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他活出了他所讲的道——十架门徒斯托得

他活出了他所讲的道——十架门徒斯托得

他活出了他所讲的道——十架门徒斯托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他活出了他所讲的道——十架门徒斯托得
原创 2016-07-27 文道 ijingjie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兴起发光”系列纪录片之二,《最后的宣教士》策划/文案 潘蕾蕾;拍摄/剪辑 王鑫 出品:《境界》

《境界》独立出品【逝者】
文 | 文道

斯托得生前的一位研究助理斯蒂文森说:“斯托得并非逝世于今日,他半世纪前就死了,在他承认‘耶稣基督是为他而死’的那刻就死了;斯托得自此的每日,直到离世之刻,都带着这样的死而活;好使他的言行,能显露出一种不再属于自己,而是隐藏在基督里的生命。”


上周福音派领袖巴刻刚过完他的九十岁生日,而今天距那位被人称为“约翰叔叔”的福音派领袖斯托得(John R.W.Stott)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如果说巴刻的经典之作《认识神》,为许许多多的人开启了信仰之门,那么斯托得的《当代基督十架》就是在邀请我们高举十架,跟随基督。

五年前的7月27日,斯托得牧师安息天家。他作为传道人的事奉生涯一直为人所敬仰,连世界知名的布道家葛培理也曾称他为“当代最值得尊敬的牧者”。他被誉为是“除了汤朴威廉外,二十世纪英国教会最具影响力的神职人员”。

斯托得是剑桥大学双优毕业生,也曾在1959年至1991年期间亲自牧养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长达32年。斯托得的接班人莱特博士(Chris  Wright)评价斯托得说:“就像摩西一样,他是神所给予神的选民的一个伟大的领袖,而且同时他也是世上最谦卑的人之一。”凡是接触过斯托得的人中,都被斯托得美好的属灵品格所感染。很多人都说过,斯托得是最像基督,最里外合一,最具普世影响力的仆人型领袖。拥有这么多美誉,斯托得却自称只是个平凡的人。



剑桥时代,加入保卫正统信仰的战局

斯托得出生于1921年4月27日,他的父亲亚诺是一名医生,曾在一战中服务于皇家军医院,母亲在斯托得以及两个姐姐还小的时候,就带着他们去教会,读圣经、祷告。
   
斯托得在十几岁时,便清楚两件事,他说:“第一件事是:倘若有一位神,我与祂是很疏远的,我想找到祂,但祂似乎藏在我无法穿越的一团迷雾里。第二件事:我很失败,我清楚自己的本相、底细,也清楚自己渴望、羡慕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有一座巨大的鸿沟。我的理想崇高却意志薄弱。自己渴望成为那样的人,只叹力不从心。”
   
斯托得就读的高中,虽然重视宗教教育,但并没有使他更多地认识神。他是在英国著名的学生事工读经会(Scripture Union)中决志信主的,那时他17岁。带领他归主的老师叫贝许(Bash),贝许很有远见,要为基督赢得英国。他的异象是,当国家未来的领袖还在某个高中就读,就要不断为他们能重生得救祷告。他常写信给刚刚决志的斯托得,让他更多了解信仰。
   
后来,斯托得在汤朴威廉的讲道上开始认识到他所强调的“罪”就是“自我”,他一生谨记这个概念。

1940年,斯托得高中毕业后,就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他一到剑桥,就立刻在校内找到福音色彩浓厚的剑桥校园基督徒团契。过不了多久,他就成为了非正式领袖。当时校内的基督教信仰情况很糟糕,神学院教授几乎都是自由派人士,院牧及教授们十分藐视福音派,常常批判他们的信仰、取笑他们。

在剑桥的基督徒学生运动团契也沦为自由派,因此福音派学生从中分离出来,成立了剑桥校园基督徒团契。斯托得入学时,基督徒学生运动团契早已衰退,而剑桥团契是唯一复兴的福音派团契,加入保卫正统信仰的战局。
   
当时正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学生人数大减,三一学院考虑把主日崇拜取消。斯托得和其他同学希望崇拜能继续进行,后来院方同意了请求,斯托得还成为了主要讲员。
   
虽然他曾面对过自由派人士的不断攻击,但是斯托得清楚,他是站在尊贵的行列中,这行列不仅可以追溯到宗教改革时代广场沿路,还有清教徒、18世纪的福音派人士、19世纪的沈美恩,以及20世纪的巴刻(Jim Packer)。
   
作为教会牧师,他的殷勤是有目共睹的,与他同工过的人都说,他无论发起什么事工,他个人都是不计代价、全力以赴的。
   
作为领袖,他是个舍己的人。正如斯托得生前的一位研究助理斯蒂文森所说:“斯托得并非逝世于今日,他半世纪前就死了,在他承认‘耶稣基督是为他而死’的那一刻就死了;也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所宣告的,斯托得自此的每一日,直到离世之刻,都带着这样的死而活;好使他的言行,能显露出一种不再属于自己,而是隐藏在基督里的生命。”

隐藏在基督里的生命

斯托得学到了“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争辩”(犹3)。他热心于辩护和传扬神的道,即使别人常常对此嗤之以鼻。他学习当面指出人的错误观点,但态度优雅而坚定。他绝不会为了求和气而退让妥协,也不会在碰到自由派神学迷人或感人的说辞,就软化自己的立场。他清楚自由派论点的错误有多要命,立论依据又极其单薄。
   
斯托得的讲道十分清晰,信息源自耶稣门徒所传的福音,以及耶稣牺牲的爱。斯托得的讲道不仅清晰,也是解经式的。
   
斯托得认为:“神的真理并非是你我思考出来的,也非教会所教的,而是圣灵透过圣道向教会所启示出来的。众教会和个人都会犯错,因为我们都难免有‘未受圣灵与神的道所管辖的’时刻。然而,教会在这个时代,如同每个世代一样,最缺乏的就是谦卑俯伏在圣道的权威之下,并且以祷告来寻求圣灵的光照。”
   
斯托得全心接纳神的道,并且遵照其中的真理而行。他无意挑起争端,或蓄意伤害、妨碍任何人,他一向所关切的就是去查看、诠释圣经所说的真理。他强调圣灵的工作,“我的目的只要大家能更清楚地掌握、领会到在基督里最重要的真理传承,好让我们能扎根其间,成熟长大,并且更能承担责任,在我们的生活中彰显圣灵的果子,也操练所有的属灵恩赐,就是神在恩典的国度中所厚赐予我们的。”
   
1952年,斯托得在剑桥大学基督徒福音团契主领一系列布道会。这开启了他日后在许多大学校园内主领布道会的契机。

剑桥布道会,听众蜂拥而至,聚会地点的招待人员必须不断地在走道上加椅子。许多年后,著名的教会历史学家查维克(Owen Chadwick)告诉斯托得说,“我一生中听过最好的讲道,就是你在剑桥的开场布道那一次。”
   
曾经一位知名的牧师问:“斯托得,当你要走上讲台讲道,知道有上千人在底下聆听你的每字每句时,你心中怎么想?”斯托得回答说:“当我走上讲台,我就是不断告诉自己:‘我信圣灵。’”
   
靠着圣灵的能力,斯托得清晰而优雅地告诉听众,当中许多是饱学之士或文化精英,每个人所患的“罪”这个病症,唯一的疗方,只有进入基督,也就是依靠加略山上所留的宝血。

1966年,钟马田67岁,斯托得45岁那年,斯托得在牛津一个为医生举办的聚会中主讲三堂查经。结束后,钟马田出其不意地把斯托得拉到一旁,对斯托得说:“我希望你能来威斯敏斯特教堂接我的位子。”

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赖伯顿(Mark Labberton),每当他听斯托得讲道,不禁自问:“他怎么能对自己所传的福音这么有把握?”多年后,赖伯顿认为,斯托得在讲道方面的成就,不在于他对福音本质的体认,也不在于他如何解经,虽然这两项都很重要,而是他这人活出了所信的道。他说:“我越认识斯托得,就越受他的感动,而不是相反。有些人,你越靠近他,就越失望,因为经不起近距离的观察。斯托得绝不是这样的人。他坚决活得像他传讲的那一位一样,即使到了文化与自己大半辈子生活方式十分悬殊的地方,也是如此。”
   
斯托得之所以能在讲道时大有能力,更是依靠圣灵的直接表现。英国女王的法律顾问大卫透纳曾这样说:“我从未见过牧者在讲道之前像斯托得那样,直接跪在讲台前祷告的。他的事奉是来真的,我也从未听过如此有权柄又清楚的讲道,叫人百听不厌。”
   
斯托得不仅在服事时祷告,而是凡事依靠神,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带着一个笔记本,里面有许多的折页,他为朋友、家人、牧者、陌生人,为上面记载的所有人代祷,名单不时更新。



十字架乃是一个“看自己已死的记号”

宣讲基督的十字架,也活得最像基督,这是很多接触过斯托得的感受。斯托得相信,十字架能改变所有事情:它带给我们崭新的、对神的崇敬;崭新而中肯的自我认识;崭新的传福音动力;崭新的关爱仇敌的能力;崭新的承受苦难的勇气。斯托得极力主张:基督的十字架是赦免我们唯一的根基。
   
他说:“我们越高举三位一体中的三个位格,使之得荣耀时,就越当排除人类的骄傲。要看重基督的十字架,就要承认:没有十架,我们是全然失丧的一群。要看重圣灵重生、内住和圣化的角色,我们就越要承认,内在老我的全然无助。”
   
斯托得告诉我们,十字架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本相。十字架既召唤我们要否定自我,也召唤我们要肯定自我。他说:“我们的十字架,既不是一个令人忍受不了的丈夫,也不是一个凶巴巴的老婆。十字架乃是一个‘看自己已死’的记号。舍己,并不是指舍弃掉那些奢侈的巧克力、蛋糕、香烟、和鸡尾酒(虽然,也可能包含这一切),但它真的意思乃是,否定自己、放弃拥有自己、弃掉自己按自己意思去行的权利。”不过,这只讲出了真理的一面,除了“否定自我”之外,主还让我们要肯定自我。因为在神眼中,我们比飞鸟贵重得多,我们有神的形象。
   
斯托得说:“目前我们的状态乃是,既有创造时的结果(神的形象),又有堕落时的结局(受损毁的形象)。我们要舍去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个自己,乃是堕落的己,也就是我们心中一切与基督不相容的东西。而我们要肯定的自我和价值,乃是那个被造的自我,也就是在我们心中,一切与耶稣基督相容的东西。真实的‘否定自我’(既舍弃那个虚假的、堕落的自我),不仅不引到自我灭亡,反而是通往‘发现自我’的道路。”
   
斯托得强调,我们千万别以为,对邻舍传了福音,就是对他了却了责任,做得够多了,我们如果要跟随真正的耶稣,穿上主的鞋子,就要抓住每个机会“行善”,而这样的行善,必须出自于爱心。我们的善行,会流露出我们爱的本质,而我们的爱,又流露出我们信仰的本质。
   
他竭力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够活出对基督的委身。他认为耶稣基督的主权,应该遍及基督徒生活的每一层面,在每件小事上让神掌权。如果我们不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基督徒里外合一的生命,我们就没有真正地委身基督。
   
担任过斯托得私人秘书55年之久的弗兰丝·怀海德(Frances Whitehead),对斯托得最有发言权。她说,斯托得是个很恩慈、很谦和的人,也喜欢服事别人。斯托得替怀海德清理办公室的垃圾桶好多年。他总是想办法鼓励别人、感谢别人的效劳,几乎很少批评和责骂人。如果别人踩线了,他也很快原谅对方。他特别喜爱小孩,当孩子们羞答答地靠近他时,他总显得和蔼可亲,和他们正经地握手,用简单的语言和他们对话。
   
秘书怀海德回忆道:“回顾这些年,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早年所认识的斯托得,为人无比正直,经过岁月的检验,还是一点没变。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解经家,也是一位表里一致、说到做到的传道人。他拥有深度的信仰和全然的委身,而他的信仰和实践,绝不背道而驰。他活着就是为了服事神,讨神喜悦,使祂的名得荣耀,不夸口别的,只夸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他极少讨论他自己。”



圣经看重穷人,我没办法忽视他们

斯托得信而顺服的典范,除了他的谦卑、正直,还有他的简朴。斯托得奉行简朴生活,他觉得吃得太多是错误,浪费太多食物也是错误,特别是当我们看到世上还有许多的人在挨饿。至于我们的财务,我们只应拥有所需(need)的,而不是拥有所想要(want)的。凡是用不着的,就表明我们不需要它。他认为,最好的开始,就是每年作一次财物评估,学习把我们用不着的东西捐出去。
   
他的简朴是因为他看到别人的需要,是为了提醒自己,有许多朋友生活在世上艰难贫困的地区,他除了在心里纪念他们,也持续地为他们祷告。这也就是为何他提倡基督徒要加强社会关怀事工。
   
他在洛桑大会中坚持:社会关怀应该是传福音的一部分,使得他赢得发展中国家的尊重和肯定。许多美国的年轻人的思想也被扭转。葛培理的儿子葛福临那时才22岁,参加洛桑大会协助安排交通事宜。在此之前,葛福临对于父母的信仰没有任何兴趣,更谈不上要委身基督。但在洛桑大会中,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督徒相处得熟悉,实际了解他们亲身经历的苦难,内心深受感动。几个礼拜后,在耶路撒冷的一家旅馆中,葛福临把香烟扔到垃圾桶里,在床边跪下来祷告。
  
有人问斯托得:“是什么让您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产生兴趣的?”斯托得回答说:“圣经,圣经看重穷人、关爱穷人,我没办法忽视这样的呼召。”他最关心的是穷人以及弱势群体的困境。从他对待路上行人或餐馆服务员的方式,就能够看出他关心他们。
   
他在伦敦有段时间只有一双鞋子穿,他舍不得扔掉,总是让秘书带回去找鞋匠帮他补。秘书怀海德记得有一次,他们做完礼拜回来,斯托得和他的一个朋友,两人各拿着一个垃圾袋,沿路捡拾空烟盒、空瓶子以及一堆塑料垃圾,最后捡了两大袋垃圾,斯托得很高兴。
   
有一次斯托得去机场接客人,客人看到斯托得开的车子之小,客人都吓了一跳,因为他们都误以为每个基督教领袖都开大车。而他每次旅行时,他总喜欢借住一般人家,而不愿住昂贵的酒店。搭乘飞机时,他也坚持坐经济舱。实际上,他的住处也很狭小,这使人们再次看到他真的活出了简朴生活的真谛。

相对于斯托得所推崇的简朴生活,那些所谓成功教会领袖的生活,反而多数向社会盛行的模式靠拢。这些宗教领袖出门入住豪华酒店,拥有名车豪宅和强大的公关势力,可以拉抬他们的声势。人们很容易便将这些东西拿来衡量事工的成效。

深受斯托得赏识的亚洲基督教领袖费兰度说:“所有蒙召的基督徒工人都想为神做大事,但斯托得向我们作了重要的示范,那就是:即使没有这些世俗认同的成功标志,依然能带出深刻的影响力。”因此,《时代》杂志把斯托得列入“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斯托得说,他成为基督徒,因为只有耶稣可以满足人类所有的渴望,这是千万基督徒都有的经历。人心中有一个空虚,只有基督可以填满;人心中有一种饥渴,只有基督可以止息。以至于在斯托得的晚年,他写道:“一旦我沦为长期植物人的状态,我不希望以任何的人工器材来延长寿命,我不眷恋生命长短,因为我有永恒的盼望:死后的生命更加荣耀!我决不想让不必要的措施,来妨碍我得着它。”

(本文成文参考司迪尔《斯托得传》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一切黑暗败坏中,基督之光穿透其间”
原创 2016-07-27 郭为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逝者追思】
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五年前的今天,90岁的约翰·斯托得牧师去世。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刊发新生代神学生郭为弟兄发来的文章,专门纪念这位巴刻(点击阅读:89岁失明的巴刻:我如何学会过喜乐生活)、侯士庭(点击阅读:侯士庭是谁?)的昔日好友。橡树希望透过此文,使橡果看见这位属灵前辈跟从、服事主的一生,更从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努力面前的,朝着标杆直跑!

“一切黑暗败坏中,基督之光穿透其间”
——斯托得牧师去世五周年纪念专稿
文/郭为
  
五年前的7月27日,受人爱戴的约翰·斯托得(John Stott)安息天家,享年90岁。这位与巴刻、侯士庭同为好友,且被葛培理称为“当代最值得尊敬的牧者”,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他的谦卑、正直、简朴。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一生著作等身的斯托得同样是我们的榜样。

剑桥学子温柔又坚定地持守改变社会的可能

在剑桥大学读书时,斯托得每天吃完早餐,便早早离开餐厅去图书馆,人们常看到斯托得坐在图书馆里的老位子专心读书。斯托得读书是很拼命的,有一次一个查经小组的同学邀请他去查经时,正要敲斯托得的宿舍门,发现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8:00am至8:00pm工作中,非紧急事故,尚请勿扰。”

斯托得博览群书,有赖于他终生持守严格的自律,他不会一心二用,做每件事都会专心致志。无论是读书,还是发起一个事工,他总是非常用心。

斯托得提倡“双重聆听”,即聆听神的道,也要聆听这个世界。聆听世界意味着,我们可以将阅读、观看、思想和挣扎的每件事物,带到圣经中,来寻求基督的心意。

斯托得花了许多时间,来促使这一切成真。他成立读书小组,和大家一起读小说、看电影、浏览杂志,尝试去解读其中的立场以及世界观。参加读书小组的人,一起挤在斯托得的狭小宿舍里。每晚结束后,斯托得都会做最后的总结,引导小组成员如何掌握圣经原则,来与现代思想搏斗。后来,这些讨论中产生的思想火花,更促使他完成了突破性著作《C型观点-基督徒改变社会的行动力》(Issues Facing ChristiansToday)。

《C型观点》一书所呈现的是鼓励基督徒参与改变世界的观点,从中可以读到这个看似破碎割裂的世界之间,存在着容易被人忽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早上的一杯咖啡,无意间剥夺中南美洲孩童上学的机会;骑乘摩托车遨游城市街道时,却影响北极熊安居的家园;随意弃养的流浪猫狗,刺痛你我的心扉;深爱的家人,正遭逢婚姻崩解的撕裂;残障者得不到更多就业的机会,外籍劳工受到雇主虐待的威胁;一天工作十小时养不饱家人,恶性倒闭、裁员的风险毁损著上班族的希望;恐怖行动再次使无数家庭破碎;远方的国家在打仗,老人、孩童流出无辜鲜血,等等。

“然而,在这一切黑暗败坏之中,基督之光仍然穿透其间,你所关心的事情,不只是一件小事,你所做的事,不一定全然无用。”这本书提醒你绝不孤单,因为神在最微小之处看见你为天国做的大事;它能够帮助你建立简朴生活中富足的生活,教导你成为看顾弱势族群的正直人,支持你发出两性平等的公义之声,建造你对基因工程科技发展的判断力,它引领人分析问题、查考圣经、聆听与行动,温柔又坚定地持守改变社会的可能。

这本书作为《当代基督教与社会》增订版,秉持斯托得数十年间对社会议题的热切关注,以及深入严谨的圣经观点和神学反思,其中增加了新的章节讨论生物科技发展的议题,由伦敦大学怀亚特博士(John Wyatt)撰写。

用好书装备教会的传道人

斯托得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遍访世界各地时,渐渐发现,发展中国家极度缺乏质量上乘的基督教书籍。有一次访问南非后,他写道:“我记得在苏维托(Soweto)那个年轻的传道人,当我送给他一本书,他热泪盈眶地告诉我,那是他除了圣经之外,拥有的第一本属灵书籍。”

1964年后,斯托得开始资助第三世界来英国进修学习的传道人书籍费用。1970年代早期,他已经累积了一笔著作版税,他想,自己一个人用不到这笔钱,便找到律师,说自己渴望设立一个组织,给发展中国家的牧者、教师、神学生和神学院图书馆,提供神学书籍。因此1971年4月,斯托得便和他的一些朋友,成立了“福音文字基金”。这就是后来的“国际灵风伙伴组织”(简称LPI)的前身。随着事工的不断开展,后来又增加了许多项目,包括提供经费给牧者、学者、神学生、作者,以及神学院的图书馆,甚至支持小型的出版社,使他们有能力出版翻译当地语言的属灵书籍。

斯托得相信,好的书籍属灵书籍能够装备传道人,使他们更好地服事教会。他也越来越相信,神学院能左右教会的前景,他说:“教会未来的牧者,必定都会经过神学院的装备;在那里,一个人不是受到好的装备,成为有异象的服事者,就很可能越读越软弱,成了失去信心和异象的人。”

英国的汪德主教曾告诉斯托得:“在繁重的教区服事中,仍要维持读书的习惯。”又跟教会执事说:“你们也要留意,给他足够的时间阅读。”

为了让更多落后的地区传道人读到更多的属灵书籍。2000年1月,斯托得和他的助理魏德默以及秘书弗兰丝三个人,带着300余本书籍去非洲。为了不花费额外的运费,他们决定把书分散到行李中,助理魏德默担心这些书籍过不了关。没想到斯托得一点也没感到担心。过海关的时候,斯托得对海关人员说,这只是些教育性质的书籍。海官员微笑着放行。斯托得用苏瓦利语说:“Bwana Asifiwe!”(赞美主)海关员大笑,握住斯托得的手说:“赞美主,阿们。”后来斯托得告诉助理魏德默:“我昨晚祷告,今早排队等着入关时也祷告了,就是求主让我们遇见一位基督徒海关员。”

一位很简单的“约翰叔叔”

斯托得不仅读书,也写了很多书。他的《真理的寻索》成为20世纪最畅销的书之一。全球各地都有读者因它而成为基督徒。有位澳大利亚的读者说:有人送他一本《真理的寻索》,他读了就深受吸引,最后几章更是读了又读,直到自己完全掌握精髓,并且付诸实践为止。许多读者写信告诉斯托得:“我的生命完全改观了。神赐我生命的意义、方向和喜悦。谢谢你写出这本改变我生命的书。”

《当代基督十架》则是斯托得自己最满意的一本书。这本书高举十架,并且邀请每一个跟随耶稣基督的人来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他。同样身为福音派领袖,且是斯托得好朋友的巴刻,非常欣赏这本书。巴刻说:“再没有任何人能对这个超绝的主题,写出比他更多、更真实、更优秀的作品。”能够读到这本书,仿佛找到了属灵宝藏中的金矿一样。

斯托得生前经常为基督教报刊撰写文章。1975年他在万人堂改任退休牧师后,更是每年用三个月退隐写作,三个月巡回世界演讲,透过著作、文章及演讲投身服事。他的著作有四十多本,编著十四本,另外有大量的专文、短论等小册子约五百本。已经翻译为汉语的代表作品有《独排众议的基督》、《认识圣经》、《当代讲道艺术》、《当代基督教与社会》等三十二种。

斯托得的著作内容广泛,立论精辟,深受赞许,使信徒获益良多。他坚守福音立场,思想活泼而不古板。他所写的每篇文章,都谨守圣经教导、有爱心而不失原则、富创意又激励人心,他的散文则思路明晰、清新易解。

纵观斯托得的著作,整体可分为两大类:与圣经有关的,以及从圣经观点来谈这世界的。与圣经有关的,可以再细分成三类。第一,直接或间接论及圣经的书,例如,《新约信息精华》 (Basic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以及对圣经中各卷书信的阐释等。此外,还有针对教义主题的研经材料,如:《当代圣灵工作》(The Baptism and Fullness of the Holy Spirit)。第二,是他对基督至死不渝的委身。在《独排众议旳基督》(Christ the Controversialist)一书中,他力陈:主耶稣不但遭遇过今日教会所遇到的种种难题,更持守上帝的标准来回应。在《当代基督十架》 (The cross of Christ)一书中谈到赎罪,读者几乎可以听到斯托得的心弦鼓动。《真理的寻索》(Basic Christianity)这本书已销售百万本,而且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是本解释福音信息的书。另外,还有论讲道的书,《传道人的楷模》 (Preacher’s Portrait)及《当代讲道艺术》(I Believe In Preaching)。

在讨论世界的著书之中,其中包括《信仰与社会责任》(ChristianMission in the Modern World)一书,影响深远。斯托得认为传福音必须出于基督徒对聆听福音者全人的负担,而不仅对其“灵性”有负担而已。在《当代基督教与社会》(英国版书名为 Issues Facing Christians Today)一书中,则探讨了最令人困惑的伦理议题。

斯托得的著作坦率真诚,反映在他自始至终坚持以圣经为主导。他说:“我们必须广开心门,不怕听到我们不想听的。我们往往到圣经中寻求安慰,当我们翻开圣经时,其实早已打定主意,一心只渴望听到安抚自己偏见的回应。”斯托得的解说犹如晴天霹雳,把我们从自鸣得意的安乐窝中震醒。

斯托得总是鼓励后辈要多读书。亚洲教会领袖费兰度(Ajith Fernando)养成一生爱读书的习惯,也是受益于斯托得的鼓励。每次见到费兰度,斯托得都会迫不及待地问,有没有抽出更多时间读书。

“他是一位很简单的‘约翰叔叔’,一个可爱的朋友、联系人和弟兄。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欠他多少为我们的祷告。”灵风基金国际主席莱特博士(Chris Wright)如是感谢斯托得牧师对他的带领和牧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