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让丢石头不再成为追求圣洁的拦阻
——谈执行教会纪律的挑战与出路
文/赵约翰 赵恩慈
生命季刊微信“恩言专栏”
编者按:本刊将于今、明两日,播发这篇深度文章。因文章中涉及到教会建造、教会纪律、教会圣洁等实际问题,我们拟在各位教牧同工及弟兄姊妹中,展开关于“教会建造、教会纪律、教会圣洁”的讨论。您可以直接回应本文,也可以把您的回应写成文章,发电邮至:
cclife@gmail.com
有位弟兄告诉我,他服事的教会有好几百会众,遗憾的是,这里面真正敬畏神、爱神、追求真理的人很少。所以服事这群人相当辛苦。
据他说,大多数弟兄姐妹非常看重音乐的事奉,但独独不爱学习圣经。他们甘于给孩子买各样的乐器,学唱诗歌,甚至不惜重金给教会添置管风琴;也乐于组织许多应景的郊游活动。更不用说经常性的聚餐爱筵,大家嘻嘻哈哈,很是开心。但一旦你要跟他们讲圣经真理,劝勉他们要照真理来生活,不能跟世人一样,他们马上指责你是“律法主义“。要是再进一步跟他们提到要离开罪恶,他们马上接口说:“你没有爱心,喜欢论断人”。
像这样的教会并非个例。事实上今天有些教会中,连领袖也不看重过分别为圣的生活。在重要同工出现婚外情时,牧者的处理往往是尽量的掩盖。他们怕人难堪,怕人离开教会,怕给教会带来震荡和不安,怕打乱了原本的“和谐”。但他们却一点都不怕神,不畏惧神恨恶罪恶的公义,神的圣洁心意完全不在他们的考量之中。
教会不同于世界团体
教会和社会(世界)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就是圣洁!圣经说,“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前1:15)
教会正是基督用祂重价的宝血买赎回来的群体,祂期望教会与世界分别为圣,是圣洁的,荣耀的,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弗5:25-17)。可以单单归属于祂,全然的圣者。
如果连教会领袖都不看重教会的圣洁,久而久之上行下效,整个教会都会被世界同化,变得跟俱乐部、同乡会没有什么区别。尽管仍然维持着教会的外貌,但内里已经无异于社会:随着心中所喜好的去行,追求放纵肉体的情欲。
确保圣洁的机制
既然圣洁是教会的特质,教会就必须常常传讲圣洁的真理,并勉励弟兄姐妹过圣洁的生活。讲台不能只强调神的慈爱而不强调神恨恶罪恶的公义特点;也不要单单强调信主得永生,更要传讲“信主”绝对意味着人离弃原来讨自己喜悦的道路,而开始追求讨主喜悦的圣洁生活。
此外,基于圣经对人罪性的全备认识,教会还必须制定教会纪律,以确保弟兄姐妹整体认真严肃地对付肢体中的罪恶,好让群体都追求圣洁的生活。
教会纪律的定义
教会纪律是指:当肢体犯罪了(行为不合乎圣徒的体统),却又不肯认罪离开罪时,教会基于爱,透过实施管教,旨在把人从犯罪的光景中挽回过来,使其脱离罪的辖制,再次有份于上帝的圣洁性情,重新和教会连结的一连串爱的行动。
圣经明指天父为祂所爱儿女圣洁的益处一定会施行管教(来12:10)。可见,制定教会纪律,借管教以挽回被罪辖制的肢体,不论人对此有何感受,但实在是上帝爱人的心意啊!
广义和狭义的教会纪律
广义的教会纪律指采用相对缓和的方式,比如私下的劝诫或公开的指正。而狭义的教会纪律指的是使用惩戒的方式,比如停止圣餐,停止服事,甚至开除会籍等等,以至迫使犯罪的肢体能因受惩戒的痛苦而激发他认罪悔改。
实施教会纪律的严峻挑战
唯有设置并执行教会纪律才能真正起到监督和督促肢体过圣洁的生活。这是极为要紧的。但实施起来颇不容易,特别牵涉到惩戒时更容易遇到诸多挑战。具体有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和克服它们呢?
挑战一:教会普遍没有建立合真理的会友制度
不少肢体一听到会友制,马上联想到社会上与利益挂钩的会员制,缴多少钱,享受什么特殊福利等等。因此他们下结论说:“会友制是世俗的做法”。这是对圣经真理不清楚所带来的误解。
合乎圣经真理的会友制,指的是地方教会要求基督徒委身到一个特定的地方教会,在牧者和长老按圣经真理的教导和监督下,学习过讨神喜悦的圣洁生活、彼此相爱和服事、实践传扬福音的大使命、并在犯罪时接受教会的管教和惩治。
有了会友制才能有效地治理教会,才能监督教会的纯正和圣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
A.教会领袖执行监督的职分必须要有会友制
保罗曾经提到,长老是圣灵所膏立,为要作教会全群的监督(徒20:28)。但我们明白,人的能力、精力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个监督的职分,不可能是监督全天下教会的所有信徒,必须有一定的范围。因此,必须透过建立地方教会的会友制,才得以确定实施监督职分的范围。
B.信徒操练顺服教会的权柄需要会友制
教会的信徒,被要求顺服那些为他们灵魂守望的牧者和长老(来13:17)。若没有会友制的约束,弟兄姐妹在教会间到处游走,不隶属于任何地方教会,如何建立教会的次序?教会又如何要求他们顺服属灵的权柄?教会如何健康成长,完成主所托付的使命?
在一间由早期宣教士辛苦创建,后来移交当地同工的教会里,由于没有施行会友制、也没有建立起规章制度,凡是弟兄都可以参加同工月会,都可以发言,都可以参与决策。以致后来教会就遭遇极大的困扰。
在教会内部产生矛盾时,时任领袖的弟兄从外面招来几个说是受过洗的基督徒进入同工会给自己充当打手。等教会主要同工看清这批人根本没生命,是像流氓一类的恶人时,却无权阻止他们进同工会。他们起哄说:“同工会并没有限定谁不可以参加,凭什么拒绝我们?”
后来这批人又在会众中捏造谎言攻击同工。让同工们吃尽了苦头,学了不少教训。再加上有这样的恶质领袖,把教会搞得是元气大伤。令人痛心疾首。
从这我们就看见,如果不施行会友制,教会就没有次序和规矩。任何人到了教会,只要说他有服事负担,想服事,想带查经作教导,教会要依据什么标准来接受或拒绝?如果一旦发现了他有异端或错误的教导,教会凭什么来停止他呢?因此,必须建立会友制度,把属于和不属于该教会的人区分开来,这样才能督促肢体学习教会的规矩,操练顺服属灵的权柄,才能有次序地管理教会,肢体才能健壮成长。
C.执行教会纪律需要会友制
当拥有诸多属灵恩赐的哥林多教会出现乱伦时,保罗要领袖赶紧的把犯淫乱的人赶出去(林前5:1-13)。既然是要把这人从教会里往外赶,他肯定原先是隶属于一个特定的地方教会的,否则,从哪里把他赶出去呢?又让谁来督责他是否因此而悔改呢?可见,必须先建立会友制,才能有规范的,按真理来执行教会纪律。
D.执行教会审判的权柄必须有会友制
大家熟悉的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到十八节的经文,提到了信徒如果不听从教会的劝诫,教会最终就当运用属灵的权柄,把他当作是不信主的外邦人。而要对不悔改的信徒施行这样的审判权柄就必须透过会友制的建立,以开除会籍来宣告对他的惩戒。否则,很难实施此审判权柄。
结论:建立合真理的会友制是必要的
教会纪律的制定和执行脱离不了会友制的建立。每个地方堂会在肢体申请加入成为会友时,从严把关,一方面要教导他认识教会的目的和使命,委身于教会的意义和义务,同时要清楚教导教会纪律并获得他的认可和承诺。这样可以避免将来要执行时遇到阻力,因为遵守纪律将是成为会友的必要条件之一。
走笔至此,有人会说,“我们教会从来没有什么会友制,这么些年来还不是好好的?”笔者相信,这或出于神在过去已发生的许多难处中有特别的保守,或出于教会并没有一心追求圣洁,常以掩盖达致表面和谐的缘故。但如今既然从圣经看到神的心意,唯愿爱主,体贴主心意的领袖同工起身建立会友制及教会纪律,并在必要时执行纪律,以满足神的美善心意。
挑战二:教会因看重人数而牺牲圣洁的追求
有的教会虽有会友制,但并不符合真理的原则。因为里面并没有教会纪律来约束会友的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来自被惧怕(怕人不高兴,不舒服)所掌控。他们害怕肢体听到教会纪律不愿意来教会,或者一执行纪律,聚会人数可能下降,奉献因而减少等等。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对教会里的大小罪恶采取宽容不予处理的态度。
今天当教会一味地追求聚会人数(不等于得救人数)的快速增长,往往就会成为教会纪律执行的最大拦阻。但不论是从长期或从短期来看,这对教会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快速增长的很可能是一批批外表像基督徒、但内心里并没有真正重生得救,仍然像没接受主時那样,随心所欲、放荡无羁的假信徒。
一旦教会里面充斥了这么一帮子假信徒,试想,他们将给教会制造出多少的问题?带来多少教内教外负面的见证?消耗掉多少教牧同工的牧养心力?滥用多少肢体的精力和爱心?可怕的是,如果假信徒本身有才干,能言善道,加上热心,后来被推选成了重要的领袖,他们将会成为教会建立真理根基、追求过圣洁生活的极大拦阻。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人如果成了名传道,他给教会群体所带来的祸害和摧残就更加难以估量了。
结论:不能忽略圣洁的追求
单方面追求人数的快速增长而不看重整体对圣洁的追求,长期以往,对教会造成的亏损真是太大。事实上今天在各地已经有不少教会深受其害,罄竹难书。因此,教会一定要制定合真理的会友制,设定及执行教会纪律来确保信徒追求过圣洁生活。
挑战三,对圣经真理的错误认知和应用
弟兄姐妹很有爱心不错,但对有关纪律和管教的圣经真理常有错误的认知和应用,因而直接成为教会执行纪律的挑战和拦阻。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经常被错用的圣经经文。
误用经文之一: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太7:1)
比如,当我们劝诫正同居的弟兄姐妹,同居是罪,是不讨神喜悦的,再不悔改,教会就要执行惩戒纪律。这时就会有不明真理的肢体跳出来说,“你们不要论断别人。”然而这样的解释和应用是错误的,是不合经文原意的。
A.字义解析
在此段经文中用的“论断”这个字,希腊原文的动词原型是
可作审问、审判、定罪,也可以做“分辨是非对错”来解释。比如根据使徒行传记载,官府和宗教领袖禁止彼得、约翰奉主名传道时,使徒回答说:“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使4:18-19)这里被翻译成“酌量”的这个字,它的动词原形正是“论断”的动词原型,在此经文中带有“分辨是非对错”的意思;再者,就算“论断”这个字作“审判”用,它也隐含有“判断对错”的意思。可见单单看“论断”这个字的本身,并不能得出负面的含义。
B.上下文解析
任何对经文的理解,都必须把字义限定在其出现的上下文理,才能正确地理解经文的原意。根据马太福音七章一到五节经文的记载,当耶稣教导说“你们不能论断人,免得被论断”时,耶稣紧接着说,“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5)
这节经文出现的“先”“然后”这两个词,表明了论断这个动作必须受到一个先后次序的规范:“先”去掉自己眼中梁木,才能看得清楚,才能作正确的“论断”。换句话说,耶稣绝不是反对人论断,而是反对人“失序”的论断,那将会是假冒为善。
比如你指责别人逃税,但自己逃税比谁都厉害;你疾言厉色指责别人包二奶,但自己却没有一丁点意愿离开淫乱;你指责别人时并没有先去掉自己的梁木,没有先悔改所犯的相同性质的罪,以致所行的和别人一样,这样一来,你的论断就是假冒为善的论断。这是耶稣所说的“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的意思。
保罗在罗马书事实上也重复了耶稣的这个教导。“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吗?”(罗2:3)
从上下文的解经原则我们明白到,耶稣教导我们不要论断,乃是警戒我们不要作“假冒为善的论断”。假冒为善的论断,免不了要受论断(审判)。再进一步讲,假冒为善论断之错并非在于其“论断”的本身,而在于当事人的“假冒为善”。就像一个自己在搞婚外情,却义正言辞地抨击别人包二奶有罪,他的错不在于他论断婚外情是错的,而在于他自己没有“先”停止婚外情的罪。
耶稣命令人作正确合真理的判断
耶稣反对人作假冒为善的判断;祂命令人作正确合真理的判断。我们再看约翰福音七章耶稣自己的论述,就会更清楚了。
“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礼,免得违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全然好了,你们就向我生气吗?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来断定是非。”(约7:23-24)
这段经文出现的“断定”这个字的动词原型和论断也是相同的,都是:
耶稣在这里命令人“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来断定是非。”意思是警戒人绝不可按表面的现象,片面而肤浅地下判断,甚至故意找人把柄来陷害人。比如法利赛人控告耶稣在安息日治病,说祂违反摩西的律法,但同时他们自己却允许人在安息日受割礼,这分明是对耶稣作选择性地定罪,而不是按公平正直来判断祂。正是所谓“凭外貌”来断定的意思。又比如在文革时期的大字报,不少是借题发挥,蓄意陷害,故意从外貌上找把柄来定人的罪,而不是按正直公平来定罪。
结论:教会不能失去是非对错的判断准则
既然耶稣命令人总要按公平来断定(论断),那么“不可论断”就不能作“不要判断任何的是非对错”来解释。此外,从字义和上下文的解经原则我们也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令人担忧的是,今天许多人对“不要论断”这节经文有误解,以致信徒视“是非不明”为无物。一个原本要追求圣洁的教会群体,却教导大家“不要对人、事、物,作是非对错的判断”,这是多么可怕和危险!一旦失去了是非对错的判断,肢体就无法分辨神的圣善纯全旨意,以致无法防止异端邪说,当然也更无法去执行教会纪律,无法督促肢体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了。
教会一旦误解和错用这段经文就注定会失去圣洁的见证,这对教会的伤害是无法想像的。于此同时,对那些真心想寻求过圣洁生活的肢体来说,处在这样是非不明、真理不彰的教会里,真是苦不堪言。特别当教会领袖要站立场来处理犯罪肢体时,不明真理的人会义正言辞地引用这节经文说:“不要论断。”这往往成为执行教会纪律的拦阻。因此,教会领袖有责任按正意分解真道(提后2:15),帮助肢体领受真理,除去因误解真理而带来的拦阻。
其实,领袖在执行教会纪律时,只要自己省察,确定没有假冒为善的恶,没有故意找把柄陷害人的动机,也没有以偏概全地作片面的判断;所有定罪的根据和标准都是按照真理的原则,是正直而公正的,那就可以存无愧的良心来执行纪律,满足神对教会圣洁的心意。
(未完待续。预告:明天将播发关于“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的正确解经与应用。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