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对华人教会敬拜传统的反思

对华人教会敬拜传统的反思

对华人教会敬拜传统的反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13ce6ab0101gzl2.html

作者:朱裕文—香港希伯堂主任牧师、香港建道神学院讲师


    马礼逊是第一位入华宣教的基督教传教士,迄今已近188年。他的来华揭开了近代中国教会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局面。之后,基督教在中国经历不少奋门和挣扎——文化上的仇视,冲突及互相排斥。允有甚者,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还不断受著政冶上的因扰,可谓满途坎,至今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仍未能获得充份之发展。
    然而,基督教在香港的情形则有所不同。在过去四十多年间,由于1.不受政治干扰,2.社会及文化思想的开放,以及3.健全的法治,基督教因而取得稳定的发展,且间接带来北美华人教会的增长.
本文主要追溯华人教会之信仰及属灵传统,从而对现今华人教会敬拜作思。由于“华人”一词之含意甚广,本文只能局限於以香港经验对基督教本土化稍作评论。




一、华人教会的信仰传统
    一、1近代宣教与华人教会信信仰根源
    基督教共四次传入中国,头二次传教虽有不少信徒归信基督,但终究属无根之花,相继凋谢。第三次由耶稣会士传入的天主教,信徒人数维持在20万左右,但没有一直发展。及至马礼逊于1807年把基督教传入中国,自始基督教蓬勃发展,在中国土地植根。无可否认,此次传教事业由于与一些政治、经济、军事因素交织在一起,因而遇到很大的抵抗,所付出之代价极大。
    当时大清王朝仍持守传统的“天朝心态”,虽开放口岸对外通商,仍严格限制国人出入口岸贸易。在康熙、雍正年间,对外的关系是门户禁闭,视外国人入华传教为政冶侵略。马礼逊在广州居住时,必须以外国洋行或翻译的身份工作,并且辛勤事奉了十馀年才提寥寥几位信徒。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并不是一片容易耕耘的土壤。
    入华传教之头五十年可谓预备期,宣教重点先在东南亚,然后移到中国南方五个沿海的通商口岸和香港。 1830年后,更多西方差会纷纷加入,且逐步深入中国各地,其中扁及华中、华西与华北的是以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1874)和戴德生(Hudson Taylor)成立之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 1862)。不过,马礼逊入华传教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除了办学及华文圣经翻译开创先河,又研习中国语文,印刷编厚达六册的华英字典;其后更多差会继续开办校,设立医疗中心,有助福音广传中国。
    基督教传入中国较晚,但传教策略遍及各阶层和地域。民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一再表示对各宗教一视同仁,基督教在中国之传布,遂得人的发展。有些教团只着重布道,另外不少教团除传道外,还致力各种社会事业,奠定了两种对华宣教的路线与基础。


    一、2华人教会的属灵传统
    属灵传统往往是某些属灵领袖之属灵观念,经生命影响,教导,遂成了属灵遗产。一方面,华人教会的属灵观是由西方而来,以宣教士的属灵观为首要之影响。另一方面,华人教会中也产生了自已的不同风格的属灵传统。这些属灵传统反映出某些华人教会的属灵领袖对信徒之灵程与信仰的影响。在些只能简略地分析宣教士与早年华人教会领袖这两方面对华人教会属灵传统之塑造。
早期的华人信徒几乎无一不受宣教士 的人格感召与热诚为主的传道的生命所影响而归信基督;第一位中国牧师梁发与米怜(William Milne)一同工作而信道益笃。 王元深受郭士立(Karl F.A.C.Gutzlafa)的温文慈良的人格所感于是潜心学道,接受耶稣;席腾魔亦在李修善(David Hill)之真诚友爱感召下,归信了基督。总之,宣教士中那种彻底献身,与世俗分别出来,追求成圣的生命无不影响第一代的信徒。
    强调个人得救为信仰之本,是早期华人教会领袖的属灵形态。 清末民初石美玉医生(1873-1954)与姚遵理教士 (Jennie V. Hughes, 1874-1951)组织伯特利布道团,以医疗传教闻名全国;民国时期的奋兴布道家宋尚节(1901-1944),计志文(1901-1985)与王载(1898-1975)全国巡回布道,足迹更遍及东南亚,台湾及香港各地。这些中国奋兴布道家重视认罪悔改和个人重生得救的经验。他们强调得救的果实应从生命的改变分辨出来,是这德性的,也是信徒生命的根本关键。他们那种强烈的出世思想,认为人的肉体带来罪性,唯有钉死肉体,向罪死、逃避世俗、才能完全顺服上帝。因此,从重生、成圣、经至过得腾生活是属灵生命之三个必然阶段。
    在纭纭华人教会领袖中,如贾玉铭(1880-1964),陈崇桂(1884-1964)及王明道(1900-1991)代表着中国的基要主义神学主场,反击西方的自由主义神学。其中以王明道及地方教会创始人倪柝声(1903-1972)影响中国教会的大众神学最深。在奋兴布道运动的领袖深入民间宣讲悔改福音的同时,王明道与倪柝声的神学思想领导着保守派的传道人,以及国内大部份信徒的神学观念,他们代表着华教会保守派的主流。不过,王氏与倪氏之间有其显著的差异,前者较重于街道、信徒品格与处世之道,后者则全面地剖释人性、救恩、释经及教会等神学观念。以下试从神学及教会观两方面思考基要主义如何塑造中国教会:
    (i)基要主义走狭隘神学路泉,甚至否定圣经和神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在解经方面,则着重圣经字面意思,用灵意解释,他们尊重个人对圣经“亮光”的领受,深信此为圣灵的光照。由此,持基要主义者都有反智倾向,认为知识必然导至否定圣经权威,堕入新神学的错谬中。基要主义的传道人相信把持教会正确方向的,必须以讲坛的信息来造就信徒。
    (ii)基要主义极之反对自由主义走社会福音的教会路泉,认为社会的败坏是源自人的罪性,因此,任何以改造社会来变人性之企图是行不通的。人性与社会罪恶同流,岂能在地建立天国?教会若倡导普世合一运动,等于放弃了福音使命。因为教会的“福音使命”只是宣杨耶稣的救恩。只有相信耶稣才能脱离罪恶,从内至外的改变,而非由外面的改变去扭转人性。基要主义者因而产生一种浓厚的出世观,强调福音的永恒性。
无要置疑,基要主义为当时中国教会订定了信仰方向,亦带来教会宝贵的属灵传统,且着重传福音,使多人信道蒙恩,教会取得骄人的发展。但是,不理想之处,是他们忽视了信徒与教会对社会、文化与国家的责任。由于神学立场上之严重分岐,基要主义也否定教会历史一切传统的价值,这是一大损失。




二、华人教会的敬拜传统
    30年代开始,中国教会由于热衷于布道和培育信徒灵命,在各地燃起不少复兴运动。但是,在神学上的唯我路泉,令教会之间存在“门派”之分,因而甚少在真理及教会事工等问题上互相探讨,个别教会领袖对教会所产生的影响力,逐渐成为教会的传统。
    中国教会摒弃教会崇拜的礼仪传统,认为此乃源自于主教,是一种人为的形式主义,与圣灵的感动和光照相连。但是,中国教会一方面反对有形式的崇拜,而另一方面却甚少提及崇拜观,这方面可供信徒参考的著作更可谓绝无仅有。从王明道的著作中只涉猎对教会敬拜的关注.其著作内容大致包括:1、崇拜的态度——信徒要衣履端庄整洁,态度敬虔。着重讲台,视之为宣讲神话语的地方。2、崇拜的实效——教会的程序简单而重实效,其中以诗歌和讲道最为看重(王氏每次连领诗带讲道约在两个小时左右)。
    王明道对信徒诗歌的贡献不靡,他先后出版三次“基督徒诗歌”,第三版于1946年出版,共达101首诗歌,全部由他精心挑选,而且部份选诗是由他翻译及作词的。诗歌有浓厚的生命造就内容,并有助个人敬拜,这种重感性及个人化的属灵经验,可能与他强调个人在隐密处与神灵交有关。但代表会众整体心灵敬拜的诗歌则显著缺乏。王氏主张照初期教会使徒们所设立的形式为敬拜模式。
    王明道反对2、30年代中国教会中某些知识分子所提倡的本色运动,他认为中外文化多年来被罪恶薰染,本色化无疑等于世俗化。其实,王明道已不自觉地本色化了基督教。他主张中国教会以圣经为教会生活的唯一根据,以使徒时代的教会为榜样。无疑地,当时主张本色化的教会领袖偏重理性与神学上的反省,被王氏视之为西方新神学思想,但他所持的观点也有待商确,把“使徒标准”当为本色教会的试金石,放诸任何时代和民族皆准。受基要主义薰陶下的中国教会,其崇拜传统有可贵之处;他们重视圣经的权威和讲解圣经,但是欠缺崇拜观在圣经与神学上的整体探讨,尤其缺乏教会历史意识(historical conciousness)——就是历代圣乐与礼仪对信徒灵命的造就。



三、从圣经看敬拜的本质
    敬拜的本质的什么?圣经并没有为崇拜下定义。以下尝试从一些经文去探讨敬拜的意义。
耶稣正面与撒玛利亚妇人讲解敬拜的实意时说:“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四24)。耶稣虽然说真正的敬拜并不局限在某一个地方,神是无所不在的,所以亲近敬拜神的重要地方在于敬拜者的1.心灵(或性)与神的关系,2.以及在敬拜神之当时,神向他/她启示自己——神向人显明自己,向人说话。两点加起来便构成敬拜的关系,亦容易达至真正的敬拜。
敬拜必然存在神人相交的相互关系。以赛亚进到圣殿里看见神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神的显现使圣殿充满威荣,以赛亚进到圣殿里看见神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神的显现使圣殿充满威荣,以赛亚看见此情景,立刻俯伏在神面前敬拜(赛六1-5)。构成这幅敬拜的序幕是,人看见神的显现时,立刻觉察自己的不洁。敬拜中必须有神与人的交通——神的说话,与人的回应。
    使徒行传二章清楚描述信徒与神及信徒与信徒之间的纵横面的相交:“他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二42)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初期教会信徒的敬拜。若然如是,擘饼,祈祷,使徒讲道,唱诗等大概是崇拜中的基本元素。重要的地方是,敬拜者与神必须有纵面之相交,以此连带信徒横面的相交,才产生集体的敬拜。
    希伯来书以新约解释旧约,论述基督的超越地位;把一切基督为成全救恩的救赎工作,归纳成敬拜的整体内容——基督之神性(一1至3),道成肉身(二14;五7),为世人的罪牺牲(九11-28),复活,现今坐在神的右边(九24)。我们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无惧进到神的面前,(四16;十19)这正是以基督为中心的敬拜。再者,希伯来书作者亦强调献祭者当存诚心和充足的信心献上祭物和礼物(十23比对十1-18),新约所指的祭物和礼物是信徒的恩赐与事奉(罗十二1)。实质上,希伯来书已清楚表达了敬拜的内容与本质。
    虽然圣经并没有提供一个“标准”崇拜模式(因此,每个时代,或在不同处境,信徒往往需要寻求崇拜的更新)。然而,圣经却供应充份的资源让信徒明白什么是敬拜。



四、对华人教会敬拜传统的反思
    从50年代至今,香港(华人)教会经历不断的改变——5、60年代的布道复兴运动,多人蒙恩信主,教会相继增长。踏入70年代,由于香港处在中西文化之交汇点,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教会年青一辈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学,而且神学教育也进入神学研究的另一高峰,不少教会因而逐渐从固有的神学传统开放,在解经方面也较全面,没有固守侧重字面和灵意的解释原则。由80年代至今,香港信徒基本上十分开放学习,且敢容纳不同观念(此方面大概与北美华人教会的情况相若)。
    近五年来,福音派教会不断对传统的敬拜模式作出种种调节,如在崇拜前教唱短诗,利用不同乐器增加音乐节奏,或由赞美小组(二至三人的组合)领导会众唱诗,有些教会甚至简化崇拜程序,将崇拜命为“赞美敬拜”。现今教会经历前所未有的崇拜形式与见解上的分歧,有的坚守传统,有的主张革新,至终铸成分裂。
    今日的华人教会在寻求更新的同时,希望探讨一个切合信徒敬拜的理想模式。本文在此就上文的观察提出原则性或方向性的意见,而非提供答案(因鉴于华人的文化背景,神学思想与教会传统存在错综复杂的种种因素,一个切合教会的崇拜是需要教会本身对崇拜作出反省,并且从反省中探讨出路,使敬拜者经历与神相交的敬拜。
以下试从四方面对敬拜作一些反思:



    四、1敬拜之意义
    一直以来,华人福音派教会着重主日崇拜讲坛去造就信徒,因此,无论教会本身抑或信徒自己都不期然专注主日讲坛信息的共应。笔者无意贬抑讲台的重要性,事实告诉我们,19世纪美国的复兴运动,以及接连各地方复兴热潮、无一不因复兴讲道、祈祷及圣灵工作,造就千万信徒。可见神的道透过讲解,在人心中产生的震憾力是何等深远,但是,崇拜中的讲道是敬拜神的一部份,它并不代表崇拜。换言之,信徒到教会敬拜时听了一篇造就信息,不等于他有敬拜神的过程与体验。因此,笔者认为讲台虽然十分重要,但崇拜观的认识更加重要,不然,我们便永远不能达到敬拜的最终目的——那就是敬拜神。
    甚么是敬拜?如何达到敬拜的目的?教会需要认定一个合乎神学和圣经的敬拜观念,使信徒有所依从,敬拜的心就不会偏差。集体敬拜凝聚每个表达共同信仰的人,在敬拜的进程中已经牧养着信徒。只要敬拜者明白亲近神的目的,崇拜中每一个环节都能造就信徒的灵命(包括讲坛),另一方面,信徒个人灵命中的喜乐尤戚也会在集体敬拜中反映出来,使崇拜充份体会肢体的相顾相亲,敬拜的心便更炽热。
   

    四、2以基督为中心的敬拜
    福音派反对礼仪,是因礼仪来自罗马天主教的传统,但是福音派教会也制造了自已的传统——讲道与听道的传统。因此形成了不少信徒追随讲员的心态,此种情况难免坠入以人为中心的陷阱,失却了崇拜的原意。因此,敬拜的原因并不单是回顾神在过去所成就的救赎,存感恩的心到他面前;另一方面,敬拜是一个行动:就是信徒聚集一起共同表达基督救恩的临在;无论在诗歌敬拜、读经、讲道、圣餐都环绕着基督赎工作的信息,从观初其教会的敬拜传统,重点不在敬拜模式,而是敬拜的中心信息——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信息。这信息是五甸节后彼得的信息,同样是保罗、希伯来书作者、以及使徒约翰的中心信息。
   

    四、3神的道与敬拜
    华人教会较着重讲道里神话语的演译与教导,这方面的信息传递未免过于单向。说得更恰当一点,在敬拜里神的道是透过宣读圣经、会众回应与讲坛信息三方面传达出来的。除了肯定讲坛主日不可或缺的位置外,笔者要强调前二者的重要性,神的道与敬拜的关系,并不止于宣讲。正如文士以斯拉站在以色列会众前展开律法书,全体会众恭敬聆听,就如神当时宣布他的训诲一样(尼八5至8),这一点强调崇拜时宣读圣经的传统始于旧约,从圣殿到会堂,且直接带进基督徒的敬拜中。
    回应神的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众可以用音乐、金钱奉献,信仰确认 或祷告,共同回应神在话语上的训诲。
   

    四、4有程序的敬拜
崇拜的程序(Order)是代表规律与形式。人需要某程度的形式帮助投入敬拜。敬拜中的礼仪若经提醒并解释,就不容易成为形式主义(不是礼仪的多少,而是礼仪的作用能助人更明白敬拜投入敬拜,造就信徒的灵命)。王明道反对礼仪,强调讲道为神话语的出口,但他在后期的著作中,同样警告那些只顾听道而不行道的人,“也不过是造就法利赛式的基督徒而矣”。即是任何能造就人的东西,也会因人自己的缘故,而成了绊脚石。我们需要有真理上的认识和合适的态度去使用礼仪,也同样以这种态度去聆听讲道。
    崇拜程序并不单是连串的项目,它应程大致分为四方面:
    ·会集敬拜
    ·聆听神的话
    ·回应神的话
    ·接受神的差遣
    崇拜的程序不是要把崇拜聚会推进直至完毕。有计划和有程序的敬拜,是要把每一程序互相紧扣,使之成为一个整体(Wholleness),帮助敬拜者集中思想一个(或两个)中心主题。故此,在预备崇拜程序时,无论选择诗歌、经文、与讲道(无论代表神的宣告,或是会众回应),都应环绕一个中心信息敬拜者才更能得着丰宣的属灵喂养,且避免过份集中某一项目的重要性。




五、结论
    从信仰根源、灵程观、以至敬拜,本文点出敬拜与神学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教会传统是应该欣赏的,且有责任秉承优美的传统;但另一方面,对传统所积淀之流弊,亦应直视矫正,教会才不会固步自对,与时代脱节。换言之,教会需要在传统与当代文化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既不迎合潮流而放弃传统,又不因固守传统而漠视文化,这是每个时代的教会所需要关注的。
华人向来对事情不求正视,对传统价值之利弊往往避而不谈,免因事而与人起争端。但是,教会真理的探讨,需要就真理本身去分析研究,寻求圣经神学上的答案。
    倪柝声击与王明道两位是中国教会中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神学思想充份地反映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王氏的教导富中国儒家色彩,注重人的道德行为,修身处世;而倪氏则带有道家那种秘玄妙的思想特性,两者演译基督教信仰时,者有不同的街道风格,十分适合中国人的思考,对当时的中国教会影响很大。
    然而,研究中国基督教本色化需要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以及在圣经研究和神学上继续努力,还需要参考西方神学并与之对话,才能为华人教会神学出路奠定基础。
    1.福音派教会素来强调主日讲坛对崇拜之重要性,认为礼仪教会因太着重形式,而忽略讲坛。其实,礼仪与讲坛是教会崇拜的两个层面,它分之间不单没有互相排斥,反而可以互补不足,帮助信徒以诚以灵敬拜神。
    2.今日不少教会偏爱短诗颂唱,认为这样会提高会众颂唱与敬拜的心灵,而且有研究认为现代诗歌路线能促进教会的增长。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只看外在因素的短视的增长理论。事实上,从长远观点看,传统圣诗的丰富真理内容以及圣诗中的灵程观,好像埋在地里的珠赛,尚未被教会充份发掘,以之造就信徒灵程。
    总之,我们的敬拜不单要用灵也要用悟性,才会成为佳美的祭献与神。.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