝山:600壮士抗日牺牲纪念碑石。
殉国前,姚子青和妻子林素珍的养子姚鸿逵才6岁,而他们的女儿才9个月大;电影《捍卫者》上映前,已经86岁的姚鸿逵跟记者回忆起1937年,父亲姚子青在武汉跟他们母子的诀别时说:80年了,他也记不太清楚父亲的模样了,80年来,他一直珍存着父亲的戎装照,“我就记得临行前,他给母亲留下了一封遗书,很多事都记不太清了,我只记得,脑子里全是母亲当时的哭泣声!”

▲《捍卫者》剧照:每一位保家卫国的男儿,背后都是一个饱含血泪的家庭。
是的,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有妻有子的热血男儿,所以,当最爱君一个人坐在空旷旷的电影院里,看这样一部电影时,几次忍不住,眼泪总在眼眶里打转,因为80年后的今天,是什么,让我们得以享有自由?
致敬,那些个被冷落的电影;
致敬,那些至今仍然被质疑的史实;
致敬,600壮士!
Conquest Of Paradise
来自最爱历史
00:0004:48
附录:
《姚将军歌》
作者:易君左
发表时间:1937年9月23日《中央日报》
孤城如斗大,天不怕,地不怕,勇士溅血花。只有国,没有家,吴淞口岸宝山城,一营力抗千万军,一出一入拼命守,十决十荡誓死争。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勇哉营长姚子青!全营六百人,只有死,没有降,英雄义气高!只有死,没有逃!生不能保孤城,死当化为冲荡三岛之怒涛!战至最后一卒,战至最后一场,战至最后一枪,战至最后一炮,战至短刃相接,战至血肉相搏,战至“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六百人一颗心,六百人一条命,六百人一个头颅,六百人一道号令。向前杀,向前冲,血迸出吴淞,血流入江红。弹已尽,枪已折,泪未枯,血未绝。城头犹见国旗飘,护此最后之一朝。敌炮密射如雨雹,敌军投弹逞燃烧。城尽毁,兵不退,巷战不稍馁。六百人尽变成鬼,一鬼痛咬千敌腿,忠魂杀敌风披靡。吁嗟乎!田横五百人,壮烈标千古,读史至此泪如雨!高歌至此心血沸!男儿必死在沙场,今之田横姚子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