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公办大学新生录取名额分配方案探讨

公办大学新生录取名额分配方案探讨

我这里有个方案。

首先,查清学校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出资比例(就我所知,这是shumi1首先提出来的)。
其次,按比例分配名额。当地纳税人的录取比例应该等同于地方政府的出资比例。其它录取名额分配给全国其它地方。在这种条件下录取的学生,享受同等学费费率。
第三,允许大学按照公平原则灵活调剂。如果一个大学全部经费由当地政府出资,大学经当地批准可以录取一些外地学生,但是收取比本地学生更高的学费,作为对办得好的大学的奖励。

这里说的本地学生、外地学生,可以按照高中学籍所在地确定。.

TOP

上海的大学都是有很多年积累的,有形的无形的。这是上海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如果一定要算比例的话,将这些和现在的资金投入做比较,恐怕外地人一个都不能进了。再说,上海不是全国的上海吗?国家的资金上海孩子就没份了吗?
现在国家每年投入的同时不也从这些上海大学得到产出吗。包括经济,学术,文化等等。真要计算扣除后,也不知还有多少外地人可以进大学了。但那些偏远省份的大学,异地生少,产出也不多,那么国家是否可以撤回资金,仅让当地资金独立去运作?
还有,既然要算那就索性算个清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从上海拿去的财富有多少?如果全部按你的方法要分出个大小,那么全上海的子弟都可以博士毕业了。

[ 本帖最后由 ssj1960 于 2012-12-13 11:28 编辑 ].

TOP

这个方案将录取比例或者说受教育的权利,与学校经费来源绑定,可以解决外地本地生源比例的矛盾。但是,也不完美。
教育和医疗一样,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把具备社会公益职能机构的智能与资金来源挂钩,将会弱化其职能,产生新的矛盾,
这个和把医院推向社会是一个道理。我举一个例子:如果中央出资50%,地方出资50%,但本地就学人口与外地就学人口的比例是70%:30%,那么应该如何处理?
股份公司股东的权益可以用参股比例来确定,但是,学校、医院等社会公益机构,用这样的方式,个人觉得不是很妥当。.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