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各种吐槽美国

各种吐槽美国

Tony,Global Citizen

我在洛杉矶留学生活了两年。我觉得接触到的大部分人都特别友好、开放,社会很有活力,生活也极其丰富。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以及旅行,我既体验到一些上流社会的社交,也融入了一些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我觉得整体上很赞。如果单从现状来看的话,没有理由离开这里。

但如果一定要说问题,我体会到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个人层面,浪费比较严重。大部分美国人都开车,无论距离远近、一个人还是一车人。这既导致交通拥堵,也污染环境,美国人对此毫不避讳,但文化形成了很难改变。另外,在一些社交场合,食物过剩、排场过大也很常见,但估计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是如此吧。

二是社会层面,暴力犯罪严重。由于美国的移民政策和相对自由的文化,社会(至少大城市)构成很多元,贫富差距也显著。这造成了大量的“闲散人员”,浪迹街头,经常出现各种抢夺或枪击。我住在学校附近,最近发生了特别多起猥亵女生的案件,大家都觉得挺恶心。不过美国人大多熟悉在各种环境下的street smart,反倒是国内同学还不太适应。另外,911之后被报道的恐怖主义也越来越多。这既有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关系,也有宗教的因素。总之,在美国(现在看来不论大小城市)的受袭概率还是挺大的……




李纳德,致力于文化差异研究

特别没有安全感。

特别特别没有安全感。

特别特别特别没有安全感。

在警察多的地方怕警察,怕被一枪打死。

在警察少的地方怕被抢,还怕被一枪打死。

去城市怕劫匪,去乡村怕农民。

在旅游往南边走,怕黑人红脖子牛仔。

在旅游往北边走,去个野生保护区就有熊有狼有猎人。

你呆家里看看小黄片电影听听歌,又怕不小心踩了雷区,FBI叔叔们能请你喝杯茶,然后进监狱松松菊花。

在家做饭火不够,油烟多来还会报警。

出去吃饭,连中餐都能被拖水平拖的如此难吃。

每天,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假。




木木夕,程序媛@CMU

你有感受过晚上十点忽然想吃夜宵,喝酒烤串吹牛谈理想,走遍大街最后只能吃炸鸡三明治和薯条的那种郁闷嘛?

你有感受过生病时候特别想念家乡的刀削面焖面拉面剔尖猫耳朵栲栳栳拨烂子,却只能优雅地煮一碗方便面的那种凄凉嘛?

你有感受过农村里永远买不到新鲜的春笋莲藕马兰头,只能买真空包装不知道被什么液体泡过的那种无助嘛?

你有感受过一堆朋友出去吃饭既没有水煮鱼毛血旺糖醋里脊,又没有麻辣香锅香辣牛蛙干锅包菜,大家点的菜都是(牛鸡猪虾)和(西兰花胡萝卜四季豆)的笛卡尔积的那种单调嘛?

更不用说在内陆城市想吃蒜蓉扇贝碳烤生蚝铜盆花蛤海参炖鸡汤,想吃放了芒果和糯米的杨枝甘露,想喝红豆和椰果调的奶茶,想吃各种鸡脖子鸭翅膀羊杂割猪肥肠有的没的一堆零食。。。

不说了, 我还是去写代码了。




匿名用户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自负。来到美国,扑面而来的第一感受就是自信了。

但大多数时候,这种自信毫无根源,几乎每一个姑娘都觉得自己很漂亮,很有品味。我并无法理解这种思想的来源。但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胖的国家了,已经胖到不仅是影响美甚至是影响健康了。由这种自信产生的骄傲更是令人莫名奇妙,当一个人住在一个很丑的房子里面他很可能不会想搬到一个更酷的房子里。而是会告诉自己我的房子很舒适。由这种自信衍生出来的自省的缺失,更是让人困扰,我不吃鲸鱼,你也不应该吃。我不吃鹅肝,你也不应该吃。我不吃驴肉,你也不应该吃。一项项法律就这样被订立出来。

从穿衣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西海岸最大的城市洛杉矶的着装装水平和欧洲的巨大差距有目共睹。对舒适的极度追求。让人非常难受。




COO Dr.W,一只抖M的死傲娇,喵

不光是医疗办事效率!特!别!慢!

医院

我一朋友游泳的时候头被人踢到了 耳朵里头进了水 整个人疼的已经受不了了 想去医院赶紧检查一下耳朵 于是跑到了医院 护士说要预约…要预约…要预约…我朋友想好吧约就约吧只要今天看了就行 护士给他安排到了两天后…谁他妈耳朵疼能等两天再看啊!!!

我自己去看眼睛, 约了10点。到了之后发现在我前面一!堆!人!我从门口排到了最里头 到我的时候已经快11点半了。

政府部门

去办SSN的时候,至少有20多个人在等啊。里面工作人员我看到了啊有六七个就只开两个窗,而且他们想关窗口就关窗口。我忘带了材料,去了三次。每次都等1个多小时……真是,里面的大哥还不紧不慢的。真的就是一副火烧了房子也不急因为不是自家的房子的感觉,平均一个人可以拖拉半个多小时。

学校

等校车每次都呵呵。我们有个app告诉我们校车来的时间,从来没有准时过,每次都迟个二十分钟 大晚上的要从图书馆回宿舍 有次等了40分钟都没来

还有次我朋友坐校车,开车开到一半司机说要上厕所把车停下来了,于是大家就在车里干巴巴坐了半小时。

这效率也是醉醉的,每当这时候就怀念我大中国!!!!!!!




留学专家王觉菊,知乎毒舌

美国糟糕的地方太多了。

贫富差距,政府太强,军费太多,政府欠债太多,对于教育的投入不足,医疗方面行业准入没有打破,医改不成功是显然的。

市场经济被破坏太严重了。奥巴马一个劲的要提高最低工资,也是醉了。 金融危机以来,纳税人的钱补贴了太多烂企业。那些企业主越发有钱,但是 对于消费者和纳税人而言却乏善可陈。

比如,巴菲特的保险公司,不是拿政府补贴超多么?

种族问题最后还是经济与教育机会的问题。

现在暴力冲突太多了。




刘二狗,没上哈佛遂上了哈佛的汉子。

快递差评!!!

普通免邮快递都要等个6-10工作日,最烦的是还是“工作日”!常常一等就两个星期!!节假日双休日都不送的啊!

想要送快点等个2-3工作日得加几倍于国内顺丰的钱!

要是有什么急件想要第二天送到,光是快递费就要上百了……(软妹币)

想想国内江浙沪包邮第二天就到真的是要哭了啊!!

而且这里快递不给你打电话!!快递往公寓楼下一丢就走了!好几次室友快递被偷啊呜呜呜!

多么怀念国内会发短信卖萌的快递小哥啊!!!

国内快递三天送到就会觉得“怎么还没到为啥那么慢”,在美国三天送到就“天哪怎么那么神速根本就是Amazon Prime的效率啊好爱这家膜膜哒”。

每当这种时候就会觉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真的是勤劳努力!

食物……粗糙!!!太粗糙了!!

随便什么东西烤一烤撒点调味料就上桌吃了……

工艺复杂一点就“天哪怎么那么好吃”

食堂里来一道左宗鸡(炸鸡裹甜酸酱)队伍就长得不得了。

当然好吃的也是有的……以及可悲的我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粗糙的吃法,还爱上了垃圾食品,天哪,耻辱。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6-30 05:50 编辑 ]

TOP

TOP

是真的吗?
其他还能忍受,暴力太可怕了

TOP

水深火热的生活啊!

TOP

可悲的我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粗糙的吃法,还爱上了垃圾食品,天哪,耻辱。

TOP

关于这个胖, 我的确需要吐槽。
我顶着个8个月的肚子, 坐地铁, 碰到让座的机会一半一半, 仔细一看, 肚子比我大的男人,女人多的是, 貌似没有怀孕
我也喜欢垃圾食品, 昨天带外甥去吃的SUBWAY, 今天中午准备吃PASTA, 方便快捷嘛, 懒得烧。
还有就是空调, 这里居然家里用的都是窗机。。。 20年前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工厂的宿舍用的才是这个。。。 不要怕被吵死, 就是被热死。  
想念家里的中央空调了。  所幸这里到目前还不热, 到现在就开过3晚空调。
治安要看地方的, 我妹妹这里还行, 出门从来不上锁

TOP

我现在能做粗糙的salad
把菜洗净,切,拌,加no fat dressing,配搭nuts等,齐活儿!我女儿吃一盘没问题,还表示好吃。

同样蔬菜,烧了给她吃,她不吃。粗糙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饮食习惯都粗糙。


在粗糙的环境下,连我的饮食习惯都变化了,我能吃惯墨西哥饭/米本帮饭/印度饭,不太cheesy的意大利饭。
然后,我体重就渐长了
然后,我就增加运动,我遛狗,我暴走,我在我家院子里干活,在太阳下挥汗。。。
但是体重回不到在上海时的重量了

又到饭点了,今天公司餐厅菜谱是quesadilla,我很喜欢这个,很好吃的 同事们都下楼吃饭了,我这就去~~~

TOP

回复 6楼钊元妈妈 的帖子

你们住市区?

我们乡下这里1980年前的老房子没有中央空调,1980年后的房子都是中央空调了,现在的新建房一般有两个中央空调,方便控制。

TOP

回复 8楼pp_dream 的帖子

不在市区,房子是1925年的,快100年了!周边大概也都是这样老房子,我看都是装窗机的,看来以后买房子考虑新房子比较好啊!

TOP

回复 9楼钊元妈妈 的帖子

嗯,这个年龄的老房子有中央空调的不多,改造起来花费太高。
米弟这里的窗机都轰轰响,静音的不多。
买2000年后造的房子吧,两个中央空调的比较多了。

TOP

刚才同事们的手机纷纷响起,iPhone用户率先收到tornado warning;我用Android手机,居然比他们晚了5分钟才收到tornado warning。唉,如果真是tornado来了,肯定我死了,他们全跑了。

为此,被他们一伙嘲笑了,呵呵。

外,我们这嘎达也会有tornado? 不可思议中等待tornado的到来~~~
几个同事兴兴然站窗台前观望呢,可乐!

TOP

Tornado is coming...



TOP

搞笑,一干人站窗前等待龙卷风的到来,我没见过龙卷风,他们几个也没见过。我们这样的丘陵地带,按说没tornado的。
警报说tornado3点15分来,呵呵,我们兴奋地等ing

TOP

回复 13楼pp_dream 的帖子

然后,到了3点15分,准时来了一个叫tornado的大胖子

TOP

来了吗?等着看龙卷风直播。。。

TOP

回复 15楼sunny2005 的帖子

呵呵,期待了半天,没卷成,就下了点冰雹。

TOP

Family Feud

长周末前,大家干活的动力就差点。今天我们一大早例会,10分钟讲完正事,剩下的时间聊天了。

不知怎么的Joe童鞋说到他父母家,提到他妈妈跟家里的几位亲戚闹family feud,相互间不来往了。

老板接茬说,他妹妹跟他爸妈住得很近,也就10分钟的车程,somehow跟父母不再往来,很多年了。

我八卦地问,那你回家时不去你妹妹家?

老板诧异地看我,说,哪有去挑起矛盾哒?

我居然还傻乎乎地问,那你不看看你妹妹啊?

老板肯定觉得我傻透了,给我人生忠告:不要试图去解决家庭矛盾,让家庭矛盾随时间消失~


哦,酱啊?


例会结束时,我暗自想,嘿,他们米国人还真能闹家庭矛盾滴呐!

记得以前聊天时得知其他几个同事也曾提到说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及亲戚少有来往。有的也是存在family feud。

貌似我们中国人没他们这样的~~~ 隔阂


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family feud这个词才贴切,翻成家庭世仇也太夸张了,翻成家庭矛盾又不够力度。
想到一个算贴切的翻译,水火不相容

呵呵,当时Joe童鞋形容说他妈妈家的feud为南北韩关系。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7-3 05:19 编辑 ]

TOP

呵呵,我老板还常给我们人参忠告,英文原文我就记不住了,来翻译版的。比如:当年面临选择时,永远要选择挑战自己的那条路。

哎?这个又让我想起我在交大的老板说过人参名言警句:吃不到苦的苦比吃苦的苦还要苦。

OMG!老板都这么励志啊!在这样的老板下干活,我每天跟踩了马达一样的,吃苦为乐,挑战自我~~~

TOP

好喜欢这个吐槽,LZ继续。看看米国人民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等等我们去救援。

TOP

回复 17楼pp_dream 的帖子

好惊奇,原来米国银民也闹矛盾。一直以为他们成年以后就彼此点到为止呢,怎么会闹矛盾?又不是我朝,亲戚间那个热乎,越热乎越容易闹矛盾。

TOP

上周末是米国庆长周末,电视新闻随便看看,喔噻,过一个节能死伤嘎许多人!

具体人数我没功夫去查,仅例举新闻里看到的,如下:
1/ 芝加哥暴力犯罪死了近10人,伤了近50人

2/费城,至少5人死于枪击
其中,一17岁黑人女性(还是中学生),在烟火庆典后在停车场与人发生争吵,后被杀害。
该女性还有个2岁的娃。

信息量大!暴力,早孕早育,黑人。 (没歧视的意思,就事实)

3/ 本地downtown
两人死于枪杀。

本地的downtown早已没落成hood,有点能力的人都不会住那里。


4/ 北卡
北卡海边一house,好像是一大家人聚会爬梯,结果deck collapsed,20多人受伤,最小的几岁,最老的90几岁。

5/ 各地因放烟火而伤/亡的,就不计了。


多闹得慌!

TOP

在闹闹哄哄中,我们这个小区安静极了。跟往年一样,暑假一开始,周围好几家都不见了,度假去廖!

每年暑假,我家都孤独冷清地守着小区,呵呵。Buffy美妹四处溜达时,都找不到她冲她bark的狗狗伙伴了。

暑假,我家继续忙碌着。我忙着工作,我们team的大都不休假,没空! 女儿忙着打球/弹琴/暑期学校和下学期的项目准备。孩她爸忙着继续投资买房/装修。Buffy美眉忙着掉毛,嘿嘿。

TOP

回复 20楼chgtq 的帖子

有热乎的家庭,有闹矛盾的家庭。

热乎的家庭常聚个会爬个梯什么的,也照顾年老的父母。一同事说他把他老妈接到他家住,照顾他老妈。另一同事的父母手足都住很近,一大家子常凑一起聚会。他是热心人,常给邻居修个车什么的。他修车有专业水准,同事常向他咨询车子故障怎么排除,蛮神的一人。

不热乎的家庭大概就在葬礼上见面,呵呵。一同事说他和他siblings与他家亲戚不见面,见面只在葬礼上。另一同事说,他哥哥姐姐从不给他电话,有天他在办公室突然接到他姐电话,原来他妈妈去世了。

TOP

今天有空,多码几个字,多吐些槽。

米国除了枪支问题,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学生来说,头大的问题还有:毒品/性/校园暴力

曾问过同事关于吸大麻的问题,我直接嬉皮笑脸问,嗨,你年轻时,吸没吸过啊?
答: 这个问题我不回答~
我:那就是承认喽?
答:这个问题我也不回答~

呵呵,我毛估估,我这一干体面的同事里,他们年轻时沾过大麻的比例有的。

那么几十年过去的今天,校园毒品问题实际上是越发严重了。曾和我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的估计是基本上每一个公立高中都有毒品问题,即使是顶尖的高中也一样;而私立高中也一样有此问题,顶尖的私立寄宿学校管理严格,一旦有发现立即开除。与pp童鞋一起去参观私立寄宿高中时,有家长就很concerned问校园毒品问题。那么,管理不那么严格的私立寄宿高中,这个问题,就只能呵呵了。

法律规定,警察是不可以开学生的locker的,那么,警察就带着警犬闻啊,闻到哪个locker有问题,立马强行打开(这时是合法的)。

真不是瞎吹牛,上学期,牛泽西顶尖的高中就发生这样的一幕~~~

高中生接触毒品大多是好奇和peer pressure,所以我的同事听说我想让我女儿上寄宿高中都很诧异地问,你不怕出问题?

看来,大家也是很紧张孩子跑偏的,都得盯着孩子保证高中不出岔子,等孩子成年了,他们自己对自己行为负责。

呵呵,那成年的大学生呢?毒品一样是大大的问题啊!!!


前段时间,本学区高中给学区家长群发email,说一种合成大麻进入本county,已有60人发病,其中10人已亡。

我看到这个email,背后嗖嗖的冷风~~~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7-9 05:27 编辑 ]

TOP

回复 24楼pp_dream 的帖子

哎,大城市毒品更严重,小地方可能略微好点。
不过不是已经大麻合法化了么?那么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是当务之急啊~

TOP

回复 25楼一头小猪 的帖子

目前大麻在科罗拉多州合法化了,在华盛顿州有限制放宽,其他各州仍是非法。

毒品(包括大麻),沾上了可能没事,小布奥巴不是都pot过嚒;但很可能有事,这个是无法预测和尝试的。最简单的原则,坚决不碰!

年轻学生好奇心强,叛逆,另外peer pressure是很重要因素。因此,交友慎重是至关重要的。而家庭监护(在未成年阶段)是不可松懈的。
自由世界,太多自由孩子容易滑边,不得不靠家长来管束了。

TOP

今早开车路上听到一条新闻报道,说米弟平均每天因毒品和药品用量过度造成的死亡的人数为:120人,其中因毒品而亡的占~80%
每年43800米国人因此死亡,死亡率高于车祸。

周五路上听到有条新闻正好说的是合成大麻的事。Synthetic Marijuana, 俗称Spice,造成大量死亡。报道说,吸食Synthetic Marijuana的人大多为贫穷的流浪汉等,hobos可能有很多因吸毒而赤贫,而又因此而吸合成大麻。
报道说的一条吓我一跳,Synthetic Marijuana,来源于:中国!

TOP

The Anxious Americans -- T. M. Luhrmann

http://www.nytimes.com/2015/07/1 ... americans.html?_r=0

AMERICANS are a pretty anxious people. Nearly one in five of us — 18 percent — has an anxiety disorder. We spend over $2 billion a year on anti-anxiety medications. College students are often described as more stressed than ever before. There are many explanations for these nerves: a bad job market, less cohesive communities, the constant self-comparison that is social media. In 2002 the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found that Americans were the most anxious people in the 14 countries studied, with more clinically significant levels of anxiety than people in Nigeria, Lebanon and Ukraine.

To be clea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nxiety is at least partially temperamental. A recent study of 592 rhesus monkeys found that some of them responded more anxiously than others and that as much as 30 percent of early anxiety may be inherited.

Yet what is inherited is the potential for anxiety, not anxiety itself. Life events obviously play a role. Another, less obvious factor may be the way we think about the mind: as an interior place that demands careful, constant attention.

Humans seem to distinguish between mind and body in all cultures, but the sharp awareness of mind as a possession, distinct from soul and body, comes from the Enlightenment. It was the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crisis of religious authority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at there were intense debates about the nature of mental events. Between 1600 and 1815, the place where mental stuff happened — the “thing that thinks,” to use Descartes’s phrase — came to seem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George Makari, a psychiatrist and psychoanalyst, explains in his forthcoming book, “Soul Machine: The Invention of the Modern Mind.”

From this, Mr. Makari writes, was developed the psychological mind and psychoanalysis and an expectation that personal thoughts and feelings are the central drivers of human action — not roles, not values, not personal sensation, not Go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normous psychotherapeutic and self-help industry teaches us that we must pay scrupulous attention to inner experience. To succeed and be happy, we are taught, we need to know what we feel.

Not everyone else believes this. Take response to psychiatric illness. Americans believe that excessive sadness makes us sick. Sadness is not the only symptom needed to meet criteria for a diagnosis of depression, but it is the one that characterizes the illness for us. That is not true in many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hen the anthropologist and psychiatrist Arthur Kleinman carried out fieldwork in China in 1980, just before its borders were opened to the world, people who met criteria for depression complained mostly of chronic pain. They were often sad, just as thos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depression often experience pain. But in that China, bodily pains — and not inner states — justified seeking care.

Americans think that the primary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are the quasi-auditory hallucinations that often accompany the disorder. When I interviewed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who heard voices, they were clear that to hear voices meant that you were crazy. Anthropologists have shown that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identify inappropriate behavior, rather than hearing voices, as schizophrenia’s primary symptoms, and that invisible voices are not always the mark of madness. A few years ago in southern India, I came to know a woman whose active hallucinations would mark her as very ill on a standard assessment. Yet neither her husband nor her father mentioned her hallucinations as a worry. Her problem, they said, was that she sometimes shouted.



Pixar’s new film “Inside Out” is about an 11-year-old girl forced to move across the country when her father joins a start-up in San Francisco. Riley leaves behind her beloved hockey team. Her new house seems cramped and ugly. She’s lonely, and decides to run away, back to Minnesota.

“Inside Out” tells this st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er mind. Five emotions (fear, joy, sadness, disgust and anger) sit at a control panel in the aptly named headquarters. These emotions determine what she does. Anger grabs hold of the controls when her father insists she eat her broccoli. The plot hinges on a tussle between Joy and Sadness (Joy doesn’t want Sadness to touch Riley’s memories) in which the two are accidentally swept out of the control room. They get lost in Riley’s mind, wandering around the subconscious and imagination land (both of which are very large) while Anger is left in charge (a bad idea). In the end, Joy discovers how important sadness is for human connection, and Riley creates a good new life in San Francisco. As the movie ends we see a new, improved and more complex control panel, now with a button marked “puberty.”

It’s a charming movie. It is also distinctly American. It is based on a particular model of the mind that we take for granted, but that is in fact as culturally idiosyncratic as the way we dress. I’m not suggesting that the basic science of emotion depicted in the movie is wrong. Emotions do seem to be crucial in organizing human thinking. I’m suggesting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deeply cultural about the way this mind is imagined, and that it has consequences for the way we experienc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ur high anxiety, whatever the challenges we face, is probably one of the consequences.



美国人非常容易焦虑。有近五分之一(18%)的美国人患有焦虑症。我们每年花在抗焦虑药物上的费用达到20亿美元(约合124亿人民币)。经常见到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承受着空前的压力。对于这些焦虑的原因,有很多解释:糟糕的就业市场,社区凝聚力下降,因为使用社交媒体而进行持续的自我比照。2002年,世界心理健康调查(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计划发现,在14个被调查国家中,美国人是最为焦虑的,达到临床显著水平的人群比尼日利亚、黎巴嫩和乌克兰都多。

需要明确的是,研究者认为焦虑的人至少部分具备喜怒无常的特征。最近一项对592只猕猴进行的研究显示,有些猕猴的焦虑反应比其他的要大,而有30%的早期焦虑症可能是遗传导致。

但是,遗传自父母的是焦虑的潜在可能,而非焦虑本身。生活中遭遇的事情显然会对引发焦虑起到一定作用。此外,相对不那么明显的影响因素可能还包括我们对心灵的认知:即把它看做一个需要小心和持续关注的内部所在。

在所有文化中,人类似乎都会对身心加以相区别,但非常清晰地意识到心灵的存在、把它和灵魂与肉体相区别,是从启蒙运动时期开始。随着宗教权威遭遇挑战和科学革命诞生,当时出现了有关心灵本质的激烈辩论。1600年到1815年间,心智产生的地方——用笛卡尔的话说就是那个“会思考的东西”——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就像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乔治·马卡里(George Makari)在其即将出版的著作《心灵机器:现代心智的诞生》(Soul Machine: The Invention of the Modern Mind)中所描述的。

马卡里在书中写到,这些地方发展出心理学上的心智和精神分析,以及一种期待:人类行为的核心驱动力是个人的思想和感情——而不是角色、价值观、个人感官,或上帝。美国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的心理疗法和自救产业,教育我们必须予内心体验以小心谨慎的关注。我们被教导,为了取得成功和保持快乐,需要明白自己的感受。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就拿对精神疾病的反应来说。美国人认为过度悲伤会让人生病。仅凭悲伤这一个症状,不足以做出抑郁的诊断,但对我们来说,它是出现疾病的特征。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并非如此。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亚瑟·克莱茵曼(Arthur Kleinman)于1980年——即中国正式对外开放前夕——在中国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具备抑郁症状的人主要抱怨自己有慢性疼痛。他们常常感到悲伤,和患抑郁症的美国人经常感受到的痛苦一样。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只有身体上疼痛——而非内心的悲伤——才有资格寻求治疗。

美国人认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是病患看起来出现了幻听,它经常是和精神失调同时出现的。当我采访有幻听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他们很清楚,出现幻听就意味着你疯了。人类学家已经证明,在其他国家,人们更倾向于把不当行为,而非幻听,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他们还认为,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并不总代表着疯狂。几年前,我在南印度见到一个女人,以标准评估,她时常出现的幻听症状已经说明她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但不管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父亲,都没有在提到她的幻听时表示出担心。他们认为,她的问题是有时会大喊大叫。

皮克斯(Pixar)的新电影《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讲述了一个11岁女孩的故事,她因为父亲加入位于旧金山的一家创业公司而被迫搬到美国另一端。莱莉(Riley)离开了自己喜爱的冰球队。她的新家看起来又拥挤又丑陋。她感到孤独,于是决定逃回到明尼苏达州。

《头脑特工队》从她的思维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电影中,五种情感(恐惧、喜悦、悲伤、厌恶和愤怒)坐在名副其实的“总部”(headquarter,字面意思为“头所在的区域”。——译注)控制室里。这些情感决定着莱莉的行动。当父亲坚持要她吃花椰菜时,愤怒就会牢牢掌握掌控所有情绪。电影情节随着喜悦和悲伤之间的剧烈冲突(喜悦不想让悲伤触碰莱莉的记忆)而不断推进,这个过程中,二者意外地被排挤出控制室。它们从莱莉的头脑中消失了,在无意识和想象之地(两个地方都非常广阔无边)流浪,而愤怒则掌握了控制权(不是什么好事)。最终,喜悦发现了悲伤对于人类情感联结的重要性,莱莉也在旧金山创造了美好的新生活。电影结尾时,出现了一个改良后的、更加复杂的新控制面板,上面有一个标注着“青春期”的按钮。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它也具有明显的美国特征。这部电影是基于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我们对它习以为常,但它实际上在文化上非常有特殊性,就像我们衣着方式一样。我不是说,这部电影描述的基本情感原理是错误的。情感似乎的确对人类组织思维至关重要。我是说,我们对于这种思维的想象有深厚的文化属性,它们会对我们体验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产生影响。

不管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我们的严重焦虑,可能就是这种影响的后果之一。

T. M. 鲁尔曼是斯坦福大学的人类学教授,也是《纽约时报》观点撰稿人。

TOP

PP的帖子很有信息量,给我吹来真实而又轻松幽默的风,我在风里可劲吸几口这样的精神大麻。两天后再来吸吸。

TOP

搬个椅子来看,女儿3年后可能去米国上大学。她现在最纠结的是,那边饭菜粗糙,她这个吃货怎么办?

TOP

谢谢楼上各位妈妈!

最近我没前些日子那么忙(项目进入尾声啦),会时不时码些字写写见闻等,能让大家因此获得些信息我很开心

TOP

回复 8楼pp_dream 的帖子

为何俺的中央空调不用79度,用了一个小时80度了,最后只好关了,不用空调比用空调凉快,可能中央空调启动需要时间?

TOP

回复 32楼kelly_y_chen 的帖子

看来你家的中央空调要检查一下了

我这里比较热,我们一般设在70度。

TOP

现在两层楼的single family house设计,为了节能和制冷高效,采用双中央空调。但以前的房子大都是单中央空调设计。

更早些年建的房子(如1980年前后建的),室内排风管/抽风管设计不合理,会造成中央空调制冷效果差。

我女儿8年级Science fair的选题正好是关于这个,题目为:Ventilation in Action
我电脑里正好有她写的ppt,贴一段

Background Information
Hot air rises and cool air sinks based on their densities. This is a big problem when it comes to summer time, especially in
houses built before the 1980’s with only one air conditioning unit, because the second floor stays warm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even with the air conditioner on.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in 3 ways:
- Installing another AC unit on the second floor (costly)
OR using either:
- Circulation Design: Ventilation design where cold air is supplied from the AC unit and warm air is extracted from the top floor.
- Recirculation Design: Circulation design where inside air is extracted, sent to the AC unit, and supplied back into the air conditioned space.
( easy to install and costs less)

TOP

Reality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

It's said "reality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 and truly it is!

内什么,昨儿一大早新闻说新泽西和宾州间发生car chase,俩州警察追一van,在俩州来回追,追了整俩小时。

昨天瞄到电视新闻报道了,超搞笑。起因是神马涅?被追van的车主在shop rite超市偷了价值$10.50的。。。underwear  

TOP

回复 34楼pp_dream 的帖子

感谢PP女儿的科学研究,看来又需要付银子了。

TOP

回复 35楼pp_dream 的帖子

感谢PP女儿的科学研究,看来又需要付银子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