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教(新派)的宗派

基督教(新派)的宗派

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general/Denomination.htm
基督教(新派)的宗派
(资料取自于可主编的《当代基督新教》)

在这条目下,我们要解释世界基督教(新教)的六大主流宗派:

        A。路德宗(信义宗)
        B。改革宗(归正宗,长老宗,长老会)
        C。安立甘宗(圣公宗,圣公会)
        D。公理宗
        E。浸礼宗(浸信会)
        F。卫斯理宗(循道宗,卫理公会)
        (至于灵恩派,则不包括在此条目下;大家可以从《灵恩派》的条目下得知其详细资料。)

        基督教(新教)虽然宗派众多,但究其源流,多属路德宗、加尔文宗、圣公宗、公理宗、浸礼宗和卫斯理宗。它们的教义、组织制度和礼仪在历史上曾成为新教之主流,且至今信徒众多,影响深远,在西方,称之为主流宗派。

一、路德宗(信义宗)

        路德宗(Lutheranism)是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团体之统称,因其教义核心为“唯信称义”,故又称信义宗,它是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由马丁.路德于1529年创立于德国,这一新的宗派的建立,标志着基督新教的诞生。目前其信徒分布在瑞典、丹麦、挪威、德国和美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共有427个独立的教会团体,信徒约6840万人(根据《基督教世纪》1987年)。

        路德宗的信仰依据为1583年编成的《协同书》(Book of Concord),包括《尼西亚信经》、《使徒信经》、《亚大纳西信经》,路德的《教义问答》、《施马尔卡尔德信条》、梅兰希顿(Melanchthon)的《奥格斯堡信条》等。该宗派的主要持点如下:

         (一)“唯信称义”。主张人们唯有对基督的真正信仰,才能成为义人,即无罪的、得救的、高尚的、得永生之人,仅凭遵守教规、道德戒律和外在善功并不能达到正果。人只有具备了纯正的信仰才能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外在的善功只是纯正信仰的必然结果。

        (二)强调圣经的最高权威,认为《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因而是信仰的唯一源泉和准则,一切教义、礼仪和制度均要与之保持一致。

        (三)坚持“平信徒皆为祭司”。即每个基督徒在教会中均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都可以担任神职,故不应有任何持权。

        (四)从“唯信称义”的原则出发,不重视教会的形式和体制的统一。不同的教会制度如主教制、公理制或长老制,在不同的路德宗教会团体中均存在。在北欧该宗拥有国教地位。

        (五)实行洗礼和圣餐两项圣礼,突出布道和唱圣歌,实行婴儿受洗,认为圣餐礼是神圣的,表明基督“临在”于面包和葡萄酒之中。

        路德宗在16世纪传入北欧诸国和西欧部分地区,至18世纪中叶开始传入北美。由于移民背景复杂,分散的路德宗教会始终没有联合起来。美国内战更加剧了南北教会的对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路德宗教会才开始着手合并。l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在西方列强大肆进行殖民扩张的同时,路德宗也逐渐传播到亚、非、拉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二战结束后,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教会团体的分散和诸多的新问题,路德宗强调加强团结、统一认识,开展传教和提高教会的作用等新任务。为此,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1947年路德宗世界联盟(LWF)成立于瑞典,标志着路德宗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达到了新的阶段。此后,该联盟积极推动教会内外普世合一运动,关注社会与政治形势的变化。该组织在1957年的尼阿波利斯大会上突出了“自由、团结、改革、服务”的主题。针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形势,调整了路德宗的传教方针,在传教会议上提出三项任务,即对亚非拉新兴的独立教会从财政上予以扶持,从工作上给与协作,派人培养当地的神职人员。各国的路德宗教会团体也着手解决本国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活动。

        瑞典、挪威和丹麦的路德宗教会拥有国教的地位,教会在立法、财政等方面受议会和政府的制约。其神学立场较保守、少变。但是,战后教会内外要求实现政教分离的呼声日益高涨。1953年瑞典颁布法律,扩大公民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部分取消了对公共教育和政府公职的宗教信仰限制。瑞典敢府和议会还在60年代初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政教关系。挪威政府和议会也开始注意到扩大教会自主权的要求,但至今无显著成果。同一时期,北欧教会内还出现了提高妇女地位的呼声。1958年,瑞典议会通过法案,允许教会向妇女授圣职,1960年开始任命女牧师,但她们的权限与作用仍受限制,教会内对此事也意见不一,直至1979年始正式确认在教会中男女一律平等。

        70年代后,在路德宗世界联盟的领导下,国际路德宗在普世合一运动、传教和争取社会正义与世界和平方面表现十分活跃。在普世合一运动中它倡导“和解的多样性”(Roconciled diversity)即在承认和保护不同教派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对话,谋求联合。以此为基础,该联盟及一些国家的路德宗教会与天主教、长老宗、卫斯理宗、安立甘宗、浸礼宗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对话,就神学和社会问题交换看法,发表了许多有关文件,这种对话且有向基层教会发展的趋势。除此之外,路德宗还力图开展与世界其他宗教和意识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在传教方面,路德宗世界联盟极力呼吁其所属教会大力推进福音传教工作,鼓励各国各地区及基层的教会自治自理;同时号召它们加强传教工作的协调与合作。由于70、80年代路德宗在欧美的影响有所减退,而在亚非拉地区却有所增加,因而它对第三世界更加重视。1977年路德宗第六届大会在达累斯萨拉姆召开,这是该宗世界性大会首次在南半球国家举行,反映了第三世界教会地位的上升,也说明第三世界国家教会开始形成一股力量。1987年中、南部非洲和美国的一批黑人神职人员和教徒创立了“黑人路德宗国际会议”(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Black Lutherans),对路德宗的神学合一运动和非洲传统宗教等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在社会问题上,路德宗大部分教会都采取了较为现实的态度和立场,主张本着“公正”的原则处理社会问题,反对战争和军备竞赛,要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提倡“人权”,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倡导维护生态环境;呼吁消除社会贫困。

        路德宗流传已有460余年的历史。在基督新教各宗派中,它是最早建立的宗派;在神学理论上,对其他教派具有较大的影响;也是目前人数较多的宗派。其教会团体除少数持基要派观点外,多数持福音派神学思想,并注意吸收某些新的神学观点。近年来,它开始重视社会现实问题,注意在各国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和施加影响。

二、加尔文宗(长老宗、归正宗)

        加尔文宗(Calvinists)是以加尔文神学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团体的总称。由于加尔文改革了天主教的传统教义,故又称“Reformed Churches”,汉译为归正宗,该宗实行长老制,由信徒推选长老与牧师共同管理教会,所以亦称长老宗。该宗是16世纪瑞士宗教改革的产物,由法国人让加尔文于1541年创立于日内瓦城。后来它广泛流传于荷兰与苏格兰、英格兰等地,为尼德兰革命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世纪后,该宗随欧洲移民和殖民扩张传播至北美、南非、亚洲和南美等地。

        目前,该宗共有信徒40,229,501人(据《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354个教会团体,分布于80余个国家和地区。信徒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加拿大、苏格兰、荷兰、瑞士、南朝鲜、南非和巴西。其国际组织有二:一为归正宗世界联盟(The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建立于1875年,1970年此联盟与国际公理宗协会合并为“归正宗世界联盟(长老会与公理会)”,会刊为《归正宗世界》(the Reformed World)。此派较开放,倾向于现代派。另一个是归正宗普世会议(the Reformed Ecumenical Synod),其神学思想较保守,参加者有30个教会团体,信徒约350万人。(《基督教世纪》1984年)加尔文宗的信仰具有以下特色:

         (一)加尔文宗神学思想的核心是预定论。它突出强调上帝的绝对主权,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变化皆为上帝的意志。上帝以其不可更改的权威决定着人的灵魂得救与否,预定了信徒是称义而成为选民,还是成为弃民而受惩罚。所以它认为信徒在日常一切行动中都对上帝负有责任和义务,必须努力做好尘世的工作,完善自身道德,才能展示上帝的大能与恩典。而且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他被上帝预定为选民的外在标志。因此,真正的基督教徒必须把其尘世生活当作“天职”来对待。这种态度决定了加尔文宗的信徒积极投身杜会生活,追求事业的进取和道德的完善。

        (二)加尔文宗认为耶稣基督是教会唯一的首领,所有教会成员一律平等,一般信徒理应参与教会的管理。因此,该宗教会采用具有共和性质的长老制体制。其主要内容是,基层教会信众从一般信徒中选举出长老,由长老选聘牧师共同组成堂会会议管理教会。基层教会再派出长老和牧师各一名组成教区长老会。此会对下层的教会有监督权。各教区长老会再选派人数相等的长老和牧师代表联合组成上一级的大会。大会具有教会最高立法与司法权。这种制度保证了一般信徒的民主权利。

        (三)实行圣洗与圣餐二项圣礼。其礼仪严格排除祭台、圣像等繁文缛节,力求简朴。加尔文主张圣餐的“参与说”,即信徒在圣餐中“参与”了基督的血与肉,领受了属灵的基督。也有些归正教会十分强调布道仪式,不重视圣餐礼。

        加尔文宗的典章较多。除以加尔文的《基督教原理》为其神学理论基础外,还有1643年-- 1648年威斯敏斯特会议制定的一系列文献,包括《韦斯敏斯德信仰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韦斯敏斯德大、小教义问答》、《礼拜规则》和《教政体制》。

        当代的长老宗与其在历史上的分布,有较大的差别。目前,该宗的中心在美国,信徒约600余万人,是其信徒最多的国家。信徒较多的国家与地区还有加拿大、苏格兰、瑞士、南非、巴西和南朝鲜等。兹分述之。

        长老宗于17世纪随清教徒传入美洲。由于神学观点之不同和对待奴隶制态度之各异,在18和l9世纪中该宗分裂为许多教会团体。南北战争后,各派趋于联合,至20世纪上半叶,组成了三个较大的长老会,即美国南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  简称P.C.U.S),美国北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 USA, 简称为P.C.U.S.A)和北美联合会长老会(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of North America, 简称U.P.C.N.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加尔文宗的重点活动是对话联合、多方传教、认真改革和积极参加国际与国内的社会活动。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美国加尔文宗有所发展,信徒人数不断增加,新建教会甚多。同时各主要教会加强了团结,1958年,美国北长老会与北美联合长老会合并为美国联合长老会(The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该会信徒人数占全美长老宗信徒总数一半以上。美国南长老会最初参加了与上述两教会合并的谈判,但由于其内部保守派担心合并会损害其传统的神学立场而未果。但它仍对合一运动保持积极态度,与新成立的联合长老会在传教和教育领域维持合作关系。同时,美国长老宗也加强了与其他教派的联系。早在1946年,各派联合组成的传教委员会即声明:要按照社会与合作的精神消除竞争,与其他教派合作。60年代美国联合长老会与其他几个新教教会联合组成“教会联合协商会”(The Consultation on Church Union),以推动新教各派的联合。同时世界归正宗联盟北美地区所属教会也与天主教会进行了对话。

        二战后,美国加尔文宗神学与社会思想的主流为现代派,着眼于改革。1958年,美国联合长老会成立伊始,即着手制订新的信仰条文,于1967年通过了《1967年告白》。此文件简化了对上帝、基督的性质的繁琐论证,以“和好”观念为中心,突出人与上帝,人与人的和好;针对当代迫切的社会问题,强调信仰的伦理道德意义,淡化其神学意义。为表示自身的善世性和与其他教会合作,该会还把《尼西亚信经》、《使徒信经》以及宗教改革时代产生的一切信条等与《1967年告白》合编为《告白书》,作为本教会的教义准则,另外该会不再坚持圣经无谬的僵硬态度。1961年通过的新的《礼拜规则》已体现了上述精神。它主张教会生活既要允许个人的一定自由,也要坚持一定的公共生活和秩序,反对美国宗教传统中过分强调主观内省的倾向。它也放弃了只有具备一定条件者方能参加圣餐礼的传统规则,增加了教会生活的开放性。但是,有些教会还存在着保守势力。美国南长老会和美国归正会的立场即相对保守。它们当中有相当部分信徒和神职人员对联合长老会的自由主义持有戒心,对合一运动态度消极,对美国基督教联合会在60年代支持黑人民权运动也颇为不满。但是,即使在这两个教会内,保守势力也并非能左右一切。南方长老会中的保守派,欲表示该会不支持最高法院关于禁止公共教育中种族歧视的法令,即未得逞。

        一向以重视社会活动著称的加尔文宗始终关注着社会问题,美国主要的长老宗教会对反对种族隔离和争取民权斗争的态度表现积圾。早在50年代初,教会就注意到解决种族隔离和歧视的迫切性,主张对教会内外的这种现象应予取缔和消灭。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兴起后,各教会普遍予以支持,号召以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南方长老会加速推行黑人与白人教会的合并,联合长老会则增加教会中黑人领导人的比例。不少教会还进一步注意到其他少数种族的地位与处境问题。在50年代东西方冷战的历史条件下,美国长老宗教会普遍把共产主义视为基督福音和美国的“自由”、“民主”的威胁,但有些教会对猖獗一时的麦卡锡主义也表示不满。例如美国北方长老会于1953年11月发表声明,指责当时美国国内的反共狂热危害人权,妨碍了人们的言论自由。到60年代中后期,联合长老会和美国归正会都提出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主张。战争与和平也是教会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美国各长老会均对战后核武器的发展表示担忧,呼吁停止军备竞赛,实行国际核裁军。美国政府在越南奉行的侵略政策也引起教会的不安,普遍拥护和平解决越南问题。70年代初,由于美政府不断扩大越战,教会对政府的抨击更加强硬激烈。

        70年代中期后,加尔文宗内部自由主义神学进一步增强,从而促进了进一步的联合。1976年较为保守的美国南浸会也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个用现代英语写成的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信仰宣言”,并付诸实施。该会还制定了新的授职誓词,把忠于“圣经训导”的教义内容改为“服从耶稣基督和圣经的权威,始终接受我们告白的指引”。80年代初,该会也放宽了参加圣餐的条件限制,并把圣餐礼的重心由沉重的悔罪转向愉快的新生,其观点与联合长老会逐渐接近。在战争与和平、妇女与同性恋者担任圣职的观点上二者亦趋于一致,终于促进了两大教会团体的联合。1983年,两派合并,成立了“美国长老会”(The Presbyterian Church[U.S,A]),原联合长老会的《告白书》被采纳为此教会的信仰准则。并宣布:在合并后的机构调整中,贯彻不分种族、年龄,性别和地域,一律平等的原则。但美国长老宗内部的保守派仍有相当大的势力。就新成立的美国长老会而言,除部分保守派分裂出去另组新教会外,在普通信徒和神职人员中,仍有相当多的人持保守立场。其代表人物把70年代以来教徒人数连年下降归咎于神学上和政治上的自由化,力图使教会回到传统的圣经权威的立场上去。另外,基督归正会和美国归正会等一些小教会仍持保守主义立场,并颇为活跃。

        由于信徒的减少,美国长老会十分注重加强传教工作,大力培养传教牧师,扩大传教面,尤其注意对青年传教。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长老会常把其社会政治主张与传教工作结合起来。它成立伊始,即宣布其传教活动包括使人们从“罪恶、恐惧、压迫、饥饿和非正义”中解放出来,从而为建立公正、平等的世界而斗争。

        至于在加拿大、英国、苏格兰、荷兰、瑞士、德国、拉美、与亚洲等区域的长老宗的活动,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安立甘宗(圣公宗)

        安立甘宗(Anglicanism,意译为圣公宗)是新教六大宗派之一,为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产物,在英国具有国教地位,故又称为英国国教。英王亨利八世(1509-- 1547)于1529年开始实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为教会的最高首脑。这一法案标志了安立甘宗的涎生,1571年由国会正式批准该宗的教义和信仰原则《39条信纲》与礼仪标准《公祷书》,标志了安立甘宗的确立。随着英国对外殖民扩张该宗逐渐传播到美洲、亚洲和非洲。至今,安立甘宗在全世界共有225个教会团体,信徒约5000余万人,分布于165个国家,共有40个教省,390个教区。(据《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统计)

        其基本特征有四:

        (一)安立甘宗持有新教的基本信仰,但其礼仪和制度等方面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传统。

        (二)坚持圣经为教义的最高权威,在与圣经无抵触的前提下,对其他各派的神学思想不完全排斥,多数教会团体承认近代圣经考据学的地位,确认自由运用理性的重要性。

        (三)安立甘宗保持古代的三级圣品制,即主教、会长和会吏。主教为最高神职人员,可以授圣职和行坚振礼;会长相当于牧师,负责布道、主持圣礼;会吏协助举行礼仪和管理教会其它事务。主教、牧师、会吏和一般信徒在教会大会上都可以参与决策过程。除英格兰外,主教通常由教区会议选举产生,并由其他主教、神职人员和信徒的代表按立。各教会团体实行自治,教区为基层教政单位,教区结合为教省。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在该宗派内具有精神上的宗主地位,但其实际管辖权只限于所属教区和教省。

        (四)该宗强调圣洗与圣餐为得救不可少的圣事,圣餐被认为是对基督救赎的纪念。实行婴儿受洗,成年时行坚振札。

        18世纪,在英国殖民势力急剧扩张的浪潮中,英国国教会组织了“教会传教协会”,在其殖民地加拿大、西印度群岛、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地建立教会并迅速发展。

        该宗为协调各地的宗教与活动,建有两个国际性会议,兰伯持(Lamboth)主教会议始于1867年,因在伦敦的兰伯特宫召集而得名。此后每10年召开一次,会议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世界各地主教参加,商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议无立法权,决议亦无很大的约束力,但此会象征该宗世界性的团结。至20世纪,由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该宗于1968年建立了一个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安立甘宗协商会议,由各地区圣公会的50名代表组成,代表包括普通信徒、教牧人员,以提高一般信徒的地位,总部设在伦敦,交换与协商对国际杜会重要问题的见解。

        英格兰的圣公会自建立迄今,始终是该宗最大的教会和神学中心,拥有信徒2,800万人,占该宗信徒的半数以上。分为坎持伯雷和约克两教省,下辖43个教区和11,400个小教区(Parish)。约克教省的大主教全称为“英格兰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全称为“全英格兰大主教”,地位在约克大主教之上,可为英王行加冕礼,是英国国教会的最高神职,也是全世界安立甘宗名义上的精神领袖。但他的实际权力仅管辖其教省和亚洲、百慕大群岛和福克兰群岛等地的圣公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圣公会均已独立。

        英圣公会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对教会在拯救中作用的分歧,l9世纪出现了高教会派、低教会派和广教会派。这些分歧也波及到世界各地的圣公会。高教会派又称安立甘公教派,主张在教义和规章制度方面应恢复较多的天主教传统,教会应保持较高的地位;低教会派又称安立甘福音派,强调以圣经为最高准则,严格按《公祷书》简化礼仪,反对强调教会的权威;广教会派主张在神学范围内包含众多的传统,建立较广阔的教会,强调自由与调合,持别关心教会的文化生活。这三派的传统延续至今,信徒可以自由参加某一派的活动。英国圣公会至今仍为国教,女王必须是该宗信徒。两位大主教和伦敦等地一批主教为上院议员。

        二战后,英圣公会经历了短期的恢复,至50年代,面临着教会内外一系列的棘手问题。(一)该宗的国教地位与陈旧的教义教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信徒的兴趣和热情剧减,逐渐失去了吸引力。据统计1953年只有l/10的信徒定期去教堂参加礼拜,1961年约l000万受过坚振礼的信徒中仅有1/4积极支持教会的活动。(二)神职人员严重不足,妇女仍被禁止参加教政工作。据统计1953年其牧师人数由1914年的22,000人下降到1953年的
14,000人,平均每个小教区不足一个半牧师。(三)与其他宗派联系不足,相对孤立。

        这些问题的解决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英圣公会因处于国教地位,其教义和礼仪的改革均需经议会批准;大主教和主教在形式上要首相提名,女王任命。这一政教关系影响了教会的改革和信徒的热情,成为当时争论的问题。主张放弃国教地位者认为,国教是中世纪遗留的过时传统,阻碍了教会活力的发挥;主张维持国教地位者声称国教是民族信仰和传统的象征,不能轻易废除。教会则采取了折衷态度,既坚持国教地位有其价值;又要求有限度的改革现行政教体制,适当争取扩大教会自主权。但直到70年代始取得了一些突破。1974年,英国上下两院通过法案,给予教会改革礼仪和制定教义的自由,规定经过教会总会议讨论,获2/3的赞成票者即可独立作出决定。1976年,英首相卡拉汉在下院提议改变由首相挑选提出主教人选的惯例,新设立一个由教会人士和有关政府官员组成的委员会,每逢遇到主教职位空缺,该委员会负责提出二名候选人,由首相择一。此措施已付诸实施。它使教会对其高级人事安排的发言权有所扩大。但教会内要求彻底脱离与政府关系的呼声依然很高。

        为了适应新的潮流和信徒的需要,英圣公会还作了礼仪方面的改革。1981年教会总会议批准出版了《供选用仪书》(The Alternative Service Book),汇集了经长期修改和试用的礼仪,其中包括大部分礼仪改用现代英语;圣餐的意义由突出纪念基督之死改为强调对上帝救恩的感谢;并且提高了普通信徒在礼仪中的地位及参与程度。教会并未强制推行这套新礼仪,而是由基层教会根据信徒的意愿决定是否选用。目前有一部分教会实行了新礼仪,亦有兼用《供选用礼仪书》和《公祷书》者。

        为解决教牧人员之短缺,早在5、60年代英圣公会即采取补救办法,如允许牧师兼有世俗职业;开办夜校培养神职人员;由妇女担任教会的教育、社会福利工作等。随着西方6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妇女要求担任神积的呼声日高,曾长期成为该宗争论的问题。当时英圣公会的立场是拒绝向妇女授职,也不许在海外被授予神职的妇女在英国教会中主持圣礼。但由于世界各地不少圣公会已陆续允许妇女出任牧师,1976年的兰伯特大会遂决定每个独立教会均有权自行处理该问题。到80年代中期,香港、加拿大、美国和新西兰的圣公会均已正式允许妇女任圣职。对此问题的争执暴露了安立甘宗内部的分裂因素,加剧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圣公会与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离心力。为改变这种局面,前坎特伯雷大主教朗西一再强调妇女问题并非信仰的基本问题,重申应保持安立甘宗具有“松散的权威”的特点。他主张在充分尊重各地教会自主性的同时,继续维持以坎持伯雷大主教为宗主的安立甘宗形式上的团结。直至1989年,英圣公会才迫于形势,任命了第一位高级女神职人员。

        为摆脱孤立局面,它积极参加了世界基督教联合会的筹备工作,倡导合一运动,并表示愿与其他教派对话,加强合作。1972年,圣公会与卫斯理宗就互相承认对方牧师合法性问题进行对话,由于高教派的阻力未能获得总会议的批准,二个教会实现合并的进程由此破裂。1982年由卫斯理会、联合归正会和莫拉维亚会共同提出的、与圣公会互相承认和共同按立神职人员的倡议,亦未获通过。但该会近年来较重视发展同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关系,尤其是就教皇制和主教制问题与天主教进行对话,并表示对华友好,支持中国基督教会的“三自”革新运动。朗西大主教曾多次访华。在 民族独立的影响下,非洲的圣公会纷纷脱离坎待伯雷大主教的管辖,走向独立。英圣公会只能承认现实。坎特伯雷大主教在60年 代初曾多次主持东非和西非圣公会的独立仪式。

TOP

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general/denomination2.htm

基督教(新派)的宗派(二)

(资料取自于可主编的《当代基督新教》)

在这条目下,我们要解释世界基督教(新教)的六大主流宗派:

        A。路德宗(信义宗)
        B。改革宗(归正宗,长老宗,长老会)
        C。安立甘宗(圣公宗,圣公会)
        D。公理宗
        E。浸礼宗(浸信会)
        F。卫斯理宗(循道宗,卫理公会)
        (至于灵恩派,则不包括在此条目下;大家可以从《灵恩派》的条目下得知其详细资料。)

请参阅基督教(新教)的宗派(一) - 路德宗、改革宗、安立甘宗

四、公理宗

         公理宗(The Congregationalists)是1581年从英国清教徒中分离出来,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兴起的宗派。20世纪以来,该宗的许多教会团体与其他宗派,持别是与长老宗、循道宗,组织联合教会或联盟,故独立的公理宗信徒减少,但其公理制的教会制度仍属新教教会制度的主流之一。目前,全世界独立的公理宗信徒约250万人(据《基督教辞典》),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其国际组织为国际公理宗协会。1970年在肯尼亚内罗毕与较开放的长老宗组织联合组成“归正宗(长老会与公理会)世界联盟”,仅有一些人数较少的组织未参加,保持独立。

        公理宗与其他宗派最明显的持点在于其公众治理的教会制度。它认为教会本质上是由遵从基督而互相视为同道的信徒自发组成的团体,基督为教会唯一最高首领,所有信徒一律平等。在每个会堂内部,所有信徒均有权利和义务管理教会,参加定期召开的教会会议决定有关教会生活的一切事务,以及聘任牧师等。教会的标志为圣经、圣礼、牧师、执事及会众。公理宗反对任何中央集权和严密组织的倾向和作法,各教会独立自主,互不统属,不建立凌驾于基层会堂之上的上级领导机构,一般不设立教区,各会堂可自愿结成联盟性组织,但它基本上无权控制、干涉所属会堂的内部事务。

        公理宗的信仰以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为基础,但对信条的态度较灵活、宽容。它承认圣经启示的权威性,也尊重个人对圣经的不同理解。每个会堂都有选择所遵奉的信条的自由。也不强调信经的权威性、约束性。信徒一般只要承认耶稣为救主,即可被接纳入教。该宗极为重视个人的理性和信仰自由,注意保护持异议的少数派的权利,实行圣洗和圣餐二种圣礼,圣洗通常为婴儿受洗。该宗认为上帝的活对教会至为关键,所以布道在教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公理宗主张在宗教信仰方面,男女之间并无差别。故妇女在该宗一向十分活跃,与男子享有完全平等的任圣职的权利。

        公理宗诞生于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当时,伊丽莎白一世正极力巩固国教的地位,而清教徒力图以加尔文主义改造国教。在此背景下,一批较激进的清教徒鼓吹废除国教,建立独立的由信徒自愿结合、自理的教会。最著名的人物是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une),他著书布道,于1581年建立了第一个脱离国教的公众治理的教会。其影响不断扩大,在英格兰陆续出现了一批公理制教会。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公理宗教徒以独立派的面目出现,同长老派国会进行斗争,在共和国时期其影响达到顶峰。1658年,该宗发表《萨沃伊宣言》阐述其信仰。查理二世复辟后,公理宗曾受迫害。但该宗在群众中发展迅速,革命结束后,得到英政府的宽容。

        1620年,一批流亡荷兰的公理会信徒乘“五月花”号帆船驶抵北美,由此传入北美殖民地。1648年,朴利茅茨殖民地的公理会与马萨诸塞的清教徒联合发表《剑桥宣言》,宣布接受《韦斯敏斯德信仰信条》的神学立场,但保留公理制的组织制度。北美殖民地的公理宗重视兴办教育,为培养牧师创办了哈佛、耶鲁等学院。

        19世纪圣经考据学的成果为公理会所接受,其自由主义色彩更为浓厚。这一时期,英国公理宗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尤其重视教育,于1836年建立牛津大学的曼斯菲尔德学院。该宗还成立了解放社(The Liberation Society),呼吁废除圣公会的国教地位,影响很大。公理宗大力开展海外传教,1795年建立伦敦传教协会,1836年又成立“殖民地[英联邦]传教协会”,传教于非洲、印度、中国和巴布亚等地。

        20世纪公理宗的中心逐渐转移至美国,拥有信徒170余万人,(据《美国教派手册》)其主要教会团体为公理制基督教会。二战结束后,该宗在50年代曾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但与此同时,该宗内部的争论也相当激烈;争论集中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待社会责任和社会活动。公理制基督教会曾于1934年建立“社会活动协会”,以协调各教会的社会立场和加强社会活动。围绕这个组织的合法性及对其活动的评价问题,教会内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派认为应肯定该组织的工作,它有利于协调各教会团体的立场,争取统一行动。另一派意见则认为该组织无权在某些社会问题上代表公理宗,主张维护地方教会的自治权和独立性,甚至反对教会过多地干预社会问题。更有人把强调社会责任的主张看作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场争论在5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前一种意见赢得了大多数信徒的友持。1954年公理制基督教会的大会肯定了教会有关心社会问题的义务和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同时调整了“社会活动协会”的成员及其活动范围、提高其社会功能。50、60年代,公理宗始终关心国内外形势,反对种族歧视,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实现裁军;提倡对发展中国家的授助,反对封锁中国大陆。

        另一个争论的问题是与其他宗派联合的问题。总的来说,二战结束后,公理制基督教会对普世合一运动持积极态度;参加了世基联的创建。但该教会寻求与其他宗派发展关系时则引起教会内部分人员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一行动危害了公狸宗独立和自由的持性。经过数年的讨论和磋商,公理制基督教会终于1957年和“福音与归正会”合并为基督联合教会,1961年在费城通过新的章程。在此过程中,反对合并的公理会纷纷退出重新组会,其中最大的一个新教会是1955年建立的“公理宗基督教会(全国联盟)”。这一分裂导致基督联合教会信徒人数的锐减,60年代中期以后至70年代中期,该教会人数仍呈下降趋势,80年代始趋于缓和。

        英国公理宗在战后未能扭转不景气的局面。50年代,信徒减少和资金短缺迫使“英格兰与威尔士公理宗联盟”着手自我调整,寻求重振教会的途径。但至60年代,仍未能遏制颓势,“英格兰约2000个地方教会中只有800个左右仍维持着较好的组织和较为有效的活动”(据《基督教世纪》1965年六月三十日)。英公理宗为此进行反省,认为在科学发达和怀疑主义泛滥的条件下,必须改造旧的活动方式,摒弃教派成见,加强教会内部团结。经过协商于1972年实现了与英国长老会的合并,组成联合归正会,该会包括了英国大部分公理宗信徒。

        在荷兰,公理宗是仅次于加尔文宗的宗派,有二个教会。一个是1618年建立的抗辩派(Remonstrant)兄弟会;另一为1834年建立的自由福音教会联盟。非洲的南非联合公理会是由几个传教机构于1967年组建的,现有信徒21万人。

五、浸礼宗

        浸礼宗(Baptists)是17世纪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主要宗派,因其施洗方式为全身浸入水中而得名。此宗派的特点是反对婴儿受洗,坚持成年人始能接受浸礼;实行公理制教会制度。目前全世界共有信徒约3331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在美国,约2700万人,占美国新教徒的1/3,是美国新教宗派中信徒最多的一派。其次为苏联,54万人;英国约33万;巴西有24万;扎伊尔约23万;缅甸为22万;加拿大约18万(据《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和《宗教百科全书》)。该宗的国际组织为浸礼宗世界联盟(The Baptist World Alliance),建立于1905年,有106个教会团体参加,成员遍及各大洲。

        该宗的教义以加尔文主义为基础,但存在某些分歧,自建立之初即分为两大派。一为“特救浸札派”(Particular Baptists),坚持正统加尔文宗的预定论,认为基督教救赎仅为了特选子民。此派为约翰.斯皮斯伯里(John Spilsbury)建立于1638年。另一派为“普救浸礼派”(General Baptists),此派受亚米纽斯派和门诺派的影响,坚持基督救赎是为了全人类,而非仅为了选民,由史密斯(1554 - 1612)建立于1609年。特救浸礼派在浸礼宗中具有绝对优势,约占该宗信徒的80%以上。它于1644年发布了《信仰宣言》,公开表明了信仰的标准。普救浸礼派亦于I660年制定了《信仰宣言》,其不同点在于对加尔文的预定论的不同理解,在此问题上两派始终存在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是主要的,其主要待征有以下几点:

         (一)浸礼宗强调信徒与上帝的直接联系,无须神职人员和教会为中介;只承认基督和圣经在信仰与实践上的权威,浸礼宗的宣言并非强制信徒的信条,并不具有权威性、约束性。

        (二)坚持信仰自由和自愿的原则,因而只吸收具有判断力、志愿者入教,为维护信仰自由原则,反对政府干涉宗教信仰和教会事务。

        (三)不承认礼仪为圣礼,而称之为“仪节”(Ordinance)。在它看来,仪节并无神圣价值和意义;信徒仅因信仰而获恩典,而非仪节本身。该宗实行浸礼与圣餐两种仪节。浸礼象征着耶稣的埋葬与复活,也是对信徒罪的埋葬,获得新生的标志。

        (四)教会实行公理制,所有信徒在教会中的地位和权利一律平等。信徒自愿结合而成的地方教会为最重要的教政单位,拥有全部自治权,可以自行决定仪节、规则及其与其他教会的关系和成员的接纳与清除。牧师由会众聘任,不设执事。各地方教会自愿组成同盟处理共同的问题和任务,但其决定对地方教会不具有权威性。由此可见浸礼宗在教义和礼仪上具有个性化、自由化的持点;在教会制度上具有民主的色彩,故往往被人们视为较典型的自由教会。

        浸礼宗于17世纪30年代随清教徒移民传入北美,主要是特救浸礼派。18世纪后,此派开始了联合运动,但这一趋势被l9世纪30至40年代的奴隶制运动所中断。由于南、北方对奴隶制的态度不同而走向分裂。1845年美国南方各州建立了“南方浸信会”(The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1907年北方各教会联合建立了“北方浸礼会”(The Northern Baptist Convention)。随着美国内战的结束和解放宣言的公布,各浸会加强了在黑人中布道传教,建立黑人教堂与教会,培训黑人牧师,1880年建立了黑人信徒的全国性组织“美国的全国浸礼会”(The National Baptist Convention of America)。1916年又从该会分裂出“美国全国浸礼会”(The National Baptist Convention U.S.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大多数浸礼宗信徒仍分属南、北两大教会。北方浸礼会人数较少,信徒约160万人,其内部基要派与现代派的斗争相当激烈。这一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会以后的发展道路。1946年在其全国大会上,基要派首先发难,企图把“圣经无谬”等信条强加给教会,欲控制传教、教育等重要委员会的领导权,削弱与世基联的关系,遭否决。会议重申《新约》是神启的纪录和信仰的权威准则,强调不同教派应加强合作。此后,基要派势力始终未能在北浸会中占据上风。部分基要派和温和派信徒遂于50年代相继退出,另组新会。北浸会自此一直带有明显的自由主义色彩。鉴于以南北地理范围分界的方法已失去现实意义,北方浸礼会于1950年易名为美国浸礼会(The American  Baptist convention)。该会极力扩大传教,其社会影响和经济实力日增。但由于该会内部的分散性,神职人员不足等原因,信徒人数的增加幅度远远落后于同期美国人口增长。为扭转此现象该会设立了执行秘书长,负责全面协调教务,后来又合并了一些传教事务的机构,加强各专门委员之间的联系,积极发展与其他教会和教派的关系。在社会政治方面,十分关注战争与和平问题,反对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主张和平利用核能,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结束冷战并与苏联和平共处。该会曾声言教会有“明确的责任以各种合法的手段对共产主义进行坚定的精神反抗”。但它也反对麦卡锡主义的歇斯底里,认为这是对自由的威胁。针对美国社会中日益明显的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该教会很早就表明了反对种族歧视和采取行动改善种族关系的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国内和国际形势激烈动荡。在此形势下该会更加广泛关注社会世俗化、城市化、种族关系、妇女等问题。在黑人民权运动的推动下,该教会号召坚决消除教会内存在的种族隔离现象,所有教会及其神职对一切种族开放;并要求信徒遵从1964年的民权法案。在国际关系方面,该教会呼吁帮助发展中国家,救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受害者。

        1972年美国浸礼会的英文名称改为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 in the U.S.A。80年代它被公认是一个走中间道路的教会,因为该会内部容纳了从自由主义到基要主义的多种不同神学流派;信徒种族构成复杂,少数民族的信徒超过了1/3,在组织结构上,强调照顾和反映不同成份教徒的愿望,充分尊重地方教会的自由。并十分重视普世合一运动和与其他教派的对话,故在美国被称为多元化的教会。近10年来,它开始实施一项传教计划,欲在l0年内建立500个新教会,并为此拨款数百万美元。但进展不大,信徒人数仅维持原状。

        战后,美国南方浸礼会的发展为美国各新教团体之最。其信徒人数增长之快及发展持续时间之长都很突出。随着南方各州日益工业化,人口流动性增加,越来越多的南方人口流往城市或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等州,南浸会随踪而至,建立新教会,并发展神学教育,培养新牧师,吸收新信徒。致使该会信徒大增。1950年至1955年其信徒增加19.7%;1955年至1960年增加14.8%;至1972年信徒达1200万人,教会34,534个。到1983年,信徒发展到1400万,其教会达到36,531个。至1989年信徒为14,722,671人,教会37,238个。(据《美国与加拿大教会年鉴》1989年)。其神学院及其他附属学校招生数量大增,财政收入和顶算总额也随之增长。南浸会如今已远非南方的一个地区性教会,已成为遍及全美的最大的新教教会团体。

        南浸会信徒的增加与其60年代前后神学观点的变化不无关系。60年代后,在社会变革潮流的冲击下,南浸会内部要求教会跟上时代的呼声强烈,其保守主义的立场开始松动。除坚持圣经的权威与传统信条外,对教会内部存在的其他神学思想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不复以强制性手段压制。该会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居神学主导地位的是带有一些自由主义色彩的福音主义,被称为温和派。在此期间,南浸会的信徒增加较多,政治态度亦较开放。但传统的保守派与基要派并不甘心,于1979年开展夺权斗争,极力把该会拉向右转。保守派的核心神学立场是所谓“圣经无谬”论。他们往往把不赞同这种神学观点的人统称为自由主义者。为结束温和派支配南浸会领导权的局面,保守派从夺取教会领导职位和扩大其神学观点的影响二个方面展开攻势。自1979年始,南浸会每届任期一年的主席职务均由保守派人士担任,利用主席对各重要机构领导人的实际任命权,保守派进而逐渐控制了许多关键性的机构。其中央领导层内保守派与温和派的力量对比变化得越来越有利于前者。到1987年,南浸会的行政委员会、海外传教委员会等重要部门以及6 所神学院中的5所均已被保守派控制。为加强其在神学上的影响,保守派也采取了一些措施。1985年南浸会成立了一个“和平委员会”,旨在通过其活动调解教会内部的分歧并找到解决的办法。然而,二年之后,该委员会所提出的报告却明确肯定了保守派的“圣经无谬误”论。温和派在南浸会的神学院内基础一向较为雄厚,因而保守派加强了对神学院的控制。他们利用多种方式强化对神学院教职员神学观点的检查和监督,不少人被要求在支持保守派神学观点的信条上签字。持异议的教员往往面临被解雇的危险。为强化对地方教会的控制,1988年的南浸会通过一项“关于平信徒皆为祭司”的决议,意在个别信徒可坚持自己的保守观点,并声称这一原则与牧师的责任和权威并不矛盾。遭到温和派的激烈反对。面对保守派的强劲攻势,温和派一面指责保守派权欲熏心,一面要求严格坚持浸礼宗尊重自由的传统,包括个人解释圣经的自由,地方教会挑选和任命牧师的自由,神学院中公开讨论的自由等。并主张在传教这个共同事业中实现不同派别的合作与团结。总的看来,温和派的活动软弱无力,其影响在保守派的排斥下不断被削弱,其内部在如何扭转局势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为积累力量,不少温和派人士另建立了“南浸会联盟”。但大部份温和派神职人员和信徒未退出,愿在南浸会内作所谓“忠诚的反对派”。总之,80年代的南浸会,已基本为保守派所左右,在神学上为基要主义色彩,在政治上与美国保守势力有密切联系。南浸会联盟甚至宣布“南浸会现在已经是一个基要派统治的教会”。多年的内部斗争给南浸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表现为近年来信徒增加幅度趋于平缓,神学院招生人数萎缩等。

        二战后至今,南浸会对与其他教派的关系和国内社会问题,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但总的趋势是逐渐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战后它曾对普世合一运动感兴趣,1947年设立专门组织研究与北浸会的关系,并反对政府扩军备战。但随着基要派势力的增强,在50年代初,又转而攻击合一运动和美基联,在政治上坚决反对共产主义。60年代,在温和派领导占优势的情况下,该会对社会问题表示关心,对黑人民权运动表示支持,要求和平解决越南战争,对堕胎、同性恋问题亦予以关注,欢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和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

        南浸会始终重视传教工作,其内部虽然分歧很大,但在传教问题上意见一致,它提出要实现“全球福音化”。

        此外,浸礼宗在美国黑人中影响很大,黑人基督徒多属此宗,并有专属黑人的教会团体,它们是美国全国浸礼会和全美浸礼会。前者目前拥有信徒260余万人;后者拥有约550余万人。目前全美约有2000万黑人信徒,30余个黑人教会。

        在欧洲,苏联是浸礼宗信徒较多的国家。战后其信徒人数有所增加。浸礼宗与福音基督徒和五旬节派联合组成“福音派与浸礼派联合会”。在第三世界,以前由西方教会资助和控制的浸礼会纷纷独立,绝大多数实现了自治。拉丁美洲的一些浸礼会具有保守的倾向。以巴西的浸礼会为例,它绝不参加世基联的活动,也不赞成普世运动,仅热衷于福音主义。

六、卫斯理宗(循道宗)

        卫斯理宗(Wesleyans)是遵奉英国18世纪神学家约翰.卫斯理宗教思想的各教会团体之统称。该宗原为英圣公宗的一派,其雏形为卫斯理组织的“牛津圣社”(牛津复兴运动),主张认真研读圣经,严格宗教生活,遵循道德规范,故又称为“循道宗”(Methodists)。该宗实行监督制,故又称为“监理宗”。卫斯理于1738年独立传道,1784年脱离圣公宗,“牛津圣社”发展为独立的卫斯理宗。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新教主要教派之一,其各类会友约4000余万,其中美国有正式会友1400余万人,英国有250余万人。另外还有许多自治教会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西非诸国和南亚地区。瑞士、斯堪地那维亚、葡萄牙、奥地利、波兰和德国也有少量信徒。卫斯理宗的国际组织为1881年成立的普世循道宗大会(The Ecumenical Methodist Conference)。1981年,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世界循道宗联合会(The World Methodist Council),每5年召开一次大会,其成员包括世界约90个国家的64个教会团体。其主要任务是沟通教会之间的关系,协调在普世合一运动及其他社会问题方面的共同立场。

        该宗的产生与英国的历史发展有关。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新的工业城市不断建立,产业工人阶级由此诞生。但当时居统治地位的英国国教会已不能有效地适应新形势,失去了对社会下层的吸引力,英国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在此情况下,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 -- 1781)与其弟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1707 -- 1778)力图挽救危机,复兴基督教信仰。约翰卫斯理经潜心研究圣经和新教各派的宗教思想,提出了循道宗的主张。他认为只有提高每个基督徒的灵性修养与道德水平,建立严密的组织,改变陈旧的布道方式、才能挽救此危机。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继承“因信称义”的原则,重视内心的宗教体验,强调人之得救仅凭信仰,并获得上帝的恩典才能完成;主张基督普遍之爱,并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个人可凭对上帝纯洁的爱而战胜罪的诱惑,蒙恩典而实现成圣。

        (二)重视信仰对人的外在行为的指导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影响。要求信徒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发扬对他人的爱并为之服务。故在推进社会福利、举办慈善事业、提倡节欲、禁酒和反战等方面表现积极。

        (三)实行圣洗和圣餐二种圣礼。圣洗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均可施行。

        (四)在教会管理体制中强调民主原则,一般教徒与神职人员共同管理教会。教会组织系统由一系列各级会议和议会构成,一般分为地区性会议和全国性会议。美国卫斯理宗的最基层组织为地方教堂,教堂设有选举产生的管理委员会;同一地区的各教堂每年召开代表会议,任命牧师并讨论本地区的教务,全国总议会为最高领导机构,每四年召开一次。

        由以上各点可看出该宗较多地受到圣公宗、加尔文宗的影响,在组织制度方面又具有自身的持点。卫斯理宗信仰的依据除圣经外还有卫斯理兄弟的思想和言论,主要是《讲道集》、《新约注释》和《卫斯理谈话录》等。

        18世纪末和l9世纪,英国卫斯理宗信徒人数不断增多。但围绕教会制度发生了争论,部分牧师和信众要求教会制度进一步民主化。统一的卫斯理宗因此分裂为四个较大的教会团体。20世纪后,分裂的各教会出现了重新联合的趋势,几个主要的教会先后于1907和1932年组成联合循道会。这一时期,英国卫斯理宗在国内继续对工人传教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传教事业,传播于西非、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l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但其最广泛流传的国家是美国,20世纪已成为该宗的中心。早在18世纪中期卫斯理宗已传至北美。1784年在巴尔的摩大会上,正式成立了自治的美国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l9世纪,美国卫斯理宗发展迅速。但围绕奴隶制与教政制度的争论导致教会的不断分裂。黑人教众由于反对种族歧视,退出了美以美会,先后于1816年和1820年单独组成黑人卫理公会(The 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和黑人卫理锡安会(The 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Zion Church)。1830年,要求给信徒更多权利的部分神职人员和信徒退出美以美会,另组美普会(The Methodist Protestant Church)。1844年,主要由于南北两方在奴隶制问题上的对立,美以美会又分裂为北方的美以美会和南方监理会。1870年又从后者中分裂出有色人卫理公会,现称基督徒卫理公会。

        20世纪以来,主要教会之间的分歧逐渐缩小乃至消失。1939年,美以美会、南方监理会和美普会联合组成卫理公会。同英国卫斯理宗一样,美国卫斯理宗亦十分注重传教,其传教范围包括墨西哥、古巴、朝鲜、日本、中国、印度以及非洲。美国卫理公会在华的影响远较英国为大。

        二战后,从世界范围看,卫斯理宗相当活跃。50 与60年代,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世界循道宗联合会多次召集国际会议,以加强各教会之间的国际联系与团结。(二)发动国际性的传教活动,协调各地教会的传教工作,扩大对青年的影响。如英国卫斯理宗针对战后本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重新强调在产业工人聚居区传教,重点是社会下层、尤其是青年工人,以遏制世俗主义对青年工人的影响。(三〉积极发展与其他教派的联系,参加普世合一运动,与世基联和天主教会的关系尤其受到重视。印度卫理公会和英国卫斯理宗尤为活跃,它们都谋求与其他宗派的联合。(四)十分关注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世界循道宗大会多次主张建立没有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杜会;反对战争、号召尊重人权。如南非循道会始终坚持反对种族主义,拒绝在教会内实行种族隔离。(五)亚、非、拉教会走向自治与独立,是战后卫斯理宗发展的重要趟势。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促使亚、非拉国家的卫斯理宗逐步摆脱了英、美教会的控制。

        在战后世界卫斯理宗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卫斯理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战后至60年代为第一阶段;70年代至今为第二价段。在第一阶段中,美国卫斯理宗有所发展。以最大的美国卫理公会为例、1950 - 55年信徒增长了约4.3%,1960 - 65年增长了约3.3%。其教徒的种族、地域及社会阶层分布都较广大,因而被人们视为有代表性的美国教会。其工作重点是:处理与解决种族关系问题。当北方的美以美会和南方监理会于1939年合并时,双方达成协议,在新成立的卫理公会中,把黑人教会及其地区年会单独组成一个管理系统,称为中央管辖区,与其他五个以地域划分的白人教会管辖区相平行。这实际上是一种种族隔离性质的制度,此举一般认为是北方教会为谋求团结向南方教会所作的让步。

        随着50年代美国社会反对种族主义运动的日益高涨,尤其是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关于消除公共学校中种族隔离法案后,卫斯理宗内部反对种族隔离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卫理公会实行的制度成了斗争的焦点。该教会对最高法院的决定公开予以支持,表示要贯彻执行;但在如何处理中央管辖区问题时却意见分歧,北部、东部及西部的教会地区年会相继表示支持废除。但南方的地区年会及其所属大部分教会却以让黑人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为由,要求保留这一制度。1956年,卫理公会全国总议会决定要以合理的速度废除教会内部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现象。其具体惜施是,允许中央管辖区所属的黑人教会及其地区年会在自愿的基础上并人其所在区域的白人教会管辖区,直至最终废除中央管辖区制度。至1960年,仅有六个黑人教会并入白人教会管辖区,直至1968年始全部合并,中央管辖区正式被废除。这是战后美国卫斯理宗争取种族平等斗争所取得的一大胜利。然而,在卫理公会内部,黑人信徒对教务仍处于相对无权地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获得根本解决。此外美国其他卫斯理宗教会也在消除种族隔离和歧视方面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方。三个黑人教会 -- 黑人卫理公会、黑人卫理锡安会和基督徒卫理公会亦在60年代中期开展对话,加强团结争取自由和平等。

         这一时期,美国卫斯理宗的海外传教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50、60年代,亚非拉地区教会独立自主的要求强烈。它们对以美国卫斯理宗为宗主,自己仅处于附属地位的现状日益不满。经过努力争取,缅甸、古巴、印尼、利比亚、巴基斯坦等地的卫斯理会陆续取得了自治权。

        在第二阶段(70年代至今),美国卫斯理宗信徒有所减少。教会内部神学上的保守派与自由派进行了长期斗争,趋势是保守派渐占上风。其中以美国最大卫斯理宗教会团体联合卫理公会,最为显著。该会自1965至1970年,信徒减少3.2%;1970至1975年减少7.1%。80年代始趋于缓和。其原因在于60、70年代以来,美国教会中自由主义影响下降,保守主义思潮抬头所致。联合卫理公会素来有多元化的特点,它包括了不同的神学流派和政治观点,其成员的种族构成复杂,地域分布较广。这种兼容井蓄的因素使该教会一直带有温和的自由主义色彩。其全国总议会于1972年通过了一项关于信仰的声明,明确肯定神学上的多元化;体现了调和教会内各种派别的意向。但到70年代中期有所变化。在联合卫理公会内,福音主义色彩浓厚的保守派的力量不断增长。他们指责自由派人士把持许多教会机构,背离了教会经典和约翰卫斯理的教义。他们以南方州为基地组织“福音运动”,从1974年开始积极活动,力图影响教会总议会的决策。保守派还批评教会忽视信徒个人的福音传教活动,致使传教事业萎缩。他们要求把部分教会神学院移交保守派,还与其他教派内的福音派建立密切联系。与保守派的攻势相比,自由派显得涣散,缺乏进取性。然而纵观70 年代,联合卫理公会内自由派与保守派的斗争虽然日趋激烈、但保守派还未取得明显优势。以1976年的总议会为例,保守派与自由派就如何对待教会内公开申明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士展开了较量。前者主张严厉抨击,禁止同性恋者任圣职;后者则声称一个人性的行为不应妨碍其出任圣职。最后,这次总议会基本上维持了1972年对此问题所采取的立场,即不干涉个人合理的权利,但申明对同性恋者不宜授于圣职。

        80年代,保守派的攻势更为猛烈,平衡状态被打破。在保守派的压力下,1984年的总议会同意修改1972年的信仰声明,强调禁止同性恋者任圣职。这说明保守派已经占据上风。此后,保守派的影响不断扩大。他们公开鼓吹反对教会的多元化,认定这是导致教会丧失对群众吸引力的根源。1988年的总议会突出的表明了保守派的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其决议是:一、批准新的信仰声明,改变1972年所强调的神学多元化和给予圣经、传统、经验和理性探索真理的平等地位的立场,宣布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最高权威。二、在新的赞美诗集的部分诗篇中恢复使用上帝的阳性代词。三、坚决声明教会禁止向同性恋者授职,反对控制生育和以性别选择为由实行堕胎。这些决定都表明保守派已具有左右教会前进方向的力量。联合卫理公会正失去多元化和宽容的持点,越来越带有福音主义的倾向。当然,该教会传统的特点不会一夜之间消失殆尽,自由派的影响也不会倾刻之间烟消云散。新的信仰声明在突出圣经权威的同时,仍然承认传统、理性和经验对圣经的解释和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它亦未公开排斥黑人神学、妇女神学等教会内现存的神学思想。1988年总议会尚设立一委员会,继续探讨同性恋的问题。这些都被自由派人士看作希望之所在。妇女争取完全平等的斗争也说明了这一点。该会自1956年向妇女授圣职以来,至70年代已有近千名妇女在教会内担任职务。她们活动的主要目标转向要求任命女主教、教区总监、神学院院长和宣传女权神学等。

        80年代,世界各国的卫斯理宗教会以世界循道宗联合会为中心,积极加强联系。主要社会活动和立场是:一坚决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呼吁各国予以经济制裁;二、反对战争与核武器的威胁,呼吁停止核试验和布署核武器;三、主张消除贫困、吸毒、犯罪以及侵犯人权等社会弊病;四、抨击西方主要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世界循道宗会议作为卫斯理宗的世界性组织,体现了该宗在普世合一运动中的积极性。卫斯理宗与天主教会、路德宗和归正宗的对活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TOP

回复 2楼yingyinc 的帖子

亲,看了上面大致有个概念了。还想问个问题哦,福音派基要派的说法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似乎没提到,是不同的体系划分吗?

[ 本帖最后由 奶牛豆豆 于 2014-12-22 10:50 编辑 ]

TOP

开始宗教改革的时候,有四大宗派:
信义宗,改革宗(归正宗),再洗礼宗和安立甘宗(圣公会)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几大宗派又慢慢地分离。所以越到后面宗派越多。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主要的宗派有:福音,基要,灵恩。

TOP

开始四大宗派,英国福音觉醒运动的时候,18世纪的时候,约翰卫斯理开始了“卫理公会”,从圣公会这里分离了出来。
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始,兴起了自由派神学,代表人是:德国的施莱马赫。

施莱马赫出自敬虔主义,因为敬虔主义不注重教义,只注重感情。你要圣洁、你要与神有灵交、你要真正的追求火热。这些感情就配合当时一种文化运动,叫做浪漫主义,就是很自由地发挥个人感情的想象。当浪漫主义来到的时候,文学很浪漫地表达个人的感情,音乐很浪漫地表达个人的感情……神学浪漫主义者也就是敬虔主义者士莱马赫。士莱马赫为什么变成新派之父呢?因为,他对圣经里面所有重要名词的解释,都用他自己自由发挥的浪漫情操去表达。什么叫做圣灵的启示?就是众圣徒对圣经共同的灵感,叫做圣灵的启示。所以没有圣灵的,只要你的灵感这样,大家共同的灵感,就叫做圣灵的启示。什么叫做罪恶呢?圣经说罪恶就是与上帝隔绝。士莱马赫说不是,人与人隔绝就是罪恶。所以,他是完全不同的解释法。什么叫做悔改?离开低级的思想状态,进化到高级的思想状态叫做悔改。为什么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呢?因为衪非常亲近上帝,能够表彰祂荣美,所以可以把祂叫做上帝的儿子。这样改教时期奋斗得半死,所争取、所持守的纯正信仰,一给他解释,全部烂掉。那他以后呢,就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解释法,把圣经的真理改头换面。
施莱马赫有他伟大的地方,但他里面的才华,没办法建立一个纯正的信仰。他提出:宗教有宗教的范围,同科学没有关系,不必让科学攻击我们,我们去攻击科学,就是说,把篱笆画清楚了以后,大家安居乐业,不要吵吵闹闹。从前教会逼迫科学家乃是教皇多管闲事,这不是他权柄里面的事情。施莱马赫提出了宗教的范围不在理,你不必用合理我就信,不合理我就不信。宗教的范围乃在心。宗教是一种心灵的问题,那绝对依靠的情操,那个叫做宗教。施莱马赫就替宗教围了一个篱笆,我现在不管你科学怎么讲,我现在用心里的感悟来与神交通。这个就是替上帝做事,保护了约柜。当约柜要倒的时候,乌撒的手出来了。施莱马赫受康德影响很大。
施莱马赫的基督论极其错误。他认为基督教之所以有价值,不是在乎耶稣基督是神,乃是基督能把人带到神那里去。为什么呢?他们作了一些假设,在他们几个人的思想中,对基督生平的人本哲学都有相同的解释法:[耶稣基督在人间是最圣洁的,他只可称为完人之范,他不但是道德这样清净、这样高尚,而且对神的认识是非常充份的。因为这个人这么靠近神,这个人对神的认识是这样的完整与清楚;他对神的经历,高过所有的先知,高过历世历代所有的使徒,甚至高过所有曾经在人间自学成才过的宗教领袖,所以耶稣基督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与神之间的经验,与伟大的道德品质,所以他可以被称为神的儿子。他因为高尚到这个地步,甚至有资格把那种对神的知识分享给人的权柄,他有这个能力,使他道德的感化,以及对神的认识分享与人,所以教会就把他称[上帝的儿子]。
他们否认三位一体。他们认为基督是最高尚的人而已,基督是有最圣洁道德而已,基督根本不是从神道成肉身而来的。为这个原故,否定基督是神性的自然结果,就不可能接受圣灵的位格;否定基督是神的结果,就不可能接受第三个位格;延缓二、三位格都被否定掉的结果,就走了神体一位论或者相等于这种思想的神学路线。
施莱马赫一直想把旧约打入冷宫。把神学定义为经验的反思,而不是圣经的客观,历史性的启示,因此沦为完全主观的宗教,他把现代主义引进新教神学。
跟随施莱马赫的人都否认原罪论。他们认为原罪是低劣的本性,如果能够脱离低劣本性就能够脱离原罪。拯救变成了一种人本身的行动,而不是基督教传统观念中间,基督的宝血代价救赎的行动。这样对原罪否定的本身就一定产生了对福音的放弃。
他们对耶稣基督的救赎,对圣经是神的话,都有不同的解释法。
新派有一个神学家叫布特曼(Rudolf Bultmann,1884-1976)。他有一种说法,说信心的基督(The Christ of faith)与历史的耶稣(Jesus in history)必须分开。
The Christ of faith and Jesus in history这句话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神学界里面推行出来的名词。这个理论从19世纪开始,从威尔豪深,田立克,威廉海尔马科这些新派的思想家,他们说,现在基督徒所信的耶稣不一定是真正活在世界上的,而活在世界上那个耶稣跟今天我们所信的基督是两会事情。他们的意思是,我们太相信他了,就把一切口述的,口传的当作就是真理,把耶稣基督神化之后就产生了教义中、信条中的耶稣。Jesus in doctrine and Jesus in history must be separate。所以新派的神学家一方面相信历史上有一个人叫耶稣。但他们不相信基督教徒所信仰的基督。因为他们认为基督教所信仰的基督是已经把他神格化的一个人。所以原来的耶稣没有行神迹等等。

十九世纪的新派神学家重要的人物包括威尔浩生、包珥(Ferdinand Christian Baur),以后进到哈纳克(Adolf von Harnack,1851-1930),赫珥曼(Wilhelm Herrmann,1846-1922),这些人最基本的错误是什么?就是他们根本不相信超自然,也不相信启示:他们根本不相信超自然的境界、超自然的本体、超自然的事情、超自然的元素,也不相信有[启示]这回事。
他们先否定启示、否定超自然、否定永恒,他们不必谈信仰,因为他们连[信]的资格都没有。信之所以为[信],不是信你所能看见的,不是信你能证明的,不是信你所了解的;信之所以为[信],因为信那些超过你见证、超过你证明、超过你看见、超过你了解的,那才叫作[信]。

十九世纪反对上帝的思潮里面,最重要是什么呢?就是存在主义、共产主义、进化论、逻辑实证论,这四大派围攻基督教。所以除了真正有信仰的人,能站立得住之外,很多教会就垮下去了。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派思想家几乎都强调神与自然界的相连,几乎沦入成泛神论的地步。
他们强调教义道德化,基督的神性可以道德化,可以看作是他道德影响的表露。天国等不在他们考虑之列。自由派还强调普救论。他们不承认罪与恶的猖狂、神的审判以及神的国。


自由派影响了北美,产生了“社会福音运动”。

社会福音运动。它起初的动机与马克思一样。不满意当时的社会,要从头把基督教的社会责任提出来。这种先知性的行动与先知性的不满不公义的事情本来是神所喜欢的。新派把基督的救赎性放弃了,把基督的社会性建立起来了。
重要的人物,起先在马克思还没有思想共产主义以前,苏格兰的托马斯.克莱尔已经思想了关于这一类的问题。英国的金斯利也想过这个问题。以后有一个集大成的人饶申布什(Walter Rauschenbusch,1861-1918年)。
饶申布什比戴得生有一个更敬虔的背景。因为他是第七代的牧师,戴得生才第四代。七代牧师到了他第七代结果就产生了社会主义的运动。他写一本重要的书“社会福音的神学”。他重要的思想是要替那些受屈的工人,从社会阶层中间比较低的受压迫者来伸冤。他认为神的国行在地上的时候,神的本性公义公平应当化成行动。教会不能单讲属灵的话语,一方面做道貌岸然的基督徒,一方面做一个欺压穷人的那些资本家。
饶申布什从他教会的办公室看出去,看到码头工人受到的不良待遇,有10多年的时间,就变成他整个福音的行动。马克思在历史上有个特点,他认为哲学不应当单单研究历史,哲学应当改变历史。所以把整个哲学理论推动变成整个社会行动,马克思成为第一人。饶申布什也是这样,他认为对神国的观念,应当应用到社会的行动上面去。所以他认为神的国这个名词应当从头解释。他认为神的国就是在地上建立公平的社会。当这些地上公平社会一建立起来的时候,那么神的国就是来临了。我们对神的国的盼望,就化为对社会改造的行动。如果对社会没有改造的行动,你在祷告中间盼望上帝的国来临乃是假冒为善,他的思想相当有影响。
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思想里面有一些刺激我们的因素,有一些使我们可以反思基督教原有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特别是社会行动。我们不能不提到教会历史中间许多的派别,相当注意到敬虔和个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责任的问题。神许可共产主义的存在,也做了一些刺激的因素,使资本主义的国家可以迎头赶上,那些没有做到的社会福利的问题。
饶申布什的社会福音曲解了神的国,他认为整个罪性的本身是社会性的。所以把社会性的罪恶,对付产生一个新的社会的行善,新的社会的气象,比对个人直接传道,重生得救要来的重要。所以他的神学思想变成社会性的一个运动,而不再注重个人的福音工作。他将神学从超自然的教义转移到社会伦理。
1000多年形成的重要教义在社会福音的神学里哑然失声。他根本就是把基督教贬低为几点简单的宗教论述,加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政经组织。

自由派说在历史上的耶稣只是在道德里面过人的那个人,他们却不相信耶稣就是上帝所应许的那个基督。把耶稣当作基督是教会发明的,耶稣本来不是基督。
做好人就可以得救了吗,为什么要信耶稣?我相信很多上帝,为什么要相信你们基督教的上帝?基督教怎么改变这个社会?共产主义出来了,这些都与新派有关。

TOP

二十世纪对十九世纪新派神学有一个反叛,走了另外一条极端的道路,就是:[既然如此,我们要得回新的启示,我们要相信超自然。]就把这个冒充的超自然代替真正的超自然,把个人的灵性和宗教的感应代替[圣灵的启示],然后就好像是个人领受的启示。
五旬节派(Pentecostals)基督教新教派别。又称为灵恩派(Charismatics)19世纪末美国发起。后遍及全世界和基督教各宗派。该派强调圣灵,说方言,医病。
其实新派和极端灵恩派都违背了圣经。
圣经的[启示论]是神自己的工作,不是单单个人的经历可以代替的。
灵恩派里有许多人把[光照]和[启示]混为一谈,把个人主观的感情冲动,以及一些宗教现象与思想界、心灵感应等东西来代替,就说是[圣灵的启示]。我们要特别谨慎这样的人,这种观念所形成的运动已经弥漫全世界。他们认为只有他们才有圣灵。就因为这些主观的经历,轻看了、侮辱了耶稣基督已经有的教会--[没有那种经验的就没有圣灵]。结果圣灵被拒绝了,圣灵被垄断了;被曲解的真理垄断了人心,而那些明白圣经启示的人倒被拒诸大门之外。
灵恩派的教会现在大大复兴,是因为他们注重圣灵的工作。但缺点与弱点是他们对圣灵与教义的问题有许多的模糊认识;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欣赏他们的一些优点和一些重要的因素,而不是接受他们偏差的或错误的教训。灵恩派的人都相信耶稣宝血的救恩,灵恩派的人都相信悔改得救的事情,所以灵恩派被上帝大大的使用,不是因为他们的信仰教义有偏差,乃是他们抓住了救赎重心,在这一方面神怜悯他们。当然如果我们已经有了救恩、明白救义,而我们忽略圣灵的工作,那我们自己就会吃很大的亏。我们要特别谨慎;
虽然如此,今天有许多灵恩派的人,他们对教义及圣经教训的偏差,在以后他们继续追求的中间可能会被更正过来。无论那一派的思想,如果他们还尊重圣经是神的话,而努力追求,有更正过来的可能。

TOP

为了回应新派神学,教会史上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神学,基要主义。基要主义的先驱是普林斯敦大学的查尔斯贺智(Charles Hodge)。他对施莱马赫神学观进行了严词批评,几乎到了定罪的地步。贺智将基督教视为超自然启示的真理系统,其内容绝无含糊,也不需要修正。
1910年起,基要主义在新教中逐渐脱颖而出。大家都同意一系列《基要真理》的文集出版是关键因素。基要主义认为现代神学的病症是不再相信超自然、字句默示与圣经无误的立场。他们找到了唯一的祸因是施莱马赫。他们强悍反对自由派的新教神学。强悍指“严格、直言、不退让、不妥协”。基要主义将正宗基督教视为一套有系统的教义,也就是新教正统教义。他们强调教义不容更改,作为基督教基本不变的核心信仰。他们信不过宗教经验与情感。
他们的名言说“如果你的信仰是正确的,把手伸给我。”
领军人物是神学家梅钦。
基要主义的转折点发生在1925年,田纳西州的“斯科普斯猴子案”(Scopes monkey trail)当时基要派领袖是布莱恩(Bryan 1860-1925年),他曾做过美国国务卿,退休后成为基要主义有力的代言人。因为一位叫斯科普斯的老师在课堂上教进化论,结果触犯了田纳西州法律被捕。“美国民权自由联盟”大做文章,请了名律师替斯科普斯辩护。审讯用收音全国转播,结果虽然斯科普斯罪名成立,但基要主义惨遭羞辱。布莱恩的回答幼稚得令人难为情,基要主义和布莱恩象是一群时光与文明倒退到现代科学之前得乡野村夫一样。审讯五天后,布莱恩竟然因羞愧身亡。
1925年后的基要主义坚持奉行“圣经分离主义”。他们相信真正的基督徒一定要尽量少与“错误的基督徒”以及他们的组织(教会)来往。

TOP

回复 7楼yingyinc 的帖子

谢谢亲,看完了。大致有些认识了。么么哒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