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火车是运茶的
(碧云天,黄叶地)
发表于 2016-12-19 00:19
只看此人
观点:脱离知识谈论思维能力毫无意义(二)(7#)
观点:培养孩子为什么需要文理并重
按:在同龄人中,我算是结婚早、生小孩早的,我的孩子年纪也就比较大,育儿方面的事情我就不客气走在同学们的前面了。时间长了不免有点心得体会,于是就写下来,供参考。这是第一篇。
文理并重的大道理谁都懂,每个家长都知道要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但是今天我想讲得更加具体一点。我不讲文艺、体育、社交、情绪那些方面,倒不是篇幅有限,而是这方面我没什么特长,又不能假装自己懂。这篇主要是从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讲为什么文理需要并重,具体如何去做。限于我的理科生背景,这篇实际讲的是为什么理科生需要学习文科。
文科和理科的最大分野在哪里?可能流传最广的刻板印象是:文科死记硬背,理科需要理解。时至今日,社会上还是对文科人才有一种鄙视,认为学文科的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夸夸其谈,尤其是文章中出现理科方面的错误会被人讥讽为“文傻”。这自然只是对文科的误解。与此同时,理科生也被评论为迂腐、不通人情世故,贸然评论社会话题也会相应地获赠“理呆”头衔。虽然前沿的理科研究同样充斥着各种争论乃至争吵,但是理科知识的学习过程往往只传授既有理论体系,的确实容易给人一种理科非常客观、非常理性的印象。相应地,偏理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未能有意补充文科方面的训练,就容易形成线性、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
如果一个群讨论奥数题怎么解,虽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解法和答案,但是最终肯定会有一个一锤定音的答案。讨论五年内能不能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可能不会有定论,毕竟还有很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大家总归认为技术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是需要时间和资金去开发。但是如果讨论一个历史问题,或者经济问题,那就热闹了。讨论社会或政治话题甚至能够产生极化,闹得不欢而散。
举个例子,刘项之争。官方教科书认为国家统一比分裂好,刘邦比项羽进步。但也有相反的观点讲小国寡民好。建国前三十年大家吃了很多集权政府权力不受约束的亏,对官方的历史决定论调调也比较反感,觉得小国寡民也不错啊。有过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讲项羽本来是想要继续小国寡民的分封制,比刘邦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好,在历史上是进步的;而刘邦延续了秦制,影响十分恶劣。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不少赞赏。不过具体到刘邦、项羽个人的作为,又会发现项羽为人太过暴虐。《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章邯率部降楚后,秦兵卒军心不稳,项羽于是令“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不仅如此,项羽自己武技盖世、神勇过人,则时时处处自持武力,迷信战斗能解决一切问题,搞得自己众叛亲离。到最后一败再败,还道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所以项羽真的代表了进步吗?进一步,小国寡民就一定好吗?也不见得,林肯就被公认为伟大的总统,他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假如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历史书,会发现每本书选择的材料、叙述的角度等等都会有所不同。
而学历史的意义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意义,也正在于此。看得多了,就会理解,观点的不同,会影响到对材料的关注和选择;而反过来,占有材料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对材料本身的解读以及观点的形成。
另一个例子是经济学。经济学可能是流派最多、治学风格最丰富的学科了。一方面,有很多严谨的经济学研究包括诺奖等级的成果建构在严格的数学理论上,另一方面,各派学者为基础性的出发点争吵不休,其中再掺杂门派利益以及学者个人的利益。林毅夫和张维迎为政府与市场争论了十年。凯恩斯主义和奥派有过几十年的交锋。现在那种政治课本式的“社会主义就是好”说理模式过时了,双方都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观点找根据。交叉对比双方的论述,很有意思。
所以讲到怎么通过文科的学习来培养思维能力,关键就在于要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据,疏通其中的关系。久而久之,只要不是为分数、为应付考试而学,则不仅能够如同理科学习一样熏陶到言必有理,持必有故的作风,还更能理解到每个人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掌握的知识不同,就会产生很多差异。从而在跟别人的交流沟通中,也就更能从对方的立场、处境出发去理解(不一定要认同)甚至预判对方的言行,更容易跟人合作。这跟理科那种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全然客观的思维,的确是不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6-12-21 15: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