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知道自己得救吗?
http://mp.weixin.qq.com/s/1rjSUWp48pdMUSFfxhTC6w
我们能知道自己得救吗?
2016-11-25 史鲍尔 我们合理的信仰
我们能知道自己得救吗?
史鲍尔 R.C.Sproul
福音爆炸事工是根据两个重要的问题来表达福音。第一个问题是:“在你的属灵生命中,你已确实知道当你死时你会去天堂吗?”有经验的工人会说绝大部分的人的回答是负面的,大部分的人都不太确定他们将来是否得救,有许多人非常怀疑将来是否一定得救。
当我在神学院时,在我的同班同学中作了一个调查。在那特定的一群神学生中,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说他们不确知自己得救与否。有许多人对此问题表示愤怒,视此问题隐含着一种僭越、胆大妄为的作风。对于一些人,甚至谈到得救的确知都似乎是自大傲慢。
确实的说,述说我们得救的确知很可能是一种自大的行为。假如我们对自己救恩的确知是在于相信自己,那就是一种自大傲慢。假如我们确定我们将去天堂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天堂,那么那就是不可名状的自大傲慢了。
有关救恩的确知,根本说来在世界上基本上有四种人。(1)有些人没有得救,而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得救。(2)有些人的确得救了,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得救了。(3)有些人得救了,而他们知道自己得救了。(4)有些人没有得救,而他们认为他们得救了。
就是那最后的一群人阻碍了工作。假如有些人没有得救,而他们“认为”自己得救了,那群得救的人如何能够知道他们真正得救了?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询问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他们的得救有一种错误的确知,实际上这倒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错误的确知主要是来自于对救恩所要求的有错误的了解。
例如,假如一个人是一位普救主义者(相信世上的人至终都必得救),他则相信每个人都是得救的。假如那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他的其余逻辑推论就是正确的。他的推论过程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是得救的,
我是一个人,
所以我是得救的。
普救主义者远较我们许多人所了解的更为普遍流行。当我的儿子五岁大时,我问他两个从福音爆炸中找出的问题。他肯定的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很确定当他死时,他会去天堂。然后,我继续进行第二个问题:假如你今晚要死,上帝对你说:“为什么我让你进入我的天堂?你怎么回答?”我的儿子没有犹豫,他即刻的回答说:“因为我死了。”
在我的儿子五岁时,做已经接受了一个非常清楚的信息。这个信息就是说每个死了的人都要进入天堂。他对“称义”的教义是并非单单靠信心称义,也不是什么靠行为称义,或靠信心和行为二者的联合来称义。他的教义是更为简单的,他相信靠死亡称义。他对救恩有着一种错误的确知。
假如在我们的文化中,普救主义是广泛的,靠行为称义的观念也是很广泛的。在一个一千人的统计调查中,他们被问到我问儿子的相同问题。他们之中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给予一种回答,这种回答包括了某种“因行为称义”。人们会说一些像这样的事:“我已经去教会三十年了。”“我参加主日学的出席率非常高。”或者“我从未严重的伤害到任何人。”
在我传福音的经验上,我很清楚的学习到一件事:单靠因信称义的信息尚未深入我们的文化,有许多人认为他们靠着自己的好行为可以盼望上天堂。他们很愿意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但是他们假设自己是足够好的。他们已经“尽力而为”。而且他们很悲惨的假设说对神而言是无以复加。
因此,我们看到对我们的救恩很容易有一种错误的安全感。但是,假如我们真的对救恩所要求的有适当的了解,那就可以保证我们不会对救恩有错误的了解吗?
绝不是的,魔鬼自己知道救恩所要求的是什么。牠知道这位救主是谁。牠了解救恩的理论更胜于我们。但是牠不相信基督教,而且牠憎恨那位为救主的耶稣。
我们可能对救恩是什么有一个适当的了解,但关于是否满足了救恩的要求,我们可能认为自己有信心,而事实上我们却没有信心。我们可能认为我们正在相信基督,但是我们所信奉的基督却并非圣经中的基督。我们可能认为我们爱上帝,但是我们所爱的神却是一个偶像。
我们所爱的是一位至高无上的上帝吗?我们所爱的是一位把人们送到地狱的上帝吗?我们所爱的是一位要有绝对服从的上帝吗?我们爱一位基督,祂将在末日对一些人说:“离开我去吧,我从来不认识你们,”我不是在问是否我们完全地爱这位上帝和这位基督;我是在问到底我们爱不爱这位上帝和这位基督。
从圣经的观点看来,我们必须了解到,我们不仅对我们得救的事有真正的确知,我们也有责任去寻求这种确知。假如能够确知,而且要确知是命令,那么去寻求这种确知就不是自高自大的事,而不去寻求这种确知才是自高自大。使徒彼得说道:
“所以弟兄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们若行这几样,就永不失脚。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的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后一10~11)。
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个命令,就是要使我们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如此做则需要勤勉努力。在这里我们有一种牧者的关怀,彼得把这种确知与免于跌倒连在一起。对于基督徒的属灵成长,亦即一种继续不断的灵性成长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得救的确知。有许多基督徒,他们实际上是在一种得救的状态中,他们却缺乏确知。缺乏确知对于灵性的成长是一种严重的障碍。这位不确知得救的人心中有怀疑和恐惧,他缺乏属灵生命的一种稳定性,他的不确定使得他在与基督同行时踌躇不前,不仅我们要获得真正得救的确知是很重要的,而且在我们的基督徒经验中早些获得这种确知尤为重要,在我们成长趋向成熟中那是一个主要的因素。牧师们需要小心注意这一点,而且帮助他们的羊群努力追求这种确知。
我从不确实知道我遇见的另一个人是上帝所拣选的或者不是上帝所拣选的。我不能洞察人心,我们人是看人的外表,我们不能看到人的内心。唯一能够确实知道谁是上帝所拣选的人就是你自己。
谁能够确实知道他不是上帝所拣选的人呢?没有一个人。在此刻你可能确定你没有得到上帝的恩典。你不能确实知道你将来不会得到上帝的恩典。在你四周围有许多上帝所拣选但尚未悔改的人。
这样的人可能说:“我不知道上帝是否拣选了我,而且我对这事毫不关心。”不可能有此这更大的傻瓜了。假如你尚不知道是否上帝拣选了你,我也不能想到更紧要的问题要问了。
假如你不确定,劝你最好要确定。不要以为你不是上帝所拣选的人。使你的拣选确定一下不是更好吗?
使徒保罗确知他是上帝所拣选的人。当他谈到上帝的拣选时,他常常使用我们这个词。他在生命快结束时说:
“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们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四6~8)。
他早先在同一书信中声明说:
“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后一12)
我们如何能像保罗一样有真正的确知,真正的确知是根据上帝对我们救恩的应许。我们的确知首先来自我们信靠这位发出这些应许的上帝。其次,我们的确知是由我们信心的内心印证所加强。我们知道假如我们没有重生,我们永远不能有对基督的真正爱慕。我们知道假如上帝没有拣选我们,我们就不能重生。有健全的神学知识,对我们的确知是很重要的。假如我们对上帝的拣选有正确的了解,这种了解会帮助我们解释这种内在的印证。
在内心中我知道我不是完全的爱基督,但是同时我又确实知道我爱祂。我在想到祂的胜利时内心中很喜乐,我在想到祂的来临时内心中很高兴。我想要得到祂的赞扬。我知道假如不是恩典的缘故,在自己身上就一点找不到这种感情。
除了这种恩典的内在印证以外,也有外在的印证。我们应该能够看到归正的果实。然而,这种外在的印证也可能引起我们缺乏确知。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中内在的罪。这种罪对我们的确知没有多大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犯罪并且问自己:“假如我真的爱基督,我如何能够做出这些事,为了有得救的确知,我们必须对我们的生活作一冷静的分析。把我们自己与别人比较并没有多大用处,我们总是能够发现在成圣的功夫上比我们更有进步的人。我们也能够发现比较不进步的人。没有两个人在属灵的成长上是处于完全相同地位的。
我们必须问自己,在自己的行为上是否看到任何真正的改变,任何真正蒙恩的外在印证是一种不稳定的解释,因为我们可以欺骗自己。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但不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得到确知的重要方法,圣经告诉我们有关圣灵的内在见证。保罗说:“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罗八16)
圣灵向我们作见证的主要方法就是借着祂的话语。当我在沉思上帝的话语时,我才有更大的确知。假如我们忽略了这种蒙恩之法(即圣道),那我们就很难获得我们有关救恩的确知。
改革宗的神学家赫治(A.A.Hodge)博士给下列真假得救确知的区别清单:
真确知
生出真正的谦卑
导致努力追求圣洁
导致忠诚的自我反省
导致期望与上帝有更为亲近的交通
假确知
生出属灵的骄傲
导致怠惰的纵容
逃避正确的评判
对与上帝交通很冷淡
得救的确知是可增可减的,我们可能甚至有段时期完全失去得救的确知。有许多事情可以使我们失掉得救的确知。我们也可能因保有这种确知,而愈来愈忽略它。努力使我们蒙召得拣选坚定不移的努力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努力。假如我们在确知上变得自鸣得意,而且开始把它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就是冒了要失去那种确知的危险了。
对于我们继续不断确知的最大危险就是落入一些严重的大罪中。我们知道爱可以遮盖许多罪过。我们知道我们不需要十全十美才能得到救恩的确知,但是当我们堕入特别的罪中时,我们对得救的确知就受到了严重的摇动。大卫犯了奸淫的罪使得他在上帝面前心惊胆战。假如我们阅读诗篇五十一篇中他的认罪祷告,我们可以听到一个人的呼号,他在挣扎重获他得救的确知。在彼得否认基督之后,当基督的眼光与他四目相对时,彼得确知的状况又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都经验过灵性冷淡的时刻,在这种冷淡中,我们感觉似乎上帝已经完全不理会我们,古时的圣徒们曾经称它为灵魂的黑夜。有时候我们感觉好像上帝已经丢弃了我们,我们认为祂不再听到我们的祷告,我们不能感觉到祂同在的甜蜜,像这样的时候,当我们的确知处于低潮时,我们必须全力依赖上帝。上帝答应过我们,假如我们愿意靠近祂,祂也照样的愿意亲近我们。
最后,假如我们处在大苦难中,我们的确知可能会摇动。一次严重的疾病,一次痛苦的意外,一位所爱的人失丧死亡,都可能打扰到我们的确知。我们知道约伯呼号:“祂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祂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那是一位在痛苦中之人的呼喊。他说他确知他的救赎主活着,但是我确定约伯也曾经有怀疑困扰的时刻。
再次强调,上帝的话语在我们受试炼的时候安慰我们。我们的苦难有最终的果效,并非毁坏我们的希望,而是建立我们的希望。彼得写着:
“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彼前四12~13)
当我们注意到上帝的应许时,我们的受苦可能用以增加我们对得救的确知,而非减少我们的确知。我们不需要有一种信心的危机,我们的信心可能借着受苦而加强。上帝应许说我们的苦难最后带来喜乐,而且是极大的喜乐。
我们可能失去救恩吗?
我们已经说过,我们可能失去对救恩的确知。然而,那并不表示我们失去了救恩的本身,我们现在正移向永远稳妥(即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问题。一个称义的人能失去他的称义吗?
我们知道罗马天主教会曾经如何回答了这个问题。天主教强调说称义的恩典事实上可能会丧失。
补赎礼要求认罪,就是为了这个理由设立的。天主教称呼这种补赎礼为“为了那些灵魂破碎之人第二次称义的踏板。”
按照天主教的说法,当一个人犯了一种致死的罪时,拯救之恩在灵魂中就被毁灭了。致死的罪如此被称呼是因为它有权利抹去恩典,恩典是可能死亡的。假如致死的罪毁灭了恩典,恩典必须借着补赎礼才能得以恢复,否则罪人本身最后就会毁灭。
改革宗的信仰不相信天主教所说的那种致死的罪。我们相信所有的罪都是致死的,其意义是说,它们都是致死的。但是我们相信没有罪是致命的,其意义是说,这种致命的罪毁坏了上帝所拣选的子民内拯救的恩典。
改革宗人士对永远稳妥性之观点被称为圣徒的坚忍(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这里的观点是“一度在恩典中,永远在恩典中。”另外一种说法是:假如你有过恩典,你永远不会失去它;假如你失去了恩典,那就是你从未得到恩典。”
我们相信圣徒的坚忍并非在于我们相信圣徒的能力,就是说他们自己可以保持坚忍。我想最好的说法就是圣徒得到保守。
基督徒不会脱离恩典的理由就是上帝有恩典使得他们不致跌倒。坚忍是我们要做的事。保守是上帝要做的事,我们能够坚忍是因为上帝保守我们。
永远稳妥或说圣徒坚忍的教义是根据上帝的应许,有几段主要的圣经经文列在下面: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一6)。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羊赐给我,祂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十27~29)。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你们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彼前一3~5)。
“因为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十14)
“谁能控告上帝所拣选的人呢?有上帝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么、是困苦么、是逼迫么、是饥饿么、是赤身露体么、是危险么、是刀剑么。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生、是死、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时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的。”(罗八33~39)
我们从这些经文中看到我们相信信徒坚忍的立场是基于上帝的大能,上帝应许完成祂所开始的。我们的信赖并不在于人的意志,在人的意志与上帝的大能之间的不同,使得加尔文派与阿民念派有所分歧。阿民念派主张上帝选择人得永生只是根据他们甘愿与恩典合作,能在恩典中坚忍持续直到死亡,如同他所预见的。例如,罗马天主教会曾经传下了下面的谕令:“假如有人说一个人一旦称义就不可能失去救恩,因此堕落犯罪的人是从未真正的称义,就让这个人受咒诅”(天特会议:6/23)。
更正教的阿民念派作了一个相类似的叙述:真正重生的人,由于忽略了恩典而且由于罪恶使得圣灵担忧,完全堕落,最后从恩典进入永恒的弃绝中(参见Conference of Remonstrants 11/7)。
阿民念派所给予的一个主要的辩论点就是说人对上帝之自由意志与要去“勉强保持”坚忍是矛盾的。但是,阿民念派相信信徒们在天堂中不会失去恩典。在我们荣耀的状态中,上帝将使得我们不能犯罪。但是,在天堂中得荣耀的圣徒是仍旧自由的。假如保守和自由意志在天堂中是一致的状况,那它们在地上却不可能是矛盾的状况。阿民念派再度尝试用人类的自由去自圆其说。假如上帝可以在天堂中保守我们而不毁灭我们的自由意志,祂在地上也可以保守我们而不毁灭我们的自由意志。
我们能够得蒙保守,只因为上帝在我们里面工作,而且用我们的自由意志工作。因为上帝在我们里面工作,我们确实得蒙保守。上帝有关拣选的命令是不会改变的,拣选不会改变是因为祂不会改变。所有祂称为义的人,祂也会加以荣耀。上帝所拣选的人中没有一个人是会失去的。
对我们而言,为什么似乎有许多人都从恩典中失落了呢?我们确曾认识一些人,他们在开始相信基督教时很热心,但是后来又否认了他们的信仰,我们曾经听过一些伟大的基督徒领袖们,他们犯过大罪,而且毁谤他们对信仰的承认。
改革宗的信仰承认有些人信了,然后又不信了。我们知道基督徒会“退步跌倒”。我们知道基督徒会犯罪而且事实上也真犯了大而凶恶的罪。
我们相信真基督徒可能会很严重的堕落,我们却不相信他们会完全和永远的堕落。我们看大卫王的例子,他不仅犯了奸淫的罪,而且阴谋杀死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大卫使用他的能力和权威使乌利亚在战役中被杀。在本质上,大卫犯了第一级的谋杀罪,是事先有计划的,而且有恶意的预谋。
大卫的良心如此麻木,他的心灵如此坚硬,以致于他需要直接面对一位上帝的先知去指责他使他恢复知觉。接着他的懊悔就像他的罪恶一样深刻。大卫很极端的犯过罪,但不是彻底和永远的犯罪,他被恢复了。
思想在新约中两位著名人物的记录,耶稣呼召他们两人作门徒,他们二人在耶稣于世上传道时,都在祂旁边同行,他们二人都背叛了耶稣,他们的名字是彼得和犹大。
在犹大背叛基督之后,他出去自杀了。在彼得背叛基督之后,他懊悔了,而且恢复过来,成为早期教会的柱石,这两人之间的不同是什么?耶稣预言他们二人都会背叛祂,当耶稣结束与犹大对话时,祂对他说:“你要作的。就快去作吧!”
耶稣同彼得说话却不同,祂对他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当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廿二3l~32)
仔细注意一下耶稣所说的话,祂并不是说假如而是说当,耶稣相信彼得会回头的。他的跌倒是激烈和严重的,但不是彻底最后的。很清楚的是,耶稣相信彼得会回头并不是根据彼得的力量。耶稣知道撒但会筛彼得好像筛麦子一样,那好像说对于撒但来说,彼得只是任人摆布,被人牵着鼻子走。耶稣的信任是根据耶稣代求的能力,基督应允说祂将会作我们的大祭司,在天父面前作我们的中保,我们公义的代求者,而且祂应允说我们将得到保守。我们的信靠是在于我们的救主和为我们祷告的祭司。
在约翰福音十七章中,圣经记录了一篇耶稣为我们献上的祷告。我们应该常常阅读这篇大祭司的祷告。让我们看看这篇祷告的一部分:“……求祢因,祢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祢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11~12)
我们再次读到说:“父啊,我在那里,愿祢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祢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祢已经爱我了。”(24节)。
我们得蒙保守是三位一体上帝的工作,圣父保守我们,圣子为我们代祷,圣灵在我们里面居住帮助我们。圣灵给了我们“印记”和“凭据”(提后二19;弗一14;罗八23)。这些隐喻是所有上帝加以保证的隐喻,圣灵的印记是一种不能泯没的记号,好像一位帝王图章戒指的蜡印。它指示出我们是祂的所有物。圣灵的凭据与现代房地产交易中所付的定金是不相同的,这些定金可能会丧失或被没收。用圣经的字眼说,圣灵的凭据是一种头期款,要应允付出其余的款项,上帝不会没收祂的定金,祂不会不完成祂所开始的付款。圣灵的初果保证了最后的果实将要来临。
当一对父子是在一起时,父亲牵着孩子的手,这个情景可能看出上帝保守工作的类比。以阿民念派的观点看来,这个小孩的安全性在于小孩抓住父亲的手。假如这个小孩放掉了手,他就将毁灭;以加尔文派的观点来看,这个小孩的安全性在于父亲抓着孩子手的力量,假如这个孩子的手松了,这位父亲的手仍会抓的很紧。主的膀臂是不曾缩短的。
我们仍然要问为何有些人事实上都完全、彻底的跌倒了。在这里,我们必须回想起使徒约翰的话语:“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却不是属我们的,若是属我们的,就必仍旧与我们同在。他们出去,显明都不是属我们的。”(约壹二19)。
我们要重复我们的格言:假如我们曾有过上帝的恩典,我们就永远不会失去它;假如我们失去了上帝的恩典,我们就是从未得到上帝的恩典。我们承认耶稣基督的教会是一个混合体,有稗子与麦子肩并肩的生长;有山羊与绵羊肩并肩的生活。撒种者的比喻说的很清楚,人们可能经验一种假的悔改归主,他们可能有一种信心的外表,但是那种信心却可能不是真的。
我们认识一些人,他们曾经悔改归主许多次。每一次当有教会复兴布道会时,他们都去到讲坛那里求“得救”。有一位牧师说到在他教会中有一个人,他曾经“得救”了十七次。在一次复兴会当中,那位布道者呼召所有那些愿意被圣灵充满的人到讲坛前来时,那位曾经常常悔改归主的人再次朝向讲坛走去。会众当中有位姊妹就大叫说:“主啊!不要充满他,因他有破口。”
我们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会有破口的,但是没有一位基督徒是完全彻底的属于圣灵的。那些没有悔改归主的人是从一开始就未曾悔改归主,犹大从起头就是一位永远沉沦的人。他的悔改归主是伪装的,耶稣并没有为犹大的恢复而祈祷过。犹大并没有失去圣灵,因为他从未得到过圣灵。
当然,重复的呼召对基督的承诺是没有什么错处,我们可能多次是到讲坛前,或者重复的对邀请加以回应,但并不确定那一种反应是真正的。对于传福音时的呼召之重复反应的两种好处是要加强我们得救的确知和加深我们对基督的承诺。
圣经中有关跌倒的警告
或许,阿民念派反对圣徒得蒙保守之教义所给予的最强烈的论点是从圣经中许多次反对跌倒的警告而得来的。例如,保罗写道:“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六27)。
保罗在别的地方谈到那些曾经是叛教者的人们:“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其中有许米乃和腓理徒,他们偏离了真道,说复活的事已过,就败坏好些人的信心。”(提后二17~18)。
这些经文表示出信徒有可能不合格,或者让他们的信心败坏。然而,很重要的是看到保罗如何对提摩太说:“然而上帝坚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这印记说,主认识谁是祂的人,又说,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19节)
彼得也说到洗净的猪又去泥里滚,狗又回去吃它们吐出来的东西,彼得用这些猪和狗来与那些人相比较。他们被教导过要行公义之后却又跌倒了。这些是假的悔改归主者,他们的本性从来未曾改变过(彼后二22)。
那段包含着反对跌倒的最庄严警告之经文也是有关坚忍教义最受人争议的经文。即希伯来书六章4~6节的一段。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重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4~6节)
这段经文很强烈的表示说信徒们可以而且确实的会完全彻底的跌倒,我们应该如何了解这段经文呢?
这段经文的全部意义很困难。有几个理由,第一个难处是我们不能确实知道在这段经文中所牵涉的背教问题是什么,由于我们不能确定希伯来书的作者或收信人是谁。在早期教会中有两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很容易的就激起这种可怕的警告。
第一个问题是所谓“背弃者”的问题。这些背弃者就是那些在严重迫害当中没有保持信仰的人。并非每个教会的会友都是唱着赞美诗面对狮子的口。有些人崩溃了,放弃了他们的信仰。有些人甚至背弃了他们的战友,与罗马人合作。当这些迫害沉寂之后,这些以前与罗马人合作的人,其中有一些人懊悔了,寻求再度被准许回到教会。教会的人应该如何接纳他们是一个大的争论。
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由犹太教派的人所激发的,在新约的好几卷书中都提到过这群人的毁灭性的影响。最著名的是在加拉太书中,这些犹太教派的人想要承认耶稣,但在同时又强调旧约教派的仪式。例如,他们坚持割礼的仪式,我相信这些犹太教派的异端就是希伯来书的作者所关心的事。
第三个问题就是要指认那些在希伯来书中被警告不要跌倒的人到底是谁。他们是真信徒吗?或者是生长在麦子中的稗子呢?我们必须记得在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有三种人。这些人是(1)信徒(2)教会中的不信者(3)教会之外的不信者。
希伯来书描写了文中与旧约以色列人相似之处,特别是与那些撤出埃及时在营中的背教者之相似之处,在希伯来书中,这些人是谁,书中如何形容他们,让我们列出他们的特性:
一度蒙过光照,
尝过天恩的滋味,
与圣灵有份,
与上帝圣道上有份,
不能够再重新懊悔。
初步看来,以上所提各点的确似乎形容真实的基督徒。然而,也可能是形容非信徒,就是那些假伪承认信仰的人。不信的人也可能拥有这些属性。稗子(伪信徒)每个星期来到教会听牧师教导传讲上帝的话语,如此得到就光照。他们参与了所有的蒙恩之道。他们参加主餐。他们有分于圣灵,在这种意义上说他们享受圣灵的特别同在,和祂的好处。他们曾经作了某种的懊悔,至少是表面上的。
所以,许多加尔文教派的人对这段经文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认为它指的是教会中的非信徒,他们不承认基督。我对于那样的解释不是完全满意,我认为这段经文很可能是形容真正的基督徒。对我而言,最重要的短句是再度重新懊悔。我知道有一种假的悔改,希伯来书的作者在别处称为不是真正的悔改。但是在这里,他谈到复兴。这种新的悔改,假如它是更新的,一定好像旧的悔改,他所谈到的这种重新悔改当然是真正的悔改,所以我假设这种旧的悔改同样是真正的。
我认为在此,作者正在辩论我们称之为一种“对人不对事”(ad hominem)的模式。一种对人不对事的辩论是借着采取对方的立场,而把它归之于其逻辑结论。这些犹太教派异端的逻辑结论,就是毁灭任何救恩的希望。
这个逻辑是如此进行的,假如一个人信了基督而且相信祂对罪的救赎,假如他又回到摩西之约,那个人将来的结局是什么呢?事实上,他将是否认了基督所完成的工作,他将会再度成为欠律法债的人。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到哪里去求救恩呢?他将不会有救恩的希望,因为他没有救主。他的神学不接受基督已完成的工作。
希伯来书六章的钥句可在第9节找到:“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
在这里,作者本人注意到他是用一种不寻常的方式说话。他的结论与那些认为这里是解释跌倒者的经文是不同的,他作结论说,相信这位所爱的人有更美的事,这些事是与救恩相伴随的,很明显的,跌倒并不是伴随着救恩。这位作者并不是说任何信徒实际上都会堕落。事实上,他说的是反面的话,就是说他相信他们将不会堕落。
但是,假如没有人堕落,为什么要找麻烦警告人们免得堕落呢?劝告人们避免不可能的事,似乎是多此一举。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坚忍与蒙保守之间的关系。坚忍是一种恩典,也是一种责任,在我们属灵的过程上,我们应该竭力的追求。按人来说,是有可能跌倒的。但是,当我们努力时,我们应该仰望上帝,祂正在保守我们。祂不能保守我们是不太可能的。你们再想一下孩子与父亲同行的比方,很可能这个孩子会把手放松,假如这位父亲是上帝,祂不大可能会愿意放手的。即使天父给了应许说不会放手,这个孩子仍然有责任紧紧的抓住,所以,希伯来书的作者警告信徒们不要跌倒。路德称呼这一点为福音的劝告使用法,提醒我们,我们有责任与上帝同行。
最后,有关坚忍和蒙保守,我们必须注意在旧约中上帝的应许。上帝借着先知耶利米,应允与祂的子民订立一个新约,这个约是永远的。
祂说:我又要与他们立永远的约,必随着他们施恩,并不离开他们,且使他们有敬畏我的心不离开我。(耶卅二40)
(本文原载于《信仰与生活》1990年4-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