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10-11-16 20:15
只看此人
成长路上,甘于“不争一流”
成长路上,甘于“不争一流”
——记一对在应试和素质教育间寻求平衡的父子
2010年11月7日 05:科教卫新闻·新闻视点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爱铭
--------------------------------------------------------------------------------
本报记者 李爱铭
胡辰浩是上海电力学院电器工程系的大一新生。进校短短2个月,他在校内已经小有名气。他会变魔术,餐厅里随手用牙签盒、刀叉就能来段即兴表演,让同学大开眼界。口琴、电子琴、吉他等乐器,他吹拉弹唱样样行。专业课他也很不错:不但动手能力强,电路图随手能画,理论学习也得心应手。在这所二本院校里,胡辰浩过得很快乐。
小胡的快乐,源于爸爸胡建民的“相对论”培养逻辑: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间,寻求一个相对合适的“平衡度”。
择校,要进“二流学校”
时下,“择校”是个社会热点。但与其他家长瞄准“一流名校”不同,胡建民和儿子“择校”,却专盯着“二流学校”。理由是,一流名校学习抓得太紧,孩子太辛苦;“二流学校”相对压力小、功课少,学习和课外活动容易兼顾。
小学一二年级,胡辰浩上的是家门口的小学,学习轻松,放学后开心玩。搬家后进了一所名校,却开始吃“苦头”。科技老师很赏识爱动手的胡辰浩,经常带他培训和参赛。烦恼却随之而来:有一阵胡辰浩忙于训练,作业来不及做,被班主任天天批评,甚至要叫停他的课外活动。“我一看不行,不得不出面干预。”胡建民找到班主任沟通,孩子参加课外活动是知识活学活用,“少做一些数学加减法题目、少抄几个语文生字,又何妨?如果儿子学不好,我自己负责。”
有老爸顶着压力减负,小胡一直“玩”到小学毕业。升初中时,不少一流的民办初中都盯着学业成绩和学科竞赛等第,胡辰浩手上虽有一大把科技课外活动的奖杯,但奥数、英语等“有用”证书,一个也没有。“儿子没有‘竞争力’,我也不强求。”当时上外双语学校刚成立,胡建民认为挺适合,就让儿子进了这所学校。到了中考,胡建民要求也不高,只要考进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来能考进本科大学即可。
从小到大,胡辰浩参加课外活动一路 “绿灯”。今年他考进了二本院校上海电力学院,别人觉得可惜,父子俩却觉得如愿以偿:“电器工程是最喜欢的专业。”而且,小胡跟电力学院早有“渊源”:高中时他参加学生创新大赛,负责一个盲人电子候车系统项目的电路图设计,获过上海电力学院专项奖。胡辰浩将来的目标是考交大研究生,但究竟能否实现,老爸仍然不强求。
不补课,允许“半途而废”
孩子课外学什么?除了学科补习,乐器、书法等在升学中有“含金量”的培训,也让不少人趋之若鹜。而胡建民对孩子的课外学习,则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轻松,绝不增加负担;二是在最开窍的窗口期“入门”,打好基础,便于以后随时“插入”;三是允许半途而废,不为难孩子。
幼儿园小班时,胡辰浩迷上了电子琴。“小时候练琴,会在读谱和弹奏之间形成条件反射,成年之后再学就来不及了。”半年以后,难度提高,曲目练习单调乏味,胡辰浩失去了兴趣。爸爸并未逼他:“如果又打又骂,孩子哭着弹琴。琴是学会了,但性格变坏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学围棋也是如此,学了两年就“半途而废”,也没有考段。
放弃围棋后,胡辰浩开始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四年级时,他做的面包虫实验,还曾代表上海小学生向全国展示。身为少科站老师,老胡颇为欣慰,父子俩教学相长、互相切磋,十分愉快。“孩子如果除了读书没有其他任何爱好,将来一辈子生活单调乏味,毫无情趣,是很可悲的。当然,更可悲的是很多家长太功利,把弹琴、画画等当成升学敲门砖,孩子也无快乐可言。”
高三学魔术,苦中作乐
不过,课外再潇洒,毕竟难逃升学体制,这对父子也有不得不 “收敛”的时候。“初三和高三,面临大考,命运攸关,我也只好逼他埋头学习。”
“孩子临近初中毕业时,我有点慌了。”胡建民发现,高中环境很重要,一所好学校,周围孩子都上进,儿子自然不甘落后;但如果落到差的高中,可能连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无法养成。加上孩子的班主任多次“洗脑”,胡建民开始盯紧儿子学业,全力准备应试。直到胡辰浩考进同济一附中,父子俩才松一口气。
不过,应试高压之下,为避免过多影响身心健康,老胡对胡辰浩一些看似不务正业的要求,还是尽力给予满足,让他“苦中作乐”。初二下学期,很多孩子已停止学琴,为学习让路,但胡辰浩突然感觉玩玩音乐“很酷”,又想重学电子琴。对这个“特殊要求”,胡建民特意托人,让儿子获得了宝贵的“插队”学习机会。
高三上学期,胡辰浩看到刘谦的魔术表演,突然对魔术着迷。两人签订“君子协议”,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每周去一次成人魔术班。“高三太苦,适当放松吧。”胡辰浩学了好几个节目,回家还把“吃叉子”等小魔术“传授”给了老爸。
从小到大,胡辰浩学习难得全力以赴,学艺也总是半途而废,但老胡对他从未苛求:“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他将来踏上社会后,能够快乐地生活,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且,儿子多才多艺、性格阳光,胡建民更感欣慰:“不少男孩读成书呆子,聊天找不到话题,女朋友都找不到。同事都跟我开玩笑,说我儿子没问题。弹弹吉他、变变魔术,女孩子能不动心?”
记者手记
孩子读书,让不少家长纠结。既心疼学习太紧张孩子太累,又担心太放松考不进好大学。课内学习与课外的素质拓展间如何平衡,成了一个社会性的两难。
胡建民父子,是千千万万普通父子中的一对。他们的普通,在于求学路上的矛盾与抉择,挣扎与苦痛,一样也不少。但他们又不普通。父亲以一颗寻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敢于解放孩子,甘于不争一流;儿子也因此拥有了更多自由时空,学习知识之外还注重性格修养塑造和素质培养,为将来较高的生活质量奠基。
教育孩子最终是为了什么?除了成绩好、进名校、谋好职外,孩子过得快乐,也是重要的因素。这对父子的故事,或许能带来启发。.